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的结直肠手术

合集下载

腹腔镜行结直肠肿瘤切除手术方法护理

腹腔镜行结直肠肿瘤切除手术方法护理

腹腔镜行结直肠肿瘤切除的手术方法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结直肠肿瘤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6年8月~2009年8月52例结直肠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前对患者进行耐心的心理护理及检查准备工作,术中密切手术配合和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护理,术后进行高碳酸血症的处理、腹泻、饮食的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处理。

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

腹腔镜手术时间150~250min(平均190min),淋巴结切除数10~36个,术后72小时病人均恢复胃肠功能。

结论:腹腔镜行结直肠手术安全可行,疗效好,风险小;通过细心的观察与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外科手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44-01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外科手术切除结直肠癌唯一的治疗手段。

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并发症较多。

近年来,我院于2006 年8月~2009年8月实施50例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疗效满意。

而手术前后对患者的各项护理、术后的密切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我院腹腔镜行结直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男35例,女15例。

25~85岁,平均53岁。

中上段直肠癌l5例(距齿状线7 cm以上),低位直肠癌12例,横结肠癌9例,回盲部肿瘤5例,乙状结肠癌9例。

肿瘤直径1.5~10cm,平均4.6cm。

dukes分期a期10例,b期16例,c 期24例(cl期l6例、c2期8例)。

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10例,中分化腺癌15例,低分化腺癌25例。

本组行腹腔镜切除术50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5例,横结肠切除术9例,左半结肠切除术9例,dixon术20例,miles术7例。

腹腔镜下结直肠切除治疗结直肠疾病6例报告

腹腔镜下结直肠切除治疗结直肠疾病6例报告

管 。在骶骨水 平 向下 分离 出骶 前 间 隙 , 性 分离 过 锐
尾骨尖 , 在腹膜 返折 以下 , 沿直肠 前方 的腹 会 阴筋膜
向下游离 直肠前 壁 , 直肠 系膜 侧 壁 与 盆 腔 神经 丛 沿 之 间锐性 分离 达肛 提肌 筋膜 表 面 。会 阴组 : 会 阴 从
1 : 例 取平 卧位 , 用气管插 管 , 采 静脉 复合 全 身 麻醉 ,
原 则 。均 采用气 管插 管 , 脉 复合 全 身 麻 醉 。患 者 静
取 膀胱截 石位 , 头低 3 O度 , 脐下缘 穿 刺建 立气腹 , 肚 C 气腹 维持 在 1 n , 入腹 腔 镜 。左 , 麦 02 2mrHg 置 右
麦 式穿 刺 孔处 作 直 径 3 5c 圆形 造 瘘 口, 出肠 . m 离肿 瘤 上缘 1 ~ 1 切 一 O 5
式点 及脐 耻连线 中点旁 开 4c 左 右 , 别 置入 5, m 分
1 , , O 5 5mm操 作孔 , 用超 声 刀靠 近 肠 系膜 根 部 切 开 乙状 结肠 系膜 的右 侧 系 膜 , 分离 至右 侧 腹 膜 返折 水
院后很快 恢复 正 常生 活 和工 作 。 因此 , 腔镜 手 术 腹 被越 来越 多 的患 者接 受 。近 年来 , 于 普外 科 的 绝 属

中点 置入 5 1 , 操作 孔 , ,0 5mm 向右 倾斜 3 。用 超声 0, 刀 切开 乙状结 肠 、 降结 肠的外 侧腹膜 , 显露左 侧输 尿 管, 上达 脾 曲。下达直 肠起始 部 , 右侧 缘腹 主动脉 左
平 。分离 乙状结肠 左 侧腹 膜 与 右 侧 同水 平 , 远侧 两 侧相 汇合 。沿 肠 系 膜 下 血 管 走 行 清 扫 其 周 围淋 巴 结, 分离 出肠 系膜 下动 脉 及静 脉 , 别 上 钛 夹 3枚 , 分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结直肠切除5例体会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结直肠切除5例体会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结直肠切除5例体会摘要: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的发展,在许多基层医院腹腔镜已广泛应用。

