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医学文案)
肝脏移植手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方案研究

肝脏移植手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方案研究肝脏移植手术是一种治疗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
虽然这种手术在治疗肝病方面非常有效,但是手术后仍然有一些并发症需要治疗。
本文将介绍肝脏移植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及治疗方案。
一、术后感染的治疗肝脏移植手术后的感染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由于肝脏移植手术需要在手术中切除患者的肝脏,再移植一颗新的肝脏,因此手术后的身体免疫力较弱,易被细菌、病毒等致病菌感染。
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案包括:1.抗生素治疗: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感染,但需要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抗生素剂型、剂量和时间。
2.免疫增强剂治疗:肝脏移植手术后的患者可以使用免疫增强剂治疗,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3.支持性治疗:对于术后感染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采取支持性治疗,包括输液、营养支持等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二、高血压的治疗高血压是肝脏移植手术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原因包括手术中输液过多,术后免疫抑制药物的副作用等。
高血压的治疗方案包括:1.针对病因治疗:通过了解高血压的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控制体内的血压,包括钙离子拮抗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等。
3.改变生活习惯:通过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如戒烟、控制饮酒、适当运动等,进行治疗。
三、肝移植后血清胆汁酸增高的治疗肝移植手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血清胆汁酸增高的症状。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移植后胆管排泄的胆汁受到了损伤而引起的。
治疗方案包括:1.药物治疗:使用胆汁酸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3.修改饮食:通过调整饮食内容进行治疗,如控制脂肪、减少油腻食物等。
四、肾衰竭的治疗肝移植手术后患者出现肾衰竭的情况比较少见,但仍然需要进行治疗。
治疗方案包括:1.溶解毒素:通过使用溶解毒素等药物消除体内的毒素,帮助肾脏恢复功能。
2.肾脏透析:对于肾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肾脏透析治疗。
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医学文案)

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据中国肝脏移植注册系统(CLTR)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已完成肝脏移植近20000例。
2008年CLTR报告显示,良性肝病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为82.3%、77.4%、73.8%。
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血管并发症、感染并发症、排斥反应、胆道并发症、原发病复发及免疫抑制剂相关疾病等。
血管并发症肝脏移植手术涉及的血管重建包括肝动脉、门静脉以及静脉流出道三大部分。
Bekker等分析了999篇文献中的71项研究,发现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4%,其中成人患者为2.9%,儿童患者为8.3%,病死率为33.3%。
我中心一个外科小组报道,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发生率为 2.7%(3/110)。
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可表现为肝脏缺血性坏死、缺血性胆管炎,进而发生胆漏、腹膜炎、菌血症,以及肝功能异常。
晚期肝动脉血栓形成则由于侧支循环的建立,临床表现往往不明显。
腹部彩色多普勒检查是评价肝动脉血栓形成非常有效的、非侵入性的影像方法,仍需进一步诊断时可行腹部增强CT或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造影进行确诊。
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对早期发现的肝动脉血栓形成可行溶栓治疗,如失败可立即行手术切开取栓,也可以采用介入治疗放置支架。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和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大约在2-3%。
术后常规腹部彩色多普勒检查即可做出初步诊断,而行腹部增强CT或血管造影可进一步确诊。
术后门静脉血栓若早期得以发现并诊断,可行手术取栓恢复门脉血流,而对于晚期门静脉血栓,往往主要需针对门脉高压症进行处理。
而对门静脉狭窄的患者而言,若狭窄程度较重者,可行球囊扩张或放置支架治疗。
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的发生率约为1%。
但随着活体肝移植开展,手术难度增加,肝脏重建中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的发生率升高,国外统计的发生率为6.7%-16.6%。
肝脏移植术后术后并发症管理策略

肝脏移植术后术后并发症管理策略肝脏移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拯救许多因患有严重肝脏疾病而处于生命危险中的患者。
虽然肝脏移植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但是手术后的并发症仍然不可避免,这些并发症会影响到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移植肝的失效。
因此,科学的肝脏移植术后并发症管理策略至关重要。
一、肝脏移植术后并发症分类肝脏移植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比较多,根据发生的机制以及时间不同,可以分为早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主要包括:<br>1、系统性感染:主要表现为高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
这种并发症常需要紧急治疗,以避免感染蔓延。
<br>2、血栓形成:由于手术时间长,术中输血较多,加上肝移植后肝脾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极易发生血栓形成。
<br>3、高钾血症:由于肝功能衰竭导致的高血钾,可能给患者带来心脏等方面的风险。
<br>4、贫血:由于手术失血量及输血造成的贫血,严重者需进行红细胞输注。
<br>晚期并发症主要包括: <br>1、肝功能异常:可能是由于肝脏再生不良、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感染等因素引起的。
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需及时给予肝保护治疗。
<br>2、肝脏移植后感染:由于抵抗力下降,术后感染非常常见,尤以细菌、真菌感染为最。
<br>3、药物副作用:术后需要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但这些药物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同时也会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
<br>二、肝脏移植术后并发症管理策略为有效管理肝脏移植后的并发症,需要制定科学的策略,根据具体情况个性化地开展治疗。
1、积极预防系统性感染的发生<br>对于术后可能出现的系统性感染,应加强预防。
临床上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对呼吸、循环功能监测、加强防感染措施及做好血糖等方面的监测,来积极预防系统性感染的发生。
2、定期监测肝功能的变化<br>肝保护治疗是肝脏移植术后的重要治疗措施,防止肝功能出现异常。
肝移植手术后的并发症会有哪些?

