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微生物菌落,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形态观察
菌落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菌落形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观察菌落形态的方法和技巧。
3. 通过观察不同菌种的菌落特征,学会鉴别菌种。
二、实验原理菌落是指单个微生物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菌落形态是指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边缘、表面等特征。
菌落形态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等纯培养菌种。
2. 仪器:显微镜、接种环、接种针、培养皿、培养基、酒精灯、无菌操作台等。
四、实验步骤1. 菌落培养将纯培养菌种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 菌落观察(1)无菌操作:将接种环、接种针等工具在火焰上灼烧灭菌,待冷却后进行操作。
(2)挑取菌落:用接种环或接种针挑取少量菌落,置于显微镜载玻片上。
(3)制片: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生理盐水,用接种环将菌落涂抹均匀。
(4)观察:将制片置于显微镜下,调整镜头,观察菌落形态。
3. 菌落特征描述根据观察到的菌落形态,描述其大小、形状、颜色、质地、边缘、表面等特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菌菌落特征(1)形态:细菌菌落多为圆形、不规则形或椭圆形。
(2)大小:细菌菌落直径一般为0.5-5mm。
(3)颜色:细菌菌落颜色多样,如白色、黄色、绿色、红色等。
(4)质地:细菌菌落质地有粘稠、粘稠带皱褶、粘稠带颗粒、粘稠带膜状等。
(5)边缘:细菌菌落边缘有整齐、不规则、波状等。
2. 放线菌菌落特征(1)形态:放线菌菌落呈放射状、扇形、菊花形等。
(2)大小:放线菌菌落直径一般为0.5-5mm。
(3)颜色:放线菌菌落颜色多样,如白色、黄色、红色、黑色等。
(4)质地:放线菌菌落质地有粘稠、粘稠带皱褶、粘稠带颗粒等。
(5)边缘:放线菌菌落边缘有整齐、不规则、波状等。
3. 酵母菌菌落特征(1)形态:酵母菌菌落呈圆形、不整齐、菌丝状等。
(2)大小:酵母菌菌落直径一般为0.5-5mm。
(3)颜色:酵母菌菌落颜色多样,如白色、黄色、红色、黑色等。
实验三霉菌放线菌形态观察及微生物菌落观察

观察青霉菌 丝和分生孢 子着生情况:
1.单轮生青霉群;2.对称二轮 生青霉群;3.多轮生青霉群;4. 不对称生青霉群
担子菌担孢子的观察
切片标本的制作:现场演示
下次实验准备
每组两个平板,分别是马铃薯培养基(培养 真菌),另一个高氏培养基(培养放线菌)
实验室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查 用棉签取实验室环境条件下的微生物进 行涂板。
一、实验目的
了解放线菌、霉菌、酵母菌和大型真菌的特点 并观察其形态特征
学习掌握霉菌染色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原核微生物
放线菌:
由不同长短的纤细的菌丝所形成的单细 胞菌丝体。菌丝体分为两部分,即潜入 培养基中的营养菌丝(或称基内菌丝) 和生长在培养基表面的气生菌丝。有些 气生菌丝分化成孢子丝,呈螺旋形、波 浪形或分枝状等。孢子常呈圆形、椭圆 形或杆状。气生菌丝及孢子的形状和颜 色常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真核微生物
酵母菌:酵母菌细胞一般呈卵圆形、圆形、圆柱形或
柠檬形。酵母细胞核与细胞质有明显的分化,个体直 径比细菌大几倍到十几倍。繁殖方式也较复杂,无性 繁殖主要是出芽生殖,有些酵母能形成假菌丝。有性 繁殖是通过接合形成子囊及子囊孢子。
霉菌:凡在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
形丝状菌体的真菌,统称为霉菌。霉菌包括分类学上 许多不同纲或类的真菌,它们分别属于藻状菌纲、子 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
常见大型真菌:在分类上属于子囊菌纲和担子菌纲,
均为丝状真菌。
三、实验材料
放线菌和真菌培养物
1. 放线菌培养物:青色链霉菌四天插片培养物。 2. 啤酒酵母24至28h液体培养物。 3. 黑曲霉和根霉4d搭片培养物。 4. 各种真菌示范片。 5. 市售平菇
细菌、酵母菌、放线菌、霉菌四大菌落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各大类微生物群体类微生物
二、基本原理
区分和鉴别各大类微生物通常不外乎包括群体形 态和个体形态两方面的观察,而在一般条件下,特别 是在菌种筛选和菌种辨别等方面,多半首先采用观察 群体形态基本特征的方法来区分各大类微生物。这种 方法简便快速,应用非常广泛。
四、实验结果
微生物 菌落 特性
大肠 杆菌
干湿
啤酒 酵母
放线菌
曲霉
根霉
青霉
厚薄
松紧
大小 结果
微生物
菌落 特征
细菌
酵母
霉菌
放线菌
干湿 厚薄 松紧 大小
很湿或较湿 较湿
干燥
干燥或较干燥
透明或 稍透明
稍透明
不透明
不透明
松
松
小而突起或 大而平坦
大而突起
很紧 小而紧密
较紧
大而疏松或 大而致密
青霉(Penicillium Sp.)
