治痿独取阳明PPT课件
合集下载
治痿独取阳明PPT学习幻灯片

.13为何独取阳明?
• (1)我们可以从《内经》原文中寻到答案:论言治痿者, 独取阳明何也?歧伯曰: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闰宗 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灌 奚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阳明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 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 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
17
独取阳明意义何在?
• 阳明充盛,气血充足,筋脉得以濡养,则 筋脉柔软,关节滑利,运动灵活。
• 阳明经是五脏六腑营养之大源,与各经均有 密切联系,若胃不受纳,药食难入,则疗效欠佳。 故治痿无论是针灸还是处方用药,均需在辨 证论治的基础上重视顾护胃气,调理脾胃。
• 指导痿证的针灸治疗,指导痿证的药物治 疗。
治痿独取阳明探讨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
.
1
原文
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歧伯曰:阳明者,
五藏六府之海,主闰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灌奚谷,与阳明合于宗筋, 阳明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 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 引,故足痿不用也。帝曰,治之奈何?歧伯曰:各 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 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
.
9
治痿独取阳明
----- 探索与思考
10
• 句中的“独”是什么意思? • 为何独取阳明? • 阳明的内容包括些什么? • 怎样独取阳明? • 独取阳明意义何在? • 如何治疗痿病? • 附:医案一则
.
11
句中的“独”是什么意思?
• 独是“仅仅”的意思么? • 你怎样理解? • 我的看法是······
15
• 阳明是多气多血之经,气血何由得来?肯定是水 谷精微化生而来,水谷精微的化生与那些脏腑有
• (1)我们可以从《内经》原文中寻到答案:论言治痿者, 独取阳明何也?歧伯曰:阳明者,五藏六府之海,主闰宗 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灌 奚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阳明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 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 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
17
独取阳明意义何在?
• 阳明充盛,气血充足,筋脉得以濡养,则 筋脉柔软,关节滑利,运动灵活。
• 阳明经是五脏六腑营养之大源,与各经均有 密切联系,若胃不受纳,药食难入,则疗效欠佳。 故治痿无论是针灸还是处方用药,均需在辨 证论治的基础上重视顾护胃气,调理脾胃。
• 指导痿证的针灸治疗,指导痿证的药物治 疗。
治痿独取阳明探讨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
.
1
原文
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歧伯曰:阳明者,
五藏六府之海,主闰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灌奚谷,与阳明合于宗筋, 阳明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 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 引,故足痿不用也。帝曰,治之奈何?歧伯曰:各 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 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
.
9
治痿独取阳明
