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临床路径
心力衰竭临床路径表单

心力衰竭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心力衰竭(ICD-10 : 150.91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14 天时间住院第4? 5 天住院第6-10 天手术日及术后恢复期住院第11? 14 天(出院日)□进一步稳定病情术前□通知患者和家属□根据病情调整诊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病情,确定恢□通知住院处复情况,明确患者病情是否手术适应症□向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对患者手术相关的各项检查逐项明预约复诊日期确、完善□完成病历书写□ 与患者签署手术协议术,就手术的□将出院记录副本交给患者□如主要目的、风险及可能的合并症等与患者充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分沟通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诊疗术后□可复查BNP/NTproBNP 、工作□ 术后床头监护1~3 天□ 观察创口情况cTn I/T□ 观察、评估手术治疗后的效果,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及复查相关查□ 对合并症进行排查及处理辅助检长期医嘱:长期医嘱:出院医嘱:□心力衰竭常规护理□心力衰竭常规护理□二级护理□注意事项□ 一级护理□ 1~3 天床头心电、血压监测□床旁□出院带药□吸氧(必要时)活动□门诊随诊□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测体重饱和度监测等)□普食□普食□记录24 小时出入量、体重□口服利重□床旁活动尿剂□测体重□口服补钾药(必要时)□记录24 小时出入量、体重□口服□口服螺内酯(无禁忌证者)占利尿剂□口服地咼辛(必要时)八、、□ 口服补钾药(必要时)□ 口服ACEI/ARB (无禁忌证者)□口服螺内酯□ 口服B 受体阻断剂(无禁忌证医嘱□口服地咼辛(必要时)□ 口服ACEI/ARB (无禁忌证者)□ 口服B 受体阻断剂(无禁忌证者)□静脉扩血管药临时医嘱:□复查床旁胸片(酌情)□复查电解质等□追加利尿剂(必要时)□补钾药(必要时)□扩血管药(必要时)□升压药(必要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者)临时医嘱:□心脏远达片□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病因相关的检查病情□无□有,原因:□无□有,原因:□无□有,原因:变异 1. 1. 1.。
14.心力衰竭临床路径

心力衰竭临床路径一、心力衰竭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心力衰竭衰CD-10: 150. 900)、心肾衰竭(ICD-10: 150.900x022)o(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心力衰竭指南》(中华医学会,2018)1.有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等心衰高危因素。
2.活动后气喘、双下肢浮肿、夜间平卧气喘等心衰症状。
3. BNP. NT-proBNP升高,心脏彩超提示:EF下降或舒张功能不全。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心力衰竭指南》(中华医学会,2018)1.非手术疗法。
(1)利尿治疗。
(2)强心治疗。
(3)控制心率治疗。
(4)抑制心肌重构治疗。
(5)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等危险因素治疗。
(6)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7)其他基础病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7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L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心力衰竭(ICD-10:150.900)、心肾衰竭(ICD-10: 150. 900x022)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肌钙蛋白、BNP或NT-proBNP;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甲状腺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心脏彩超、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冠脉CT或造影、动态血压或动态心电图、双下肢动、静脉超声、颈部血管超声、心肌灌注核磁显像、负荷超声心动图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某些特定心衰患者应进行血色病或HIV的筛查,在相关人群中进行风湿性疾病、淀粉样变性、嗜络细胞瘤的诊断性检查、心肌活检等。
(七)治疗方案和药物的选择。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构建及实施

