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质量检验控制程序1.目的本质量检验控制程序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预定的标准和要求,并通过严格的检验流程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给客户。

此程序适用于质量管理部门和相关员工。

2.范围本质量检验控制程序适用于所有产品的质量检验和控制过程,包括原材料、生产过程和成品的检验。

3.质量标准3.1.原材料质量标准在接收原材料时,质量管理部门将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指标。

只有符合标准的原材料才能接受并用于生产。

3.2.生产过程质量标准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部门将监督并检验每个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包括设备的运行状况、工艺参数的控制和员工的操作规范。

3.3.成品质量标准在成品制造完成后,质量管理部门将对成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指标。

只有合格的成品才能进行包装和交付给客户。

4.检验方法4.1.样品检验在质量检验过程中,质量管理部门将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根据统计学原理确定样品数量,并通过对样品的检验来评估整个产品批次的质量。

4.2.检测设备为了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管理部门将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并记录相关数据。

4.3.数据分析在完成检验后,质量管理部门将对检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评定产品的质量,并据此提出改进措施。

5.动作计划5.1.非合格品控制如果在质量检验过程中发现非合格品,质量管理部门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暂停生产、追溯原因、整改措施等,以确保问题的解决和不再出现类似问题。

5.2.持续改进根据检验数据和客户的反馈意见,质量管理部门将制定持续改进计划,并落实到实际的生产和质量管理过程中,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6.文档控制质量检验控制程序的所有相关文档将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包括版本控制、审查和批准程序等,以确保所有人员都使用最新的文档。

附件:________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________1.原材料检验记录表2.生产过程检验记录表3.成品检验记录表4.非合格品处理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无。

检测结果有效性质量控制程序

检测结果有效性质量控制程序

检测结果有效性质量控制程序检测结果有效性质量控制程序一、引言⑴目的该文档旨在建立一个完整的检测结果有效性质量控制程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⑵背景在各项检测工作中,准确的检测结果至关重要,涉及到对样品、产品或过程的评估和决策。

因此,需建立一套有效的质控程序,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并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二、质量控制程序⑴样品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确保样品的准备符合要求,包括适当的存储、采样和标识等。

⑵实验设备和仪器校准确保实验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

⑶实验方法和操作规程制定明确的实验方法和操作规程,包括实验步骤、操作程序、数据采集等,以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⑷质量控制样品在每次实验过程中,添加质量控制样品(正样品和负样品),以检验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⑸数据分析及验证对实验结果进行及时的数据分析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⑹不符合结果的处理当出现不符合的实验结果时,需要记录并进行新的实验验证,确保最终的结果是可靠和准确的。

⑺实验结果的报告和记录所有实验结果需要进行报告和记录,包括实验过程的详细描述、数据结果和分析等。

三、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⒈实验方法和操作规程⒉样品准备和标识要求⒊实验设备和仪器校准记录⒋质量控制样品记录⒌数据分析和验证报告⒍实验结果报告和记录样本四、法律名词及注释⒈质量控制:指通过一系列质量管理手段和措施,对产品、服务或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和改进的系统性活动。

⒉校准:指对某个测量设备或系统的性能特征进行检验和调整,以确保其符合给定的要求。

⒊可重复性:指在相同条件下,采用同样的方法和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⒋可比性:指不同实验室或不同分析者在相同条件下使用相同方法和仪器测量同一样品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

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

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概述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是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标准的重要手段。

本文档将介绍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的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目的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标准。

通过进行适当的控制和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步骤1. 确定质量控制标准在制定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自定义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建立质量控制计划根据质量控制标准,制定质量控制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责任分工和时间安排等内容。

确保质量控制措施可行且符合实际生产或服务流程。

3. 实施质量控制根据质量控制计划,执行质量控制措施。

这包括监控生产过程或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采集相关数据和样本,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4. 进行质量检验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定期进行质量检验是必要的。

