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与视觉文化

在大众文化的深刻影响下,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趋于简单化、表面化,排斥对文字符号的理解性、深刻性与想象性。“读图”恰恰适应了这样的特点,逐渐成为人们阅读、学习的重要形
式。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时代各种信息变化迅捷:“知识爆炸”要求人类掌握更多的知识,必然要求人们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在现代数字科技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影响下,“读图时代”应运而生。直面“读图时代”,新闻传播在内容、形式、规模、效率方面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网络新闻传播中“读图”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
图片传播具有信息接受的高效
性,实验表明人对图形、符号的反应与记忆有着较大差异,其中对图像所传达的丰富信息接受得最为充分,并保持最长时间的记忆,与抽象图形或其他符号相比更显示记忆的牢固性。
图片在传播过程中具有直接性,相对于文字符号而言,图片具有便于理解的大众性,它不受读者区域语言和民族语言的局限,不受大众文化水平高低的局限,是人类文化传播中都能读懂的一种共同语言。
图片传播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图像是最接近事物真实的视觉语言,图像是艺术符号,具有丰富的情感,新闻事实如果用文字去表述通常会比较“干瘪”,而用图片去表现时却能显得十分“丰满”。“一幅图片胜千言”充分地阐述了图片传播的形象性、生动性与纪实性,他们能够优先唤起人们视觉神经感知的特性,给人们的视觉感官带来强烈的刺激,并能深深地震撼人类的心灵。
网络新闻传播中,图片能激发人们的认知兴趣,网页打开后,人们首先关注的是图片,特别是动态图片,它们对受众的视觉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他能直接调动受众感性经验和视
知觉思维,激发受众的认知事物的参与性与认知兴趣。图片便于阅读,受众们对网页中图片的阅读速度要远远快于对文字的阅读。网络新闻传播中,充分发挥图片的造型特点,依靠图片所提供的形象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具有鲜明突出、一目了然的效果,并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样能很快地抓住读者的心,使传播的容量得以扩大,传播节奏明显加快,满足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多信息的特点。
正如英国现代美术史学家贡布里希所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视觉的时代,我们从早到晚都受到图片的侵袭。”因此,我们应从更广和更深的层面探讨“读图时代”网络新闻传播中图片的运用,探讨读图时代的新闻发展应何去何从。
文字说明能完善画面形象,揭示画面主题;能提供相关背景,诠释相关事件。
传统暗房做不到的特殊图像效果,现

在计算机都可能做到,甚至改头换面、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偷梁换柱等对数码图像处理来讲易如反掌。这种图像处理的技术优势,为摄影艺术创
作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但是在新闻摄影中,这种优势也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于制造假新闻照片,使新闻照片的真实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真实性使图片报道具有说服力,
我们切不可因弄虚作假而失去信誉,失去读者。■_读图时代_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海德格尔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经预言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1]【段钢.视觉文化背景下的图像消费[J].江海学刊,2006, (2):61—65.】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我们的社会开始处于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图像、视频蜂拥而至的时期,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媒体广告、网络视听等在日常生活环境中随处可见。显然,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读图”如今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几年一项调查表明,当今时代我们对社会信息的获得,60%到70%的方式是通过图像的方式。泛图像时代已经来临,世界正在进入以图像方式把握的时代。
当今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传播方式与消费方式,并呈现出了一些明显的特征:
(一)图像符码的消费快餐化
在泛图像时代,文化的视觉可感性在不断刷新受众的视觉印象,追逐刺激奇观的图像逐渐成为传播主体的创作目的。从接受信息的营销理念出发,传播符码比任何时候都更强调它的视觉感受,特别是非常态美感的视觉冲撞。于是,图像信息的传播常常演变为视觉快餐,经典文化语言“漫画化”,视觉图像快节奏刷新,变幻莫测。
(二)图像载体的泛媒介化
图像载体的泛媒介化,一方面是指传播信息从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性逐渐转变为技术意识形态的操控性,具体表现为当下一切视觉信息技术的媒介都可以作为图像符码的传播媒介;另一方面则是指传统艺术门类的边界瓦解,各种媒介、传播介质艺术特质的换位与整合,由此导致图像符码艺术特质的参与重组。可以说,泛媒介化是泛图像时代图像信息符码对媒介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因为在这个时代几乎没有什么媒介不可以作为图像信息符码的载体。
(三)图像符码传播者与图像符码接受者界限逐渐消解
图像符码传播者与图像符码接受者界限的消解,既是大众文化“民主化”意识的深化,也是“民主化”意识引发大众文化化的必然。大众文化的本质,是文化大众化的平等参与性,而大众的参与性和平等意识,必然会引导图像符码传播者逐渐

