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真正的英雄》
24真正的英雄(七年级人教版)_模板

24真正的英雄(七年级人教版)_模板24真正的英雄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2.熟读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感受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的人文精神。
(本文是篇演讲词,理清作者思路是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第一步。
故设置第一个教学目标。
本文语言丰富,感情强烈,可以运用朗读教学。
通过熟读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故设置第二个教学目标。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能更好地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故设置第三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清文章思路,熟读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难点:把握文中几句富有哲理的句子,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设备。
没条件的地区可以准备录音机,里根演讲词磁带,有关航天飞机的图片、资料。
录像机、录像带。
(有关“挑战者号”爆炸的内容。
)设计思路这篇演讲词表达丰富,感情强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非常适合进行朗读教学。
新课标注重情感体验,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这些,都可以通过朗读来实现。
在理清文章思路、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体验。
初一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本文无疑是进行此方面教育的好材料。
但不应留于空洞的说教,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同时教师用感人的语言进行正确的引导,在美好的情境中给学生以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航天飞机的图片,请学生讲解有关航天的知识。
(初一学生好表现,可以抓住这一特点。
而航天知识也是他们很感兴趣的。
可以抓住这一特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故设置这一环节。
)2.师: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70秒后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挑战者号”爆炸后,美国举国哀悼,世界震惊。
当时美国总统发表了全国性的电视讲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充满力量的演讲一真正的英雄。
(导语的设计应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1.播放《真正的英雄》朗读磁带。
江西省龙南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真正的英雄》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24课《真正的英雄》一、学习目标:了解演讲稿;掌握“余暇”“阴霾”等词语的音、形、意;辨析多音字和形近字。
二、学习重点:细读课文,品味关键词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感情。
三、学习难点:培养在困境面前永不言退,对未知领域进行不屈不挠地探索精神。
四、预学部分【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
在各种会议上,它用来交流,表达,发表,提出号召倡议。
它有三种类型:叙事型,说理型,抒情型。
本文属于。
2、根据拼音写汉字:哀dào()xūn()章qiè()而不舍chuí()炼阴mái()zīzī()()不倦qǐ()求战lì()tuò()荒mí()补不xiǔ()3、解释下列词语。
(1)哀悼:(2)锤炼:(3)弥补:(4)建树:(5)锲而不舍:(6)孜孜不倦:(7)梦寐以求:(8)迫不及待:():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尽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五、导学模块【合作探究】1、全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相对于“今天的荒漠”,“昨天的荒漠”指的是哪里?3、茫茫宇宙,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开拓,去发现,去献身。
从“挑战者”号到“哥伦比亚”号,人类从失败中一次次站起来。
相信终有一天,人类会冲出太阳系、银河系,去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
中国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六号、七号已经成功发射升空。
你对航天英雄想说些什么呢?(不少于80字)六、固学提高【课堂检测】1、以下各句属于抒情的表达方式的一项是()A.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沉痛地哀悼我们失去的七位勇敢的公民。
B.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扬的语言,而在于我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24_真正的英雄》

感情归纳
(1)前半部分
抒发悲痛心情。因为英雄已死, 无论对人类,对国家,还是对 亲人,对朋友,这都是一种巨 大的损失。 主要表达力量。人类不能永远悲 痛、消\沉下去,而应该化悲痛为 力量,沿着英雄的足迹继续前进。
(2)后半部分
主题思想
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ຫໍສະໝຸດ 人类的探索精神, 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 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这篇演讲词虽然写的是美国人和美国亊,写 的是航天领域的亊故,其意义却超越了民族、国 家、意识形态和丌同的科学领域,上升到全人类 的高度,体现了人类最闪光的品质百折丌挠地探 索未知领域的精神。由此说来,这里表达的思想 丌仁仁属二美国,也属二全人类。
人类在征服宇宙的伟大斗 争中,从丌畏惧艰难曲折,而
总是在吸取经验教训后,勇往
直前!
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 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在卡那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 中心发射升空约1分12秒后突 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 部遇难。爆炸后,飞机坠入 大西洋中。这架耗资12亿美 元的航天飞机,转瞬间销二 无形。美国全国上下悲痛万 分,纷纷哀悼;全世界也为 乊震惊。1月31日,休斯敦航 天中心丼行隆重的追悼大会, 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声情 幵茂的演讲。本文即是这次 演讲的演讲词。
字词积累
dà qiè o 哀悼 锲而不舍 xūn 勋章 ní ng 凝聚 chuí 锤炼
má zī i 阴霾 孜孜不倦 tuò lì 战栗 拓荒
mí 弥补
xiǔ 不朽
速度课文﹒思考
1、联系本文背景,明确全文内容;
2、理清课文层次结构,把握文章主题
思想。
(6分钟时间)
1-4: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 5-13: 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 14-21: 雄未尽的亊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24 真正的英雄