质量检验可以通过抽样检验、全面检验或其他适当的方法进行。

检验结果应与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合格。

5. 纠正和预防措施如果质量检验发现产品或服务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同时,还应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注意事项在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的简洁性和易操作性,避免过多的复杂步骤和程序。

- 建立合理的质量控制和检验频率,既要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又要避免资源浪费。

- 保持质量控制和检验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追溯。

- 定期评估和改进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以上就是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的概述、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合理实施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可以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

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

检验分析前、中、后的质量控制及流程1.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该阶段是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单、患者准备、原始标本的采集、储存、运输直至检验室验收、检验等全过程;.准确填写检验申请单:医生要准确无误地填写申请单,字迹要清晰可读,写明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病案号、诊断以及标本来源,有时还要附有简单的病历,特殊情况说明等临床资料;如果这些内容一旦被漏填、忽视、错填或者填写不清,都会使检验人员在检验操作过程不能全面获取患者信息,以至于不能根据患者生理变化对检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出现错报、漏报、误诊等情况;.患者准备:此项工作可以确保送检的标本质量,避免一些生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例如,当患者处于兴奋、激动、恐惧状态时,可导致白细胞、血红蛋白增高;患者运动时,可以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等一时增高;而且还可以引起血中钠、钾、钙以及清蛋白、血糖等指标的变化;高蛋白饮食可引起尿素、三酰甘油、尿酸、血糖等增高;另外服用药物以及疲劳、熬夜、饮酒等都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当采集患者标本时应尽可能的规避上述情况;如果确要检验,而又存在上述情况,应该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从而方便检验人员客观地解释检验结果;.标本采集注意事项:正常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采集标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核对检验申请单所填写与标签是否一致;②采血最好以坐位或卧位,从而确保安全;③止血带压迫时间不宜过紧、过长,也不要用力拍打穿刺部位,检验人员应在穿刺入血管后立即放松止血带;④采集标本的器材一定要符合实验要求;⑤避免血标本的溶血和标本的污染;2.分析中的质量控制该阶段是从接受标本开始,主要包括维护仪器、准备试剂以及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等,直至检测结果出来;.维护仪器:良好仪器是确保检验结果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强仪器的维护;检验仪器维护要按规定做好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以及季保养,使仪器终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验仪器在更换部件时一定要做好书面保养记录,从而有利用仪器发生故障时方便查询;.准备试剂:检测项目的试剂一定要按流程操作,要按试剂说明书来配制;暂时不用的试剂必须迅速放回冰箱中,以防止试剂挥发;对平时不经常使用的试剂,要观察其稳定性;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试剂,要及时更换;.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临床检验作为一项以实验为基础的工作,一定要建立和完善客观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使检验分析的全过程中都处于规范受控的状态,这样才能使检验结果客观、准确、及时;一是要确保仪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做好室内、室间质控,一旦出现失控情况,必须要有失控的调查记录及改正措施;二是规范保存原始记录,要重视原始数据的法律效力,各项检验结果原始记录是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检验结果的记载,也是最直接反映检测过程的数据资料;三是所有检验项目都应具有标准操作程序,此操作程序应该具备可操作性以及规范性、有效性;3.分析后的质量控制.认真审核测定结果:目前的医学检验越来越系统,越来越自动化,所以,检验人员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多;无任是患者信息的录入、标本编号到分离、审核仪器操作检验结果、发送检验报告单以及检验结果的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都是一环套一环,上述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瑕疵或者错误,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必须要认真分析和核对检测结果,以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错误,并及时改正;在此基础上,还要强化检验结果的分析比较,一旦检验结果超出了医学水平,检验人员应当立刻与近期结果进行比较,有效分析各参数之间关系,并与临床资料作分析比较,必要时还要与深入临床一线,了解患者病情以及标本采集的具体状况,从而真正保证检测结果的合理、准确和有效;.建立报告单签收制度:建立健全严格的报告单签收制度,所有的检验报告单都应该由专人负责统一送达;检验科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检验报告单的室内保存时间、保存方法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以便复查和核对;.结果分析和解释:一旦出现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相符合的情况,检验人员应及时和临床医生进行沟通,找准症结,摸清情况;随着医疗知识的普及,很多患者都希望知道自己病情和病因,所以,会经常性让检验人员对自己的检验结果做出有关解释,检验人员应当有针对性地根据检验结果对病情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1. 简介质量检验控制程序是指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检验和控制措施。

