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 思路要清晰 教案

《思路要清晰》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经典课文,梳理文章思路的活动,让学生发现基本的行文顺序。
2.通过编写提纲和写作实践,引导学生体验思路清晰对于表现主题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了解基本的行文顺序,学习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2.学习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叶圣陶说过“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
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这一思路的开展。
”二、经典回顾1.下面两段文字,比较一下哪一段文字说的思路更清晰。
甲段:见到老师,首先要告诉他,班里一切都好,请她安心养病;然后向她转达全班同学的问候;最后把同学们一个一个凑起来的鸡蛋送给她,要她补养身体。
乙段:见到老师,我们要告诉他,班里一切都好,请她安心养病,向她转达全班同学的问候,把同学们一个一个凑起来的鸡蛋送给她,要她补养身体。
2.请回顾《再塑生命的人》,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作者思路: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对“我”的教学由浅入深,突出表现莎莉文小姐充满爱心和善于教育。
三、技法整理1.对写作内容的整体构思可分五个步骤:明确中心→取舍材料→定好详略→确定顺序→ 拟好提纲2拟写提纲的方法:.设计好整体结构;安排好详写略写;确定好写作的顺序;概括好每个层次的意思。
四、佳作赏析这天,我回家晚了不知道,不明了。
此刻的我正独自徘徊在空无一人的小巷。
抬头仰望,夜色苍茫,如垂暮老人的双眼一般虚无。
与父母发生争执,是否该回去呢?今天的争执源头是一张小小的纸条——父母上班去了,也许是风的关系,那张写着“晚上烧饭”的纸条竟没被我发现。
父母回来后,便没饭了。
父母硬说我懒,起了口角争执,我一气之下,甩了门扬长而去。
此时秋风萧瑟,空气颤抖着我的每一个细胞,想回去了?果断地告诉自己,不行。
邮局的钟表一分一秒走,我心中更闷,手机铃声失去了往日频繁的“鸣叫”,跺跺脚,按了关机键。
难道是我错了?我没有错,是父母太过强词夺理。
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按时间顺序的写作思路。
2.通过设计提纲,学会按时间顺序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3.在作文中注意行文线索,达到条理清楚。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熟读《植树的牧羊人》和《狼牙山五壮士》两篇课文,回顾文章的写作思路。
学习策略
阅读体会、总结实践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思路要清晰》教
第四单元写作
学时
1
课标要求
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本课是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写作主题是“思路要清晰”,要求学生要理解按时间顺序的写作思路,能够按照时间顺序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并且在作文中注意行文线索,达到条理清楚。
环节三
出示短文《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运用检测。
理清写作思路。
深入理解、体会使思路清晰的写作方法。
环节四
布置任务,让同学们拟写提纲,题目为《一件难忘的事》。
教师出示提纲示例。
学生拟写后进行对比、改进、完善。
通过设计提纲,学会按时间顺序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落实目标2
环节五
布置任务,让学生在拟写提纲的基础上,完成《一件难忘的事》的写作。字数为300 字左右。
课下完成
在作文中注意行文线索,达到条理清楚。
落实目标3
达标
检测
1.能够拟写《一件难忘的事》的结构提纲。
2.在拟写提纲的基础上,完成《一件难忘的事》的写作。做到条理清楚,思路清晰。
板书
设计
思路要清晰
细听录音,认识主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三篇】思路要清晰教案一1.了解一般文章的行文顺序,学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写文章。
2.学会根据中心选材,对所占有的材料实行取舍。
3.学习列提纲和布局谋篇,并体验撰写提纲的作用。
学会根据中心选材,对所占有的材料实行取舍。
学习列提纲和布局谋篇,并体验撰写提纲的作用。
2课时一、导入读一本书或一个故事,无论是长还是短,我们都会感觉是顺着一条线在走,到达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中去,这就是行文思路。
今天,我们就来实行文章思路方面的探讨。
二、请同学们阅读《思路要清晰》,交流读后心得。
1.整体构思,确定中心。
看到题目要求后,要先想清楚文章要写的中心是什么。
确定了中心后,自己写作的时候就会比较明确。
此外,还必须想一想该选哪些材料来突出这个中心,这些材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注意理清顺序。
(1)时间顺序:事情是按怎样的时间顺序一步一步发展。
(2)空间顺序:是以怎样的空间顺序观察物体的,是先看到上面还是下面,前面还是后面。
我们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不能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内部的规律或人们理解事物的过程来安排写作内容。
3.列好提纲。
列提纲是在审题、立意、选材后,把作文条理化的一个手段。
因为我们思维的条理性还不是很强,所以就很有必要在作文之前,把自己想写的事情列好提纲,这样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自然也就有条理,同时还能够清楚地知道怎么一步一步写下去了。
一、写作实践(一)1.导语:同学当中,总有那么几个个性十足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选择他的两三件事,写出他的个性吧。
2.学生就选材、列提纲实行交流。
3.写作导引:(1)选定所写的人物后,确定文章的中心;想想围绕这个中心能够写哪几件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按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有详略之分的,在提纲上注明详略。
(3)能够用文字叙述,也能够用图表加文字的形式。
七年级语文上册《思路要清晰》教案、教学设计