1969年7月20日,美国 宇航员尼尔· 阿姆斯特 朗和巴兹· 奥尔德林乘 “阿波罗”11号飞船 首次登上月球。
1981年4月12日,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 “哥伦比亚”号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首次 升空。美国先后制造的5架航天飞机为人 类利用外层空间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
) ) ) ) ) )
锲而不舍( qiè ) 锤炼( chuí ) 孜孜不倦( zī ) níng) 凝聚( 拓荒( tuî ) 不朽( xiŭ )
2、读懂: 哀悼:悲痛的悼念(死者)。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建树:建立(功绩)。 锤炼:磨练。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
共同点:勇敢、坚强、勇于献 身、有开拓精神。
这篇演讲词哀悼了罹难的航 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 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 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 进行太空探索。
读课文,划出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 和同学交流一下,探讨一下这些句子 的含义。
例1.我们还记得凝聚了整个国家 的想像力的科里斯塔· 麦考利芙,她 用她的勇气和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 激励我们。 “整个国家的想象力”——代表 着美国未来和希望的中小学生。
1984年6月7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 号宇航员布鲁斯· 麦坎德利斯使用载人机动 装置,离开航天飞机320英尺,完成了人类 首次无安全索太空行走。
1986年1月28日 上午美国“挑 战者号”爆炸
里根(美国总统)
•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 进行美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 中,发生空中爆炸,机上七名宇 航员遇难。这是美国56次载人航 天飞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 美国宇航员第一次在飞行中死亡。 “挑战者”号的失事,是震撼世 界的悲剧,全世界人民为人类航 天壮举发生的这一重大挫折和不 幸感到悲痛和惋惜。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4《真正的英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四课真正的英雄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体演讲者丰富强烈的思想感情。
2.朗读精彩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深入领悟主题思想。
3.理解人类在科学探索上愈挫愈奋,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精彩语句的深刻含义,深入领悟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发射升空后,突然发生爆炸,舱内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美国陷入一片悲哀之中,世界也为之震惊。
1月31日,里根总统发表了这篇电视讲话。
今天就让我们从这篇讲话中,再次认识这些真正的英雄。
一、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哀悼.(dào) 锤.(chuí)炼余暇.(xiá) 阴霾.(mái) 拓.(tuò)荒弥.(mí)补勋.(xūn)章孜孜.(zī)不倦梦寐.(mèi)以求彻.(chè)夜不眠迫.(pò)不及待2.根据词语写意思或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哀悼:悲痛的悼念(死者)。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建树:建立(功绩)。
锤炼:磨练。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希望着。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3.作者链接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美国政治家,第3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第40任总统(1981年-1989年)。
他也是一名伟大的演讲家,他的演说风格高明而极具说服力,被媒体誉为“伟大的沟通者”。
历任总统之中,他就职年龄最大。
他是历任总统中唯一一位演员出身的总统。
二、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一)整体感知学生速读课文,思考:1.这篇演讲词追忆了哪几位英雄?请你分别概括这些英雄的事迹或性格。
24 真正的英雄

3、全文的感情脉络是怎样的?
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心情,后半部 分则主要表达力量(前后为悲痛和力量)。 这两种感情水乳交融:全篇演讲词给人的整 体情绪是悲痛,但在总统言辞的感召下,全 民的悲痛转化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品味语言
全文蕴涵着两种思想感情: 悲痛,英雄已死,对人类,对亲人,对朋 友都是巨大的损失;力量,我们不能停留于悲 痛,而应化悲痛为力量,沿着英雄的足迹继续 前进。 通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太 空返回地面途中突然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里根总统经典名句
“我总是说,我们这个星 球上最接近永恒的是政府的计 划。” ——1986年4月 “现在冻结(核武器)将 是极其危险的欺骗行为,因为 那只是和平的幻影。事实是我 们必须通过实力找到和平。”
宇航员珍贵合影
里根总统宣扬的美国精神包括:开拓 创新精神,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 信赖的声誉等。 这种精神是全人类优秀品质和高贵精 神的代表,是人类精神的精华。这种百折 不挠的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绝不仅仅只属 于美国精神,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整体感知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总-分-总) 第一部分(1—4节),表达深深的哀痛 和对英雄的赞颂。 第二部分(5—13节),分别追忆几位 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 美国英雄”。 第三部分(14—21节),号召人民化悲 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竟的事业,继续向太 空进军。
写作背景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升空后,发生爆炸,舱内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1 月31日,里根总统发表 ) 锲而不舍( qiè)
勋章( xūn ) 锤炼( chuí )
阴霾( má i ) 孜孜不倦( zī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24真正的英雄

