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与孩子共同成长Word编辑

合集下载

家庭教育亲子共成长

家庭教育亲子共成长

家庭教育亲子共成长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家庭教育中,亲子共成长是一个有效而积极的方法。

通过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亲子关系可以更加和谐,孩子的成长也能够得到更好的促进。

首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子女应该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

沟通是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基础。

父母应该关心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独立性,给予适当的自主权。

同时,父母也应该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只有互相倾听,互相理解,才能让家庭教育发挥最大的效果。

其次,亲子共成长需要父母和子女一起学习成长。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引导者,他们应该积极参与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中。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图书馆读书,讨论学习中的问题,共同进步。

在学习过程中,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追求进步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成绩,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此外,家庭活动也是促进亲子共成长的重要途径。

通过家庭活动,家人之间的感情可以得到增进,亲子关系也能得到更好的建立和发展。

家庭成员可以一起做饭,一起运动,一起游玩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亲子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交往环境。

他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鼓励他们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让他们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

同时,家庭环境也应该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最后,亲子共成长需要父母的榜样作用。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忽视。

父母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和品德,做一个具有正能量的人。

他们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和引导者。

只有父母用行动来诠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综上所述,亲子共成长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一起学习成长,参与家庭活动,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及做父母的榜样,我们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家庭教育的目标。

初一家长会家长发言稿(Word格式6篇)

初一家长会家长发言稿(Word格式6篇)

初一家长会家长发言稿(Word格式6篇)下面由的作者为你提供初一家长会家长发言稿的写法。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这次家长会,我代表七二班任课教师感谢大家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召开家长会,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业、为了孩子的进步、为了孩子的明天。

众所周知,七年级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学习阶段,又是关键的一年,如果学生能适应初中生活,就可能进步很快。

我希望通过这次家长会,让家长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还希望家校联合,共同好孩子。

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作为七二班的班主任,愿意和家长们共同努力,教给孩子学习和做人,让孩子在七二班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我想先说一下初中与小学的区别初中,是学生由幼稚的童年向青少年转变和个性逐渐形成的时期,它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从小学升入初中,无论是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还是人际关系、身心发育都会面临许多新的课题。

不少初一新生由于对新学段缺乏认识或认识缺乏,未能根据初中生活的新特点进行调整,结果上初中后手足无措,出现种种不适应,想家、一进学校就头疼,严重影响了学习质量和健康成长。

初中与小学相比:科目多、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作业量大。

如学习方法与要求上,中学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能够理解基础上记忆,记忆基础上灵活运用。

初中阶段,老师们不再像对小学生那样,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这就特别需要初一新生从小学的依靠老师逐步朝着独立方向开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分数分配也不一样: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00分,政史地生各为五十分。

有的孩子小学时成绩好,在班里做学生干部,步入中学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再当班干部,感到失望;有的学生小学毕业时成绩不理想,与同学们有一定的差距而产生自卑感;有的学生努力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可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等等。

这些状况都可能导致学生发生心理问题。

二、现在我说一下初中生生理特点中学是整个人生历程的关键时期。

家园共育:幼儿园家长共同成长指导方案

家园共育:幼儿园家长共同成长指导方案

家园共育:幼儿园家长共同成长指导方案一、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家园共育,顾名思义就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的成长需要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得到全面的成长。

家园共育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孩子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家园共育也有助于家长和老师的深度交流,增进了解,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发展和教育方式,家长也能在和老师的交流中得到一些教育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孩子的全面成长。

二、家园共育的关键因素1. 心理互动家园共育的核心在于心理互动,学校和家庭应该保持密切的通联,学校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和家长会,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和需要。

2. 合作共赢在家园共育中,学校和家长应该保持合作共赢的态度,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而努力。

学校应该为家长提供更多的育儿知识和教育指导,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方式,共同致力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 双向交流双向交流是家园共育的关键环节,学校和家长之间需要建立起良好的交流机制。

学校应该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家长也要及时向学校反映孩子在家庭中的变化,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三、指导方案1. 定期家访学校可以定期安排老师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庭里的情况,和家长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问题,给予家长一些教育方面的建议和指导。

2. 举办家长学习班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学习班,邀请专家学者为家长们讲解育儿知识和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提升育儿能力。

3. 指导家长亲子互动学校可以指导家长和孩子参与一些亲子互动的活动,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四、我的观点和理解家园共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教育的延伸。

家园共育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更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学校和家庭应该形成良好的合作共赢关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家长发言稿:和孩子共同成长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家长发言稿:和孩子共同成长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家长发言稿:和孩子共同成长
尊敬的各位家长和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XX家长,我有一个可爱的一年级学生。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很荣幸可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对于孩子成长的一些心得。

