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导读《西游记》 教案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的:1、理清小说结构,了解小说内容。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课前学习: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并做笔记,了解故事内容并对人物形象作评析。
课堂学习:第一块:导入新课1、由我国四大古曲小说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组织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3、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及《西游记》的文学地位。
第二块:导读小说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
②《西游记》的结构。
2、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①《西游记》作书100回,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它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
②在结构上,《西游记》由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3、小结:神话小说《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本节课只着重简介这本书的内容及情节。
对《西游记》这部名著,我们今天只不过一个初步的了解,更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品味。
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原著内容。
课后学习:1、课外重读《西游记》、熟记故事,试分析人物形象。
2、如何正确看待小说中的佛教色彩?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篇2一、活动目标1、理解有情节的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调的形式特点。
2、能用不同的形式朗读儿歌。
3、能根据儿歌里不同的角色特点进行创编动作。
二、活动重点、难点:理解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歌的形式特点。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完美版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西游记》位于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是初中生接触的第一篇古典长篇名著。
学生虽然对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如果能够加以深入引导,必将为下几篇名著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找到切入点。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更深入了解《西游记》的丰富内涵,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祖国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情感。
2、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西游记》这部书的相关知识。
2、学会阅读名著的方法。
3、了解故事情节结构、探讨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
我们刚刚学习了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的《美猴王》一课,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美猴王》一课介绍了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而被拥戴为王的故事,交代了美猴王的来历,刻画了机智灵巧、本领高强、深得众望的美猴王形象,歌颂了它不畏艰险敢说敢做的精神。
今天,老师想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西游记》这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领略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二、回顾《西游记》有关常识让学生通过“知识大比拼”的形式回顾《西游记》有关常识: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你知道了《西游记》这本书的哪些知识2.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知道有哪些3.你还想知道哪些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西游记》有关常识,教师肯定点拨归纳如下:相关链接:(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1、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
约生于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间(1500—1510),约卒于万历十年(1582)。
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难点解释: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西游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勇敢面对困难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西游记》中的勇敢与智慧。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和作品寓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其他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西游记》中勇敢面对困难相关的实际问题。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节。
1. 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讨论主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哪怕是不成熟的想法,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在讨论中取长补短。
最后,我要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和教学方法。在讲解难点时,是否表达得足够清晰?在引导学生讨论时,是否给予了充分的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些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1)深入理解《西游记》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和启示,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难点解释:寓意和启示往往隐藏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如孙悟空的成长历程对现实生活中的青少年有何启示。
2018年秋季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西游记》教案

课题时间:名著导读《西游记》教课目的:1、经过“粗读感知法”和“标注精读法”的阅读,培育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复备栏2、经过评书式阅读报告,培育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课要点:教课生运用“粗读感知法”和“标注精读法”的方法阅读名著。
