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目录建设技术规程

宁波市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目录建设技术规程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Directory for NingBo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2013-07-10实施2013-06-28发布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和定义 (4)

4 目录体系结构 (5)

5 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分类标准 (7)

6 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编码(代码)标准 (9)

7 信息资源目录元数据标准 (10)

8 信息资源目录安全分级标准 (12)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省、市、区县代码表 (13)

I

前言

本规程参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规程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单位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职责。

本规程由宁波市规划局(宁波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宁波市规划局(宁波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钟文军、朱锦辉、蒋波涛、游林、张志强、邬懿宁、蔡再孟、董晓炜、张春阳、余力。

II

引言

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目录建设是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本规程为地理空间信息

资源目录体系建立提供一个建设规范,有利于实现各类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有序化集成,能够提高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方便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应用。

III

宁波市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目录建设技术规程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目录建设的设计与实施、也适用于各委办局上传数据目录及技术人员进行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目录分类和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GB/T 4880.2-2000 语种名称代码

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10113-2003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GB/T 19486-2004 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编制规则

GB/T 7408-2005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 19710-2005 地理信息元数据

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1063.3-200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3部分:核心元数据

GB/T 21063.4-200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GB/T 21063.5-200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5部分:政务信息资源标识符编码方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元数据 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即数据的标识、覆盖范围、质量、空间和时间模式、空间参照系和分发等信息。

3.2

元数据元素 metadata elements

元数据的基本单元,用以描述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某个特性。

3.3

元数据实体metadata entity

一组说明数据相同特性的元数据元素。

3.4

资源resources

能满足某种需求的资产或手段。

3.5

时间参照系 time frame of reference

时间度量所依据的参照系。

3.6

标识符identifier

用于标识或命名一个数据项目并可能指出该数据确定性质的一个或一组字符。

3.7

编码coding

按一定规则将一个集合的元素映射为另一个集合的元素的过程。

3.8

数据类型 data type

允许对域内的值进行操作的值域说明。

3.9

数据集 data set

可以识别的数据集合。

4 目录体系结构

4.1 目录体系支撑结构

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由资源目录标准、数据库、元数据库构成。

图1 目录体系结构图

标准包括核心元数据标准、元数据标准、分类标准、编码标准和安全标准。

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元数据库是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组成部分,核心元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元数据库,也可直接来源于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库。核心元数据由资源核心元数据组成。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元数据库是在政务核心元数据的基础上,按照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管理的需要进行提取和扩展。

4.2 目录体系技术结构

目录体系技术结构从技术层面上主要分为软件与硬件环境和网络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目录和实际应用层。

元数据库和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库为数据资源层,实际应用层包括编目、注册、审核、发布、查询、交换等。

图2 技术结构

5 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分类标准

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分为两类,一类是按资源的主题分类,另一类是按资源的来源分类。通过这两种分类,使信息资源便于查找和使用。

5.1 按主题分类

代码结构

本部分采用统一的代码结构,代码编制规则如下:

a)分类类别用1位大写罗马字符表示,“Z”代表主题分类;

b)一级分类用1位大写罗马字符表示;

c)二级类用1位大写罗马字符及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代码结构如图:

图3 主题代码结构

主题分类类目应符合GB/T 21063.4-200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相关规定。

主题分类类目表

表1 按主题分类的资源类目表

5.2 按来源分类 代码结构

代码共10位,其中前两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由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三、四位代表市级,由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五、六位代表县(区、市)级,由两位编码表示;第七、八两位表示政府机关,第七位由位阿拉伯数字和字母表示,第八位由阿拉伯数字表示;最后两位表示政府机关单位的下属单位(不包括分级单位),由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如图:

图4 代码结构

若表示当前部门,则其部门编码后两位为“00”,若当前部门有下属单位,则其后两位由当前部门对其下属单位进行编码,交付到平台进行登记。

当部门需要接入平台时,平台会依据上述规则自动生成编码。

来源部门类目表

表2 来源部门类目表

6 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编码(代码)标准

通过资源标识符,可以对地理空间信息资源进行唯一标识。一个标识符对应于一条信息资源。

6.1 标识符结构

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标识符由前段码和后段码两部分组成,前段码与后段码之间用字符“/”隔开,其形

式如图:

图5 标识符表示形式

前段码

前段码是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标识符中的字符“/”之前的部分,用来标明为地理空间信息分配后段码的实体。该实体可以是各级政府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目录的管理者,也可以是拥有并提供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政务部门。

前段码共有10位,由10个阿拉伯数字(0-9)和24个大写罗马字符(A-Z除I和O)组成。

后段码

后段码是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标识符中字符“/”之后的部分,用来对同一实体内部所管理或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唯一标识。

6.2 标识符编码规则

前段码

前段码具体编码和第5.2节来源编码结构相同。

后段码

后段码由信息资源提供单位自行设定编码标准对资源进行编码,所采用的字符可以是GB1800中规定的任意字符。

7 信息资源目录元数据标准

以下信息资源目录标准为在录入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目录时,需要录入的类目标准。有可选与必选两种选择。可选为选填内容,必选为必填内容。

7.1 信息资源目录核心元数据标准

核心元数据中包含必选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及可选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

核心元数据类目表(此表中所列有关元数据的联系人、联系单位、联系方地址、联系方电邮以及创建日期,均指数据的元数据)。

核心元数据类目表

表3 核心元数据类目表

7.2 信息资源目录一般元数据标准

本标准定义描述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目录所需要的一般元数据。一般元数据可以应用于独立的数据集、数据集聚合、单个地理要素和组成要素的各类对象。

一般元数据类目表

表4 一般元数据类目表

8 信息资源目录安全分级标准

管理信息产权,包括访问和使用限制所需的元数据。

安全限制分级:

未分级,即共享,可以不受限制的共享信息。

内部,即分享,政府内部机关可以共享的地理空间信息。

秘密、机密和绝密,即专享,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属于部门内部少数人或者极少数人可以了解的地理空间信息。

表5 安全限制分级代码表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省、市、区县代码表

表A.1 省级代码表

表A.2 浙江省市级代码表

表A.3 宁波市区县级代码表

注:以上编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数字与字母混编的方式,进行编码扩展;

注:区县级代码表中除表栏左外参考国标之外,右栏代码为自定义编码,取A1、A2、…、A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