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中南大学电路理论历年考研真题(三)

(完整)中南大学电路理论历年考研真题(三)
(完整)中南大学电路理论历年考研真题(三)

(完整)中南大学电路理论历年考研真题(三)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中南大学电路理论历年考研真题(三))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中南大学电路理论历年考研真题(三)的全部内容。

大家按照一到五先点击右键另存为图片,然后打印,总共是45页,很有用的,每一年的按照知识点排在一起!!!!!

各校电气专业课考试科目

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包含的二级学科(研究生5个方向): 电机与电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自)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理论电工与新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421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1、电子技术 2、计算机原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双控] 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 [检测] 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 [系统] 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51材料力学或841概率与数理统计 [模式] (自动化学院)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宇航学院)423信息类专业综合或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61计算机专业综合 [导航] (自动化学院)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宇航学院)431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无笔试。1) 外语口语与听力考核;2) 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考核;3) 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科研活动以及工作业绩考核;4) 综合素质与能力考核 北京化工大学 440电路原理 复试:综合1(含自动控制原理和过程控制系统及工程)、综合2(含自动检测技术装置和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综合3(含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 注:数学可选择301数学一或666数学(单) 北京交通大学 [双控/检测]404控制理论 [模式]405通信系统原理或409数字信号处理 复试: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双控]常微分方程 [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检测]综合复试(单片机、自动控制原理)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模式] 信号与系统或操作系统 北京科技大学 415电路及数字电子技术(电路70%,数字电子技术30%) 复试: 1.数字信号处理 2.自动控制原理 3.自动检测技术三选一 北京理工大学 410自动控制理论或411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 复试:微机原理+电子技术(初试考自动控制理论者)、微机原理+自动控制理论(初试考电子技术者)、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最优控制理论课程总结

《最优控制理论》 课程总结 姓名:肖凯文 班级:自动化1002班 学号:0909100902 任课老师:彭辉

摘要:最优控制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的核心,控制理论的发展来源于控制对象的要求。尽50年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许多被控对象,如宇宙飞船、导弹、卫星、和现代工业设备的生产过程等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许多情况下要求系统的某种性能指标为最优。这就要求人们对控制问题都必须从最优控制的角度去进行研究分析和设计。最优控制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根据已建立的被控对象的时域数学模型或频域数学模型,选择一个容许的控制律,使得被控对象按预定要求运行,并使某一性能指标达到最优值[1]。 关键字:最优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时域数学模型,频域数学模型,控制率Abstract: The Optimal Control Theory is the core of the Modern Control Theory,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 theory comes from the requires of the controlled objects.During the 50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tific technology puts more stricter requires forward to mang controlled objects,such as the spacecraft,the guide missile,the satellite,the productive process of modern industrial facilities,and so on,and requests some performance indexes that will be best in mang cases.To the control problem,it requests people to research ,analyse,and devis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Optimal Control Theory. There are mang major problems of the Optimal Control Theory studying,such as the building the time domain’s model or the frenquency domain’s model according to the controlled objects,controlling a control law with admitting, making the controlled objects to work according to the scheduled requires, and making the performance index to reseach to a best optimal value. Keywords: The Optimal Control Theroy, The Modern Control Theroy, The Time Domaint’s Model, The Frequency domain’s Model,The Control Law

现代控制理论 复习要点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小结 一、建模:状态空间描述(现代控制:内部描述) 1、对象:① 线性时不变系统;② 离散时间系统;③ 时变系统;④ 非线性系统。 2、模型形式(状态空间表达式): ① 一阶微分方程组(一阶差分方程组);② 向量-矩阵形式; ③ 系统方框图;④ 状态变量图。 3.方法(途径): ①(已知)系统机理→(求)状态空间表达式; ②(已知)输入输出描述(经典控制:外部描述)?????→实现问题(求)状态空间表达 式(现代控制:内部描述) a 、(已知)方块图→(求)状态空间表达式; 方块图?????→无零点惯性环节有零点惯性环节二阶振荡环节 状态变量图?????????→将积分器的输出作为状态变量状态空间描述 b 、(已知)传递函数阵/高阶微分方程(脉冲传递函数阵/高阶差分方程)→(求)状态空间表达式 ))a b ????????????无零点实现:能控标准型、能观标准型 直接分解法:能控标准型、能观标准型最小实现有零点实现串联分解法(串联实现)并联分解法(并联实现或约旦标准型实现):无重极点;有重极点 二、状态变量的线性变换 1、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非唯一性 2、系统的不变性 ① 特征值不变性/特征多项式系数(特征方程)不变性; ② 传递函数矩阵不变性; ③ 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不变性。 3、状态空间表达式→约旦标准型 三、状态空间表达式(现代控制:内部描述)→传递函数阵(经典控制:外部描述) 1. 已知()()()()()()()()()()x t A t x t B t u t y t C t x t D t u t ???=+= +,求传递函数1()()()adj s s G s s s --+-=-+=-C I A B D I A C I A B D I A 四、组合系统 1.(已知)若干子系统的并联、串联、输出反馈联结→(求)状态空间描述或传递函数阵