2.学习兴趣: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学习兴趣容易受到学习难度和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差异,有的学生擅长记忆,有的学生擅长理解,教师应尊重个体差异,指导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积极面对问题、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风貌,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思路要清晰”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作为导入,让学生认识到“思路要清晰”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分层教学,梯度训练:针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梯度训练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条理性和逻辑性。
4.情感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和挫折,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波动,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思路要清晰”的方法和技巧,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理解、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列表等工具进行思路梳理的能力,难点是如何指导学生将这些工具与语文学习相到“思路要清晰”对于个人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追求思维品质的提升。
2.引导学生尊重他人观点,学会倾听、理解、接纳他人的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问题,善于分析问题,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思路要清晰”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信表达的精神风貌,提升人格魅力。
写作思路要清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写作思路要清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材概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材,主要涵盖了语文学科中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并强调日常生活、学习、社交等场景下的语言表达。
在写作方面,教材重视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写作思路的基本要素,能够对所要写作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明确写作思路,避免写作中的迷失和失控,提高写作的技能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写作思路的分析和归纳,以及对整个写作过程的规划和设计。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和思维的交流,帮助他们克服写作难题,提高写作自信心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展开对写作思路的探究和思考。
同时,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情感和思维上得到积极的体验和启示,提高写作技能和成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情境设定和话题的引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 分析思路让学生运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所要写作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明确写作的主题和要点,为写作的具体操作做好思路上的铺垫。
3. 规划设计以教师示范为主,让学生了解如何具体进行写作,如何安排篇章的结构、如何选择表达的方式等,从而使学生明确写作的目标和实现路径。
4. 实践反馈让学生进行写作操作,通过互相交流,对彼此的写作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价,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和提高的效果。
5. 总结点评以教师点评和总结为主,让学生扬长避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建议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育和差异化教学,注重思维和感受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估可通过作业、考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和反馈。
在评估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实际表现的评价和引导。
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示例二:
1.回到家中已经很晚了,但我连饭都没吃,回到屋里迅速制定了班级值日小组责任制方案。这次, 我不会再退缩。因为我懂得了遇见问题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更懂得了责任与担当。
使用顺叙笔法,可以将事件介绍得脉络清晰,首尾完整,甚至会收到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的表达功效。
预设答案:总结顺叙和倒叙表达方式的特点和作用。
倒叙,就是将事件的结局或是发展中矛盾冲突比较激烈的情节片断提到篇首,然后再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正常顺序进行叙述的叙事方式。
倒叙打破了叙事的正常顺序,往往有强化情节、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的作用。
10分钟
环节三:
根据题目,合理排序
问题:如果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你会怎么写?请列出文章所写事件的思路顺序,形式不限。
(1)分析题目:
“这天”:记忆中的某一天,建议重点写初中阶段经历的事情,以更好地突出主题。
“我”: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回家晚了”:为什么回家晚了?往常怎样的情况?这天回家前遇到了什么事?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受?