----- 探索与思考
10
• 句中的“独”是什么意思? • 为何独取阳明? • 阳明的内容包括些什么? • 怎样独取阳明? • 独取阳明意义何在? • 如何治疗痿病? • 附:医案一则
.
11
句中的“独”是什么意思?
• 独是“仅仅”的意思么? • 你怎样理解? • 我的看法是······
15
• 阳明是多气多血之经,气血何由得来?肯定是水 谷精微化生而来,水谷精微的化生与那些脏腑有
中医内科-课件-痿证-文档资料

时时注意祛邪不要伤正,补虚要兼顾祛邪。 • 五、痿证的预后与病因、病程有关。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肢体筋脉弛缓不收,下肢或上肢,一侧 或双侧,软弱无力,甚则瘫痿,部分病人伴 有肌肉萎缩。 2.由于肌肉痿软无力,可有睑废,视糊, 声嘶低暗,抬头无力等症状,甚则影响呼吸 、吞咽。 3.部分病人发病前有感冒、腹泻病史,有 的病人有神经毒性药物接触史或家族遗传史 。
二、病证鉴别
脉失养。
• 3、治法:补中益气,健脾升清。 • 4、主方 :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参苓白术
散健脾益气利湿,用于脾胃虚弱,健运失常,水湿内 盛;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养血,用于脾胃虚弱,中气 不足,气血亏虚。
(四)肝肾亏损证
• 1、症状: • 主症:起病缓慢,渐见肢体
痿软无力,尤以下肢明显, 腰膝酸软,不能久立甚至步 履全废,腿胫大肉渐脱。 • 兼症:眩晕耳鸣,舌咽干燥,遗精或遗尿,或妇女月 经不调。 •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 2、证机概要: 肝肾亏损,阴精不足,筋脉失养。 • 3、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 4、主方:虎潜丸为主方。滋阴降火,强壮筋骨,用 于治疗肝肾阴亏有热之痿证。
宣肺作用,适用于温燥伤肺,气阴两伤的肢体痿软 证。
(二)湿热浸淫证
• 1、症状: • 主症:起病较缓,逐渐出现肢体困重,
痿软无力,尤以下肢或两足痿弱为甚。 • 兼症:肢休微肿,手足麻木,扪及微热,
喜凉恶热,或发热,胸脘痞闷,小便赤涩热痛。 • 舌脉: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 2、证机概要:湿热浸淫,壅遏经脉,营卫受阻。 • 3治法:清热利湿,通利经脉。 • 4、主方:四妙丸合加味二妙散。四妙丸清利下焦湿
肌萎缩型
痿病轻证: “睑废”,见眼睑下垂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肢体筋脉弛缓不收,下肢或上肢,一侧 或双侧,软弱无力,甚则瘫痿,部分病人伴 有肌肉萎缩。 2.由于肌肉痿软无力,可有睑废,视糊, 声嘶低暗,抬头无力等症状,甚则影响呼吸 、吞咽。 3.部分病人发病前有感冒、腹泻病史,有 的病人有神经毒性药物接触史或家族遗传史 。
二、病证鉴别
脉失养。
• 3、治法:补中益气,健脾升清。 • 4、主方 :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参苓白术
散健脾益气利湿,用于脾胃虚弱,健运失常,水湿内 盛;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养血,用于脾胃虚弱,中气 不足,气血亏虚。
(四)肝肾亏损证
• 1、症状: • 主症:起病缓慢,渐见肢体
痿软无力,尤以下肢明显, 腰膝酸软,不能久立甚至步 履全废,腿胫大肉渐脱。 • 兼症:眩晕耳鸣,舌咽干燥,遗精或遗尿,或妇女月 经不调。 •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 2、证机概要: 肝肾亏损,阴精不足,筋脉失养。 • 3、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 4、主方:虎潜丸为主方。滋阴降火,强壮筋骨,用 于治疗肝肾阴亏有热之痿证。
宣肺作用,适用于温燥伤肺,气阴两伤的肢体痿软 证。
(二)湿热浸淫证
• 1、症状: • 主症:起病较缓,逐渐出现肢体困重,
痿软无力,尤以下肢或两足痿弱为甚。 • 兼症:肢休微肿,手足麻木,扪及微热,
喜凉恶热,或发热,胸脘痞闷,小便赤涩热痛。 • 舌脉: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 2、证机概要:湿热浸淫,壅遏经脉,营卫受阻。 • 3治法:清热利湿,通利经脉。 • 4、主方:四妙丸合加味二妙散。四妙丸清利下焦湿
肌萎缩型
痿病轻证: “睑废”,见眼睑下垂
痿证教学查房PPT课件

2019/10/30
.
33
