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写出景物的特点
如何进行景物细节描写

如何进行景物细节描写一、从哪些方面描写景物的特点:仔细观察景物,抓住特点写具体,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1。
形状大小:“夏日的中午,万里碧空上飘着朵朵白云.这些白云,有的几片连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滚着银色的浪花,像层峦叠嶂的远山,有时在一片银灰色的大云层上,又飘浮着一朵朵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云朵儿,就像岛屿礁石上怒放的海石花。
”这个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白云的形状、大小进行描写的.2. 色彩:“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 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火烧云的色彩绚丽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从而反映了火烧云的美.3。
数量:“远处,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驼鸟走来走去。
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岸边盛开着一簇簇美丽的鲜花。
”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栎树、羚羊、驼鸟、小河、鲜花的数量进行描写的。
4.声响:“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杆。
甲虫‘嗡嗡’地叫。
扬科躺在河边静静地听着。
”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青蛙、啄木鸟、甲虫发出的声响进行描写,反映了小音乐家扬科对音乐的喜爱。
5.神韵:①“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这棵大榕树好像在把它全部生命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描写作者抓住了大榕树枝繁叶茂中所表现出的神韵进行描写,使我们感觉到她充满了生命力。
6.变化:“清晨,江面上格外平静,碧波荡漾,银光闪烁,海鸥在江面上展翅飞翔。
此时,我总爱伫立在江堤上向北眺望吴淞口,那一望无际的江面,水天相连.一陈清风拂来,猛吸一口新鲜空气,顿时令人心旷神怡。
江堤边的树林里,鸟儿清脆的叫声此起彼伏。
一群老人在堤岸边散步,打太极拳……当阳光撒满江面的时候,江面开始沸腾了。
描写景物的日记抓住特点比喻句夸张句怎么写

描写景物的日记抓住特点比喻句夸张句怎么写
1、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2、雨后的草田野花竞放,像一块刚浸过水的花头巾,连露水儿都是五颜六色的了!
3、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
4、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5、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6、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7、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8、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9、野花各处都是:杂样儿的,著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写出景物的特征的方法

写出景物的特征的方法景物的特征是指对自然景观或人造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描述,以准确地表达出其独特的形态、色彩、纹理等方面的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景物的特征。
一、观察景物的形态和轮廓形态和轮廓是景物的基本结构和外形,通过观察并描述形态和轮廓,可以描绘出景物的整体特征。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1.主体形状:观察景物的主体形状,例如山脉的连绵起伏、湖泊的曲线等。
3.外廓面貌:观察景物的外廓面貌,包括是否平坦、起伏、锐利、柔和等特点。
二、描绘景物的色彩色彩是景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可以通过观察和描述景物的色彩,使读者对景物的色彩特点有更直观的感受。
以下是一些观察和描述色彩的方法:1.基本颜色:注意景物的基本颜色,如山的绿色、天空的蓝色等。
2.色相变化:观察景物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色相变化,如日出时的红橙色、黄昏时的蓝紫色等。
3.饱和度和明度:观察景物的色彩饱和度和明度,例如鲜艳的色彩、柔和的色调等。
4.色彩对比:观察景物中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如冷暖色之间的对比、明暗色之间的对比等。
三、描述景物的纹理和质地纹理和质地是景物的表面特点,通过观察和描述景物的纹理和质地,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景物的触觉特征。
以下是一些观察和描述纹理和质地的方法:1.触感描述:用适当的形容词来描述景物的表面触感,如光滑的、粗糙的、柔软的等。
2.表面纹理:观察景物的表面纹理,如树皮的纹路、岩石的纹理等。
3.细节特征:观察景物的细节特征,如树叶的脉络、岩石上的水蚀痕迹等。
四、描绘景物的声音和气味声音和气味是景物的另外两个特征,通过描绘景物的声音和气味,可以使读者更加全面地感受到景物的存在感。
以下是一些观察和描述声音和气味的方法:1.自然声音:注意景物带来的自然声音,如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鸟儿的鸣叫声等。
2.自然气味:观察景物带来的自然气味,如花草的芳香味、海洋的咸味等。
3.人为声音和气味:注意与景物相关的人为声音和气味,如人们的欢笑声、食物的香气等。
景物描写8个常见手法

景物描写8个常见手法常用写景方式有八种。
一、正与侧(衬托对比)的结合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
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
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
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
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
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
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
描写中如何突出景物特征

