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欣赏《广陵散》课件
音乐欣赏广陵散教案教学过程

音乐欣赏广陵散教案教学过程教案标题:音乐欣赏《广陵散》教案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 了解《广陵散》的起源和特点;2. 听辨并欣赏《广陵散》的音乐特色;3. 学习基本的音乐术语,并能用它们描述和分析《广陵散》的音乐元素;4.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审美品味。
教学准备:1. 《广陵散》的音乐录音或视频;2. 教学投影仪或电视;3. 黑板、粉笔;4. 学生练习乐器(如古筝、钢琴等)(可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广陵散》的背景和起源,引发学生对这首音乐作品的兴趣。
欣赏(15分钟):1. 教师播放《广陵散》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静心聆听。
2.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简单描述这首音乐的特点和感受。
分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广陵散》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教师解释并示范一些基本的音乐术语,如旋律、节奏、和声等,让学生了解并能够运用这些术语描述和分析音乐。
3.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试着用音乐术语描述和分析《广陵散》的音乐元素。
互动探究(15分钟):1. 学生们分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分析和理解,互相交流并提出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澄清疑惑,加深理解。
拓展活动(15分钟):1. 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一种乐器(如古筝、钢琴等),尝试演奏《广陵散》的部分乐段,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
2. 学生们也可以尝试创作一段类似于《广陵散》的音乐,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总结(5分钟):1.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和培养音乐鉴赏能力的意义。
延伸活动:1. 学生们可以继续学习和欣赏其他古典音乐作品,拓宽音乐欣赏的范围。
2. 学生们可以选择其他古典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撰写音乐评论或小论文。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欣赏和分析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2. 学生们可以通过书面作业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个人评估,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收获。
人教版音乐八下第1单元音乐故事《广陵散》ppt课件3

《广陵散》与聂政
韩国大臣严仲子与宰相侠累 有宿仇,而聂政与严仲子交 好,他为严仲子而杀韩相。
——士为知己者死
聂政
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因为 韩王铸剑违了期限,被韩王所杀。 聂政为父报仇行刺失败。但他知道 韩王好乐后,遂毁容,入深山,苦 学琴艺10余年。身怀绝技返回韩时 已无人相识。于是,找机会进宫为 韩王弹琴时,从琴腹内抽出匕首刺 死韩王,他自己则壮烈身亡。
有部分课件由于控制文件大小,内容不完整,请联系购买完整版
嵇康之死
——
文人于散直准散不嵇
王上今,,,。变中
《 (书绝吾淡字曲。散
世 说 新 语
雅 量 》
司 马 昭 ) 亦 寻 悔 焉, 请 以 为 师 , 不 许矣 ! 太 学 生 三 千靳 固 不 与 , 广 陵 散于 仕 进 ) 尝 请 学 此孝尼。为人忠信正终曰:袁孝尼(袁索琴弹之,奏广陵;临刑东市,神气
。。
《广陵散》与嵇康
名琴&“四弄”
卖东阳旧业、向尚书令讨河轮口玉、玉帘金单,缩丝的琴囊、 以命相胁
“嵇氏四弄”—长则、短则、长清、短清 ——与“蔡氏五弄”合称“九弄”
愤世嫉俗 相游与山林、“夜尝采药山峰,遇之于山,冬以被发自覆,
夏则编草为裳,弹一弦琴,而五声和” ——《竹林七贤传》
广陵止息
加工编撰、“于今绝矣”(世说新语 雅量)
• 全曲贯注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
曲
谱
• 朱明权《神奇秘谱》 ——经琴 家研究,以《神奇密谱》中的 《广陵散》为最早,也较完整, 是今日经常演奏的版本。
• 明汪芝《西麓堂琴统》之甲、 乙谱
广陵 止息
• 全曲共45段: 开指1段、小序3段、大序5段、正 声18段、乱声10段、后序8段。
广陵散

广陵散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广陵散》琴谱《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
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是我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
即古时的《聂政刺韩王曲》,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今所见《广陵散》谱重要者有三,以《神奇秘谱》的《广陵散》为最早,也较为完整,是今日经常演奏的版本。
全曲共45段,全曲贯注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纷披灿烂,戈矛纵横”。
* ?查看精彩图册中文名:《广陵散》别名:《广陵止息》名史:十大古曲之一典故:《聂政刺韩王曲》最早版本:《神奇秘谱》表达: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目录作品简介作品失传相关文献史籍记载作品赏析编辑本段作品简介关于古典十大名曲的格律诗解读今存《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1425年),谱中有关于“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所以古来琴曲家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韩王》看作是异名同曲。
据赵西尧等著《三国文化概览》的描述,《广陵散》乐谱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
正声以前主要是表现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正声之后则表现对聂政壮烈??聂政刺韩王事迹的歌颂与赞扬。
正声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着重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划了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
全曲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音调的交织、起伏和发展、变化。
一个是见于“正声”第二段的正声主调,另一个是先出现在大序尾声的乱声主调。
正声主调多在乐段开始处,突出了它的主导体用。
乱声主调则多用于乐段的结束,它使各种变化了的曲调归结到一个共同的音调之中,具有标志段落,统一全曲的作用。
《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
或许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如此酷爱《广陵散》并对之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音乐《鉴赏古琴曲“广陵散”》人教版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教案

