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常识学习重点和要求
文言常识知识点总结

文言常识知识点总结文言常识是指对古代汉语文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理解。
文言常识的掌握对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掌握古代历史、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从文言的音韵、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几个方面总结文言常识的基本知识点。
一、音韵古代汉语的音韵是文言常识的重要内容之一。
古代汉语主要分为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其中上古汉语的音韵为古韵,中古汉语的音韵为近韵。
在古代汉语的音韵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知识点:1. 声母:古代汉语的声母较现代汉语要多,例如:“尚”在古代音韵中的声母为“ㄕㄤ”,而现代汉语中的声母为“sh”。
2. 韵母:古代汉语的韵母也有一些变化,例如:“言”在古代音韵中的韵母为“元”,而现代汉语中的韵母为“yan”。
3. 声调:古代汉语的声调有平上去入四个,而现代汉语只有平上去三个。
需要注意古代文言中的声调搭配以及读音规则。
4. 入声:古代汉语的入声在声母和韵母的搭配上有一些特殊的规律,需要熟记。
二、词汇古代文言的词汇较现代汉语来说要复杂丰富,而且许多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有所不同。
古代文言的词汇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词义:很多古代文言的词汇在意义上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熟悉其原始的含义。
2. 词缀:古代文言的词缀较多,例如“之、乎、吾、尔”等,对于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有一定的帮助。
3. 惯用词:古代文言中有很多惯用词,例如“不胜其烦”、“何谓”等,需要掌握其固定的用法。
三、语法古代文言的语法是文言常识中的重要内容,其语法规则和用法较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
文言的语法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语序:古代文言的语序有主谓宾、状状宾的倒装,需要了解其用法和规则。
2. 助词:古代文言中的助词较多,如“之、乎、者、所”等,需要了解其作用和用法。
3. 结构:古代文言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需要掌握其常见的句式和结构特点。
四、修辞文言修辞是文言常识中的重要内容,古代文言以其丰富的修辞手法著称。
文言修辞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比喻:古代文言中常用的比喻手法有“典、比、叠、喻”等,需要了解其用法和表达方式。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

(完整版)古代汉语(知识点)第一章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对应情况(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名词:天、地、草、木、山、川、人、手、耳、刀、马、牛、羊动词:出、入、起、坐、笑、骂、学、问、变等形容词:大、小、长、短、轻、重、方、圆、白、黑、数词:一、二、三、四、注意:这种词属于基本词汇。
保证了汉语的继承性和稳定性。
基本词汇的词义基本不变,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变化。
(2)古今词义基本不同1、旧词的死亡原因:历史事物的消亡膢社会观念的改变、被别的词语所取代倡优——演员、艺人注意: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
这跟“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
“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
“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打瞌睡——泛指所有的睡觉《韩非子》:“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
”卖掉(卖的结果)——卖的行为《左传·蹇叔哭师》:“穆公访诸于蹇叔。
”咨询(事)——探访、拜访(人)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一)词义范围的变化所谓词义范围的变化,是就一个词新旧义位的比较而言。
一般认为,词义范围的变化有三种情况:1.扩大:意义由下位义变成了上位义。
《礼记·曲礼下》:“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
”诸侯之妻——自己及他人的妻子2.缩小:意义由上位义变成了下位义。
《战国策》:“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泛指居处、房屋——帝王的殿堂、居室《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以杖荷蓧。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岳父《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泛指金属——专指黄金。
3.转移:词的意义由一个范围转到了另外一个范围。
(词义转移:指词义由古义发展到今义,反映的对象从某一事类转移到另一事类,两事类间虽有联系,但彼此之间无类属关系。
古代汉语基本知识点掌握要求