成为图像符码接受者;或者说,图像符码产品生产者也成为自身图像符码产品的消费者。具有快餐消费特征的图像艺术,为每个普通人提供了平等的图像信息参与、图像信息创造和图像信息传播的机会,图像符码传播者和图像符码接受者之间的边界正在消融。
(四)图像功能的审美泛化
图像功能的审美泛化是图像增值或拟像的结果,是“拟像”的扩张造成了图像功能的“审美泛化”现象。在“审美泛化”的世界里没有“现实”,所有的就只是“超现实”(hyper-reality)。正如波德里亚所说,电子媒介中的“电视是反场景的,因为在它那儿没有舞台,没有深度,没有给瞥视因而也没有给诱惑留下可能的空间。【[3]从形象到拟像—当前“审美泛化”的历史辩证法[J].学术中华,2004, (9):28.】
在图像文化日益凸显的泛媒介语境下,人类的视觉经验与观看行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转向,视觉文化新形态与人们传统的视觉经验之间的鸿沟已经越拉越大,一切变得既是分离的又是难以捉摸的,世界变得越来越难以把握和理解。面对一系列图像疲劳、图像侵略、图像霸权等前所未有的轰炸,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几乎是一筹莫展。快餐化的图像符码在一定程度上抽空了传播载体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使“看”变成了一种浅层次的表象的观看,于是在观看逻辑的支配下,受众对图像的解码也就会不期然地距离当下的文化语境渐行渐远;
在泛图像时代,只有在受众视觉文化素养教育方面夯实基础,才能消除图像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迎接全球化带来的媒介文化冲击;只有在受众视觉文化素养教育中取得突破,才有可能使受众的媒介素养储备经受得住文化多元化的考验。对此,我们只能从培育受众内在素养入手来弱化、消解图像误读、图像污染的影响———那就是培育和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尤其是要培育和提升受众对图像文化的视觉素养,使其成为理性的图像信息接受者、成熟的媒介使用者,从而达到与媒介、社会的和谐相处。■泛图像时代的视觉文化素养教育探微■

视觉符号就属于非语言符号的范畴。美国哲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的符号分类学思想影响非常深远。他的三分法是现代符号学中运用最广的。皮尔斯按符号及其对象的关系建立了三个类型,即:图标型(icon)、索引型(index)和象征型(symbol)视觉文化中的符号也沿用皮尔斯的符号分类标准。
图标型符号形象上近似于要表达的事物,最易解读。例如计算机上表示电子邮件的信封图标。索引型符号代表的事物或观念间有逻辑性或常识性的联系,需要依赖于常识知识框架来解读。例如:手指和所指方向,地图代表地

