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浪漫主义艺术与现实主义艺术的关系
为什么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创作方法是艺术史的主流

现实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浪漫主义的对立与统一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在艺 术描写对象、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艺术表现手法上,两 者具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作为贯穿文学发展始终的两 种基本创作方法,它们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既对立, 又统一。文学是主情的,文学创作的目的就在于表现作 者对生活的审美评价和情感体验。不管是现实主义还是 浪漫主义,都离不开文学创作的这一根本目的。区别只 是在于,现实主义是通过真实地描写引起自己情感体验 本身来间接地向读者传达自己的感情,而浪漫主义则是 直接把自己的情感体验抒发出来。一个是直接的,一个 是间接的,目的却是相同的。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是艺术描写的真实, 艺术形象的典型,以及思想的倾向性和感情的隐蔽性; 在表现方法上利用朴素的艺术语言,客观写实的叙述与 描写,冷静细腻的刻画人物和事件,从而构成了现实主 义的外部特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鲁迅先 生的《狂人日记》就采用了大量的象征、暗示等现实主 义表现手法,实写人物、狂人心理,虚写寓意,从肉体 上升为礼教,深刻的揭示出吃人社会的本质。现实主义 是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创作方法之一,是利用典型的 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生活本来面目的创作方法,具有 较强的生命力与较大的包容性。在我们学过的《文选》 中,30年代‚乡土文学‛代表作《为奴隶的母亲》就是 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作。
对于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 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 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 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浪漫 主义文学创作要运用浪漫手法,首先你要有丰富的思想情感 还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你可以以蒙太奇的效果表现。想像 十分重要,并且对环境描写要得当,通过不同环境表现不同 情境,不同人的心里感受。就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用夸 张但符合意境的手法。再如,郭沫若这部借古喻今、以古鉴 今的历史剧《屈原》,展现了浓烈的抒情浪漫主义。作者不 拘泥于现实,而是驰骋浪漫主义想象,以艺术的概括和虚构 来反映历史的本质和基本面貌。大胆运用‚失事求似‛的方 法,达到历史、现实与虚构三者的统一。
“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关照现实生活”

