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条件对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及其干缩性能的影响分析
海水及养护方式对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

海水及养护方式对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
王传林;刘泽平;张腾腾;张宇轩
【期刊名称】《材料导报》
【年(卷),期】2022(36)10
【摘要】海水含有多种盐类,会对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反应产生影响。
本工作研究了拌和水、养护水和养护温度对硅酸盐水泥水化及性能的影响。
通过试验发现,海水
作为拌和水能够促进硅酸盐水泥的早期水化,生成钙矾石和Friedel盐,并提高水泥
石密实度,但是在后期会因盐结晶压力等因素破坏硅酸盐水泥基体微观结构,对其强度产生不利影响。
而海水作为养护水对硅酸盐水泥会产生腐蚀作用。
海水中的盐离子渗透进水泥基体内部与水化产物反应,生成钙矾石和Friedel盐等物质,增大基体
体积,降低其力学性能。
高温能够促进硅酸盐水泥的溶解-成核-沉淀过程,提高其早期强度。
上述三因素对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拌和水>养护温度>养护水。
【总页数】7页(P70-76)
【作者】王传林;刘泽平;张腾腾;张宇轩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广东省结构安全与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528
【相关文献】
1.养护温度对高掺量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
2.不同养护制度对普通硅酸盐水泥基三元胶凝体系力学性能及变形的影响
3.养护方式对高吸水树脂在水泥基材料中内养护性能的影响
4.养护温度对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体系性能的影响
5.矿物组成对低热硅酸盐水泥抗海水侵蚀性能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特性与应用

3.快硬早强结构
4.抗冻混凝土
1.一般混凝土
2.预应力混凝土
3.底下与水中结构
4.抗冻混凝土
1.一般耐热混凝土2.大体 Nhomakorabea混凝土3.蒸汽养护构件
4.一般混凝土构件
5.一般耐软水、海水、盐酸复试要求的混凝土
1.水中、地下、大体积混凝土、抗渗混凝土
2.其他同矿渣水泥
1.地上、地下与水中大体积混凝土
2.其他同矿渣水泥
1.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工程
2.其他用途与所掺主要混合材料的水泥相近
不适用范围
1.大体积混凝土
2.受腐蚀的混凝土
3.耐热混凝土,高温养护混凝土
1.早期强度较高的混凝土
2.严寒地区及处在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土
3.抗渗性要求高的混凝土
1.干燥环境及处在水位变化范围内的混凝土
2.有耐磨要求的混凝土
3.其他同矿渣水泥
1.抗碳化要求的混凝土
2.其他同火山灰水泥
3.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
1.与掺主要混合材料的水泥类似
2.强度发展对温、湿度较敏感
3.水热化低
4.耐软水、海水、硫酸盐腐蚀性好
5.耐热性较好
6.抗冻性抗渗性较差
1.抗渗性较好耐热性不及矿渣水泥,干缩大,耐磨性差
2.其他同矿渣水泥
1.干缩性较小,抗裂性较好
2.其他性能与矿渣水泥相同
1.早期强度较高
2.其他性能与所掺主要混合材料的水泥相近
适用范围
1.高强混凝土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特性与应用
水泥
品种
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走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水泥影响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收缩和泌水的主要因素

一、水泥组分中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的主要因素采用现场制备混凝土时,混凝土从加水搅拌到正常使用完毕,通常只需要很短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一般很小,通常不予考虑。
采用商品混凝土时,新拌混凝土从出搅拌站到浇筑完毕,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因此不得不考虑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
