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案例_管理心理学案例

组织行为学案例_管理心理学案例

第四章群体心理与行为4.1 对时代华纳公司群体决策的分析2000年春季,时代华纳最终完成了它与美国在线的合并。

就在批评者纷纷指责这场购并活动会带来难以驾驭的市场垄断时,你一定以为时代华纳的管理层会很在意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形象。

但是,它在4月30日做出的决策使它的形象黯然失色。

当时,时代华纳正在与沃尔特·迪士尼公司重新谈判,确定华纳公司使用迪士尼有线电视的3个频道需要支付多少费用,以及迪士尼公司是否会更新时代华纳转播ABC新闻网的权利(ABC隶属于迪土尼公司)。

谈判在5个月前就开始了,但却一直没有结果,最后期限被延长了7次。

时代华纳公司与迪士尼公司谈判者之间的相互仇恨越来越深。

到4月底时,它们终止了面对面的对话,相互之间的沟通仅仅通过传真方式来进行。

4月26日,离最后一次谈判的截止日期仅差5天,也是时代华纳在ABC拥有转播权的到期日,ABC向时代华纳公司发了—份传真,通报说,截止日期之后,迪士尼公司希望时代华纳在1个月的扫描时段里继续转播ABC;节目直到5月24日,这段时间电台测查观众的意见以决定要选择的广告公司的类型。

