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2文言文阅读赏析
全国二卷文言文讲析PPT课件

习题讲析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安中进士出身,具有敏捷才思。他随众向朝廷表贺瑞应,徽宗称他为奇才,又出题专门
考查,随即任命他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擢升为御史中丞。 • B.王安中弹劾蔡京,得到皇上采纳。蔡京投皇上所好,引荐道术之士,扰乱朝廷,他陈奏蔡
京之罪,要求惩治,蔡京恐惧,其子蔡攸也哭请皇上宽恕。 • C.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
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 • D.王安中诗文兼擅。受到皇上器重。他极有文采,为文厚实脱俗,曾受命赋诗百韵以纪盛宴,
徽宗高度赞扬,下令书于大殿屏风,将副本赐给侍臣。 • 选C;并非自清燕山府任职。
没考中叫“落第”、“下第”。④<副>但;只管。⑤<副>只;仅仅。⑥<连>只是;但是。表示转折。 • 不几:不盘查; • 王安中到燕山府主政后,被弹劾,仕途起伏。
第4页/共11页
2020年全国二卷 • 安中为文丰润敏拔,尤工四六之制。徽宗尝宴睿谟mó殿,命安中赋诗百
韵以纪其事。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其 见重如此。 • (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 • 重点整理: • 工:擅长、精巧; • 宋徽宗非常器重王安中的文章。
• 重点整理: • 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
故称节度使。 • 宣抚使,唐后期派大臣巡视战后地区及水旱灾区,称宣先安慰使或宣抚使。有管理军民,参用土官职责。 • 第①<名>次第;次序,②<名>官僚和贵族的住宅。③<名>科举考试的等级。成绩好为“甲第”、“上第”,考中了叫“及第”,
2016全国卷2卷文言文---释义《明史·陈登云传》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鄢陵知县,征(征召)授御史,出按(巡视)辽东,疏陈安攘(安定边境)十策,又请速首功之赏(建立首功之赏的制度),改巡山西。
还(回到)朝,会(恰好)廷臣方(正在)争(争论)建储。
登云谓(认为)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阻止)之。
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灾害)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包藏祸心),窥(暗中观察)觊(觊觎,指非分的企图和希望,此可译为希求)储贰,且(况且)广结术士之流。
曩(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揭发),用以恐喝勋贵,簧(用巧言)鼓朝绅(朝廷官员)。
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嚣张气焰),即(就是)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锋芒)矣,陛下享(治理)国久长,自(自然)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结果)。
干扰盛典,蓄隐邪谋(蓄积隐含着邪恶的阴谋),他日(以后)何所不至(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呢)?”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同僚)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
久之,疏(上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
朝右(朝廷的大官)皆惮之。
时方(正好)考选科道,登云因(于是)疏言:“近岁(近年来)言官(谏言官员,即御史官),壬午以前怵(害怕)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拘于情面),则化直为佞(奸佞)。
其间(其中)岂(难道)无刚直(刚正)之人,而弗(不)胜(禁得起,受得住)龃龉(抵触排挤),多不能安其身。
二十年来,以(因为)刚直擢京卿者百止(只)一二耳。
背公(皇上)植(培植)党(党羽),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言官)顾(却)居其半。
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怎么,哪里)望其抗颜(不顾情面)直绳(正直地处理事情),为国家除大奸、歼(消灭)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斥退)之,不若慎于始进。
”因(于是)条(条陈)数事以献,出按(巡视)河南。
【2019最新】后汉书·王涣传 文言文阅读附答案附翻译(语文全国卷2)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后汉书·王涣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附翻译(语文全国卷2)后汉书王涣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附翻译(语文全国卷2)王涣字稚子广汉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
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
县多奸滑,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
后坐考妖言不实论。
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
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
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
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槃于路。
吏问其故,威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____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____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王涣字稚子/广汉都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B. 王涣字稚子/广汉都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C. 王涣字稚子/广汉都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D. 王涣字稚子/广汉都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2010--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卷2卷3文言文汇编及详解答案

2010--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汇编及详解答案2017二、【新课标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
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
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
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
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
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
”后拜怀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
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
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
