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医院评审急诊科自查表2详解

合集下载

急诊科服务群众满意自查报告

急诊科服务群众满意自查报告

急诊科服务群众满意自查报告一、背景介绍急诊科是医院的门面部门之一,负责应对突发疾病和急救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作为医院的急救窗口,急诊科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声誉。

为了进一步提高急诊科服务的质量,我院急诊科决定进行一次自查,以了解群众对急诊科服务的满意度,并对问题进行整改,提升服务水平。

二、自查方法我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自查,通过发放问卷给急诊科就诊的病人进行回收,共收回了200份有效问卷。

问卷主要包括疾病就诊情况、医生和护士服务态度、医疗费用、就诊流程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了解病人对急诊科服务的满意度和存在的问题。

三、自查结果1. 就诊情况根据问卷结果显示,病人的就诊等候时间较长,有超过半数的病人等待时间超过1小时。

并且有少部分病人在等待过程中未得到及时告知,导致病人不满。

2. 医生和护士服务态度大部分病人对医生和护士的服务态度表示满意,认为医生和护士有耐心、友善,能够解答疑问。

但仍有部分病人表示医生疏忽、冷漠,希望医生能够更加关心病人的感受和需求。

3. 医疗费用大部分病人对急诊科的医疗费用表示满意,认为收费合理。

但也有一部分病人认为费用偏高,建议医院合理调整收费标准。

4. 就诊流程部分病人认为就诊流程不够顺畅,存在等待和排队时间长的问题。

还有一些病人认为就诊流程复杂,希望能够简化就诊流程,提高就诊效率。

四、整改措施根据自查结果,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1. 缩短就诊等候时间。

加强对急诊科病人的初步分诊工作,提高就诊效率。

并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减少因转诊、检查等而导致的等待时间。

2. 加强医生和护士的服务培训。

组织专门的培训班,提高医生和护士的服务意识和技能。

加强对病人的沟通能力和同理心培养,提高服务态度。

3. 合理调整医疗费用。

对于收费存在争议的项目,进行评估和调整,制定公平合理的收费标准,确保病人的合理权益。

4. 简化就诊流程。

进一步优化就诊流程,缩短排队等候时间。

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4
脑卒中
10例
5
急性消化道、呼吸道大出血
9例
6
休克(感染性、出血性等)
6例
7
急性呼吸衰竭(ARDS)
3例
8
昏迷
10例
9
急性中毒
10例
10
心肺骤停
10例
操作技术
1
急诊内镜诊治技术(气管镜或喉、胃镜等)
需与五官科喉镜共享
是√□
否□
2
多发伤救治手术
10例
3
超声评估及监测技术

4
血液净化技术

5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2例
6
呼吸机使用技术
10例
7
心脏临时起搏技术
1例
8
人工气道开放技术
10例
9.
心肺复苏技术
10例
10
基本抢救技术(洗胃、穿刺及置管技术)
10例
三类指标
(三)完善急诊服务
编号
评审内容
检查要点
评价方法
得分
扣分理由
该项得分
9
合理配置急诊人力资源,保证抢救能力
(1) 急诊24小时开放
实地检查及查看工作日志
达标
(2) 实行分专科急诊,由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医师分别承担本专业急诊工作(二级医院对眼科、耳鼻喉科不作要求)
实地检查、核对排班表及工作日志
达标
(3)通讯、呼叫系统通畅
现场呼叫,按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
达标
*(4) 遇突发事件或大规模紧急救援时,有紧急人力、设备和抢救床位调配预案
查预案,能迅速调配到位,有改进措施
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 二级乙等

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检查结果填写方法:主任医(护)师为A,副主任医(护)师为B,主治
(管)医(护)师为C
(1)急诊科 少(1A)
是口 否2口
(二)功能与任务(医、教、研三大主要功能已列入专题)
编号
评审内容
准入标准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
是否达标
20
紧急救援
任务
(2)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2)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的应急预案
3例
8
昏迷
10例
9
急性中毒
10例
10
心肺骤停
10例
操作技术
1
急诊内镜诊治技术(气官镜或喉、冃镜等)
需与五 官科喉 镜共享
是“口
否 口
2
多发伤救治手术
10例
3
超声评估及监测技术

