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2011级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计算机组成原理(总复习----第十章)

合集下载

北京工业大学2013(2012)级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2013(2012)级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制定培养方案的思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已成为一个基础技术学科,知识体系不断更新、不断丰富,应用面不断扩大、不断深入,在社会发展和北京市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应紧密围绕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立足北京、融入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满足学校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变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根据《北京工业大学关于制定2012版本科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特点,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引导探索,突出创新,推进复合,面向世界的培养目标,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或继续深造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的总体要求。

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加强工程教育,促进学科交叉,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确定教学计划制订的总体思路。

专业教育依照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以知识为载体,实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

特别强调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学科迅速发展的基本要求。

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到课程的讲授和实践环节的训练中,依据学科、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把握好基础理论和实践环节的训练强度,培养有北京工业大学特色的高级计算机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学科素养,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知识面宽,外语应用水平较高,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工程应用开发型计算机高级专门人才,可以在中小型工程中承担重要任务。

毕业生适宜到学校、企业、科研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方面的教学、系统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

三、毕业生基本能力要求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指委《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对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描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具备:♦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较高的表达能力,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从事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工作所需要的基础数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计算机网络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具有跟踪计算机领域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计算机软件、硬件、计算机网络知识开发和应用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全方位多渠道获取计算机最新技术和标准的能力,了解计算机工程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在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应用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了解计算机领域和信息产业的基本发展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对计算机开发项目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的计算机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具有较宽的行业视野和国际前瞻性。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表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表

信息学院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公共课)第一学年秋季学期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610022思想道德修养22考查10640433英语选修22考查10420874一元微积分44考试10420684几何与代数(1)44考试20240013离散数学(1)33考试20230093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计33考试30250023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计33考试30240233程序设计基础33考试四选一34100063程序设计基础33考试30210041信息科学技术概论11考查春季学期00501622毛泽东思想概论32考试10640443英语选修22考查10420884多元微积分44考试一元微积分10420692几何与代数(2)22考试几何与代数(1) 二选一10420913几何与代数(2)33考试几何与代数(1)10430484大学物理B(1)44考试一元微积分10430344大学物理(1)(英)44考试一元微积分三选一10430525大学物理A(1)55考试一元微积分20220214电路原理44考试20220221电路原理实验11考查第二学年秋季学期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420753高等微积分22考试一元微积分10420252复变函数引论22考试一元微积分二选一复变函数33考试一元微积分10430535大学物理A(2)55考试大学物理A(2)20250093电子技术基础33考试电路原理二选一30230563数字逻辑电路33考试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实验22考查跨学期课,本学期完成1学分10420262数理方程引论22考查不修该课程20130342工程图学基础22考试春季学期10420243随机数学方法33考试二选一104208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3考试数字逻辑电路33考试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系列实验22考查跨学期课,本学期完成1学分30230104信号与系统44考试微积分电路复二选一40250144信号与系统分析44考试变几何与代数40240013系统分析与控制33考试微积分电路复二选一40250074自动控制理论(1)44考试变几何与代数3025数据结构33考试四选一34100044数据结构与算法44考试微电子学导论33考试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33考试三选一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33考试物理、生物类课程≥2220240023离散数学(2)(选)33考试夏季学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33考查电子技术基础Java语言(选)22考查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二选一语言(选)22考查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第三学年秋季学期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3考试40240354计算机组成原理44考试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0240432形式语言与自动机22考试3024信号处理原理44考试微积分电路复变几何与代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3学分30240262数据库系统原理22考试数据结构30240042人工智能导论22考试离散数学30240222VLSI设计导论22考查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2考查40240642现代控制技术22考查自动控制理论(1)春季学期1061005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2考试30240243操作系统33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144编译原理33考试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0240433计算机系统结构33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20240433数值分析(选)或同组其它数学类课33考试微积分、线性代数体育专项(2)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3学分40240412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22考查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40240392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2考查40240452模式识别22考查概率与统计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2考试30240253微计算机技术33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0240422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2考查数据结构30230313通信电路33考试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30240163软件工程33考试数据结构第四学年秋季学期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40240243计算机网络33考试必修操作系统30210033通信原理33考试必修二选一30230343现代通信原理33考试必修通信电路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11B34:专业专题训练≥4≥4体育专项(3)人文选修课≥6≥6见全校性选修课选课手册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4学分30240192高性能计算导论22考查22考查﹡模式识别基础40240062数字图像处理22考查22考查40240362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33考试40240472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40240372信息检索22考查数据结构40240402虚拟现实22考查40240492数据挖掘22考试40240502软件开发方法22考试嵌入式系统33考试操作系统合计≥21≥21 春季学期综合论文训练1015周必修体育专项(4)选修注:带*者为院平台课,可在信息学院范围内选修不低于所列学分的同类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6 门,17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40240433计算机系统结构3(春)操作系统30240243操作系统3(春)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40240144编译原理4(春)数据结构40240243计算机网络3(秋)操作系统40240432形式语言与自动机2(秋)离散数学(1)2024010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限选课不少于11学分,其中: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253微计算机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3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40240412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2数字逻辑电路30240222VLSI设计导论2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30240192高性能计算导论2(英语讲课)计算机系统结构30240262数据库系统原理2数据结构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开发方法2C++ 数据结构软件工程30240134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042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40240452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40240392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40240422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40240472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2几何与代数技术40240402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462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40240372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40240362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40240492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题训练不少于5学分,其中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为必选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1(秋)操作系统专题训练2(秋)编译原理专题训练2(秋)数据库专题训练2(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任选课程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253微计算机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30240134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30240042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40240452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40240392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40240422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40240472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2几何与代数40240402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462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40240372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40240362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40240492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软件工程专业有哪些分支软件工程专业应用方向

