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找矿
遥感新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有非 常丰富的信息 : 地表和近地表物质空 间信息 ;地形 、 地貌和构造等 物质形态信息 ; 、土壤 、水和植 被等物质成分信 息。利用遥感技术找 石
矿就是通过对这些信息 的分析和提取来达 到目的 。遥感技术具有宏观性 强、直观性强、概括性强 、综合性强和信息量大的特点 ,因此 ,其找矿 原 理 和 方法 是 多 样 的 ,可 以 概括 为 以下两 种 : 1 以蚀 变矿物的特征波谱信息为依据 ,提取矿化蚀变信 息进 而达 ) 到找矿 目的。该方法主用 于岩石 出露较好 的区域 。2)以成矿作用 和控 矿条件为依据 ,充分利用遥感技术特点 ,找出成矿有利部位 ,进而达到 找矿 目的。该方法 主用于覆 盖区域 ,尤其适用于寻找隐伏矿 和深部矿 。
2 遥感 技术 找 隐伏和 深部 矿 的理论 依据
由于隐伏矿床的矿化蚀变信息多埋 藏于地下 ,传统的找矿方法很难 直接发现 ,利用环形构造 可以有效识别和确认 隐伏矿的存在。利用遥感 技术寻找 隐伏矿主要是基 于地球动力学 、流体力学的运动原理 ,对其在 成矿过程 中产生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识别 ,间接 了解深部是否有 隐伏矿 存在。地球是个时刻运动 的球体 ,地球 内部也时刻处在热物质上升 ,冷 物质下降的对流循环运动 。在地球 内部不断的对流循环和地壳 的局部地 段应力逐渐集的过程,若局部地段的地壳不能承受时便发生破裂 ,地球 内部的各种流体便均向发生破裂的低压 区流动 ,当地壳内部压力足够大 时 ,流体将喷出地表 即火 山爆发 ;当压力较小时 ,流体 没有喷 出地表停 留在地壳 内特定位 置的活动称为岩浆 侵人 。岩浆从 深部 向浅部流动 总 是选择阻力最小的圆形通道 ,成矿 流体地质作用过程留下 的行迹在地 表 常常 以环形构造的形式反映出来 。由于遥感图像具有宏观性强 、直观性 强、概括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 ,可以高度概括地表的景观形态 ,能够 有效地反映这些地质作用信息的特征 , 这是其它勘查技术做不到的。 在遥感 图像找矿信息中可利用识别隐伏矿的环形构造或环形构造组 合括 由热蚀变作用造成岩石结构构造的面状变化形成 的色调环形构造 和 由构造作用造成被作用岩石环形 、放射状等间距均匀破裂形成的纹理环 形构造两大类型 。它们是成矿作用演化过程中在也是 同样 , 以这些地 所 壳 中留下的形迹在地表面的反映,通过地物电磁 波谱信息 以图像的形式 客观 、真实地记录下来。在影像要素中 :色调与矿化蚀变岩的波谱特征 密切相关;纹理的几何形态反映 的是构造的几何形态 。通过对遥感 图像 找矿信息的提取 ,在特定地 区发现 了大量的色调环形 、放射状影纹都清 晰的环形构造 ,常常相互叠置在起集中分 布,表 明该地区发生 了多次成 矿地质作用或多次岩浆活动 。通过与已知成矿资料对 比分析,它们在空 间分 布上与 已知矿集 区密切相关。这与地学界普遍认为的矿床 的形成多 是由多次成矿作用 、多种成矿过程 、多种物质来源 、多种矿床共 同组合 形成的观点是致的。因此色调 、环形、放射状影纹都清晰的环形构造密 集区有着极其重要 的找矿地质意义 , 是利用遥感技术寻找隐伏矿或深部 矿的重要理论依据。 在环形构造密集区中对矿床有 明显控制作用 的环形构造主要有以下 四种类型且每种类型的找矿意义不同 : 1 环形和放射状 影纹都清晰的环形构造是 由岩浆侵入作用形成 , ) 多发育在地壳的中部。由于形成于地壳的中部 , 岩体顶部及周边岩石受到
遥感探矿

RS遥感系统的应用1. 生物地球化学遥感探矿方法遥感已广泛应用于地质、地理、海洋、环境、农林、水利、土壤及全球变化等领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感应用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进行信息增强、提取和自动分类,并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已逐步走向定量化和智能化。
遥感与生物地球化学的结合是两门学科各自发展的需要,既丰富了生物地球化学的探矿理论,又开拓了遥感研究和应用的领域,给遥感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遥感理论、技术和应用研究。
因而遥感和生物地球化学的发展,有赖于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生物学、遥感、信息科学等在学科的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的进步和需要。
在国外,遥感生物地球化学经历了定性和半定量的阶段,现正在定量化阶段发展,其中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主要有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等。