古代汉语基本知识点掌握要求古代汉语基本知识点认识古代汉语的性质,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介绍基本的学习方法。
一、古代汉语的性质1.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2.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文言文和古白话。
3.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在发展中日益与口语相脱离,并从历代口语中吸取营养,与时俱新。
4.古代汉语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与要求1.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以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2.提高运用与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
三、古代汉语课的学习方法学习古代汉语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原则。
汉字教学要求:一般了解汉字的性质,重点熟悉“六书”说,认识分析汉字形体构造对了解词义的意义,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的特点与汉字借用的两种情况。
汉字的形体构造一、简述汉字的表意性质汉字具有“因形示义”的特点。
二、传统的“六书”说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造字法,转注、假借属用字法。
三、汉字的形体构造与古书阅读1.象形字构造与词义2.指事字构造与词义3.会意字构造与词义4.形声字构造与词义5.形符具有标示义类的作用6.形符具有判断词义的辅助作用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一、古今字1.什么是古今字,古今字形成的原因2.古今字的类型(1)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2)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3.古今字的特点二、异体字1.什么是异体字2.异体字的类型(1)造字异体(2)繁简异体三、通假字1.汉字通假的一般情况(1)什么是通假(2)通假与假借的异同2.汉字通假的条件(1)必须是音同或音近词汇教学要求:一般了解古今词汇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熟悉古汉语词的构成的特点;重点要求能分辨古今词义的差别,尤其是同中有异;把握词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古义和今义一、简述古今词汇二、古今词义的一般情况(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二)古今词义有差异的1.词义程度上的差异(1)词义变化显著的(2)词义变化微殊的2.词义范围上的差异(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3.词义感情色彩上的差异(1)词义褒贬的差异(2)词义轻重差异三、怎样辨析古今词义的差异1.要树立词义发展变化的历史主义观点2.辨析的重点在异,在同中有异3.要积累相关的语言材料,经常进行古今比较4.要充分利用工具书和古书注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词的一词多义现象1.词义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词多义,构成了词义系统2.在词义系统中有一个义项是本义,其它义项是由本义派生的引申义二、词的本义1.什么是词的本义2.怎样推求词的本义(1)根据汉字初形(2)也可以根据词义发展规律,从多义归纳比较中求得二者都需要有文献上的参证。
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大全

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大全
一、中古汉语史
1、中叴汉语是汉语从西汉时期开始,到宋代的一个发展阶段;
2、中古汉语的发展是汉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汉语的积极影
响至今仍在。
3、中古汉语的词汇脱胎于西汉语,但与现代汉语的词汇存在很大不同。
4、中古汉语的发音差别也比较大,属于变调语言,声调改变词义的
方式也有很多,与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
二、中古汉语的文字
1、中古汉语使用的文字有两种:秦汉文字(即甲骨文)和隶书,前
者一般用于官用文书,后者用于普通百姓书写。
2、秦汉文字又称甲骨文,指从西汉到明朝之间出现的一种古老的汉
字文字,它是汉字的始祖,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古文字。
3、隶书则是汉字书写技法之一,它是中古汉语使用的官方文字之一,是中国经典的文字,它的灵活性强,可以表现汉字的特殊形态。
三、中古汉语的语法
1、中叴汉语的语法又分为句法和句式两部分。
2、句法指的是语成语法规则,汉语的句法主要有动、不动、状语、
定语等。
3、句式指的是组成句子的形式和结构,中古汉语的句式有主谓宾结构、主宾状补结构、主谓补宾结构等。
四、中古汉语的文类
1、中古汉语的文类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礼仪文章、礼记、汉书、史记、世说新语等。
2、礼仪文章是对礼乐仪礼。
古代汉语文言文的学习要点

