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代诗歌鉴赏术语
诗歌鉴赏术语

思古典诗歌1、忧国伤时:①揭穿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昏庸腐败;②边塞征战的壮烈,河山沦丧的痛想中常有的苦;③对百姓离乱的忧虑,对民族命运的担忧;④昔盛今衰的感触,拖故讽今的情怀。
内思想感情2、人生理想:①立功立业的盼望,壮志难酬的哀叹;②宦海浮沉、宦途失落的愁闷;③容洁身自爱、不与当权者合作;④理想鲜为人知的愁苦心情;⑤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
3、人生感觉:①伤春悲秋之情;②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③世事多变、沧海桑田;④告慰一生的欢乐。
4、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②思亲念友;③边关思乡;④闺中怀人。
5、长亭送别:①恋恋不舍的迷恋;②情深意长的鼓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古典诗歌边塞、田园、怀古、政界、战乱常用的题材五类诗歌不借助外物的诗歌——直抒胸臆对应的五叙事抒怀诗——叙议联合种基本表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现手法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写景抒怀诗——借景抒怀、寓情于景、情形交融其余诗歌分类: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川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触诗。
古典诗歌欢乐、快乐、高兴、激动、欢乐、忧虑、悲苦、孤傲、深刻、踊跃、悲观、旷达、洒脱、思想感情悲忿、乐观、悲观、哀怨、激怒、厌恶、惊喜、神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术语郁闷烦闷、欢乐、沉痛、悲伤、赞叹、仰募、惜别、迷恋、豪放、狂放、安逸、淡泊等。
感情载体:杨柳——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想念、落叶——失落、春风——得意、海洋——宽阔、流水——惋惜、遗迹——怀旧形古典诗歌①人物形象: A“我”—诗中抒怀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 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象中的形象②自然光景形象或许意象:自然光景和人文光景,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分类③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描述的形象。
古典诗歌①细节刻画②衬托③对照衬托常有的塑造形象的方法常有意象(一)意同象异归类1、思乡:月亮、柳树、鸿雁。
2、分离:柳树、芳草、长亭、南浦。
3、高洁:蝉、冰雪、梅花、菊花。
古代诗歌鉴赏专业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专业术语——评价主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劲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分析手法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典故、对比——侧面描写对比、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起兴、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语言特点勾勒、浓墨重彩、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行尽相(态)诗情画意——议论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语言风格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洗练、浅显明白、词藻华丽、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明快、沉郁顿挫、苍凉(杜甫)、雄健、雄泻、清新、自然、普素:如山水田园诗豪放俊逸:如李白诗沉郁顿挫:如杜甫诗俊伟奔腾、雄浑豪迈:如边塞诗委婉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如用典诗和咏史怀古平实、直白:如白居易——思想内容忧国忧伤、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活杂感、离愁别绪、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者悲秋、忆友怀旧、相知相思、杀敌报国、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诗歌结构作铺垫、埋伏笔、呼应照应、浑然无成——行文技巧虚实相生、水乳交融——诗歌情感惜别之情、黍离之情、思想之情、怀故之情、讽喻之情、报国之情、咏景之情、恋友之情、对国家惜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一般分为六类:借景抒情、咏史怀古、伤春惜别、山水田园、托物言志、边塞诗——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起:借景抒情、营造氛围、塑造背景、衬托人物品质、以景衬静、奠定情感基调、渲染气氛等作用。
——描写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静衬动。