在理论上,主要研究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波谱特征、最佳遥感波段和遥感图像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技术方法上,主要研究特征性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处理等,在信息获取的传感器方面,美国从60年代的光谱分辨率大于100nm的多光谱扫描仪(MSS),发展到专为植被制图和地质填图的专题制图仪(TM),现已拥有光谱分辨率优于10nm的128通道的阵列式成像光谱仪,同时发展了光谱分辨率优于5nm的514通道的阵列式航空成像光谱仪,主要应用于植被地区的矿产资源调查、环境污染调查和监测、农业估产、农业和林业病害监测等领域。
在国内,不少学者虽然竞相开展遥感找矿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用遥感技术提取生物地球化学效应植被信息方面,却存在明显的不足,而且在植被地区缺乏有效的找矿方法。
茂盛的植被成为传统地质和遥感找矿的一道天然屏障,因而,探索一种利用遥感资料在植被覆盖区自动识别和提取与矿化有关的信息的有效方法,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
遥感生物地球化学探矿,就是根据植物在其生产过程中,吸收了土壤和岩石中的成矿及伴生元素,并进入植物体内的生物循环,组成植物的组织,参与酶的活动,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现代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现代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赵 超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地质找矿领域的重要工具。
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传感器、雷达等设备从远距离感知目标物体所辐射的电磁波信息,获取目标物体的高分辨率、多光谱和多角度的图像或数据的技术。
遥感技术基于其快速、准确地获取大量信息的特征,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调查手段。
现代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找矿的效率和准确性,还可以推动地质找矿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对现代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旨在提高找矿效率和准确性,为地质找矿领域的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现代遥感技术;地质找矿;应用地质找矿是指通过对地质体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以确定其内部的矿产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储量的过程。
传统的地质找矿方法通常依赖于大量实地勘探和采样分析,不仅耗时费力且成本高昂。
随着现代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
遥感技术是通过获取和解释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各种信息,而不直接接触地面的技术手段。
它利用航空和卫星平台上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地面、水体和大气中反射、辐射和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数字图像或数值数据,从而实现对地球表面特征的探测和分析。
在地质找矿中,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球表面信息,从而帮助地质学家快速了解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地表特征等因素,进而推测潜在矿产资源的存在。
1 现代遥感技术概述现代遥感技术是利用遥感器从远距离平台对目标进行感知、获取、分析和处理,从而得到有用信息的一种技术。
在遥感技术中,信息的获取是基础和核心。
现代遥感技术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各种遥感器,如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多光谱扫描仪、成象光谱仪、微波辐射计、合成孔径雷达等。
