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教程复习整理.doc

合集下载

大一基础写作教程复习(3页)

大一基础写作教程复习(3页)

大一基础写作教程复习(3页)大一基础写作教程复习第一章绪论1.写作的完整过程从写作自身来看,包括四个环节:采撷,构思,表达,修改从写作与社会的关系看,分为三个环节:前写作,(显)写作,后写作2.写作活动的特点:(1)人文性(2)综合性(3)个体性(4)创造性(5)实践性第二章写作活动中的主体因素1.写作主体发生的写作行为的原因(1)缘情而作(2)因事而作(3)受命而作2.成为出色写作者要求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储存,归结起来,包括:思想理论,知识结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几个方面。

3.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1)情感与情绪(2)责任与道义(3)素质与人格(4)经验与体验第三章写作活动中的客体因素1.写作客体指进入写作主体视野并激发起写作欲望,经过写作主体加工改造后成为写作行为描述对象的客观世界【名词解释】2.对写作客体的含义,还应该从如下两点来进一步认识:第一:写作客体首先是有了写作欲望的主体(即写作主体)的观照对象第二:写作客体还必须是写作主体的描述对象3.写作客体的属性(1)客观性(2)对象性(3)动态性(4)历史性4.写作客体类型的多样化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基础上,结合写作活动的特殊性,将其概括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对象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第二类:对象化的精神产品第三类:对象化的作者自身5.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1)触发写作动机(2)规定取材的质量(3)激活写作运思(4)检验写作成品6.题材形成的特殊形式——主体对象化主体对象化:就是写作主体将自身置身与客体中,或把自己当作客体,用客体的规律来约束、检验、完善自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选择出可写入文章的、完整的生活现象。

【名词解释】第四章写作活动中的受体因素1.“受体意识”表现之一:传输有益的知识和信息之二:向受体发出指令,施加影响之三:以高尚的写作陶冶受体情操2.受体的心理特征(1)求知收益心理(2)猎奇探秘心理(3)平等对话心理(4)介入互动心理3.什么是受体的可接受性原则?他对写作主体的写作活动产生哪些影响作用?受体的可接受性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乐于接受;第二,能够接受并获得最佳效应。

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提纲.doc

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提纲.doc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提纲(应部分同学要求,本人根据老师提纲讲解课上所讲内容而整理出该份资料,其中的红色字体代表了老师所讲的重点、讲解、补充及说明。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绪论(有些老师说这部分不考)1.什么是写作?2.谈谈你对写作的认识。

3.总结一学期学习写作的收获(包括兴趣、意识、能力三方面),你计划第二学期如何继续提高写作能力?第一章散文1・.如何理解散文概念的多种含义?2.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散文分成儿类?各类散文有什么特点?3.散文文体有哪些特征?4.散文叙事有什么特点?5.清人王夫之说:“烟云泉石,花岛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补充:6.散文笔法P21第二章诗歌1.诗歌有哪些分类?2.诗歌的特征有哪些?3.情感对诗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诗歌情感有什么特点?(该点老师说吋以降低匝视度)4.什么是诗歌的意彖?举例说明诗歌意彖形成的过程。

5.诗歌屮架构意象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

补充:6.诗歌的押韵P69-71第三章小说1.小说文体特征是什么?2.小说叙事有什么特点?3.按内容特征分,小说分为哪几类?P964.小说人物鴉造有那些主要技巧?P995.小说环境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P1096.小说情节的要求与主要因素是什么?P1147.小说为何耍巧用细节?P1208.小说两种叙事视角的特点是什么?第五章杂文1.杂文与一•般性议论文主要有哪些不同?(理解)2.杂文作为边缘文体有哪些文体特征?P203 (“杂文作为边缘文体”指的是朵文边缘议论文与文学Z间)3.形象性议论对杂文写作冇哪些影响?(降低重视度)4.杂文形象性说理有哪些方法?P2115.试举例说明“就事论理法”的写作技巧。

