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2]“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设计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二节《流程与设计》实践课(教案)——鲁班锁的设计与制作(2课时连堂)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王涤生430100一.教材内容分析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的《技术与设计1》前三章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原则”,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学习“方案的构思方法和创造技法”,第七章让学生学习设计,体验实践,从而使学生对“技术与设计”由感性认识很快上升到理性认识。
是学生了解技术、学习技术、体验技术、感受技术的入门课程,能让学生在“探究、试验与创造”氛围中,顺利地“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三节简单结构的设计》”中,选取“简易相片架”作为载体,让学生体验了“结构与设计”,熟悉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此刻,在《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二节流程的设计》”中,特意增加2—3个课时,选取《鲁班锁的设计与制作》这个载体,让学生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自己选择合适的工具、设备,选择合适的制作工艺及方法,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制作“鲁班锁”,是激起学生学习技术、掌握技术、探究技术、崇尚技术的最佳课程资源配置。
“鲁班锁”的特殊结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技术结晶,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建筑技术上的瑰宝。
学生通过对“鲁班锁”的探究,重现了我国古代技术的智慧,让他们体验了“结构与设计”及“流程与设计”的关系,使他们不仅对“模型及其结构的自然统一关系”有了实质性认识,增加了对《技术与设计2》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了他们技术素养的提高。
教学中设置《鲁班锁的设计与制作》内容,能强化《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知识结构,又可为后续课程《系统与设计》作好铺垫,凸现了《通用技术》的特点,符合《新课标》原则,我们将其作为“校本研究”设置在《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之中。
二.教学活动的重点1.让学生通过制作鲁班锁,体验“模型的制作”的全过程。
[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2] 第二章 流程与设计
![[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2] 第二章 流程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afb347336c1eb91a375de4.png)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第一节了解流程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流程。
2、理解流程的含义。
3、提高学生依据科学流程合理处理问题的意识。
4、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流程对学习、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重难点:1、从整体把握流程的环节和时序的双重特性。
2、用流程表达生活中的某些任务。
新课引入:[师] 同学们好,我们已经学习完第一章,知道了结构对设计的重要作用,这一章的学习,同学们表现都不错,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学习第二章:流程和设计,希望大家继续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学好第二章。
教学过程:[师] 上学期,我们讲过设计一个作品的一般过程包含几个步骤,都有哪些呢?[生] 共五个:1、发现与明确问题;2、制定设计方案;3、制作原型或模型;4、优化方案;5、编写使用说明书。
[师] 我们知道,这只是设计的一般过程,而不是必然步骤。
在具体的设计活动中,有的步骤可以省略,有的可以反复,------。
也就是说,对于设计活动,可以分成几个步骤呢?这个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不同的具体设计,不同的人,分法可能不一样。
这个,就是环节的分法不一性。
而对于制作原型或模型这一环节,就可能包含买材料、加工材料、制作零部件、整体组装等等。
即这一环节并不仅仅一件事。
像这样,环节中又包含若干可以分解的、目标更具体的事项。
理解为环节的可分解性。
[师]板书(环节:分法不一性,可分解性。
)[师] 下面是02年男子足球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结构图(演示课件),请同学们划分环节。
[生] ------[师] 可划分为八分之一决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四个环节。
其中八分之一决赛中包含了八场比赛,即环节的可分解性。
大家注意观察,这四个环节是按顺序依次出现的,能不能先进行决赛再进行半决赛环节?[生]不能。
[师]这四个环节是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出现的,不能颠倒其出现顺序。
像这样,各个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
上面所讲的,就是一种不可颠倒的时序。
通用技术与设计2教案(全册)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第三节简单结构的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一节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第二节流程的设计第三节流程的优化第三单元系统与结构第一节系统的结构第二节系统的分析第三节系统的设计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第一节控制的手段及应用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第三节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第四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教材版本】本课程采用苏州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2》。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通过生活观察和技术试验,对简单结构进行强度与稳定性分析,解释它的强度高或低、稳定或者不稳定的原因。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和已有条件,自行设计和制作实验,并得出结论。
指导学生对技术实验与观察的过程进行记录,并按照比较规范的格式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良好的实验作风与习惯。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的第一课时。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本课时要通过展示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图以及对这些结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明白“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结构与设计”,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
人们将其成果应用到技术领域, 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本课时还要讲解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讲解应力概念。
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 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内力。
