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队和比赛流程

合集下载

23年美赛中英文对照版竞赛指南

23年美赛中英文对照版竞赛指南

美赛中英文对照版竞赛指南1. 简介23年美赛中英文对照版竞赛指南是为了帮助参与23年美国大学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更好地准备和参加比赛而编写的指南。

This guide is intended to help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23rd annual MCMASpeti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prepare for and participate in thepetition.2. 竞赛概况美国大学数学建模竞赛是一项面向全球高校学生的标志性竞赛,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

比赛通常设有团队赛和个人赛两个类别,题目涉及的领域广泛,如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等。

The MCMAS is a prestigiouspetition for global college students, 本人ming to improve students' mathematical modeling, problem-solving, and teamwork skills. Thepetition usually consists of team and individual categories, 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fields such as mathematics, statistics, operations research, etc.3. 竞赛时间和地点23年美国大学数学建模竞赛预计于2023年2月进行,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将在冠方全球信息站上公布。

参赛学生需要提前关注并根据指定时间和地点参与比赛。

The 23rd annual MCMAS is expected to take place in February 2023, with specific dates and locations to be announced on the official website. Participating students need to pay attention in advance and participate in thepetitio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ed time and place.4. 竞赛报名学生可以通过冠方全球信息站进行报名,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并组建队伍报名参赛。

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知乎

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知乎

5.制胜点
纵观整篇论文,没完成的模型(论文引用)不少,编程总共就两个,一个人口增长,一个层次分析。但是我们有条 理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排版相当美观,图表制作的非常好看。
我觉得美赛并不是考你有多少数学知识,或者编程多么牛逼,或者队员背景多么生猛。而是你们是否能够好好合 作,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有条理的写出来。你不一定要数学好编程好,也不需要有庞大的知识储备,而是要会 尽可能的找到你要的资料和数据,尽可能全面的思考问题,在可选范围内,挑你能做好的去做。网上资料那么多, 只是看你会不会发掘利用。
比赛报名:提前准备好visa或master card,名字和地址不要写错;
作息:要看各队情况了,原则是保证效率、不打乱节奏。前期都很亢奋,但如果打乱节奏可能导致后面疲劳期 时效率过低,其实美国赛截止时间并不是很严格,前期利用好亢奋期和每天的高效率时间的话,到了疲劳期还 能继续坚持下去,否则就是给你再多时间都无法持续下去。对那些想尝试达芬奇睡眠法的同学,建议先在之前 比赛和练习时充分适应,避免临时改变作息方式,打乱节奏,降低效率; 引用:如果copy了整段的原始论文,一定要注明来源——07年就出过outstanding奖因为引用的问题被收回的 事。这是原则问题,千万注意! 邮寄论文:提前联系邮局/快递,确认好邮局每天邮寄时间,以倒推截止时间,事实上这么多时间,很少有人 能用满——这给了慢热队伍一个优势,之前练习也应先关注深度和质量,再考虑速度和效率;之前比赛的时 候,交完论文的几天别闲着,继续魔鬼训练——对做到极致的模型再完善深化,对论文结论再推广演绎,甚至
必须保证团队里每个人都有共同的愿景和强大的动力,否则内耗是迟早的事。
高手和好导师都是稀缺资源,下手越早收获可能越大,想找高手:
你必须也是个高手 ,至少某方面特长能给人信心; 必须保证团队间能衷诚合作 ,互相鼓励/配合——这点与谈恋爱一样,要经一定时间的磨合和考验,才能看得 清; 保证每个人的弱点 能有效弥补,即便是高手全才也不多,对其弱点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弥补,结果可能还不如实 力平均的队伍; 要能顶得住本校其他队的竞争 ,比如挖人、争导师、抢机房等等——人才太多没办法,哎~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竞赛(MCMICM)介绍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竞赛(MCMICM)介绍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竞赛(MCMICM)介绍创新工程办公室编总第13期 2021年第1期 2021年5月3日我校在2021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中获得大奖(证书)数学建模竞赛是锻炼大学生分析、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意识、合作精神、顽强意志和综合素质具有显著作用和效果。