第六章消息1.消息的文体特点是什么?2.消息的叙事特征是什么?3.如何理解消息事实的完全真实?4.什么是导语?导语有何作用?如何才能写好导语?5.消息的结构冇哪几种,各冇何优点?6.什么是消息背景材料?有些消息为什么要交代背景?7.消息标题有那儿种?有多少种配置方式?第七章通讯1.通讯的文体特征是什么?2.通讯与消息的异同是什么?3.什么是事件通讯?4.什么是风貌通讯?5.什么是专访?第十章学术论文1.学术论文与政论文有那些异同?(可以不理)2.熟悉学术论文这种文体,有那些途径?(可以不理)3.怎样理解学术论文的学术性、科学性、仓ij新性和理论性等的特征?(实际上考点是文体特征)4.选题、论题、标题、论点这几个概念有什么区别?(选题指作者选择的论题;论题是作者的研究对彖,并不代表作者观点;标题指论文的题目,有时可以等同于论题,但标题不一定是论题;点指作者对研究对象的观点和判断)5.选题为什么难?怎样解决?P4146.怎样开展学术研究?研究过程常遇到那些困难?怎样解决?7.怎样构建论文提纲?论文提纲一般应包括那些内容?P4298.论文写作常用那些论证方法?怎样提高论证技巧?P435教材阅读与分析材料:第一章散文1.P15冰心《霞》2.P19余光中《听听那冷雨》)3.P27孙犁《亡人逸事》4.P39鲁迅《秋夜》5.P43钱钟书《论快乐》第二章诗歌1.P62纪弦《你的名字》2.P67余光中《当我死时》3.P70刘湛秋《没体验过那么柔软的阳光》4.P78洛夫《边界望乡》5.P89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第三章小说1.P101高晓生《陈奂生上城》2.P109冈察洛夫《奥勃洛莫夫》3.P115契柯夫《柔弱的人》4.P125鲁迅《药》5.P132汪曾祺《陈小手》第四章杂文1.P208《叔叔的苹果和实践的地位》2.P211孙犁《我的位置和价值》3.P214张雨生《虎皮鹦鹉Z死》4.P216吴非《谁将是唐僧的二把手》5.P219毛志成《疑“儒”》第六章消息1.P246《生活改善人口增长》2.P255《难得的瞬间》3.P258《两名人学生玩命》4.P258《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明镜高悬》5.P270《著名女记者子冈默默离去》第七章通讯1.P294《她走进深深的小巷》2.P304《湖北人聂华苓》3.P320《金字塔夕照》4.P322《美哉,米脂婆姨》(3)具体论证) 5. P327《咅乐,幼儿心灵的体操》第十章 学术论文1. P430《古代文艺肖像与美学宗教意蕴》2. P438《精心组织高潮》3. P447 «论阿Q 性格系统》4. P451《关于v 鲁迅〉书话》5. P455《意境与非意境》(关于鉴赏题的答题思路:(1)文段是什么文体? (2)该文体的特征。

基础写作复习提纲.doc

基础写作复习提纲.doc

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写作》复习提纲▲第一章写作准备I提高写作素质1、素质的内容:智能结构;非智能结构。

智能结构主要包括知识与能力,往往通过三条途径:学历;经历;阅历。

非智能结构主要是:人的思想品德以及兴趣;动机;意志等因素。

2、思想政治品德对写作的导向作川: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兴趣、动机、意志对写作的协同作用3、提高素质的途径:要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要广泛阅读,扩大阅历;要勤于内省,严于利己II培养写作能力4、写作能力包含的内容: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5、写作感知的特性:写作感知具有鲜明的口的性;写作感知具有较强的审美性。

6、思维能力概括为四个部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

7、抽象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往往采用下列三种方法:归纳与演绎相统一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