证机概要:肺燥伤津,五脏失润,筋脉失养。 治法: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代表方:清燥救肺汤加减。
本方有清热润燥,养阴宣肺作用,适用于温 燥伤肺,气阴两伤之证。
19
湿热浸淫
主证:起病较缓,逐渐出现肢体困重,痿软无力, 尤以下肢或两足痿弱为甚,兼见微肿,手足麻木, 扪及微热,喜凉恶热,或有发热,胸脘痞闷,小 便赤涩热痛。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26
而阳明胃的功能又与脾的运化密不可分, 如《素问。太阴明论》所言:“四肢皆禀气 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有得禀也。今 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 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 气以生,故不用焉。”因此,脾胃亏虚, 气血不足,则宗筋失养,纵缓不收,而见 肌肉、关节痿弱不用。
27
24
2.释义
由于"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阳明多气 多血"(《灵枢。九针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 脾胃将饮食水谷化生为水谷精微,并藉心肺之气 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润泽肌肤、滑利关节、充 养筋脉。"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 归于肺"(《素问。经脉别论》)。指出筋脉、肌肉、 四肢、百骸皆赖五脏精气以充养,而五脏精气津 液皆源于脾胃。
证机概要:脾虚不健,生化乏源,气血亏虚,筋 脉失养。
治法:补中益气,健脾升清。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本方健脾益气利湿,用于脾胃虚弱,健运失 常,水湿内盛者;补中益气汤健脾益气养血,用 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血亏虚者。
21
肝肾亏损
主证:起病缓慢,渐见肢体痿软无力,尤以下肢 明显,腰膝酸软,不能久立,甚至步履全废,腿 胫大肉渐脱,或伴有眩晕耳呜,舌咽干燥,遗精 或遗尿,或妇女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痿证 ppt课件

30
ppt课件
30
操
作
主穴中足三里ST36、三阴交SP6 用补法,
其余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夹 脊穴用平补平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31
ppt课件
31
配穴: 肺热:鱼际、尺泽 — 宣肺清 热 湿热:阴陵泉、中极 — 健脾 除湿
脾胃虚弱:脾俞、胃俞 — 健 补脾胃
ppt课件 32
肝肾亏虚:肝俞、肾俞—
方义: 随证配穴: 操作: (3)脾胃亏虚:
治则:补益脾胃,荣润筋脉。
处方: 华佗夹脊、胃经下肢穴排刺、气海、阴陵泉。 方义:
35
ppt课件
35
随证配穴:
操作: (4)肝肾虚弱: 治则:益肾固本,填精补髓。 处方:华陀夹脊、关元、三阴交、太溪、肾俞、手足阳明经(上下肢)排刺。 方义: 随证配穴: 操作;
滋养肝肾
脉络瘀阻:膈俞、血海、三阴交、 委中— 行气活血,疏通经脉
ppt课件
33
临床治疗参考
(1)肺热伤津 治则:清热润燥,益气生津。 处方:华佗夹脊、曲池、太渊、上巨虚。 方义:
随证配穴:
操作: (2)湿热浸淫 治则:清热利湿,通脉强筋。
34
ppt课件
34
处方: 华佗夹脊、阴陵泉、曲池、合谷、中 极、胃经下肢穴排刺。
(交替)
ppt课件 38
3. 头针:脑三针、颞三针(适用于以大 脑发育不全等较好) 4. 皮肤针:皮肤针轻叩手、足三阳经, 以皮肤潮红为度。 5. 电针: 取夹脊穴,每椎 1 针,加电, 适用于截瘫、运动神经元疾病。
ppt课件
39
6.灸四花穴:运动神经元疾病、
脊髓炎
7.排针法:手足阳明经(肌肉萎缩)
中医内科痿病PPT课件

治疗原则
独取阳明 泻南补北 治兼夹怔 慎用风药
分证论治
· 肺热津伤
症状:病起发热之时,或热退后突然肢体 软弱无力,皮肤枯燥,心烦口渴,咽干咳 呛少痰,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舌红苔黄, 脉细数。 治法:清热润肺,濡养筋脉。 方药:清燥救肺汤。
分证论治
湿热浸淫
症状:四肢痿软,肢体困重,或微肿麻木, 尤多见于下肢,或足胫热蒸,或发热,胸 脘痞闷,小便赤涩;舌红苔黄腻,脉细数 而濡。 治法:清热燥湿,通利筋脉。 方药:加味二妙散。.
