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高文自胜-材料作文之立意分解
意高文自胜

《今夜月儿圆》案例
3、周易:过中秋时全家团圆,但 年轻人只顾着玩手机,玩Ipade, 作者发出感慨,今夜月儿圆不知 是幸福还是痛苦? (化大为小,见解独特)
《今夜月儿圆》案例
4、鲍一鸣:雾霾影响到了看月亮, 提醒人们关注环保! (关注热点,高屋建瓴)
新颖
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写出人 人心中皆有,而又人人笔下皆无的情理。出奇 制胜,荒谬的合理化,标新立异又入情入理。 简单说就是不要一写母爱,就都是深夜煮牛奶、 医院陪通宵;不要一写起同学便总是闹矛盾后 然后拜拜然后后悔…… 案例爸爸,再婚了,真好!
深刻
所谓“深刻”,是指文章的立意应该是 揭示事物本质的,能使读者深受启发、 深受教育的,或能从平凡的事件中看出 不平凡的思想光辉的,是有深度的,要 大气,不要局限于自我的狭小天地,要 有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见解,让人掩卷 沉思的。
案例 “亲爱的同学,是金子在哪里都闪闪发 光,是珍珠在哪里都璀璨夺目,是雄鹰在哪 里都展翅翱翔。当然,是泥土自然就受不了 大浪淘洗,是燕雀自然就不了解鸿鹄之志, 是小溪自然就想象不到大海的广阔。”
《今夜月儿圆》案例
全班有12个同学写得是中秋 过节,月圆人圆,有8位写得是月 圆人不圆,看到圆月思念亲人, 有5位写得是我与父母闹矛盾然后 在月圆之夜矛盾消除。
《今夜月儿圆》案例
伍佳宁:中秋月圆之夜我们一家 团圆聚餐,但吃好饭后总是匆匆 各奔东西,看到电视中的公益广 告,再看看在忙碌的奶奶,我猛 然惊醒,应多陪陪奶奶,失去温 情的月亮还真的圆吗? (推陈出新,标新立异)
《今夜月儿圆》案例
1、葛世聪:月圆人不圆,由月圆 想到那些在外打工的人,想到台 湾与大陆的不团圆,作者感慨小 家不圆,大家也不圆,这今夜圆 圆的月亮,也不见得多圆了。 (反弹琵琶,立意深远)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立意高远分自高

高考作文立意创新:立意高远分自高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立意高远分自高所谓“高屋建瓴法”,就是指作文要“大气”,有高远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识。
有了才识,就具备了发展创新的意识和气量,就从思想上有了把握全局与选择目标的能力;有了才识,就能形成独立之见,就有了超越平庸的气概和胆略;有了才识,就有了创造的自信和能力,面对机遇和挑战,全面充分地展示自我。
才识是高考作文的制高点,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
一些同学立意不远的主要原因,是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他们只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因而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气”。
那么文章怎样才能写得立意深远而有才识呢?一、不断超越,抛弃小我为大家。
深刻高远的立意总是与“自我”无缘的,所以,必须超越自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情感。
必须把现实生活融入到作文中,不要就事论事,尽量用大的眼光去看,要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
在超越中,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到深的大致顺序是:自我→家庭→集体、阶级→民族、国家→人类宇宙。
如“习惯”,多数考生就习惯写习惯,或生活习惯,或学习习惯,或性格习惯等,自甘平庸,流于一般。
若能从宗教谈到哲学,从理性高度对习惯加以思考,从科学谈到政治,从历史发展的层面对习惯进行反思,从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对习惯发出挑战,这就不再是生活中一人一事的习惯了。
这种习惯自然超越了一般,显示了非凡的才识。
二、运用发散思维,古今中外纵横。
针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寻求答案,由一点向四周辐射的开放性思考,便是发散思维。
发散思考的实质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展开多角度思维。
“纵”就是纵向思考,按时间顺序,古往今来地联想。
它由过去、现时、未来三部分组成。
“横”就是横向思考,按空间顺序四面八方地联想。
由“水”想到长江、黄河、黑龙江,塔里木河……想到外国的江河湖海,都属横向思考,它能使认识向四周延伸拓展。
正如每一条大道总有许多岔路,每个人在一生总会遇见不少抉择的关口。
文以意为先,意高则文胜

