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啤酒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青岛啤酒战略分析

青岛啤酒战略分析青岛啤酒是中国著名的啤酒品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之一。
随着中国国内的啤酒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青岛啤酒对自己的定位、发展战略与市场策略不断调整和升级。
本文将对青岛啤酒的战略进行分析和评估。
一、品牌定位1.1品牌价值:青岛啤酒一直以来通过提高品质和品牌形象来提高其品牌价值。
在过去数年中,青岛啤酒推出了一系列的高品质产品,比如“青岛纯生啤酒”,“青岛金标啤酒”和“青岛原浆啤酒”等。
此外,青啤还将其品牌形象转化为现代感、潮流感和国际感,并与多个高端品牌如Porsche等联手推出联名产品,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1.2产品定位:青岛啤酒主要位于高档啤酒市场,以高品质和高档次定位为主,目标消费者为有高品位和追求品质的消费者。
二、营销战略2.1品牌营销战略:青岛啤酒实行差异化的品牌营销策略,利用其特有的青岛文化和历史,与不同的文化机构和商业伙伴展开合作,如山东大学合作举办“文化让城市更加有味道”系列活动等,让消费者对于青岛啤酒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提高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
2.2线上渠道营销战略:线上渠道营销是青岛啤酒倡导的营销方式。
青岛啤酒在网络上品牌推广方面做得非常好,通过百度关键词的投放、微信公众平台及官方网站的宣传等形式进行网络营销,增加青岛啤酒品牌在年轻人中的认知度和口碑。
2.3社交媒体营销战略:社交媒体营销也是青岛啤酒倡导的营销方式,其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在年轻受众中进行有声有色的品牌推广。
在推广方式上,青岛啤酒采用原创影视节目、音乐会演出、星体育比赛等形式,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互动内容,增加受众的关注度和忠诚度,并且青岛还投资电竞行业,在多项电竞赛事中作为赞助商。
三、产品战略3.1 产品的特点:青岛啤酒在啤酒市场的竞争中,通过不断推出新的品种创新和品质升级,使其产品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
急需革新的消费者口味趋势,青岛啤酒研究制作出新品种啤酒,如燃油啤酒、椰子味啤酒等,以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同时青岛啤酒也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使之成为中国最好的高档啤酒品牌,在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上获得较大的增长。
啤酒的互动营销策略

啤酒的互动营销策略作为一种经典的饮品,啤酒的互动营销策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策略,帮助啤酒品牌实施互动营销活动。
1. 社交媒体活动: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展开互动营销活动,例如举办啤酒知识竞赛、推出创意啤酒配对菜谱、要求消费者分享喝啤酒的照片和故事等。
这些活动可以通过创建特定的主题或标签来使参与者共享他们的经历,并通过点赞和评论的互动加强与品牌之间的互动。
2. 微信游戏推广:利用微信的大量用户流量,开发精心设计的小游戏,鼓励用户与品牌进行互动。
例如,可以设计一款啤酒泡泡游戏,参与者需要点击屏幕来消除相同颜色的泡泡,游戏结束后,他们将获得品牌奖励或折扣券。
这种互动游戏不仅可以吸引潜在消费者,还可以提高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机会。
3. 活动合作:与其他相关领域的品牌合作,可以举办一系列互动活动。
例如,与当地美食节合作,举办啤酒品鉴活动,与知名DJ或乐队合作,举办露天音乐会,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啤酒供观众享用。
这种合作能够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增加品牌知名度,并创造更多销售和合作机会。
4. 用户生成内容:鼓励用户生成与品牌相关的内容,例如照片、视频或故事,并鼓励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
可以设立特定的主题或标签,然后通过评选和奖励来鼓励用户参与。
这种策略不仅可以提高用户参与度,还可以扩大品牌的曝光度和口碑。
5. 线上直播活动:通过线上直播平台,举办啤酒品鉴会或教学活动。
品牌可以邀请专业的品酒师或餐馆主厨,进行线上示范,并与观众互动回答问题。
观众可以通过弹幕、点赞和打赏等方式与讲师互动,增加参与感和品牌认同感。
通过执行以上互动营销策略,啤酒品牌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增加品牌知名度,并建立积极的品牌形象。
重要的是要确保互动营销策略与品牌的核心价值和目标一致,同时不断关注市场趋势和消费者的需求,以保持竞争力并获得成功。
啤酒酒水促销营销策略及方案

啤酒酒水促销营销策略及方案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酒水市场中,如何制定有效的促销营销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啤酒酒水促销的策略和方案,以帮助企业吸引更多顾客、提高销售量和市场份额。
1. 策略定位在制定促销策略之前,企业应该准确定位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