三、归纳总结(30s)
师:《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或许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如此酷爱《广陵散》并对之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现在,《广陵散》,作为我国现存古琴曲之一,它不仅是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对自由和尊严的向往,也是对如嵇康般的英雄名士的礼赞。因此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尊重传统文化,努力发扬我国古典音乐文化,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粹,让古老音乐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依旧熠熠生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3min)
师:同学,你知道嵇康吗?
师:他可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是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讲的这里,可能有同学要问了:这是明明是节音乐课,这和历史人物有什么关系呢?
师:在这里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相传,嵇康在一次出游中,夜宿在华阳亭,当他弹琴演奏时,忽然有一个自称古人的客人前来求见。嵇康与此人共谈音律,聊得十分投机,后来这个古人用琴弹奏了一首声调绝伦的曲子,并将这首曲子传授给了嵇康。之后嵇康酷爱此曲,但从不教人。公元263年,嵇康为司马昭所害。临死前,嵇康俱不伤感,唯叹惋:“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鉴赏古琴曲《广陵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音乐文化,继承祖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
2.聆听古琴曲《广陵散》,体会乐曲中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聆听古琴曲《广陵散》,理解作品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教学难点:
聆听古琴曲《广陵散》,感悟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精髓。
广陵散琴曲赏析

广陵散琴曲赏析
(原创版)
目录
1.广陵散的历史渊源
2.广陵散的演奏技巧与特点
3.广陵散的艺术价值与影响
4.广陵散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正文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源于古代广陵地区,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据史书记载,广陵散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成型于汉代,鼎盛于唐宋,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被誉为“琴曲之冠”,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琴师和音乐爱好者。
广陵散的演奏技巧与特点独具一格。
它采用中国传统乐器古琴演奏,音色空灵清幽,意境深远。
广陵散的曲调悠扬,旋律优美,节奏跌宕起伏,富有变化。
在演奏过程中,琴师需运用多种演奏技巧,如揉、捻、抹、勾等,以呈现出丰富的音色和情感。
这些特点使得广陵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国古典音乐的瑰宝。
广陵散的艺术价值和影响不言而喻。
这首曲子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古琴四大名曲”之一。
它曾受到众多文人墨客的喜爱,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白居易等都曾为其赋诗。
广陵散还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古琴流派和琴曲都受到它的启发和借鉴。
在现代社会,广陵散依然具有很高的传承价值。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将广陵散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举办各类古琴比赛和音乐会等。
同时,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和古琴爱好者开始关注和学习广陵散,希望能够将这一千年古曲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总之,广陵散作为中国古代音乐的瑰宝,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独特的演奏技巧和艺术价值,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广陵散》

《广陵散》广陵散:古琴曲。
又名《广陵止息》,据《战国策》及《史记》中记载:韩国大臣严仲子与宰相侠累有宿仇,而聂政与严仲子交好,他为严仲子而刺杀韩相,体现了一种“士为知已者死”的情操。
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神奇秘谱》关于此曲的标题就是源于这个故事。
东汉蔡邕的《琴操》谈到与该曲相关的历史故事: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因为韩王铸剑,违了期限,被韩王所杀。
聂政为父报仇行刺失败,但他知道韩王好乐后,遂毁容,入深山,苦学琴艺10余年。
身怀绝技返韩时,已无人相识。
于是,找机会进宫为韩王弹琴时,从琴腹内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他自已当然也是壮烈身亡了。
近代琴家杨时百,其所编《琴学丛书》的《琴镜》中就认为此曲源于河间杂曲《聂政剌韩王曲》。
中国水墨画上的题诗,把可感有限的画境引人深隧无限的诗境。
与此相反相成,中国的古曲每每把抽象朦胧。
难以捕捉其发展线索的音响,附着在具象可感、令人有据可循的情景之中。
跨越审美感官,艺术门类之间相互渗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成为传统艺术的审美特色之一。
同样,这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追求。
古曲多有标题,甚至每个段落之前都加上小标题,它们或是寓意深远,或是形象鲜明,给欣赏者以某种提示。
在琴曲文献中,《广陵散》就是一首结构庞大、有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的优秀作品,东汉蔡邕的《琴操》,最早谈到与该曲相关的历史故事:造剑工匠的儿子聂政,因父铸剑误期而被韩王杀害。
聂政发誓为父报仇,但行刺失败,遂毁客入于深山,苦学琴艺达10年。
待其身怀绝技返韩,已无人相识。
一次,进宫为韩王弹琴时,从琴腹内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他自己也“犁剥面皮,断其形体”,壮烈身亡。
尽管后世对《广陵散》描述的内容有不同看法,但由于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性,历代琴家还是愿意把上面的故事作为该曲音乐进行的一种依托。
现存《广陵散》最早的曲谱,载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1425)中。
谱前记云:“今予所取者,隋宫中所收之谱。
隋亡而入于唐,唐亡流落于民间者有年,至宋高宗建炎间,复入于御府。
《广陵散》PPT课件(上课用)