软件工程专业有哪些分支软件工程专业应用方向

软件工程专业有哪些分支_软件工程专业应用方向软件工程专业有哪些分支嵌入式软件开发:专注于开发嵌入式系统上的软件,如手机、智能家居设备、汽车电子等。

嵌入式软件开发需要深入了解硬件和软件之间的交互,以及对系统资源的高效利用。

前端开发:专注于开发网页和移动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部分。

前端开发需要熟悉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以及各种前端框架和工具。

后端开发:专注于开发处理数据和业务逻辑的服务器端软件。

后端开发通常涉及数据库设计、API开发、服务器管理等技术。

数据科学与分析:专注于处理和分析大规模数据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模式。

数据科学与分析涉及数据清洗、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

软件工程专业的应用方向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专注于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软件。

这涉及到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专注于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的技术和方法。

这包括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进行自动化测试以及确保软件质量的各个方面。

软件项目管理:专注于软件项目的规划、组织和管理。

软件项目管理需要了解项目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以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软件架构设计:专注于软件系统整体结构和架构的设计。

软件架构设计需要对软件开发技术有深入理解,以及对系统需求和性能要求的把握。

软件工程专业介绍软件工程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计算机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1] 该专业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设计模式等方面,培养学生适应计算机应用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使其具备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来分析、设计和实现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

软件工程的主要课程有哪些软件工程专业基础课: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程序设计、数据库基础、软件工程、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等相关课程。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1. 专业背景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原理和方法,以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的方式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系统的一门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的重点之一。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软件开发、项目管理以及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2. 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工程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软件开发技术和工程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工作。

2.2 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将创新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2.3 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不同背景的人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完成团队项目。

2.4 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适应软件工程行业的发展需求,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3. 培养课程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基础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离散数学3.2 专业课程•软件工程导论•软件需求工程•软件设计与架构•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实践3.3 选修课程•Web开发技术•移动应用开发•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云计算与分布式系统4. 培养实践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除了课堂学习外,还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实验课程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实习实训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与企业合作的重要环节,学生将在实习单位进行为期数月的实习,接触实际项目并学习实践经验。

4.3 项目实践项目实践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将组成小组,完成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项目,并进行项目展示和评估。

西安邮电大学2013-2014-01学期课程表

西安邮电大学2013-2014-01学期课程表

关于2013级课表以及F段教室
情况说明
各位任课教师:
因13级新生第七周开始上课,为按时完成教学计划,经研究决定,从第七周到第十八周每周六进行补课。

补课规则为从第七周周六开始,每周六按照周一至周五的教学计划依次进行补课,即第七周周六补周一的课程,第八周周六补周二的课程,依次顺延循环。

课表中教室号以F开头的教室,为东区新盖实验楼教室。

例如F0208:代表东区实验楼二楼208教室。

教务处
2013-07-01
新校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电子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表(十)
新校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电子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表(十三)
新校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表(二十二)。