肝移植手术后的并发症会有哪些?肝癌肝脏移植术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部分肝癌患者在移植术后的6个月内还有复发的可能。
其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式如下:1、心血管系统的监测:病人抵达ICU时,一般都有二个通畅的静脉管道,以及时纠正血容量和维持液体平衡。
术中测量直接动脉压、心电图、静脉压、肺动脉压的导管仍常规使用。
热稀释法心输出量的测定PA与SV阻力测定装置,均连续在ICU使用。
2、呼吸系统:a尽早停止呼吸机的应用。
b预防肺感染是保证病人存活的重要环节。
一旦有指征,应尽早进行气管切开。
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物理疗法促进呼吸功能恢复,对病人平安度过危险期以及后来的康复均十分重要。
c术后胸膜渗出很常见,特别是在右侧。
多数病人在术后恢复能自然吸收。
有少数病人呼吸明显受影响或伴其他原因可以考虑胸腔穿刺抽液。
d肝移植术后肺水肿也很常见,有时很难诊断,因为其可发生于低充盈状、尿输出量正常甚至增多的情况下。
速尿的试验性治疗,重复查体及胸部X线检查有助鉴别诊断。
充盈压增高对速尿又无反应的病人,肾剂量的多巴胺(2-5mcg/kg/hr)有时可促进利尿反应。
肺毛细血管损伤偶尔可迅速出现,通常是严重移植肝排斥、梗塞或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e临床证明,高浓度环孢菌素直接经中心静脉给予,可以促发肺水肿。
环孢菌素一定要经外周静脉缓慢滴注,应用自动注射泵最安全。
3、体温过低:病人抵达ICU时,体表或中心温度有可低至33℃。
复温的方法包括①呼吸器加温,②体表保温,③在输入液体时管道应经过热水槽,使液体进入体前得到加温。
总的来说,一定要加强术后病人的免疫力,防止并发症,人参皂苷Rh2(护命素)能提高癌症病人免疫力,防止复发。
肝癌患者预防复发和转移病例弓先生的亲戚,山西省原平市人,肝癌情况,在2010年已经是在医院做了相关的治疗,情况还是比较的稳定,但是还是比较担心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也配伍了一些中药在服用,但是还是担心复发的情况,弓先生多方了解后,对人参皂苷Rh2产品信任度比较高。
肝移植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哪些?