(2)根据提纲示例,针对顺叙和倒叙的表达方式进行总结。
预设答案:
示例一:
1.一天下午,我跟堂哥一起去书店读书,直到天黑才想起来回家。
2.回家路上,看到爷爷焦急寻找我们的样子,爷爷对我们严厉地教导使我明白了他常常用家规教导我们的意义。
3.回到家中,奶奶做好了我最爱吃的蔬菜疙瘩汤等着我们,让我体会到奶奶对我们的关爱 。
15分钟
环节一
重温经典,梳理思路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2课时)

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结构以及行文顺序。
2.学会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3.能根据中心安排详略,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
教学重点:1.学会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2.能根据中心安排详略,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
教学重点:学会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叶圣陶认为: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
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
“思路的展开”,要求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在写作中如何做到思路清晰。
二、知识讲解(一)何为思路清晰1.思路清晰,就是在谋篇布局中做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让读者明白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主要在说什么。
能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重温经典寻求方法我们学的课文,大都有清晰的思路,要注意体会模仿。
比如《再塑生命的人》是按时间顺序展开思路的。
学生总结,老师点拨:第一次见面:莎莉文老师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拥抱。
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给我一个洋娃娃,并教我拼写这个单词。
有一天:莎莉文老师给我一个更大的洋娃娃并教我区分大小关系。
这天上午:莎莉文老师和我为“杯” 和“水”两个字发生争执。
后来井房的经历:使我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二)如何做到思路清晰方法一:整体构思。
中心—取舍材料—整体结构比如,要表达“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这一中心,下面这些材料,你会用到哪些呢?大致采取什么样的结构呢?学生回答,老师点拨:第一步:明确中心(找题眼)例:《热爱学习的他》——热爱学习”练一练:以下这些题目,中心是什么?《那一次,我真幸福》——“幸福”;《一个让我难忘的人》——“难忘”;《给我一个鼓励的微笑就够了》——“鼓励的微笑”第二步:取舍材料要表达“热爱学习”这一中心,要选择以下哪些材料?详略怎样安排?A.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 思路要清晰 教案

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经典课文,梳理文章思路的活动,让学生发现基本的行文顺序。
2.通过编写提纲和写作实践,引导学生体验思路清晰对于表现主题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基本的行文顺序,学习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重温经典,任务导入导语:同学们,我们经常用“思路清晰”评价一篇优秀的文章,可是如何才能做到思路清晰呢?现在就让我们重温经典课文,开启思路的发现之旅吧!请任选任务一或者任务二表格完成。
任务一:阅读《再塑生命的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作者思路:任务二:阅读《植树的牧羊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作者思路:(二)合作探究,理清思路1.学生合作完成表格,展示交流。
2.明确作者思路,体会思路清晰的效果。
任务一:阅读《再塑生命的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作者思路: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对“我”的教学由浅入深,突出表现莎莉文小姐充满爱心和善于教育。
任务二:阅读《植树的牧羊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作者思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故事,通过牧羊人种树前后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赞扬牧羊人坚持种树的创举,引发读者的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不同文章有不同的行文顺序。
思路的本质就是一种逻辑关系。
严密的逻辑关系可以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那么如何构架这种逻辑关系呢?看看作家是怎样做的?(三)效法名家,学写提纲1.阅读课后短文“朱光潜谈构思”,说说该怎样列提纲。
技巧提炼:(1)明确题目要求,确定主题。
(2)“自由联想”相关内容。
(3)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4)按逻辑关系排列材料顺序。
2.整体构思训练。
围绕“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的主题,请你编写提纲。
方法指导:(1)“自由联想”材料。
(2)围绕主题筛选材料。
(3)按照顺序排列材料。
预设:A.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B.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思路要清晰》教学方案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行文顺序。
2.学会根据中心谋篇布局,安排详略,做到条理清楚。
3.学会列出写作提纲,注意行文的线索,保持思路清晰。
教学重点
学会根据中心谋篇布局,安排详略,做到条理清楚。
教学难点
学会列出写作提纲,注意行文的线索,保持思路清晰。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言有序,章有法”,这是古代人写文章讲究的“规矩”“章法”。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指文章思路要清晰,要有条理,这是写好文章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平时说话要有重点,才能条理清楚地正确传达自己的意思。
写作文也是在和人交流,也需要我们确定重点,条理清楚地表达写作的目的。
今天我们这堂课的重点就是学会条理清楚地写作。
二、写作指导
“言有序”“章有法”,就是指文章要有条理。
“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
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思路的开展。
”(叶圣陶)。
可见,条理清楚、脉络清晰是写好文章的一个基本要求。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让作文思路清晰呢?
(一)构思写作内容
先想清楚文章要写的中心是什么?并以此为中心取舍材料。
哪些为主,准备详写,哪些为次,准备略写,都要心中有数。
具体而言,是处理好以下这些关系。
1.材料和中心的关系
①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②中心思想从材料中提炼,还要靠材料来表现。
2.怎样围绕中心选材?
①精选有用的素材
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
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
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②精选典型的素材
选取精要典型的、最能表现中心的素材,选取事情发展中最精彩的片段来反映事物本质,舍去一般性内容;选取人物最突出的事迹、最典型的经历,可以使文章精彩充实,中心突出。
③精选新颖生动的素材
要选用新颖的、有特点的材料。
材料不落俗套,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
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
④精选具体、不空洞的素材
技法点拨
要选用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材料,而不能选用空洞的、“有影无形”的“材料”。
1.好素材来源于生活。
这就要求我们多多观察,多读书多积累,让材料贴近生活,避生就熟。
2.舍大取小,以小见大。
选择生活中的小素材,行文从小处着笔,小中见大。
小故事,小事件,小场景更有表现力。
要善于观察,能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有价值的闪光材料。
这样的作文写出来更有感染力。
(二)理顺写作顺序
要想避免作文落入“流水账”的窠臼,必须根据写作内容的需要理顺一定的写作顺序。
记叙的顺序是指叙事前后安排的次序,主要包括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这是最常见的叙述顺序。
如按时间顺序记叙的《孤独的牧羊人》、按地点转换先后记叙的《藤野先生》
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同时,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的、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三)列出写作提纲
想好文章的结构后,要据此列出写作提纲。
这样既有助于行文时保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也便于写成初稿后修改完善。
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
技巧点拨:
怎样才能列好提纲呢?