——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表达技巧抒情手段: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移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创作手法:赋、比、兴表现手法: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反衬(对比、烘托)修辞:比喻、拟人、夸张、互文、隐语(或双关)用典:(用典的作用:怀古伤今、咏史言志)调用角度:由远而近、由上而下——表达特点平实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直切深刻平易近人;清新雅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入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含蓄携永:“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 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绚丽飘逸:色彩缤纷、景象瑰丽、变化莫测——形象文学作品中展示的生活图画。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术语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术语(一)形象、观点:恋友思别,羁旅思乡;怀才不遇,怀古咏史;钟情山水,归隐田园;献身边塞,反对征战;不慕权贵,傲岸不羁;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矢志报国,壮志难酬;政治失意,仕途坎坷;达观豪迈,超凡脱俗;愤世嫉俗,消沉颓唐;神形兼备,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二)思想情感:宁静淡泊恬淡闲适壮怀激烈追慕圣贤孤愤难平寂寞幽怨忧郁失望缠绵悱恻甜蜜愉悦嬉怒笑骂感情细腻挚切情深(三)语言文字:特色:豪放雄奇沉郁顿挫直率天真婉约含蓄诙谐风趣叠字叠词明白如话平淡无奇词藻华丽质朴清新苍凉雄浑抑扬顿挫形神兼备穷形尽相行云流水明快晓畅作用:深化主旨,画龙点睛;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深沉动人,发人深省;言近意远,蕴藉含蓄;音韵和谐,铿锵有力;淋漓尽致,回肠荡气;一气呵成,琅琅上口;余音绕梁,意味深长。
(四)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重点是描写抒情)描写有: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眼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具体形象为实,想象联想为虚。
抒情方式有直接(正面)抒情和间接(侧面)抒情。
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于物,情景交融。
(五)表达技巧:铺陈其事浓墨重彩托物起兴对比比较映衬比较虚拟写实象征暗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化用典故以古讽今怀古伤今以动写静以乐写哀烘云托月直抒胸臆白描勾勒议论点染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小中见大欲扬先抑巧设悬念前后照应联想想象含而不露(六)修辞方法: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冗长为简洁。
拟人:使……人格化,新颖别致,栩栩如生,引人联想,生动活泼。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形式上语言简练,整齐对称,有音乐美;内容上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触发联想,营造气氛。
高二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简释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简释[象]“象”本指《周易》中的卦象。
抽象玄奥的《易》理是借助于物象比喻来说明的。
在诗歌作品中,“象”的含义一般有两个:一是与“形”相同,与“神”相对,指作品所描写的事物的形貌。
明代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论及李白、杜甫等人的诗歌创作时就说:“离象得神,披情著性,后之作者谁能之?”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的形貌,所谓“离象得神”就是说不拘泥对事物外貌形状的刻画,而是抓住了它的内在精神。
二是指诗歌作品中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
唐代皎然《诗式·团扇二篇》:“江则假象见意,班则貌题直书。
”其中“象”就是指诗歌作品中所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所谓“假象见意”,就是指诗赋等文学作品是凭借虚构创造的艺术形象来抒情言志的。
[形象]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通过艺术概括而创作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的图画。
它既可以指人物形象,也可以指自然景物形象。
在诗歌作品中,人物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而不同于小说中的虚构。
景物形象往往是情中之景,诗人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花鸟虫鱼)来表现主观感情,这时的客观景物形象已融入了诗人的情思。
[意象]“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思,“象”是指客观的物象。
主观情思和客观物象在诗歌作品中构成了有机的统一,客观物象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思,这种艺术形象称为“意象”。
