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设计》考试大纲(含复试《专业设计》)
《设计综合理论》考试大纲

《设计综合理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考生必须掌握设计学科的源流脉络,研究的范畴、性质、定义、概念以及国内外设计发展概况,理解现代设计分类史与派生的理论相互关系,能利用设计史学观点,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综合分析,阐释现代设计现象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设计学的研究范畴
1.设计史
2.设计基础理论
3.设计批评
(二)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1.中国古代设计思想
2.当代西方设计思潮
(三)设计的多重特征
1.设计的艺术特征(艺术渊源、艺术含量、艺术手法)
2.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
3.艺术推动设计
4.设计的科技特征(科技进行、科学理论与设计)
(四)设计的经济性质
1.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文化创意产业)
2.设计作为价值方法
3.设计作为经济体的管理手段
4.设计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五)设计史(中国部分)
1.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2.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
3.封建社会时期的设计
(六)设计史(西方部分)
1.西方古代设计
2.西方工业革命
3.十九世纪设计
4.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兴起
5.大战后的设计
6.新经济设计与生产力
(七)当代设计思潮
三.试卷结构
1.名词解释40分
2.简答题60分
3.论述题50分
注:试卷基础理论知识占80%、理论联系实际、当下设计思潮占20%。
《专业设计(3小时快题)》考试大纲

(2)古典主义的根据和理论 (3)绝对君权的纪念碑 (4)君权衰退和洛可可 7、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
(三)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1、十八世纪下半叶~19 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1)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2)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3)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4)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提出的探索 2、19 世纪下半叶~20 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1)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 (2)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与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3)法国对钢筋混凝土的应用 (4)德意志制造联盟 3、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 (1)战后初期建筑探新运动的持续及其流派 (2)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现代建筑派的诞生 (3)格罗皮厄斯与“包豪斯”学派 (4)勒·柯比西埃 (5)密斯·范·德·罗 (6)赖特和他的有机建筑 (7)阿尔托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 (1)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 (2)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与战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5、战后 40-70 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 (1)进程中的反复与建筑既有物质需要又有情感需要的提出 (2)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3)粗野主义倾向与勒柯布西耶的广泛影响 (4)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5)典雅主义倾向 (6)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7)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 (8)第三世界国家对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探索 (9)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6、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试题主要包括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等题型。 建议参考书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 史(第二版),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2,尚刚,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5
复试科目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复试科目考试大纲“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学科范围含电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考试大纲中基本要求的所有内容。
二、评价目标主要考查考生对以上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试验方法的掌握程度,及利用相关知识解决电气工程领域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保证被录取者具备较扎实的电气工程基本理论基础。
三、试题主要类型1、答题时间:120分钟2、卷面分数:卷面满分为150分,其中电路占50分、电机学占50分、电力电子技术占50分。
“电路”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学科范围电路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所有内容。
二、评价目标主要考查考生对电路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要求考生应掌握以下有关知识:1.熟悉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够运用电路定律建立电路方程。
