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138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探究活动课《黑暗 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的阅读与讨论》

(3()12活))字封专印建制刷等主术级义的制中西和央传等集改级权变君制了主度中制的世是高纪西度西欧发欧中展只世形有纪成僧重超侣要稳才的定能政的读治政书特治和征结受,构高采;等邑农教制业育, 的状庄和况园手,经工促济业进,相了城结文市合艺商的复品自兴经然运济经动发济的展的发是高展其度。经发火济达药特形和征成火,超器基稳的督定使教的用神经,学济帮至结助尊构欧地;洲位儒资是家产其思阶级 摧毁主想封要的建思不堡想断垒特发。征展指。,南成针为的封西建传社,会推正动统西思欧想开,辟抑新制航人路们,的进思行想早和期创殖新民。扩张。
(3)“西方商人”如此的权力和地位对西欧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市民权力地位提高,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使西欧走出中世纪。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复兴与自治,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 展的影响有:
①使欧洲出现一个新的等级——市民阶级
②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庄园制度的瓦解
③城市与王权结盟,促进了等级代表会议的形成
④城市的复兴标志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今天欧洲的资本主义,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成人了;但是, 任何成人的最初形态都是一颗精子和一颗卵子结合,并在母体的 子宫上着床。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端,就是资本主义这个“成人” 的最初形态——一颗精子和母体里的卵子结合并着床的过程。
政治制度:等级君主制度 权力和地位:市民参加等级会议,与贵族共同参政,在一定程度上 分享权力,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
高中历史书目录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3课辛亥革命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课抗日战争第17课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三历史学习推荐网站后记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 发达的古代农业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3 古代商业的发展4 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5 开辟新航路6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7 第一次工业革命8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4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5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6 大众传媒的变迁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7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8 罗斯福新政19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21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2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3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三历史学习推荐网站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课宋明理学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7课启蒙运动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17课毛泽东思想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第23课美术的辉煌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后记。
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3人教PPT课件

①国家长期四分五裂,统一的中央集权 统治出现较晚。
②王权受到封建主和教皇的限制,地方 诸侯势力强大,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③城市自治、议会等级代表制开始出现。 ④工商业、世俗大学教育、科技的发展。 等。
国家 中国(-3C—19C) 西欧(5C—16C)
政治格局
长期统一
长期四分五裂
政治状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封建君主制、教会统
• 英语译为 Middle ages,指的是古代和近代之间的一 个时代。
• 最早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提出来的。由于他们 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己任,因此,他们又将中世纪称为 “黑暗时代”(dark ages)。
公元500年至1500年,被看成是人类进步征途中一个漫长而毫无 目标的迂回时代——穷困、迷信、黯淡的一千年。
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
——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
他戎马一生, 他建立起了一个庞 大的帝国—查理帝 国。还得到了教皇 的加冕。他在位的 四十多年间,一路 征战,将原有国土 扩大了一倍。他的 国家成为继罗马帝 国后又一控制欧洲 大量领土的国家。
• 时间:一般认为公元476年至15世纪末16世纪初。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霍莱斯特 中世纪不是一个黑暗的、没有思想的漫长时代,而是酝酿的时代。
——萨顿
NI NI
合作探究:
暗黑长夜
曙光乍现
请各小组根据课
请各小组根据课
文及提供的相关材料,文及提供的相关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挖掘 结合所学知识,在黑
中世纪的“黑暗”, 夜中寻找“光明”, 自拟题目并简要论述。自拟题目并简要论述。
(皇权稳固强大)→ 治、城市共和制相结
民主政治起步晚
合(王权受限) →等 级代表制度形成
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5课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面临史料阅读、分析等方面的困难。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当的指导与帮助,提高他们在史料解读、评价和判断等方面的能力。
4.教学拓展:
(1)鼓励学生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拓展知识面。
(2)组织历史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讲解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
(3)开展历史剧表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增强对历史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展示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让学生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产生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5课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马的政治制度,包括雅典民主政治、斯巴达寡头政治、罗马共和国政治等,理解这些政治制度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2.学生能掌握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中的关键概念,如民主、寡头、共和、元老院等,并能够分析这些政治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7)总结提升: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合作表现。
(2)终结性评价:通过书面测试,评价学生对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掌握程度。
(3)表现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发言等方面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思辨能力和价值观。
2.教学实施: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艺术作品中的细节,提出问题:“这些作品反映了古希腊罗马社会的哪些特点?它们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有何关联?”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对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好奇心。
(完整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3册+选修4册)

高中历史教材课程目录必修I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3课辛亥革命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课抗日战争第17课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6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必修II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18课罗斯福新政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必修III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课宋明理学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7课启蒙运动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17课毛泽东思想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第23课美术的辉煌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目录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第六单元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第1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第2课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课改革的后果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探究活动课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第3课明治维新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第3课百日维新第4课戊戌政变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2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1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第1课美国《独立宣言》第2课法国《人权宣言》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究活动课一撰写历史短评──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2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第3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第2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第3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第1课英国宪章运动第2课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第3课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第4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探究活动课二近代时期人民对民主的追求与斗争──学习编辑历史报纸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1课巴黎和会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第3课华盛顿会议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探究活动课一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2课冷战的开始第3课美苏争霸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1课朝鲜战争第2课越南战争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第6课两伊战争第7课海湾战争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探究活动课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目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探究活动课一追寻孔子的足迹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第2课美国国父华盛顿第3课一代雄狮拿破仑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2课圣雄甘地第3课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第4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探究活动课二春天的故事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20人教PPT课件