“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关照现实生活”作者:许传霞来源:《北方文学·上旬》2014年第12期文学最该是一个个性、自由、开放,最终成就其多样性的精神领地,过多的藩篱反而会禁锢它的发展。
但文学也是特定时代的文学,不可避免地受制于其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
尤其中国当代文学命运同国家社会的发展一直都是休戚与共的关系,从这一意义上说,习近平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无疑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北京文艺座谈会也呈现出一个新特色即文学性的突显,文学话语大大超过了政治话语,体现为更多的文学性追求与文学性表达。
现代经济社会,文艺以更自由、更多元的状态发展,但却始终没有形成真正的健全的多元化格局,而是更多地体现为浮浅的某一类型的畸形膨胀,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跟风类型化严重。
如影视界抗日题材偶像化、娱乐化;一个“斗”字涵纳当今电视剧主题:宫斗、婆媳斗、闺蜜斗、夫妻斗……网络文学或风情或魔幻或穿越,题材到情节都趋于模式化套路化……缺乏对现实生活深入的体悟,更多的是主观臆想式激情的偏狭,既缺乏事实依托,又缺乏情感理性,带来一片天雷滚滚,造就了一个雷剧雷作盛行的时代。
由于迎合大众消遣娱乐快餐式消费心理,这类思想性艺术性皆不足的作品却在目前市场上大行其道,相较于严肃的“正”文艺反而实现了经济利益最大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大众文化品位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在铜臭气大行其道的现在,更应该发挥纯文学的积极引导作用,在良性的文学市场形成之前,纯文学更不应该被完全市场化。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也指出了当今文艺创作存在的问题,“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现实性的匮乏尤其是当世文学创作所面临的一个突出现状,即缺乏思想艺术俱佳足够表现当世品格的反映现实的厚重之作。
《简·爱》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特创作的一部具有 自 传色彩的小说。作者以第 一人称的方
式描述 了孤女简 ・ 爱反抗社会不公 , 争取平 等幸福 的故事 。
这部小说 14 8 7年 刚 出版 即 引起 了轰动 。和夏 洛蒂 同时代
的名作家 萨克雷评价此 书 :《 “简
爱》 我非 常感动 , 常 使 非
喜爱 。是我能花好多天来读 的第 一本英国小说 。马 克思把 ” 夏洛蒂 与狄更斯和萨克雷并列 , 给予高度 的评价 , 为他们 认 是 出色的小说家 , 称他们“ 向世界揭示 了政治的和社会 的真
幼年的简?爱由于反抗欺侮她的表哥约翰遭到舅母里德太太的惩罚被关进了红房子疼爱她的里德先生就死于此屋从此就再也无人居住作者对这间阴森可怕的红房间的描写具有浓郁的象征主义色彩简?爱不仅从红房间中感受到了现实的冷漠凄凉而且还失去了自我辨别的能力
维普资讯
第 2 第 6 5
郑州航空 业 管理 学院学报 ( [ ' 社会科学 版 )
20 0 6年 1 2月 Junl f hnzo ntueo eo ata d s yMaae e tSc l ce( dt o ra o e ghuIs t f rnui l n ut ngm n( oi jneE i( Z it A c I r aS i m1
《 ・ 是l 简 爱》 9世纪 批判现 实主义作 家夏 洛蒂 ・ 朗 勃
强烈讽 刺的效果 , 作者又 描绘 了他 得知 卷 发是 天生 时 的反 应, 他说 :可是 我们 不能 依从 天然 …… 一定得 把那 姑娘 的 “
头发全都剪掉 。 紧接着 这通说 教 , 的太 太和 两位 女 儿进 ” 他 来了。夏洛蒂不 厌 其烦 地 对 她们 的头 发进 行 了细 致 的描 写, 两位 年轻 女士的华美帽檐 下是 “ 卷得很精 致的浓密 的浅 色卷发” 上了年纪 的那位 太太“ ; 额前还 戴着法 国假 卷发 ”。 在夏洛蒂这种看似轻描 淡 写的 对 比描述 中 , 个道 貌岸然 一 的伪 君子就跃然纸上 。作者 只是冷静客观 地描写 了人物 细
论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论浪漫主义⽂学与批判现实主义⽂学的区别论浪漫主义⽂学与批判现实主义⽂学的区别浪漫主义⽂学与现实主义⽂学⼀直都是⽂学创作的两个主流,⽆论是哪⼀种流派兴盛,都抹杀不了另⼀种流派的存在。
浪漫主义⽂学和现实主义⽂学都是⼀种⽂学思潮和流派,所以它们之间有着很多共性。
在没有学习这两种⽂学之前,也许只会简单认为这两种流派的区别只在其写作⼿法上,即现实主义⽐较客观简洁地描写我们的现实⽣活,浪漫主义则是运⽤⼀些夸张、虚幻的⼿法,但是认真学过之后,我们发现,这样想是肤浅的。
19世纪浪漫主义⽂学是法国⼤⾰命催⽣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因此有很多作品歌颂⾃由平等,思想积极热烈。
对个⼈独⽴和极端⾃由的强调,也就成了浪漫主义⽂学的核⼼思想,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浪漫主义⼿法着重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想象,抒写作者的理想,因此往往不同于现实的本来⾯⽬。
⽽⽆论是古希腊的悲剧还是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还是荷马史诗和神话,都运⽤了浪漫主义⼿法。
浪漫主义⽂学很重视挖掘历史题材,尤其重视中世纪的历史和⽂学。
浪漫主义⽂学惯⽤对⽐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提倡想象。
⾬果是其中的领军⼈物。
19世纪的现实主义⽂学因其⾃⾝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因此被⾼尔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学”。
它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和发展时期的产物。
⾃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影响了⽂学创作,现实打破了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与浪漫主义惯⽤对⽐和夸张不同,现实主义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活。
现实主义重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以现实性⽐较强的叙事⽂学为主,长篇⼩说在这⼀时期⾛向了繁荣昌盛。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在很多⽅⾯都有所差异,我们可以从这⼏个⽅⾯来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第⼀、题材主题上浪漫主义着⼒于表现理想化中⾃由平等的“未来型”社会,现实中不存在⽽在他们⼼中的⽣活。
但是现实主义⽂学完全相反,现实主义⽂学强调对现实的如实客观的描绘,强调真实地反映⽣活。
古代文学发展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问题的讨论述略概要