如果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太大,即便所配置的混凝土流动性再好,也很难保证正常施工。
一般来说,水泥凝结时间越快,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越快。
对水泥凝结时间影响最为显著是C3A含量和石膏掺量。
C3A含量高的水泥凝结快,有可能引起较快的坍落度损失。
C3A含量与石膏掺量应该有一个匹配关系。
当C3A含量与石膏掺量都较低时,水泥浆体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凝结。
当C3A含量与石膏掺量都较高时,水泥浆体也能有一个正常的凝结时间。
当C3A含量高石膏掺量低或C3A含量低石膏掺量高的水泥,水泥浆体则表现为较快的凝结。
二、水泥组分中影响混凝土收缩的的主要因素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一般表现为收缩。
质量好的砂、石料体积稳定性好,对混凝土收缩变形影响不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变形的主要原因是水泥石的收缩变形。
对水泥石自收缩影响较大的有:C3A含量、石膏掺量、碱含量、水泥粉磨细度、颗粒分布、混合材品种。
C3A的收缩变形是较大的,当有石膏存在时,C3A不仅与水反应,更重要的是与石膏反应。
生成水化硫铝酸钙,因而可能产生膨胀,而不是收缩。
水泥的碱含量越高,所形成的水泥石的干缩变形也将越大。
一般来说,水泥颗粒较细,或者水泥的颗粒分布较窄时,水泥基材料的干缩变形较大。
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干缩变形是较大的,在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尤其注意早期养护,如养护不当,很容易产生裂缝。
而粉煤灰水泥的干缩变形则较小。
三、水泥组分中影响混凝土泌水的主要因素水与固体颗粒的分离称为泌水。
当泌水严重时,表面混凝土含水量较大,硬化后表面混凝土强度明显低于下面混凝土的强度,甚至在表面产生大量容易剥落的“粉尘”。
中南建筑材料复习题

一、单选题1、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 C )。
A:水灰比B:含砂率C:单位用水量D:水泥用量2、测定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时,应测坍落度筒顶面与坍落后的混凝土拌和物顶面( A )处之间的距离。
A:最高点B:中间点C:最低点D:任意一点3、普通混凝土棱柱体强度fcp与立方体强度fcu之间的关系是( C )。
A:fcp=fcu B:fcp≈fcu C:fcp<fcu D:fcp>fcu4、决定建筑塑料性质的基本成分是( A )。
A:树脂B:填料C:增塑剂D:固化剂5、喷射混凝土选用的外加剂是( D )。
A;早强剂B:普通减水剂C:引气剂D:速凝剂6、普通硅酸盐水泥宜用于( D )。
A:大体积混凝土工程B:受海水侵蚀的混凝土工程C:耐热混凝土工程D:抗冻性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工程7、下列碳素结构钢中,塑性最大的钢材是( A )。
A:Q215 B:Q235 C:Q255 D:Q2758、一块普通粘土砖的长×宽×高标准尺寸为( A )A:240×115×53 B :230×115×53 C:240×120×60 D:115×240×539、用于砌筑粘土砖的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其强度大小取决于( D )。
A:水灰比B:水泥标号C:石灰膏的用量D:水泥用量和水泥标号10、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的 D 提高。
A:耐久性 B:强度及导热系数 C:密度 D: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11、有一块砖重2625g,其含水率为5%,该湿砖所含水量为 D 。
A:131.25g B:129.76g C:130.34g D:125g12、 B 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其体积会发生微小膨胀。
A:石灰 B:石膏 C:菱苦土 D:水玻璃13、随着钢材含碳质量分数的提高 B 。
A:强度,硬度和塑性都提高B:强度提高,塑性降低C:强度降低,塑性提高D:强度和塑性都降低14、木材中 B 含量的变化,是影响木材强度和胀缩变形的主要原因。
水热条件对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及其干缩性能的影响分析

3 、实验结果