8、形象思维具有哪些特征:形象思维始终包含着作者的艺术情感;想象是形象思维最显著的特点;艺术概括和艺术虚构是形彖思维的主要方式;概括富有特征的典型化人物。

9、艺术直觉的特征:整体性;独创性;模糊性10、表达能力:认字蓄词炼句是表达的基础;掌握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11、记叙的要素:(六要素)事件是什么?在什么时间发生?发生的地点在哪里?什么人参与其屮?起于什么原因?产生什么后果?——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叙述的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记叙的类型:从详略上分——概括记叙,记叙具体;从线索上分——合叙,分叙。

记叙的特点:主要在于陈述的过程,不专注于静止的细节,不做大肆渲染,铺陈;不做形、声、色、味的直观刻画;而在于陈述说人、事、景、物的实在情况。

记叙的要求:条理要清楚;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生动引人。

12、描写的类别:按对象分——人物描写(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描写),环境描写;按方法分——细描,白描;按描写角度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描写的写作耍求:冃的明确;突出特点;具体抒情。

《写作基础》复习资料.doc

《写作基础》复习资料.doc

一、填空题1.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劳动,人们一般把写作过程划分为六个环节,分别为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O选材、炼意、构思、谋篇、表述、修改2.写作活动的特点有目的性、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o目的性、综合性、实践性3.写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劳动,是一个整体系统,它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 和受体四人系统构成。

主体、客体、载体4.写作作为一种行为过程,大体包拾 _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三个阶段。

感知、构思、表述5.采集的方法 _______ 、_________ 。

调查采访、查阅资料6.通过想象可以缀合材料、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开拓思路、塑造形象7.从文章写作的角度,想象可以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o关联想象、推测想象、独创想象、幻想8.写作需要的多种思维方式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o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9.书面语言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固定性、条理性、超时空性10.素养指写作主体所具备的素质和修养。

写作主体的主要素养有四个方血,即、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o生活素养、知识素养、思想素养、审美素养11・所谓“构思”,就是进行制作文章的构想。

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o萌发期、模糊期、明朗期12 •文章开头常见的两种方式是 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_ 。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基础写作复习资料一、写作规范1.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2.使用正确的语法和拼写。

3.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4.注意段落结构,每段一个主题。

二、写作步骤1.明确写作目的,确定写作的类型和体裁。

2.进行资料收集和观察,获取写作材料。

3.展开头脑风暴,思考写作内容。

4.制定写作大纲,整理思路。

5.展开写作,注意语言和逻辑的合理运用。

6.检查修改,确保文章的语法、逻辑和细节的正确性。

三、写作技巧1.开门见山,明确文章中心思想。

2.使用恰当的过渡词,使文章段落连接紧密。

3.使用具体的例子或实证来支持观点。

4.引用名人名言或谚语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5.注意使用恰当的标点符号,避免使用冒号和分号的错误。

6.使用多样的句式和词汇,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

7.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通过具体的描述使文章更加生动。

四、常见写作题型1.图表作文:根据图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描述、分析或比较。

2.故事作文:以一个故事情节为主线,展开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局。

3.观点作文:明确一个观点并进行发表或阐述自己的观点。

4.说明文:解释或阐述一个事物的原理、步骤或过程。

5.议论文:就某个问题进行论述,提出自己的意见并给出理由和论据。

五、写作注意事项1.符合题目要求,确定文章的主题。

2.使用适当的时态和语态。

3.注意句子结构的多样性。

4.使用丰富的词汇和恰当的表达方式。

5.避免使用重复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6.注意拼写和标点的正确性。

7.掌握适当的段落划分方法。

8.避免使用不恰当的缩写和俚语。

9.尽量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10.合理运用连词和过渡词,让文章结构更清晰。

六、写作练习题1.请描述一幅你最喜欢的画作,并简要解释你为什么喜欢它。

2.请简要说明网购的利与弊,并表达你的观点。

3.请根据以下所给的信息,用图表的形式描述2020年大学生求职的状况。

4.请写一篇关于你最喜爱的一本书的读后感。

5.请写一篇关于你最喜欢的电影的影评。

326-《基础写作》各章复习重点提要

326-《基础写作》各章复习重点提要

《基础写作》各章复习重点提要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化生律整合律通变律二、简答题:简要说明写作的实践性特征。