但是目前可取代传统手术的腹腔镜手术项目以及例数甚为有限,原因是腹腔镜在完成复杂手术时难度大,对器械的完备性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都要求很高。

腹腔镜辅助手术可以明显降低腹腔镜手术的难度以及对器械的要求,并保留了微创手术的优势,较容易在基层推广。

我院自2007年11月~2008年3月开展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结直肠切除5例,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腹腔镜小切口结直肠切除体会【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355-01随着腹腔镜外科技术的发展,在许多基层医院腹腔镜已广泛应用。

但是目前可取代传统手术的腹腔镜手术项目以及例数甚为有限,原因是腹腔镜在完成复杂手术时难度大,对器械的完备性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都要求很高。

腹腔镜辅助手术可以明显降低腹腔镜手术的难度以及对器械的要求,并保留了微创手术的优势,较容易在基层推广。

我院自2007年11月~2008年3月开展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结直肠切除5例,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14~56岁,平均年龄40.2岁。

病种包括横结肠冗长症1例、升结肠癌1例和乙状结肠癌各1例、直肠癌2例。

施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吻合2例、dixon手术2例(左半结肠切除降结肠直肠低位和超低位吻合各1例)、miles手术1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结肠造口术)。

1.2手术方法。

右半结肠病变病人取仰卧位,左半结肠和直肠病变取截石位,在病变相应的部位稍垫高。

气腹压力维持在12mmhg,先用腹腔镜探查腹腔,然后游离靶器官,最后在相应部位作小切口,拉出肠管行切除、缝合或吻合等操作。

术中根据需要调整手术床的前后左右倾斜度,以利于腔镜下和直视下的手术操作。

1.2.1切口的位置。

镜的入口在脐缘,根据靶器官的位置,依据三角分布原则确定3~4个5mm或10mm的操作孔。

结肠镜联合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

结肠镜联合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
下方 用 E d — I 予切 断且 闭 合 ,切开 和 闭合 一 次 n oGA 完 成 。整个 过 程 在结 肠 镜 直视 下 完成 , 保证 息 肉切
肉未 完 全 切 除 , 也行 结 肠镜 辅 助 的腹 腔 镜 下部 分 肠 壁切 除 。2 2例 中有 1 8例用 E d — I n o G A完成 。 6例 行 腹 腔 镜 下肠 段 切 除 , 中 4例 因息 肉基 部 广 , 离 其 游 肠 段 后发 现血 供 差 : 息 肉位 于 直肠 上 段 , 息 肉 2例 且 稍 大 。3例行 结 肠癌 根治 术 。术 后标 本病 理结 果 : 绒 毛状腺瘤 l 2例 , 毛 管状 腺 瘤 2 绒 1例 , 均伴 有 不 同 程 度 的异 型增 生 ; 癌且 伴 有 黏膜 层 侵 犯 3例 。手 腺 术 时 间 7 — 4 n 0 2 0mi :手 术 出 血 量在 2 ~ 5 L 平 0 10 m , 均 6 ; 功能恢 复 时 间 2 ~ 8h 0mL 肠 0 4 。所 有 的患者 术 后 均无 肠瘘 、 腔狭 窄 、 肠 术后 肠道 大 出血 等 。
备用下 , 内镜 医师 可 增 强 完 成 手 术 的 自信 心 , 轻 减 手 术失 败 造成 的压 力 , 高 切 除息 肉的机 会 。本 组 提
3 6例 中大 多为 广基 息 肉 , 初 次结 肠 镜检 查 时被 认 在 定 不能 安 全地 在 结 肠镜 下 切 除 , 有 5例 在腹 腔 镜 后
3 讨 论
除 的完 整性 , 时不 致 于肠 腔 狭窄 。即使 切 除肠 壁 同
残 端 有 出血 , 一般 能在 术 中发 现 , 于腹 腔 镜 下 加 可
用 丝 线缝 合 。我们 的体会 是 , 如息 肉基部 占肠壁 周

腹腔镜与结肠镜联合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腹腔镜与结肠镜联合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腹腔镜与结肠镜联合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关键词】腹腔镜结肠镜围术期护理结直肠肿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在发展,内镜、腹腔镜在结直肠良恶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成熟。