通过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购买行为,可以更好地制定准确的营销策略,提高销售效果。
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
2. 促销活动设计为了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和提高销售量,企业可以采取以下促销活动设计:a. 打折促销通过降低商品价格,企业可以吸引更多顾客的购买。
例如,购买一定数量的啤酒酒水可以享受一定折扣或者参与满减活动等。
这种促销活动可以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增加销量。
b. 买赠活动企业可以在购买啤酒酒水时赠送相关礼品,如瓶开器、酒杯等。
这种促销活动可以增加顾客的购买满足感,提高品牌忠诚度和再购买率。
c. 组合销售将不同品牌和种类的啤酒酒水组合在一起销售,可以增加顾客的选择范围,并提供更实惠的价格。
这种促销活动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兴趣。
d. 线上促销结合线上渠道进行促销活动,如在电商平台上推出限时抢购、团购和砍价活动等。
线上促销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互联网用户,增加售货额。
3. 营销渠道选择为了提高促销效果,选择合适的营销渠道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营销渠道选择:a. 餐饮行业合作与餐厅、酒吧等餐饮行业合作,推出联合促销活动。
例如,在特定的餐厅用餐时,顾客可以享受折扣或特价酒水。
这种合作可以增加品牌知名度、扩大销售覆盖范围。
b. 社交媒体推广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产品推广和促销活动,如微博、微信、抖音等。
通过发布优惠信息、举办线上互动活动等方式,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和参与,提高品牌曝光度。
c. 门店陈列和推广在门店中设置专门的陈列区域,突出展示啤酒酒水特色和促销信息。
通过设立试饮区、提供免费小吃等方式,增加顾客试饮和购买的机会,提高销售额。
青岛啤酒案例营销策略优势分析

青岛啤酒案例营销策略优势分析青岛啤酒案例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品牌之一,通过其独特的营销策略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下面是青岛啤酒案例的营销策略优势分析:1. 强调品牌文化和历史传承:青岛啤酒将其产品与青岛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联系在一起,强调自身作为中国创办最早的啤酒品牌的荣誉。
这种传承和历史意味着品牌的可靠性、质量和口碑,有助于消费者对青岛啤酒建立情感连接。
2. 与大型活动和体育赛事的合作:青岛啤酒经常与大型活动和体育赛事进行合作,如奥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等。
通过赞助这些活动,青岛啤酒能够将其品牌推广给全球观众,并与体育运动的活力和阳光形象联系在一起,提供积极和年轻的品牌形象。
3. 创意的广告策略:青岛啤酒的广告策略充满创意和幽默,与中国消费者的喜好相契合。
通过与著名明星和幽默情节合作,这些广告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使其对品牌产生兴趣,并购买其产品。
4. 多样化的产品线和包装设计:青岛啤酒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啤酒产品,包括经典版、特制版、绿色瓶等。
这种多样化的产品线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偏好,提供更广泛的选择。
此外,青岛啤酒还注重包装设计,通过与艺术家和设计师合作,将产品与时尚、艺术以及当代文化融合在一起,吸引消费者眼球。
5. 积极的社交媒体营销:青岛啤酒巧妙地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拓展其品牌影响力。
通过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发布有趣、有价值的内容,与用户互动,提供各种促销活动和优惠券等。
这种积极的社交媒体营销能够增加品牌的曝光度和用户参与度,并建立更密切的用户关系。
总而言之,青岛啤酒案例通过强调品牌文化与历史传承、与大型活动合作、创意的广告策略、多样化的产品线和包装设计以及积极的社交媒体营销等策略,成功促进了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产品的推广。
这些优势使得青岛啤酒在中国市场上保持了多年的领先地位,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有益的营销经验。
雪花啤酒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雪花啤酒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对雪花啤酒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分析,通过探讨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市场细分、产品创新、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等方面,总结了雪花啤酒能够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的原因。