枣庄学院信息学院2012-2013第二学期课程表课程表

枣庄学院信息学院2012-2013第二学期课程表课程表

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0级本科1班(51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0级本科2班(65人)网络工程专业2枣庄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表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1级本科1班(40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枣庄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表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1级本科2班(39人)网络工程专业4枣庄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表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1级本科3 班(38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外包)专业5枣庄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表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1级本科4班(35人)网络工程(物联网)专业6枣庄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表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1级专科1班(49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7枣庄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表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1级专科2班(44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8枣庄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表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12级(3+2)1班(80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9枣庄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表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2级本科1班(37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0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2级本科2班(39人)网络工程专业11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2级本科3 班(50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外包)专业12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2级本科4班(48人)网络工程(物联网)专业13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2级专科1班(22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14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2级专科2班(28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5院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2012级专科3班(20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16。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介绍(含学习顺序)(精选5篇)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介绍(含学习顺序)(精选5篇)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介绍(含学习顺序)(精选5篇)第一篇: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介绍(含学习顺序)基础方面:(应该无需解释啦)⒈ 高等数学⒉ 线性代数⒊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⒊ 概率统计硬件方面:(最终应该达到可以看懂并分析电路图;可以设计专用计算机系统的程度)⒈ 电路分析基础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⒉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开始分化方向)⒊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计算机)专业的基础⒋ 计算机组成原理抽象的数字电子的“可以用来计算的机器”的大原理⒌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基于8086的PC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原理⒌ IBM 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8086CPU指令系统程序设计⒌ 计算机系统与结构抽象的数字电子计算机系统(非单指计算机)的原理⒌ 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单芯片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⒍(计算机)信号与系统从数字电路角度理解的计算机系统的接口与通讯软件方面:(最终应该达到可以阅读并分析程序(不单指源码);可以设计计算机程序系统)⒈ 离散数学⒈ C语言程序设计或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或 Pascall语言程序设计⒉ 数据结构计算机中数据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启发式,非结论式)⒊ 计算方法计算机数值计算提高计算精度的方法⒋ 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基础管理软件的组成与实现技术⒌ 编译原理从源码到可执行代码的翻译过程快速有效的实现方法⒍ 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中大批量数据的管理与检索方法⒍ SQL Server数据库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系统的应用⒍ 软件工程从工程管理的角度来管理“软件制造业”的方法其它方向:(电子)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TCP/IP技术分布式应用原理图形学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专业课程自学参考有人说,计算机专业的人编的程序要比非计算机专业的人编的要好.也许这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适用的,但是并不是绝对的.你在这个方面经验比别人多,研究的比别人深入,那你就比别人专业,所以要相信自己.我本不是计算机专业的,但是本专业也学过许多计算机课程.准备把没学的补补.下面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供大家自学参考,当然这些都是基础.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技术,数据通信原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试验,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线性代数A,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普通物理B,电路电子学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光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Internet与web编程,Cisio/Solaris网络体系设计与实现,综合布线系统编译原理,数字系统设计VHDL,信号与系统,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软件工程,IT项目管理,七号信令系统,电子商务概论,多媒体技术,UNIX操作系统,计算机信息安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系统维护技术二:第二篇:计算机课程体系(学习顺序)基础方面:(应该无需解释啦)⒈ 高等数学⒉ 线性代数⒊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⒊ 概率统计硬件方面:(最终应该达到可以看懂并分析电路图;可以设计专用计算机系统的程度)⒈ 电路分析基础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⒉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一切电子方向的基础(开始分化方向)⒊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计算机)专业的基础⒋ 计算机组成原理抽象的数字电子的“可以用来计算的机器”的大原理⒌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基于8086的PC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原理⒌ IBM 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8086CPU指令系统程序设计⒌ 计算机系统与结构抽象的数字电子计算机系统(非单指计算机)的原理⒌ 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单芯片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⒍(计算机)信号与系统从数字电路角度理解的计算机系统的接口与通讯软件方面:(最终应该达到可以阅读并分析程序(不单指源码);可以设计计算机程序系统)⒈ 离散数学⒈ C语言程序设计或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或 Pascall语言程序设计⒉ 数据结构计算机中数据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启发式,非结论式)⒊ 计算方法计算机数值计算提高计算精度的方法⒋ 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基础管理软件的组成与实现技术⒌ 编译原理从源码到可执行代码的翻译过程快速有效的实现方法⒍ 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中大批量数据的管理与检索方法⒍ SQL Server数据库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系统的应用⒍ 软件工程从工程管理的角度来管理“软件制造业”的方法其它方向:(电子)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 TCP/IP技术分布式应用原理图形学多媒体技术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技术,数据通信原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试验,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线性代数A,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普通物理B,电路电子学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光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Internet与web编程,Cisio/Solaris网络体系设计与实现,综合布线系统很多朋友可能跟我一样,想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又没机会接受正规的大学计算机教育。