《古代汉语》南京大学高小方教授文言文的学习重点(一)文言:指五四从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用文言写的文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1、吃透基本观点;2、掌握一串钥匙——剖析文言文的16 个学习重点:用语言重点剖析法去读文言作品,就能很好地把念书法和研究法联合起来。
钥匙 1:通假字本有其字(“本字”),若先人临文时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取代它,那么这个用来暂代“本字”的字就叫做“通假字” 。
举例:早—蚤(同音通假):赵王少,不可以蚤起。
——《史记?吕后本纪》(早:太阳初升到小草;杲:音搞,光亮)企—跂(同音通假):吾尝跂( qi 上声)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 ?劝学篇》跂( qi 阳平),多出的脚趾尝—常:常数( shuo 去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史记?淮阴侯传记》能—而:而( neng 阳平)徵一国盍—盖:技盖( he 阳平)至此乎——《庖丁解牛》;盖:盖子拒—距:距敌恃卒——《韩非子 ?五蠹》罹—离: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遭到”的意思。
镇—填:填黾( meng上声)平塞以内,是“镇守”的意思,镇守在黾塞的南边——《战国策》镇星:土星先人谓之“镇星” ,亦写作“填星”征—政:苛(沉重)政(赋税和徭役)猛于虎政( zhēng): 通“征”,赋税、徭役(注音—指出本字—释义)文言文的学习重点(二)钥匙 2:古今字:在某个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两种字形,先出现的是“古字”,后起的是“今字”:存心义引申的关系如反→反(反对)↘反(返回)→返(返回):使子路反见之生(古字)—→性: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被(古字)—→披:被坚执锐 /披帷而入:扒开(在披加的意义上是古今字)辟(古字)—→僻(邪僻)避(闪避)嬖(嬖爱)譬(比如)采(古字)—→彩彩睬棌( cai 去声:棌树,今栎树)采陈(古字)—→阵:阵脚、阵营垂(古字)—→陲:边沿:翼若垂天之云错(古字)—→措:惊慌失措竟(古字)—→境:边疆说明:垂( chuí),边沿,后作“陲” 。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古代汉语作为汉族人民的语言之一,在我国文化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认识古代人的重要途径。
因此,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点对于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从词汇、语法和句法等方面总结古代汉语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一、古代汉语词汇1. 音韵:古代汉语有四声和八个韵母,具有韵律感和韵味。
2. 简繁:古代汉语的字形较为简单,比现代汉字少了一些笔画,但具有独特的美感。
3. 义项:古代汉语中的字往往有多个义项,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测和理解。
4. 成语:古代汉语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如《孟母三迁》,可通过了解其含义和典故来加深理解。
二、古代汉语语法1. 词序:古代汉语的语序相对自由,主语、宾语和谓语的位置不固定。
2. 文言虚词:古代汉语中有许多虚词,如之、而、乎等,需要根据语境理解其具体含义。
3. 时态:古代汉语的时态表示相对简单,通过词义和上下文来推测。
4. 并列关系:古代汉语中并列关系的表达方式较为繁琐,可以通过"夫"、"与"等词来表示。
三、古代汉语句法1. 句式:古代汉语的语句结构多样,既有简单句,也有复合句和并列句等。
2. 主谓宾结构:古代汉语的句子多以主谓宾结构为基础,通过修饰成分来丰富语言表达。
3. 定状谓补结构: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是通过增加定语、状语和补语来进行修辞。
4. 并列表达:古代汉语中使用并列手法来表达同一概念,如加"而"或"亦"等连接词。
总结:古代汉语作为我国的语言之一,在词汇、语法和句法等方面具有许多特点。
我们应通过学习和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点,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
希望以上总结对你有所帮助!。
大一古代汉语常考知识点

大一古代汉语常考知识点古代汉语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到文化、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
在大一学习中,了解古代汉语的常考知识点对于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大一古代汉语常考知识点,包括音韵学、文字学、文法、修辞和文学作品等。
一、音韵学古代汉语的音韵学是古代汉语研究的重要基础。
常考知识点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声母指的是一个汉字的开头部分,韵母指的是一个汉字的结尾部分,声调指的是发音的高低升降。
比如,“b”是常见的声母,“a”是常见的韵母,“一声”是常见的声调。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正确发音和理解古代汉语的读音规律。
二、文字学古代汉语的文字学是研究古代汉字形体和用法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古汉字的构造、字义、字音、字形等。
比如,“人”字的构造是由“亻”和“二”组成,它的字义是指人类,“ren2”是它的字音,“人”字的字形表示一个人站立的形态。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正确理解古代汉字的意义和用法。
三、文法古代汉语的文法是研究古代汉语的句法、语法和词法等规则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句子的结构、词类的分类、句法的用法等。
比如,“主谓宾”是古代汉语常见的句子结构,“名词”是古代汉语的一类常见词类。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正确理解古代汉语句子的构造和词语的用法。
四、修辞古代汉语的修辞是研究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比喻、夸张、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
比如,“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比喻的方式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联系。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理解古代汉语文学作品中的表达和意义。
五、文学作品古代汉语的文学作品是研究古代汉语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的学科。
常考知识点包括古代汉语文学史的重要作家、作品的主题和风格等。
比如,“红楼梦”是古代汉语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描述封建社会的生活和人物为主题,展现了丰富的社会人生和人性特点。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理解古代汉语文学作品的背景和内涵。
古代汉语自考重点笔记