教课难点:培育学生优秀的阅读名著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欲念。
教课方法:朗诵法、合作议论法教课媒体:黑板、媒体课件教课过程:一、导:导出目标二、学: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讲话:读《西游记》,应当读什么?教师依据学生的报告并随机板书学生好的报告。
2、出示幻灯片(近几年中考名著阅读题观察内容:名著阅读题多从检测考生对详细名著的名称、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内容理解、阅读感觉等角度拟题,又多以简答题方式检测。
)3、指导学生阅读这段文字,请学生说一说你此刻感觉阅读名著应当阅读什么?学生报告,教师增补板书,并对学生以前的自由讲话进行夸奖一定。
①记着名有名称和作者的文学知识。
②知道故事情节(或主要内容)③能有词语归纳文中人物的形象特色,④能联合名著内容谈感觉。
⑤能从写法角度简要赏析。
4、当堂识记西游记作者的文学知识(吴承恩,明朝小说家)。
三、议:互动研究(一)沟通议论“自主预学”部分内容。
(二)指导朗诵。
选择一、二个段落,师生沟通怎样朗诵。
(三)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学生依据已有经验报告,教师进行板书整理。
2、教师明确方法指导:①学生能够依据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阅读,若感觉不好能够用教师介绍的方法。
②粗读感知法和标注精读相联合粗读感知法:默读名著,读懂内容即可,读后能够说出故事情节,人物特色,自己的阅读初步领会。
(出示专家提示:默读是最有效的念书方法之一,能够边读边思虑,默读速度为 500/ 分钟。
也可以是阅读,过目不忘的达成)标注精读法:经过标注达成:能够画自己喜爱的语段,多读几遍,甚至介绍给同学;能够对印象深的内容标注自己的阅读感觉;还能够写一段小书评。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西游记》名著导读阅读 教学设计

读《西游》话悟空分享会——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一、背景1.面向学生:七年级学生2.学科:部编本人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西游记》3.课前准备:(1)学生阅读原著《西游记》,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基本知识;(2)老师阅读原著《西游记》,看电视,了解河北大学韩田鹿主讲百家讲坛《西游记》,了解“整本书阅读”等资料;(3)老师精选学生的思考分析印成学案资料(4)制作多媒体课件;二、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分析孙悟空的形象,学习辩证地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2. 分析孙悟空的形象在当今的意义;3. 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时能深入思考并适当地写一些分析评论文字,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1.分析人物形象;2. 分析孙悟空的形象在当今的意义。
四、教情分析《西游记》是部编本人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推荐书目。
这部小说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有名的神魔小说,教材中就选取《孙悟空大闹天宫》片段,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这本名著的原著。
名著分享会,在学生阅读原著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孙悟空的形象,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评价人物的能力。
另外,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尽量让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思辨能力提高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读有所获。
五、教学方法本部小说语言精辟,读起来给人以优美、幽默之感,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品、辩、演等结合,引导学生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分析人物,感受《西游记》原著的魅力。
六、教学过程播放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发放学案资料;和学生初步沟通,融洽气氛。
放主题歌,导入(1分钟)同学们好!“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曾经的草根石猴,经过一番番春秋冬夏. 经历一场场酸甜苦辣,踏平坎坷,华丽转身,最终成为斗战胜佛。
《西游记》的故事众所皆知。
我们都读了原著,这节课就一起来开分享会。
老师带大家来玩个游戏——“击鼓传花赛《西游》”,看看你有多了解《西游记》。
【设计意图:从主题歌导入到《西游记》,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吸引学生分享名著的兴趣。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 新人教版

《西游记》导读课教学目标:1、通过“粗读感知法”和“批注精读法”的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2、通过评书式阅读汇报,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重点:教学生运用“粗读感知法”和“批注精读法”的方法阅读名著。
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名著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设计本环节目的:学生不爱阅读,特别是不爱阅读名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本环节意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艺术魅力。
(背景音乐: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学生齐读:它描述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神话故事,它在奇幻的故事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浪漫主义神魔古典章回小说,它不仅是中国文学中的一部杰作,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它就是妇孺皆知的《西游记》。
读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汇报。
教师指导学生随机了解什么是章回小说,《西游记》共一百回。
教师引入:今天开始我们将要用50天的时间阅读这部名著。
二:读名著,读什么?设计本环节目的:学生阅读名著盲目,不知道读什么,通过本环节让学生知道阅读《西游记》应该读什么,为以后阅读其他名著做好铺垫。
1、学生自由发言:读《西游记》,应该读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并随机板书学生好的汇报。
2、出示(近几年中考名著阅读题考察内容:名著阅读题多从检测考生对具体名著的名称、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内容理解、阅读感受等角度拟题,又多以简答题方式检测。
)3、指导学生阅读这段文字,请学生说一说你现在觉得阅读名著应该阅读什么?学生汇报,教师补充板书,并对学生之前的自由发言进行表扬肯定。
①记住名著名称和作者的文学常识。
②知道故事情节(或主要内容)③能有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形象特点,④能结合名著内容谈感受。
⑤能从写法角度简要赏析。