中南大学《电路理论》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 用节点法分析电路,各节点方程的自导()。 (A)恒为 正 (B) 恒为 负 (C) 恒为 零 (D) 可正可 负 参考答案: (A) 2. 一个具有4个结点和8条支路的平面网络,则其电路中独立的节点方程个数是()。 (A)3 (B) 4 (C) 5 (D) 6 参考答案: (A) 3. 图1.2所示电路中,已知V,则电压源电压为()。 (A)5V (B) (C) 12V (D)

参考答案: (C) 4. 特勒根定理1的本质是()。 (A)KVL的 体现 (B) KCL的 体现 (C) KVL和KCL 的体现 (D) 功率 守恒 参考答案: (A) 5. 电路如图1.1所示,电阻R获得最大功率时,其阻值R等于()。 (A)4 (B) 3 (C) 2 (D) 1 参考答案: (C) 6. 节点电压法的本质是()。 (A)KVL的体 现 (B) KCL的体 现 (C) KVL和KVL的体现

参考答案: (B) 7. 一个具有5个结点和8条支路的平面网络,则其电路中独立的回路方程个数是()。 (A)5 (B) 8 (C) 4 (D) 3 参考答案: (A) 8. 回路电流法自动满足()。 (A)KVL (B) KCL (C) KVL和KVL 参考答案: (A) 9. 无源一端口电阻网络的端电压和端电流分别为24V和6A,则无源一端口网络的输入 电阻为()。 (A) (B) (C) (D) 参考答案: (D) 10. 若元件ab的电压V,电流A,则此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是()。

(A)关联参考方向(B) 非关联参考方向(C) 不确定 参考答案: (B) 11. 某含源一端口电阻网络的,,则短路电流()。 (A)4A (B) 5A (C) 10A (D) 20A 参考答案: (B) 12. 节点电压法自动满足()。 (A)KVL (B) KCL (C) KVL和KVL 参考答案: (B) 13. 无源一端口电阻网络可等效变换为()。 (A)电阻和电压源的 串联 (B) 电导和电流源的 串联 (C) 电 阻 参考答案: (C) 14. 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大小与外电路()。 (A)有关(B) 无关(C) 不确定 参考答案: (A)

中南大学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自动化专业培养在自动化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专业创办于1958年,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湖南省重点专业。拥有教育部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和湖南省先进控制与智能自动化工程实验室等高水平学科平台,以及工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复杂过程检测与控制系统、电力传动开放式综合系统等先进研究开发平台。在生产过程控制、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等领域具有科研优势和行业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形成了完整的本、硕、博各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和自动化科学与技术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掌握必备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方法及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自动化领域工程问题能力,了解和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前沿,能在团队中有效发挥作用,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能够在自动化及相关领域从事系统设计、产品研发、科学研究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毕业后5年左右,毕业生应能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工程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2)能够运用自动化领域的专业知识、工程技能和现代工具,具备研究与解决现实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3)在现代工业工程控制、运动控制、电气控制、自动化仪表、智能制造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管理与决策能力;4)具备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跨文化背景中发挥有效作用;5)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自我更新知识、不断提升能力。