广州市第六十六中学
李子凡 2018-10-11
课标要求
1、了解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 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 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 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民主政治?
古希腊语中意思是人民掌握权力。今天 的民主通常是指与专制相对立,少数服从多 数的人民(或公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政治模 式。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 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 等权利。
——摘编自倪学勇《雅典民主的多元解读》
材料中,作者对汉森的说法持怎样的态度?说 明理由。
作者认为汉森的说法是错误的。
理由: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政治一样。 实际上,雅典的民主制并不具备现代民主所包含 的民主、自由、平等。
理由包括:①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 的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广大奴隶是没有民 主权利的。②雅典民主容易集体暴政;③雅典民 主是一种直接民主,而现代民主主要实行间接民 主。
选择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小国寡民城邦制度 政治制度
文明 特征
大河文明 (黄河文明)
海洋文明 (蓝色文明)
二、寻民主之路(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历程)
时间 改革者
公元 前6世 纪初
梭伦 改革
公元 克里斯 前6世 提尼改 纪末 革
改革措施
①废除债奴制 ②根据 财产多寡划分四个等级 ③ 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 ④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⑤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三:品民主之果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
而告结束,但其民主思想……遗赠给后世,……
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高中历史必修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说课稿

高中历史必修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概述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包括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及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政治。
o学生能够掌握古代罗马共和制与帝国制的基本特征,理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2.能力目标:o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材料、归纳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比古代希腊与罗马政治制度,理解不同政治制度的成因及影响。
o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历史多角度审视同一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理解政治制度多样性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o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树立历史责任感,认识到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重点: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古代罗马共和制与帝国制的转变;罗马法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难点:理解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运作机制;分析罗马法对现代法律体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古代希腊与罗马政治制度的异同。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如梭伦改革的具体措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历史场景,增强教学吸引力。
四、教学资源-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具: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资源:相关历史纪录片、PPT课件、历史地图-实验器材:无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小组讨论:每组分配明确的任务,确保每位学生参与讨论,设立小组长负责协调。
-维持纪律:制定课堂规则,对违规行为及时提醒,采用正面激励方式鼓励学生遵守纪律。
-激励策略:设立课堂表现奖,对积极参与讨论、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或小奖励。
七、评价与反馈-课堂小测验:每节课结束时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当堂学习效果。
-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学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一一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13课辛亥革命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课抗日战争第17课解放战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三历史学习推荐网站后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3古代商业的发展4古代的经济政策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5开辟新航路6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7第一次工业革命8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5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6大众传媒的变迁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7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8罗斯福新政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3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三历史学习推荐网站后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3课宋明理学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7课启蒙运动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第17课毛泽东思想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第23课美术的辉煌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后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第六单元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第1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第2课默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课改革的后果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探究活动课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第3课明治维新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第3课百日维新第4课戊戌政变探究活动课三改革成败的机遇与条件附录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后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2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第二单元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第1课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第1课美国《独立宣言》第2课法国《人权宣言》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究活动课一撰写历史短评——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2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第3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第1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第2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第3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第2课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第1课英国宪章运动第2课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第3课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第4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探究活动课二近代时期人们对民主的追求与斗争——学习编辑历史报纸附录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后t己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旷日持久的战争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二单元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巴黎和会2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3 