近年来,我校特别重视该项赛事的组织指导工作,学校领导亲自过问,给以指导,教务处、创新办、理学院及其它相关院系及单位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积极配合,做好竞赛的组织、指导、宣传及动员工作。

同时,学习借鉴省内外高校先进的经验与做法,强化对参赛学生的培训与指导,积极参与各种建模竞赛,不断提高学生的建模水平与能力。

2021年,我校首次精选两支代表队参加2021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经过指导教师悉心指导,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协同作战,终于在3000多支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全部获奖,其中由理学院史加荣老师指导,信控学院自动化0802班宋君毅、计算机0802班宋亚鹏、环境学院环工0901班姚青三名同学组队的参赛小组荣获二等奖一项;由理学院王玉英老师指导,土木学院土木0908班卢俊凡、土木0906班孙泓毅、土木0907班刘敏三名同学组队的参赛小组荣获鼓励奖一项,取得较为优异成绩。

我们将以本次获奖为契机,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培养,不断扩大数学建模在学生中的影响,促使学生更好地应用数学、品味数学、理解数学和热爱数学,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及素质三方面迅速成长的同时,使我校的数学建模竞赛成绩取得新的突破。

附件: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介主题词: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竞赛组织指导抄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各位校领导、校长办公室各院(系)、有关处室、校教学督导组共印100份承办科室:创新工程办公室电话:82205351附件: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介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是数学领域的一项国际级的竞赛。

数学建模个人经验谈——组队和分工

数学建模个人经验谈——组队和分工

数学建模个人经验谈一一组队和分工数学建模竞赛是三个人的活动,参加竞赛首要是要组队,而怎么样组队是有讲究的。

此外还需要分工等等,一般的组队情况是和同学组队,很多情况是三个人都是同一系,同一专业以及一个班的,这样的组队是不合理的。

让三人一组参赛一是为了培养合作精神,其实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这项工作需要多人合作,因为人不是万能的,掌握知识不是全面的,当然不排除有这样的牛人存在,事实上也是存在的,什么都会,竞赛可以一个人独立搞定。

但既然允许三个人组队,有人帮忙总是好的,至少不会太累。

而三个人同系同专业甚至同班的话大家的专业知识一样,如果碰上专业知识以外的背景那会比较麻烦的。

所以如果是不同专业组队则有利的多。

众所周知,数学建模特别需要数学和计算机的能力,所以在组队的时候需要优先考虑队中有这方面才能的人,根据现在的大学专业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数学专业的较为有利,尤其是信息与计算科学可以说是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的结合,两方面都有兼顾,虽然说这个专业的出路不是很好,数学和计算机都涉及点但是都没有真正的学通这两门专业的,但对于弄数学建模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

应用数学则偏重于数学,但是一般来讲玩计算机的时间不会太少,尤其是在科学计算和程序设计都会设计到比较多,又有深厚的数学功底,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有不少的人会认为第一人选是数学方面的那第二人选就应该考虑计算机了,因为学计算机的会程序,其实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对也可以说是不对的。

之所以需要计算机方面的人是为了弥补数学方面的人在算法实践方面的不足,但是不是所有的计算机方面专业人都擅长算法实践的,如果要选的话就选擅长算法分析实践的,因为学计算机的不一定会程序,并且会程序的不一定会算法。

拿出一个算法,让学计算机的编写程序实践不一定能行,不是小看计算机的,但是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的,不然可以看到参加ACM 的数学系的居多,比学计算机的搞的好。

因此一定要弄清这个概念,不是计算机的就适合的。

所以在组队中有两种人是必需的,一个是对建模很熟悉的,对各类算法理论熟悉,在了解背景后对此背景下的各类问题能建立模型,设计求解算法。

acm竞赛流程

acm竞赛流程

acm竞赛流程
ACM竞赛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注册和组队:参赛队伍需要提前注册,并组建一个由3人组成的队伍。

2. 比赛准备:在比赛开始前,参赛队伍需要研究往年的比赛题目,了解竞赛规则和标准算法,并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

3. 比赛过程:竞赛通常持续5个小时,期间每队会收到5-10道题目,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编程解决问题。