学|科网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
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
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
及薨,车驾往临吊。
时年八十四。
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
2016全国语文新课标卷2古诗文真题

2016年新课标Ⅱ卷古诗鉴赏、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8.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5分)9.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6分)8.答: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间一气呵成。
9.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的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
,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肥东的神采尤其不易。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
本题为两问,第一问是“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在诗中找出描写马的特征的词语即可。
第二问“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考查人物形象,到诗中找出作画的准备,及作画时的状态。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
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文言文解析

强盛)国(国家,《烛之武退秦师》:“国危矣,若使烛之武退秦师,师必退。
”),不法(效法)其(那些)故(旧的法规);苟可以利(使动用法,使……有利)民(百姓),不循(遵循)其礼(礼制,这里特指旧的礼制)。
”孝公曰:“善(很好)。
”“治(治理。
《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世不一道(方法。
《过秦论》:“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
”),便(便利)国不法古(古制)。
故(所以)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不循古而王(wàng,名词用作动词,称王,《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
”)夏殷【指夏桀和殷纣】不易(改变)礼而亡(灭亡,《六国论》:“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反(反对)古者不可非(责怪,《逍遥游》:“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而循礼者不足(值得)多(称赞)。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以……为:把……任命为)左庶长【秦国官职,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军政首席大臣,秦国尚左,在左右庶长中,以左庶长为首。
】,卒(最终,《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定(确定)变法之令。
令(命令)行(实行)于民期(jī一周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年,秦民之(到,《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国都言(诉说)初令之不便者以(用)千数(计算)。
于是太子【秦始皇之前的太子不称皇太子,而是太子或公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推行),自上犯(触犯)之。
”将法(惩罚)太子。
太子,君嗣也(判断句),不可施刑(刑罚),刑其傅【即太子傅,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公子虔,黥【黥刑,又称为墨刑。
在罪犯面部、耳后、颈项、手臂上刺后涂以墨的刑罚,是五刑中最轻的刑罚,汉文帝时废止。
五代后晋恢复,改称刺字,并与流刑结合使用,称为刺配,沿用至清】其师公孙贾。
明日(第二天),秦人皆趋(遵循)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假字,通“悦”,高兴。
《烛之武退秦师》:“秦伯说,与郑人盟。
2016年全国卷2高考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接辽东,疏陈安攘十册,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
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之效。
干扰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
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
背公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除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
”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
岁大饥,人相食。
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帝立遣肆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
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
以久之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
寻卒。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
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职鄢陵知县.政绩最好,升为御史。
出按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
后改为山西巡抚。
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捣鬼。
万历十六年(1588)六月因发生灾害上疏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
天天与宦官往来,商量对策,而且广泛交结山人、术士、道士、和尚之流.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们算计,即使中宫与太后家也谨慎避开他们的锋芒。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文言文试题答案及翻译

D.王安中诗文兼擅。
受到皇上器重。
他极有文采,为文厚实脱俗,曾受命赋诗百韵以纪盛宴,徽宗高度赞扬,下令书于大殿屏风,将副本赐给侍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参考答案10-12 A C C13.(1)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
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
(2)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为骄横。
参考译文: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
考中进士,调任瀛州司理参军、大名县主簿,历任秘书省著作郎。
政和年间,天下人争相议论祥瑞,朝廷大臣动辄上表称贺,徽宗看了王安中的上表,称他为奇才。
后来有一天,徽宗特地拿出三封诏令让他草拟,安中马上写成,皇上就在他的草稿后批道:“可任中书舍人。
”不久,从秘书少监授任中书舍人,提升为御史中丞。
开封巡逻的士卒晚上捉拿盗贼,盗贼逃走,有个百姓受惊出门与士卒相遇,士卒把他当作盗贼绑起来;百姓到开封府申诉,受不住惨酷的拷打,于是被屈伏罪。