西医学的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运动神经 元病、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等病,符 合本病证候特征者,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机
Leabharlann 肺热津伤,津液不布 湿热浸淫,气血不运 脾胃受损,精血不足 肝肾亏损,髓枯筋痿
病机
痿病的病因有外感、内伤。病位虽在肌肉筋脉,但关乎五 脏,尤以肝肾肺胃最为密切,因肝藏血主筋,肾藏精生髓, 津生于胃,肺通调布散津液,故《临证指南医案· 痿》强 调本病为“肝肾肺胃四经之病”。其病机则为热伤肺津, 津液不布;湿热浸淫经络,气血不运;脾胃受损,气血精 微生化不足;肝肾亏损,· 髓枯筋痿。而且这些病机常可 互相传变,如肺热叶焦,津失敷布,则五脏失濡,内热互 起;肾水不亏,水不制火,则火灼肺金,导致肺热津伤; 脾虚与湿热更是互为因果,湿热亦能下注于肝肾,伤及肝 肾之阴。归根结底,痿病是由五脏内伤,精血受损,肌肉 筋脉失于滋养所致。故其病理性质有虚有实,一般是热证、 虚证居多,虚实夹杂者亦不少见。热证以虚热为多,湿热 为患则属实;虚证为精血亏虚,亦有气虚者;因虚不运, 痰湿、死血、湿热、湿邪、积滞等,都可兼夹发生。故 《证治汇补· 痿必》说:“内热成痿,此论病之本也,若 有感发,必因所挟而致。”
北京大学中医内科学课件09痿病 共41页PPT资料

30.11.2019
课件
26
参苓白术扁豆陈, 山药甘莲砂苡仁, 白术健脾又渗湿, 脾虚湿泻止泻功。
30.11.2019
课件
27
4.肝肾亏损 主症: 起病缓慢, 下肢痿软无力, 腰脊酸软,
不能久立。 兼次症: 下肢痿软, 甚则步履全废, 肩腿大 肉渐脱, 目眩发落, 耳鸣咽干, 遗精或遗尿, 或见妇女月经不调。 舌象: 舌质红, 少苔。 脉象: 细数。
30.11.2019
课件
32
30.11.2019
课件
33
4月21日,病情好转,神志清楚,体温下降至37℃,痰 涎分泌物减少。中药仍以上方加减,患儿病情渐趋稳 定,于5月7日顺利拔管。 5月12日,危象基本得到控制,转入二内科。患儿体质 非常虚弱,只有18 公斤,邓老认为脾胃后天之本,要 让患儿吃饱饮足,体重轻是由于长期吞咽不下造成, 要利用胃管,多鼻饲营养膳食,同时鼓励患儿自行吞 咽。患儿体重在一周内增至21公斤,精神好,体力增, 可下地行走。 5月19日,患儿举颈无力,构音较前转清,可以自行吞 咽,眼球运动左转、上翻较差。行走自如,体重明显 增加,10日左右增加5公斤。舌淡苔稍腻,右寸脉浮滑, 双尺脉弱。 邓老认为证属脾肾亏虚,拟方如下:北芪40g、党参 20g、当归10g、白术12g、升麻6g、柴胡6g、桑寄生 30g、薏苡仁20g、菟丝子12g、狗脊30g、五爪龙30g、 楮实子12g、甘草5g,水煎服,日一剂。
病理:“肺热叶焦”, 肺燥不能输精 于五脏, 五体失养, 发为痿病.
治疗:“治痿独取阳明”
30.11.2019
课件
7
2、隋唐至北宋时期,将痿列入风门, 较 少进行专题论述。
3、金元时期, 张子和强调火热, 提出“ 痿病无寒”, 对"风、痹、痿、厥"予以鉴别 。
北京大学中医内科学09痿病PPT课件

10.01.2021
.
8
4、 《丹溪心法》 《类证治裁》:瘀 血致痿。
5、《临证指南医案·痿》:“肝肾肺胃四 经之病”。
10.01.2021
.
9
三、范围 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神经炎
、急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周期 性瘫痪、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萎 缩侧索硬化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 发软瘫后遗症,或脊髓颅脑损伤。
10.01.2021
.
22
治法: 清热润肺, 濡养筋脉。 方药: 清燥救肺汤加减。
清燥救肺参草杷, 石膏胶杏麦芝麻, 经霜收下冬桑叶, 解郁滋干效可佳.
10.01.2021
.
23
2. 湿热浸淫 主症: 四肢痿软, 肢体困重, 足胫热蒸,
尿短赤涩。 兼次症: 发热, 胸闷脘痞, 肢体麻木、微
肿。 舌象: 舌质红, 苔黄腻。 脉象: 濡数。 治法: 清热利湿, 通利筋脉。 方药: 加味二妙散化裁。
痿病
第一附属医院二内科
刘友章
10.01.2021
.
1
【概述】
一、定义
(1)肌萎缩型
痿病: 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
养, 而致肢体筋脉弛缓, 软 弱无力, 日久不用, 甚则肌肉 萎缩或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一类病证。
10.01.2021
.
2
(2)肌无力型(肌肉无力也属于痿病的一 种,不一定有肌肉萎缩的表现)
头部
半身不遂,手足 拘急或软弱无力 ,或口眼歪斜, 常有眩晕、头痛 、昏仆史。
疼痛 不痛
10.01.2021
疼痛
.