中南大学往届电子技术试卷及答案

---○---○--- ---○---○--- ………… 评卷密封线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准填写考生信息,违者考试成绩按0分处理 ……………… 评卷密封线 …………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1) 20 ~20 学年 1 学期 电子技术 课程 时间100分钟 一、 选择题(本题10分,每小题2分) 1、电路如图所示,所有二极管均为理想元件,则D1、D2、D3的工作状态为( )。 A .D1导通,D2、D3截止; B .D1、D2截止,D3导通; C .D1、D3截止,D2导通; D .D1、D2、D3均截止; 2、存储器的电路结构中包含( )、存储电路和输入/输出电路(或读写控制电路)这三个组成部分。 3、已知Intel2114是1K* 4位的RAM 集成电路芯片,它有地址线( )条,数据线( )条。 4、右图所示波形反映的逻辑函数是( )。 (其中A 、B 为输入波形,Y 为输出波形) A .与非; B .异或; C .同或; D .或; 5、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是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能有( )。 A .尽可能高的电压放大倍数 B.尽可能大的输出功率 C. 尽可能小的零点漂移 6、位D/A 转换器当输入数字量10000000为5v 。若只有最低位为高电平,则输出电压为( )v ;当输入为10001000,则输出电压为( )v 。 7、已知被转换的信号的上限截止频率为10kHz ,则A/D 转换器的采样频率应高于( )kHz ;完成一次转换所用的时间应小于( )。

二、简答题(24分) 1.写出下图电路输出逻辑表达式。 2.图中各触发器的初始状态Q=0,试画出在CP信号连续作用下各触发器Q端的电压波形。 6、如图所示为一555定时器应用电路 (1)说明该电路的功能; (2)试画出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4.下图电路中,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2U2。 (1)画出u2、u D1和u O的波形; (2)求出输出电压平均值U O(AV)

中南大学基于某Multisim地FM调频电路设计报告材料(终极)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Multisim 的FM调频电路设计学生: 学生学号: 系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 届别:2013届

指导教师: 目录 目录 1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3) 1.1 课程设计的任务 (3)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 (3) 1.3 课程设计的研究基础 (3) 2基于变容二极管的FM调制系统方案制定 (4) 2.1 方案提出 (4) 2.2 方案论证 (5) 2.2.1调频的概念 (5) 2.2.2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工作原理 (6) 3实现FM调频的原理框图 (12)

4实验结果与分析 (12) 4.1调频仿真 (12) 4.2误差分析和单元电路测试: (14) 4.3实验结果: (15) 5实验特点与实验思考 (17) 6总结 (17) 附录一参考文献 (18) 附录二元件清单 (19)

1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1 课程设计的任务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掌握通信电子电路中利用变容二极管进行FM调制的方法。在硬件电路上采用变容二极管进行直接调频和基于Mulitisim软件进行仿真和测试,并进行分析。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 本课程设计主要研究FM调制系统的理论设计和基于Mulitisim软件仿真。 (1)设计要求:用变容二极管设计一FM调频电路,其中变容二极管两端电 压 Vq=4V时,Cq=75pF,Q处的斜率为12.5pF/V。 (2)主要技术指标:中心频率10.7MHz 调制信号:1KHz,频偏:20KHz 1.3 课程设计的研究基础 《通信电子电路》中第七章的主要学习容是,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发射和接 收设备中单元电路的形式及工作原理等。在无线电发射机中,如果需要发射低 频调制信号(如由语音信号转换而来的电信号),都要经过调制才能进行发送 传输。 所谓调制是指用低频调制信号去改变高频振荡波,使其随低频调制信号的 变化规律(幅度、频率或相位)相应变化的过程。由这些经过调制后的已调波

中南大学自控原理试题A答案(修改)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 第一题、是非题(15分,每题3分) 1.经典控制理论以传递函数为基础,它主要研究 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 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而现代控制理论则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它主要研究 具有高性能、高精度的多变量、变参数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错 2.对恒值控制系统来说,其分析、设计的重点是研究各种扰动对被控对象的影 响以及 抗扰动的措施。而随动系统分析、设计的重点则是研究被控量跟随未 知输入信号的快速性和准确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⑵错 3.对于一个线性系统来说,两个输入信号同时加于系统所产生的总输出,等于 这两个 输入信号单独作用时分别产生的输出之和;且输入信号的数值增大或 减小若干倍时,系统的输出亦相应地增大或减小同样的倍数。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1) 对2 4.离散系统是指系统的某处或多处的信号为脉冲序列或数码形式,因而信号在 时间上 是离散的。连续信号经过采样开关的采样就可以转换成离散信号。一 般来说,离散系统是采用微分方程来描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错2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5.采用主导极点法,在设计中所遇到的绝大多数有实际意义的高阶系统,都可 以简化 为只有一、两个闭环零点和两、三个闭环极点的低阶系统,从而可用 比较简便的方法来分析和估算高阶系统的性能。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 A )答案 2012—2013学年 下学期 时间120分钟 2012年6月22日 自动控制理论 课程_64学时仝学分 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自动化、电气工程、测控、智能科学、 物联网等专业 2011级 姓名: 搜索 班级: 学号: 文档来自于网络 (2)错 (1)对

