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复习第二章力学第5讲浮力及其应用第1课时浮力复习课件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什么是浮力?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被排出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即浸没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乘以液体或气体的密度。
当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受力平衡时,浮力等于物体重力,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可以浮起来。
浮力的原理浮力原理与阿基米德原理密切相关,阿基米德原理是指,在液体中或气体中,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即浸没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乘以液体或气体的密度。
因此,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的浮力。
物体浮力的计算方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浮力可以用公式计算:浮力 = 排开液体或气体的体积 × 液体或气体的密度 × 重力加速度其中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可以通过实验测出,一般情况下,可用水的密度为1g/cm³进行估算。
浮力的应用浮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力,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领域,用于解决很多问题。
浮力平衡在设计堤坝、船只、飞机等物体时,需要考虑浮力。
一般情况下,设计物体时需要考虑物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平衡,以保证物体能够在液体或气体中保持稳定。
浮力分离浮力分离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可以利用浮力将液体或气体中的不同成分分离。
例如,在炼油厂中,可以利用浮力分离出石油和水,并将它们分别用于生产。
泡沫浮力泡沫浮力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可以通过小麦粒对照的实验展示。
实验方法是将小麦粒放入杯中,在杯中加入水并搅动,然后放置数小时,最终观察小麦粒的分布位置。
小麦粒会集中在液面上方,这是由于小麦粒与液体之间的表面张力相互作用,导致小麦粒被推到了液体表面。
这种现象也是由于液体中的浮力所导致的。
工程示例在生活中,浮力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设计船只时,就必须考虑船只吃水线以下的部分会受到水的浮力,并且会对船只的平衡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在设计油罐时,为了防止油罐爆炸,需要利用浮力进行盛装,以确保紧急时刻油罐可以平稳地漂浮在河流或海洋中。
初三物理力学浮力知识点

初三物理力学浮力知识点浮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液体或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向上的力。
在初三物理力学中,浮力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浮力的定义:当物体完全或部分地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时,由于液体或气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物体的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就是浮力。
2. 阿基米德原理:这是描述浮力现象的一个基本原理。
它指出,任何完全或部分浸没在流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的重量。
公式表达为:\[ F_{浮} = \rho_{液} g V_{排} \],其中 \( F_{浮} \) 是浮力,\( \rho_{液} \) 是液体的密度,\( g \) 是重力加速度,\( V_{排} \) 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 物体的浮沉条件:- 当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会上浮。
- 当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会悬浮。
- 当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会下沉。
4. 浮力的计算:浮力的大小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原理来计算。
首先确定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然后根据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计算出浮力的大小。
5. 影响浮力的因素:浮力的大小主要受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影响。
液体的密度越大,或者物体排开的体积越大,浮力就越大。
6. 应用:浮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船只的漂浮、潜水艇的升降、热气球的升空等。
7.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浮力的概念。
例如,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体积或液体的密度,观察浮力的变化。
8. 浮力与物体的密度关系: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将上浮;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将下沉;如果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将悬浮。
9. 物体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重力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物体的浮沉状态。
只有当浮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才会上浮或保持悬浮状态。
通过掌握这些浮力的基本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并能够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九年级物理力学浮力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力学浮力知识点浮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一个向上的推力。
在九年级物理力学学习中,浮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浮力的基本原理、计算公式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以下是浮力知识点的详细内容:一、浮力的基本原理浮力的基本原理可以由阿基米德原理来解释。
阿基米德原理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简单来说,当一个物体完全或部分浸入到液体中时,液体会对该物体施加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二、浮力的计算公式在实际计算中,我们可以使用如下的浮力计算公式:F = ρ * g * V式中,F 表示浮力的大小,ρ 表示液体的密度,g 表示重力加速度,V 表示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三、浮力与物体的浸入程度的关系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量,物体将会浮在液体表面;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时,浮力小于物体的重量,物体将会在液体中沉没一部分。
四、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液体表面,向上的。
不论物体在液体中的形状如何,浮力都始终垂直于液体表面,指向上方。
五、浮力的应用浮力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列举几个例子:1. 船的浮力:船的设计利用浮力的原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排列,使船在水中能够浮起来。
船的底部被液体(水)所代替,液体对船施加的浮力使得船能够浮在水上。
2. 鱼类的浮力调节:鱼类能够调节自己的浮力,通过改变身体的姿势和肌肉的运动,使得鱼能够在水中不沉不浮,保持稳定的水平。
3. 热气球的升空:热气球升空的原理就是利用了浮力。
在热气球内部加热空气,使得空气内部变得热胀冷缩,产生浮力,推动热气球升空。
六、总结浮力是物理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浮力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公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液体中物体所受到的推力。
同时,浮力的应用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发展空间。
通过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掌握和应用浮力的知识,拓宽我们的物理学知识面。
初中物理浮力部分知识要点

初中物理浮力部分知识要点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以下是初中物理浮力部分的知识要点:1.浮力的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并指向液体或气体的上方。
2.浸没和漂浮: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物体将沉入液体或气体中,受到向下的重力;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物体将浮在液体或气体中。
3.浮力的大小计算: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在物体上方垂直面积内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如果液体或气体的密度为ρ,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体积为V,则浮力F=ρVg,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
4.物体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当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浸没时,浮力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相等。
当物体浮在液体或气体中时,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同时物体自身的重力小于浮力。
5.物体的浸没深度: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与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如果物体浸没的体积为V1,物体完全浸没的体积为V2,液体的密度为ρ,则物体浸没的深度h与排出的液体的体积成正比:h=V1/V26.物体在浮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当物体部分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与物体重力的合力位于物体的重心处,使得物体保持平衡。
如果物体的重心高于合力的作用线,物体将倾斜向下;如果物体的重心低于合力的作用线,物体将倾斜向上。
7.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根据浮力的公式F=ρVg,可以推导出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与物体在该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密度的乘积成正比。
因此,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浸没深度不同,且物体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浸没的深度较小。
8.物体在气体中的浮力:和液体中的浮力类似,物体在气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气体的重量。
由于气体的密度很小,物体在气体中的浮力通常非常小,不易被观察到。
2019中考物理浮力