菌丝较粗壮,形成的 菌落较疏松,呈绒毛 状、絮状或蜘蛛状, 菌落大。
曲霉(Aspergillus Sp.)
曲霉菌是一种典型的丝状 菌,菌落生长较快,结构 疏松,表面灰绿色,背面 无色或略呈褐色。菌体有 许多复杂的分枝菌丝构成。
根霉(Phizopus Sp.)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uisiae)
大多数酵母菌的 菌落特征与细菌 相似,但比细菌 菌落大而厚,菌 落表面光滑、湿 润、粘稠,容易 挑起,菌落质地 均匀,正反面和 边缘、中央部位 的颜色均一,菌 落多为乳白色。
放线菌5406 (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实验三 酵母菌、霉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三酵母菌、霉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一目的要求1.观察酵母菌的个体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2.掌握酵母菌的菌落特征及其与细菌菌落的区别。
3.学会识别霉菌的菌落特征,掌握霉菌的乳酸石炭酸制片法。
4.学习观察霉菌个体形态及各种无性孢子的方法。
5.学会观察放线菌的菌落特征,个体形态及其繁殖方式。
二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多数是圆形或椭圆形,其大小通常比常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
用美蓝对酵母菌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进行鉴别。
2.霉菌形态比细菌、放线菌复杂,个体比较大,具有分支的菌丝体和分化的繁殖器官。
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因此,在观察时要注意菌丝直径大小,菌丝体有无隔膜,营养菌丝有无假根,无性繁殖形成的孢子是那一种?孢子是怎样着生的?3.放线菌是指能形成分枝丝状体或菌丝体的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
常见放线菌大多能形成菌丝体,紧贴培养基表面或深入培养基内生长的叫基内菌丝,基内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还能向空气中生长出气生菌丝,并进一步分化产生孢子丝及孢子。
孢子的表面光滑或粗糙、圆或椭圆,孢子有各种颜色,这些形态特点都是鉴定放线菌的重要依据。
三实验材料1.菌种(1)啤酒酵母、面包酵母、裂殖酵母、热带假丝酵母;(2)毛霉、黑根霉、青霉、黑曲霉;(3)白色链霉菌、红色链霉菌2. 0.1%的美蓝染色液,乳酸石炭酸溶液、乳酸石炭酸棉蓝溶液, 芽孢染色液、无菌水、盖玻片、载玻片,接种钩,接种铲。
四内容与步骤1.酵母菌(1)菌落特征和菌苔特征的观察。
观察菌落表面干燥或湿润、隆起形状、边缘整齐度、大小、颜色等,并用接种环挑菌,注意与培养基结合是否紧密。
放线菌、霉菌、酵母菌形态观察

七、下一个实验
实验五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
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有的
还具有微体。
啤酒酵母的菌落
红酵母的菌落
各种酵母菌的菌落
酵母菌和霉菌的培养对比
电镜下的酵母
三、实验器材
1、菌种:根霉、青霉、曲霉、放线菌、酵 母等标本片
2、显微镜、蒸馏水、插镜纸、香泊油、二 甲霉。
菌丝无隔、多核、分枝状,在基物内外能 广泛蔓延,有假根,无匍匐菌丝。
毛霉
毛霉显微结构
根霉
根霉(Rhizopus)属于毛霉目 根霉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用途广泛,其淀粉酶活性很强,
是酿造工业中常用糖化菌。我国最早利用根霉糖化淀粉 (即阿明诺法)生产酒精。
根霉显微形态
曲霉
红曲霉 黑曲霉 米曲霉
曲霉
曲霉的显微的显微结构
曲霉和青霉的异同
两者同属于曲霉科的,主要鉴别特征就是 孢子。曲霉成的是放射状的孢子 青霉成的 是扫把状的孢子 。
他们都属于半知菌,基本结构特征相同即 菌丝有隔,分生孢子,无有性世代等等。 显微镜下最容易观察到的是青霉扫帚状排 列的分生孢子小梗和曲霉膨大的分生孢子 头(顶囊),另曲霉的分生孢子梗直立于 菌丝独特厚壁的足细胞上。
实验四 放线菌、霉菌、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四 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观察放线菌、霉菌标本片形态特征。
2、学习掌握观察酵母菌标本片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放线菌
放线菌 因菌落呈放线状而的得名
二、实验原理
放线菌
放线菌的形态比细菌复杂些, 但仍属于单细胞。在显微镜 下,放线菌呈分枝丝状
微生物学实验10 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

南京大学生物技术系实验报告题目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菌落及细胞形态的观察和比较,掌握区分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要点。
2、掌握观察放线菌孢子的方法。
3、掌握观察霉菌孢子及根霉假根的方法。
4、了解酵母菌子囊孢子形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三类微生物菌落形态特征:霉菌形态比细菌、酵母菌复杂,个体比较大,具有分枝的菌丝体和分化的繁殖器官。
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形态单位是菌丝,包括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营养菌丝分布在营养基质的内部,气生菌丝伸展到空气中。
营养菌丝体除基本结构以外,有的霉菌还有一些特化形态,例如假根、匍匐菌丝、吸器等。