内镜治疗有局限性和潜在风险性,而腹腔镜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其具有相同的疗效且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与内镜比其仍具有较大创伤。

基于两者的微创优势及存在的局限性,腹腔镜与内镜双镜联可以优势互补,更大程度地拓宽其临床应用指征。

提供更加合理的治疗模式,同时也更进一步降低了手术的创伤性。

对本院22例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双镜联合方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采用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病例22例,其中腹腔镜辅助内镜下治疗4例,内镜定位腹腔镜手术16例,内镜腹腔镜同步切除2例。

1.2手术方法1.2.1双镜联合的治疗方式:①腹腔镜辅助内镜切除术:内镜医师判断肿瘤可勉强内镜下摘除,但不排除发生出血、穿孔可能等并发症时;或因肿瘤部位特殊并受内镜操作角度的限制,内镜下不能完整切除,内镜医师建议手术治疗时,则行全麻下腹腔镜辅助内镜治疗。

腹腔镜在结肠镜引导下寻找并识别病变肠段,必要时游离需要治疗的部分肠段。

在腹腔镜的严密监视和保护下,内镜医师通过圈套等内镜技术彻底切除肿瘤或病变组织。

一旦出现或可能出现穿透性的损伤或是存在穿孔、出血等危险时,腹腔镜医师及时在肠壁薄弱处采取如缝合加固等相应的处理。

内镜视角限制不能切除隐蔽部位肿瘤时,腹腔镜医师通过腹腔内“顶”“拉”等动作协助暴露病变部位,完成内镜下的肿瘤切除。

②内镜辅助腹腔镜手术:当肿瘤巨大尤其是无蒂息肉、多发性息肉或息肉恶变需要追加根治手术时,采用内镜辅助腹腔镜技,取代通常采用的传统开腹手术,同时内镜定位可以选择恰当的手术范围,减少治疗创伤。

该方法是由内镜定位腹腔镜下行包括息肉的肠壁局部切除、肠切除或标准根治术。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严格遵循传统手术的根治原则,保证肿瘤周围足够的切缘、清扫淋巴组织、肿瘤非接触原则、低位直肠癌手术tme原则等。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分析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分析

参考文献
[ 1 ] 李洋 , 关亚欣 , 李 长远. 带 蒂胸 大肌瓣 移植术 治疗 全肺 切除术 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 . 山东 医药 , 2 0 0 8 , 4 8 ( 1 8 ): 8 5 - 8 5 .
[ 2 ] 王大力 , 程贵 余 , 孙 克林. 肺癌全 肺切 除术后 支气 管胸膜 瘘 的
疗方法 。另一方面 , 由于胸 腔成 形治 疗时 需要 切 除肋 骨 , 造 成胸壁塌 陷 , 因此在 可 以采取 其他 方 法治疗 时 , 应 尽量 不使 用胸腔成形治疗 方法 。本次研究 中 , 1 8例肺切 除术后支气管 胸膜瘘 患者 均采 用 自体 带蒂组 织修 补治疗 , 经过 治疗后 , 1 8 例患者全部成 功治愈 , 没有 出现死亡病 例 , 跟踪 随访 1 年, 1 8 例患者的预后恢 复情 况均 比较 良好 , 均 未 出现其 他并 发症 , 且全 部没有复发支气 管胸膜瘘 , 证 实 自体带 蒂组 织修补肺 切 除术后支 气管胸膜瘘具有 良好的临床 治疗效果 , 值 得推广应
中国现代药 物应用 2 0 1 3年 7月第 7卷第 l 4期
C h i n JMo d D r u gA p p l , J u l 2 0 1 3, V o 1 . 7 , N o . 1 4
补治 疗 以外 , 还 包 括支 气管 镜 治疗 、 保 守 治疗 、 重新 缝 合 治 疗、 胸壁成形术治疗 等方法。 由于患者 在肺切 除手术后 胸膜 腔 内具有 炎症 , 残端 愈 合能力 较 差 , 不推 荐使 用重 新缝 合治
损伤 , 这对维护患者 的身体状况十分重要 ; 因为创伤 小 , 生理
干扰少 , 恢复就快 ; 在手 术后 的随访过 程 中调查 显示 所有 患