描写中如何突出景物特征要突出景物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视觉特征:通过详细而生动的描写来突出景物的外貌特征。
可以使用形容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景物的美丽与独特之处。
例如,描述一朵花时,可以用“婀娜多姿”的形容词来描绘其优雅的姿态,用“花瓣像绯红的丝绸舞蹈着”的比喻来形容其鲜艳的颜色。
2.色彩特征:描写景物时可以突出其色彩特点,细致地描述物体的颜色和质地。
例如,描述一片森林时,可以使用丰富的色彩词汇来描绘树叶的绿色、土地的褐色、湖水的蓝色等等。
通过色彩的对比和搭配,突出景物的美感,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
3.声音特征:景物的声音也是可以通过描写来突出的一个方面。
例如,描述一个瀑布时,可以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绘其水声的轰鸣、水花的嘶喊等等。
通过描写景物发出的声音,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景物的存在和气氛。
4.气味特征:描写景物时可以刻画出它们特有的气味。
例如,描述一片花田时,可以表达出花朵散发出的香味。
通过描述气味,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景物的芳香,增强作品的感官体验。
5.触觉特征:景物的触感也是可以通过描写突出的。
例如,描述一个细沙滩时,可以使用动词和形容词来表达其柔软和舒适。
通过触觉的描绘,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景物的质感和触感。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描写,描绘景物还可以运用情感描写、时空描写等手法来突出其特征。
情感描写可以通过描写角色与景物之间的互动来表达对景物的喜爱、迷恋等感情,增强情感的沟通。
时空描写则可以通过描写景物所处的时刻和地点的环境,来突出其独特的存在感和特征。
总之,在描写景物时,要注重真实、生动、细腻,通过丰富的语言和精确的细节描写,让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景物的独特之处,从而产生共鸣和感动。
景物描写要抓住特点

景物描写要抓住特点在写作文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注意地域不同,景物的特点也不同。
如南方与北方,平原与高山,城市与农村,其景色是各不相同的。
如:中国的古老文化是令人惊叹的,而这座城市则是悠久文化的集中体现。
这里不但有闻名世界的八达岭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更有凝聚人们智慧的现代化建筑物: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新建的中央电视台发射塔……这段话的作者抓住最能代表北京这个城市的景物来写,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北京。
2.注意动静搭配。
我们还可以抓住景物的变化来写,我们所观察到的景物有的是静止不动的,有的是活动变化的,因此在写景时既要对景物的静态进行描写,也要对景物的动态进行描写,做到动静结合,这样才能把景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具体,更形象。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第8课《小镇的早晨》第一自然段是静态描写,写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第二自然段是动态描写,写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
3.注意景物的形状和颜色。
除动静的变化之外,还有景物的形状,颜色的特点。
如:湖水清澈见底,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倒影在平静的湖水中,显得更加青翠。
这是,一阵微风吹来,刚才水平如镜的湖面,立刻泛起了鱼鳞般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银光,湖上像撒满了珍珠一样,微风一过,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再如《桂林山水》中对山水的描写:我攀登过峰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影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象一不小心就会载倒下来。
4.注意景物形状、颜色的变化。
除动静的变化之外,景物的形状,颜色等往往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在描写景物的变化时,不仅要注意写出动静变化,还要注意景物的形状,颜色等发生的变化.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写景指导:如何描写景物的特点

写景指导:如何描写景物的特点1、恰当使用颜色词,表现景物的特点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景色优美,有一碧千里的草原、连绵起伏的群山、金浪翻腾的沙漠、波澜壮阔的江河以及美丽神奇的湖泊。
大自然的色彩很丰富,要想把这些颜色描写出来,就需要恰当地使用表示颜色的词语。
例文《火烧云》一文用词准确,在颜色词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点评“红彤彤”“金灿灿”以叠词的形式展现火烧云颜色的明亮而饱满的特点;“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展现不同颜色糅合在一起的特点;“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则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比拟,突出火烧云的色彩明媚又惹人喜爱的特点。
那么,怎样恰当使用颜色词,表现景物的特点呢?1.抓住景物的色彩变化来描写。
景物的色彩千差万别,仅绿色就有墨绿、碧绿、翠绿、草绿、葱绿等。
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景物的颜色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例文这段对夕阳下荷田的描写:那荷叶,大的似磨盘,有的舒展似伞。
那荷叶上的水珠,有的像闪闪发光的宝石,有的分散成细小的碎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闪烁着斑斓的光彩。
远远望去,在周围的翠绿的群山映衬下,在红红的晚霞映照下,那一团团的荷花,像一团团的红云,一层层的丹霞,你看那一望无际的荷田,如胭如染,令人如入仙境。
点评文章语言清新明快,用词准确贴切,色彩鲜明亮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仙境,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油然而生。
2.运用多种形式的颜色词来描写景物的色彩特点。
例文这段对秋天果园的描写,就运用了多种形式的颜色词:红艳艳的苹果像一盏盏红红的灯笼挂在枝头;那黄澄澄的桔子,像一个个金色的皮球;一串串晶莹圆润的葡萄,像一颗颗紫亮亮的水晶镶嵌在藤架上……如,红红(AA式),红艳艳、黄澄澄、紫亮亮(ABB 式),等等。
3、运用分类描绘法体现景物特点美好的景物,时时刻刻都吸引着我们的目光,牵动着我们的情思。
景物描写方法有哪些