3 . 1水泥强度变化测试结果 试 样脱模 并放入不 同水热条件 ( 2 0 ℃或 者6 O ℃)后,其抗 压和抗 拉强度变 化结果为: 水泥在 水热温 度为 2 0 ℃和 6 0 ℃时其抗 压强度 变 化极大 ,但是其抗拉 强度变化 却 比较小 。 在 不 同水热 条件下水泥 前后两 期的抗压强度 的差距非常 明显 ,后期 的强度均 小于前期 强 度。 3 . 2水泥砂 浆孔径 测定 结果 使 用压汞法 测量 的砂 浆孔径 的大小主要 分几 种情况 ,即 ≤2 0 0 、1 0 0  ̄ 2 0 0 、3 0 ~ 1 0 0 、 l 0 ~ 3 O 、≤1 O ,单位均为 m n l 。不 同水热条件 下孔径 结果测 定为: 孔径≤3 0 m m 的孔体积在 2 O ℃水热条件 中的水养护样 要小于 6 O ℃水热 条件 中的水养护样 , 特别是当孔径小于 1 0 m m 时,两者之 间的水养护样 差距更是 明显 ,也 就是说 , 水 泥的早期 ( 3 天) 水化速度和浆体 紧密度 与温度变 化成正相 关 ,也就 是水温越 高 ,水化复速度越快 ,浆体密度越大口 ] 。 3 . 3 N MR和 T G -D S C的测定结果 N MR测定结果表 明, 无论在何种温度下 , 也就 说无论是在 2 0 ℃还 是在 6 O ℃水 热条件 下 ,水泥在水化 3天后产生 的物质均不可避 免要 发生硅氧聚 合反应 。但是 ,随着 测试 时 间不断增加 ,只有 6 0 ℃水热条件下 的水化产 物会再次发生硅氧聚合反应 ,而 2 0 ℃的水热 条件 并没有再次 发生化学 反应 。意 思就是说 水热温 度与水产物 致密性 呈正相关 ,与产物 的表面积和性能呈负相关 。 T G . DS C 的 测 定 结果 显 示 , 当水 温 为 9 o  ̄1 0 5 ℃时 ,水泥 的凝胶 出现 较明显 的脱水 吸热现象; 当水温为 1 5 4 ℃时水泥有较为明显 的脱水吸热现象;当水温为 4 4 0 ~ 6 7 2 ℃时 ,出 现 了氢氧化 钙 的分 解吸热现象 。可见 ,水养 护温度 与水泥早期 的水化速度 和水化产物 生 成数量 呈正相关 ,也就是温度 越高 ,水化 越
土木工程材料模拟试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模拟试题(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材料的软化系数2、木材的纤维饱和点3、钢材的冷加工强化4、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5、热固性塑料1、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其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称为材料的软化系数。
2、当木材中无自由水,而细胞壁内吸附水达到饱和时的木材含水率称为木材的纤维饱和点。
3、在常温下对钢材进行冷加工,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提高屈服强度,但塑性和韧性相应降低,这一过程称为钢材的冷加工强化。
4、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了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会导致水泥石膨胀开裂,降低建筑物质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这一现象称为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
5、经初次加热成型并冷却固化后,其中的高分子聚合物发生聚合反应,再受热则不软化或改变其形状的塑料称为热固性塑料。
六、简答题(4、5两题任选一题,共23分。
)1、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分)2、生产水泥时,常掺入哪几种活性混合材料?掺入的目的是什么?( 5分)3、建筑钢材的主要检验项目有哪些?反映钢材的什么性质?(5分)4、掺活性混合材料的水泥的共性与特性是什么?(8分)5、混凝土的体积变形主要有哪几种?如何减小其变形?(8分)1、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1)水泥强度等级与水胶比;(2)骨料的质量、级配、形状及表面特征;(3)混凝土的龄期;(4)养护温度与湿度;(5)试验条件,包括试件形状、尺寸、表面状态及加荷速度等。
2、常掺入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材料及粉煤灰等活性混合材料。
掺入的目的是改善水泥性能,扩大应用范围;调节水泥强度等级,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并可利用工业废料,减少水泥熟料用量,有利于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