医疗保 健 饕 典 20 年第1 卷第8 08 5 期
Me ia atc r p r t s 0 8 5 () d c lHe l aeAp a au 2 0 .1 8 h
慢 心衰 中医合 床径 建实 性力竭西结临路构及施
黄 斌 ( 东 河 源龙 川 佗 城 医 院 , 广 东 龙 川 57 8 ) 广 1 38
【 摘要】 目的 评价慢性 心力衰竭 中西 医结合临床 路径对住 院天数 、住 院费用及 临床 疗效的影响 。方法 制订慢性 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临床 路径表 ,选择 2 0 06年 7月 2 0 07年 1 O月慢性 心力衰竭病人 10例 分为 2组 。中西 医结合 临床路 径组 ( 6 治疗 组)8 例按路径表 实施诊疗过程 ,平行对照组 7 例按 习惯 完成 治疗;同时筛选 2 0 7 3 0 5年 1 20 2月 0 6年 6月符合本研究条件的 病人 7 例 ,作 为历 史对 照组 ,经统计学检 验 ,比较路径 实施后 患者平均住 院 日、住 院总 费用及临床 疗效 包括心功能 NY 4 HA分 级 、6 i m n步行试验 、心 率、左室射血 分数 等的变化 。 结果 治疗组与平行 对照组相 比,平均住院天数减 少 3天 (<O 1 ,住 P .) 0 院总费用呈减 少趋势( , ) P<O0 ,临床 疗效有所提 高( . ) 5 P<OO 。治疗组与历 史对照组相 比,平 均住 院天数无差别( 5 P>O0) . ,住 院 5 总费用明显减 少( ,1,临床 疗效显著提 高( .1。结论 实施慢 性心力衰竭 中西 医结合 临床路径 能够提 高 医疗质量。 P<O0 ) P<O0)
p twa ain swi h o i h atfi r e h d Ma ig a s e i r o t ga e a i o a h n s n se d cn l ia ah yp t t t c r n c e r al e M t o s e h u k n p ca f m fi e t d t d t n C i e e a d we t r me ii e ci c l o n r r i l n n l p twa ain swi h o i h a t a l r. h t d s c n u t d i 0 p t n s T e e e r n o y d vd d i t o p : r ame t ah yp t t t c r n c e r fi e T esu ywa o d ce 1 ai t. h y w r a d ml ii e o 2 g u s t t n e h u n 6 e n r e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控评估细则—心力衰竭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控评估细则—心力衰竭评估项目评估要素分值评估方法评分标准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住院期间有无行胸片、心脏彩超评价LV功能10查阅病历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完善LV功能评价,必要时加用NYHA分级未行LV功能评价扣10分。
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利尿剂,有低血钾者要及时补钾住院期间有无使用利尿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15查阅病历是否详细记录利尿剂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未按规范使用利尿剂扣15分(有禁忌症除外)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住院期间有无使用β受体阻滞剂(适应证,无禁忌证者)15查阅病历是否详细记录β受体阻滞剂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是否在规定时间内使用根据延误时间扣分,每延误30分钟,扣1分,未使用扣15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住院期间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药物,有无明确适应证、禁忌证15查阅病历是否详细记录ACEI、ARB药物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是否在规定时间内使用根据延误时间扣分,每延误30分钟,扣1分,未使用扣15分(有禁忌症不扣分)出院时继续使用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出院时有无继续使用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阻滞剂(适应证,无禁忌证)15查阅病历有无使用相关药物缺少一种药物扣3分,未使用一种相关药物扣15分应用非药物治疗住院期间使用非药物治疗(符合适应证)10查阅病历有无非药物治疗未应用非药物治疗扣10分评估项目评估要素分值评估方法评分标准基础心脏疾病的治疗治疗基础心脏疾病15 查阅病历为治疗基础心脏疾病扣15分;提供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心衰的健康教育5查阅病历有无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的记录无控制危险因素如限盐、控制液体入量、适量饮食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扣5分,。
力衰竭衰竭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版)

评估生命体征、ADL、大便
T____℃P____次/分R____次/分
Bp____mmHg时间____
T____℃P____次/分R____次/分
Bp____mmHg时间____
T____℃P___次/分R___次/分
Bp____mmHg时间____
评估跌倒坠床风险因素
□无□有/落实预防措施并记录
□无□有/落实预防措施并记录
□无□有/落实预防措施并记录
评估压疮危险因素
□无□有/落实预防措施并记录
□无□有/落实预防措施并记录
□无□有/落实预防措施并记录
评估压疮
□无□有/处理、预防并记录
□无□有/处理、预防并记录
□无□有/处理、预防并记录
评估水肿
□无□有□凹陷性□部位_______
□勿穿紧身的裤袜,适当抬高
□病情自我监测
□饮食□休息活动□用药指导
□避免诱因(勿用力屏气、控制感染、控制补液量和滴速、情绪激动等)
□病情自我监测
备注
护士/护士长签名
变异:□有□无
变异原因:
护士签名:
护士签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心力衰竭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版)
心力衰竭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版)
床号姓名年龄性别科别______入院日期住院号页数
入院第8~14天_____年____月____日(控制稳定期)
主要护理工作
执行评价
早班
中班
夜班
评估神志、护理级别
□对答切题□______□一级
□二级□告病重□告病危
□对答切题□______□一级
□二级□告病重□告病危
□对答切题□______□一级
心力衰竭临床路径

心力衰竭临床路径1. 疾病介绍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病,该疾病使得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器官缺血、缺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并且往往与其他心脏病病因密切相关。
该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疲劳、肺淤血等。
2. 临床路径目标心力衰竭临床路径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操作和规范化管理,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和再住院率,降低医疗费用,并且改善患者的预后。
3. 临床路径内容3.1 早期诊断和分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对疾病的控制和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等进行评估,早期发现和诊断心力衰竭的患者。
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2 给予药物治疗根据分级结果,给予合适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
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功能,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3.3 饮食和运动指导心力衰竭患者应当控制摄入盐和液体的量,以减少体液潴留。
同时,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和肌肉的功能,提高患者的耐力和生活质量。
因此,在临床路径中需要提供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指导。
3.4 超声心动图随访超声心动图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心力衰竭的临床路径中,需要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5 心理支持和教育心力衰竭患者常常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和教育。
通过心理咨询和教育,提高患者对心力衰竭的认识和理解,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减少因心理问题而造成的不良影响。
3.6 定期复诊和追踪心力衰竭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因此,临床路径中应包含定期复诊和追踪的内容。
通过定期复诊和追踪,评估患者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和改善。
4. 结束语心力衰竭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预后。
心力衰竭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最全版)