(扶镜入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

(扶镜入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

(扶镜入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扶镜入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随着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在我国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腹腔镜持镜技巧可从最近几年的文献中找到,如南方医科大学李国新教授团队总结的腹腔镜胃肠手术的扶镜技巧八字诀泡、擦、平、中、进、退、旋、跟,辽宁省肿瘤医院宋纯教授团队发表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扶镜医师的操作技巧和体会等,均值得我们年轻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扶镜医师学习与借鉴。

腹腔镜手术是一个团队工作,扶镜手的重要性是每个腹腔镜手术医师都能深刻体会到的,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对准备或正开展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医生有一定帮助。

1掌握腹腔镜基础知识了解腹腔镜系统的构成及成像原理,熟悉调节腹腔镜的白平衡、焦距的远近、视野的大小、光源的亮度等,这些参数的调节直接关系到腹腔镜视野的清晰度与亮度,是持镜手必须掌握的。

如果你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或懂得一些光学成像原理,这些内容其实很容易掌握。

目前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基本上都使用30度腹腔镜。

对于30度腹腔镜的使用,可用以下比喻总结:转动30度腹腔镜镜身犹如人整个身体的空间旋转,视野的上下左右会颠倒,转动30度腹腔镜镜头犹如人身体直立不动只转动眼睛,观察的角度变换而视野不会颠倒。

具体而言,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要保持30度腹腔镜镜身与患者的身体水平即可,这样腹腔镜视野所见的与平时开放手术并无太大差别,如果镜身未与患者身体保持水平,那么所呈现出来视野的解剖结构就会有一定的角度变化,看起来很别扭,有时甚至需要歪着脖子看,对腹腔镜下操作影响很大,甚至导致主刀出现操作失误、发生意外。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需要转动腹腔镜镜头,使30度斜面对准操作术野,即可取得十分清晰的视野。

简单而言,就是保持镜轴与身体躯干基本平行,30度镜头斜向下方;向左边旋转镜头,斜面向右看右边视野;向右旋转镜头,斜面向左看左边视野。

如果180度旋转镜头,斜面斜向上方,就是我们的眼睛斜看上方的天花板。

如果掌握了30度腹腔镜的这些基本功夫,即可很好的调整视野,保证操作顺利进行。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一、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优势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腹腔镜技术可以在不开腹的情况下进行手术,仅仅通过几个小孔就可以完成手术操作。

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

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来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可接受性。

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已经得到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的验证。

研究表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手术切除范围、手术创伤、术后恢复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手术切除范围方面,腹腔镜手术可以更加精准地切除肿瘤组织,减少对周围组织和器官的伤害,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在手术创伤方面,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降低术后疼痛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在术后恢复方面,腹腔镜手术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临床实例以下是一位患有结直肠癌的患者的临床实例。

该患者因腹部疼痛和便血等症状就诊,经过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

医生建议该患者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进行了90分钟,患者术后疼痛轻微,术后第三天即可以下床活动。

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未出现并发症。

随访6个月后,患者的肿瘤完全切除,未见复发迹象。

患者对手术效果和康复速度都表示满意。

四、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局限性虽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腹腔镜手术需要较高的操作技术水平,手术操作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否则容易造成术中出血、误伤等情况。

腹腔镜手术不适用于所有的结直肠癌患者,部分患者的肿瘤位置、大小、深度等因素可能影响手术的选择。

腹腔镜手术的费用相对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可能较高,部分患者可能无法承担相关的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结直肠疾病包括良、恶性肿瘤。

腹腔镜下结直肠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疤痕小等优点,但对其治疗恶性肿瘤方面仍存在广泛争议。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发展,腹腔镜肿瘤切除范围、淋巴结清除范围及术后伤口癌细胞转移率以及短期复发率、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

但作为一项新技术,腹腔镜存在手术时间长、费用高、设备器械昂贵等制约因素。

【关键词】结肠切除术·腹腔镜检查
自从20世纪80年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取得成功以来,腹腔镜技术开始应用于结直肠手术。