应力从认识常见的结构开始,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展开技术视野中的力与结构讨论, 通过有趣的小试验, 强化对不同类型结构的特点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学情分析】学生对结构虽有一定的了解,对结构的功能和分类也有一定的基础。
高二通用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精选5篇)

高二通用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精选5篇)高二通用技术《流程与设计》篇1教学内容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三节流程的优化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流程改进的内容与目的(2) 流程优化的步骤。
2. 过程与方法(1)学会分析流程的不足,并提出优化方案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流程优化的内容及目的。
教学难点流程改进的目的。
教学方法讲授、任务驱动、讨论。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流程,并对流程设计和优化的方法和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本上,让学生进行综合实践的部分,是学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部分。
学情分析学生对工农生产及企管理中的流程不是很熟悉,要他们对这些流程进行设计和优化是非常困难,但学生对与他们学习和生活有关一些事项却比较了解,并感兴趣,所以这节课让学生进行设计和优化的选题都是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由学生自己在上一课时提出的一些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复习提问:1.什么是流程?2.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有哪些?思考并回答为本节教学作好铺垫二.新课教学:(一)流程改进的内容与目的1. 工期优化目的:缩短加工时间。
1. 案例设计:周末做家务:用电饭锅做饭1小时,炒菜15分钟,用洗衣机洗衣45分钟,拖地15分钟,浇花5分钟。
2.讲解①串行工序②并行工序3.马上行动:制作一只台灯的工期如何优化,改进之后可能带来什么问题?思考并设计流程,在草稿纸上画流程图,然后回答优化条件:流程机理进一步研究思考并回答优化条件:增加人员情境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感悟与理解知道流程优化的一种方法练习巩固,为优化的条件作准备2. 工艺优化目的:节约材料案例:工件制造的工艺优化1)切削法2)少切削法3)无切削法学生体会与领悟优化条件:工艺水平提高举例补充说明对切削法、少切削法、无切削发作简单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工艺优化的过程。
高中通用技术 流程的设计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第二节《流程的设计》【教材给出的学学习目标】1、学会分析流程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
2、能画出流程设计框图。
3、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以下三个小节:1、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2、流程设计的步骤,3、流程设计举例。
众所周知“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流程都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基于人类对自然、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因此本节教材首先从人事从生活和生产中流程设计的基本目标以及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出发,在讲述流程设计应遵循的一般步骤的基础上,以小铁锤的两种加工流程为例,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流程设计所需考虑的因素和设计步骤。
教学重点应放在流程设计的思想方法和设计的一般方法上。
流程设计考虑的基本因素:首先应使学生认识到设计目标是技术活动的中心关注点,同样也是流程设计的的关注点,告诉学生流程设计时在注重环节和时序的同时要时刻关注目标的达成;第二设计目标的确定是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教材从理论上说流程设计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目标,明确任务;分析基本因素;明确主要事项(步骤);确定时序,划分环节;画出流程图;判断优化。
但重点应放在前三项,这是流程设计的基础。
更要使学生知道“一个流程要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修改,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要学生知道流程设计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及学会流程设计和表达。
本节教材教学计划采用1课时,为弥补课时紧张采用课前预习(事先布置预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流程设计的步骤难点:流程设计考虑的基本因素分析。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及神舟七号的发射流程等案例,能分析出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2)、了解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3)、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讨论、分析等方法使学生懂得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完成对重难点的理解。
高中通用技术 流程与设计教案 苏教版必修2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一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次授课内容为《技术与设计2》流程与设计模块中的基础内容,即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本节以时间为核心,案例为依托,从时序、环节两方面,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并对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分析,引入和揭示流程的概念(流程、时序、环节)、意义以及流程的表达方法——流程图,并且通过一些案例分析学习生活与流程和生产与流程的内容。
旨在加深学生对流程的理解,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如果按照书上的内容讲,学生一定不感兴趣,因此,一切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一些合理的情景,见书上的内容进行了改进,让学生积极的去思维,主动的思考,将学生的思维全部引导到课堂中来。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流程、环节、时序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学会阅读和分析绘制简单流程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产、生活中的案例流程分析、以及学生动手操作、观看视频,使学生逐步构建以科学的流程来指导生活学习的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对流程意义深入理解,从而认识到在人生的整个流程中应该遵循自身机理和自然的规律发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流程、环节、时序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流程、环节、时序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根据我校学生特点我采用的学法指导是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观察法、欣赏教学法等。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以案例分析法为主,结合问答法、实验法、发现法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