心力衰竭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最全版)一、心力衰竭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心力衰竭(ICD-10:I50.911)。
(二)诊断依据。
根据《ACC/AHA美国成人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修订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欧洲急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疗指南》(2016修订版)。
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性心力衰竭诊断主要依据:①LVEF≤40%;②有心力衰竭典型症状如气短、乏力、夜间咳嗽、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踝部水肿;以及典型体征如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第三心音奔马律,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以及双下肢水肿等;③NT-proBNP 或BNP升高。
LVEF保留性心力衰竭诊断主要依据:①LVEF≥50%,且左心室不大;②有典型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③有相关结构性心脏病存在的证据(如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扩大)和(或)舒张功能不全;④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心瓣膜病,并可排除心包疾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性(浸润性)心肌病等;⑤NT-proBNP或BNP升高。
LVEF中间范围心力衰竭:LVEF40~50%。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心力衰竭疾病编码(ICD-10:I50.911)。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且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11-14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生化全项(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凝血功能、CRP、NT-proBNP/BNP、肌钙蛋白T/I、心肌酶谱、动脉血气分析、甲功三项、尿蛋白/肌酐比值;(3)胸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心脏超声。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冠脉CT或造影、心脏核磁、腹部超声、双下肢动、静脉超声、颈部血管超声、心肌灌注核磁显像、负荷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某些特定心力衰竭患者应进行血色病或HIV的筛查,在相关人群中进行风湿性疾病、淀粉样变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性检查、心肌活检等。
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中医临床路径

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的慢性稳定期的住院患者。
一、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衰病(TCD编码:BNX03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ICD-10编码:I50.905)。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与《中医内科学》(六版)(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5月)2.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方案。
3.分期诊断(1)慢性稳定期(2)急性加重期4.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年)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临床常见证候:心血瘀阻心阳不振水饮凌心(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2.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的患者。
3.继发于肺部严重感染、恶性心律失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心电图、心脏彩超、胸部CT、心电监测、B型利钠肽(BNP)或氨基末端前体BNP(NT-proBNP)、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及潜血试验、传染性疾病筛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力衰竭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心力衰竭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心力衰竭(ICD-10:I50.900 A~F及I50.901A~D)。
(二)诊断依据。
根据ICD10标准:I50.900 A~F及I50.901A~D。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所致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
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可分为LVEF降低性心衰即收缩性心衰和LVEF保留性心衰即舒张性心衰。
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
收缩性心衰诊断主要依据:①LVEF≤40%;②有心力衰竭典型症状如气短、乏力、夜间咳嗽、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踝部水肿;以及典型体征如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第三心音奔马律,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以及双下肢水肿等;③NT-proBNP或BNP升高。
舒张性心衰诊断主要依据:①LVEF≥45%,且左心室不大;②有典型心衰的症状和体征;③有相关结构性心脏病存在的证据(如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扩大)和(或)舒张功能不全;④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心瓣膜病,并可排除心包疾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性(浸润性)心肌病等;⑤NT-proBNP 或BNP升高。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心力衰竭疾病编码(ICD-10:I50.900 A~F及I50.901A~D)。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根据病情轻重及复杂程度,平均约10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生化全项、血糖(空腹和餐后2小时)、糖化血红蛋白、凝血像、CRP、NT-proBNP/BNP、肌钙蛋白T/I、心肌酶谱、动脉血气分析、甲功三项、24h尿白蛋白;
(3)胸片、心电图、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冠脉CT或造影、心脏核磁、腹部超声、双下肢动、静脉超声、颈部血管超声、心肌灌注核磁显像、负荷超声心动图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某些特定心衰患者应进行血色病或HIV的筛查,在相关人群中进行风湿性疾病、淀粉样变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性检查、心肌活检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1.一般治疗:心电血压监护,吸氧等治疗。
2.药物治疗:①病因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瓣膜病、先心病等病因治疗,治疗前后负荷增加或心肌病变等病因引起的心力衰竭。
②诱因治疗:抗感染、抗心律失常、控制血压,改善心肌缺血等。
③适当利尿:襻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静脉利尿剂(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
④拮抗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安体舒通。
⑤正性肌力药(地高辛主要用于收缩性心衰和/或房颤;静脉正性肌力药用于急性心衰)。
⑥静脉血管扩张剂(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
⑦其他伴随疾病和合并症的治疗。
(如心律失常、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3.非药物治疗:CRT或CRT/D;无创、有创呼吸机治疗;超滤及血液滤过治疗;机械辅助治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无需预防使用抗生素
(八)手术日。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情况及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具有适应证的患者可以考虑CRT或者CRTD 治疗;需要明确病因的患者可以考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或心肌活检。
(九)术后恢复。
进行CRT或者CRTD治疗的患者术后根据病情监护3~7天,行冠脉造影或心肌活检的患者术后观察24小时。
(十)出院标准。
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无典型心衰症状和体征、恶性心律失常得以控制、停用静脉用药。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二、心力衰竭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___心力衰竭 _(ICD-10:I50.900A~F及I50.901A~D);
行_ _____术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