2.灵活运用电阻电路的常用分析方法求解直流电路的响应及功率。
3.熟悉一般正弦稳态电路和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相量图和相量分析法求解正弦稳态响应及功率,会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讨论解的物理含义。
4.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其稳态响应求解。
5.熟悉动态电路的基本概念,运用经典法和三要素法分析一阶或二阶电路。
掌握运算法求解动态电路响应,讨论动态电路响应与激励,电路结构和参数的关系。
6.理解计算机求解复杂电路的基本原理,会用线性代数方程组和状态方程描述复杂电路。
.三、试题主要类型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四、考查要点(一)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电路变量及其参考方向,电路元件及其特性, 电压、电流、功率、能量基本概念,基尔霍夫定律;2.线性无源、有源网络等效变换(二) 网络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定理1. 图论,电路方程的矩阵表示,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表示;2. 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的矩阵形式;3. 叠加定理、齐性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与诺顿定理;4. 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
(三) 正弦交流电路1. 周期信号的有效值,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相量形式的KCL与KVL;2.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流元件;3. 正弦无源一端口网络的阻抗、导纳及其等效电路;4.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5. 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图,简单和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6.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谐振和耦合电感电路;7.含有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或谐振的电路分析计算。
考研《工业设计综合考试》大纲

考研《工业设计综合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在工业设计的课程中学习了多门与设计有关的理论课程,设计理论综合考试不仅要考察考生对于这些理论知识中基本概念与方法的掌握情况,还要考察对于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些课程包括《人机工程学》、《设计方法与程序》等。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和设计(所带用具:钢笔、铅笔HB、B各一支、橡皮、透明胶带纸各一件、三角板(>15cm)一套、圆规一支,彩色铅笔或马克笔一套)通知:请报考设计艺术学专业,参加《工业设计综合考试》的考生,自备铅笔、直尺、三角尺、圆规、橡皮、透明胶、彩色绘图铅笔或马克笔等绘图工具,并自备干粮等。
2.考试时间: 6个小时笔试和设计3.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概论(笔试)20%人机工程学(笔试) 20%设计部分 60%4.参考书目1)丁玉兰主编《人机工程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简召全主编《工业设计方法学》(修订版).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1.设计的概念与基本原则;2.工业设计的概念、领域;3.设计中的哲学问题;4.工业设计中的美学概念及美学要素;5.信息时代的设计;6.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技法;7.功能论/系统论设计思想及方法;8.商品化设计思想及方法;9.人性化的设计观念;10.设计调查方法;11.设计评价与方法;12.人机工程学的定义、学科体系与应用领域;13.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14.人体感知与运动输出;15.显示装置设计;16.操纵装置设计;17.工作台椅与手握工具设计;18.作业空间与作业环境的设计与评价;19.事故分析与安全设计;20.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23 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504专业设计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考试大纲科目代码:504 科目名称:专业设计一、考试的总体要求主要考核考生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设计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专业设计能力及表现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1.室内设计方向要求考生在给定的建筑设计条件下,完成室内方案设计,并能清晰的表现出来。
全部图纸要求绘制在2张2#白色绘图纸上,表现手法不限。
图纸内容包括:平面图、分析图、剖(立)面图、透视效果图、设计说明等。
2.景观设计方向要求考生在给定的地块设计条件下,完成景观方案设计,并能清晰的表现出来。
全部图纸要求绘制在2张2#白色绘图纸上,表现手法不限。
图纸内容包括:平面图、分析图、剖(立)面图、透视效果图、设计说明等。
3.文创设计方向要求考生在给定的设计题目下,完成文创创意方案设计,并完成方案表现。
全部要求绘制在2张2#白色绘图纸上,表现手法不限。
图纸内容包括:IP形象分析图,正面、侧面、背面三视图,以及IP形象的产品延展效果图,设计说明等。
三、试卷类型及分数比例室内与景观方向快题设计,总分150分,其中平面图80分、分析图10分、剖(立)面图20分、透视效果图30分、设计说明10分。
文创方向快题设计,总分为150分,其中IP形象分析图占20分、三视图(正、侧、背)50分、产品延展效果图占70分、设计说明10分。
四、考试形式与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
绘图工具(如绘图纸、直尺、三角板、铅笔、橡皮等)自备。
考试时间为6小时。
五、 参考书1.《快速环境艺术设计60例》,过伟敏 史明,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景观艺术设计》,史明,江西美术出版社。
3.《室内设计》,过伟敏 魏娜,江西美术出版社。
4.《城市公共艺术》,翁剑青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5.《公共艺术教程》孙明胜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制定人(签字):命题小组组长(签字):主管院长(签字):。
《综合设计》考试大纲(含复试《专业设计》).