中南大学模电试卷及答案分解

中南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试卷(第1套) 一、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双极型三极管是控制器件,当其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需要加偏置,集电结需要加偏置。场效应管是控制器件。 2.在有源滤波器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区;在滞回比较器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区。 3.在三极管多级放大电路中,已知A u1=20,A u2=-10,A u3=1,则可知其接法分别为:A u1是放大器,A u2是放大器,A u3是放大器。 4.在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发射极R e公共电阻对信号的放大作用无影响,对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差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K CMR =。 5.设某一阶有源滤波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200 1 200 f j A + = & ,则此滤波器为滤波器,其通带放大倍数为,截止频率为。 6.如图所示的功率放大电路处于类工作状态;其静态损耗为;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每个晶体管的管耗为最大输出功率的 倍。 二、基本题:(每题5分,共25分) 1.如图所示电路中D为理想元件,已知u i = 5sinωt V ,试对应u i画出u o的波形图。

2.测得电路中NPN型硅管的各级电位如图所示。试分析管子的工作状态(截止、饱和、放大)。 3.已知BJT管子两个电极的电流如图所示。求另一电极的电流,说明管子的类型(NPN 或PNP)并在圆圈中画出管子。 4.如图所示电路中,反馈元件R7构成级间负反馈,其组态为; 其作用是使输入电阻、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变。 三、如图所示电路中,β=100, Ω = ' 100 b b r,试计算:(15分) 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6分) 2.画出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3分) 3.求电压放大倍数A u、输入电阻R i和输出电阻R o;(6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学号:913110200229 姓名:杨薛磊 序号:83

实验一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 (一)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并掌握应变片测量电路。 二、基本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在弹性元件上通过特定工艺粘贴电阻应变片来组成。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的内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此类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性元件的变形,然后由电阻应变片将弹性元件的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信号输出。它可用于能转化成变形的各种非电物理量的检测,如力、压力、加速度、力矩、重量等,在机械加工、计量、建筑测量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2V~±10V(步进可调)直流稳压电源、±15V直流 1位数显万用表(自备)。 稳压电源、电压表;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 4 2 四、实验步骤: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说明: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由应变式双孔悬臂梁载荷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加热器+5V电源输入口、多芯插头、应变片测量电路、差动放大器组成。实验模板中的R1(传感器的左下)、R2(传感器的右下)、R3(传感器的右上)、R4(传感器的左上)为称重传感器上的应变片输出口;没有文字标记的5个电阻符号是空的无实体,其中4个电阻符号组成电桥模型是为电路初学者组成电桥接线方便而设;R5、R6、R7是350Ω固定电阻,是为应变片组成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半桥)而设的其它桥臂电阻。加热器+5V是传感器上的加热器的电源输入口,做应变片温度影响实验时用。多芯插头是振动源的振动梁上的应变片输入口,做应变片测量振动实验时用。 1、将托盘安装到传感器上,如图1—4所示。 图1—4 传感器托盘安装示意图

现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 ) 2009--2010学年 下 学期 时间110 分钟 2011 年1月 日 现代控制理论 课程 32 学时 2 学分 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 自动化08级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10分,每小题1分)试判断以下结论的正确性,若结论是正确的,则在括号里打√,反之打×。 1、具有对角标准形状态空间描述的系统可以看成是由多个一阶环节串联组成的系统。(× ) 2、传递函数的状态空间实现不唯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状态变量选取不唯一。(√ ) 3、状态变量是用于完全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一组变量,因此都具有物理意义。( × ) 4、输出变量是状态变量的部分信息,因此一个系统状态能控意味着系统输出能控。(× ) 5、等价的状态空间模型具有相同的传递函数。(√ ) 6、若传递函数存在零极相消,则对应的状态空间模型描述的系统是不能控的。(× ) 7、若线性系统是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稳定的,则它是大范围渐近稳定的。( √ ) 8、若一线性定常系统的平衡状态是渐近稳定的,则从系统的任意一个状态出发的状态轨迹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将收敛到该平衡状态。(√ ) 9、状态反馈控制可改变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能,但不改变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 10、如果一个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确实不存在,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该系统是不稳定的。(× ) 二、RLC 网络如题二图所示,u 1(t )为输入量,u 2(t )为输出量,若选择电容C 两端电压u c (t )和电感L 两端电流i L (t )为状态变量,试求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10分) 题二图 解: []111222111100c c L L c L u u R C C R C u i i R L L u u R i ???--??????????????=+???????????????-???????????=?????? &&