丽时代华纳公司过去一直坚持的是8个月的延长期。

这封传真的口气使时代华纳公司的—些高层经营者火冒三丈。

他们感到ABC公司以一种命令的口吻在进行谈判。

在时代华纳内部,高层经营者们开始考虑在他们提供有线电视服务的350万用户中终止A13(3节目。

—些人认为终止节目相当冒险。

由于有线电视公司并不十分普及,而且常被视为实行价格垄断,所以,—些时代华纳的高层人士担心,受到指责的会是他们自己而不是迪士尼公司。

其他人则认为,迪士尼公司是问题的导火索。

如果时代华纳公司能有效地传达这一信息的话,迪士尼应该会受到更多指责,至少也会受到同样程度的指责。

同时,他们怀疑,ABC公司会因此而失去每天300万美元的广告收人。

他们盘算着,对ABC信号的封锁,可能会最终使迪士尼公司同意时代华纳的条款。

4月30日,星期日,依然没有达成协议,两家公司之间越来越多的是简短传真,没有一方改变他们的要求。

组织行为学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群体心理与行为

群体心理的主要特征包括群体认同感、群体认知、群体情感 和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群体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中与他人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行 为。
群体行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群体规范、群体 压力、群体决策和群体沟通等。
群体心理与行为的重要性
1
组织中群体心理与行为对于个体、群体和组织 的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组织变革中的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变革过程中的心理适应
组织变革可能会给员工带来不确定性、焦虑和压力,研究者 可以探讨如何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变革。
变革推动者的作用
变革推动者对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研究者可以探讨变革推动者的角色、职责以及如何影响员 工。
人工智能对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02
群体动力学关注群体内部的动态平衡以及群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调整,它包 括群体结构、群体规范、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等方面。
03
群体动力学对于组织管理、领导力培养、团队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人们会根据自己所属的群体 来判断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
社会认同理论强调群体成员之间的共同认知和 归属感,这种共同认知和归属感可以促进群体 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管理
全球一体化
跨文化团队
全球化趋势推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加强 交流与合作。
全球化背景下,组建跨文化团队成为一种趋 势,有助于提高组织的多样性和创造力。
跨文化培训
领导力与跨文化管理
为应对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的挑战,需要进 行针对性的跨文化培训,提高员工对不同文 化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2
了解和掌握群体心理与行为有助于提高组织的 整体绩效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第四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第四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 (1)建议者,给群体提建议、出谋划策的 人;(2)信息加工者,搜集有用信息的人; (3)总结者,整理、综合有关信息,为群 体目标服务的人;(4)评价者,帮助检验 有关方案、筛选最佳决策的人。
维护角色
• (1)鼓励者,热心赞赏他人对群体的贡献; (2)协调者,解决群体内冲突;(3)折衷 者,协调不同意见,帮助群体成员制定 大家都能接受的中庸决策;(4)监督者, 保证每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鼓动寡 言的人,而压制支配者。
• 一个研发小组 • 参加合唱的学生 • 某个商场前围观的群众
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 人们加入群体是要完成某项任务或是要满足 自己的社会需要。
• 群体之所以产生和存在,是因其具备特殊的 功能: 1、把个体力量汇合成新的力量 2、完成组织所赋予的任务 3、满足群体成员的需要
(1)安全需要(2)地位需要(3)自尊需要 (4)归属需要(5)权力需要(6)完成任务的需要
4.规范的诱导与控制
• 强化符合组织目标的规范,削弱不符合组织目 标的规范。阿尔文赞德提出指导原则。 • 强化群体规范的原则:1.向群体成员解释群体 的规范和他们的愿望基本一致,不需要牺牲多 少东西;2.奖励那些遵循群体规范的成员;3. 帮助成员了解他们是怎样为完成群体目标做贡 献的;4.在建立规范时,给所有成员发言的机 会,因为只有自己建立的规范,自己才更愿意 遵守;5.让成员知道,不遵守群体的规范将受 到驱逐(但也原谅悔过的成员)。
2.群体规范的影响因素
• • • • 个体特征。智力越高,越不愿意建立遵循规范 群体构成。同质群体比异质更容易确认规范。 群体任务。常规、清楚任务,规范易形成。 地理环境。工作地点近、相互作用机会多,易 形成规范。 • 组织规范。多数群体规范与组织规范一致,如 果群体成员不赞成组织的规范,发展与组织相 对抗的规范,如怠工、罢工等。 • 群体绩效。成功群体维持现有规范并发展与其 一致的新规范。失败群体改变重建有关规范。