《综合设计》考试大纲(含复试《专业设计》)限200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设计艺术学的初试《综合设计》和复试《专业设计》考试试卷中包含5个专业方向的考题,所有方向的试题均在一份试卷上,考生请根据自己所填报的专业方向,完成本方向的试题即可。
初试与复试的大纲相同,考试均以命题设计为主,兼顾基本技能和综合设计能力的考核,其中初试偏基础,复试偏综合设计。
一、考试范围和参考建议(一)视觉传达设计研究考试为视觉传达设计快题设计。
考试范围包括标志设计、包装设计、海报设计、书籍装帧设计、CI设计等。
参考有关视觉传达设计方面教材。
(二)公共空间艺术研究考试为公共空间艺术快题设计。
考试范围包括景观造型设计、建筑造型概念设计、城市景观标志设计、城市雕塑设计等。
参考景观创意造型、建筑创意造型、公共空间艺术及空间形态构成研究等方面图书。
(三)工业设计研究1、考察学生对工业设计基本理论和设计表现技巧的掌握能力;2、要求能运用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从使用方式、功能、造型、色彩、人体工程学、材料工艺学、环境等方面提出产品设计的解决方案;3、创新设计能力和初步的设计研究能力;4、主要阅读篇目包括:工业设计概论、产品设计程序与步骤、形态设计、创新设计方法及理论、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表现的方法和技巧(四)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研究考试内容主要考察2各方面:基础设计技能、综合设计。
其中基本技能主要考察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功,检验大学期间所学的图形表现能力,相当于课堂练习。
综合设计,是实际课题,要考查设计想法和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对总体与局部、功能与形式、人机交互等关系或问题的把握程度。
基础设计题目基本上都是常见的命题或熟悉的内容,可以充分发挥考生的能力。
考试是手绘为主,也就看重手头表现和绘制图形的能力。
对于界面设计要多参考网上论坛、网站和该类设计书籍,多自我命题进行界面的设计尝试。
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方向注重设计的合理性、注重用户的满意度,因此考试答题一定要注意:好看效果好固然好,但能够让用户可用、易用、愿意用的设计才是真正符合交互设计目标的好设计。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设计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设计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设计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设计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
1. 设计学基本理论,包括设计的历史、理论、流派、设计美学等;
2. 设计工具和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手绘设计等;
3. 设计实践,包括设计项目策划、设计调研、设计实现等;
4. 设计管理,包括设计流程、设计质量控制、设计评估等。
三、考试题型与难度要求
1. 考试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2. 难度要求:试题难易程度适中,既覆盖了考试范围,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适合选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考生;
3. 区分度要求:试题能够较好地区分考生的不同水平,为评审提供准确的参考。
四、考试时间与试卷结构
1.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3小时;
2.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部分,各部分难度和分值合理分配。
五、其他注意事项
1. 考生需携带身份证、准考证等相关证件进入考场;
2. 考试期间不得携带任何通讯工具进入考场;
3. 考生需遵守考场规则,不得作弊。
以上是大纲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考生。
初试《设计艺术综合理论》科目考试大纲

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702《设计艺术综合理论》科目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设计艺术综合理论考试范围为中外美术史、设计学概论、艺术设计造型基础三部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设计艺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设计艺术学的知识和方法,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攻读设计艺术学各方向硕士学位课程的需要。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3小时,成绩满分150分。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中外美术史》占60分《设计学概论》占40分《艺术设计造型基础》占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1.选择题,每题2-4分,共40分2.概念题(或名词解释),每题5-8分,共25分3.简答题,每题10-15分,共25分4.绘图题,每题20分,共20分5.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必答题,每题20分,共20分(2)选答题,两题任选一题(多答不计分),每题20分,共20分三、考查内容及要求具体考查知识范围包括《中国美术简史》、《外国美术简史》、《设计学概论》、《艺术设计造型基础》。