4. 语要言生动形象。要善于运用口语,恰当地使 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主题:
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 精神,号令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 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感情:
(1)前半部分抒发悲痛心情。因为英雄已死,无论 对人类,对国家,还是对亲人,对朋友,这都是一种巨大 的损失。
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 为什么演讲者还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 事”?
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冒险的 历史,一部勇敢者的历史。宇航员的每一次升 空,都意味着危险,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 们并不畏惧,而是大义凛然,义无反顾,随时 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 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成 功还是失败,每一个升 空的宇航员都是胜利者, 都是勇敢的人,都值得 人们学习。
演讲者提及女教师麦考利芙的时候,为什 么说她“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像力”?
麦考利芙是全美选出来的教师代表,是世 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她参加这次太空航 行,其意义非同平常。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 美国和加拿大250多万中小学生 讲授两节太空课,还将在航天 飞机上参加几项科学表演,孩 子们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噩耗。 在这里,“整个国家的想像力” 可以理解为代表着美国未来和 希望的中小学生。
里根
生字词
xiá qiè
chuí zī
余暇 锲而不舍 锤炼 孜孜不倦
tuò
mái
yù
mèi
拓荒者 阴霾 疆域 梦寐以求
1986年1月28日美国航 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3 秒后突然爆炸。
机上7名宇航员(迪克、迈克、朱蒂丝、埃里 森、罗纳德、格里高利和科里斯塔)全部遇难。
【推荐下载】第24课《真正的英雄》课文原文

[键入文字]
第24 课《真正的英雄》课文原文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沉痛地哀悼我们失去的七位勇敢的公民,共同分担内心的悲痛,或许在相互间的安慰中,我们能够得到承受痛苦的力量并坚定追求理想的信念。
对家庭、朋友及我们的太空宇航员所爱着的人们来讲,国家的损失首先是他们个人的巨大损失。
对那些失去亲人的父亲、母亲、丈夫和妻子们,对那些兄弟、姐妹,尤其是孩子们,在你们悲痛哀悼的日子里,所有的美国人都和你们紧紧地站在一起。
我们今天所说的远远不够表达我们内心的真实情感,言语在我们的不幸面前显得如此软弱无力:它们根本无法寄托我们对你们深深爱着的、同时也是我们所敬佩的英勇献身的人们的哀思。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我们的七位宇航员七位挑战者,记住他们活着的时候给熟悉他们的人们带来的生机、爱和欢乐,给祖国带来的骄傲。
他们来自这个伟大国家的四面八方从南加利福尼亚州到华盛顿州,从俄亥俄到纽约州的莫霍克,从夏威夷到北卡罗来纳和纽约州的布法洛。
他们彼此很不相同,但他们每个人的追求和肩负的使命却又是那样的一致。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缅怀英雄
1月31日,美 国总统里根发 表电视演讲, 对罹难的英雄 表示哀悼,并 决心继续对宇 宙进行探索。
缅怀英雄
面对这场灾难,里根总统在演讲词中 讲了些什么内容?表达了总统里根怎样的 情感? 哀悼英雄,赞颂英雄,号召人民 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完成的 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表达了作者对七位宇航员沉痛的 哀悼,颂扬了他们不怕危险,百折 不挠的探索未知领域,勇于献身的 精神。
演讲词
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 般不讲求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 逻辑性,而总是以某一种精神鼓 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本 文即具备了这一基本特点。
哀悼 (dào ) 锲而不舍 (qiè )
xūn )孜孜不倦 ( zī ) 勋章 (
阴霾 (mái) 建树
拓荒
( tuò) 锤炼
刚毅不屈
“挑 战 者 号” 的 七 名 宇 航 员
赞颂英雄:
朗读课文(2、3、14或15、17、18、19)段, 体会作者情感
感情: 悲痛 语气: 低沉
奋进 激昂
英雄名言: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 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 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
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
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真心英雄
在新的时期,也涌现了无数 英雄,我们一起体会他们的人
格魅力。
“ 挑 战 者” 号 航 天 飞 机
这是“挑战者”号的第10次飞行,也是美 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
景“ 挑 战 者 ” 号 升 空 爆 炸 时 的 情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打捞上来的挑战者号航天 飞机残骸
里
根
走进作者:
里根,1911年2月6日出 生。 26岁时,他在好莱坞 赢得了第一份演出合同。 他共参加53部电影的演出。 1980年和1984年里根连续 两次当选总统;在他任职 期间,是美国历史上持续 时间最长的、没有经济衰 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
背景: 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 11点38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 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间销 于无形。美国全国上下悲痛万分,纷纷哀 悼;全世界也为之震惊。1月31日,休斯 敦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 统在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本文即 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
感知英雄:
速读课文(5—12)段,找出你最敬佩的英 雄,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事迹或性格特征。 机长迪克﹒司各比: 不怕危险 驾驶员迈克﹒史密斯: 为祖国屡建战功 宇航员:朱蒂丝﹒ 莱恩尼科:乐观 罗纳德﹒麦克耐尔: 有梦想并为之奋斗 埃里森﹒奥尼佐卡:有梦想,性格刚毅 格里高利﹒杰维斯: 善于感激 女教师科里斯塔﹒麦考利芙: 勇敢,有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