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所描绘的客观物象“枯藤”等已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是诗人“意”中之“象”,即“意象”。
[形]原指人和事物的形体容貌,先秦诸子多有论述。
《庄子·天道》:“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
”这里的“形”即指与“色”并列的人体视觉形象。
晋代谢赫《古画品录》:“随物象形,随类赋彩。
”这里的“形”即是指客观物体的状貌。
后来也用以指文学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杨柳青青,柳絮飘飘。
优美动人的古代诗歌常常运用到许多特殊的名词术语,这些词汇不仅独特而雅致,还能够增添诗歌的艺术美感。
下面我们来一起鉴赏一些常用的古代诗歌名词术语。
1. 鸿雁:古代诗人喜爱用鸿雁来描述动人的情感。
比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这是李白的《上李邕》中的名句,用鸿雁的高飞来表达了作者的壮志和追求。
2. 丹青:它指的是绘画中的红色和蓝色。
在诗歌中,丹青常用来形容艺术作品的色彩或者描述美景。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这是文徵明的《帝京景物憶皇都》中的名句,通过形容皇都的壮丽景色来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3. 羽扇纶巾:羽扇纶巾是古代儒家学者的标志,象征着学识和温文尔雅。
在诗歌中,它常用来形容文人才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敷衍两袖久不整,羽扇纶巾,谁是痴心人?”这是苏轼的《定风波》中的名句,通过描绘悲壮的场景来表达作者的忧愁之情。
4. 春风桃李:春风桃李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描写美好景色和花季少女的词汇。
“春雨初生鸡唱早,红花绿柳百花飘。
桃李满园花径好,绕墙杨柳绿阴浓。
”这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描写,用春风桃李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月明星稀:月明指夜晚的明亮月光,星稀指星星稀疏而微弱。
常用来描绘夜晚的寂静和美丽。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三》中的名句,通过描写月夜的安静和寂寞来表达了诗人的愁绪。
以上只是一些常用的古代诗歌名词术语,它们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为古人的诗词创作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和韵味。
在鉴赏古代诗歌时,理解这些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引申意义,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其中的诗意之美。
持续写1500字的内容:6. 雾霭朦胧:雾霭朦胧形容天气中的雾气弥漫,使景色变得朦胧不清。
在诗歌中,这个词的运用可以营造出一种神秘和梦幻般的气氛。
古代诗歌鉴赏术语列表

C、怨怒类1、不满2、轻蔑3、嘲讽4、愤怒5、愤恨6、悲愤7、愤懑8、诅咒
五、意境类型术语
A、豪放类:1、雄浑开阔2、恢宏高远3、雄浑壮丽4、开阔苍凉5、雄奇瑰丽6、苍凉悲壮7、高远辽阔
一、人物类型术语
1、豪放洒脱、不慕权贵型2、忧国忧民型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型4、爱民惜才型5、儿女情长型6、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型7、慷慨愤世、矢志报国型8、送别友人型9、游子(羁旅行役)型10、思妇型11、献身边塞、建功立业型12、忧国伤时型13、反对征伐型
二、语言风格术语
A、平实类:1、平淡2、平直3、明白晓畅4、清新质朴5、简洁明快6、洗炼;B、绮丽类:7、工丽8、清丽自然9、绮丽10、绮丽典雅11、委婉C、雄奇类:12、雄奇奔放13、悲慨沉郁14、豪放飘逸15、沉郁顿挫16、苍绝句(五绝、七绝)3、词(小令、中调、长调)4、曲(小令、套数)5、其他(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汉乐府、歌行体)
八、意象语言的特殊含义
见《师说》第60—61页,如:草木、冰雪、黍离(黍苗、禾黍)、红豆、比翼鸟、连理枝、长城、楼兰、羌笛、五柳、东篱、请缨、杨柳、长亭、酒、月亮、鸿雁、鱼书、梧桐、流水、猿猴、杜鹃、落日、菊、梅、兰、竹、松柏等
三、思想主题术语
1、思乡怀友2、夫妻离情3、爱国忧民4、歌咏山河5、怀才不遇6、建功立业7、标榜个人情操8、男女恋情9、忧国伤时10、朋友离别11、怡情田园12、伤春13、悲秋14、时光易逝、功业未建15、修生养性
四、情感类型术语
A、喜乐类:1、淡泊2、恬淡3、悠闲4、闲适5、欣慰6、愉快7、旷达8、豁达9、洒脱;10、欢乐11、欣喜12、喜爱13、喜悦14、迷恋15、倾慕16、赞美17、激昂18、坚守节操19、积极进取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花落人亡、忽逝的金戈、铁马,都是古代诗歌中常常出现的形象,具有丰富的意味和深厚的思想内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诗歌鉴赏名词术语:1.典型意象: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典型的,它们代表了一种普遍的意义或象征。