霉菌的繁殖体不仅包括无性繁殖体,例如分生孢子,孢子囊等,包裹其内或附着其上的有各类无性孢子;还包括有性繁殖结构,例如子囊果,其内形成有性孢子。
在观察时要注意细胞的大小,菌丝构造和繁殖方式。
放线菌一般由分枝状菌丝组成,它的菌丝可分为基内菌丝(营养菌丝)、气生菌丝或有孢子丝三种。
放线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大部分气生菌丝分化成孢子丝,通过横割分列的方式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
孢子丝形态多样,有直、波曲、钩状、螺旋状、轮生等多种形态。
孢子也有球形、椭圆形、杆状和瓜子状等等。
它们的形态构造都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细胞核和细胞质有明且分化,个体比细菌大得多。
酵母菌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园状、椭圆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有芽殖、裂殖和产生掷孢子;酵母菌的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
酵母菌母细胞在一系列的芽殖后,如果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并不分离,就会形成藕节状的假菌丝。
2、三点接种法与霉菌菌落形态的观察霉菌的菌落形态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为便于观察,通常用接种针挑取极少量霉菌孢子点接于平板中央,使其形成单个菌落;或在平板上接三点,即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接种,经培养后同一菌种可形成三个重复的单菌落。
后一方法称为三点接种法。
实验三、霉菌的形态观察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

二、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1、酵母菌形态观察和死活细胞鉴别
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大小通常比常 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大多数酵母以芽殖 少数以裂殖 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大多数酵母以芽殖、少数以裂殖进 芽殖、 裂殖进 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则通过结合产生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 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则通过结合产生子囊孢子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 氧化型呈蓝色, 无色。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 无色。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 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 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 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 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 活细胞是 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分别呈蓝色和淡 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分别呈蓝色和 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分别呈蓝色 蓝色。 蓝色。
四、操作步骤
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 子挑取少许菌丝, 子挑取少许菌丝,浸于染液中 散开 盖上盖玻片 用镊 用解剖针将菌丝分 用高倍
低倍镜观察
镜观察菌丝局部
操作要点: 操作要点: • 挑菌和制片时要细心,尽可能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 挑菌和制片时要细心,尽可能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 • 尽可能将菌丝分开,加盖玻片时勿压入气泡,以免影响观察。 尽可能将菌丝分开,加盖玻片时勿压入气泡,以免影响观察。 • 挑取菌丝前镊子和解剖针要在酒精灯上灼烧灭菌。 挑取菌丝前镊子和解剖针要在酒精灯上灼烧灭菌。
实验三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 的鉴别和霉菌的形态观察 的鉴别和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三 霉菌与放线菌形态观察

实验三霉菌与放线菌形态观察日期11月3号星期三90节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并观察其形态特征• 2 掌握观察放线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并观察放线菌的形态特征二、实验原理1 霉菌的原理:•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而且孢子很容易飞散,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
此染色液制成的霉菌标本片其特点是(a)细胞不变形;(b)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且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c)溶液本身呈蓝色,有一定染色效果。