软件工程专业背景、培养方向和核心课程情况

软件工程专业背景、培养方向和核心课程情况

软件工程专业背景、培养方向和核心课程情况【专业背景】本专业起源于2005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立的软件工程培养方向,于2011年获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同年获批招收软件工程本科生并成立软件工程系,2015年通过教育厅组织的新专业验收,2020年获批湖南省一流专业,同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方向】软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和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软件工程理论和实践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设计开发能力,拥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适应社会需求,能够在软件工程相关领域独立承担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及项目管理等工作的计算机高级技术人才。

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工作锻炼,具备胜任工程师或者相应职称专业技术能力。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职业素养能力、专业知识能力、项目协调与管理能力、职业提升能力等四个方面软件工程专业领域的能力,其具体含义为:目标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与职业道德,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目标2:具备独立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进行软件系统设计、研究、架构、开发与维护的工程能力,以及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意识;目标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组织能力,在开发过程中考虑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能够在开发团队中承担协调与管理工作;目标4:具有国际视野和自我学习能力,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并提高综合业务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竞争。

【核心课程】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掌握文学、历史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艺术、心理学等知识。

2.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从事软件工程专业所需的高等数学、概率和数理统计、物理、电路等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

3.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

4.软件工程专业知识。

软件工程概论、UML建模、Java EE编程、Java EE框架技术、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软件测试技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0.4:微指令格式中有8个控制字段,每个字段可 分别激活5、8、3、16、1、7、25、4种控制信号。 分别采用直接编码和字段直接编码,请给出两种方式 的控制字段各取几位? 解: (1)直接编码:5+8+3+16+1+7+25+4=69位 (2)字段间接编码:每个控制字段至少需要留一个码 字表示不激活任何一条控制线,即8个控制字段需要6、 9、4、17、2、8、26、5种状态,对应3、4、2、5、 1、3、5、3位,故需要3+4+2+5+1+3+5+3=26 位
T2
MDR
M ( MAR )
⑧ LDA X
(X) ->AC
T0
T1 T2
Ad ( IR )
M ( MAR ) MDR
MAR 1
MDR
R
AC
⑨ JMP X
无条件转移
T0
T1 T2 Ad ( IR ) PC 有条件转移(负 则转)指令 A0 • Ad ( IR ) + A0• PC PC
⑩ BAN X
局部控制节拍是执行阶段的T0*和T1*节拍, 其中T0*为重复加操作,受Q寄存器末2位 Q14Q15控制,最多执行15次;T1*为移位操 作,共执行14次。

硬布线控制器
硬布线控制器是早期设计计算机的一种 方法。硬布线控制器是将控制部件做成产 生专门固定时序控制信号的逻辑电路,产 生各种控制信号,因而又称为组合逻辑控 制器。 这种逻辑电路以使用最少元件和取得最 高操作速度为设计目标,因为该逻辑电路 由门电路和触发器构成的复杂树型网络, 所以称为硬布线控制器。


由ALU完成 (PC)+1->PC 的操作

ADD AL,80H

(2)立即寻址的加法指令执行周期的微操作命 令及节拍安排如下:

T0 Ad(IR)->Bus->R1 T1 (ACC)+(R1)->ALU->R2 T2 R2->Bus->ACC
;立即数送R1






例10.2:设CPU中各部件及其相互连接关系如 图10.2所示,且PC有自动加1功能。此外还有 B、C、D、E、H、L等6个寄存器,它们各自 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都与内部总线Bus相连,并 分别受控制信号控制。要求写出完成下列指令 组合逻辑控制单元所发出的微操作命令及节拍 安排: (1) ADD B, C ;(B)+(C)->B (2) SUB E,@H ;(E)-((H))->E 寄存器间接寻址 (3) STA @mem ;ACC->((mem)) 存储器间接寻址 解:
硬布线控制器
10.2 微程序设计
一、微程序设计思想的产生 二、微程序控制单元框图及工作原理
三、微指令的编码方式(控制方式) 四、微指令序列地址的形成 五、微指令格式 六、静态微程序设计和动态微程序设计 七、毫微程序设计 八、串行微程序控制和并行微程序控制 九、微程序设计举例
二、微程序控制单元框图及工作原理
CPU 内部结构采用非总线方式
C2 MDR C5 C9 PC C0 MAR 时钟 C10 IR C3 C6 C1 C11
C12
AC
A累加器
C8 ALU
C7 C4
CU … 标志 …
控制 信号
控制信号
图9.3