或有麻木疼痛
16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起病急, 发展快, 病程短, 肢体力弱,
治痿独取阳明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睢目候》云:“目是脏腑之精华,肝气之外 侯,然则五脏六腑之血气皆上荣于目也,若血气虚则肤腠开而受风,风 客于睑肤之间,所以其皮缓纵垂复于目,则不能开,世呼为睢目,亦名 侵风”,这也是重症肌无力中眼睑下垂的描述。巢氏明确从外感内伤两 方面分析病因,《诸病源候论·风身体手足不随候》即论述其主因是外 受风邪,内由脾胃亏虚,并运用脏腑经络理论,对其病理作了阐发。 阳明者,肠与胃也。法当滋补肠胃,俾饮食日加,脏腑有所禀 受,荣卫 流行,气煦血濡。调养至春,君火主事之时,宗筋润而机关可利也。五 加皮、薏仁、甘草、苍耳子、 枸杞子、琐阳、人参、杜仲、黄柏、黄 、防风,服二十剂而精神壮,腰膂健,饮食加。夫治痿独取阳明,而脾 主四肢,肝主筋,肾主骨,则足三阴宜并重焉。--《续名医案类·痿》
病例
易思兰治一妇人,年十九,禀赋怯弱,庚辰春因患痿疾,卧榻年余,首 不能举,形瘦如柴,发结若毡,起便皆赖人扶,一粒不尝者五月,惟日 啖甘蔗汁而已,服滋阴降火药百帖不效。有用人参一二钱者,辄喘胀不 安。 其脉六部俱软弱无力,知其脾困久矣。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而 人参更加倍焉,服二剂遂进粥二盏,鸡蛋二 枚。后以强筋健体之药,调 理数月,饮食步履如常,全愈。或问曰∶诸人皆用滋阴降火,公独用补 中益气,何也?易曰∶痿因五内不足,治在阳明。阳明者胃也,为五脏 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痿由阳明之虚,胃虚不能 生金,则肺金热不能荣养一方,脾虚则四肢不能为用。兹以人参为君, 白术为佐,皆健脾土之药也。土健则能生金,金坚而痿自愈矣。又问∶ 向用人参一二钱,便作喘胀,今倍用之,又加诸补气药 而不喘胀,何也? 曰∶五月不食,六脉弱甚,邪气太盛,元气太衰,用参少则杯水车薪, 不惟不胜,而反为所 制,其喘胀也宜矣。予倍用之,如以大军摧大敌, 岂有不剿除者哉?加减补中益气汤方∶人参一钱,黄芪八分,归身八分, 陈皮六分,白术八分,炙甘草五分,泽泻六分,黄柏五分,丹皮六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4
主要表现
1.指导痿证的针灸治疗。“ “治痿独取阳明”是强调在痿证治 疗中,针刺取穴应以阳明经穴为主。痿证多由阳明气血亏虚, 筋脉失养所致,而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刺阳明出气血”即 刺阳明可以产生气血、补益气血,气血充足,筋脉得养,痿证 则缓。上肢多取肩鹘、曲池、合谷、阳溪,下肢多取髀关、梁 丘、足三里、解溪。2.指导痿证的药物治疗。由于痿证多由精 气津液亏虚,或湿热蕴结,筋脉失养所致。胃为水谷之海,脾 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亏虚,化源不足,常致痿 证。因此,临床对于痿证,多以补益脾胃、增其化源,或清热 利湿、养阴生津之法治之。
治痿独取阳明
编辑版ppt
1
《素问·痿论》提出了“治痿独取阳 明”的论点。
“痿”即痿证,亦称“痿躄”,是指肢体筋 脉驰缓、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的病证, 多见于下肢痿弱不用。
编辑版ppt
2
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 主束骨而利机关 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 阳 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 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 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编辑版ppt
7
病例
张子和尝过鸣鹿邸中,闻有人呻吟声息, 瘦削痿然无力。余视之,乃五虚也,余急 以圣散子,二服作一服。此证非三钱、二 钱可塞也。续以胃风汤、五苓散等药,各 大作剂,使顿服,注泻方 止,而浆粥入胃, 不数日,而其人起矣。
编辑版ppt
8
病例
