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7月护理学报July,2012第19卷第7A期Journal of Nursing(China)Vol.19No.7A

【研究生园地·综述】

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张丽娣1综述;李乐之2审校

(1.中南大学护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13;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护理部,湖南长沙410011)

[关键词]心理弹性;护理教育;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969(2012)07A-0017-03

心理弹性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nthon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经30余年发展,现已成为国际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在心理学、临床医学、教育学、护理学等各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心理弹性是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个人的应激反应,个人在面临压力危机时,心理弹性是其能否成功复原的决定性因素。在护理行业,心理弹性已被看作是护理活动中协助护士良好地适应生理和心理损害的一个基本要素[1]。而护理专业学生是护理事业的后备军,其心理弹性水平是决定其今后能否胜任护理工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笔者对心理弹性的定义、相关因素及测评工具进行综述,并就如何从教育学的角度将心理弹性的培养融入护理教育提出思考。

1心理弹性的定义

心理弹性(resil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词根“resilire”,意为“反弹”。因此,其有从创伤或痛苦事件中复原并获得良好适应之意。因不同研究者研究视角各异,国内外对心理弹性至今尚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依据其内涵侧重点不同,归纳起来大致有3类定义:结果性定义、能力性定义和过程性定义。结果性定义侧重于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个体仍能适应良好或积极发展这一结果[2];能力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体能够承受消极变化同时表现出良好适应行为的能力[3];过程性定义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4]。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把心理弹性看作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行为、思考、行动等各方面,是可通过学习和培养发展起来的。美国心理学会[5]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尽管心理弹性的概念未统一界定,但研究者普遍认为,构成心理弹性必须具备2个操作性定义要素:(1)面临逆境;(2)成功应对(或适应良好)。

2心理弹性相关因素

2.1 个体特征与心理弹性相关的个人能力包括乐观、信念、希望、自我效能感、控制能力、应对方式等。Gillespie等[6]对1430名澳大利亚手术室护士调查后得出,希望、自我效能、控制、应对、能力为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且认为希望、自我效能和应对是心理弹性的定义属性,这些属性促使个体在一定的环境下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后续的研究[7]还发现,工作年限、年龄及文化程度均与心理弹性水平呈正相关,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工作年限可以预测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弹性,且仅可以解释变量的

3.1%。Edward[8]通过对6名社区精神工作者进行访谈,发现自我感觉、信念、希望、洞察力及自我照顾与心理弹性有关,心理弹性水平高的个体在面临新的挑战时,对生活更乐观、更充满激情。Beardslee[9]对护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情绪智力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47,P<0.01)。提示在医疗卫生工作的高压力下,积极的个性特征有助于个体保持工作热情,从容应对挫折,获得良好适应。

2.2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心理弹性的一个基本要素,包括家庭的支持及外部支持系统,如宗教信仰、朋友、同事、医护人员的精神与信息支持等。Yu 等[10]在2008年四川地震1个月后对2914名青少年心理弹性检测发现,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44,P<0.01),与抑郁、焦虑呈负相关(分别r=-0.38, r=-0.25,P<0.01)。Kornhaber等[11]对烧伤科护士进行访谈,访谈对象认为多学科团队是其工作环境中最重要的资产,如果缺乏团队的支持,烧伤科护士无法

[收稿日期]2012-02-24

[作者简介]张丽娣(1986-),女,广西贵港人,本科学历,硕士研

究生在读。

[通讯作者]李乐之(1965-),女,湖南益阳人,博士,教授,护理

部主任。E-mial:llz6511@

17万方数据

护理学报2012,19(7A)

胜任护理烧伤病人的工作。社会支持不仅可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及对个体所处环境的预测感和稳定感,还可有效调节个体行为方式,促使个体采用积极应对策略,增强自我控制感,从而提高心理应激水平。因此,对个体而言,应树立正确的社会支持认同意识,培养争取社会支持的社会能力,以有效争取外部支持。