第四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第四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第五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群体的概念和类型 群体的特征 群体决策 冲突 工作团队
2019/11/1
1
一、群体的概念和类型
什么是群体? 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 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2019/11/1
2
群体的类型
正式群体
组织正式规定的 职务分配明确 个体行为由组织目标决定
人。
•群体成员想要面对面交
流的最大规模为12
•“心理魔数”:7 ± 2。
原因: •自己的贡献无法测量 •责任分散效应*
社会惰化
Social Loafing
人们在群体中工作时 比个体单独工作时 投入较少的努力…
2019/11/1
6
消除社会惰化的途径
明确个人的贡献 按劳计酬 用惩罚来威胁 增加任务的重要性和趣味
自我管理型 Self-Managed
团队类型
虚拟型 Virtual
2019/11/1
交叉功能型 Cross-Functional
A部门
E部门 D部门
B部门
40
C部门
创建高绩效团队
工作设计:
•…
团队效力 Team
Effectiveness
过程变量:
阿希实验 Asch
Studies
2019/11/1
从众 Conformity
群体压力 Group Pressures
12
从众和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中的卡片
2019/11/1
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 多数人的意见分歧时,会 感受到群体压力而和群体 中多数人趋于一致的倾向 称为从众 。
13
群体压力的使用
避免采取群体压力的方式压制群体的独创精 神;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_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_群体心理与行为
①积极作用:行为导向——有利于群体意识的形成和组织目 标实现.
② 消极作用
扼杀个体的创造力; 限制个体观察事物的视野,堵塞了一些言路; 迫于压力的行为不会有高的积极性.
14
复习: 第二节 群体的动态特性
一、群体中的角色 需要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引导?
二、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指成员对自己与群体的关系的体验与认
群体介于组织和个体之间,个体是群体的细胞,群体是组织的基 本组成单位.
二、构成群体的条件
群体是一个系统,而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
① 有共同的行为目标;——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② 成员在心理上相互认同;——成员有角色意识.
③ 有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群体存在和能够延 续的基本条件.
④成员间有工作、信息、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相互依 存
27
一、冲突的概念
冲突是行为主体之间,由于目的、手段分歧而
导致的行为对立状态.
微妙的意见分歧
公开、暴力的活动
冲突的水平
冲突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
① 冲突是分歧的表面化;
② 冲突的行为主体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
③冲突包括一个人的内部心理矛盾、人与人 之间的争论,以至阶级、政党、国家、民族或集
28
团之间的斗争,甚至战争等等.
协调,步调一致——防止力量的耗散 .
〔3〕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
个体的需要是多样性的,有物质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满 足的途径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人的许多需 要只有在群体中才能满足.
4
① 认同感——实现群体认同,包括角色的认同和群体规范、群 体目标以及群体行为方式的认同.
两种群体认同
自觉性的——人际关系密切,凝聚力强。 被动性的——避免被冷遇和抛弃。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讲义(PPT 119页)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讲义(PPT 119页)
任务角色
建议者、信息加工者、总结者和评价者
维护角色
鼓励者、协调者、折衷者和监督者
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起积极作用。因为他们能有助于群体 达到两个目标:完成任务和始终维持自己的整体。研究发现 “在任务角色、维护角色和群体绩效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
群体类型模型
❖ 任务群体:群体内成员扮演
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适于应付 紧急任务,但容易瓦解。
规范的诱导与控制
削弱群体的规范
❖ 找出志同道合的成员,与他们联合起来 ❖ 共同讨论你的观点与计划,建立联合阵线 ❖ 防止内部分裂 ❖ 坦言你的所作所为,不怕压力 ❖ 宣传与你合作的好处与报偿
群体规范分析法
群体规范与企业利益有着直接联系。(Pilnick,1960s) ❖ 明确规范内容 ❖ 制定规范剖面图
立场、观念、方法、行为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各种冲突。群体的领 导层次明确之后,该阶段就结束了。
❖ 规范化阶段(norming):在这个阶段中,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开始
形成亲密的关系,群体表现出一定的凝聚力。对干什么达成共识。
❖ 执行任务阶段(performing) :在这个阶段中,群体结构已经开始充
分地发挥作用,并已被群体成员完全接受。群体成员的注意力已经 从试图相互认识和理解转移到完成手头的任务。
群体活动中才能实现)
群体的类型
❖ 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依据规模大小来划分)
❖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构成原则和方式不同)
群体
❖ 开放群体和非彼群体 类型
(依据群体开放程度)
开放
封闭
类型
大型 群体 小型 群体
联系方 式
间接
直接
作用 程度
社会 因素 心理 Biblioteka 素成员 组成地位 权利