4
血液净化技术

5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2例
6
呼吸机使用技术
10例
7
心脏临时起搏技术
1例
等级医院自查汇报情况
「、综合管理
(一)规模与资源
抢救床位占核定床位数的百分比(含EICU):
抢救床位数(含EICU):6张
急诊科床
位数
三级乙等》1.2%,EICU不少于3张 应1.2%*600=7.2张
EICU床位数:0张
4
急诊床位数(含留观和急诊病房床位数)占核定床位数的百分比》2.0%应
留观+急诊病房床位数:
2010年7月(含)以 后的医院财务报表
增长率:%
是口 否口
- 4 - / 12
三、技术水平
本栏达标数
达标率:
10
急诊医学科

医院等级评审自查情况及整改计划表-三甲医院评审

医院等级评审自查情况及整改计划表-三甲医院评审

评审项目依法执业医院等级评审自查情况及整改计划表一类指标(否决指标)评审内容及要求现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差距整改措施及建议整改完成时间整改责任部门整改责任人备注违反《医疗机构1.2. 已达标;3. “非执业卫技人员从事诊疗护理活管理条例》、《中华 1. 届时请有医师资格动”存在以下问题:人民共和国药品管人员签名出具报告;( 1 )特技科:心电图室回增梅、脑理法》、《中华人民 2.2010年 6月医务处李益群电图室江峰无执业资格。

适时调整急救中心共和国献血法》等出诊医生( 2 )急救中心有非执业医师单独出法律法规诊现象。

行风建设医疗安全重大事件出院病人综合满意已达标;(出院病人综合满意度95% 在 2010 年继续开展测度<85% 左右)。

评调查,每季度 1次。

评审期内有定性为无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一级医安全或主要责任的疗事故。

( 2009 年有 1 起一级次要责加强医疗安全工作一级医疗事故任医疗事故)医院在评审期内发生下列事件之一:1、 2 已达标。

加强医院管理,防止重1、因管理原因直接无因管理原因造成重大事件或重大大事件及重大安全事造成重大事件事件造成后果隐瞒不报。

故。

2、重大事件造成后果隐瞒不报2010 年 10 月纪检监察审计处翁毅力医务处杨明2010 年全年袁惠萍护理部2010 年全年各科室医院等级评审自查情况及整改计划表 二类指标(准入指标)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现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差距 整改措施及建议整改完成时间整改责任部门整改责任人备注应同时达到下列标准:核定床位 500 张,开放 760 张,医院核定床1、三级甲等≥ 700 张 请省卫生厅发文床位使用率达标99.38%(≥ 20010 年 6 月 办公室高卫安位数 2 、床位使用率≥ 90%(基数为核 确定床位数90%)。

定床位数)三级甲等:已达标:床位主要专内科 248 张,外科 288 张,大大内科、大外科床位相加≥医院科分科数内科 +大外科 / 总床位 =70.5%总床位数 50% (≥ 50%)出院病人平已达标:在 2010 年继续进医务处朱蓓 三级甲等≤ 16 天 平均住院床日 12.46 天2010 年全年均住院床日行控制 信息处 程洪(≤ 16 天)已达标:完成指令性及时完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及时完成卫生行政部门指令性任务,完成达100%。

医院等级评审自查情况及整改计划表-三甲医院评审

医院等级评审自查情况及整改计划表-三甲医院评审
⒈ 重点专科设置数:三甲≥10个
每个重点专科须有20张以上床位
⒉ 须有正高职称人员
部分专科无正高人员。(见二类指标)
无明确专项资金投入
招聘相关人员
建立专项资金投入台帐
6月底前
人事
财务
徐方明
房玲
(二)行政管理 25分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现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差距
整改措施及建议
整改完成情况
责任部门
责任人
员工培训目标完成
现舟山医院中层干部培训计划未制订,无台帐
建立舟山医院中层干部培训计划,完成今年培训,建立台帐
8月底前
院办
科教处
高卫安胡晓斐
工作人员仪表
仪表端正、服装整齐、挂牌服务(姓名、身份)
目前胸牌未统一。
制作新胸牌
5月底
院办
高卫安
职工满意度
⒈ 职工对工作的满意度≥90%
⒉ 职工对医院领导班子的满意度≥90%
(1)特技科:心电图室回增梅、脑电图室江峰无执业资格。
(2)急救中心有非执业医师单独出诊现象。
1. 届时请有医师资格人员签名出具报告;
2. 适时调整急救中心出诊医生
2010年6月
医务处
李益群
行风建设
出院病人综合满意度<85%
已达标;(出院病人综合满意度95%左右)。
在2010年继续开展测评调查,每季度1次。
核定外科各学科四类手术比例,实行逐月考核,与科室及主任奖金挂钩。
2010年4月出台措施
医务处
核算办
李益群
房玲
信息管理
1、运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管理性软件
2、医院信息系统(HIS)必须向卫生行政部门开放联机接口,可随时进入系统查询