3、建筑钢材的主要检验项目有:(1)拉伸试验,包括测定钢材的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反映钢材的力学强度和塑性;(2)冲击试验,测定钢材的冲击功,反映钢材的冲击韧性;(3)冷弯试验,反映钢材的冷弯性能(即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是对钢材塑性更严格的检验。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3)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集教学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_兰州交通大学2006.8目录材料基本性质 (01)气硬性胶凝材料 (04)水泥 (06)混凝土 (09)建筑砂浆 (14)建筑钢材 (15)沥青材料 (18)参编人员名单:张粉芹霍曼琳周立霞于本田王起才材料基本性质一、判断题1、玻璃体材料就是玻璃,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2、多孔材料吸水后,其保温隔热效果变差。
()3、材料的吸水率就是材料内含有的水的质量与材料干燥时质量之比。
()4、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其抗渗性就越差。
()5、耐久性好的材料,其强度必定高。
()6、凡是含孔材料,其干表观密度均比其密度小。
()7、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始终为一定值。
()8、材料受冻破坏,主要是材料粗大孔隙中的水分结冰所引起的。
()9、承受冲击与振动荷载作用的结构需选择脆性材料。
()10、新建的房屋感觉会冷些,尤其是在冬天。
()二、名词解释1、吸水性与吸湿性2、强度与比强度3、亲水性与憎水性4、脆性材料与韧性材料5、耐水性及软化系数6、矿物成分7、胶体结构8、非晶体结构9、孔隙特征三、填空题1、材料吸水后其性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使材料强度,保温性,体积。
2、在水中或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下使用的材料,应考虑材料的。
3、材料的吸水性大小用表示,吸湿性大小用表示。
4、称取堆积密度为1650kg/m3干砂200g,装入广口瓶中,再把瓶子注满水,这时称重为500g,已知空瓶加满水时的重量为377g,则该砂的表观密度为 kg/cm3,空隙率为 %。
5、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
6、材料的组成包括、和;材料的结构包括、和等三个层次。
7、材料的微观结构包括、和等三种形式。
四、选择题1、同一种材料的密度与表观密度差值较小,这种材料的()。
A.孔隙率较大B.保温隔热性较好C.吸音能力强D.强度高2、为了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在选择墙体材料时,要求()。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性能特点及适用工程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性能特点及适用工程1 总则不同品种的水泥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水泥品种的选择会对混凝土、砂浆的耐久性产生较大影响。
水泥品种的选择,应符合相应的工程设计规范要求。
本附录给出了各品种水泥的相对性能特点和一般的适用工程,供参考。
2 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具有凝结时间短、快硬早强高强、抗冻、耐磨、耐热、水化放热集中、水化热较大、抗硫酸盐侵蚀能力较差的性能特点。
硅酸盐水泥用于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先张预应力制品、道路、低温下施工的工程和一般受热(250℃)的工程。
不经过专门的检验,一般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和地下工程,特别是有化学侵蚀的工程。
3 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硅酸盐水泥性能相近,也具有凝结时间短、快硬早强高强、抗冻、耐磨、耐热、水化放热集中、水化热较大、抗硫酸盐侵蚀能力较差的性能特点;但相比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增进率稍有降低,抗冻性和耐磨性稍有下降,抗硫酸盐侵蚀能力有所增强。
普通硅酸盐水泥可用于任何无特殊要求的工程。
不经过专门的检验,一般不适用于受热工程、道路、低温下施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和地下工程,特别是有化学侵蚀的工程。
4 矿渣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具有需水性小、早强低后期增长大、水化热低、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强、受热性好的优点,但也具有保水性和抗冻性差的缺点。