中南大学2014年940电路理论考纲

中南大学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电路理论》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电路理论》考试是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信息类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电路理论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以及运用所学的理论及方法解决综合性电路问题的能力。考试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电类专业本科毕业生需要达到的水平,该标准有利于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信息类专业择优选拔,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II.考查目标 电路理论考试要求考生: (1) 牢固掌握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 (2) 熟悉掌握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定理,如:节点法、回路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并能够灵活的运用它们来分析各种 电路; (3) 重点掌握正弦交流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及相量分析,熟练地运用相量法对正弦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4) 掌握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5) 熟练掌握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法和频域法; (6) 了解网络函数的性质,掌握极零点在复频率平面上的分布与网络时域的特点; (7) 掌握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直流电阻电路 (20) 正弦交流电路 (20) 动态电路 (20)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10) 二端口网络 (10) 非线性电路 (10)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10) . Ⅳ试卷题型结构 简单分析计算题:50分(5小题,每小题10分)计算题:100分(6大题,每题15~20分) Ⅴ考查内容 . 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理 1.电路模型; 2.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3.功率计算; 4.电路元件主要特性; 5.电路基本定律。 二、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电阻的串、并联和Y-△变换; 2.电源的串、并联和等效变换; 3.输入电阻。 三、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1.支路电流法;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综述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综述 黄佳彬 3120101224 20世纪40年代,控制论这门学科开始发展,其标志为维纳于1948年出版了自动控制学科史上的名著《控制论,或动物和机器的控制和通信》(Cybernetics,or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machine)。控制论思想的提出为现代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同时书中的一些新颖的思想和观点吸引了无数学者,令其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引进控制论。随着研究队伍的庞大,控制论形成了多个分支,其中主要的几个分支有生物控制论,工程控制论,军事控制论,社会、经济控制论,自然控制论。这里我们主要对工程控制论进行研究。 1.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工程控制论的概念最早由钱学森引入,当时有两种控制理论思想,一种基于时间域微分方程,另一种基于系统的频率特性。这两种思想即为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单输入-单输出的控制系统,同时利用分析法与实验验证法这两种方法对某个控制系统进行数学建模,由此可以获得系统各元部件之间的信号传递关系的形象表示。 由于经典控制理论的建立基于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是对系统的外部描述。同时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无法解决现实工程应用中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问题,而且经典控制理论只对线性时不变系统进行讨论,存在不少的局限性,由此,现代控制理论逐渐发展起来。 现代控制理论是从线性代数的理论研究上得来的,本质是“时域法”,即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在时域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并且引入“状态”这一概念,用“状态变量”和“状态方程”描述系统,以此来反应系统的内在本质和特性。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多变量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以及最优估计与系统辨识理论,这些研究从理论上解决了许多复杂的系统控制问题,但是随着发展,实际生产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控制对象、控制器、控制任务和目的也更为复杂,导致现代控制理论的成果并未有在实际中很好的应用。 智能控制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傅京孙教授提出,这一概念最早是为解决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在实际应用上面临的问题而寻求的新出路,也是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交叉的产物。1977年,美国学者Saridis在原本的

中南大学力学竞赛练习题(理力)

力学竞赛练习题 1.大小为P 的两作用力如图所示,等敖于一力掳旋.则力螺旋的力的大小対 ____________ 力偶犬小为 _________ ,力蝮旋次 ___________ (左、右)赠旋■ 摩擦系数均为 tan m 。在圆柱体上作用一力矩 m ,求使圆柱体转动的最小力矩。 4.已知A 块重500N ,轮B 重1000N ,D 轮无摩擦,E 点的摩擦系数f E =0.2,A 点的摩 擦系数f A =0.5。求:使物体平衡时,物块 C 的重量Q=? 5?图示圆鼓和楔块,已知 G , r , 0 , f ,不计楔重及其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试求 推动圆鼓的最小水平力 F 。 6.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两只重量分别为 Q i 和Q 2的球,在大球的最高点作用 3.半径为r 的圆柱体重 W ,置于倾角为 A