组织行为学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群体心理与行为

03
群体间心理与行为
群体间的冲突与协调
冲突来源
探讨群体间冲突的来源,包括 资源有限、目标不一致、相互
依赖等。
冲突管理
研究如何通过良好的冲突管理来 改善群体间的关系,包括及时沟 通、尊重对方、寻找共同点等。
协调方式
介绍协调群体间关系的策略和方法 ,如妥协、合作、折衷等。
群体间的合作与竞争
合作价值
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帮 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提高 工作效率和效果。
06
组织文化与心理行为
组织文化的概念与功能
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被广泛接受和 遵循的价值观、行为准则、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
功能
组织文化具有引导、凝聚、规范、激励等作用,可以影响组 织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影响整个组织的效率和绩效。
塑造
组织文化的塑造需要从员工需求出发,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和规范,不断调 整和优化组织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使其更加符合组织发展的需要。
传播
组织文化的传播需要依靠各种渠道和手段,如领导示范、培训教育、员工活动等 ,将组织文化贯穿到日常工作中,使其在员工中得到广泛的认知、认同和实践。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心理契约的特点
心理契约具有主观性、动态性、隐藏性和非正式性等特点。
心理契约的建立与维护
建立心理契约
组织在招聘、培训和日常管理中,应该注重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明确彼此 的期望和义务,以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
维护心理契约
组织应关注员工的成长和需求,提供合理的薪酬和福利,营造良好的工作环 境和氛围,以维护员工的心理契约。
分析群体间合作的价值和意义 ,包括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ppt课件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ppt课件
13
请您安静下来,好好想想
LOGO
为什么事业的成功让我们拥有了舒适的生活,可幸福的感 觉却没有相应的增加?
在您的人生中,您和您所爱的人(父母、兄弟姐妹、夫妻 、情侣、儿女、朋友)是否有一段真正的亲密关系?
您是否真切地感受到被爱、被接纳、被肯定、被尊重呢? 而您的父母、伴侣、孩子、朋友,他们的内心又是否感受 到您的爱、接纳、尊重和肯定呢?
--罗恩.哈伯特(美)《自我分析-情态的更新》
11
LOGO
“人不是一个岛屿,而是人类整体的一份;每个 人都是大陆的一小块,即人类领土的一部分;如 果海浪卷走了一块泥土,整个欧洲大陆都会受损 ;一个海峡也同样受损;您的朋友的庄园也会因 此而受损。任何人的死亡都在消伤我自身,因为 我包容于人类之中。因此决不要派人打听丧钟为 谁而鸣,它为汝而鸣。”
任务角色 建议者
信息加工者 总结者 评价者
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 群体角色种类
群体绩效
积极作用
维护角色 鼓励者 协调者 折衷者 监督者
8
多 维 护 角 色
人际群体 无序群体
团队群体 任务群体


任务角色
以任务和维护角色为维度的群体类型
9
(二)人际关系 指社会人群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
生、发展和确立的人与人之间心里与行为上 的各种关系。
家庭教育 经济状况猜疑
环境不适
失落 失措 失意
失控
15
LOGO
人际交往 技巧
微笑 是最有效的
武器
真诚的 欣赏和赞美
别人
学会 “宽以待人”
知己知彼 适时求人
不要让 “批评之箭”
中伤你
16
LOGO
——查尔斯。斯瓦博(美国金融巨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三、群体功能
(1)完成组织任务——完成组织分配下来的任务和执行组织所 规定的职责(正式群体)。
(2)整合力量 ——以系统的观念看群体:有效的分工与协作,1+1〉2。
约束、激励和互补作用——促进力量的整合 。 协调,步调一致——防止力量的耗散 。 (3)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 个体的需要是多样性的,有物质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满足的 途径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人的许多需要只有在群 体中才能满足。
现的。 ●群体压力不同于权威命令,具有明显的自我约束性。 ●群体压力来自四个方面: 理智的压力 舆论的压力 感情的压力 暴力的压力
15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群体压力的作用
①积极作用:行为导向——有利于群体意识的形成和组织目 标实现。
②消极作用
扼杀个体的创造力; 限制个体观察事物的视野,堵塞了一些言路; 迫于压力的行为不会有高的积极性。
提供更多的交往与交流机会,使人获得情感、友谊和快乐;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个体免于孤独和恐惧,减少独处时的不安全感; 加入一个重要的群体,会受到别人的重视,满足其自尊的需.
6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家是归属感最强社会单元 “家”——情感+依存+血缘:建厂像家,爱厂如家 ③满足人对权力的需要 ④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群体能使个体活得更有价值 ⑤获得群体的力量支持 ——力量互补,增强自信心和力量感。挖掘个体的内在潜力, 做出独处时很少做或不敢做的事。
7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四、群体的分类
1、按群体的构成原则分 ⑴正式群体。为完成组织任务所建立起来的正规社会群体。 ⑵非正式群体。
2、按群体人员的构成分 (1)同质结构群体。指群体成员在年龄、知识、能力、专业与
第一节群体和群体的功能
群体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不 能脱离群体而独立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体在组织中所 起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探求群体形成的条 件、群体心理规律和特征等问题,就成为组织行为学一项重 要的研究内容。
一、群体的定义
一般意义的群体:指一些与某种原因相联系的人的某种集合 或聚合。
信息加工者 总结者 评价者
维护角色
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
鼓励者 协调者 折衷者
积极作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群体绩效
监督者
10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群体类类型
多 维 护 角 色