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急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10例
三类指标(评价指标)
(三)完善急诊服务
编号9
评审内容合理配置急诊人力资源,保证抢救能力
24小时开放急诊(1)实行分专科急诊,由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2)鼻喉科等医师分别承担本专业急诊工作(二级医院对眼科、耳鼻喉科不作要求)通讯、呼叫系统通畅(3) *(4)遇突发事件或大规模紧急救援时,床位调配预案
服接救转标记资料务制度转送急危重症患者均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保障患者得(4)询问并检查相关资料达标到连贯抢救质量评价部分去向以及急救全过*(5)有完整的登记资料,能够对患者的来源、
程进行追溯,开展质量评价(1)分区设置急诊医疗区域和生命支持区域(急诊抢救室与重症
查制度、记录、质量评价及改进措施
达标达不
等级医院自查汇报情况一、综合管理本栏达标数:达标率:%
(一)规模与资源
4
床急诊科位数
抢救床位占核定床位数的百分比(含EICU):张应1.2%*600=7.2张三级乙等≥1.2%,EICU不少于3占核定床位数的百分比≥2.0%应)急诊床位数(含留观和急诊病房床位数2%*600=14张
抢救床位数(含EICU):6张
(2)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2件的应急预案
没有□□(2)有√
是□否□
(三)能力与效率
编号√□是超声评估及监测技术3无操作技术□否无4血液净化技术52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例例呼吸机使用技术610例1心脏临时起搏技术7
评审内容
准入标准6休克(感染性、出血性等)7ARDS)急性呼吸衰竭(
否√□是□
6
门部重要员人理护配备
:病房护士与床位至少达到0.41,其中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达到0.45:1

急诊科科室职责自查报告范文

急诊科科室职责自查报告范文

急诊科科室职责自查报告范文
内容: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我们急诊科对本科室的日常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请各位领导和同仁审阅。

一、工作职责落实情况
(一)值班医生及护士严格按照规定时间上下班,没有迟到、早退的情况。

医生和护士之间互相配合,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值班医生认真做好病人首次病情评估和会诊,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重症病人送入进行进一步救治。

(三)护士做好病人的日常护理工作,保证病人的饮食起居和用药等。

同时做好病房卫生和设备消毒工作。

(四)医生和护士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确保病人安全。

医疗废物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二、设备设施管理情况
(一)监护仪器、呼吸机等重要设备每天检查,确保可以正常使用。

(二)药品储存间温度和湿度控制正常,药品储存规范。

(三)医疗废物存放间保持整洁,各类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处置。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护士交接班时没有认真核对病人情况,今后必须做到全面仔细交接。

(二)部分医生写病历时缺项现象偶有发生,要提醒医生写病历时一定要仔细,不能遗漏。

(三)值班室内外保洁有待加强。

我们将加强对保洁人员的督导,保证值班室环境整洁。

各位领导,以上是急诊科此次自查的情况报告,如有其他问题,请指正。

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工作,为病人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服务。

请各位领导审阅。

急诊科全体员工
2022年月日。

推荐-急诊科自查表 精品

推荐-急诊科自查表 精品

急诊科自查表总分:科室负责人:以下为赠送的简历模板不需要的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性别:女民族:现居地:广东省出生年份:198*9政治面貌:党员身高:164 cm教育经历20XX-09—20XX-07广州医学院所学专业:护理学类获得学历:大专工作/实习经历20XX-07—20XX-07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单位规模:1000人以上单位性质:国营助理护士工作地点:广州市盘福路下属人数:1工作内容:在护士长和护师的指导下工作,主要负责病人的基础护理和付治疗,协助医生护士抢救,完成病人的输液和指导病人正确服药及心理健康宣教,根据医嘱完成病人的输血工作,病人进行化疗时要负责心电监护仪的操作。

人自我评价我是一个充满自信心且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女孩,经过1年多的临床工作,强烈认识到爱心、耐心和高度责任感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血液内科一年的锻炼,让我学会了很多血液科及大内科的知识,临床护理和急救更加磨练了我的意志,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操作能力和水平。