这些遥感器可以获取不同类型、不同精度的遥感数据,如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不同波段的数据,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浅析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得的数据具有波段多 , 光谱分辨率高 、 波段相关 性高 、 数据冗余大 、 高光谱 图像 的光谱信息层次丰富 , 不同的波 稳定的本征 光谱 吸收特征 ,光谱特征的产生主要是 由组成物质 的 空间分辨率高等特点。 通过建立岩石光谱 的信息模型 , 可反演 内部离子 、 基团的晶体场效应或基 团的振动效果 引起 的。 各种矿物 段具有不 同的信息变化量 , 都有 自己独 特的电磁辐射 ,利用波谱仪对野 外采样进行光谱 曲线 某些指示矿物的丰度 。 充分利用高光谱 的窄波段 、 高光谱分辨率的 结合 遥感 专题 图件 以及利用 丰富的纹理信息 , 加强 高光谱数 测量 , 根据实测光谱与参考资料库 中的参考光谱进行对 比, 可 以确 优势 , 全天候 、 穿透陛强 、 波段 定 出样品的吸收谷 , 识别出矿物组合 。根据 曲线 的吸收特征 , 选择 据的处理应用能力 。微波遥感具有全天时 、 因此对提取构造信息有一定 的优越性 , 同时也 可以 合适的图像波段进行信息提取 。 根据量子力学分子群理论 , 物质 的 范围大等特点 , 因为穿透性强 , 对覆 盖地 区的信息 光谱特征为各组成分子光谱特征的简单叠加 。传感器在空 中接收 区分物理结构不 同的地表物体 , 提取也有效 。微波遥感技术 因其 自身的特点而具有很大 的应 用潜 地表物质 的光谱特性 , 因为探测范 围内有干扰介质存在 ( 白云 、 大
但微波遥感 在天线 、 极化方式 、 斑噪消除 、 几何校正及 辐射 校正 气、 水体 、 阴影 、 植被 、 土壤等 ) , 因此 , 在进行蚀变矿物信息提取时 , 力, 等关键技术都有待于深入研究 , 否则势必影响微波遥感的发展。 根据干扰物质 的光谱曲线 出发 , 进行预处理消除干扰 。目前遥感找 . 2 数据 的融合 。随着遥感技术的微 波 、 多光谱 、 高光谱 等大量功 矿蚀变异常信息 的提取有多种方法 , 例 如波段 比值法 、 主成分分析 2 它们 以不 同的空间尺度 、 时 间周 期 、 光 法、 光谱 角识 别法 和 MP H技 术( Ma s k P C A a n d HI S ) 、 混合 象元分解 能各异的传感器不断 问世 , 谱范围等 多方 面反 映地物 目标 的各种特性 ,构成同一地 区的多源 等。 数据 , 相对 于单 源数据而言 , 多源数据既存在 互补性 , 又存在冗余 1 . 2 遥感技术 间接找矿的应用 。
多高光谱遥感找矿模式与典型案例

ppt课件
13
新疆东天山土屋东—三岔口地区 矿物分布图
图4-21 图
ppt课件
14
岩石成分探测——矿物填图
探测层次
矿物组成(蚀变矿物、造岩矿物) 矿物丰度(相对含量) 矿物化学成分和结构——类质同象
SiO4-4、O3-2、OH-、SO4-2 、CO3-2、 H2O等阴离子基团 Fe、Mn、Al、Mg、Na、K 、Ca等金属离子
“线”
构造岩块
“块”
矿化作用形迹: 矿化蚀变
“色”
后期剥蚀、破坏信息
ppt成课件矿理论、 类比 、 求异 2
多/高光谱遥感地质找矿模式
五要素遥感找矿模式(于学政、杨日红)
“线”—控矿、导矿、容矿等构造信息 “环”—火山机构、侵入体等信息 “带”—矿源层信息 “块”—构造岩块信息 “色”—色块、色晕、色斑、色带等热液蚀变信息
几种有用的TM和ETM波段选择主成分分析:
TM1、4/3、TM5、TM7作主成分分析,区分蚀变和未蚀变岩石。
比值TM4/3的作用是利用植被发育状况信息(植被指数)区分植被和蚀变岩
TM1、TM3、TM4、TM5的主成分分析,增强铁氧化物信息。
TM1、TM4、TM5、TM7的主成分分析,提取含羟基矿物信息。
围岩蚀变和蚀变矿物
铁、锰等过渡元素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含OH-、H2O的矿物 部分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
碳酸盐
部分水合硫酸盐
在反射光谱上都有独特的光谱特征(吸收谱带)
多光谱:色调异常、用图像处理方法提取
高光谱:根据光谱特征直接识别矿物
遥感蚀变异常、蚀变矿p物pt课件是找矿更直接的标志 5
多/高光谱地物探测
矿源场-成矿节-遥感异常找矿模式(赵福岳)