参赛队伍需要在指定的计算机上编写程序,并提交给评审系统进行评测。

评测系统会根据程序的正确性、时间和空间效率等指标进行评判。

参赛队伍需要根据评测结果不断修改和优化程序,直到达到满意的结果。

4. 判题和排名:比赛结束后,评审系统会进行判题,根据通过的题目数量、解题时间、错误尝试次数等指标进行排名。

排名靠前的队伍将获得奖励和荣誉。

5. 总结和反馈:比赛结束后,参赛队伍可以进行总结和反馈,分析比赛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以后的竞赛做出调整和改进。

数学建模活动方案流程策划

数学建模活动方案流程策划

数学建模活动方案流程策划数学建模活动是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团队合作、实践探索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方案流程1. 组队与选题(1)学生自行组队,每队5-6人。

鼓励队伍中成员之间具备不同的背景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充分地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

(2)每个队伍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鼓励跨学科的选题,以增加问题的复杂度和解决难度。

2. 调研与问题分析(1)组织学生进行相关领域的调研,了解该领域的基本知识和问题背景。

(2)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问题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解决难点。

(3)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制定解决方案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3. 建模与求解(1)学生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思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包括变量定义、函数关系、约束条件等。

(2)运用数学工具和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和优化,得到问题的解答或结果。

(3)对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检验和评估,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解读。

4. 报告与演示(1)学生撰写完整的研究报告,包括选题背景、理论分析、模型建立、求解过程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2)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报告演示活动,向其他队伍和老师同学们展示研究成果。

(3)学生通过口头陈述和答辩,对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阐述,回答相关问题。

5. 总结与评价(1)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价,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反思和提升。

(2)老师对学生的表现和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激励,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三、活动策划1. 活动时间安排本次活动的时间安排为两个月,具体时间分配如下:第1-2周:组队与选题第3-4周:调研与问题分析第5-6周:建模与求解第7-8周:报告与演示第9-10周:总结与评价2. 活动资源准备(1)教师资源:指导学生活动的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数学建模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提供学生合适的指导和鼓励。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队问题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队问题

(2),
4
利用 Matlab 公式:V , D eig( A) -----------------------(3)
计算出该矩阵的特征向量 V 和特征根 D,依据计算出的结果显示,成对比较 阵的最大特征根 7.0000 ,然后对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作归一化处理,
得到了 7 个指标的权向量
其它特 长 6 7 9 8 8 6 5 6 6 7 8 9 9 6 5 5 4 5 6
加权成绩
9.05 8.95 8.9464 8.9286 8.7714 8.7321 8.7036 8.6857 8.6429 8.6071 8.5321 8.5179 8.4321 8.425 8.3714 8.3357 8.0571 7.9821 7.9393
n=7 时,对应的 RI =1.32,所以一致性比率 CR CI =0<0.01,通过一致性检验。因 RI
此依据加权综合成绩模型,利用 Maxcel 对综合成绩进行排序,如表 2:
队员编 号 L M G D R P O F T Q C E S A K N J I H
0.2500 0.2143 0.1786 0.1429 0.1071 0.0714 0.0357 -----(4)
其次,对权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公式,一致性指标: CI n -----------------(5) n 1
可计算出 CI =0,再通过查看随机一致性指标表:
表1 RI 0 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2 1.54 1.56 1.58 1.59
值为 0 或 1,为 1 时表示第 i 个队员满足要求被选到最强的队伍里,为 0 时则表
示没有被选中。