宛丘营军校三人,皆病痿,积年不瘥。腰以下, 肿痛不举,遍身疮赤,两目昏暗 ,唇干舌燥,求
编辑版ppt
6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睢目候》云:“目是脏腑之精华,肝气之外 侯,然则五脏六腑之血气皆上荣于目也,若血气虚则肤腠开而受风,风 客于睑肤之间,所以其皮缓纵垂复于目,则不能开,世呼为睢目,亦名 侵风”,这也是重症肌无力中眼睑下垂的描述。巢氏明确从外感内伤两 方面分析病因,《诸病源候论·风身体手足不随候》即论述其主因是外 受风邪,内由脾胃亏虚,并运用脏腑经络理论,对其病理作了阐发。
编辑版ppt
9
病例
易思兰治一妇人,年十九,禀赋怯弱,庚辰春因患痿疾,卧榻年余,首 不能举,形瘦如柴,发结若毡,起便皆赖人扶,一粒不尝者五月,惟日 啖甘蔗汁而已,服滋阴降火药百帖不效。有用人参一二钱者,辄喘胀不 安。 其脉六部俱软弱无力,知其脾困久矣。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而 人参更加倍焉,服二剂遂进粥二盏,鸡蛋二 枚。后以强筋健体之药,调
曰∶五月不食,六脉弱甚,邪气太盛,元气太衰,用参少则杯水车薪, 不惟不胜,而反为所 制,其喘胀也宜矣。予倍用之,如以大军摧大敌,
岂有不剿除者哉?加减补中益气汤方∶人参一钱,黄芪八分,归身八分, 陈皮六分,白术八分,炙甘草五分,泽泻六分,黄柏五分,丹皮六分。
编辑版ppt
10
理数月,饮食步履如常,全愈。或问曰∶诸人皆用滋阴降火,公独用补 中益气,何也?易曰∶痿因五内不足,治在阳明。阳明者胃也,为五脏 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痿由阳明之虚,胃虚不能 生金,则肺金热不能荣养一方,脾虚则四肢不能为用。兹以人参为君, 白术为佐,皆健脾土之药也。土健则能生金,金坚而痿自愈矣。又问∶ 向用人参一二钱,便作喘胀,今倍用之,又加诸补气药 而不喘胀,何也?
编辑版ppt
5
历史沿革
《难经》扩展了《内经》关于本病的内容。书中论述了痿
证的临床表现、传变规律和预后。如《难经·十四难》日: “一损损于皮毛……,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 脏六腑也……,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四损损于筋, 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
《儒门事亲》亦宗此法。认为“治痿之法,独取阳明经。阳 明经者,胃脉 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养宗筋。宗筋主束 骨。束骨在脐下阴毛际上是也。又主大利机关。机关者 ,身 中大关节也,以司曲伸。是以阳明虚则宗脉纵,宗脉纵则大脉 不伸,两足痿弱。然取阳明者,胃脉也。胃为水谷之海,人之 四季,以胃气为本。本固则精化,精化则髓充,髓充则足能履 也”
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 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素问》
编辑版ppt
3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枢折 则肉节渎而暴疾起矣。 故暴病者,取之 太阳。视有余不足。渎者。皮肤宛焦而弱 也。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 疾者,取之阳明。--《灵枢·根结》
疗于戴人。戴人欲投泻剂,二人不从,为他医温 补之药所惑,皆死。其同病有宋子玉者,省曰∶ 彼已热死,我其改之?敬邀戴人。戴人曰∶公之 疾,服热药久矣。先去其药邪,然后及病邪,可 下三百行。子玉曰∶敬从教。先以舟车丸、浚川 散,大下一盆许。 明日减三分,两足旧不仁,是
日觉痛痒。累至三百行始安。戴人曰∶诸痿独取 阳明。阳明者,胃与大肠也。此言不止谓针也, 针与药同也。
阳明者,肠与胃也。法当滋补肠胃,俾饮食日加,脏腑有所禀 受,荣卫 流行,气煦血濡。调养至春,君火主事之时,宗筋润而机关可利也。五 加皮、薏仁、甘草、苍耳子、 枸杞子、琐阳、人参、杜仲、黄柏、黄 、防风,服二十剂而精神壮,腰膂健,饮食加。夫治痿独取阳明,而脾 主四肢,肝主筋,肾主骨,则足三阴宜并重焉。--《续名医案类·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