六、教学准备图片:学生制作相框现场和成品、自行车安装修理工具、各个环节、一些书上扫描的图片等。
实物:磨刀器、军用锹、成品相框、电脑零件、机械发电手电筒等。
场地及设备:多媒体、投影、实物展台、笔记本等。
七、教学过程二流程的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小节主要通过一个电脑组装实验来加深同学们对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步骤地认识;学习要点:学会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基本理论到实践操作,实践操作到实际能力的提升。
高中通用技术:第二单元 流程与设计第一节 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教案

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一节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教材版本]通用技术必修2《技术与设计2》〔某某教育〕[设计理念]本节采用案例分析法。
通过案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流程的涵义和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及意义,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适当增加一些有趣味性的实例来分析流程,体会流程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激起学生学习流程与设计流程的兴趣。
[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分析本节“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是《技术与设计2》中4个专题模块之一《流程与设计》的第一节内容。
流程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
主要内容有: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产、生活的意思;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意义;流程的表达方法。
本节内容是学习《流程与设计》全章的导入与基础,所以本单元第一节认识流程部分从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入手,通过具有生活气息的事例,从时序和环节两个角度,引入和揭示了流程的概念、意义及流程的表述方法-----流程图。
流程的意义是本节的难点,课文从时间入手来解释流程的意义。
流程与生活表达了科学合理的流程能保证生活的质量和安全,提高生活的效率的思想;流程与生产表达了科学合理的流程能保证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思想。
流程强调了时间意识的重要性。
2课时。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通过案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流程的含义和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意义,体会流程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应用,激起学生学习流程与设计流程的兴趣。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学习流程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未来挑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实践能力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流程的概念对于同学们并不陌生,教学必须从学生能够理解的身边实例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流程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在通过学习前面的技术课程,有了一定的技术素养,这就为学习本章内容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在学习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流程的知识,学生凭借经验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了流程的基础知识,但还没有上升到技术层面上来,还不能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科学地认识、理解、分析、组织和运用流程。
高中通用技术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教案 苏教版必修2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学习目标⒈知道什么是流程,理解流程的含义,抓住流程的两大特征——环节和时序。
⒉学习阅读简单流程图,能找出流程中的关键环节,能画出简单流程图,能指出环节和时序在安排上的优缺点。
⒊知道流程中的环节有显性和非显性之分,理解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是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掌握画流程设计框图的一般方法。
⒋理解流程优化的意义,能解释流程的改进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能概括某种简单生产流程优化过程中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⒌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或流程的改进设计,并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流程设计方案的特点,或者流程的改进方案的优越之处。
学习内容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工作顺序是收割、脱粒、分离、清洗、集粮,这是不可颠倒的。
从这个简单事例出发,我们可以想到,完成任何一件事总有一定的顺序,并且顺序的安排往往还有讲究。
流程就是做事的顺序。
科学合理的流程就是高效率、就是高质量。
用科学合理的流程安排生活和生产,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生产将变得更有效率。
科学合理的流程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它是人们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设计、不断改进的结果。
一、了解流程⒈实例简介⑪马铃薯的播种流程:第一步,切种;第二步,布种;第三步,掩种。
少一步行不行?⑫冲印照片的工作流程:①冲片:感光胶片底片;②印像:底片照片。
⒉流程的含义⑪环节: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环节。
如:上面的切种、布种、掩种环节,冲片和印片环节等。
⑫时序: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
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
如:先切种再布种后掩种。
⑬流程:具有以上两大特征(关键点)的过程,即若干环节随着时间的变化,依序完成的进流程,称为流程。
二、流程分析㈠典型案例分析⒈生活与流程——洗衣机工作流程分析⑪洗衣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洗衣机是利用电能驱动,依靠机械作用洗涤衣物的器具。
波轮式洗衣机的洗涤原理:抽吸作用和渗排作用;翻滚和冲刷作用;波轮的换向与暂停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小铁锤加工流程的设计,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2.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及设计的表达。
难点: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1)流程设计的目标
①工作和生活中流程设计的目标: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等。
②生产活动中流程设计要实现的具体目标。
思考:在生产流程的设计中,除了上述所列设计目标外,还应考虑哪些目标?
(2)流程设计中的基本因素
生产活动的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和环境。
“马上行动”:
1.处于城乡结合地带的某乡,现要在乡里新建一个小化肥厂,在流程设计上应考虑哪些因素?