2. 取指周期 微操作的 节拍安排
T0 T1 T2 PC 1 R MDR PC IR ID
原则二
参考P376
4. 执行周期 微操作的 节拍安排
① CLA
T0
T1
共10条 指令
T2
0
AC
② COM T0
取反操作
T1 T2 AC AC
参考P376 -P377
③ SHR T0
T1 T2
算术右移一位
L ( AC ) AC0 R ( AC ) AC0
④ CSL
T0
循环左移一位
R ( AC ) L ( AC ) AC0 ACn
1. 机器指令对应的微程序
M M+1 M+2 取指周期微程序
间址周期微程序 中断周期微程序 P P+1 P+2 K K+1 K+2 …
对应 LDA 操作的微程序
对应 STA 操作的微程序
执 行 周 期 微 程 序
2. 微程序控制单元的基本框图
至 CPU 内部和系统总线的控制信号 OP 微地址 形成部件 顺序逻辑 下地址 CMAR 地址译码 控制存储器


被乘数 乘数 X Q

T0* /Q14*Q15*(A+X)+Q14*/Q15*(A+/X+1)+/Q14*/Q15*A+Q 14*Q15*A->A
T1* . . . L(A//Q)->R(A//Q) (A//Q算术右移一位)



(2)中央控制节拍包括取指阶段所有节拍和执 行阶段的T0、T1、T2等3个节拍,完成取指 令和取操作数及乘法运算前的准备工作。

MUL a
MUL AX, (2000H) ACC * (MEM) -> A//Q
T0 T1 T2
PC->Bus->MAR, 1->R M(MAR)->MDR, (PC)+1->PC MDR->Bus->IR, OP(IR)->ID



执行周期

T0 T1 T2
Ad(IR)->MAR, 1->R, A->X M(MAR)->MDR, 0->Q15, 0->A MDR->Q0-14
4位 -> 2位 8位 -> 3位
3. 字段间接编码方式
控制信号 … … …
一个字段的某些微命令还需由另一 个字段中的某些微命令来解释
控制信号 … …
隐式编码
译码
译码
译码
字段 1 字段 2

字段 n 下地址
操作控制
4. 混合编码
直接编码和字段编码(直接和间接)混合使用
5. 其他
如设置常数字段,用来提供常数、计数器初值等

T0 PC->Bus->MAR, 1->R

T1 M(MAR)->MDR, (PC)+1->PC T3 MDR->Bus->IR, OP(IR)->微操作命令形成部件
2000H


间址周期

T0 Ad(IR)->Bus->MAR, 1->R
T1 M(MAR)->MDR
3000H
访问存储器 存储器间接寻址
T1 T2
⑤ STP
T0 T1 T2 0 G
停机
Ad ( IR ) M ( MAR ) Ad ( IR ) AC MAR MDR AC 1 W MAR 1 R
⑥ ADD X T0
AC+(X) -> AC T1
得到X
T2
( AC ) + ( MDR ) MDR
⑦ STA X T0
AC -> (X) T1
MAR
原则二
M ( MAR ) ( PC ) + 1 MDR OP ( IR )
6个微操作安 排在3个时钟 周期内
参考P375
原则三
3. 间址周期 微操作的 节拍安排
T0 T1 T2 Ad ( IR ) 1 MDR R MDR Ad ( IR ) M ( MAR ) MAR
4个微操作安 排在3个时钟 周期内
7. 后续微指令地址形成方式原理图
分支转移 通过测试网络 微指令的 下地址字段 指出

T0 C->Bus->R1 T1 (B)+(R1)->ALU->R2 T3 R2->Bus->B




(2)完成“SUB E,@H”指令所需的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 排如下: 取指周期 SUB AL,(BX)

T0 PC->Bus->MAR, 1->R

T1 M(MAR)->MDR, (PC)+1->PC T3 MDR->Bus->IR, OP(IR)->微操作命令形成部件
LDA ADD STA STP
X Y Z
P P+1 P+2 Q Q+1 Q+2
对应 LDA 操 作的微程序
对应 ADD 操 作的微程序
停机 指令
K K+1 K+2
对应 STA 操 作的微程序
三、微指令的编码方式(控制方式)
1. 直接编码(直接控制)方式
在微指令的操作控制字段中, 每一位代表一个微操作命令
控存地址 寄存器
IR
CU
CMDR
控存数据 寄存器
标志 CLK
微指令基本格式 操作控制
该字段发出各种控制信号
顺序控制
该字段指出下条微指令的地址(下地址)
微程序控制单元框图及工作原理
操作控制 顺序控制
M M+1 M+2 …
M+1 M+2 ×××
转执行周期微程序 转取指周期微程序
取指周期 微程序
间址周期 微程序 中断周期 微程序


间址周期

T0 H->Bus->MAR, 1->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