三、分析论述题结合自己的写作和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思维整合层”的理解。

第二章材料和思想一、名词解释:广义的材料狭义的材料思想归纳概括法纵横比较法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材料的选择及要求。

2、说说形成文本思想的方法。

3、文本思想的要求是什么?三、分析论述题结合具体例证,说明提练文本思想的途径有哪些,所要达到的要求是什么。

第三章结构一、名词解释:结构分合与曲直疏密与虚实抑扬与张弛过渡与照应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结构安排的原则。

2、说说层次与段落安排的原则。

三、写作题结合“结构的艺术手法”中的相关内容,选择一篇自己阅读过的优秀作品,根据其在结构安排上体现的某种特点,确定一个具体的分析角度,例如抑扬、张弛等等,写一篇赏析性的读后感。

第四章语言一、名词解释:感性美理性美朴素美华丽美二、简答题:简要说明语言与思维的相互联系。

三、分析写作题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包含哪些方面?从自己阅读过的优秀作品中选择一篇,从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对其所具有的文采之美进行赏析。

第五章表达方式和表现技法一、名词解释:叙述人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二、简答题:1、什么是第一人称叙述?2、谈谈说明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3、描写包括哪些基本类型?4、议论的要素有哪些?三、阅读分析题试选择一篇阅读文章,分析其运用了哪些不同表达方式和表现技法。

第六章文体一、名词解释:文体文体意识二、简答题:简要说明文体的三大类别。

三、分析论述题为什么说“题材”概念是文学创作的一个专门术语,不能简单地与“材料”概念通用。

第七章三种基本文体类型一、名词解释:说明书调查报告学术论文散文二、分析论述题应当怎样理解审美的超功利性特征、感性特征和情感征。

材料作文复习参考材料一:人类要面对自然,个人要面对社会。

古往今来,诸如成功、失败、荣誉、毁谤、困难、挫折等等,无一不要人们面对,其时总会有人勇敢,有人怯懦有人镇定,有人慌乱;有人理智,有人糊涂。

写作基础教程复习资料

写作基础教程复习资料

汉语写作复习资料考试题型1、单选题15题15分2、判断题10题10分3、填空10题10分4、名词解释5题15分5、简答题2题10分6、800字以上的命题作文40分一、名词解释1.写作素养:指作者在写作活动中应具备的先天和后天的质能与修养。

2.材料:是一个外延广泛的概念,它是作者为着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并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与事理。

3.第二手材料:人们通过阅读以及其他方式(如通过试听设备),也可以获得写作的材料,这就是间接材料,即第二手材料。

4.鉴别材料:是对材料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认识和判断的一项工作。

5.储材:即储存材料,指作者在生活中广泛搜集、占有材料的过程,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6.审题:指对文章题目进行周密的揣摩、审查以把握题意的活动。

7.思路:就是作者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认识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轨迹。

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理解、认识过程的反映。

8.语体:指语言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长期形成的体式特征。

大而分之,语体可分为文章语体与文学语体两种。

按表达方式划分,语体又可分为叙述型语体、描写型语体、议论型语体、说明型语体、实用型语体。

学霸还可以去看:写作规律、文章体裁、主题与客体、题材、素材、观察、感受、主题、笔在意先、结构、层次、段落、线索、过渡、照应、白描、语言素养等的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1.“物---意---文”的双重转化。

作为第一自然的“物”作用于大脑,大脑通过观察感受分析提炼而得到“意”,“意”反作用于“物”选材剪裁而得“物象”,“物象”定体谋篇选技用词作为第二自然的“文”。

如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和郑板桥的《定则与化机》中所描述。

2.材料的意义、种类。

(1)意义: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必须先占有材料,这是由写作的目的和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决定的;是主题的支柱,写作总要表达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表达正确的思想观点,决不能信口开河,随意为之;是文章的血肉,没有材料的文章,是空泛抽象、干瘪无力的,材料用得不够的文章,也会显得单薄、瘦弱。