通过质量检验控制程序,可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缺陷和质量问题。

2. 目的质量检验控制程序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发现和解决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提升客户满意度。

3. 检验活动质量检验控制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检验活动:3.1 原材料检验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2 在制品检验在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需要对生产中间产物进行检验。

通过在制品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制造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

3.3 成品检验成品检验是质量检验控制程序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对成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可以确保产品达到设计要求,并具备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4. 控制措施除了检验活动之外,质量检验控制程序还包括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旨在确保产品制造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

4.1 过程控制通过建立严格的过程控制措施,对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4.2 设备维护保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状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减少设备故障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3 员工培训对生产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正确地执行质量检验控制程序。

5. 质量纪录质量检验控制程序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质量纪录进行记录。

这些质量纪录包括原材料检验报告、在制品检验报告、成品检验报告等,用于监控和评估产品质量。

6.质量检验控制程序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地设置检验活动和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缺陷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纪录系统,以便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

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

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

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一、引言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规定标准的关键过程。

在检验科中,质量控制流程是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科质量控制流程的标准格式,包括流程步骤、质量控制指标、数据分析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二、流程步骤1. 样品接收和标识- 检验科应建立严格的样品接收和标识制度,确保样品信息准确无误。

- 接收样品时,应与送样单进行对比,确认样品信息是否一致。

- 样品应按照规定的标识方法进行标识,以避免混淆或误用。

2. 样品处理和准备- 样品处理和准备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以确保样品在测试前得到适当的处理和准备。

-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确保样品处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样品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仪器校准和验证- 检验科应建立仪器校准和验证制度,确保测试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校准和验证应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记录校准和验证结果。

- 校准和验证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校准标准物质和验证样品,以确保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4. 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 检验科应定期使用质量控制样品进行测试,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 质量控制样品的选择应符合实验室的测试范围和要求。

- 测试结果应与质量控制样品的参考值进行比较,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5. 数据记录和分析- 检验科应建立完善的数据记录和分析系统,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 测试数据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记录,包括样品信息、测试结果、测试日期等。

- 数据分析应定期进行,以评估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异常处理和改进措施- 检验科应建立异常处理和改进措施制度,及时处理测试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 异常情况应记录并进行分析,找出异常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 改进措施的执行和效果应进行评估和记录,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质量控制指标1. 准确性- 准确性是指测试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质量检验控制程序简介质量检验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管理和控制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工作流程。

它包括规定各种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预期的质量要求。

目的质量检验控制程序的目的是确保产品或服务在生产和交付过程中的质量得到有效地控制和保证。

通过运行这个程序,可以及时发现和修正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增加客户的满意度。

主要步骤1. 制定质量检验计划: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和要求,制定质量检验计划,明确各个环节的质量检验内容和标准。

2. 设定质量检验标准:制定一套适用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检验标准,包括各个关键环节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3. 风险评估:对生产和交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

4. 实施质量检验:按照制定的质量检验计划和标准,对生产和交付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检验,包括现场检验、实验室测试等。

5. 记录和分析检验结果:将质量检验的结果进行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分析和处理,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6. 收集用户反馈:通过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了解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表现和改进需求,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

7. 持续改进:根据质量检验的结果和用户反馈,不断改进质量检验程序和标准,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注意事项1.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应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的质量管理标准和法规要求。