文以意为先,意高则文胜——高考作文“立意”技巧摭谈“文以意为先,意高则文胜。
”立意是文章写作的核心。
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主旨。
意是文章之魂、全篇之纲。
立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文章的成败,决定着其对读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强弱,显著影响到高考作文得分的高低。
那么,身临考场,面对考题,考生该如何迅速、准确、有效、新颖地进行作文立意呢?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段精彩的话:“写作时,要抱住这个题目四面地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到一点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上,一直把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全记下来为止。
”在我看来,这段话可视为应试作文立意构思的“真言秘诀”。
这段话其实包含三层意思:其一,“抱住题目”,即抓牢作文题目,准确理解题意;其二,“四面地想”,即全方位、多角度辐射地想;其三,迅速记下根据材料联想而得的片断思维(其目的是从中辨别、斟酌、筛选最合适、恰当的立意)。
一般情况下,高考时,在对作文审题之后、立意之前,考生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①根据作文题目或提示材料能够发散出多少种理解的角度和方向?②题目或材料的各种理解角度中命题者最有可能要求考生写什么?③联系胸中积累的写作素材,看哪一种角度最适合自己?④其他同学可能会选择哪些角度?⑤我的角度比起其他同学是否更紧扣题意、更独特新颖?依次解答上述问题的过程,就是确定文章立意的过程。
文章只求一般立意其实并不难,但是要求高分,“立”出新颖、独特、巧妙、深邃、高远的“意”就不容易了。
以下就来介绍三招行之有效的高考作文立意技巧。
第一招:逆向思维,反弹琵琶谱新曲逆向思维,也称反向思维或求异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现象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考生在立意时,往往从正面落笔,习惯于沿着常规路线去行走,习惯于传统的观念意识,摆脱不了思维定势。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拾人牙慧、千人一面,是得不了高分的。
只有当无数人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那么你的文章才能鹤立鸡群、独树一帜!譬如:某年高的作文题是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记叙文立意

意高文自胜―记叙文立意学大教育张宁一眼的故事思想有多远,作文分就有多高!作家之所以称为作家不是因为有才华,而是因为有感情!一、什么叫“立意”一、叙述类文章的立意 1、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意思(也称为中心思想、主题或主旨)。
记叙文的立意,是指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评价。
鲁迅先生曾说,他的写作过程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的。
古人也说:“意犹帅也。
”可见,“意”,是生成于文章之前的思想,它是文章的灵魂,统帅着全篇的内容。
我们作文,只有先将“意”立起来了,才能写出有神采的文章。
2、“意”之种种一篇学生作文,以什么为意,“意”到底有多少?可供学生选择的范围有多大?学生作文立意的范围还是比较宽阔的,即使是自己的情绪――或者心境――也可以写,关键在于怎么写,也就是表达。
表达非常重要! 3.怎样立意对于学生来说,价值最大的,是就一个具体的作文题目来说,应该怎样立意。
因为,在真正作文的时候,立意还有三个方面问题:立意是否准确,这是切题与否的问题;'立意层次高低,这是文章的主旨深刻与否的问题;立意价值大小,这是文章的导向性问题。
材料: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那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的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易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以钥匙与铁棒为话题写作文.总分50. 1、在立意的时候,就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不偏不倚求“准确”立意首先要“破题”,破题首先要考虑“准确”。
所谓准确,就是指文章的主题符合作文题目的要求。
应试作文把这一检查目标定为四个等级: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我们要力争符合,朝切合题意努力。
例:爱的礼物爱的礼物是什么?是普通的礼物,是高贵的礼物?题目:生活需要____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班级和人名。
中考作文考前辅导之意高文自胜 (一)

中考作文考前辅导之意高文自胜 (一)中考作文是许多初中生都非常关注的一个考试,因为作文成绩不仅仅是考试加分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
在中考作文考前辅导中,意高文自胜成为了许多考生们选购的好帮手。
意高文自胜是一本中学阶段的作文辅导书,其核心思想是“自己的经历即素材,读懂题目上下文即思路,抓住核心要点即结构,用句入微,舒展情感即语言表达“。
这本书中精选了许多优秀的文章和范文,帮助学生熟悉作文的类型、内容和结构,并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作文是一门艺术,但也是一门科学。
意高文自胜书中介绍的许多写作技巧和方法都是基于科学原则的,如利用排比、对比、修辞等技巧来表达文章的情感和主题,利用逻辑结构来组织文章的框架和内容等。
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阅卷老师面前获得更高的分数。
除了提供作文写作技巧外,意高文自胜还强调了作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作者认为,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仅要求有良好的结构和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求有独立的思考和独特的情感表达。
因此,意高文自胜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最后,意高文自胜强调实践和训练的重要性。
作文是一门技能,只有不断练习和反复训练才能得到提高。
意高文自胜中提供了许多写作练习题和范文,让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而言之,意高文自胜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中考作文辅导书,其提供的技巧、思路和练习都有助于学生充分准备中考作文考试。
当然,只有通过实践与训练才能真正掌握作文的技巧和艺术,所以在考前辅导中,学生们应该将意高文自胜作为学习的工具,而不仅仅是用来看看的参考书。
文以意为先.意高则文胜——高考作文“立意”技巧摭谈