华盛顿会议4维护和平的尝试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3走向世界大战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探究活动课一世界大战的启示一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1两极格局的形成2冷战的开始3美苏争霸4两极格局的结束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2越南战争3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4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5南亚次大陆的冲突6两伊战争7海湾战争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1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2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3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探究活动课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附录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后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4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探究活动课一追寻孔子的足迹第2课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第2课美国国父华盛顿第3课一代雄狮拿破仑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躯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第2课圣雄甘地第3课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第4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探究活动课二春天的故事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第5课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5第一单元历史和历史的“重现”第1课历史是什么第2课历史学是什么第3课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第4课历史学有什么社会功能探究活动课一我们身边的历史学第二单元人类起源之谜第1课人从哪里来第2课人类进化的历程第3课寻找人类的祖先第4课人类起源在何方第三单元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第1课克里特岛的美丽传说第2课伊文思的惊人发现第3课克里特文明的“重现”第4课克里特文明的未解之谜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索第1课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第2课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第3课二里头文化与认识夏史第4课二里头文化中的疑难问题第五单元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第1课“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第2课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第3课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第4课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第六单元玛雅文明的消失第1课玛雅文明的发现第2课玛雅文明的历史第3课玛雅人的智慧第4课玛雅文明的假说第七单元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第1课穆塔帕王国与“黄金国”的传说第2课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第3课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物第4课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探究活动课二走进历史博物馆附录一历史读物与网站推荐附录二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三大事年表后记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6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1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2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第二单元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1雄伟的金字塔群2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新生第三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1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2古罗马城的建筑艺术成就第四单元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1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2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第五单元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1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2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3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第六单元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2瑰丽的夏宫——颐和园3突显皇权的明孝陵4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第七单元多姿多彩的中国古城和古村落1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2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探究活动课本居住地区人文自然环境的考察和保护建议第八单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1古雅的昆曲2昆曲的拯救和保护第九单元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1殖民罪恶的见证——戈雷岛2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附录后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牙 意大利 葡萄牙 葡萄牙
葡萄牙 王室
西班牙 王室
葡萄牙 王室
西班牙 王室
好望角
美洲
印度 环球 航行
欧洲基督教文明
美洲大陆的 印第安文明
西亚北非的伊 斯兰教文明
南亚佛教和 印度教文明
东亚儒家文明
马、牛、橄 榄、葡萄等
玉米、马铃薯、 番茄、番薯等
茶叶 瓷器 丝绸
原产美洲的巧克力开始 在欧洲街头出售
北美人民庆祝“哥伦布日” 南美人民抵制“哥伦布日”
广袤的“新大陆”上劳作的 是来自赤道非洲的黑人奴隶
影响:1、结束世界各地相对孤立
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2、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
对 对世现界
对
世 3、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欧
界 4、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 洲 ? 解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 ?
义的发展
福建,广东的丘陵、山地 种植着“新大陆”的番薯
• 商业革命 • 价格革命?? (并非都是由黄金白银引起的)
• 1521至1544年间,西班牙每年从美洲殖民地掠得黄 金2910公斤,白银30700公斤,1581至1600年间这 两个数字分别增至4330公斤和374600公斤。
• 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平均上涨4倍多,谷价则上涨 了5倍。
不管达•伽马还是哥 伦布,都把宗教理想和 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 迪亚士说:“海上探险 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 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 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 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 的人们”。
登上美洲之初
传播天主教(精神动力)
1487 葡萄牙 里斯本
好望角 Cap of Good
Hope
1497年 葡萄牙 里斯本
• 物价平均上涨155%时,工资却只提高了30% • 价格革命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美洲:
美洲在16--18世纪 出产了大约13.3万吨 白银,占世界白银产 量的85%。大约有一 半直接流入欧洲。还 有一半被欧洲人用于 交换亚洲的商品。
印第安人在矿井中劳动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州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 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州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 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 难”。
第五课 开辟新航路
每当有重大发现或创造时,缔造 者总是要人相信他们是受道德驱动, 而实际上通常是出于物质的动机。
——茨威格《哥伦布评传》
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 一切罪行,甚至敢冒绞首的危险。
——马克思《资本论》
问题:钱、钱、钱,欧洲人去哪里寻找 他们梦寐以求的金银呢?
“该国(日本)国君的王宫 金碧辉煌,蔚为壮观。整个王 宫的屋顶全都用金箔覆 盖 , …… 殿 堂 的 藻 井 也 同 样 是 用黄金建造的,许多宫室内都 摆放着厚重的纯金案台,窗户 也用黄金装饰,这座宫殿的富 丽堂皇简直难以形容。
对黄金贪婪的追求,引发寻金热潮
材料: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
要来源地,例如丝绸、瓷器、茶叶,尤其是香料……当时比 今天显得更为重要。配药,保存肉类,制造香肠等,都需要 使用这些香料。它们(香料)能使在没有冷藏设备下容易变 质的新鲜肉类和其他食物更为可口。
——A.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上册
——《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随着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日益 发展,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贵族用货币 购买奢侈品,农民也用货币交纳地租。商人和 手工工场主需要更多的货币以扩大经营。金币 是当时的重要交换手段,因而黄金就成为人人 都渴求的东西。
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和黄金 的需求增加
• 哥伦布在《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中写 道:“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 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 界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 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 的手段。”
奥斯曼 土耳其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控制 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夺商旅, 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实际上等于 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 价格猛涨。
•条件 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地理知识的提高 强大的物质基础
罗 盘
可装大炮的多桅帆船
地 球 真 是 圆 的
1492年,哥伦布首航的预算就高达
200万马拉维迪(约14000美元) 掏空西班牙国库才拿出140万
一个好水手月薪
3000马拉维迪
材料: 西班牙于1492年收复了阿拉伯人在伊比 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据点。信奉天主教的西班 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 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 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马林迪
达·伽马
好望角
卡里库特
达·伽马
1497年 葡萄牙—— 印度
哥伦 布
洪都拉斯
1492年
欧洲——美洲
哥伦布向西出航四次,发 现了中美洲地峡和南美洲 大陆。
西班牙 塞维利亚
麦哲伦海峡
菲律宾 麦哲伦死亡之地
时间 航海家 资助国家 航行路线
自主学习,完成表格
时间 人物 国别 支持者 到达地
1487 迪亚士 1492 哥伦布 1497 达·伽马 1519-1522 麦哲伦
对5欧、洲观念、பைடு நூலகம்俗变迁;促进
物产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