矿渣硅酸盐水泥可用于无特殊要求的一般结构工程,适用于地下、水利和大体积等混凝土工程,在一般受热工程(250℃)和蒸汽养护构件中可优先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但不宜用于需要早强和受冻融循环、沙漠戈壁等干湿交替的工程中。
5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具有较强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保水性好和水化热低的优点,但也具有需水量大、低温凝结慢、干缩性大、抗冻性差的缺点。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具有与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相近的性能,但相比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其具有需水量小、干缩性小的特点。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可用于一般无特殊要求的结构工程,适用于地下、水利和大体积等混凝土工程,而不宜用于冻融循环、干湿交替的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热条件对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及其干缩性能的影响分析
水热条件对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及其干缩性能的影响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水泥强度、干缩度、砂浆孔径以及NMR和
TG-DSC进行测定,分析了水热条件下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干缩性能的概况。
实验结果表明硅酸盐水泥早期水化程度与水养温度呈正相关,也就是随着水养温度的增高,其水化程度越加显著。
但是在水化后期,水泥的强度和干缩度却随着温度增高而减小。
关键词:水热条件硅酸盐水水泥干缩性能水化
1、前言
水泥水化温度指的是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温度。
水泥水化后产生的较高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泥浆体和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和
干缩。
若水化温度造成水泥干缩增大,那么水泥基材料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裂缝,影响其使用。
控制水泥水化温度是水泥研究工作者一直以来的研究内容,但是目前高校的控制水化和利用水化温度的方法仍未被研究出来[1]。
本文就硅酸盐水泥在不同水热条件下的性能变化情况进行试验分析,旨在真正了解水化及干缩机理,从而更好的指导实际生产。
2、实验过程
2.1材料准备
压汞仪:PM-60-GT-3型,来自美国公司。
水泥:P.II 52.5R硅酸盐水泥。
来自台湾远东集团水泥有限公司。
水泥中三氧化硫(SO3)的总含量占2.05%。
比表面积为368m2/kg,密度为3.13 g/cm3。
砂子:选择的是河北欧亚兴邦科技有限公司的ISO标准砂。
2.2实验方法
(1)控制水热。
水热条件对于硅酸盐水泥的所有检验工作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所谓的水热指的是水养护的温度,是实验试件在成型并拆模两天后的水养温度。
同样情况下,标准的水养温度应该是20℃或者60℃。
(2)测定水泥砂浆孔径。
具体的步骤是首先进行砂浆干缩实验,将砂浆干缩成为一个小试块,试块的大小为三面均为1.414cm。
将砂浆小试块进行24小时的养护后开始拆模,拆模完毕后将小试块放到标准的水热养护条件下养护48小时。
待养护结束后将试块进行切样,切成直径约为3~5mm的小颗粒,然后使用无水乙醇对小颗粒进行水化终止和抽空干燥,待所有步骤全部完成后3天内使用压汞仪对砂浆颗粒孔径的分布概况进行全面测量[2]。
(3)测定NMR和TG-DSC。
首先,第一步要求制作和准备试样。
具体步骤是,将要进行试验的水泥调节成净浆,净浆的水灰比为0.5,制作完成后将净浆放在密封的试管内进行标准水热条件养护,养护时间为3天。
3天后停止水热养护并停止净浆水化,然后将停止水化的净浆研磨成粉状。
将研细后的净浆放到60℃养护条件下烘烤6小时。
然后使用这些净浆作为NMTR和TG-DSC测定的主要样品。
其次,使用探头为4mm、振幅为15KHZ的核磁共振仪对NMR进行测试;使用温度提升速度为10℃/min的综合热分析仪对TG-DSC进行测定。
(4)侧性水泥性能。
水泥性能包括水泥的干缩性和强度。
在这里,水泥强度的测定主要依据ISO法内规定的标准进行确定,且确定的标准还包括水泥的养护条件是水热条件范围内,若是在在控制之外的时段进行那么则不能够使用该标准法进行确定;水泥干缩度的测试是按照JC/T603-1995测试法内的标准步骤进行。