章之 魂 、全篇 之 纲 立 意 的好 坏 直 接 关 系 到 文章 的成
败 . 定 着 其 对读 者 的吸 引 力和 感 染 力 的 强 弱 , 著 影 决 显 啊 到 高 考 作文 得 分 的 高低 。 那么. 身临 考 场 , 对 考 题 , 生 该 如 何 迅 速 、 面 考 准 确 、 效 、 颖 地进 行作 文 立 意 呢 ? 有 新 美学 大 师 朱 光 潜 先
生 曾 经说 过这 么 一 段精 彩 的 话 : 写 作 时 .要 抱 住 这 个 “
题 目四面地想 . 不拘大小 . 不问次 序 , 到一点就 用三 想
五个 字 的小 标 题 写 在纸 E.一 直把 当时 所 能 想 到 的意
以 “ ” 正 ” 从 而 赋 予 了题 目更 深 广 的意 蕴 反 写“ . 常 见 的 逆 向 思 维 立 意 还 包 括 :近 墨 者 未 必 黑 ” “ 、 “ 志 者 事 未 必 成 ” “ 香 也怕 巷 子深 ” “ 门 弄 斧 又 有 、洒 、班 何 妨 ” “ 岔 不 一 定 成 功 ” “ 个 臭 皮 匠 顶 不 了诸 葛 、勤 、三
一
切 、 定一切 . t记以下这些立意 是万不可“ 否 婴 U 反弹
琵琶” : 的
般 情 况 下 . 考 ¨ . 对 作 文 审 题 之 后 、 意 之 高 在 也
1 已经 得 以 公 认 的道 德 品 质 . . 比如 “ 师 重 教 ” 尊 、
“ 老 爱 幼” : 敬 等
2国 家的 政 策 、 规 、 针 、 线 等 ; . 法 方 路
前 . 生 应该 思 考 这样 一 些 问题 : 考
文以意为先意高则文胜—浅谈考场作文如何立意

文以意为先意高则文胜—浅谈考场作文如何立意摘要:“文以意为先,意高则文胜”,“意”即文章的中心、主题、意图、意旨,意是文章之魂,全篇之核心,是文章中所有思想、材料的概括和集中体现。
“立意”即确立文章的中心和主旨,立意是文之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
缺少立意,文章就是画龙无睛,有形无神。
立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文章的成败,影响到考场作文成绩的优劣。
关键词:考场作文立意意高文胜中考考场作文是短时间内的速成之作,每位考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获得成功,取得阅卷老师的好评。
这就需要考生掌握好应试作文的一些方法技巧,而从文章的立意入手,注意立意的正确、集中、深刻和新颖,不失为赢取高分的佳径之一。
那么,何谓立意呢?立意是指作文时通过审题来确定作文的内容应表达什么意思,即确定中心或确立主题,其中“意”就是指主题或中心,又称主旨。
历来,文人大都重视文章的立意。
清代文学家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立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唐代大诗人杜牧也说:“以意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
”立意的高下直接决定文章的优劣。
综观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佳作,都是在立意上高人一等,体现出文章立意的一些客观规律,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既然立意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立意是作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那么,考生怎样在立意上下一番功夫,才能写出新颖别致、立意高远的作文呢?首先,立意要鲜明正确。
这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
立意的正确,是指观点要明确,感情要健康,内容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
考场作文应表现积极健康、真诚纯洁的情感和生活态度,体现现代社会和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反对和批评腐朽和落后,关注社会与国家,展示大自然丰富而美丽的某个侧面。
那些主题庸俗低下、不健康甚至反动的作文,必定会吃大亏。
例如,安徽省有一名考生写了一篇题为《我为懒惰鼓掌》的文章,文中极力鼓吹“我懒情,故我的人生很精彩”的消极论调,尽管文笔流畅,结构严谨,书写工整,但还是无法唤起阅卷老师的好感。
意高文自胜