2.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必须由专业人员制定和执行,确保质量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应与其他质量管理工作流程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4.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应定期进行评估和审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理性。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是一个关键的质量管理工具,对于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质量检验控制程序,才能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质量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质量检验(检测)过程控制程序文件

1 目的为确保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的要求,而对创造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作出具体的规定。

2 范围合用于最终产品及所需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实物质量的监控过程中符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要求。

3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标准。

Q/HZK526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Q/HZK611 《外部供方评定控制管理Q/HZK504 《合同评审和协调程序》Q/HZK517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Q/HZK509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Q/HZK527 顾客财产控制Q/HZK512 检验和试验设备控制Q/HZK515 检验、测量和试验控制Q/HZK520 产品防护控制Q/HZK518 不合格品控制Q/HZK519 事件、不符合预防措施及改进控制程序Q/HZK443 外购外协件、原材料检验规定Q/HZK417 紧急放行追回程序Q/HZK442 外购外协件、在制品、成品抽样检验规定Q/HZK428 质量检验记录管理办法Q/HZK666 改进控制程序Q/HZK53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4 职责4.1 技术质量管理部(质保部)负责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的要求控制。

4.2 综合运行管理部(生产计划部、物资供应部)负责生产创造过程、物资采购过程中按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技术图纸、工艺、原辅材料标准等) 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控制。

4.3 技术质量管理部(各项目开辟室)负责提供产品过程中产生的自制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原辅材料及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性的技术标准及检验(检测) 细则(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检验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XX-XX-XX
版本:A1
批准签署: 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件受控盖章
为支持绿色办公,电子档案要在文件受控后用pdf格式发放,并使用密码管理打开权限,但签收和批准要签字。

修改履历
精品资料
文件正文:
1 •目的
确保与产品有关的来料、半成品及成品能有计划地进行检验和控制,确保在各种规定的检验和测量圆满完成之后,才能接收、转序、放行和交付产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来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测量、检验、试验等质量控制。

3 .职责
3.1开发中心、工程部
协助品质部制定来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标准。

3.2品质部
3.2.1制定检验标准;
3.2.2对来料、制程,外加工厂半成品、成品出货检验;
3.3生产部
负责生产中制程品的自检和互检。

3.4货仓
负责收料,对物料、成品的贮存保管及发放。

4 .内容
4.1进料检验
4.1.1仓库接收到来料,填写“收料检验五联单”放在待检区,并通知 IQC按计划验收。

4.1.2 IQC检验员依据《来料检验规范》和相应的检验作业指导书对送检物料和外加工板卡进行检验并填写“QC检验报
告”或“板卡发外加工来货验收报告”。

4.1.3当检验来料规格符合规定要求时,检验员在外箱上或料盘上盖“ IQC PASSED ”章对不能盖印章
的塑料袋装物料,可贴“ IQC PASSED ”标贴)。

4.1.4当检验来料规格不符合规定要求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品检员在“IQC检验报告”
填写判定结果,在外箱上贴上相关不合格品标签。

4.1.5当生产紧急,待物料上线的,由PC开出紧急放行申请单,生产部经理确认加签,品质部经理
或厂长批准后可不送IQC检验直接进仓上线全检处理。

4.2制程检验
4.2.1首件检验
每一订单开始生产前须进行首件检验,同一订单生产中断,再次生产此订单须进行首件检验,生产
过程中如有物料、文件变更时须进行首件检验,首件经生产线操作者自检后,向IPQC报检,IPQC 依据相应的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将结果记录于“首件检查表”,首检不合格时,检验员向操作者指出不
IPQC签字认可后,方可批量生产合格部位,要求纠正,操作者返工或重新生产,直至首检合格,
422自检
制程中各工序操作员依各工序作业指导书对本工序所做的产品进行自检。