现代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现代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为我国的矿产行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种现代化技术不断涌现,而遥感技术作为其中的一种,将其应用到地质找矿这一领域,可以有效地提高实际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使地质找矿工作不断向自动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基于此,本文以现代遥感技术概述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遥感技术的特点,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现代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我国在该领域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现代遥感技术;地质找矿;应用前言:我国的矿产资源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非常丰富,但是随着开采活动的日益平缓,使得矿产资源越来越匮乏,再加上,我国的地质活动也比较多,所以使得矿产资源不管是在分布上,还是在成型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这无疑加大了其的开采难度。
所以借助对现代遥感技术的科学应用,既可以提高找矿的精确度,还能确保开采活动的顺利推进,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进而在此基础上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1-2]。
1.现代遥感技术概述现代遥感技术作为空间基准的一种导航技术,经常应用在对复杂地形的测绘工作上。
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手段的日益完善,借助遥感技术可以对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和区域进行实际的勘查,进而在全球定位系统的加持下,来最大限度地发挥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实际应用。
所以将其应用在地质找矿这一领域,不仅极大的降低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强度,还能够高效地完成实际的找矿任务。
当前既是信息化的时代,也是数字化的社会,而现在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测绘技术,它可以在数字化技术的辅助之下,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所以当前还有很多科研人员致力于对遥感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中。
1.遥感技术的特点2.1精准水平高通常情况下,大地向量是遥感技术中坐标系所选用的单位,而当进行坐标系选取时,首先要完成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选定坐标中心,然后在立足于经度和纬度的基础上,确定某点位置,最后再以坐标中心为基础进行相关的测量和描述。
Landsat_8OLI数据在遥感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76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Landsat_8OLI 数据在遥感找矿预测中的应用李智斌1,刘泽宇2(1.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50;2.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457)摘 要:提取矿化蚀变信息是当前遥感找矿预测的一种有效手段,基于Landsat-8 OLI 数据,对甘肃塔哇-尕加莫贡玛地区进行遥感地质解译,进而建立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模型。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实现了蚀变信息提取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矿床研究建立遥感找矿信息标志。
结合遥感影像特征及围岩蚀变相关理论圈定出找矿靶区,为该类地区成矿远景区及找矿方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Landsat-8;遥感技术;矿化蚀变信息;成矿预测;主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TP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3-0076-2 收稿日期:2021-02作者简介:李智斌,男,生于1994年,汉族,甘肃通渭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