雪花啤酒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通过市场调研和消费者反馈意见,优化其市场营销策略,使之更符合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了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关键词:雪花啤酒、营销策略、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市场细分、产品创新、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啤酒是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酒类饮品,是一种以麦芽、啤酒花、水、酵母等为原料,通过酒精发酵而成的低酒精度发泡性饮料,其口感清爽、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高,啤酒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传统啤酒企业如雪花啤酒也受到来自国内外众多品牌的挑战。
具体来讲,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人均收入逐渐提升,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愈加高涨,这使得啤酒行业面临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同时其竞争对手也不断增多。
在此形势下,各家企业都在不断探索多种营销策略,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吸引顾客,提高品牌知名度,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份额。
1.2 研究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雪花啤酒,旨在通过研究其市场营销策略,探讨雪花啤酒在激烈竞争环境下能够稳居市场领先地位的原因,以期为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1.3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1)文献资料法:主要通过资料检索和文献翻阅的方式,收集雪花啤酒的历史背景、市场竞争情况、品牌定位、市场细分、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等方面的信息。
2)实地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针对一定数目的雪花啤酒消费者、市场运营人员、销售人员、经销商等群体,通过开展实地调研,获取消费者对于雪花啤酒的认知、需求以及对其市场营销策略的评价等信息。
3)专家访谈法:与相关行业专家、营销经验丰富的人士开展深入访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汲取他们的营销经验,以获得更为深入和宝贵的信息。
雪花啤酒现有营销策略分析

雪花啤酒现有营销策略分析雪花啤酒是中国百威英博集团旗下的品牌之一,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迅速成为了中国啤酒市场的领导者之一。
其成功主要得益于其有效的营销策略。
起首,雪花啤酒重视品牌形象的塑造。
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产品和公司的认知和感知,对于建立消费者忠诚度和品牌价值至关重要。
雪花啤酒通过在广告中塑造年轻、时尚的形象,与年轻消费者建立了紧密的关联。
例如,其广告中常出现的摩登城市景象和年轻人聚会的场景,给人一种活力和时尚感,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
其次,雪花啤酒重视渠道拓展。
雪花啤酒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网络遮盖面广,包括各大超市、便利店、餐饮店等。
这种多样化的销售渠道使得消费者可以轻松地选购到产品,同时也增加了产品的曝光率。
此外,雪花啤酒还重视与线上电商平台的合作,通过在电商平台上进行促销活动,进一步拓展了销售渠道。
第三,雪花啤酒重视市场推广活动。
雪花啤酒屡屡举办各种促销活动,如赞助音乐节、体育赛事等,并与明星签约代言。
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参与和关注,提高了产品的著名度和销量。
此外,雪花啤酒还屡屡推出限量版产品,通过稀缺性吸引消费者选购,增加了产品的奇特性和吸引力。
最后,雪花啤酒重视消费者体验。
雪花啤酒通过不息改良产品口感和质量,提升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满足度。
此外,雪花啤酒还乐观回应消费者的反馈和需求,不息改进产品和服务,提高了消费者的忠诚度。
这种关注消费者体验的态度,使得雪花啤酒在竞争激烈的啤酒市场中脱颖而出。
综上所述,雪花啤酒的成功得益于其有效的营销策略。
通过重视品牌形象、渠道拓展、市场推广活动和消费者体验,雪花啤酒在中国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雪花啤酒需要不息创新和改进,以保持其竞争优势,并继续引领中国啤酒市场的进步。
啤酒销售策略及方法

啤酒销售策略及方法啤酒销售策略及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市场推广手段,能够帮助啤酒品牌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额。
下面将详细描述10条关于啤酒销售策略及方法。
1. 定位目标市场:在制定销售策略前,必须明确目标市场。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来确定目标市场的特征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期待。
2. 确定差异化竞争策略:在竞争激烈的啤酒市场中,品牌需要通过差异化竞争来突显自身的特色。
可以从酿造工艺、口味、包装设计等方面进行差异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建立强大的渠道网络:建立强大的渠道网络是销售策略的关键。