大学基础写作考试复习内容

大学基础写作考试复习内容

一、写作的本质1.1 写作的定义:广义的写作就是关于一般文章的基础写作。

侠义的写作通常是指作家的写作,即文学创作。

一、特性:1.人文性(1.写作本质上是人的精神文化行为。

2.无论何种写作类型都是人文性创作。

3.写作的目的既是“为己”,也是“为人”。

)2.综合性3.个体性4.创造性5.实践性规律:从社会生活的大视野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前写作”、“(显)写作”、“后写作”。

功能:1.从个体生命文化的角度看,写作可以超越个体生命的局限,实现生命的延续,精神的流传。

2.从个体学习、发展的角度看,习作能够有效地增强记忆,促进思维深化,促成人的精神成长。

1.2 写作的源泉:1.缘情而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情和欲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因,也是写作活动发生的首要原因,人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抒发聚积于内心的激情和愿望。

2.因事而作。

3.受命而作。

与本质1.3 写作的主体:从行为过程的角度来说,写作主体只有在写作活动中才存在,才有实际意义。

“作者”与“写作主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却不是对等的概念。

与受体写作成品的阅读者,即具有对文章进行破译、解读或再创造能力的人。

二、写作的主体素养2.1 写作主体的素质与修养(1)加强思想修养;(2)积累生活经验;(3)扩展知识;(4)学习语言;(5)磨练写作技巧。

有了这些基本修养,对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十分有益。

写作包括:写作活动由主体(写作者)、客体(写作对象)、受体(诉诸对象)、载体(写作活动的物化形式)四个部分组成。

2.2 写作主体的能力:在整个写作活动过程中,无论在哪个环节,写作主体都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发挥着主宰作用。

虽然在有些写作行为中,写作主体的主动性似乎不明显,但其实还是靠写作主体把来自外界的意志转化为内在的意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最终比较出色的完成写作任务。

·写作客体的含义:广义:写作主体所面对的世界(或对象)可以统称为写作客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写作岌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广义写作与狭义写作定义2、写作载体:写作载体是指承载文章(作品)中精神内容的外在物质形式,文章体式、表达方式和语体风格是构成写作活动的载体因素。

3、所谓“主体对象化”,就是写作主体将自身置于客体之中,或把自己当作客体,用客体的规律来约束、检验自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选择出E写入文章的、完整的生活现象。

这种特到主要见于文学写作的认知过程。

4、人称:人称是作者叙述时的地位和视点。

5、插叙:插叙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出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另一件事情的叙述,然后再回到原来对主要事件的叙述上来。

6、工笔:工笔是细致入微的刻画,每一部分都要具体且富于变化地再现出来。

7、论证方.式:论证方•式是由论据和论题组成的推理形式。

8、类比法:类比法是指用同类的事物相比,或通过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二、填空题:1、写作活动的特点:人文性、综合性、个体性、创造性、实践性2、如果从引发竺作主题写作行为的原因来分析,原因有(缘情而作)、(因事而作)、(受命而作)。

3、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情感与情绪)、(责任与道义)、(素质与人格)、(经验与体验)4、根据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客体划分,可以把写作客体分为三种类型:对象化的客观存在,对象化的精神产品、第三类是对象化的作者自身。

5、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触发写作动机;②规定取材质量;③激活写作运思;④检验写作成品。