例如,花落人亡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意味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2.抒情:古代诗歌常常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感触,通过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抒情是古代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
3.修辞手法:修辞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使用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象征、拟人等。
4.韵律:古代诗歌通常有一定的韵律规律,通过押韵和平仄的组合,使诗歌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常见的韵律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5.意境:古代诗歌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使读者进入到诗歌所表达的境界中。
6.隐喻:诗歌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使诗歌更加富有隐含和深度。
7.意象:意象是一种具体而鲜明的形象,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出一种抽象的意义。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往往很美丽,富有感染力。
8.对偶:对偶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相互对应的部分放在一起,以呼应和强调其中的重要内容。
古代诗歌中的这些名词术语,共同构成了诗歌的魅力和风格。
通过对这些名词术语的理解和运用,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鉴赏古代诗歌的美。
在古代诗歌的鉴赏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一些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哲学思想等相关的常用名词术语。
1. 壮丽与壮观:古代诗歌往往以壮丽与壮观的景象为题材,通过以山水画卷等形象来描绘自然景色的壮丽美丽之处,传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
壮丽和壮观在古代诗歌中是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描述大自然的磅礴和辽阔,展示出作者对生命和世界的理解和感悟。
2. 忧伤与哀怨:古代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痛苦时,常常使用忧伤与哀怨的情感来表达内心的苦闷和痛苦。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考试就能用得上)1、反映古诗总体表现手法的词语: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即事抒怀)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明贬实褒2、反映诗人心情(感情)的词语: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3、反映古诗语言特色的词语: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4、反映古诗结构特点的词语:开门见山、逐层推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5、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6、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词语: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7、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拟人、拟物、对偶、夸张、反复、对比、双关、反语、反问、互文、用典8、常用的艺术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欲扬先抑、渲染、衬托、反衬、烘托、象征、联想、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移情于景、即景抒情、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历史人物自比、间接抒情、卒章显志、动静结合、含蓄蕴藉、详略得当、以古喻今、吟古书怀、明暗对比、白描、调用角度,如由远而近、由上而下等。
9、常见思想感情迷恋、留恋、思念、忧愁、悲愤、辛酸、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喜悦、仰慕、激愤、空虚、郁闷、热情洋溢、壮志凌云、忧国忧民、追慕、讽刺、反抗、奋发向上、消极避世、同情、关怀、控诉、颓废10、常见景物特点恬静、安谧、和平、壮阔、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幽静、肃杀、荒寒、瑰丽、虚幻、飘渺、凄惨、萧条、繁华热闹11、风格特点朴素自然、豪放飘逸、浓郁顿挫、雄健高昂、悲壮苍凉、超脱世俗、缠绵悱侧、激昂澎湃12、语言特点言简意赅、通俗自然、简练、含蓄隽永、内涵丰富、平中见奇、清新质朴、琅琅上口、音韵和谐、明白晓畅、清新、自然、朴素、豪放、俊逸、沉郁顿挫、峻伟奔腾,雄浑豪迈、委婉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术语(一)形象、观点:
恋友思别,羁旅思乡;怀才不遇,怀古咏史;钟情山水,归隐田园;
献身边塞,反对征战;不慕权贵,傲岸不羁;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矢志报国,壮志难酬;政治失意,仕途坎坷;达观豪迈,超凡脱俗;