2019中考物理浮力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
浮力的应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现在我们分析浮力应该掌握的知识:了解浮力的概念、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
最早是由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浮力=物重-视重
在这里指出了浮力的三要素及其施力物体。
常见考法
本知识点在中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等形式出现来考查浮力的大小、方向以及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大小。
浮力问题往往会涉及到不同的物理情景,而情景不同的物体受力的个数和各力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
在我们实际所处理的题目当中,往往有些问题没有给出情景或发生状态改变后的情景不明,必须判断准确后才能进入解题程序。
我们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先假设,后排除;找出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或力的关系进行判断。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
题目
答案
题目
答案C。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浮力(考前必看)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浮力(考前必看)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浮力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
如图所示,浸没在液体中的立方体,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所受水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彼此平衡。
而上、下两表面处的液体中不同深度,所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不同,因受力面积相等,所以压力不相等。
下表面所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所受到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因而产生了浮力,所以浮力的方-F向下。
向总是竖直向上的,即F浮=F向上【微点拨】对浮力产生原因的说明(1)当物体上表面露出液面时,F向下=0,则F浮=F向上。
如: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都受到浮力。
如:桥墩、拦河坝等因其下底面,故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可见产生同河床紧密黏合,水对它向上的压力F向上=0—F向下>0,即F向上>F向下。
当F向上=0或F向上≤F向下时,浮力的必要条件是:F浮=F向上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3)同一物体浸没在液体的不同深度,所受的压力差不变,浮力不变。
(4)浮力的实质是液体对物体各个表面压力的合力。
因此,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浮力和液体的压力不能同时考虑。
3.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是液(气)体。
4.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控制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知识点详解】浮力的概念1.浮力的产生:液体具有流动性,在重力作用下,向容器壁、容器底流动而产生压力。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容器底和容器壁也对液体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力反作用力在液体之间相互作用,就产生了压强。
压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与深度成正比;同一水平面上,液体向各个方向产生的压强相同。
初三物理浮力知识点

初三物理浮力知识点介绍:浮力是物理学中一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它是指物体在液体中或气体中受到向上的力。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浮力起着很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初三物理中与浮力相关的一些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浮力的基本概念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它的大小等于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而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无关。
二、浮力的计算方法1. 在液体中的浮力计算:浮力 = 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 液体密度 ×排开的液体的体积2.在气体中的浮力计算:浮力 = 排开的气体的重量 = 气体密度 ×排开的气体的体积三、浮力的应用1. 水中漂浮的原理我们都知道,一个物体在水中是否漂浮取决于它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它将漂浮在水面上;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它将沉入水中。
这就是为什么冰块会漂浮在水中,而金属物体会沉入水中的原因。
2. 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潜潜水艇可以利用浮力原理来控制它的上浮和下潜。
当潜水艇希望上浮时,它会在潜艇内部排放水,减小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从而减小浮力,使潜艇上浮。
相反,当潜水艇希望下潜时,它会在潜艇内部储存水,增加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从而增加浮力,使潜艇下潜。
3. 鸟类和飞机的飞行鸟类和飞机的飞行原理也涉及到浮力。
它们通过翅膀的设计和振动频率来产生向上的浮力,从而实现飞行。
鸟类和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通过控制推力和浮力的平衡来保持飞行的稳定。
四、浮力的意义浮力的存在使得人类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发明创造。
比如,我们可以在水中游泳、潜水、航行;利用潜水艇进行深海探险;设计飞机实现弯道飞行等等。
浮力不仅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也是人类探索和利用水、空气的重要前提。
结论:初三物理中的浮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了解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对理解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浮力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浮力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 浮力的基本概念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作用力。
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底部产生的压力大于顶部的压力,从而使得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这是由于液体底部受到的压力比顶部大,导致底部受到的支撑力大于重力,从而产生了浮力。
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中的浮力,当物体浸入气体中时也会受到向上的浮力。
2. 浮力的产生原理浮力的产生原理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定律来解释。
阿基米德定律是指在静止的液体中,一个物体被浸入液体中会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被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具体表达式如下:F=ρVg其中,F表示浮力,ρ表示液体的密度,V表示物体所浸入液体中的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这一定律说明,浮力的大小取决于被浸入液体的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3. 浮力的计算方法要计算浮力的大小,首先需要确定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V和液体的密度ρ,然后可以利用阿基米德定律的表达式来计算浮力的大小。
在实际计算中,也可以通过测量物体浸入液体前后液面的高度差来确定浮力的大小,由于浮力等于被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因此可以通过这一方法来估算浮力的大小。
4. 浮力与物体的浸没与浮起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时,物体会浸没在液体中;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时,物体会浮起在液体表面。
通过这一定律,可以解释为什么船只能够浮在水面上,因为船的密度小于水,从而受到向上的浮力;而当船上的货物太重时,船的密度变大,导致船沉没在水中。
5. 浮力的应用浮力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造船业。
造船时需要考虑船的浮力问题,通过合理安排船的结构和负载,可以使得船能够浮在水面上,从而实现有效的运输和航行。
此外,浮力还可以应用于浮标、潜水艇、气球等领域,通过合理利用浮力的原理,来实现各种工程和科技的应用。
综上所述,浮力是初中物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涉及到液体和气体中物体的浸没与浮起、浮力的计算以及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