安中审察后得知实情,审理冤屈,立即放走这个百姓,让官吏抵罪。
当时皇上正向往神仙之事,蔡京凭借妖术向(皇上)引见方士王仔昔,朝廷大臣及外戚们都结交关照他。
安中上疏请求从今召用山野道士,应当责令引见人担保;并且陈述蔡京欺君僭上、祸国害民的几件事。
皇上惊觉地采纳了他的意见。
不久再次上疏指责蔡京的罪行,皇上说:“本来打算马上实行你的上奏请求,因为接近天宁节,等过了此节,一定为你罢免蔡京。
”蔡京探察得知,非常害怕,他的儿子蔡攸日夜在宫中侍从,向皇上哭诉恳求。
皇上因此升迁安中为翰林学士,又升他为学士承旨。
宣和元年,授任尚书右丞;宣和三年,任左丞。
金人来朝归还燕山旧地,朝廷谋求帅臣,安中请求前往。
王黼向皇上赞誉他,皇上授任他为庆远军节度使、河北山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燕山府知州,辽国降将郭药师任同知府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历十六年 (1588)六月因发 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 生灾害上疏弹劾贵妃父亲郑承 抗疏,劾妃父郑承宪, 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 言:“承宪怀祸藏奸 觊觎储君。天天与宦官往来, 窥觊贰且广结术士之 商 量对策,而且广泛交结山人、 流曩nǎng陛下重惩科 术士、道士、和尚之流。当初 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 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 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 郑承宪的妻子 每每扬言事情 是 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 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 遭其虐焰,即中宫与 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 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 安遭到他们算计,即使中宫与 陛下享国久长,自由 太后家也谨慎避开他们的锋 芒。 敬德所致,而承宪每 陛下统治国家已很久了,这 是 对人言,以为不立东 惠政的结果,而郑承宪每次对 宫之效。 人说,认为是不立太子的结果。
(一)文言文阅读(19分)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陈登云,字从龙,唐 4〜7题。 山人。万历五年(1577)
陈登云,字从龙, 进士,授职鄢陵知县。政 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 绩最好,升为御史。出按 出鄢陵知县,征授御史, 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 出接辽东,疏陈安攘 境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 rǎng十册,又请速首 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 功之赏,改巡山西。还 后改为山西巡抚。回 到 朝,会廷臣方争建储。 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 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 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 妃家阴沮之。 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 是贵妃家人暗中捣鬼。
译文: 出任河南巡按。那年发生大饥荒, 人相互吞食。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 中的雁屎,便包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 便送到 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钟化民 分发库银赈恤百姓。陈登云三次巡视地 方,执政严厉,按规定应当提升为京官, 屡次被 宫中扣住不下发,于是他称病归 家。不久之后就死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 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 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 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 龉jǔyǔ,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来, 以刚直擢zhuó京卿者百止一二耳。 背公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 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3分)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 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 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 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 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 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 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 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 绅/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D)(3分)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 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 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 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 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背着皇上,培植党羽,摇 尾乞怜 ,像所谓‘七 背公植党,遂嗜乞怜, 豺’、‘八狗’,御 史 如所谓‘七豺’‘八 占了一半。台谏是为天下 狗’者,言路顾居其 主持是非的,而使人践踏 半。夫台谏为天下持 到这种 地步,怎能希望 是非,而使人贱辱至 他不顾情面,正直地处理 此,安望其抗颜直绳, 事情,为国除掉奸人、消 为国家除大奸、歼巨 灭败类呢!与其因误用而 蠹dù哉!与其误用而 贬退,不如谨 慎地考察 斥之,不若慎于始 人 选。”因而条陈数件 进。”因条数事以献。 事献给皇上。
(一)文言文阅读 (19分)
出任河南巡按。那年发生 大饥荒,人相互吞食。副 出按河南。岁大饥, 人相食。副使崔应 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 的雁屎,便包来给陈登云 麟见民啖泽中雁矢, 看,陈登云便送到 朝廷。 囊示登云,登云即 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钟化民 进之于朝。帝立遣 分发库银赈恤百姓。陈登 肆丞锺化民赍jī帑 tǎng币振之。登云 云三次巡视地方,执政严 厉,按规定应当提升为京 巡方者三,风裁峻 官,屡次被 宫中扣住不下 厉。以久之当擢京 发,于是他称病归家。不 卿,累寝不下,遂 久之后就死了。 移疾归。卒。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干扰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 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 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 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 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 巡抚李涞lái、顺天巡抚王致祥,又 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 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
