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探究专项练习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探究专项练习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实验探究专项练习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探究专项练一、实验探究专项练 (共8题;共116分)1.(29分) 作图题1) 用画线代替绳子,在下图中组装滑轮组。

2) 在下图中杠杆尺的右边哪个位置挂上钩码,才能使杠杆尺达到平衡?(要求每把杠杆尺的右边不超过两个钩码)2.(16分) 下面是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 实验一:①我的假设:线圈的圈数可以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②我的研究方法:A。

将长导线按一个方向紧密缠绕在铁芯上,接通电源。

通电时铁芯能吸起大头针,断电后铁芯不能吸起大头针。

B。

用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起的大头针的数量。

C。

用导线在铁芯上绕60圈,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起的大头针的数量。

③我用来研究的材料:长导线、铁芯、电池、电池盒、大头针若干。

④实验中变化的条件:线圈的圈数。

实验中不变的条件:电池节数、铁钉大小、导线长度等。

⑤我们得出的结论:线圈的圈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2) 实验二:①我的假设:电池的数量(电流的强弱)可以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②我的研究方法:A。

制作一个电磁铁。

B。

在铁芯上缠若干圈导线,用一节电池接通电源,记下被吸起的大头针数量。

C。

用三节电池接通电源,不改变线圈圈数,记录被吸起的大头针数量。

③我用来研究的材料:长导线、铁芯、电池、电池盒、大头针若干。

④实验中变化的条件:电池的数量。

实验中不变的条件:线圈圈数、铁钉大小、导线长度等。

⑤我们得出的结论:电池的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3.(10分) 我们在做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实验时:1) 需要改变的条件:纸张的厚度。

2) 不能改变的条件:垫圈的大小、形状和材质。

3) 实验后得到了如下数据:纸张厚度承受的垫圈个数1倍厚度 22倍厚度 43倍厚度 84倍厚度 14我们认为,纸的厚度越大,抗弯曲能力越强。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小学科学6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下表是同学们在做斜面的实验时,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提升重物所得出的数据,请根据数据回答问题:物体1 物体2 物体3 物体4 ……物体重量10 15 30 50 ……斜面A上的拉力 5 7.5 15 25 ……斜面B上的拉力 3 4.5 10 17 ……斜面C上的拉力7 10.5 21 33.5 ……(1)这一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2)这一实验不改变的条件是:。

(3)从以上数据来看,坡度最大的是斜面_____,坡度最小的是斜面______。

(4)这一实验告诉我们:。

(1)斜面的坡度。

(2)斜面的高度。

(3)C,B,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杠杆的研究要研究的问题: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材料:杠杆尺、钩码。

过程和方法: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2、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实验结果: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

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

思考:自己还能用什么的哪些材料研究杠杆的平衡原理?(如:用直尺、橡皮、铅笔等材料,也能做这个实验吗?)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实验名称:轮轴的研究研究的问题:轮轴什么情况下是省力的?实验材料:螺丝刀、线、钩码。

实验过程:将线扎在螺丝刀刀柄上,另外一端挂一个钩码,用手握住刀把,旋转螺丝刀将钩码向上提起。

反过来,将线扎住刀把,手握刀柄,旋转螺丝刀将钩码向上提起;比较两次实验的感觉,说明了什么?思考:实验中,螺丝刀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实验名称:斜面的作用设计目的:通过科学实验,收集证据,认识到斜面的省力原理。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毕业试卷及答案1 实验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毕业试卷及答案1 实验题

实验题科学实验题1、白糖加热变化实验5、硫酸铜溶液也铁钉的反应(1)、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其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会看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附着)。

(2)、过一会儿,取出铁钉,我们又观察到(浅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会逐渐变浅,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成红褐色)。

结论: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化学变化。

6、模拟月相变化实验(1)、在教室或一块空地的一端墙面上贴上(太阳),在场地中间画上两个圆圈。

几个同学站在小圆上,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

(2)、一名同学举一个一半被涂亮的皮球,代表(月球),沿大圆转动一圈,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一个月).(3)、让月球亮面始终朝着太阳,表示(月球只能有一半被照亮)。