6、获取写作材料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观察、调查、检索、阅读、采访等。

7、文章体式的特点:(规范性)、(流变性)、(综合性)。

8、依模式确定结构类型:连贯式、递进式、总分式、并列式、对比式。

9、描写的类型:视觉描写、听觉描写、味觉描写、嗅觉描写、触觉描写、生理反应描写。

10、描写的要求:确定的要求、把握特征、言之有序。

11、文章预提的类型:科学语体、法律语体、事务语体、文艺语体、政论语体、新闻语体、网络语体。

12、文章体式:文章体式是写作实践中反夏出现的、被遵从或恪守的文章类型,是文章的(体制)、(结构)和(格式)这三方面的总体要求的概括。

三、简答题1、(简答)电脑写作的三个层次:一是把文字输入电脑,思维还是在头脑里完成的。

二是利用电脑从网络上获得丰富的材料,甚者穿插使用音像媒体,实现“多媒体写作”。

三是用电脑实现辅助写作。

2、高科技对写作活动的积极影响?(一)工具的变革引起写作主题观念的变化(二)技术的优势为写作带来诸多便利(三)新型的写作方式影响主题的均作习惯3、高科技对写作活动的负面干扰及对策?(一)沉湎与虚拟世界,忽略“读书”和“阅世”(二)“空心化”的“文字制作”消解写作的个性(三)技术手段的便利导致写作修改的缺失(四)抄袭的滋生冲击写作规范和道理4、主题在写作过程中的住在作用?(一)主体在聚材中的主宰作用(二)主体在构思中的主宰作用(三)主体在表达中的主宰作用(四)主体在修改中的主宰作用5、写作活动对足额作主题的要求?(一)思想理论要求(二)知识结构要求(三)思维能力要求(四)表达能力要求(五)审美能力要求6、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之间的区别? 其一,从与写作主体的关系上看,相当一部分社会生活并不与写作主体发生对应关系,只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能算是写作客体;而写作客体则是指进入写作主体视野并激发起写作欲望,经过写作主体加工改造后成为写作行为描述对象的客观或主观世界。

其二,从各自所包含的内容看,由于写作客体可以包括对象化了的精神产品和对象化的主体精神世界,因此它的外延比社会生活宽泛。

其三,从存在形态看,由丁•社会生活包括了纳入主体视野的全部对象,无论这些对象是否成为写作行为的描述对象;而写作客体不仅要求“纳入写作主体视野”,还要求成为'写作行为的描述对象。

7、文章体式的意义和作用?(一)体制为先(1)依体制确定形态特征:(2)依体制确定内容构成要素:(二)遵从结构(1)依模式确定要素组织形式:(2)依模式确定结构类型:(三)立范明体(1)依规格掌握格式构成要素(2)依规格掌握标识规则四、写作题:(要求1000字)P27、5 题;P28、8 题;P59、10 题《基础写作(1)》模拟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主题句2. 材料3. 观察4. 层次5. 标题二、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写作者应具备的基本修养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2. 概要说明起草前应做好哪些准备?三、理解发挥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门|答文后的问题第四,找朋友。

趣味比方电,越磨擦越出。

前两段所说,是靠我木身和学问木身相磨擦,但仍恐怕我木身有时会停摆,发电力便弱了,所以常常要仰赖别人帮助。

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事的朋友,同时还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

共事的朋友,用来扶持我的职业。

共学的朋友和共顽的朋友同一性质,都是用来磨擦我的趣味。

这类朋友,能够和我同嗜好一种学问的自然最好,我便和他打伙研究。

即或不然—他有他的嗜好,我有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和他常常在一块或常常通信,便不知不觉把彼此趣味都磨擦出来了。

得宥一•两位这种朋友,便算人生大幸福之一,我想只要你肯找,断不会找不出来。

1. 写出段中主句,说明段中主旬的位置及好处。

2. 研读“一个人总要有儿位共事的朋友……便不知不觉把彼此趣味都磨擦出来了。

” 试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连接关系。

四、作文(50分)1. 友情2. 谈读书要求:1.只选一题2. 千字以上《基础写作(1)》模拟试题(一)1《基础写作(1)》模拟试题(一)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 是用一个句了把一篇文章的主题准确地概况出来,用文字固定下来。

2. 是提供文章内容和在文章中表达主题的事物或观念。

3. 是人们受思维影响的有意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活动。

4. 是按照客观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客观矛盾的各个侧面,人们认识和表达事理的思维过程所划分的文章的各个组成部分。