译文:
很 久以后,他又上疏弹劾吏部尚书陆光祖、四川 提学副使冯时可、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 礼部侍郎韩世能 、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 朝廷的大官都 很怕他。当时,正好考选科道,陈登 云因而上疏说:“近来 御史官,壬午以前害怕淫威, 刚正的变温柔了;壬午以后拘于情面,正直的变为 谄媚。其间难道没有刚正 的人吗,但 不胜被攻击倾 轧,没有安身的地方。二十年来,以正直提升为京 官的只有一、二个人。背着皇上,培植党羽,摇尾 乞怜 ,像所谓‘七豺’、‘八狗’,御 史占了一半。 台谏是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使人践踏到这种 地步, 怎能希望他不顾情面,正直地处理事情,为国除掉 奸人、消灭败类呢!与其因误用而贬退,不如谨 慎 地考察人 选。”因而条陈数件事献给皇上。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 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除大奸、歼巨蠹 d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 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 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 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肆丞锺化民 赍jī帑tǎng币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 峻厉。以久之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 疾归。寻卒。(节选自《明史· 陈登云传》)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3分) 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 心,即便对郑承宪这样的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非作 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发怒。 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发现 诸多问题,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 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们都很畏惧他。 C.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 刚直者很少被提拔进京,在朝着却背公结党,谄媚权贵, 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 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 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 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译文: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职鄢陵 知县。政绩最好,升为御史。出按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 境的十 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为山西巡抚。回 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朝议迟 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捣鬼。万历十六年 (1588)六月因 发生灾害上疏弹劾贵妃父亲郑承 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觊 觎储君。天天与宦官往来,商 量对策,而且广泛交结山人、术士、 道士、和尚之流。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 子 每每扬言事情 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 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们算计,即使中宫与太后家也谨慎避开他 们的锋 芒。陛下统治国家已很久了,这 是惠政的结果,而郑承宪 每次对人说,认为是不立太子的结果。干扰盛典,蓄谋已久 ,以 后有什么事他干不出来呢?如果不振奋朝纲,以大义决断,否则 即使日日不 上朝不奏乐,穿白衣,停止刑罚,恐 怕皇天也不答应, 天变是不可抗拒的。”疏上,贵妃、郑承宪都发了脾气,同仁也 以为陈登云危险,但皇上把奏疏 留下了。
(一)文言文阅读 (19分)
当时,正好考选科道,陈 登云因而上疏说:“近来 时方考选科道,登 御史官,壬午以前害怕淫 云因疏言:“近岁 威,刚正的变温柔了;壬 言官,壬午以前怵 于威,则摧刚为柔; 午以后拘于情面,正直的 变为谄媚。其间难道没有 壬午以后昵于情, 刚正 的人吗,但 不胜被 则化直为佞。其间 攻击倾轧,没有安身的地 岂无刚直之人,而 弗胜龃龉jǔyǔ,多 方。二十年来,以正直提 升为京官的只有一、二个 不能安其身。二十 人。 年来,以刚直擢 zhuó京卿者百止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语。(10分) (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 龉,多不能安其身。 (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 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解析】
4.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断句,答题时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大 意,然后再根据名词、动词,或句中表停顿的词,来判断即 可。 “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 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 朝绅/”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5.D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 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 ,需要逐 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 相关内容,是否正确; 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 否一致。D.“移疾 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 委婉说法”说 法错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6:B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7.(1)其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却不能经受攻击倾轧,大多没 有安身 的地方。 (2)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包来给陈登云看, 陈登云便送到朝廷。
2016年全国卷2文言文 阅读赏析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