古代文学发展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问题的讨论述略建国以后,学术界对古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这些问题的讨论,直接关乎对中国文学的性质、内容、特征、艺术传统以及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等问题的认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研究者们的态度是认真的,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但是,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由于左的干扰,还有待于学者们做进一步深入、细致的探讨,才能得到好的成绩。
兹就讨论中涉及到的一些主要问题,略述如下:一、关于现实主义问题1952年第14期《文艺报》发表了冯雪峰同志的长篇论文《中国文学中从古典现实主义到无产阶级现实主义发展的一个轮廓》,它是建国后第一篇全面而系统地论述现实主义发展史的文章:,文章对我国古代文学发展中的现实主义的发生、发展的历史特点,提出了系统的观点。
对于这篇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学术界并未展开争鸣与讨论。
四年之后,1956年第16期《文艺报》发表了刘大杰同志的《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接着第21期《文艺报》发表了姚雪垠同志与之争鸣的文章《现实主义讨论中的一点质疑》之后,遂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
1956年苏联《文学报》发表了雅·艾尔斯布克的论文《现实主义还是所谓反现实主义》,苏联学术界认为,这篇文章提出了重大问题,需要对现实主义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
以后,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召开了大型学术会议,讨论了有关现实主义的种种问题。
我国《学习译丛》杂志于同年七月刊出了艾尔斯布克的《现实主义还是所谓反现实主义》的译文。
刘大杰读了雅氏文章之后,联系到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实际,遂撰写了上文并《中国古典文学史现实主义的形成问题》[1]、《文学的主流及其他》[2]、《关于现实主义问题》[3]等几篇文章。
归纳起来,他的主要论点如下:(一:)现实主义这个术语,无论在思想倾向和创作方法上,有它自己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不能同积极浪漫主义混同起来,不能和一般的真实性等同起来。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 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一,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二,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表现生活的本质,规律;三,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倾向较为隐蔽。
一、时间和概念的区别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
而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
它们都对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的剧作家席勒的理论著作中,但作为文学的一个专门术语,现实主义直到19世纪50年代,才由法国画家库尔贝和作家夏夫列里提出来。
艾布拉姆斯所说的第一种隐喻是将文学比喻为“镜子”,以突出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
由此可见,一般的,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
就西欧说,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
巴尔扎克是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他的《人间喜剧》是深刻的规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
此外,代表作家还有司汤达、狄更斯、萨克雷以及果戈理等等。
和现实主义一样,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的表现形态,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就已有雏形。
简析《简·爱》中体现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融与矛盾冲突

简析《简·爱》中体现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融与矛盾冲突摘要: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作为西方近代文学史上的两大体系。
风格迥异的写作形式一直在西方文学史上以对立面和论辩对手的形式出现,然而在《简·爱》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风格贯穿全文,这不仅是原著中一个显著的写作特色,同时更是女主人公简·爱人生主旋律的体现。
《简·爱》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互交融,两者相辅相成。
作者在这两种对比风格中创造了简·爱典型的形象,同时《简·爱》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产生矛盾冲突,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具有鲜明矛盾的两种风格成为了原著作品中一大亮点。
关键词:简·爱;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交融;矛盾冲突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070-02“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坚毅顽强却不鲁莽,情感细腻却不失理智,勇敢却不失敏锐。
就是这样一个独立,勇敢,敢于追求自由平等的女性形象,成为了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女性典范。
就我们所知,《简·爱》是一部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早在于现实主义文学之前产生。
无数多的文人学者,艺术家将对外部世界的情感转移到艺术的世界中。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想象和抒情,从自己的主观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如果说浪漫主义是将自己的世界“理想化”,那现实主义无疑则是“现实化”了。
在对理想王国的幻想破灭之后,人们须要以一种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和思考自己的命运,并寻求改善自己生存处境的方法。
欧洲文学史上,各大流派(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之间的关系

2.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的主要精神是突出人的地位,反对宗教迷信神学教条和权威主义对人的精神的愚弄,主张自由、平等、博爱,提倡个性解放。崇尚个人的价值观在欧洲文化中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德谟克利就提出原子是真实存在的,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万物的生灭,都是原子结合或分离的结果,其实,他所强调的只有个别才是真实的存在,是崇尚个人的价值观的最早理论基础。亚里斯多德则十分强调道德行为的基础在于人的自由意志。亚里斯多德则十分强调道德行为的基础在于人的自由意志,人必须对自己的自由选择独立负责,即使在抹杀人性的中世纪,个人容于集体,但在经济哲学内部,依然存在着到底个别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一般是真实存在的争论。14实际到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揭开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篇章。这时的人文主义强调个人的至上性。表现出个人主义的倾向,个人主义有两个层次的表现,第一层次指培养、实现个性,即以后所谓的自由主义,强调个人主义的物质需要和生物性需要,反对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17世纪以后,个人主义被进一步理论话和系统化,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说,“崇尚自我”渗透在西方文化的每个角落。
十九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各发达国家急剧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落后国家的封建统治更趋反动。批判现实主义在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得到发展,它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揭露现实的丑恶和黑暗,对资本主义秩序起了一定的破坏作用,艺术技巧也取得巨大成就,达到资产阶级文学发展的顶峰。但是贯穿其中的个人主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在工人运动日益高涨的情况下,也暴露出它的消极和保守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