手术范围从结肠造口术到结肠段大部切除术直至全结肠、直肠切除术,均已获得了成功。

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结直肠良、恶性疾病中。

在我国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在50%~70%之间。

大肠癌强调早期诊断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是腹腔镜消化道外科中较为成熟的手术方法,其安全性和可行性已得到多项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研究的证实。

1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适应证包括:1)各种良恶性结直肠疾病的全结肠切除;结直肠切除、结肠切除和吻合;2)肠造口或造口关闭;3)直肠脱垂的固定;4)乙状结肠扭转的固定;5)结肠假性梗阻造口[1];6)肠穿孔修补[2];7)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盆腔放置引流管[3];8)直肠肿瘤患者取直肠后淋巴结确定分期等。

绝对禁忌证包括:1)腹膜炎、腹腔内感染;2)中毒性巨结肠;3)肿瘤巨大或侵及附近器官或引起梗阻;4)急诊手术;5)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不耐受麻醉手术;6)孕妇。

相对禁忌证包括:1)既往的腹腔内手术史,腹内广泛粘连;2)巨大膈疝;3)腹外疝;4)出血倾向;5)结肠解剖异常;6)肥胖。

随着手术经验及手术器材的发展,某些禁忌证亦可能成为适应证。

2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方式
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经历了从单纯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到手助腹腔镜结直肠手术阶段[4],从依靠气腹发展到非气腹腹腔镜手术[5],在技术上已经成熟。

目前很多器械可以用于该项手术,如超声刀、术中超声、结肠内镜以及三维ct[6-8],能够确定结直肠病变的范围,使手术操作变得更加明确可靠。

如果术中发现腹内脏器粘连严重、肿瘤巨大与周围结构浸润明显、发生较大量出血或器械故障时应及时中转开腹。

3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应遵循的原则
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须遵循传统开腹手术的根治原则,包括:1)强调肿瘤及周围组织的整块切除;2)肿瘤切除操作的非接触原则;3)足够的切缘;4)彻底的淋巴结清除。

远期随访具有与传统手术相同的局部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9]。

我国直肠癌多发生于直肠中下段,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应遵循tme原则: 1)直视下在骶前间隙进行锐性分离; 2)保持盆筋膜脏层的完整无损; 3)肿瘤远端直肠系膜切除不得少于5 cm或全直肠系膜,切除长度至少距肿瘤边缘2 cm。

要求切除检查的局部淋巴结不少于12枚,也有资料要求不少于16枚[10],否则病理组织学检查无法确定区域淋巴结浸润情况。

4 腹腔镜直结肠手术的并发症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并发症主要分2类:一类与传统手术相类似,称为腹腔镜手术的一般并发症,如术中脏器、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吻合口瘘、狭窄,盆腔感染,下肢深静脉炎及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及肺梗塞,尿潴留,性功能障碍等;另一类则是与穿刺套管针和气腹相关的腹腔镜手术特有的并发症。

英国一项包含484例结肠、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253例开放手术的clasicc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显示,腹腔镜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和33%,与开腹组的10%和3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腹腔镜结肠癌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7%,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26%;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4%,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40%。

腹腔镜
直肠癌术后3个月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小肠梗阻和切口持续感染。

文献报道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手术的死亡率约为1%,一般为全身合并症所致,而非手术本身引起,开腹手术死亡率为3%~5%[12-13],这可能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的选择有关。

随着腹腔镜手术经验的积累,因穿刺置管导致的并发症逐渐减少。

戳孔部位切口种植曾引起腹腔镜切除肿瘤安全性的争议。

国内外的研究报道腹腔镜切口种植率在1%~4%,主要为标本取出处切口[14]。

引起切口种植的机制主要有:1)脱落的肿瘤细胞直接种植; 2)trocar 处切口损伤及co2沿trocar的泄漏;3)手术过程中,器械黏附肿瘤细胞造成切口“污染”;4)肿瘤细胞的气雾化作用;5)不同气体对机体内环镜包括酸碱平稳的影响;6)人工气腹对细胞免疫的影响;7)血行播散。

目前认为这可能更多与操作以及腹腔镜器械等因素有关,若能在术中自腹腔切口取出样本时注意保护切口,则可有效地减少切口种植的发生[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