2.要把北方的大豆移栽到南方,在流程设计上需要考虑哪些相关因素?
学生回答1:流程设计上需要考虑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选用精良设备和技术人员以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安全生产等。
(大力表扬学生的环保意识)
回答2:将北方大豆移栽到南方,从种植流程上需要考虑适合种植的季节、气温、湿度、土壤、病虫害等因素,还有,要注意是否会引起生态不平衡。
教师补充由于动植物引进而引起的生态不平衡的例子。
(见后面小资料部分)
生活和生产中流程的设计有两种情况:一是流程的若干环节是显性的,也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较容易描述,如上一节课的案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流程安排”中的流程,洗衣机洗衣服的流程,邮寄包裹的流程,邮局邮件的分捡流程设计等。
(学生描述邮寄包裹的流程设计,教师板演框图。
)
然而,另一种流程的设计是隐性的,要通过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漫长的探究才能得出的,例如,上一节课的案例“轴承的连续式淬火的工艺流程”、合成氨的工艺流程案例等。
“案例分析: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用适当的方法生产出合成氨的原料-------氮气和氢气。
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合成塔内500℃和300atm条件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产生氨气,再通过氨分离气不断地把生成的氨分离出来,同时未转化的反应气体再进入合成塔循环加工,这就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的产生是一个对其内在属性和规律探索的过程。
19世纪初,经过化学家上万次的试验,最终才得出在500℃高温下和300atm的条件下能合成出氨,但转化率仅有2%~8%的试验结论,后来又经过不断的试验才形成现在工业生产上使用的较为成熟的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并思考:
问题1.这个案例包括了哪些环节,它们的时序如何?
问题2.如何将氨合成的流程图画出来,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这个流程?
问题3.画流程图关键要注意什么?
问题4.合成氨的流程设计与前面提到的洗衣机洗衣服的流程,邮寄包裹的流程设计相比,有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
问题1解答:合成氨生产流程包括了以下的环节和时序——
(1)先进行原料气(N2、H2)的制取-----制取环节;
(2)气(N2、H2 )的净化,除杂质-----净化环节;
(3)用压缩机压缩(至高压状态)------压缩环节
(4)氨合成----合成环节;
(5)最后进行氨的分离,得到浓氨并将未完全反应的N2、H2送回合成塔,再循环加工利用----分离环节。
问题2解答:如果用框图表达流程,合成氨的流程设计可以如下图:
问题3解答:画流程图关键是要把环节以及各个环节的时序找出来。
问题1解答:合成氨的流程设计是化学家通过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漫长的探究才能得出的,它的规律是不容易描述的。
2.流程设计的步骤
第一步: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明确流程所应遵循的内在变化规律。
第二步:要分析现有材料、设备、资金、人员、工艺和环境等因素。
第三步:列出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项,并进行初步的排列。
第四步:分析各事项(步骤)之间先后顺序,合理地安排流程的时序和环节。
第五步:选择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画出流程图,对于有严格时间的时序,要标注时间。
注意:流程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环节和时序。
流程图中最常用的形式是框图,因为这种形式既简单又明确。
绘制框图的常用符号:
3.流程设计举例(三)小结
(四)布置课后作业:
附:小资料:
1. 某些由于动植物引进而引起生态不平衡的例子。
①“昔日农家宝今朝成公害”——水葫芦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巴西,是一种多年生水生杂草,根系像羽毛,十分发达。
它本是六十年代前后作为家畜饲料引进我国的,但随着替代饲料的出现,这种含水量高达95%的青饲料再也引不起家畜的“食欲”,加之发现其普遍含有寄生虫,于是水葫芦作为青饲料退出了历史舞台,并逐渐成为野生。
虽然水葫芦能吸附潜藏在水中的磷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少量分布还可能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而一旦过量生长,成片的水葫芦就像条被子覆盖在水面,遮挡住阳光对水体的照射,影响水生物质的正常生态环境;在生长区内形成优势物种,排除异己,从而剥夺其他水生物种的“生存权”;此外,大量的水葫芦漂浮在水面上,不但影响城市河道景观,而且还会阻塞航道,影响船舶的正常航行与停靠。