作为家长,我们的责任不仅是给予孩子爱和关怀,还要与他们共同成长。

在孩子的成
长过程中,我们不仅是他们的引路人,更是他们最重要的榜样。

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
的情感和成长需求,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忽略孩子的内心需求,过分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或者行为表现。

但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情感、品德、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
同样重要。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分享每一个成长的点滴,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提供他们一个被理解和被尊重的空间。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未来,给他们一个健康、快乐、温暖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茁壮成长,在学业、品德、情感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谢谢大家!让我们共同努力,和孩子一起成长!谢谢!。

幼儿园家长亲子互动:共建和谐成长桥梁

幼儿园家长亲子互动:共建和谐成长桥梁

幼儿园家长亲子互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家长和幼儿园共同肩负着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他们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幼儿园家长亲子互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共同建立和谐成长的桥梁。

1. 家长在幼儿园家长亲子互动中的角色-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承担着培养孩子的重要责任。

在幼儿园家长亲子互动中,家长应该起到榜样的作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 家长还应该积极参与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与老师们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2. 幼儿园在幼儿园家长亲子互动中的作用- 幼儿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二个家,承担着教育、照顾和培养孩子的责任。

在幼儿园家长亲子互动中,幼儿园应该与家长建立紧密的通联,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引导,使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

- 幼儿园还应该与家长密切配合,及时交流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家长提供关于孩子成长的专业知识和帮助。

3. 如何共同建立和谐成长桥梁- 家长和幼儿园应该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共同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 家长应该重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与幼儿园的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老师共同商讨孩子的成长问题。

- 幼儿园应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亲子互动,给家长提供更多关于孩子成长的指导和帮助。

在我看来,幼儿园家长亲子互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家长和幼儿园应该共同努力,携手合作,为孩子的成长搭建一个和谐的桥梁,共同关心、关注和引导孩子的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篇文章,我深入了解了幼儿园家长亲子互动的重要性,以及家长和幼儿园如何共同建立和谐成长的桥梁。

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愿意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与幼儿园共同肩负起培养孩子的责任。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迎接美好的未来。

初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初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初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

尊敬的校领导、老师、家长们:
大家好!我是某某家长,在这个崭新的家长会上,我很荣幸能够代表我们的家长们发言。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但是成长的道路上会有很多困难和挑战,我们不能总是为他们解决问题,而应该让他们自己学会解决问题,这样他们才会真正成熟和独立。

因此,我认为我们家长应该与孩子共同成长,尊重他们的选择,引导他们正确的方向。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始终站在他们身后支持他们。

同时,我们也要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让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正直品性的年轻人。

最后,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爱和耐心去陪伴我们的孩子一起成长,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能够扬帆起航,展翅飞翔!
谢谢大家!。

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学家认为,教孩子"学会做人",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要通过家长的言传与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努力教育培育孩子具有优良的品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仿照,这种仿照对孩子的品德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

事实上,假如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布满慈祥、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他日后会成为健康、正直、乐观向上、有所作为的人。

假如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布满愚昧、野蛮、堕落和自私自利的家庭,日后他可能成为一个粗鲁的毫无教养的甚至危害社会的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甚至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应做到身体力行。

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说是说,做是做,言行不一,一边要求孩子学会敬重,学会关怀,自己却夫妻反目,婆媳相嫌;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所以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道德修养,同时,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学问。

目前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缘由,许多是家长实行简洁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孩子失去对家庭的信任感,流落社会,造成失足。

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了解青少年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公正、和
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会发言稿之共同成长

家长会发言稿之共同成长

家长会发言稿之共同成长尊敬的家长、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我是一名家长,也是这所学校的一员。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于家长与学校共同成长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首先,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与学校保持紧密的联系,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一、加强沟通与交流首先,我认为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通过参加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与老师们密切接触,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成长情况。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信箱等方式,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

只有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教育计划。

二、共同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除了学习成绩外,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

学校在培养孩子学术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等。

而家长则应该在家庭中从小灌输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孩子的性格、兴趣和特长,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和义工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同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考核机制,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而家长则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展,及时纠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四、共同解决教育问题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教育问题。

这时,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协商和解决,共同承担起教育责任。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教育讲座、家长培训等方式,向家长传授一些教育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家长则应该保持理性和耐心,与学校进行积极的对话,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家长与学校共同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和持续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要与孩子共同成长
赵德俊(六安市霍邱县彭塔乡中心小学)
【摘要】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更不可小觑。

作为家长,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我们要爱孩子,尊重孩子,多与孩子勾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孩子共同成长。