自信这一年的工作让我实现了从护理实习生到内科护士的飞跃,有信心接受一份全职护士工作。

当然一年的时间不可能完全达到专业护士的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为护理工作尽职尽责!专长描述1.能熟练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应变能力强,能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学习,因而能很快融入到新的工作中;2.擅长对常见血液病、多发病进行观察和护理;3.熟练掌握呼吸机和心电监护仪等急救设备的操作,对急救的基本程序和技术要求,以及危重病人的护理、病情监测的技术重难点基本掌握;4.对病人的心理护理的基本技巧有一定地认知。

目前就读于广州医学院护理学专业一年级。

暂未命名意向职位:护士期望薪资:2000-3000工作地点:广东省语言能力英语读写:★★★☆☆(良好)听说:★★★☆☆(良好)相关技能计算机★★★☆☆(良好)兴趣爱好看书、听音乐、滑旱冰、张卢良性别:男邮箱:qqjianli_l90@qq 民族:汉族婚姻状况:未婚体重:74 kg 出生年份:QQ:123456现居地:上海身高:174 cm教育经历20XX-09—20XX-07人民大学所学专业:网络工程获得学历:本科工作/实习经历20XX-08—现在XX公司网络工程师相关技能网络工程相关★★★★★(精通)自我评价积极乐观,观察能力强,能够理智思考问题;个性开朗,适应新环境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敢于迎接挑战,敢于承担责任,具有良好人际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是()否()
6.是()否()
7.是()否()
【B】符合“C”,并
1.急诊医师以主治以上职称为主体(在岗≥70%)。
2.急诊护理人员以护师以上职称为主体(在岗≥70%)。
3.急诊手术室由专职护理人员、或由病房手术室统一管理。
1.是()否()
2.是()否()
3.是()否()
【A】符合“B”,并
医院对急诊人力资源配置有规划、有落实措施,急诊人力资源配置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C】
1.有各种抢救设备操作常规随设备存放,方便查询。
2.经培训后,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急诊科内的各种抢救设备。
3.医护人员具备高级心肺复苏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4.急诊医师具备独立抢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熟练掌握高级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电复律、呼吸机使用、血液净化和创伤急救等技能。
5.医疗器械部门及保障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抢救设备、后勤保障支持服务。
1.是()否()
2.是()否()
3.是()否()4.是()否()
5.是()否()
【B】符合“C”,并
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和口腔专业等医师承担本专业急诊工作。
是()否()
【A】符合“B”,并
主管部门对急诊抢救工作有监督评价,对存在问题有持续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
2.是()否()
3.是()否()
【A】符合“B”,并
主管部门对急诊科及监护室医护人员培训有规划、有措施、有监管,不断提高急诊人员诊疗水平。
是()否()
4.8.1.4
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主持与负责,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提高急诊分诊能力。
【C】
1.有统一规范的急诊(含抢救)服务流程。
2.有关职能部门职责明确,负责协调急诊科日常管理。
3.有紧急情况下各科室、部门的协调与协作流程。
4.相关管理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1.是()否()
2.是()否()
3.是()否()4.是()否()
【B】符合“C”,并
1.有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抢救记录。
2.有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抢救演练。
1.是()否()
3.有培训与教育,措施落实到位。
4.主管部门管理人员知晓履职要求。
5.急诊服务流程体系相关责任部门人员知晓履职要求。
1.是()否()
2.是()否()
3.是()否()4.是()否()
5.是()否()
【B】符合“C”,并
1.用关键质量指标与服务时限来管理与协调各个相关科室的服务。
2.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
是()否()
【A】符合“B”,并
1.有急诊信息网络支持系统,实现急诊与院前急救、急诊与院内各相关科室、急诊与卫生行政部门的信息对接。
2.急诊科能够事先获取转诊患者信息,提高抢救效率。
1.是()否()
2.是()否()
4.8.2.2
医院管理部门对急诊实施管理与协调。
【C】
1.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抢救由院级领导负责指挥协调。
【A】符合“B”,并
主管职能部门对急诊留观制度有监管评价,对存在问题有持续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无超过72小时留观病人。
是()否()
4.8.3.3
有急诊患者优先住院的制度与机制,保证急诊处置后需住院治疗的患者能够及时收入相应的病房。
【C】
1.有急诊抢救患者优先住院的制度与机制。
2.定期与不定期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流向情况进行分析,有相关制度。
1.是()否()
2.是()否()【A】来自合“B”,并急诊人员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急诊人员设备操作与技能考核100%合格。
是()否()
4.8.6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能用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质量安全指标来加强急诊质量全程监控管理与定期评价,促进持续改进。
1.急救设备有专人保养维护。
2.急救药品有专人管理。
3.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
1.是()否()
2.是()否()
3.是()否()
【A】符合“B”,并