一水平力P。求使得大球能滚过小球应满足的条件。 7?三个大小相同、重量相等的均质圆柱体如图放置,问各接触处的最小摩擦系数为多少时,可以维持其平衡? &杆AB和CD分别穿过滑块E上成45。夹角的两孔,如图所示。已知杆AB以3=10 rad/s的匀角速度顺时针转动,在图示位置时,滑块E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 ,加速度为________ , 轨迹的曲率半径为____________ 。(图中尺寸单位为mm)。 9?导槽滑块机构中,曲柄OA= r ,以匀角速度转动,连杆AB的中点C处铰接一滑块,滑块可沿导槽OQ滑动,AB=I,图示瞬时O、A、O i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OA AB, AO i C= =30。求:该瞬时 O i D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10. 牛头刨床机构如图所示,曲柄长OA=r,以匀角速度3O绕轴O转动。当曲柄OA 处于图示水平位置时,连杆BC与铅垂线的夹角忙30。。求此时滑块C的速度、加速度。 11. 质量为m的偏心轮在水平面上作平面运动,如图所示。轮子轴心为A,质心为C, AC=e;轮子半径为R,对轴心A的转动惯量为J A;C, A, 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1)当轮子作纯滚动时,求轮子的动量和对地面点的动量矩,设V A已知;(2)当轮子又滚又滑时, 求轮子的动量和对地面点的动量矩,设V A,3已知。

各个双控专业课(复试)

本表所统计专业课的仅是“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几个专业(二级学科)。双控=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系统工程;模式=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导航、制导与控制;复试——指的是复试笔试科目。 此仅为部分重点院校或重点专业;部分学校的同一名称的专业分布在不同的学院,也一并列出。还有若干学校复试信息不完全,请予以补充;如果信息有误,请指明。 北京工业大学 421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1、电子技术2、计算机原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双控] 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 [检测] 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 [系统] 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51材料力学或841概率与数理统计 [模式] (自动化学院)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宇航学院)423信息类专业综合或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61计算机专业综合 [导航] (自动化学院)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宇航学院)431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无笔试。1) 外语口语与听力考核;2) 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考核;3) 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科研活动以及工作业绩考核;4) 综合素质与能力考核 北京化工大学 440电路原理 复试:综合1(含自动控制原理和过程控制系统及工程)、综合2(含自动检测技术装置和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综合3(含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 注:数学可选择301数学一或666数学(单) 北京交通大学 [双控/检测]404控制理论 [模式]405通信系统原理或409数字信号处理 复试: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双控]常微分方程 [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检测]综合复试(单片机、自动控制原理)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模式] 信号与系统或操作系统 北京科技大学 415电路及数字电子技术(电路70%,数字电子技术30%) 复试: 1.数字信号处理 2.自动控制原理 3.自动检测技术三选一 北京理工大学 410自动控制理论或411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 复试:微机原理+电子技术(初试考自动控制理论者)、微机原理+自动控制理论(初试考电子技术者)、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北京邮电大学