可以通过与超市、酒吧、餐厅等合作,扩大销售渠道,增加销售量。
4. 做好品牌传播:品牌传播是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广告、促销活动、赞助等方式进行品牌传播,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
5. 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啤酒是一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饮品,可以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增加其吸引力。
可以在包装、广告宣传中融入当地元素,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共鸣。
6. 提供个性化服务:消费者对于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可以通过会员制度、定制礼品等方式提供个性化服务,增加消费者的忠诚度。
7. 发展线上销售渠道:随着电商的普及,线上销售渠道越来越重要。
可以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与电商平台合作,通过网络推广和销售来增加销售额。
8. 开展促销活动:促销活动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打折、赠品、限时优惠等方式开展促销活动,增加销售量。
9. 建立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售后服务是消费者购买啤酒后的重要保障。
可以建立客服热线、在线咨询等售后服务体系,及时解答消费者的问题和投诉。
10. 加强市场监测与分析:市场监测与分析能够帮助品牌了解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及时调整销售策略。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销售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市场监测与分析。
以上是关于啤酒销售策略及方法的10条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销售策略,啤酒品牌可以提高销售额,拓展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
某啤酒营销案例分析

二、情境分析
A产品分析
B竞争对手界 定与分析
C消费者分析
D市场分析
A.产品分析
1.青岛啤酒以精选粉质高而蛋白质低的 国产优质白皮小麦加工制造的小麦芽为 原料。酒液清澈透明、香醇爽口、泡沫 细腻、持久挂杯而驰名中外, 被誉为“啤 酒中的起泡香槟酒, 它的泡沫洁白细腻, 持泡性良好, 时间长。
金志国离职 后2012年6月 公司销售量 突破100万千 升,同比增 长15%,创 单月销售记 录
核心战略: 扩大市场占有率
2013年年 度营销目标
2013年市 场占有率达 30.18%, 比去年增长
32.4%
2013年 年度销售
量达 到850万
千升
青岛啤酒营销战术
➢执行摘要 ➢情境分析 ➢战略分析( ➢财务分析 ➢控制监督与权变
D.市场分析
海南地处热带,人口867万,经济和旅游业发达,消费水平较高 ,对啤酒的消费需求旺盛。沿海渔区和东线中南部的消费者以中 低档产品消费为主,高档产品消费集中在经济条件优越、餐饮娱
乐发达的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等。上述区域的年消费量大致 如下:
区域
海口 三亚 儋州 其他市县
人口(万人) 200 70 98
目标市场
诉求对象一: 中等收入以上的社会阶层,经济收入较高,社交范围较广,应酬较多的 这部分时尚人士组成。这部分人具有许多共同特点。具有较高的生活品 质,能够较快接受新鲜物质,能够是较多的团体消费,社会影响力大, 男性占据主导地位。这些消费者张扬不乏内敛,成功或在成功的边沿, 潮流不失风格。 诉求重点: 最纯正的口感和风味,成功男士的象征。 诉求对象二: 年轻人,这群人正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充满激情、积极进取、敢于挑 战自己、懂的享受生活,但他们身上又要承担很多压力。在工作事业上 积极努力,敢于挑战,在生活上也要积极享受。20—35岁的年青人。 诉求重点: 时尚、活力、健康、动感的年青人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花啤酒”营销渠道策略分析第一章绪论1.1问题的提出1.2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1.3有关名词解释第二章“雪花啤酒”的市场现状2.1雪花集团简介2.2“雪花啤酒”的市场现状第三章“雪花啤酒”的营销渠道策略3.1“雪花啤酒”的营销渠道策略3.2“雪花啤酒”的营销渠道策略的变革第四章“雪花啤酒”营销渠道策略的思考4.1 关于“雪花啤酒”竞争渠道的思考4.2 关于“雪花啤酒”发展渠道的思考蒙牛营销渠道策略分析指导教师关森摘要渠道策略是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竞争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本人通过对营销4P理论的学习和思考,结合从大众媒体上了解到的蒙牛集团营销渠道的现状和发展,在此提出了关于蒙牛营销渠道的建立等相关问题,并对蒙牛集团未来的发展和经营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字:营销,渠道,蒙牛1 导论1.1 4P’S理论该理论是杰瑞•麦卡锡(Jerry McCarthy)教授在其《营销学》(Marketing,第一版,出版于1960年左右)最早提出了这个理论。
不过早在他取得西北大学的博士学位时,他的导师理查德•克鲁维(Richard Clewett)就已使用了以“产品(Product)、定价(Price)、分销(Distribution)、促销(Promotion)”为核心的理论框架。