急救设备完好率100%,处于应急备用状态,有应急调配机制。
是()否()
4.8.5.2
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包括高级心肺复苏技能。
3.有急诊病历质量评价的记录,评价结果纳入医师、护理人员个人的技能评价。
4.有急诊与挂钩合作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的急诊转接服务机制。
5.转送急危重症患者均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
1.是()否()
2.是()否()
3.是()否()
4.是()否()
5.是()否()
【B】符合“C”,并
有完整的登记资料,能够对患者的来源、去向以及急救全过程进行追溯,开展质量评价。
3.有措施保证急诊抢救患者经处置后需住院治疗的患者能够及时收入相应的病房。
4.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知晓相关要求。
1.是()否()
2.是()否()
3.是()否()
4.是()否()
【B】符合“C”,并
1.主管部门履行协调与监管责任,有收住科室无床位时的应急管理办法,有改进措施。
2.急诊住院病人滞留急诊观察比例下降。
是()否()
4.8.1.3
急诊医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能够胜任急诊工作,考核达到“急诊医师、护理人员技术和技能要求”。
【C】
1.急诊医护人员全部经过急诊专业培训,能够胜任急诊工作,考核达到“急诊医师、护理人员技术和技能要求”,有考核记录。
2.急诊监护室固定医师与护理人员均经ICU专业培训,技能考核合格。
2.有明确的各部门、各科室职责分工与服务时限要求。
3.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主持与负责。
4.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至少做到:
(1)医院凡已经设置的临床内科、外科专业科室(包括介入专业)均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
(2)药学、医学影像(普通放射、CT、MRI、超声等)、临床检验、输血等部门能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
4.8.5开展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合格上岗制度。
4.8.5.1
仪器设备及药品配置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标准。
【C】
1.仪器设备及药品配置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标准。
2.保障急救用的仪器设备及药品满足急救需要。
1.是()否()
2.是()否()
【B】符合“C”,并
3.有年度的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
1.是()否()
2.是()否()
3.是()否()
【B】符合“C”,并
1.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的技能评价与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有记录。
2.对轮转的医师和护理人员有上岗前质量与安全工作培训与教育的记录。
3.无毕业三年以下医护人员独立执业。
1.是()否()
5.急诊护理人员除具备常用的护理技能外,还应具有配合医师完成上述操作的能力。
1.是()否()
2.是()否()
3.是()否()
4.是()否()
5.是()否()
【B】符合“C”,并:
1.有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与考核,技能评价与再培训相关制度并组织实施,对于培训不合格人员实行离岗培训。
2.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
【C】
有急诊检诊、分诊制度并落实。
是()否()
【B】符合“C”,并
1.检诊、分诊人员经过培训,熟悉急诊检诊、分诊业务。
2.检诊、分诊准确率不断提高,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抢救。
3.非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妥善处置,有去向登记。
1.是()否()
2.是()否()
3.是()否()
【A】符合“B”,并
主管部门对检诊分诊工作有监管评价,对存在问题有持续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自查,是否达标
4.8.1合理配置急诊资源,人力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
4.8.1.1
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
【C】
1.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
1.是()否()
2.是()否()
【A】符合“B”,并
急诊需住院病人均能及时通过绿色通道入住相关科室,无急诊住院病人滞留急诊留观。
是()否()
4.8.4实施急诊分区救治、建立住院和手术的“绿色通道”,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需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可先抢救后付费,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
4.急诊科护士长由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任职资格和5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担任。
5.急诊监护室由专职医师与护理人员负责,单独排班、值班。
6.急诊病房由专职医师与护理人员负责,单独排班、值班。
7.主管的职能部门人员熟悉急诊科人员配备要求。
1.是()否()
2.是()否()
3.是()否()
4.是()否()
2.是()否()
【A】符合“B”,并
主管部门对急诊抢救工作有监管,定期评价医院急诊体系对院内外紧急事件的反应能力,对存在问题有持续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
是()否()
4.8.3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4.8.3.1
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2.主管职能部门熟悉急诊科建设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