中南大学PLC课程设计说明书

PLC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机电工程学院

目录 第一章 设计任务及总体方案 第二章 PLC 等硬件设计 (3) 2.1传感器的选型及安装........................................3 2.2气缸的选型及安装 .........................................4 2.3 PLC 的选型................................................5 2.4 I/O 地址分配表 ...........................................6 2.5 I/O 连接图...............................................7 2.6控制面板布置图.. (8) 第三章 PLC 软件设计 (9) 3.1用户程序流程图............................................9 3.2顺序功能图...............................................10 3.3梯形图编程 第四章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总体方案 设计题目:自动分捡传送线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题目类型: 机电一体化工程设计时间: 2013.12 专业班级:机械10级指导教师: 设计内容要求: 某自动分捡传送线要求完成检测物件尺寸大小,并根据检测结果将大、中、小号物件分配到特定位置的工作,该分捡传送线系统组成及其PLC控制系统输入输出信号示意图如图所示。物件被机械手Y0供给上传送带后,大、中、小号物件分别被上X1、中X2、下X3光电传感器检测,并经过分捡控制器Y3,中号物件通过前面的传送带传送,大、小号物件通过后面的传送带传送。其后,大号物件由图中X4信号处滑落,中号物件在图中X5信号处由机械手提走,小号物件在图中X6信号处由气缸Y6推出。注意:在气缸推出过程中传送带相应的起、停控制。设计具体内容包括: 1)进行传感器和执行部件(如气缸)选型,绘制传感器和执行部件安装部装图。 2)制定基于PLC的总体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要求系统能完成手动(点动)、 单步、单周期、连续等控制方式的选择。 3)根据节点数选择PLC,绘制控制面板布置图。 4)建立I/O分配表,绘制PLC控制系统输入输出接线图(A3或A2图纸)。 5)绘制用户程序流程图,并编制程序(要求用编程软件,如FXGP-WIN-C)。 6)实验室模拟调试程序。 7)整理相关文档,完成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格式符合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统一格式和规范要求。 (F-7)

中南大学力学竞赛练习题(理力)

力学竞赛练习题 2.图示力F 在轴OD 上的投影为 ,对轴OD 之矩为 。 3. 半径为r 的圆柱体重W ,置于倾角为α的V 型槽中,如图所示,圆柱体与两斜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m ?μtan =。在圆柱体上作用一力矩m ,求使圆柱体转动的最小力矩。 4.已知A 块重500N ,轮B 重1000N ,D 轮无摩擦,E 点的摩擦系数f E =0.2,A 点的摩擦系数f A =0.5。求:使物体平衡时,物块C 的重量Q =? 5.图示圆鼓和楔块,已知G ,r ,θ , f ,不计楔重及其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试求推动圆鼓的最小水平力F 。 6.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两只重量分别为Q 1和Q 2 的球,在大球的最高点作用

一水平力P。求使得大球能滚过小球应满足的条件。 7.三个大小相同、重量相等的均质圆柱体如图放置,问各接触处的最小摩擦系数为多少时,可以维持其平衡? 8.杆AB和CD分别穿过滑块E上成45°夹角的两孔,如图所示。已知杆AB以ω=10 rad/s的匀角速度顺时针转动,在图示位置时,滑块E的速度为,加速度为,轨迹的曲率半径为。(图中尺寸单位为mm)。 9.导槽滑块机构中,曲柄OA= r , 以匀角速度ω转动, 连杆AB的中点C处铰接一滑块,滑块可沿导槽O1D滑动, AB=l,图示瞬时O、A、O1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OA⊥AB, ∠AO1C=θ=30。求:该瞬时O1D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10.牛头刨床机构如图所示,曲柄长OA=r,以匀角速度ωO绕轴O转动。当曲柄OA 处于图示水平位置时,连杆BC与铅垂线的夹角φ=30°。求此时滑块C的速度、加速度。 11.质量为m的偏心轮在水平面上作平面运动,如图所示。轮子轴心为A,质心为C,AC=e;轮子半径为R,对轴心A的转动惯量为J A;C,A,B三点在同一直线上。(1)当轮子作纯滚动时,求轮子的动量和对地面点的动量矩,设v A已知;(2)当轮子又滚又滑时,求轮子的动量和对地面点的动量矩,设v A,ω已知。 12.长l质量为m的均质细杆AB在A和P处用销钉连接在均质圆盘上,如图所示。设

自动化考研专业课所考科目

自动化考研专业课所考科目 北京工业大学 421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1、电子技术2、计算机原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双控] 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 [检测] 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 [系统] 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51材料力学或841概率与数理统计 [模式] (自动化学院)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宇航学院)423信息类专业综合或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61计算机专业综合 [导航] (自动化学院)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宇航学院)431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无笔试。1) 外语口语与听力考核;2) 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考核;3) 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科研活动以及工作业绩考核;4) 综合素质与能力考核 北京化工大学 440电路原理 复试:综合1(含自动控制原理和过程控制系统及工程)、综合2(含自动检测技术装置和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综合3(含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 注:数学可选择301数学一或666数学(单)