杰瑞把“分销”换成“地点”(Place),使这个理论成为所谓的“4P”理论。
1.1.1.产品(Product)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任何东西,包括形产品、服务、人员、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1.1.2.价格(Price)是指顾客购买产品时的价格,包括折扣、支付期限等。
价格或价格决策,关系到企业的利润、成本补偿、以及是否有利于产品销售、促销等问题。
影响定价的主要因素有三个:需求、成本、竞争。
最高价格取决于市场需求,最低价格取决于该产品的成本费用,在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的幅度内,企业能把这种产品价格定多高则取决于竞争者同种产品的价格。
1.1.3.渠道(Place)所谓销售渠道是指在商品从生产企业流转到消费者手上的全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环节和推动力量之和。
1.1.4.促销(Promotion)促销是公司或机构用以向目标市场通报自己的产品、服务、形象和理念,说服和提醒他们对公司产品和机构本身信任、支持和注意的任何沟通形式。
广告、宣传推广、人员推销、销售促进是一个机构促销组合的四大要素。
1.2 营销渠道策略它是整个营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是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它对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企业的营销渠道不断发生新的变革,旧的渠道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
包括渠道的拓展方向、分销网络建设和管理、区域市场的管理、营销渠道自控力和辐射力的要求。
企业营销渠道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其他的营销决策,如产品的定价。
它同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一样,也是企业是否能够成功开拓市场、实现销售及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
1.3 营销渠道策略理论的演进1.3.1、20世纪50年代中作为“市场营销组合”的要素第一次出现20世纪50年代,“市场营销组合”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
尼尔·鲍顿提出了旨在指导企业营销实践的12因素“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计划、定价、厂牌、供销路线、人员销售、广告、促销、包装、陈列、扶持、实体分配和市场调研”。
这一组合策略在理论上第一次对市场营销的研究范围进行了较好的界定;其中提出了被现代营销渠道策略理论作为基础的“供销路线、人员销售、陈列、扶持、实体分配”等策略。
尼尔·鲍顿第一次总结了市场营销活动中与渠道有关的各项活动内容,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指出了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在渠道方面应该如何做好有关“供销路线、人员销售、陈列、扶持、实体分配”等活动,对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可以说,尼尔·鲍顿界定了营销渠道策略理论的研究范围;并强调了“供销路线、人员销售、陈列、扶持、实体分配”等须与其他7个要素相配合。
1.3.2 20世纪60年代中第一次提出“渠道策略”概念20世纪60年代,麦卡锡提出了影响深远的4Ps组合策略,即“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这一组合策略使人们从较为繁杂的营销变数中找到了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中第一次提出“渠道策略”的概念。
麦卡锡在尼尔·鲍顿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将营销实践的12因素概括为4种策略。
渠道策略的内容包括:为使目标顾客能接近和得到其产品而进行各种活动的策略。
提出必须有效的利用各种中间商和营销服务设施,以便更有效的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目标市场。
指出厂家必须了解各种类型的零售商、批发商和从事实体分销的公司以及他们是如何进行决策的。
1.3.3 20世纪90年代强调渠道的便利由于市场营销的发展,原来的4P组合逐渐由4C组合取代,即“顾客、成本、便利和沟通”这四个要素的新的营销组合策略;在渠道策略方面更多地强调便利(Convenience),即指为消费对象提供尽可能的方便的消费通道,使其消费的非货币成本降低,如连锁超市就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体现了便利性。
这里的强调渠道的便利,要求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渠道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方便。
现在兴起的大型连锁卖场和网络营销,可以认为是对这一渠道策略的贯彻。
贯彻这个渠道策略,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观念的改变,更涉及到流程重组、组织重组。
解决了为消费者创造便利的消费通道问题,往往会使铺货率或市场占有率有戏剧性的巨大提升。
要注意的时,这里强调的渠道战略-强调便利还是和另外的“顾客、成本、沟通”相结合起来的,便利只是渠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3.4进入21世纪开始强调关系营销美国学者舒尔茨(Don E.Schultz)提出了新的“4Rs营销组合”理论,即市场营销应包含以下四个要素:关联、反应、关系和回报。