①设计好文章整体结构,并简略标注。
②安排好文章整体的详与略,重点段落再细分。
③确定好写作的顺序,注意过渡段落。
④以词句简要概括出每个层次的意思。
三、当堂训练
文题展示
如果以《______________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人的文章,你会写谁?请列出作文的提纲,形式不限。
审题立意:
首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确定好文章的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叙述关于他的几件事。
总体结构可能是“总—分”式的,也可能是“总—分—总”式的,还可能是“分—总”式的,围绕中心确定好这几件事的先后顺序。
选择素材:
选材时,要把握所选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
这“二三事”可以共同表现人物的一种典型性格,也可以分别表现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
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技法指导:
要注意文章的整体布局。
哪部分内容先写,哪部分内容后写,哪部分内容重点写,材料和材料之间如何过渡,都要想清楚。
必要的时候可以先列一个提纲。
范文欣赏:
我爸爸的二三事
我的爸爸其貌不扬,一张黑黝黝的脸上,有一对浓黑的剑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还有高高的鼻梁、偏厚的嘴唇。
虽然我的爸爸长得不够玉树临风,但是他在我心里却是最伟大的。
①(描写爸爸的外貌,突显爸爸其貌不扬的特征,欲扬先抑。
)
我的爸爸在生活上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
他对穿衣并不讲究,在我的印象里,他几乎一年四季都穿着工作服;吃饭也不讲究,不管是大米还是馒头,只要能吃饱就行。
妈妈常常开玩笑说,爸爸好养活。
②(略写生活中的爸爸,从穿衣和吃饭两个方面表现爸爸在生活中粗枝大叶的性格特征。
妈妈的玩笑话属于侧面描写。
)
爸爸虽然在生活上马马虎虎,但是在工作上却很认真负责,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员工。
记得那天,爸爸熬了一个通宵才把图纸设计好。
可到了早上,爸爸依然按时来到了工厂,开始他一天的工作。
也就是这一天,机械出现了故障,甚至可能会引起爆炸。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不顾生命危险,关闭阀门,切断电源,迅速地疏散工人。
工人们都被疏散了,可爸爸却没来得及撤离,被炸得遍体鳞伤。
爸爸在养伤期间常常与我谈心,教我怎样面对困难,教我怎样为人处事……③(生活中马马虎虎的爸爸,在工作中却认真负责,这一段是详写。
本段的场景描写扣人心弦。
)
对于学生来讲,考试后等待发试卷是最煎熬的时刻。
记得期中考试后要评讲试卷,老师慢慢地吐出成绩:“张力98分,夏雪99分……”看着好朋友都取得了好成绩,我不由得心慌又焦急。
④(发试卷的这个情节,语言着墨不多,却写出了学生等待考试成绩时的煎熬。
老师“慢慢地吐出成绩”的细节描写,精彩传神。
)
“李华,78分!”我心里一惊:这次考得这么差,回去后肯定要挨骂了。
出乎意料的是,爸爸不但没有骂我,而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华,这次没考好,下次要再努力!加油!”爸爸帮我分析了考试出错的原因,又把我不会的地方详细地讲了一遍。
我顿时豁然开朗。
⑤(在爸爸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作者用笔比工作中的爸爸少,但又不像写生活中的爸爸那样一笔带过。
作者选材用意可见一斑。
)
我的爸爸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员工,还是一个开明的老爸。
我为我有这样一个爱我、关心我的爸爸而骄傲!⑥(直抒胸臆,表达对爸爸的爱。
)
范文评点:
这篇文章写了爸爸在生活、工作、教育孩子方面的三件事情,详写其工作认真,略写在生活上粗枝大叶,对“我”的教育详有详有略,表现了爸爸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员工”,还是一个“开明的老爸”。
选材典型,结构严谨,思路清晰,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四、课外拓展
有人说,生活是一次次的相遇,一场场的离别。
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一些东西一直陪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棵无名的小草……
请以《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
审清题意后补写题目,补写时,要注意选择自己擅长的体裁。
补好题目后,则需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审人称、体裁、题眼,定选材范围。
要对选择的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表现文章的主题。
写作时,可以以物为线索,例如“灯光”“星星”“目光”“爱”等,一线串珠,连缀全文。
五、布置作业
参考题目:
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记叙自己成长经历的作文。
注意:文中不可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