水花生又叫空心莲子草,原产于南美洲巴西,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杂草,耐盐力强,适应性广,水陆均可生长,遍布于水稻田及田埂、河道、蔬菜田、果园、林地及草坪地。
一些地方的农户和养殖场,从外地引进水花生野生种苗,放养在水面上作为家禽饲料。
不料,落户后的水花生疯狂生长,并导致农作物减产;更为严重的是堵塞沟渠水道,影响农业灌溉和防汛排涝。
水花生的生长速度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均超过一般作物,有水花生危害的地段,其地下茎常可深达50-60cm,危害严重时,地下茎纵横密布,以致作物无法生长;长有水花生的沟河渠道,其植物能铺满水面,影响灌排,严重影响水上交通和水产养殖。
同时还能传播多种寄生虫病(涤虫、水蛭、肝片吸虫、姜片吸虫、日本血吸虫),因此饲用价值也不高。
水花生根系发达,地上部分繁茂,在农田中生长会与作物争夺阳光、水分、肥料以及生长空间,造成严重减产。
在田埂和田间水花生成片生长还会影响农事操作。
水花生在鱼塘等水生环境中生长繁殖迅速,其覆盖在水面会影响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水中溶解氧含
量降低;水花生腐败后污染水质,水体中生物耗氧量和化学耗氧量升高,鱼虾等水产生物会因溶解氧的消耗而窒息;腐败后水中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会促进微生物的滋生,从而导致鱼病的发生或产生有毒物质毒害水产生物;水花生在鱼塘中的层积还会影响水产捕捞。
水花生在河道和沟渠中的生长会堵塞水道,限制水流,增加沉积,对水运输和农田灌溉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水花生在路边、公用绿地、居民区等生长蔓延,严重影响环境的美观和卫生。
因此,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水花生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草害。
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原产亚马逊河,共有20余个不同品种。
其中具有代表性也是目前在国内各市场俏销的品种被称为红腹食人鱼,它们体型小巧,一般为25公分左右,色彩美丽,拥有墨绿色的鱼背,浅绿色的鱼体,火红色的腹部,性格却极为残暴。
食人鱼长着锐利的牙齿,一旦被咬的猎物溢出血腥,它就会疯狂无比,用其锋利的尖齿,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一般疯狂地撕咬切割,直到剩下一堆骸骨为止食人鱼一旦流入自然环境,其“嗜杀成性”的本性会对本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
亚马逊河流域的气候与我国南方许多地方的气候相似,加之食人鱼对环境的要求比较粗放、而且繁殖速度快。
一旦在某一流域达到一定的规模时,它们就会大量地“屠杀”水中其他的鱼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④“清道夫”鱼
“清道夫”鱼原产拉丁美洲,属鲇鱼科,又名吸盘鱼、垃
圾鱼、琵琶鱼、琵琶鼠鱼。
这种鱼常以别的鱼的粪便和藻类为
食,由此得名。
最初人们是在养热带鱼时,将这种外来鱼作为
“水中清洁工”一同引进的,由于不值钱,常被一些养鱼人随
意丢弃。
近来这种鱼在我国一些流域泛滥成灾,繁殖能力极强
的清道夫,在成长过程中吃掉其他鱼类的卵,威胁着其他鱼类
的繁殖生长,已开始影响河流的生态平衡。
目前尚无有效手段控制清道夫继续蔓延。
⑤澳洲的兔子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140多年前英国人托马斯•奥斯汀引进了24只兔子,为打猎而放养了13只。
结果在那个几乎没有天敌的土地上,兔子们至今已繁衍6亿多只后代,成群的野兔常常把数万平方公里的植物啃个精光,导致其他种类野生动物面临饥饿的危机,许多野生植物也濒临绝种。
生物入侵的危害性可见一斑。
⑥福寿螺
(略)四、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工作和生活中的流程的口头描述,一般没有问题,但若要求学生用框图来表达,学生就感觉困难重重。
因此,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举了自行车的补胎流程设计、邮寄包裹的流程设计、去医院看病的流程设计以及以某一面膜产品为产品的企业业务流程的设计,通过这几个例子,学生基本掌握了框图的画法,以及画流程图的注意事项。
在设计以上流程框图中,有些框图如“以某一面膜产品为产品的企业业务流程的设计”,学生加进了判断,这比我手中的参考答案多了一个质检环节,说明学生对流程的设计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
在生产流程的设计中,学生感觉困难比较大的是一些专业术语难以理解,如工艺、攻丝、套丝、电镀、淬火、铣床等等,教师花了一部分时间来作解释,因此,造成本节内容课时较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