人际群体 团队群体 无序群体 任务群体
多 任务角色
11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一.群体意识
(1)什么叫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指成员对自己与群体的关系的体验与认可程度。
二、构成群体的条件 群体是一个系统,而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
①有共同的行为目标;——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②成员在心理上相互认同;——成员有角色意识。 ③有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群体存在和能够延续的
基本条件。 ④成员间有工作、信息、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相互依存 ⑤ 有共同行动的能力。——对外界环境的挑战做出反应的能力
个性上的相同或接近。 (2)异质结构群体。指群体成员在年龄、知识、能力、专业与
个性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8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3.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根据群体是否实际存在 所谓假设群体,在实际中并不存在的一种群体。
它是为了某种需要,人为地将人群按不同的方式加以划分 而成的。例如,“知青”、“退役军人”、“高级知识分 子”、“愤青”、“80后”等等。
为什么关心群体意识? 有群体意识的人,会时刻将自己的言行与群体联系起来,对群
体产生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 ——家庭意识、集体意识、阶层意识、阶级意识、公民意识、民族
意识、国家意识 (2)影响群体意识的因素:
① 群体结构——构成方式(自愿结合、组织规定)、规模、成 员……; ②利益与目标的一致性; ③ 满足个体需要的程度; ④领袖人物的威信。
(2)功能
判断是非——评价标准; 行为导向——约束功能; 行为矫正——导向功能。
维系作用 认知的标准化作用 去个性化作用
14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三.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
(1)概念:是群体规范造成的一种心理上的压力。 即当成员意识到个人的观点、行为与群体规范不一致或与群
体中大多数成员有分歧时产生的心理紧张。 ●群体规范对个体思维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它来实
12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二、群体规范
(1)概念:
是群体对成员建立的行为准则以及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 共同期望。 是“界限”; 有成文的和不成文的。 群体规范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A.绩效方面的规范 B.形象方面的规范 C.社会交往方面的规范 D.资源分配方面的规范
13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组织行为学
微观组织行为
宏观组织行为
个体行为 人际与群体行为
知觉 个性 态度 意志
权力 领导 冲突 沟通
组织环境 组织结构 组织变革 组织文化 组织发展
1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第四章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第一节 群体和群体的功能 第二节 群体的特性 第三节 群体冲突 第四节 团队管理
2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5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①认同感——实现群体认同,包括角色的认同和群体规范、 群体目标以及群体行为方式的认同。
两种群体认同
自觉性的——人际关系密切,凝聚力强。 被动性的——避免被冷遇和抛弃。
② 满足归属感——个体认同并愿意在这个群体的心理感受。
归属感是社会人最基本的心理需要。 人为什么会有归属感?
这些群体虽然不存在,但有意义。 实际群体则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其成员之间有着各种
各样的联系。如工厂中的车间、班组,行政机构中的科室等。
9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第二节 群体的动态特性
讨论群体如何影响个体和个体如何适应群体的问题。
群体中的角色
自我中心角色 寻求认可者 支配者 阻碍者 逃避者
任务角色 建议者
同住一个宿舍的同学;同一架客机上的乘客;某一时点上一家商店的 顾客;经常在一起打篮球的球友,……
3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指在组织中,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 标,由若干人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 有一定组织关系的人群结合体。 群体介于组织和个体之间,个体是群体的细胞,群体是组 织的基本组成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