基金项目:2015年度甘肃省级基础地质调查项目“甘肃省夏河县西科-塔哇地区1:5万矿产远景调查”(甘国土资财发【2015】16号)。
遥感综合成矿预测是以遥感地质解译和矿化蚀变信息的提取作为基础,充分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条件,结合研究区相关的地质、物探及化探成果资料,采用现代成矿理论圈定找矿远景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找矿预测新方法。
该方法首先要全面收集研究区内相关地质、物探、化探、遥感数据和图件以及部分矿床地质、成矿预测等资料,以OLI 数据为基础,运用计算机图像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基础图像处理,利用已有地质、矿产、物化探成果资料研究分析,建立研究区主要成矿带岩石、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的主要解译标志;然后针对性选取波段进行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并进行分级与筛选,编绘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图,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物化探成果、遥感解译成果,进行多源信息的综合剖析,总结找矿规律,建立找矿模式,确定找矿靶区及成矿预测区,为进一步找矿等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于遥感找矿的若干认识——以铁染蚀变为例

关于遥感找矿的若干认识——以铁染蚀变为例摘要:本文主要说明了遥感技术在在矿产资源勘查方面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方法。
当前,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矿产资源的探索和寻求(找矿活动)是一个系统化的且十分繁琐的生产活动,随着容易发现的大型矿源的减少,找矿工作的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找矿活动也将变的越发困难。
随着遥感科学与技术在找矿领域的逐渐发展与应用,大幅减少了找矿工作的工作量,节约了人工成本。
遥感技术为矿产资源的寻找指出全新的发展方向,遥感找矿在现阶段的矿业资源开发和勘查方面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遥感技术会为矿产资源勘查创造更大价值。
1概述由于目前站点等实际观测数据获取的困难度较大,而遥感作为获取资料匮乏地区矿产资源的技术手段应运而生,尤其是近些年来,遥感技术发展迅猛,多源的、多时相的遥感成为了长时间序列湖泊相关数据的主要获取来源。
随着美国第八颗陆地卫星(Landsat-8)卫星的成功发射[1],对于矿产资源的更高精度的监测成为了可能。
Landsat-8[2]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共同研制并发射的陆地卫星系列的第八颗卫星,它在约705km的太阳同步极地近圆轨道运行,相较于Landsat-7,Landsat-8的有效载荷从一个(ETM+)变成了两个(OLI和TIRS),OLI的多光谱波段比ETM+的多光谱波段要多出两个,利用OLI数据与ETM + 数据, 在提取研究区铁染蚀变异常信息方面效果相当, 而在提取粘土化蚀变异常信息方面, OLI数据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ETM + 数据,使得遥感找矿的精度增加[3]。
2遥感找矿技术的发展2.1遥感找矿技术综述遥感技术在搜寻矿石方面的应用是遥感应用领域的传统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充分利用遥感地质解译成果,提取基础地质
信息和与找矿相关联的信息。
一、遥感地质矿产勘查的依据 提供基础地质信息:包括岩性,构造地质解释; 构建成矿、控矿地质模型。 多元信息综合研究 遥感工作贯穿整个工作过程。
1.区域成矿遥感信息研究原理
区域成矿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矿床(点) 、矿化 以及相关的地球化学晕,热液蚀变晕和地球物理 异常具有较强的光谱敏感性,在遥感图像上以色 调、线、环、块、带的组合形式显示出遥感异常。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国区域地矿产勘查和 评价中获取的突破性成果中,遥感技术已成为区 域构造、成矿环境和成矿预测工作不可替代的学 科领域。
二、遥感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几个阶段
1. 基础制图:
1.1 遥感数据预处理(包括几何精校正、影像增 强处理等),按成图尺度要求制成影像图。 1.2 遥感影像地质单元和地质形态(线性、环形) 特征识别与划分,建立解译标志,初步编制测区 遥感解译地质图。同时提出野外勘查路线与遥感 结果验证目标。