当月球绕大圆转动时,画下我们所观察到的月相。

结论: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

7、模拟日食形成实验(1)、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用玻璃球代表(月球),乒乓球代表(地球)。

(2)、用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

(3)、只有(玻璃球转到电筒光与乒乓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三者之间的距离合适时),保证(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时),才会发生日食结论:日食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8、在填埋垃圾模拟实验中细石子模拟(土层)清水模拟(地下水)浸过墨水的纸巾模拟(被填埋的垃圾)慢慢往上面喷水模拟(下雨)在模拟试验中可以观察到(瓶底的清水变成墨水色了),这个实验说明了(填埋垃圾会污染地下水)实验名称: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并进行观察实验材料:实验方法:1、用小刀把整个洋葱切开并取其中的一片,用刀片在洋葱表皮切割。

2、用滴管吸取少量的液体放在载玻片中部。

3、用镊子夹取一小片切割好的洋葱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中。

4、用碘酒染色,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

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现象:观察到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就是洋葱的细胞。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附评分标准)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附评分标准)
小车模型1个、棉线1根、垫圈若干、秒表1块
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记录单
预测:挂()垫圈时,刚好使小车运动起来
拉力大小(垫圈个数)
实验次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秒)
小车运动快慢(慢速、中速、快速)
测量时间
平均时间
1
2
3
1
2
3
1
2
3
我发现:挂的垫圈数量越多,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来自越(),小车运动的速度越()。
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评分标准
时间:13分钟 分值:13分
评分内容
参考评分标准
预测用多大拉力能让小车运动起来(1分)
作出较为合理的预测并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拉力大小用垫圈个数来表示(1分)
连接小车装置(2分)
1.正确连接小车装置(1分)
2.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1分)
用垫圈让小车动起来并记录数据(8分)
1.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2分)
2.一个一个增加垫圈,直到小车可以动起来,记录数据(2分)
3.多个多个增加垫圈,观察小车运动变化情况,记录每次垫圈的数量和小车运动的时间(2分)
4.每次实验测量3次,求平均值(2分)
得出结论
(1分)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1分)
整理实验器材(1分)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附评分标准)
实验内容与要求
通过实验得出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1)预测用多大拉力能让小车运动起来;
(2)用垫圈让小车动起来,观察小车运动变化情况,记录每次垫圈的数量和小车运动的时间;
(3)分析实验记录,得出结论并向评委汇报。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科学试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教科版小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六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总分:100分 时间:40分钟)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4分,共24分)1.杠杆上有三点,分别是用力点、 和阻力点。

2.圆顶形、球形都可以看作是 的组合。

3.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 。

4.电磁铁是由线圈和 组成的装置。

5.电动机是用电产生 的机器。

6.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 动物。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正确的小题后划“√”,错误的打“×”)1.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更好的保护大脑。

( )2.我们要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的好习惯。

( )3.人类是脊椎动物。

( )4.轮轴这种简单机械,在轮上用力越省力。

( )5.蕨类、藻类、苔藓类植物都属于开花植物。

( )6.电灯是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 )7.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 )8.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

( ) 三、选择:(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螺丝钉利用了简单机械中的( )的原理。

A.杠杆 B.轮轴 C.滑轮 D.斜面 2.下列框架结构中,( )结构最坚固。

A.三角形 B.四边形3.下列形状的材料中,( )形状的抗弯曲能力最弱。

A. “一” B. “ L ” C. “工”4.下列植物中属于木本植物的是( )。

A.凤仙花 B.松树 C.牛筋草 D.狗尾草5.下列动物中,( )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

A.北极熊 B.企鹅 C.大熊猫6.筷子属于( )杠杆。

A.省力B.费力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四、实验操作题:(每空5分,共20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多少、电池的多少的关系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支点 2.拱形 3.滑轮组 4.铁芯 5.动力 6.哺乳二、判断题:1.√ 2.√ 3.√ 4.√ 5.×6.√7.√8.×三、选择题:1.B 2.B 3.A 4.B 5.C 6.A 四、实验操作题:大、小、多、少教科版小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六年级 科学(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2023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评分表