4、当堂识记西游记作者的文学常识(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过渡语:大家知道了读什么,我们怎样读呢?三:怎样阅读名著:设计目的:学生阅读名著时大多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印象不深刻,很快什么都不记得了,教七年级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会使其受益一生的。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为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阅读指导。课程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西游记》的主要角色: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3.故事概要及主要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西游记》是一部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著称。它不仅是一部冒险故事,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2.案例分析:我们将通过分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了解他在团队合作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智慧战胜困难。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孙悟空的形象特点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不同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多面性和团队合作的力量。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有些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思考。
最后,关于教学反思,我认为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还有待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举例:指导学生运用预测、推断、概括等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强调,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阅读和生活中。同时,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帮助他们突破难点,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1.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鉴赏能力,感受《西游记》所展现的丰富想象力和独特艺术魅力;
部编教材人教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西游记学习教案

教学( jiāo xué)目标
• 了解《西游记》的影响、成书经过和大概内容; • 了解和学习(xuéxí)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 交流自己所读的《西游记》,提高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第2页/共26页
第三页,共26页。
作者(zuòzhě):吴承恩
• 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明代作家。从小就很聪明,少年得志,名满乡里。《淮安府志》 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xià bǐ)立成。”但成年后的吴 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个贡生,后来 又做过两任小官。晚年隐居创作《西游记》。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 郎搜山图歌》《禹鼎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
•
这是唐僧师徒四人的一部“创业史”。
第6页/共26页
第七页,共26页。
大话西游,解读( jiě dú)
人物 孙悟空
孙悟空:原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 后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的齐天大圣。 受观音点化,护送唐僧(tánɡ sēnɡ)西 天取经,取经成功后,封为“斗战胜
佛”1.。孙悟空用何兵第7器页/共2(6页b如īng意q金ì)?箍棒
liɑng)
能达到目标。
成功 成功=信念+智慧+勇敢+奉献
(chénggō
ng)定律
第24页/共26页
第二十五页,共26页。
放飞想象
假如(jiǎrú)孙悟空头上没有 了金箍儿,会怎么样?
第25页/共26页
第二十六页,共26页。
第10页/共26页
第十一页,共26页。
简析人物性格
• 唐 僧———认准目标,坚持到底; • 孙悟空———战胜自我,改变世界; • 猪八戒———快乐生活,幽默人生(rénshēng); • 沙和尚———谦逊为人,踏实做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西游记》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
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代替不了阅读。
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走近作者、走近作品
1.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补充。
2.介绍《西游记》,整体感知。
3.请同学们用“我认为……情节好。
因为……比如……”简述你喜欢的故事情节。
示例:我认为第四、五、六、七回很好。
这可以概括为“大闹天宫”。
因为它很曲折,比如:先封他为弼马温,他听说是“没有品从”下界了,自称“齐天大圣”,招安后让他看管蟠桃园,结果他乱了蟠桃会,反了天宫。
我认为这段好,因为它最能反映孙悟空的反抗精神,是孙悟空叛逆性格的集中体现。
目标导学二:联系作品,探讨人物形象
1.请学生上台讲有关孙悟空的小故事。
(任选一个)
①大闹天宫②三借芭蕉扇③智擒红孩儿④赌胜车迟国⑤三打白骨精⑥真假美猴王
2.组织学生结合小说分析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悟净的形象。
明确: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身上表现出一种追求自由、勇于反抗、敢作敢为的战斗精神;在“西天取经”中,孙悟空身上又表现出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积极进取、永不妥协的理想主义精神。
猪八戒:他有许多优点,不怕脏、不怕累,战斗勇敢。
也有许多小毛病,爱占便宜、好吃贪睡、嫉妒心强,喜欢拨弄是非,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
他有时耍点小聪明,结果反而坏了大事。
但他是一个好人,他憨厚纯朴,没有害人之心,并且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唐僧:目标坚定、信念执着,慈悲忠善。
有时糊涂,人妖不分。
沙僧: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心地善良、敦厚朴实,老实忠诚,默默无闻。
但同时又过于老实,缺乏主见。
目标导学三:结合小说情节,分析环境描写
1.小说中有哪些环境描写?
明确:小说中提到了海外仙山,天上凌霄宝殿,水中龙王宫,地下阎罗城,这一切都光怪陆离,每一处都极尽了描摹功夫。
小说中还有很多的自然景物的描写,比如第五回中,对蟠桃园内景色的描写,把熟的桃子说成是“簇胭脂”“酡颜醉脸”非常形象。
2.揣摩句子,发现其内在的技巧。
示例:《大闹五庄观》中“推开两扇门,抬头观看,——呀!却是一座花园”;“又见一层门,推开看处,却是一座菜园”;“走过菜园,又见一层门”。
这里有一种悬念,把主要的写在后面,层层推进,能吸引读者。
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
觉。
总结:神话小说《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对《西游记》这部名著,我们今天只不过进行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更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品味。
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原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