MCM(MCM Mathematical Contest i

MCM(MCM Mathematical Contest i
MCM/ICM是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和 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的缩写, 即“数学建模竞赛”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MCM始于 1985年,ICM始于 2000年,由 COMAP(the Consortium for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主办,得到了 SIAM,NSA, INFORMS等多个组织的赞助。MCM/ICM着重强调研究问题、解决方案的原创性、团队合作、交流以及结果的合理性。
奖项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设置四个奖项,分别为 Outstanding Winner, Finalist, Meritorious Winner, Honorable Mentions, Successfully Participation。 在国内,约定俗成地将这四个奖项分别对应为特等奖、特等候选奖、一等奖、二等奖、成功参赛。
MCM(MCM Mathematical Contest i
MCM-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01 简介
03 奖项
目录
02 历史背景 04 其他
《MCM》是MCM-Mathematical ContCM/ICM),是一项国际级的竞赛项目,为现今各类数学建模竞赛之鼻祖。
感谢观看
竞赛以三人(本科生)为一组,在四天时间内,就指定的问题完成从建立模型、求解、验证到论文撰写的全 部工作。竞赛每年都吸引大量著名高校参赛。2008年 MCM/ICM有超过 2000个队伍参加,遍及五大洲。MCM/ICM 已经成为最著名的国际大学生竞赛之一。
历史背景
1985年,在美国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创办了一个名为“数学建模竞赛”(Mathematical Competition in Modeling后改名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简称MCM)一年一度的大学水平的竞赛,MCM的宗旨是鼓 励大学师生对范围并不固定的各种实际问题予以阐明、分析并提出解法,通过这样一种结构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并 强调实现完整的模型构造的过程。它是一种彻底公开的竞赛,每年只有若干个来自不受限制的任何领域的实际问 题,学生以三人组成一队的形式参赛,在三天(72小时)(近年改为四天,即96小时)内任选一题,完成该实际 问题的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并就问题的重述、简化和假设及其合理性的论述、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及软件)、 检验和改进、模型的优缺点及其可能的应用范围的自我评述等内容写出论文。由专家组成的评阅组进行评阅,评 出优秀论文,并给予某种奖励,它只有唯一的禁律,就是在竞赛期间不得与队外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讨论赛 题,但可以利用任何图书资料、互联网上的资料、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和软件等,为充分发挥参赛学生的创造性提 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一届MCM时,就有美国70所大学90个队参加,到1992年已经有美国及其它一些国家的189所大 学292个队参加,在某种意义下,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竞赛,影响极其广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模型的组队非常重要,三个人的团队一定要有分工明确而且互有合作,三个人都有其各自的特长,这样在某方面的问题的处理上才会保持高效率。

三个人的分工可以分为这几个方面:
数学员:学习过很多数模相关的方法、知识,无论是对实际问题还是数学理论都有着比较敏感的思维能力,知道一个问题该怎样一步步经过化简而变为数学问题,而在数学上又有哪些相关的方法能够求解,他可以不能熟练地编程,但是要精通算法,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程序员想算法,总之,数学员要做到的是能够把一个问题清晰地用数学关系定义,然后给出求解的方向;
程序员:负责实现数学员的想法,因为作为数学员,要完成大部分的模型建立工作,因此调试程序这类工作就必须交给程序员来分担了,一些程序细节程序员必须非常明白,需要出图,出数据的地方必须能够非常迅速地给出;ACM的参赛选手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们的程序调试能力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提高在有限时间内工作的工作效率;
写手:在全文的写作中,数学员负责搭建模型的框架结构,程序员负责计算结果并与数学员讨论,进而形成模型部分的全部内容,而写手要做的。

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将所有的图表,文字以一定的结构形式予以表达,注意写手时刻要从评委,也就是论文阅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全文中形成一个完整地逻辑框架。

同时要做好排版的工作,最终能够把数学员建立的模型和程序员算出的结果以最清晰的方式体现在论文中。

一个好的写手能够清晰地分辨出模型中重要和次要的部分,这样对成文是有非常大的意义的。

因为论文是评委能够唯一看到的成果,所以写手的水平直接决定了获奖的高低,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了。

三个人至少都能够擅长一方面的工作,同时相互之间也有交叉,这样,不至于在任何一个环节卡壳而没有人能够解决。

因为每一项工作的工作量都比较庞大,因此,在准备的过程中就应该按照这个分工去准备而不要想着通吃。

这样才真正达到了团队协作的效果。

比赛流程:对于比赛流程,在三天的国赛里,我们应该用这样一种安排方式:第一天:定题+资
料查找;第二天:模型框架+部分求解(数学员为主);第三天:全面求解+论文初稿(程序员+写手);第四天:摘要+反复修改全文(一起讨论);当然,很少有队伍能如此顺利地完成这些工作,所以一旦出现工作的落后或超前,都不要惊慌或者沾沾自喜,往往是经历了绝处逢生,才能迸发出积极的思想,最终完成一篇青春无悔的论文!笔者与大家共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