2.野外验证 2.1 根据解译标志,按测图单位查证研究区各类地 质体(地层、岩浆岩等) 和地质构造现象的空间展 布特征。 2.2 通过野外系统地质调查工作,验证、修改、补 充和完善解译标志,进行详细遥感解译,提出重点 地段的图像处理方案。
3.详细解译
重点是区域构造格架解译,已知成矿、控矿 地质体和现象的圈定以及相关影像特征。实施重 点地段的遥感数据处理与异常信息提取。
3.1线性构造解译:测区内断裂、韧性剪切带、 岩脉、矿脉等影像特征。如线性体、线性体之间 的时空结构、演化特点以及与成矿、控矿地质作 用之间的关系等。特别注意隐伏构造的解译。
4.带状影像信息提取 可以用已知矿源层、赋矿地层作为训练场, 利用机助或目视解译加以追踪圈定,诸如含多元 素黑色叶岩建造、含铜紫色页岩、砂岩建造、磷 块岩建造以及其他如绿岩带、变质核杂岩、混杂 岩带等等,一般均可利用光谱特征直接追踪提取。
5.块状影像解译:
多出现在断裂密集、交叉切割区。地质解译的 重点是:那些具有一定成矿专属性的岩浆岩块状影 像单元;由已知成控矿断裂控制的菱形块状影像单 元;在强调挤压力作用下形成透镜状、扁豆状块体 影像单元;那些菱块地体的锐角端元区含有环状影 像、色异常等的块体影像单元,以及周边有剪切带 的块体影像单元等等。
2.145~2.185 2.185~2.225
波段10
波段11 波段12
8.125~8.475
8.475~8.825 8.925~9.275
波段03B(后视)
0.76~0.86
波段7
波段8 波段9
2.235~2.285
2.295~2.365 2.360~2.430 30 8
波段13
波段14
10.25~10.95
备注
ASTER
ETM+ SPOT5 IKONOS
620/1240元
5200/8000元 29800元/29800元 200元/km2
ETM + 遥感数据基本参数
波段序号 1 2 3 4 5 6 7 波长范围 0.45~0.52 0.52~060 0.63~0.69 0.76~0.90 1.55~1.75 10.4~12.5 2.08~2.35 0.50~0.90 波段名称 蓝色(B) 绿色(G) 红色(R) 近红外(NIR) 短波红外(SWIR) 热红外(LWIR) 短波红外(SWIR) 全色波段(PAN) 地面分辨率/m 30 30 30 30 30 60 30 15
3.2环形构造解译: 环形构造的形态特征、空间 展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如与火山机构和火山口 位置、与岩浆(隐伏岩体)活动有关的环形构造、 接触变质带及其环形断裂等信息,同时研究其与 线性构造的关系,构建环形构造与控矿、成矿的 关系。 3.3岩性解译:通过岩性解译标志,进行遥感影 像单元划分,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地层、岩体的遥 感影像标志,为地质找矿提供信息。
内生矿体中,绝大多数矿床都有泛应用。
常见的蚀变类型如:钾、钠长石化、硅化、蛋 白石化、沸石化、明矾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 绿帘石化、伊利石化、高岭土化、粘土化、碳酸盐 化、方解石化、蛇纹石化、赤铁矿化、黄铁矿化等 等。组成这些蚀变岩石的矿物,绝大多数均不同程 度地含有铁离子Fe2+、Fe3+等杂质,并可以在可见 光域产生显著的吸收光谱带。
多维综合性:是一定深度、地面(岩石、土壤、 植被、水体)、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各种现象的综合信息。
宏观概括性:遥感信息的每一个“点”信息(数值), 都是代表地面一定面积内“群体”的综合信息。
光谱的局限性:
解译的多解性:
地质解译原则
已知到未知,易—难,简—繁;
先整体后局部,先区域构造格架,确定主干断 裂,大型褶皱„等,再细节; 先构造,后节理或同时; 先基础地质,后矿产地质。
6. 遥感地质找矿模型建模信息提取:
建模解译的重点是着重查明与已知(地表和隐 伏的)成控矿地质因素相关的线、带、环、色、块 等遥感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结构。建模信息 提取的关键,是优选其中具有诊断性的遥感特征或 者结构(二维或三维)找矿模型的标记,
图5-6 吉东小西南岔靶区预测综合成果图
第三部分
多数蚀变矿物含有基团结构,例如白云母、高 岭石、叶蜡石、蒙脱石、伊利石等矿物含Al-OH基 团;黄钾铁矾含Fe-OH基团;绿泥石、绿帘石、滑 石等矿物含Mg-OH基团;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 等矿物含CO32-基团。这些矿物,在近红外波段均 具有各自的诊断性特征光谱,是遥感异常提取的 地学依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引起遥感异常的物 理基础(主要因素)为铁离子、羟基等的电子过 程和振动过程,因而遥感异常并不完全等同于热 液蚀变岩石。遥感异常具有多解性,如在表生沉 积物中的石膏、芒硝、高岭土、粘土、碳酸盐、 硼砂、褐铁矿、针铁矿等等都可以引起遥感异常。 因此对遥感异常的地质内涵认识,还有待今后大 量应用实践知识积累和不断深化研究拓宽。