具体测试步骤是,将水泥进行57天的干燥养护后确保你内部无水分后,将其峰值在温度为标准养护温度(20℃)的水当中,密切观察水泥在不同时期的干缩情况,做好记录,并将这些记录绘制成为一个想象的曲线图。
3、实验结果
3.1水泥强度变化测试结果
试样脱模并放入不同水热条件(20℃或者60℃)后,其抗压和抗拉强度变化结果为:水泥在水热温度为20℃和60℃时其抗压强度变化极大,但是其抗拉强度变化却比较小。
在不同水热条件下水泥前后两期的抗压强度的差距非常明显,后期的强度均小于前期强度。
3.2水泥砂浆孔径测定结果
使用压汞法测量的砂浆孔径的大小主要分几种情况,即≤200、
100~200、30~100、10~30、≤10,单位均为mm。
不同水热条件下孔径结果测定为:孔径≤30mm的孔体积在20℃水热条件中的水养护样要小于60℃水热条件中的水养护样,特别是当孔径小于10mm时,两者之间的水养护样差距更是明显,也就是说,水泥的早期(3天)水化速度和浆体紧密度与温度变化成正相关,也就是水温越高,水化复速度越快,浆体密度越大[3]。
3.3NMR和TG-DSC的测定结果
NMR测定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温度下,也就说无论是在20℃还是在60℃水热条件下,水泥在水化3天后产生的物质均不可避免要发生硅氧聚合反应。
但是,随着测试时间不断增加,只有60℃水热条件下的水化产物会再次发生硅氧聚合反应,而20℃的水热条件并没有再次发生化学反应。
意思就是说水热温度与水产物致密性呈正相关,与产物的表面积和性能呈负相关。
TG-DSC的测定结果显示,当水温为90~105℃时,水泥的凝胶出现较明显的脱水吸热现象;当水温为154℃时水泥有较为明显的脱水吸热现象;当水温为440~672℃时,出现了氢氧化钙的分解吸热现象。
可见,水养护温度与水泥早期的水化速度和水化产物生成数量呈正相关,也就是温度越高,水化越快,产物越多。
3.4水泥性能测试结果
这里分析水热条件下的干缩性能变化测试结果。
具体变化情况为:硅酸盐水泥的总干缩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从0.063%降到0.043%,减少了0.02%;硅酸水泥的不可逆干缩值没有明显变化;可逆干缩值与总干缩值一致,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出现大幅度降低。
可见,温度变化严重影响水泥干缩。
4、讨论
从以上几个实验结果中可知,工程使用的水泥基材料出现干缩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水泥浆体在水化过程中出现干缩所致。
目前见到的硬化水泥浆体(或者橙汁为水泥石)的主要组成部位为:C-S-H凝胶、胶体表面的水、结晶产物、水泥颗粒以及水泥内的孔隙组成。
这几个组成部分中,结晶产物与水泥颗粒内部均含有大量的氢氧化钙和AFt,这两个物质具有抑制收缩性能,在水泥水化过程中能够抑制水泥干
缩;而组成部分中的C-S-H凝胶和孔径却具有较强的收缩性质。
所以也就意味着,水泥本身的组成物质就具有干缩和抑制干缩的能力。
是否会出现较大程度的干缩,取决于这些物质的数量和反应情况。
假设水泥的水化条件相同,那么影响水泥干缩的主要因素不再是C-S-H凝胶结构而是水泥水化程度,简单来说就是C-S-H凝胶量越多,那么干缩度就越大;假若不考虑C-S-H凝胶结构的收缩性质的影响,单从水泥孔径、强度以及NMR和TG-DSC几个方面分析干缩情况,那么则可
以得出,水养护水温越高(60℃)干缩率越大。
但是,实际是水养护水温越高,干缩率越小。
所以,实验结果为C-S-H凝胶是影响水泥干缩最主要的因素。
5、结束语
从以上研究可知,影响硅酸盐水泥水化和干缩性能的因素非常多,在不同水热条件下,水泥的强度、干缩度、水化速度、水化产物数量等均各不相同。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水泥内部组成结构性能影响所。
在分析多个可能性之后得出,C-S-H凝胶是影响水泥水化速度、水化产物数量、干缩的最重要因素。
也就是说,控制硅酸盐水泥中的C-S-H凝胶数量和改变其结构性能,对于控制水泥水化温度,减少水泥基材料干缩现象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风臣,马保国,谭洪波,蹇守卫.不同环境下水泥基材料硫酸盐侵蚀类型和机理[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1(01):85-87.
[2]蔡安兰,黄颖星,严生,许仲梓,邓敏.水泥石的结构、组成与干缩性能的关系[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20(04):212-213.
[3]黄颖星,严生,蔡安兰,邓敏.养护条件对水泥砂浆干缩性能的影响[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0(03):141-142.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