霉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形态常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2 放线菌原理:•放线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生长而得名。
放线菌是由不同长短的纤细的菌丝所形成的单细胞菌丝体。
菌丝体分为两部分,即潜入培养基中的营养菌丝(或称基内菌丝)和生长在培养基表面的气生菌丝。
有些气生菌丝分化成各种孢子丝,呈螺旋形、波浪形或分枝状等。
孢子常呈圆形、椭圆形或杆形。
气生菌丝及孢子的形状和颜色常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三实验器材• 1 菌种:培养48-72h的曲霉(Aspergillus sp.),青霉(Penicillium sp.),根霉(Rhizopus sp.), 培养72-120h的5406放线菌(细黄链霉菌).• 2 染色液和试剂: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生理盐水,石炭酸复红染液,吕氏碱性美蓝染液.• 3 器材:土豆培养基平板或查氏培养基平板,高氏1号培养基平板, 接种环,载玻片,盖玻片,镊子,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一) 霉菌观察:• 1 直接观察: 将培养3—4天的霉菌培养皿打开,放在显微镜低倍镜下寻找菌落的边缘,直接观察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 2 染色观察: 于洁净载玻片上,滴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用镊子从霉菌菌落的边缘外取少量带有孢子的菌丝置染色液中,再细心地将菌丝挑散开,然后小心地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产生气泡。
置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必要时再换高倍镜。
•(二) 放线菌观察:•1.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的观察•将培养3—4天的放线菌培养皿打开,放在显微镜低倍镜下寻找菌落的边缘,直接观察菌丝,孢子丝和孢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 观察菌落 1.注意细菌菌落的形状、高度、大小、颜色、
是否湿润、光泽、透明度、边缘状况。
2.观察酵母菌菌落表面湿润或干燥,有无光 泽、隆起形状、边缘的整齐度、大小、颜 色等。
3.观察放线菌菌落表面形状、大小、颜色、 边缘,以及有无色素分泌到培养基内等。
4.观察青毒、曲霉、根霉平板中的菌落,描 述其菌落特征。注意菌落形态的大小,菌丝 的高矮,生长密度,孢子颜色和菌落表面等 状况。并与细菌、放线菌、酵母菌菌落进行 比较。
实验三
微生物菌落, 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形态观察
二、材料和用具
1.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 酿酒酵母、灰色链霉菌、黑曲霉、 产黄青霉、根霉。
2.染液:乳酸石炭酸棉兰,吕氏美兰染液, 碘液,0.04%的中性红染色液,0.1%美蓝 染色液,石炭酸复红染色液。
3.其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 镊子、接种环。
与霉菌的真菌丝有何区别? 6.霉菌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孢子各有几种?
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7.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在制片方法上有何特点? 8.总结在显微镜下看到青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黄曲霉和黑根霉在以下各方 面的异同: (1) 菌丝有隔或无隔 (2) 无性繁殖的方式 (3) 有性繁殖的方式
菌落特征
形态:点状、圆形、丝状、不规则、 假根状、纺锤形
隆起:扁平、拱起、凸透镜状、枕状、 脐突状
边缘:完整、波纹、裂中状、噬蚀状、 丝状、卷曲
(二) 放线菌形态特征的观察 用镊子取放线菌时要注意力度,太轻不宜取 下,太重则会损环菌丝形态。
(三)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注意通过微加热增加酵母的死亡率,易于观 察死亡细胞。
细菌菌落
细 菌 菌 落
酵母菌菌落
酵母菌菌落
酵母菌菌落
放 线 菌 菌 落
霉 菌 菌 落
青霉
根霉
曲霉
四、实验报告
1.菌落的形态特征记录于表中。 2.绘数个酵母菌细胞,示观察到的结构。 3.绘制青霉、曲霉、根霉、放线菌的个体形 态图。
五、思考题
1.试比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落形态的差异? 2.放线菌为何属于原核微生物? 3.如何区分放线菌的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 4.酵母菌和细菌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何区别? 5.酵母菌的假菌丝是怎样形成的?
(四) 霉菌的形态观察 注意取样时要从菌落边缘取,不要只取大菌落
中央的菌丝,否则观察不到完整菌丝体的结构。 1.青霉 观察菌丝体的分枝状况,有无横隔。分生孢子梗及 其分枝方式、梗基、小梗及分生孢子的形状。 2.曲霉 观察菌丝体有无横隔、足细胞,注意分生孢子梗、 顶囊、小梗及分生孢子着生状况及形状。 3.根霉 观察无横隔菌丝(注意菌丝内常有气泡,不是横隔)、 假根、匍匐枝、孢子囊柄、孢子囊及孢囊孢子。孢 囊破裂后能观察到囊托及囊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