景物描写方法有哪些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使读者更好地融入到作品的世界中。
而要做到生动、具体、富有感情的景物描写,则需要运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注重细节。
在描写景物时,要尽可能地注重细节,通过对细微之处的描写,可以使景物更加具体、生动。
比如,当描写一片树林时,可以描述树叶的颜色、形状,树干的纹理,树叶在风中摇曳的声音等细节,这样可以使读者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树林的存在。
其次,要注重感官体验。
景物描写不仅仅是对景物外观的描绘,还应该注重对景物的感官体验的描写。
比如,当描写一片花海时,可以描述花香的气味、花瓣的触感、鸟鸣的声音等,通过感官的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景物的美好。
另外,要注重情感表达。
在景物描写中,不仅仅是对景物的客观描写,还应该注重对景物所引发的情感的表达。
比如,当描写一处荒凉的沙漠时,可以通过对炎热的气息、无边无际的沙丘、绝望的风景等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沙漠的孤寂、荒凉的情感,从而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最后,要注重意境营造。
景物描写不仅仅是对景物的客观描写,还应该注重对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描写。
比如,当描写一片静谧的湖水时,可以通过对湖水的倒影、湖水的清澈、湖面的平静等的描写,来营造一种宁静、安详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一种心灵上的宁静和舒适。
总之,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细节、感官体验、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的描写,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具体、富有感情,从而使读者更好地融入到作品的世界中。
希望以上方法和技巧能够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描写出景物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次作文评价标准,指导学生对照评价标准评价学生习作,让学生明白一篇优秀的习作应该有中心,有内容,有条理,有想象。
2.通过展示学生的美文佳句,让孩子们体验习作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习作的信心。
3.通过师生共同修改一个片段,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把要写的内容写具体。
二、教学重点:
师生共同修改学生习作中的一个典型片段,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把要写的内容写具体。
三、教学过程:
(一)再读例文,深刻领悟写作方法
1.学生再次阅读《习作1》。
2.师小结:文章通过描写云形状、颜色的变化,让我们感觉到了云真的很巧。
3.教师评述学生的习作:
许多同学也仿照例文写了自然界中的云,我们现在就先来看一个写云的片段,看看这位同学有没有写出云的特点。
出示:在蓝宝石一样的天空中,漂浮着雪一样的云。
它们在天空中无忧无虑地飘动,时浓时淡,还不时地变换形态,好像在向你显示它
的一切化身似的。
有时白云像一只小白兔,在向前奔跑,好像有人
在追它,不一会儿,便融入云群中了;有时,像从远处翩翩飞来一只
白蝴蝶,它一点一点的扩大、模糊了,变成一片大云朵。
(1)读读这段文字,找出其中写得好的地方。
(2)指名回答。
(3)教师小结:这段话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云的独特变化
写了出来,语言很美,很动人,值得大家学习。
(二)对照习作,归纳习作要点
1.教师归纳板书:有中心、有内容、有条理、有想象
2.大屏幕实物投影,先后出示两篇优秀习作,请大家读一读,对照
评价标准评一评,再出示老师的评语,请这两篇习作的小作者读一读,谈谈读后感受。
3.再通过大屏幕出示一篇有中心、有想象、有内容,语言也很美,
可惜条理不够清楚的习作,大家再评一评,并提出修改意见。
4.根据修改意见,出示修改后的作文,请学生读一读,并比一比,
看看哪一篇好。
(三)鉴别赏析,丰富积累
1.出示孩子们这次习作中非常好的句子,大家一起逐句朗读欣赏,
体会这些句子的美妙,并交流感受。
2.总结这些句子写得好的原因。
(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
得见、摸得着、听得到,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找到最能表现景
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