肝移植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哪些?*导读:所谓肝移植手术,是指通过手术植入一个健康的肝脏到患者体内,使终末期肝病患者肝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的一种外科治……所谓肝移植手术,是指通过手术植入一个健康的肝脏到患者体内,使终末期肝病患者肝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的一种外科治疗手段。
然而,这种手术虽然是为患者植入一个健康的肝脏,但是这个肝脏有可能会与患者的体内相排斥,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危害患者的健康。
患者应该了解一些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便在手术后定时进行相应的检查*肝移植的术后并发症有:一、肝移植术后的出血与血管并发症肝动脉并发症最多见也最为凶险(1) 近期腹腔内大出血系指发生于移植术毕72小时以后的大出血。
常见原因有:①肝断面组织发生缺血坏死,特别是减体积性或劈离式所带第Ⅳ肝段的断面;②血管结扎线脱落;③腹腔内感染,脓肿形成,腐蚀主要血管,多见的是肝动脉破裂而突发大出血。
(2) 血管栓塞主要是肝动脉阻塞(栓塞),特别是小儿肝移植和伴有血管变异、畸形或血管病变者; 门静脉栓塞较为少见;肝上下腔静脉腔因手术失误作错误缝闭则属偶见。
*二、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30%,包括胆漏、胆管狭窄(吻合口、非吻合口)、胆管树胆泥形成和胆道感染,是造成肝移植失败及影响存活率的重要原因。
(1) 胆漏绝大多数胆漏见于胆总管端端吻合口,主要是吻合有张力或缝合技术不完善所致,常引起 T形管一臂滑脱,其旁有大量胆汁漏出。
患者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有压痛。
此时需急诊处理,予以补针或改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
胆漏也可以发生于拔除T形管时(术后2~3周),系由于置放的T形管属塑料制品局部不形成粘连,T形管拔出后,胆汁可漏至腹腔,引起急性胆汁性腹膜炎。
胆漏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胆管内供不足引起胆管坏死所致,如供肝的修整或患者病肝第一肛门处的分离过多,切断或损伤胆总管的供血动脉均可引起胆漏。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

肝移植的并发症
1、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高达10~30%,是影响肝移植病人长期生存的重要原因,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部分患者需要再次进行肝移植;
胆道并发症是指具有临床表现,有影像学依据,要进行手术或介入性治疗的弹道狭窄、梗阻、及胆瘘等。
胆道并发症包括:胆瘘、胆管狭窄、胆道石及胆泥形成以及Odds括约肌功能障碍,其中弹道狭窄和胆漏占70%。
2、大血管结块:有时候负责向肝脏输血的大血管会堵塞或者关闭。
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需要细致另外一块肝脏。
3、肝功能衰竭:各种急性慢性的肝功能减退,会逐渐脏成肝功能衰竭,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导致的以腹水或门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等成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
4、胆管问题:有时候胆管和肠管之间的连接部分未完全愈合,胆汁泄露。
或者有时疤痕组织阻塞了胆管,导致胆汁无法流动。
5、大出血:这在移植手术后常见,因为新的肝脏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制造足够的凝血蛋白。
大多数接受肝脏移植的患者在手术期间需要输血来防止出血。
有些人可能需要在24~48小时内先进行输血再行手术以控制大出血。
6、排斥反应: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会对外来器官出现排斥反
应,大多数以上的患者还是会出现1次以上的排斥反应,需要通过增加药物剂量或者更换药物治疗这种情况。
7、癌症:这又是一种用免疫抑制剂药物带来的长期影响,因为他们干涉了免疫细胞的正常作用,免疫细胞本可以在肿瘤形成前攻击并杀死它。
在这种情况下,最易发展成的癌症是皮肤癌和淋巴癌。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肝脏移植手术的并发症与防治措施研究

肝脏移植手术的并发症与防治措施研究第一章引言肝脏移植是一项重要的治疗肝脏疾病的手术,尽管肝脏移植已经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但是在手术中仍然存在许多的并发症。
肝脏移植的并发症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对于肝移植的并发症的防治方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肝脏移植手术的并发症2.1 术后输血相关并发症肝脏移植手术过程中的输血是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
然而,输血也可能导致术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出血、血栓形成和感染等。
其中出血是术后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3%~22%,并且是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2.2 移植器官功能障碍移植后早期移植器官功能障碍(primary dysfunction of transplanted liver, PDF)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特征,其发生率高达20%~30%。
有研究表明,代表性的PDF的相关因素包括脂质过氧化和有氧代谢损伤。
2.3 术后感染患者术后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一个主要来源。
感染会增加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调整移植器官功能和不良结局的风险,并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死亡率。
感染的发生率也可能是由于手术中伤口负压引起的微生物污染导致的。
第三章肝脏移植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措施3.1 术后输血相关并发症术前评估和合理的输血是预防术后输血相关并发症的最佳方法之一。
在手术中,应限制输血量并尽量避免使用过期的血液制品。
术后,如患者出现不适应症状,必须立即进行干预治疗和护理。
3.2 移植器官功能障碍对于移植器官功能障碍的预防,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肝脏移植前的分析与评估,使得适当地选择适应症患者进行手术;另一方面,在手术中应尽量减少肝脏的冷缺血时间,避免肝移植手术中出现不必要的低血压和其他休克情况。
3.3 术后感染预防和控制手术中和术后感染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提高感染防病意识,严格手卫生措施,减少手术感染等情况的发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化疗药物,以及积极补充营养等也都是防治肝移植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肝移植并发症--胆道并发症.