理位置,图片上一盘炒菜上延伸向上的线条代表上升的蒸汽和香味。象征型符号与它们表示的事物间没有逻辑性或代表性关联,具有任意性。这类符号只按人为规则确定,需要学习才能理解其含义,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对其有很大影响。文字、数字、色彩、标识等都存在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背景。
视觉图像中符号的表达方式不相同。它通过代码来传播信息。一个社会在历史进程中形成自己的编码系统,又称码本。个别符号被综合起来,以编码的形式传播的复杂的观念。阿沙·伯格(Asa Berger)提出了四种编码类型:转喻、类推、替代、浓缩。
尚未被灭类认识的“自在信息’,、已经被认识的
信息:“自为信息”和经过思维改造而再现的“再生信息”。语言符号善于表现自为信息和再生信息,但是对于自在信息,使用抽象类的符号就比较困难。而图像符号语言则独具优势,能够多角度地直接呈现出自在信息,丰富人们的间接体验,开拓人们的视野。对于现实世界中那些抽象而且复杂的内容更适合用图像语言来表述。当人类文明开始萌芽,还未出现文字时,人们就用图画.表达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在某种意义上,图画能超越时空距离,跨越地域界限,使人类拥有一种共同的语言。它的生动和直观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有时是任何
语言的描绘都无法企及的。
对文化差异进行包装,用共通的视觉性语言,可以直接调动受众的感性经验和视知觉思维。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减弱读者文化水平的局限性,也可以突破区域语言和民族语言的局限,增加文化间的沟通和了解。这种视觉符号语言可能是外显而浅显的;也可能是内隐而难懂的,必须要借助于一定的文字解说和背景介绍,方能体味到深邃的内涵。
图像阅读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能力。视觉符号的特征是传播符号的国际化、易读性,信息的全面性、完整性、直观性。但是视觉图像符号并不只能传播浅显直观的信息内容,也能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教育价值。
视觉传播是具有综合功能的大众传播方式。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将民族文化、视觉符号与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有机整合,才能具有国际化的视角,让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解读视觉文化的符号意义_跨文化交流的视角■
视觉文化的一些主要研究方法主要有符号学、图像学、现象学、阐释学、精神分析、意识形成分析、女性主义、类型和样式分析、形式和风格分析等,除此之外,神话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都可以尝试于视觉文化的研究。■视觉文化的研究方法探析■
宏大叙事(mata一n盯rative),来自于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后现代,关于知识

的报告》中的重要术语,它是指“科学知识合法化”的叙事。利奥塔认为后现代就是对宏大叙事的不信任和对宏大叙事手段的淘汰。之后,有很多的哲学家、文艺理论家、历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宏大叙事做出不同的阐释。从资料来看,可以总结出如下与“宏大叙事”相关的解读:“有某种一贯的主题的叙事;一种完整的、全面的、十全十美的叙事;常常与意识形态和抽象概念联系在一起;与总体性、宏观理论、共识、普遍性、实证(证明合法性)具有部分相同的内涵,而与细节、解构、分析、差异性、多元性、悖谬推理具有相对立的意义;与个人叙事、私人叙事、日常生活叙事、‘草根’叙事等等相对。”【程群《宏大叙事的缺失与复归?》,《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l期.第51一60页。】由此看出,宏大叙事和小叙事(littlenarrative)是一组概念,正是这组概念可以体现出新电影的内容特征。
电影小叙事便是关注个人的世俗生活,它只需对个人承担责任而不必对社会承担责任。以往的宏大叙事突出人的命运和性格由唯一的“典型环境”造成,可以归纳出统一的社会原因及其呈现方式。而这里的小叙事则着重揭示人的命运和性格的个人原因及其偶然性或难以预测性。新媒介和其他煤体相比,显著的区别在于当局对言论自由限制得比较“松”,或者说已经无力彻底控制这个媒体,因此一些打擦边球的言论也可以得到自由的表达。在这种网络文化背景中,小叙事电影努力挖掘个体生命的真谛,面对复杂的现实折射出一种原态真实。小叙事电影虽然都是些小人物、小故事、小感觉、小悲剧……然而,它们却是最逼真地切近当代人的身体与心灵的痛楚。只有我们亲身经历的生活,才能描绘得如此鲜活而真实。小叙事抛弃r宏大叙事的全面、统一和定性,采取了以碎片化、拼贴、反讽的方式来反映当下。从民间文化中,我们感受到原创的质朴美感和创造力的生生不息。■新传媒时代的电影_从宏大叙事到小叙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