2.3 积极情绪赵晶等[12]研究发现,大学毕业生心理弹性与积极情绪呈正相关(r=0.489,P<0.01)。Tugade等[13]的一项研究亦支持心理弹性与积极情绪呈正相关这一假说,并且认为,心理弹性高的个体正是通过积极情绪从负性事件中找到积极的意义而获得反弹重生的。拥有积极情绪是心理弹性水平高者的特点:心理弹性水平高者对生活总是充满激情与活力,对新的挑战充满好奇并乐于接受;他们幽默、富于创造性、放松、乐观,不仅乐于培养自身积极情绪,也善于激起亲密接触者的积极情绪,因而创造一种支持性的社会网络,并以此来协助自己度过某些困境[14]。积极情绪有助于个人心理资源的能力建设,而正是其心理资源在有效应对重大创伤时至关重要。鉴于积极情绪的重要性,构建促进个体积极情绪的干预方法,对于提高个体心理弹性意义重大。

2.4 应对方式Campbell-Sills等[15]指出,应对方式是心理弹性的一个重要变量,任务导向型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并介导自觉性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采取情绪导向型应对者,心理弹性水平较低。高中生心理弹性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心理弹性越低,则越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如自责、幻想、退避[16]。采取逃避型应对方式的个体,不具备承受重大生活事件的心理弹性。提示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方面应加强积极应对方式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应重视对消极应对方式的识别与矫正,尽量避免消极应对方式对个体的损害。

3心理弹性测评量表

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心理弹性测评量表主要为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RSA)以及心理弹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RS)。上述3个量表均由国外学者研发,经由我国学者引进文化调适后用于中国人群。

3.1 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此量表最初作为临床实践评估应对压力能力的工具。涉及个人能力、忍受消极情感、接受变化、控制、精神影响5个维度共25个条目,Likert5级计分,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弹性越高。英文版Cronbach’sα系数为0.89,重测信度0.87[17]。Yu等[18]2007年对该量表进行翻译,中文版仍包含原量表25个条目,Cronbach’sα系数为0.91。验证性因子分析未能支持原量表5个维度模型,探索性因子分析产生3个维度,即坚韧和控制、力量和乐观。该量表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和验证,可用于社区人群、门诊和住院患者、创伤后应激、焦虑及应激障碍者。

3.2 成人心理弹性量表原量表由Friborg等[19]于2003年编制,主要探究个体内省和人际保护因子,包括自我的知觉、将来的计划、社会能力、组织风格、家庭凝聚力和社会资源6个维度共33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计算总分和总均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弹性越好。该量表可用于临床和健康心理学,作为评估个体心理弹性保护因素的工具。杨立状等[20]对此量表进行了翻译并对39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初步试测。经过翻译后的量表保持了原量表的6维度结构,量表总信度为0.87,6维度模型能较好拟合数据。

3.3 心理弹性量表此量表由Wagnild等[21]于1993年访谈24名成功应对重大挫折的女性而研发,共25个条目。用于识别个人心理弹性的程度,包含个人能力、对自我和生活的接纳2个维度,采用Likert 7级计分,总分25~175分,Cronbach’sα系数为0.91。可应用于不同教育和经济背景下青少年群体及不同年龄段的成人,是目前应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心理弹性量表。Lei等[22]2011年对该量表进行翻译并在汶川地震幸存大学生中进行测评,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4,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原量表结构适合中国人群。

4展望及启示

心理弹性的概念虽较早已引入我国,但研究对象多局限于儿童、高校大学生,较少涉及肿瘤患者、老人及特殊职业人群如军人、护士,且多数研究还处于心理弹性特质的确认和保护因子的识别阶段。我国心理弹性的研究仍应加快步伐,一方面将研究对象扩展到面临创伤及高压力的人群,另一方面应致力于心理弹性的应用研究,如从心理弹性保护因素出发构建个体心理弹性的支持系统。针对后者,国内已有少量的干预研究尝试,如钱定金等[23]对学龄期

18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