在渠道策略方面强调关系营销,强调厂商应当与顾客建立长期、稳定且密切的关系,降低顾客流失率,建立顾客数据库,开展数据库营销,从而降低营销费用。
现在的市场经济中,商业合作伙伴之间强调合作、双赢;而在厂商与顾客之间,也是如此。
留住一个老顾客的成本只是开发一个新客户的五分之一;而且一个满意的老顾客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新顾客,口碑广告是最有效的广告之一;而且,由于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进步,使得为厂商与顾客建立长期、稳定且密切的关系创造了技术条件,使厂商能够更快、更准的找到老客户。
渠道的目的就是为了厂商与客户建立联系,从而实现商品的流通。
从这个意义上说,强调关系营销的渠道战略开始回归营销渠道的核心和本义。
1.3..5我国学者对现在的渠道策略新趋势的分析我国学者认为现在的渠道策略新趋势表现为三方面:1.3.5.1渠道结构以终端市场建设为中心。
以前企业多是注重在销售通路的顶端和中端,通过市场炒作和大户政策来展开销售工作;当市场转为相对饱和的状态,对企业的要求由“经营渠道”变为“经营终端”。
1.3.5.2渠道成员发展伙伴型的关系。
传统的渠道关系是“我”和“你”的关系,即每一个渠道成员都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以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甚至不惜牺牲渠道和厂商的整体利益。
在伙伴式销售渠道中,厂家与经销商由“你”和“我”的关系变为“我们”关系。
厂家与经销商一体化经营,实现厂家渠道的集团控制,使分散的经销商形成一个有机体系,渠道成员为实现自己或大家的目标共同努力。
1.3.5.3渠道体制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销售渠道改为扁平化的结构,即销售渠道越来越短,销售网点则越来越多。
销售渠道变短,可以增加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力;销售网点增多,则有效地促进了产品的销售量。
如一些企业由多层次的批发环节变为一层批发,即形成厂家——经销商——零售商这样的模式,企业直接面向经销商、零售商提供服务。
2 蒙牛的市场现状2.1 蒙牛集团简介蒙牛乳业由自然人出资,采取发起设立方式于1999年7月成立。
短短六年时间,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
其中,UHT牛奶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冰淇淋销量居全国第一。
六年多来,蒙牛带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新增奶牛80多万头,产业链条辐射几百万牧民。
2004年,销售收入达到72亿多元,年收奶量一五0万吨,发放奶款约30亿元,成为中国乳界收奶量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第一龙头”。
目前,公司已在全国一五个省级行政区建起20多座生产基地。
产品覆盖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地区,并出口港澳、东南亚、蒙古、美国塞班等国家和地区,是国内乳业牛奶出口量最大的企业,开发的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及奶片等系列100多个品种。
2002年10月19日,“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CEO峰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在大会表彰的1999-2006年度中国超速成长百强企业(非上市、非国有控股)中,蒙牛乳业以1947.31%的成长速度名列榜首。
2.2 蒙牛的市场现状2.2.1."先建市场,后建工厂"1999年蒙牛创立的时候,面临的是"三无状态":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
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1999年公司董事会确定?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发展战略。
通过虚拟联合,蒙牛投入品牌、管理、技术、配方,与区内外8家乳品企业合作,当年实现销售额0.4亿元。
当时,比照"哑铃型企业"的说法,蒙牛把这种"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研发与销售在内,生产加工在外)的企业组织形式,称作"杠铃型"。
1999年底,蒙牛建起了自己的工厂,自此由"虚"转"实"。
2.2.2.建立"全球样板工厂",形成年产液态奶80万吨、冰淇淋20万吨的规模1999年底,蒙牛总部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2000年底,二期工程投入使用;2002年底,三期工程投入使用。
一、二、三期工程建时均定位于"国内顶尖、国际领先"。
2002年底竣工的三期工程,总投资9.6亿元,同时放置20多条生产线,日处理鲜奶1000余吨,是目前全球放置生产线数量最多、处理鲜奶能力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单体车间,被世界上最大的牛奶设备制造商利乐公司列为"全球样板工厂",这在中国境内尚属首例。
与此同时,蒙牛生产基地以总部呼和浩特为轴心,向西延伸,进入包头、巴盟等地区;向东延伸,进入兴安盟、通辽等地区;向外省延伸,进入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湖北、兰州、新疆、浙江、河南、黑龙江等地区。
目前,企业已形成了年产液态奶80万吨、冰淇淋20万吨的生产规模,开发的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粉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