由果溯因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 阅读分析材料中的因果联系,从原 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材料三: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 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 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 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 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 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 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 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 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 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思考讨论:1.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你运用了上述哪种方法? 2.你的立意是什么?
可立意为: ①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②治标不如治本 ③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 的恰当方法 ④ 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强化练习三: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19世纪,美国人大量种植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桉树以促进当地的 林业。但后来美国人遭到了报复,以桉树为基础的企业纷纷倒闭。 这种树难于切割和加工:柱子总会沿径向裂开;锯下的板子会弯 曲;裂纹会扩展开来,由于布满莫名其妙的裂纹,因而无法把钢 轨钉上去。桉树在美国生长极快,在3年内,1枚种子会长成直径 24厘米高14米的大树。它吸收邻近植物所需的水分,使其他植物 窒息而死。而在澳大利亚,桉树完全没有上述劣迹。 原来,在澳大利亚,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会减缓桉树生 长速度。当其种子撒布到全球各地时,却把这些天敌留在了家乡。 麻烦在于桉树已经进化得适应这些天敌。在正常的害虫配套下慢 速生长时,桉树的组织才是最优化的。 把澳大利亚一种优质木材变成美国的一种有害树木,原因是 美国的水太好了,本来是栋梁之材的植物也逃脱不了成为废材 的命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三: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 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 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 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 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 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 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 次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 的勃勃生机。
请判断以下立意是否正确:
1.应顺应自然,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 2.残缺也是一种美。(√ )
3.只要坚持就能成功。( ) 4.敢于怀疑,敢于大胆创新。( )
辨明褒贬法
一些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 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或褒或贬,此时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 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原来,在澳大利亚,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会减缓桉树生长速度。当其 种子撒布到全球各地时,却把这些天敌留在了家乡。麻烦在于桉树已经进化得 适应这些天敌。在正常的害虫配套下慢速生长时,桉树的组织才是最优化的。
把澳大利亚一种优质木材变成美国的一种有害树木,原因是美国的水土太
好了,本来是栋梁之材的植物也逃脱不了成为废材的命运。
思考讨论:1.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你运用了上述哪种方法? 2.你的立意是什么?
参考立意:不满现状;不懈追求;永远拼搏。
强化练习二:
枭(猫头鹰)逢鸠。鸠曰:“子将安 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 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 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 东徙犹恶子之声。”
思考讨论:1.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你运用了上述哪种方法?
2.你的立意是什么?
可立意为: ①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②治标不如治本 ③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 的恰当方法 ④ 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结合上次作文习作,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重新审题立意。比 较上次作文前的审题立意思路,现在是否变得清晰?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19世纪,美国人大量种植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桉树以促进当地的林业。但后 来美国人遭到了报复,以桉树为基础的企业纷纷倒闭。这种树难于切割和加工: 柱子总会沿径向裂开;锯下的板子会弯曲;裂纹会扩展开来,由于布满莫名其 妙的裂纹,因而无法把钢轨钉上去。桉树在美国生长极快,在3年内,1枚种子 会长成直径24厘米高14米的大树。它吸收邻近植物所需的水分,使其他植物 窒息而死。而在澳大利亚,桉树完全没有上述劣迹。
遭到了报复
结论
做事不可盲目
辨明褒 贬
特别提醒: 上面总结的几种方法并不一定是
孤立运用,而是可以相互联系、综 合使用的。每则材料都可以用多个 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立意,之后再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新材料作文的要求:
(1)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 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 文。
材料一:
鞋匠的好奇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 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 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 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 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 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 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 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 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 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 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 条:“雅典,在安托万(姓氏)家 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 了2400多年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 铁链上 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 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分析: 铁链栓不住狗的原因是什么?
有1个环锈坏了
小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 的后果。
由果溯因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 阅读分析材料中的因果联系,从原 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好奇,往往 是发明和创 新的原动力。
抓关键词句法
关键词句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 的主旨。新材料作文的材料为了突出中心, 很多都会设有关键词或关键句。
关键词往往是主要对象的修饰语,或 是对主要对象评价性的词语;关键句一般 是议论性的语句。
因此可以把它们作为审题立意的突破 口,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
材料二: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
主体
生存地点
桉树
抓关键 词句
美国 澳大利亚
结果
废材 优质木材
原因 水土太好 昆虫、真菌
由 结论
果
溯
因
顺境
逆境
外在环境
人的
的内
影 响 。
在 发 展 。 环 境 ( 顺 境 、 逆 境 ) 对
外 在 的 环 境 影 响 或 制 约 了 对 象
主体
美国人
做了什么
引进桉树
结果 材料如何评价
把优质木材 变为废材
保持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 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
辨明关系法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 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我们能从材 料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入手,也能为准确 立意找到依据。
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相互依存关 系,取舍关系,条件关系等等。辨明这 些关系,有利于我们构思作文。
材料四:
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当断臂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 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 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 的手臂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 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够取得普 遍的赞赏。
凡为文以意为主。——杜牧
善画者画意不画形,善诗者 道意不道名。——苏轼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王夫之
意高文自胜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教学目标:
1、了解材料作文命题形式的特点。 2、要求学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 提取观点。 3、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是否 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4、掌握单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按图索骥:
• 鞋匠的好奇 • 狗链的松动 • 引狼逐鹿 • 为维纳斯接断臂
强化练习一: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 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 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 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 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