---胆道并发症
自1963年美国人成功实施第一例肝脏移植手术以来, 肝移植技术发展迅猛,肝移植作为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 的惟一有效的方法,其术后1年存活率为80-90%,术后 10年的存活率为70%-80%,全球接受肝移植患者最长生 存可达29年。肝移植术后的并发症多而复杂。胆道并发
症是肝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被称为肝移植的
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至关重要
学习内容:
掌握胆道并发症的分类
掌握胆道并发症的病因 掌握胆道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掌握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 掌握胆道并发症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分类
最常见----胆瘘、胆道狭窄 (约占70%) 胆瘘:主要包括吻合口瘘、拔除T管后发生的胆瘘、肝断面胆漏 胆道狭窄:包括吻合口狭窄及非吻合口狭窄,其中吻合口狭窄多
见,其发生率为4.5%~17%。
少见的并发症:胆管内Oddi’s括约肌功能失调、胆泥胆结石所致
的胆道梗阻,胆囊管黏液样囊肿、胆道扭转、胆管出血、肝脓肿及与支
架相关的并发症。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病因(一)
1、手术技巧与熟练程度
与术者手术熟练程度相关,手术熟练程度关系到期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①冷缺血时间:UW液对肝细胞的保护可达24~48h,但冷缺血时间越长,胆道上皮细胞损伤越重,
胆瘘 主要原因是胆管血供差,胆管坏死引起。胆屡可发生在吻合口,T型管引 出处。常发生在术后1个月内。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白细胞升高以及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 胆道狭窄 常见原因为胆管缺血或供肝冷藏时间过长,发生时间一般比胆凄晚, 临床表现可有发热、寒战、腹痛、黄疽等胆管炎症状,同时有肝功能异常。 胆泥淤积 早期的胆泥淤积与供肝质量有关,常发生在术后1一2周内,后期形成 的胆泥与胆道梗阻及感染有关闭。 临床表现主要以梗阻性黄疽表现为主,并发感染时可有发热、腹痛等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
目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据中国肝脏移植注册系统(CLTR)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已完成肝脏移植近20000例。
2008年CLTR报告显示,良性肝病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为82.3%、77.4%、73.8%。
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血管并发症、感染并发症、排斥反应、胆道并发症、原发病复发及免疫抑制剂相关疾病等。
血管并发症
肝脏移植手术涉及的血管重建包括肝动脉、门静脉以及静脉流出道三大部分。
Bekker等分析了999篇文献中的71项研究,发现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4%,其中成人患者为2.9%,儿童患者为8.3%,病死率为33.3%。
我中心一个外科小组报道,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发生率为 2.7%(3/110)。
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可表现为肝脏缺血性坏死、缺血性胆管炎,进而发生胆漏、腹膜炎、菌血症,以及肝功能异常。
晚期肝动脉血栓形成则由于侧支循环的建立,临床表现往往不明显。
腹部彩色多普勒检查是评价肝动脉血栓形成非常有效的、非侵入性的影像方法,仍需进一步诊断时可行腹部增强CT或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造影进行确诊。
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对早期发现的肝动脉血栓形成可行溶栓治疗,如失败可立即行手术切开取栓,也可以采用介入治疗放置支架。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和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大约在2-3%。
术后常规腹部彩色多普勒检查即可做出初步诊断,而行腹部增强CT或血管造影可进一步确诊。
术后门静脉血栓若早期得以发现并诊断,可行手术取栓恢复门脉血流,而对于晚期门静脉血栓,往往主要需针对门脉高压症进行处理。
而对门静脉狭窄的患者而言,若狭窄程度较重者,可行球囊扩张或放置支架治疗。
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的发生率约为1%。
但随着活体肝移植开展,手术难度增加,肝脏重建中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的发生率升高,国外统计的发生率为6.7%-16.6%。
肝静脉流出道梗阻常见的症状为无诱因的腹水、双下肢水肿、胃肠道出血等。
临床上,肝静脉流出道梗阻可通过腹部多普勒超声、CT增强扫描发现,而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造影可以确诊。
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的治疗方法主要
有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球囊扩张、支架置入)。
肝移植术后感染
感染是肝移植术后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约有2/3病例的感染发生于术后100天以内。
肝移植术后感染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
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2周内,其中肺部感染率最高,其次是腹腔及胆道感染。