4.2.3互检
制程中下一工位对上一工位的半成品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互检。

4.2.4专检
根据产品测试需要在生产线设置质量控制点,QC检验员依据各工序作业指导书进行专职检验并填
写QC检验日报表”
4.2.5巡回检查
IPQC检验员依据要求的巡检内容对规定区域进行检查并填写“IPQC巡检日报表” 一周同一项目出
现三次异常,IPQC发出IPQC巡查不合格通知单”,将巡检中发现的不良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部门确认并监督其及时改善;出现以下品质异常,须发出“品质异常处理单”:
A •当发现批量性不良时,须发出“品质异常处理单”;
B •当贵重器件出现不良时(硬盘、屏、电源),须发出“品质异常处理单”;
C •带功能性器件1小时内连续出现三个,须发出“品质异常处理单”;
D •当没有文件支持就生产时(ECN、联络单等),须发出“品质异常处理单”;
E.结构件、尺寸、影响组装不良率达5%,须发出“品质异常处理单”;
F •外观不良率达10%,须发出“品质异常处理单”。

4.3成品检验
4.3.1成品由生产部填写“送检单”交品质部,品质部依据《成品检验规范》及相应机型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抽检,并填写
“成品检验报告”。

4.3.2成品抽样检验不合格品、不合格批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经品质部负责人判定不合格的批
OQC检验员填写“返工通知单”发给生产部返工,必要时发出“制程异常处理单”。

4.3.3 OQC检验员在合格产品卡通箱上盖“ QA PASSED ”章。

并在“送检单”上签字确认。

检验合格的产品由生产部负
责办理入库,成品仓库只接收OQC检验合格的产品。

5.相关文件
MB-QA-0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MC-QA-02 《来料检验规范》
MC-QA-03 《成品检验规范》
6 .质量记录
MB-QA-03 附表1 (A1 ) IQC检验报告(见附件)
MB-QA-03 附表2 (A1 ) 板卡发外加工来货验收报告(见附
件)
MB-QA-03 附表3 (A1 ) QC检验日报表(见附件)
MB-QA-03 附表4 (A1 ) IPQC巡检日报表(见附件)
MB-QA-03 附表5 (A1)组装首件检查表(见附件)
MB-QA-03 附表6 (A1)成品检验报告(见附件)
MB-QA-03 附表7 (A1)品质异常处理单(见附件)
MB-QA-03 附表8 (A1)IPQC巡查不合格通知单(见附
件)
MB-QA-03 附表9 (A1)包装首件检查表(见附件)
MD-PD-02A 送检单(见《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MD-QA-20A 返工通知单(见《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正文结束!
QC 检验报告(五金、塑胶、包材类)
需料状况:口特急□急□正常编号:
如果来料品质部IQC判定“拒收”则由PMC视物料需求状况,召集相关部门开MRB会议决定
MB-QA-03 附表 1 (A1)
IQC检验报告(电子类)
需料状况:口特急□急□正常编号:
MB-QA-03 附表 1 (A1 )
板卡发外加工来货验收报告
:
MB-QA-03 附表2 (A1 )
线别: 机型: 检验工序: 单号:
容量:
客户: 日期:
PCB版本: 软件版本:
审核:
QC检验日报表
机身序列号不良现象
时间段
备注
08 : 30
09 : 30
09: 30
10: 30
10 : 30
12 : 00
13 : 30
14 : 30
14: 30
15: 30
15 : 30
16 : 30
16:30
18:00
加班
生产总数
不良总数
不良率
拉长确认
填表:
MB-QA-03 附表 3
(A1)
IPQC巡检日报表
检查区域:日期:年月日
MB-QA-03 附表4 (A1)
组装首件检查表
MB-QA-03 附表 5 (A1 )
成品检验报告
编号
检验日期: 检验员: 审核: 批准:
MB-QA-03 附表 6 (A1 )
品质异常处理单
NO :
MB-QA-03 附表 7 (A1 )
IPQC巡查不合格通知单
NO :
MB-QA-03 附表 8 (A1 )
包装首件检查表
MB-QA-03 附表 9 (A1)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