【关键词】环境影响平等尊重言行榜样
《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

”世界上天生没有坏孩子,所有的孩子天真无邪的,他们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的语言是美好的,他们的思想是单纯的,但是他们是生活在家庭这个小环境里,同时又是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大环境里,他们那单纯的心灵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侵蚀,所以作为父母呵护孩子的成长,关爱孩子的健康,培养孩子的习惯,开发孩子的智力,健全孩子的人格,所有这一切都是从家庭出发的,都是与父母分不开的,孩子是从父母跟前学到第一句话,孩子是从父母面前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孩子是父母的第一个朋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人生最初的经验,养成人生最初的情绪。

这就要求我们做父母的要注意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

在培养孩子的最初阶段,我们是缺少经验的,对待孩子培养走了一些弯路,孩子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发现问题后我们作为父母及时反
省自己,给孩子树立榜样,言传身教,叫儿子做到的我们父母首先垂范,协助孩子纠正孩子的错误,所以说孩子的成长,也是做父母的成长,我们与孩子
共同成长。

一、用爱感染,教会感恩
对孩子既要有爱,又要对他严格要求,只爱不要求就成了溺爱,溺爱虽是一种伟大的情感,但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

一位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要做到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当然有时我们很难划清爱护与溺爱的界限,因此,家长要做到既爱又有教育。

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感情和道理融合起来,做到爱中有数,教中有爱。

曾有报道说:一位下岗女工,知道孩子喜欢吃虾,咬咬牙从菜市场买来虾,做好后端上桌,看着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舍不得动一下筷子。

眼看孩子已吃完饭,妈妈忍不住想去尝一下剩下的虾
----“别动!”她13岁的儿子说:“那是我的!”。

盲目过分溺爱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忽视了子女对父母的尊重,换来的是孩子的无情。

在儿子的日常生活中,姥姥关照他的生活相对多一些,宠爱多一些,就会有时候对姥姥的尊重不够,缺乏一颗感恩的心,让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他说:“这样不尊重姥姥怎么行呢?”给他摆事
实讲道理,同时我也从自身找原因。

因为自己工作忙,对老人的关心与照顾也有做得不到的地方,于是,我们也注意平时对老人的关心照顾再多一些,给孩子做出表率作用,教育他不仅要孝敬爸爸妈妈,也要孝敬姥姥。

随着儿子逐渐懂事,也开始学着照顾姥姥了,每当这时我们总会会心的拥抱。

二、平等尊重,畅通交流
交流是打开心灵之门的最好的钥匙。

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要让孩子的心灵之门永远向我们敞开,让我们父母和孩子永远成为最好的朋友。

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孩子的尊重,没有尊重的教育是注定要失败的。

尊重的表现一是做人父母的对待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要言出必行,赢得孩子的信任,从小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好品行。

如果父母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的一拖再拖,或用假话唐塞孩子,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使孩子办事敷衍不认真,遇事半途而废失去自信。

二是在家庭里,对孩子我们更应该提倡情感式的教育方法,不搞一言堂,用强制的办法管制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

我曾慕名给孩子报了一个围棋培训班,想通过学习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儿子上了一段时间后,随着学习的深入感觉有些难,就说:“太难了,我不想上了!”我就鼓励他说:“别急,刚开始一定有些难,习惯了就好了!”一个月以后,我发现儿子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小,我问他想不想学了,他说不想。

于是我就让儿子从围棋中退了出来,并不是我迁就孩子,而是我认为,没有什么比保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更重要的了!学习了基础课程,学会了基本的思维方式就是参加学习的收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要通过自身充满尊重的行为去感染孩子,让孩子在生活细节中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

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我高兴地看到儿子已将尊重内化为习惯。

三是要学会经常用鼓励欣赏的目光和语言与孩子交流,使孩子更乐意把父母当作知心朋友向父母倾吐心里话。

对于
还是小学生的孩子,我们做父母的要从小处入手,及时了解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在学校听到哪些有趣的故事和新闻,班级里有哪些新鲜事,是否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得到老师表扬没有等,通过孩子的回答了解孩子的精神面貌,以及他思想动态。

观察孩子的判断能力,以及孩子的是非标准,等到孩子说完,视情况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孩子平等交流。

如果作父母的能对孩子每一个细微的情绪波动,不要想当然而做到及时沟通心中有数的话,那么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必定架起的是心心相印的桥梁,孩子在这样愉悦、自信、健康的环境下也必定会成长为一个宽容、大度有包容心,理解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的人。

三、学习阅读,培养习惯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一切习惯都是从童年开始的。

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

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

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因此,从小就应该建立一种好习惯,通过教育,通过陶冶,直至让习惯成为自然,终生不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