对于术前存在感染的患者,尤其是存在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应积极控制感染后再决定手术与否;术后应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同时保持各引流管通畅,以减少细菌感染来源;术后早期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积极调整免疫抑制方案,避免过度的免疫抑制造成难以控制的感染。
真菌感染多发生于肝移植术后2-3个月内,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腹腔、肠道、胆道等。
病原菌以念珠菌最多见,其次是曲霉菌。
临床上真菌感染具有感染率和病死率高,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率低的特点,其诊断很大程度依靠临床表现和经验性治疗。
移植术后病毒感染多发生在术后1-6个月,最常见感染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其他移植术后的病毒感染还包括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
胆道并发症
胆道并发症也是肝移植术后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被称为肝脏移植的“阿喀琉斯之蹱”,也是再次肝移植的最主要原因。
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在5-37.7%。
有文献报道,活体肝移植及劈离式肝移植中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尸体全肝移植中的发生率。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主要有胆管狭窄(吻合口/非吻合口)、胆漏、胆道梗阻、胆泥形成等。
胆道并发症发生后应依据不同情况选择治疗方式,如术后早期的吻合口漏,如果术中已放置T型引流管,可以延长T管的开放时间至术后1个月左右或更长时间,否则就需要穿刺引流或外科手术;胆管狭窄的处理则可选择内镜和放射介入治疗手段,如狭窄部位的球囊扩张、放置胆道内支架或经皮经肝胆道置管引流术(PTCD)等。
内镜及介入治疗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原发病复发
肝移植术后原发病复发包括肿瘤复发、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复发、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型胆管炎(PSC)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复发等。
肝癌肝移植患者约占我国每年开展肝移植病例的45%左右,术后肿瘤复发是影响肝移植长期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据中国肝移植注册系统(CLTR)分析我国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5%、59.4%,明显低于良性肝病肝移植患者的生存率。
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机的选择、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术前的肿瘤治疗、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及预防治疗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手术时机的选择。
在我国肝移植患者中,约80%为乙肝相关性终末期肝病的患者,乙肝肝移植术后,若不采取任何预防方案,乙肝复发率为70%-100%;单用大剂量HBIG的乙肝复发率达20%-30%,而单用拉米夫定的乙肝复发率达13%-45%。
随着核苷类似物联合人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应用,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率得到了显著降低。
我中心回顾性的分析了1998年12月至2009 年11月期间1506例乙肝肝移植病例,术后应用核苷类似物联合低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乙肝复发,其术后1、2、3、4、5、6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3%,2.4%,2.7%,2.9%,3.7%,4.6%,和国外大剂量HBIG联合核肝类似物预防乙肝复发的效果相当。
目前国内基本上采用核苷类似物联合低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预防方案。
对于肝移植术后长期生存且病情稳定的病人,可尝试接种乙肝疫苗。
丙肝病人肝移植术后丙肝复发率很高,肝移植后第一年有50%~80%患者组织学证实出现丙肝复发,最早的丙肝临床复发发生在移植后第9天。
另外,移植术后复发的丙肝病程较一般的丙型肝炎感染进展快,据报道有9%~28%的患者移植5年后再次发生肝硬化。
肝移植后丙肝复发进展迅速的原因很多,包括HCV 基因型、病毒载量、受者免疫遗传学背景及常规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至目前为止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案可以很好地预防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的复发。
肝移植术后抗丙肝病毒的治疗方案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但临床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且肝移植患者由于术前往往存在严重的脾功能亢进,术后利巴韦林的长期应用很多病人无法耐受,也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结语
本文对肝移植术后一些常见并发症进行了介绍,但仍有一些并发症此文并未涉及,如: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相关的并发症、肝移植术后精神神经系统并发症、肝移植术后新发肿瘤等。
随着移植技术和术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
高,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会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将通过肝脏移植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