2023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评分表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评分表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观察比较各种镜片的特点实验器材:放大镜、普通玻璃片、近视眼镜镜片、教科书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的关系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探究生活中有放大作用的物体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自制一个组合凸透镜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观察多种生物细胞实验器材:植物叶表皮细胞装片、植物叶肉细胞装片、人体口腔上表皮细胞装片、人血涂片、显微镜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模拟北京与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活动形式)参与人员:全班师生实验器材:写有地区、方位、太阳的大卡纸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观察日影的四季变化实验器材:纸条、卡纸、长尺、双面胶、剪刀、手电筒、“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标志物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模拟四季的形成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制作斜面滑道搬运物品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用木板制作斜面,模拟搬运物体过程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利用木板撬和移动重物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用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观察导线是否产生磁性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用通电线圈靠近指南针,重演奥斯特实验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制作铁钉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探究电磁铁南北极与导线缠绕方向的关系实验器材:绝缘皮导线、大铁钉、电池、电池盒、指南针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探究电磁铁南北极与电池正负极接法的关系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探究小电动机转动的原理。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5、实验过程: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2、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3、不改变的条件: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_。

4、操作方法:①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②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③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请你仔细分析实验结果,说说你的发现:利用斜面可以省力,而且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报纸、白纸、小木块、大头针4、变量:纸张的不同(白纸和报纸)5、常量:纸张的大小、小木块之间的距离(桥墩的距离)6、实验过程:①用两块小木块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②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③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大头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线圈的圈数。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20圈;②40圈;③80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探究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探究题

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1.在我国分布着很多濒危的动植物,其中一种就是亚洲象,它们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从今年年初开始在云南西双版纳中的15头亚洲象集体向北迁徙,一路经过人们的生活区域,破坏农作物庄稼。

有人分析大象迁徙的很大原因是食物数量减少,而自然保护区也已被人们的村庄所包围,一条条公路将保护区割裂开来。

(1)亚洲象体型巨大,按照身体内有无脊柱,我们可以将其归类为( )。

A.无脊椎动物B.脊椎动物C.陆生动物(2)如今中国只有在云南南部才有少量大象分布。

其实,在古代,大象在中国的分布范围极其广泛。

相较于古时候北方的大象,生活于南方的大象耳朵相对会更_____(填大或小),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物种数量急剧减少的很大原因是人类的活动,比如在野外一些鸟类的尸体内发现了很多的垃圾,面对这些垃圾问题,我们从源头上处理垃圾问题最好的处理办法是_______________。

在垃圾产生后,我们可以____________,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最后剩余垃圾我们进行_______和_______处理。

(本小题选词填空:填埋、回收利用、减少垃圾数量、焚烧)(4)人类的活动不仅仅会加速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和产生垃圾问题,还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问题,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 (写出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年到2021年我国对宇宙的研究取得重要发展。

2020年12月我国的月球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并取回了月球表面土壤标本。

同年5月我国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它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着陆火星表面。

(1)与火星相邻的两个行星,一个是地球,另一个是_______。

(2)祝融号火星车上面装着太阳能电池板,在有太阳照射的情况下,能量转化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再转化为______,从而运动起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5、实验过程: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2、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3、不改变的条件: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_。

4、操作方法:①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②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③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请你仔细分析实验结果,说说你的发现:利用斜面可以省力,而且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报纸、白纸、小木块、大头针4、变量:纸张的不同(白纸和报纸)5、常量:纸张的大小、小木块之间的距离(桥墩的距离)6、实验过程:①用两块小木块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②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③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大头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线圈的圈数。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20圈;②40圈;③80圈。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电流强度、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①把导线在铁芯上绕2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②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③把导线在铁芯上绕8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④比较三次电磁铁吸的大头针的数量,得出结论。

(结论:电磁铁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越大,圈数越少,磁力越小。

)五、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电流强度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的强度大小有关系吗?2、我的假设:电流越强,磁力越大;电流越弱,磁力越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电流的强度(电池的数量)。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一节电池;②两节电池;③三节电池。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线圈的圈数、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①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一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②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两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③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三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④比较三次电磁铁吸的大头针的数量,得出结论。

(结论:电磁铁的电流越强,磁力越大,电流越弱,磁力越小。

)六、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

(电池的接法、线圈缠绕方向)1、实验问题: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是否有关?2、变量:电池正负极的方向。