北京交通大学 [双控/检测]404控制理论 [模式]405通信系统原理或409数字信号处理 复试: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双控]常微分方程 [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检测]综合复试(单片机、自动控制原理)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模式] 信号与系统或操作系统 北京科技大学 415电路及数字电子技术(电路70%,数字电子技术30%) 复试:1.数字信号处理2.自动控制原理3.自动检测技术三选一 北京理工大学 410自动控制理论或411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 复试:微机原理+电子技术(初试考自动控制理论者)、微机原理+自动控制理论(初试考电子技术者)、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北京邮电大学 [双控][模式]404信号与系统或410自动控制理论或425人工智能 [检测]407电子技术或410自动控制理论 复试: [双控]数据结构控制与智能

2013年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线性系统理论》

中南大学2013年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线性系统理论》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线性系统理论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课。本门考试的应考范围以基于状态空间描述和方法的现代控制理论为主,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已经掌握控制学科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它的评价标准是本学科或者相近学科的优秀硕士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控制学科基础知识,并有利于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 线性系统理论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意考查运用控制理论的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全面掌握线性系统理论的基本知识; 2、运用线性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建立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方程,并分析其能控性、能观性与稳定性等; 3、运用线性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计算分析控制系统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所列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二、答卷时间:180分钟 三、题型比例:全部题型为计算、分析题,满分100分。 四、主要参考书目: 郑大钟编著,线性系统理论(第一部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Ⅳ.考查内容 一、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 系统的传递函数描述,状态空间描述,两种描述形式的比较和相互转换。 线性系统在坐标变换下的特性。组合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二、线性系统的运动分析 状态转移矩阵及其性质。脉冲响应矩阵。线性时变系统运动分析。线性

定常系统的运动分析。线性连续系统的时间离散化。线性离散系统的运动分析。 三、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定义。线性连续系统(含时变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测性判据。线性离散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性判据。对偶原理。能控、能观测与传递函数。线性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性指数。能控和能观测规范形。线性系统的结构分解。 四、系统运动的稳定性 Lyapunov意义下运动稳定性的定义。Lyapunov第二方法的主要定理。线性系统稳定性判据。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判据。系统的外部稳定性和内部稳定性。 五、线性反馈系统的综合 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极点配置问题及其解的存在条件。状态反馈极点配置问题的求解方法。状态反馈可镇定条件和算法。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全维和降维状态观测器。引入观测器的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特性。

中南大学在站博士后考核及科研经费申请细则

中南大学在站博士后考核及科研经费申请细则 为了加强我校博士后管理工作,规范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的考核制度,根据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有关文件及《中南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办法》,制定本细则。 一、进站考核 凡申请来我校相应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博士,除需符合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基本条件外,同时需进行严格的招收考核程序。申请者向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提交有关申请材料,各设站单位主管领导组织博士后工作小组成员对申请人的政治思想表现,业务能力水平和发展潜力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的评议、考核,并秉着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招收品学兼优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各流动站所在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及需要自行制定招收博士后人员的考核标准。 二、中期考核及校级博士后科研经费 (一)中期考核 1、进站满一年后,学校对博士后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每年分两批集中进行,受理中期考核的截止时间分别为4月20日、10月20日,中期考核结

果网上公布时间为5月、11月。 2、中期考核由合作导师及流动站所在二级单位负责人初步审核、签字后提交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按《中南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评审考核指标体系》对博士后成果进行打分。 3、按打分结果,考核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4、中期考核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中期考核未通过者,可参加第二次中期考核。第二次中期考核不

分等级,考核成绩合格以上均为合格。 (二)校博士后科研经费 1、在进站三个月之内完成开题报告者应填写《中南大学博士后科研启动经费申请书》可获得由学校提供的博士后科研启动费;中期考核合格以上者,考核结果公布后的一个月内可填写《中南大学博士后科研追加经费申请书》申请校博士后科研经费。 2、流动站单独招收博士后人员、师资博士后人员由学校提供博士后科研启动费均为2万元/人。追加科研经费额度与中期考核结果挂钩,中期考核为优秀者可申请一等科研经费3万元/人(理科),2万元/人(文科);良好者可申请二等科研经费2万元/人(理科),1.5万元/人(文科),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申请三等科研经费1万元/人(理科),1万元/人(文科)。 3、与企业联合招收的博士后人员科研经费由合作企业按协议提供,临床医学学科博士后科研经费由临床医院提供。 三、出站考核 博士后研究工作期满,应按计划完成所有研究工作,并认真撰写《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由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