•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
3、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生活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永远安稳,只要努力,就能做独一无二平凡可贵的自己。
•
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
•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
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广陵散琴曲赏析

广陵散琴曲赏析摘要:1.广陵散简介2.广陵散的历史渊源3.广陵散的艺术特点4.广陵散的现代价值5.结论正文:【1.广陵散简介】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我国古代一首脍炙人口的琴曲,属于古琴音乐的范畴。
这首曲子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因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广陵散被誉为“琴曲之冠”,成为古琴音乐的瑰宝。
【2.广陵散的历史渊源】广陵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其创作者为古琴家俞伯牙。
后来,经过历代琴家的传承和发扬,广陵散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风貌。
其中,明朝著名琴家严天池对广陵散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注释,使之更为完善。
在古代,广陵散是文人雅士喜爱的琴曲,代表着一种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
【3.广陵散的艺术特点】广陵散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艺术特点:(1)旋律优美:广陵散的曲调悠扬、抒情,旋律线条流畅,富有变化。
它以一种独特的音乐语言传达了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2)和声丰富:广陵散运用了多种和声技巧,如颤音、泛音、按音等,使音乐表现更加丰富多样,呈现出一种空灵、清幽的意境。
(3)节奏自由:广陵散的节奏较为自由,强调演奏者根据自身情感和理解发挥。
这使得广陵散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为琴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4.广陵散的现代价值】在现代社会,广陵散依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首先,广陵散作为古琴音乐的代表作品,对于研究我国古代音乐史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广陵散所体现的文人精神、审美趣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可以启发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和谐。
最后,广陵散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艺术修养也有着积极作用。
【5.结论】广陵散是我国古代一首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艺术内涵的琴曲,代表着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献
• 嵇康除以弹奏《广陵散》闻名外,在音乐理论上也有独到 贡献,这就是其《琴赋》与《声无哀乐论》。《琴赋》主 要表现了嵇康对琴和音乐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嵇康与儒 家传统思想相左的看法。《声无哀乐论》是作者对儒家 “音乐治世”思想直接而集中的批判。其中闪烁着嵇康对 音乐的真知灼见。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 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 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他进宫 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 死。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 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汉魏时期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 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现有琴谱最早见于《神 奇秘谱》。
主要内容
• 现在的普遍说法是这样的。《广陵散》全曲共有45个乐段 ,描写的是勇士聂政刺杀韩王的故事。当年聂政的父亲给 韩王铸剑,违了期限,为韩王所杀。聂政听说韩王喜欢听 琴,就想扮作琴师接近韩王。在山里,他请了位老师教他 弹琴。为了通过关卡不让人认出,他用漆涂脸颊,用石头 砸掉牙齿;为了改变声音,他吞火炭把嗓子弄哑,年深月 久他终于弹得一手好琴。一天,他在京城门楼下弹琴,“ 观者如堵,马牛止听”,韩国人都被他琴艺征服了。韩王 得知有这样一位弹琴高手,就派人把他带进宫里献艺。进 宫时,聂政把匕首藏在琴腹。他弹的琴曲博得韩王和群臣 的赞扬。就在这时,聂政突然拔出匕首,把韩王刺死。然 后他割下自己的眼皮、嘴唇、鼻子、耳朵,彻底毁坏了面 容,自刎而死。韩人将他暴尸于街头,悬千金,征闻这刺 客的姓氏和籍贯。
嵇康弹奏《广陵散》
嵇康简介
•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 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 徽省宿州市西)。著名思想家、音乐家、 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 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 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 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 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散》简介
•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古代 一首大型琴曲,它是我国著名十大古曲之 一。即古时的《聂政刺韩王曲》,魏晋琴 家嵇(jī)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 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 陵散》于今绝矣!” 今所见《广陵散》谱 重要者有三,以《神奇秘谱》的《广陵散》 为最早,也较为完整,是今日经常演奏的 版本。全曲共45段,全曲贯注一种愤慨不 屈的浩然之气,“纷披灿烂,戈矛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