3、常量:线圈缠绕方向、指南针、铁钉4、实验过程:①把线圈缠绕在铁钉上,接上电池后,利用指南针观察钉尖的磁极;②交换电池的正负极方向,利用指南针观察钉尖的磁极方向;③比较两次实验中钉尖的磁极方向,得出结论。

六年级实验实验一:杠杆的秘密实验材料:杠杆尺、支架、钩码。

实验步骤:1、组装杠杆尺,并说出三个作用点:中间支点,左边为阻力点,右边为用力点,并将杠杆尺调平衡。

2、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共做六次:小于、等于、大于各两次),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3、实验结论:①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②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时,杠杆省力。

③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近,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远时,杠杆费力。

4、整理器材。

实验二:轮轴的作用实验材料:钩码、轮轴、支架、细线。

实验步骤:1、组装轮轴,并指出哪是轮、哪是轴。

2、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试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轮和轴上挂的钩码数使轮轴平衡)。

3、改变轴上钩码的数量,再做2次。

4、实验结论:在轮上用力比较省力。

5、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三:斜面的作用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测力计、滚轮。

实验步骤:1、先用测力计直接提起滚轮,测量用的力(测力计使用前调零,读数视线与指针相平)。

2、利用简单机械实验盒中的材料(支架,盒面)组装三个不同高度的斜面,用测力计拉着滚轮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观察各用多少力?并读出三种情况下力的大小。

3、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4、整理器材。

实验四:制作电磁铁并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材料:长导线、铁芯、电池、电池盒、大头针若干。

实验步骤:方法一:1、将长导线按一个方向紧密缠绕在铁芯上,接通电源。

接近大头针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

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用一节电池,在铁芯上先缠若干匝线圈,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3、用同一节电池,改变铁芯上线圈的数量,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2分)4、实验结论:改变线圈匝数能改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5、整理实验材料。

方法二:1、制作一个电磁铁。

接通电源,接近大头针时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

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在铁芯上缠若干匝线圈,用一节电池接通电源,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3、用两节、三节电池,不改变线圈数,记录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4、实验结论: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也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磁力就越大。

5、整理实验材料。

(说明:以上两种实验方法可任选其一来做)六年级实验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

实验步骤: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向着光放在实验台上。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亮的光圈。

4、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把所要观察的洋葱表皮切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5、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等,直到看清切片上的细胞为止。

6、整理器材。

实验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实验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细木条、火柴。

实验步骤:1、说出小苏打和白醋的使用比例约为1:3。

2、把小苏打小心地倒入杯底、再把白醋沿着杯壁缓慢地倒入杯中(顺序可互换)。

3、马上用毛玻璃片盖上玻璃杯。

4、多角度地观察实验现象:有很多气泡冒出,杯壁变凉等等。

5、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火焰熄灭。

6、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一种气体,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

7、整理器材。

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一单元一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实验步骤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加了。

二实验1在图中标出相应部分载物台、目镜、反光镜、物镜、调节旋钮(2)、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_______(填物镜或目镜)。

(3)、在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像在左上方,如果要将图像移到中央,你认为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_______________三、显微镜下的观察和一般的观察不同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

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需要先制作成玻片标本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以下材料请将合适的材料填入括号内。

载玻片盖玻片碘酒滴管清水小刀吸水纸镊子1、先用______把洋葱切开。

2、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_________滴一滴___________。

3、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划一个Z字,用________轻轻撕取内表皮。

4、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________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在玻片间产生空隙。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________并将玻片微微倾斜,用________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

四、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

1、在图3空格处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2、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10×物镜20×乙目镜5×物镜10×)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_________ 显微镜。

3、下面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正确步骤是__________ 。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③盖好盖玻片④用镊子把撕下的洋葱内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⑤染色4、请在图4中画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并注出细胞核。

图4六研究题目研究水中的微生物方法和步骤1、取一些池塘里的水2、用滴管吸取一些池塘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

4、把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现象水中有微生物在迅速运动结论2、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

5分(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

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二单元实验一探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1)、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系吗(2)、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铁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3)、实验材料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4)、实验方法1、用三个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里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