愤世嫉俗,消沉颓唐;神形兼备,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二)思想情感:
宁静淡泊恬淡闲适壮怀激烈追慕圣贤孤愤难平寂寞幽怨
忧郁失望缠绵悱恻甜蜜愉悦嬉怒笑骂感情细腻挚切情深
(三)语言文字:
特色:
豪放雄奇沉郁顿挫直率天真婉约含蓄诙谐风趣叠字叠词明白如话平淡无奇
词藻华丽质朴清新苍凉雄浑抑扬顿挫形神兼备穷形尽相行云流水明快晓畅
作用:
深化主旨,画龙点睛;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深沉动人,发人深省;言近意远,蕴藉含蓄;音韵和谐,铿锵有力;淋漓尽致,回肠荡气;一气呵成,琅琅上口;余音绕梁,意味深长。
(四)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重点是描写抒情)
描写有: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眼前为实,未来为虚;
已知为实,未知为虚;具体形象为实,想象联想为虚。
抒情方式有直接(正面)抒情和间接(侧面)抒情。
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于物,情景交融。
(五)表达技巧:
铺陈其事浓墨重彩托物起兴对比比较映衬比较虚拟写实象征暗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化用典故以古讽今怀古伤今以动写静
以乐写哀烘云托月直抒胸臆白描勾勒议论点染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小中见大欲扬先抑巧设悬念前后照应联想想象含而不露
(六)修辞方法: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冗长为简洁。
拟人:使……人格化,新颖别致,栩栩如生,引人联想,生动活泼。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形式上语言简练,整齐对称,有音乐美;内容上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触发联想,营造气氛。
排比: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议论内容集中,增强气势;抒情语势磅礴,痛快淋漓。
设问:开头设问,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激发思考。
反复:议论说理,强调强化;抒情写景,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感染力强。
(七)构思:
方法:起承转合首尾呼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过渡铺垫伏笔作用:独辟蹊径独出心裁自出机杼别开生面别具一格
不落俗套突兀而起笔锋一转严谨完整
(一)形象、观点:
恋友思别,羁旅思乡;怀才不遇,怀古咏史;钟情山水,归隐田园;
献身边塞,反对征战;不慕权贵,傲岸不羁;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矢志报国,壮志难酬;政治失意,仕途坎坷;达观豪迈,超凡脱俗;
愤世嫉俗,消沉颓唐;神形兼备,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二)思想情感:
宁静淡泊恬淡闲适壮怀激烈追慕圣贤孤愤难平寂寞幽怨
忧郁失望缠绵悱恻甜蜜愉悦嬉怒笑骂感情细腻挚切情深
(三)语言文字:
特色:
豪放雄奇沉郁顿挫直率天真婉约含蓄诙谐风趣叠字叠词明白如话平淡无奇
词藻华丽质朴清新苍凉雄浑抑扬顿挫形神兼备穷形尽相行云流水明快晓畅
作用:
深化主旨,画龙点睛;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深沉动人,发人深省;言近意远,蕴藉含蓄;音韵和谐,铿锵有力;淋漓尽致,回肠荡气;一气呵成,琅琅上口;余音绕梁,意味深长。
(四)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重点是描写抒情)
描写有: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眼前为实,未来为虚;
已知为实,未知为虚;具体形象为实,想象联想为虚。
抒情方式有直接(正面)抒情和间接(侧面)抒情。
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于物,情景交融。
(五)表达技巧:
铺陈其事浓墨重彩托物起兴对比比较映衬比较虚拟写实象征暗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化用典故以古讽今怀古伤今以动写静
以乐写哀烘云托月直抒胸臆白描勾勒议论点染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小中见大欲扬先抑巧设悬念前后照应联想想象含而不露
(六)修辞方法: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冗长为简洁。
拟人:使……人格化,新颖别致,栩栩如生,引人联想,生动活泼。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形式上语言简练,整齐对称,有音乐美;内容上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触发联想,营造气氛。
排比: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议论内容集中,增强气势;抒情语势磅礴,痛快淋漓。
设问:开头设问,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激发思考。
反复:议论说理,强调强化;抒情写景,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感染力强。
(七)构思:
方法:起承转合首尾呼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过渡铺垫伏笔作用:独辟蹊径独出心裁自出机杼别开生面别具一格
不落俗套突兀而起笔锋一转严谨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