第一部分中外美术简史1.中国美术简史了解中国美术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掌握各时期美术作品的形式种类、主要特点和代表人物,重要作品的意义以及对后期的影响。
1.1史前及先秦美术原始陶器艺术、绘画和雕塑的主要类型及其风格特征。
先秦青铜艺术、雕塑艺术和绘画的发展过程、主要类型及其风格特征。
1.2秦汉美术秦汉绘画、雕塑、画像石、画像砖和工艺美术的发展过程、主要类型及其风格特征。
1.3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南北方佛教美术、魏晋南北朝、隋唐绘画、雕塑及工艺美术的发展过程、主要类型及其风格特征,主要的绘画理论。
1.4五代宋元美术五代宋元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壁画的发展过程、主要类型及其风格特征。
1.5明清美术明清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壁画的发展过程、主要类型及其风格特征。
1.6近代美术近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壁画的发展过程、主要类型及其风格特征,美术史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设计》考试大纲(含复试《专业设计》)
限200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
设计艺术学的初试《综合设计》和复试《专业设计》考试试卷中包含5个专业方向的考题,所有方向的试题均在一份试卷上,考生请根据自己所填报的专业方向,完成本方向的试题即可。
初试与复试的大纲相同,考试均以命题设计为主,兼顾基本技能和综合设计能力的考核,其中初试偏基础,复试偏综合设计。
一、考试范围和参考建议
(一)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考试为视觉传达设计快题设计。
考试范围包括标志设计、包装设计、海报设计、书籍装帧设计、CI设计等。
参考有关视觉传达设计方面教材。
(二)公共空间艺术研究
考试为公共空间艺术快题设计。
考试范围包括景观造型设计、建筑造型概念设计、城市景观标志设计、城市雕塑设计等。
参考景观创意造型、建筑创意造型、公共空间艺术及空间形态构成研究等方面图书。
(三)工业设计研究
1、考察学生对工业设计基本理论和设计表现技巧的掌握能力;
2、要求能运用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从使用方式、功能、造型、色彩、人体工程学、材料工艺学、环境等方面提出产品设计的解决方案;
3、创新设计能力和初步的设计研究能力;
4、主要阅读篇目包括:工业设计概论、产品设计程序与步骤、形态设计、创新设计方法及理论、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表现的方法和技巧
(四)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研究
考试内容主要考察2各方面:基础设计技能、综合设计。
其中基本技能主要考察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功,检验大学期间所学的图形表现能力,相当于课堂练习。
综合设计,是实际课题,要考查设计想法和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对总体与局部、功能与形式、人机交互等关系或问题的把握程度。
基础设计题目基本上都是常见的命题或熟悉的内容,可以充分发挥考生的能力。
考试是手绘为主,也就看重手头表现和绘制图形的能力。
对于界面设计要多参考网上论坛、网站和该类设计书籍,多自我命题进行界面的设计尝试。
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方向注重设计的合理性、注重用户的满意度,因此考试
答题一定要注意:好看效果好固然好,但能够让用户可用、易用、愿意用的设计才是真正符合交互设计目标的好设计。
(五)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主要考察建筑艺术与室内外环境艺术专业设计。
考试范围包括准确地理解城市及建筑内外环境艺术设计题目的性质、规模与特点,并具备独立围绕设计课题展开设计构思的能力。
基本掌握城市及各类建筑内外环境设计的原理与方法,了解其设计的原则、要求与程序,以及与其相关专业配合的知识。
把握空间设计的原理与手法,并能运用造型、色彩、照明、陈设、绿化、传达等设计要素来创造良好的、功能合理及具有艺术性的建筑室内及城市空间环境。
二、考试方法和形式
1、总分:初试满分150分,复试满分为100分。
2、时间:初试、复试时间均为6小时;
3、题型:
(一)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视觉传达设计快题设计:
1、草图4~6个(含设计说明),占总分比例40%
2、精细方案效果图1~3(含设计说明),占总分比例60%
(二)公共空间艺术研究
公共空间艺术快题设计:
1、透视效果图
2、平面图、立面图
3、设计说明
(三)工业设计研究
1、命题创意设计表现题:80%
2、理论分析题:20%
(四)数字媒体与交互设计研究
考题包括2部分
1、基础设计技能考察,占总分的50%。
考查视觉传达设计基础技能。
具体设计内容可能包括下列一个或多个:符号与图标设计、文字设计、
图形图案设计、编排设计,等。
基本上为手绘表现。
2、综合设计,占总分的50%。
考察界面设计的综合能力。
题目来自于最常见的应用软件界面。
具体要求完成的设计可能包括:软件桌面程序图标、启动时的界面、进
入工作时的主界面、软件其它次级界面,以及软件某个功能执行时的界面变化示意图,等。
以手绘表达为主,但需要对设计进行文字和手绘的注解,以说明设计想法。
(五)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l、考试方式:城市及建筑内外环境艺术快题设计。
2、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
(1)构思立意与设计定位:10%;
(2)功能安排与空间布置:30%;
(3)内外环境的艺术设计:30%;
(4)图面表现与文字表达:30%;
声明:此资源由本人收集整理于网络,只用于交流学习,请勿用作它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声明:此资源由本人收集整理于网络,只用于交流学习,请勿用作它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