10.95~11.65
地面分 辨率/m 信号量 化级 /bit
15 8
90 12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6
1.8
2.0
2.2
2.4
6
7 8
910 12 15 20 30
Aster数据波段在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光谱范围波段分布
可见光区的1、2、3波段分辨率较高纹理信息 丰富,有利于地形地貌的解译;在近红外区ASTER 数据有6个波段,较之ETM+有相对较高的波谱分辨 率,但波谱分辨率的提高将会加大遥感数据波段 间的信息冗余度,因此应尽可能选择相关系数较 小的波段。经过反复对比和实验,采用4、6、8 合成方案可显示出较为丰富的地质信息,有利于 解译工作的进行和遥感基础地质信息的提取。
环行构造是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标志。成 因可有:宇宙、岩浆、气热、构造或外生成因。 其地质找矿意义包括: ⑴环行构造能反映隐伏岩体的存在: 隐伏岩体常伴随气热蚀变矿化晕、热变质晕、 环状或放射状断裂、上覆岩体变形等,构成环行 遥感影像特征。隐伏岩体是很多金属矿床的矿质、 成矿流体和热动力的主要来源,与成矿紧密相关。
随着遥感器频谱范围的不断拓宽,空间频谱和 时间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信息处理、提取和综合技 术的不断发展,对遥感信息的挖掘由“粗糙”到 “精细”,解释由定性到定量,地物识别由间接到
直接,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国土资源调查和监测不可
替代的高技术手段。
对于地质矿产勘查工作,遥感研究进行室内综合 分析、野外验证要贯穿于地质测图、矿产预测的全
岩浆岩在不同波 长位置处的吸收与 Fe3+ 、 Fe2+离子, OH-、H2O 有关
沉积岩的反 射波谱特性与 Fe离子、OH-、 H2O 以及CO32有关
变质岩的反射 波谱特性与Fe离 子、OH-、H2O、 CO32-以及Al离子 有关
2.遥感信息重点研究内容 断裂构造解译:确定较大断裂、剪切带、 破碎带,并作分级处理,对其性质、时代 和成矿关系进行分析。重点对控矿断裂的 识别,区域成矿前和成矿后的断裂,确立 含矿构造带。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遥感蚀变信息是一种从遥感数据中量化提取的、 用以表征有可能是蚀变岩石(包括与蚀变矿物类似 的表生沉积物)的近矿指示信息。遥感蚀变信息是 个新的地学参数,它可作为独立参量参与地学综合 预测和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也可用以直接指导找矿 和参与矿床预测。
一、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的物理基础
由地质体光谱响应产生的遥感综合特征如光谱、 空间、偏振和时间特征等等,均是应用遥感技术进 行地学调查研究的物理基础。 引起蚀变岩石光谱特征变化的原因,主要取决 于岩、矿石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如Fe2+、Fe3+、 Mn2+等)和阴离子基团(如H2O、OH-、CO2-3等)等 为数不多的结构离子、置换离子的电子跃迁过程和 数量有限的阴离子基团振动过程。
⑵环行构造的组合关系:
判断岩体的多期性和重叠形式,如复式岩 体对找寻隐伏矿体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⑶环行构造反映隐伏的控岩控矿构造: 结合地面调查 ⑷环行构造能反映蚀变矿化晕: 这些晕圈或是由出露矿体和相伴的蚀变矿化 晕直接形成的,或是由隐伏矿体和隐伏含矿岩 体造成的异常色调或特殊影纹结构而形成的。
3.遥感信息特点和地质解译原则 特点是
PAN
ASTER遥感数据基本参数
可见光-近红外 (VNIR) 波长范围 /μ m 短波红外 (SWIR) 波长范围 /μ m 热红外 (LWIR) 波长范围 /μ m
波段1
波 谱 范 围 波段2 波段03N(正视)
0.52~0.60
0.61~0.69 0.76~0.86
波段4
波段5 波段6
1.60~1.70
2.线性构造解译
利用计算机进行(方向滤波)快速提取和 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应通过目视解译加以归 纳整理,划分线状影像区、带和等级,确定相 互交切、限制关系及相对时序。根据其空间展 布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确定构造类型、性质以 及构建不同线性构造之间的配套关系和划分相 对构造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