它体现着作者思路的发展步骤。

5. 标举全篇文章名称的叫标题。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写作者应具备的基木修养是:(1)加强思想修养(2分)(2)积累生活经验(2分)(3)扩展知识(2分)(4)学习语言(2分)(5)磨练写作技巧(2分)2. 起草前的准备包括:(6)感发和发现(2分)(7)确定写作目的(2分)(8)选取材料(2分)(9)形成构思(2分)(10)编写提纲(2分)三、理解发挥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段中主句是“找朋友”。

“得着一两位这种朋友,便算人生大幸福之一,我想只要你肯找,断不会找不出来疽' (2分)段中主句兼置段首与段尾(4分)首尾呼应,反夏申说,加深读者印象(4分)2.其中第二、三句为并列关系(5分)第三、四句是递进关系(5分)四、作文(50分)1. 文体感要强,《友情》要写成夹叙夹议的文章,可兼有描写和抒情。

《谈读书》要写成一篇议论性文章。

2. 内容具体充实,主题(观点)明确、突出、层次脉络清楚。

3. 文面符合要求,文字千字以上。

达到上述三条标准者可给30分,文笔优美或有特点的可给40分以上,未达到上述三条标准的给29分以下,不到千字但内容充实,结构完整,给分可灵活。

病句每句扣1分,错别字每4个扣1分,重复的不扣分。

此项最多扣8分。

一、名词解释(20分5题)%1解说词:是对展览、图片、实物、影视、名胜古迹、历史文物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一种文体。

通过平实准确的叙述、生动形象的描绘或入情入理的渲染,来感染观众,使其对解说对象有一•个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以收到良好的宣传、教育和介绍的效果。

%1应用文: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理公私事务的具有某些惯用格式的文书。

%1通报:一般用于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例、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借以对人们起到示范、教育和警戒作用,同时还有沟通消息、互通情报的作用。

通报种类:表彰通报、批评通报、情况通报%1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1消,息:是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报道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是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报道体裁。

%1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类比论证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1行政公文:又叫公务文书、公务文件,简称公文。

它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进行公务活动时所使用的格式规范、具有法定效力的应用文书。

即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

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二、简答题(18分2题)1、解说词的特点(-)指要性指在说明具体事物时,要抓住事物的重点和要点进行讲解,让观众对解说对象的本质特征有深刻的印象。

1、掌握解说对象,抓住本质特征;充分透彻了解解说对象。

例:解说人物2、弄清解说目的,做到有的放矢;面对的是哪一类的观众,要让观众了解哪方面的内容等。

例:《晋商》第十四集的解说词“百年乔家”与乔家大院导游解说词著名晋商祁县乔致庸的事3、了解观众需要,解说深入人心。

例:旅游观光者(-)拓展性拓展性指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说时,增加或补充一些观众无法从解说对象直观获取的相关信息。

如历史状况、文化背景、发展趋势、轶闻趣事、心理活动等。

1、知识性拓展;例:央视大型纪录片《丰碑》此时画面为莫斯科郊外的“邓小平街”2、情理性拓展解说词为加深观众的感受,以引起共鸣,常在解说画面的同时,插入一些精辟的议论或倾注某种感情。

(三)清晰性清晰性主要体现在语言的明确性、条理的明晰性两个方面。

语言明确:用话措辞准确,语言清楚明白。

条理明晰:解说时•根据事物的内在逻辑顺序,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关系来安排解说词的层次结构。

2、应用文主题的特点(一)主题先行性1.应用文总是先产生了具体问题而后产生写作的需求。

2.执笔者的写作行为往往是被动的,是奉承领导集体的旨意而进行创作。

(二)主题单一性应用文的主题必须单一、明确,读者对主题的理解更不允许多元,而要求理解的同一。

有的文章尽管涉及面广,材料较丰富,但文章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内容集中,一题一议,主题单一、明确。

(=)主顾^显性应用文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要求直截了当地点明主题,表明态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对文章所涉及的各类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观点立场,应该怎么做,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明确地表达出来,使读者能清晰快速地理解,而无需作无谓的揣摩分析。

3、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一)真:用事实说话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这是新闻有别于文学文体的最主要的特征。

—•是构成新闻的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应绝对真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