古代汉语自考重点笔记以下是一份关于古代汉语自考的重点笔记,涵盖了常见的知识点和考点:一、语音1. 声母:古代汉语声母包括唇音、舌音、齿音、喉音等,与现代汉语相比有一定的差异。
2. 韵母:古代汉语韵母比较复杂,包括平上去入四声,不同声调的韵母也有所不同。
3. 声调:古代汉语有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不同声调的发音和意义都有所不同。
二、词汇1. 词义:古代汉语的词义比较广泛,一个词往往有多种意义,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2. 词类:古代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不同词类有不同的语法特性和用法。
3. 习惯用语:古代汉语的习惯用语包括成语、习语、俚语等,这些用语的意义和用法需要特别注意。
三、语法1. 句子结构:古代汉语的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包括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等。
2. 词组类型:古代汉语的词组类型包括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这些类型的结构和意义需要掌握。
3. 句子时态:古代汉语的句子时态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完成时等,不同时态的用法和意义需要理解。
四、文选1. 先秦文学: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先秦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如《诗经》、《左传》、《论语》等。
2. 汉魏六朝文学:选择一些代表性的汉魏六朝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如《史记》、《汉书》、《古诗十九首》等。
3. 唐宋文学: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唐宋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如唐诗、宋词、唐宋散文等。
4. 元明清文学: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元明清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学习,如元曲、明清小说等。
五、文化常识1. 历史文化: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如历史事件、制度、风俗习惯等。
2. 文学艺术: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发展历程和特点,如书法、绘画、音乐等。
3. 思想哲学:了解古代中国的思想哲学体系和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常识》学习重点和要求
对于古代汉语常识的学习,不能只是单纯地学习理论,而与文选的学习脱节。
归根结底,学习这部分知识,仍然要落实和体现古代汉语课程的设置目的——培养一定程度的阅读古籍的能力。
常识和文选的互相配合和印证,易于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的教学安排,是把两方面的内容穿插着进行讲授的。
同学们要善于领会如上所说的教学意图,更好地进行这方面的学习。
尽管如此,从古代汉语常识的本身来说,也并非没有重点可言。
这部分的知识包括文字、词汇、语法(句法和词法),以及古书的注解、标点、今译,文体、修辞,诗词格律等等,内容比较广泛,而且都以专题的形式出现,但在先后次序的安排上,又具有学科的相对系统性。
在这诸多内容中,总的重点是文字,词汇,语法。
具体到每个专题,又各自有其重点和要求,兹列如下,提醒同学们学习时注意。
一、绪论
1、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什么?
二、怎样查字典辞书
1、检字法;
2、几部常用的字典、词典的主要优点。
三、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分析汉字造字结构的目的、意义;
※2、“六书”基本理论(名称、定义、例字及解说),结合课外作业初步掌握利用“六书”分析字义的基本方法;
3、异体字、繁简字的基本概念。
四、古今词义的异同
1、古今词义异同的几种基本情况;
※2、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几个基本方面。
五、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如何分析,掌握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要求结合1—2个具体词例加以说明。
六、词类的活用
※1、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有什么不同?
※2、本教材的词类划分的特点;
※3、词类活用的几种基本情况和条件;
※4、使动、意动用法的区别和翻译。
七、古代汉语的词序
※1、古汉语宾语前置的三种情况及其条件;
※2、关于表示行为数量的词序问题。
八、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1、古汉语判断句的几种基本形式;
※2、“是”字的语法作用;
3、判断句活用的几种情况。
九、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1、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
※2、古代汉语被动句的几种基本句式。
十、副词
1、副词的基本种类,要记住若干例词(下同);
※2、着重掌握课本介绍的几个古今意义不同的副词。
十一、代词
1、人称代词的特点;
2、疑问代词的特点;
3、指示代词的特点;
※4、无定代词“或”和“莫”;
※5、辅助性代词“者”和“所”。
十二、介词·连词
1、古汉语介词的特点,连词的类别
※2、介词和连词的区别;
※3、掌握课本介绍的几个介词和连词。
十三、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1、语气词的基本种类;
※2、几个常见句尾语气词表达的基本语气;
※3、几个常见的词头、词尾。
十四、古书的注解
※1、古书注解的基本体例;
※2、古书注解的常用术语。
3、认真阅读教材中所引用的《毛诗正义·相鼠》的注文。
十五、古书的标点问题
1、古书的标点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理解、消化教材就古书标点问题所列举的例子,以及讲授中补充的例子。
※3、学会标点较浅近的古文。
十六、古汉语今译问题
1、古汉语的今译,应注意哪些问题,
※2、对本学期所讲授文选(主要是先秦诸子)和指定的阅读篇目,能准确,通顺地译为现代汉语。
十七、通假字
※1、什么叫通假字,它与假借字,古今字有什么不同?
2、识别通假宇要注意哪些问题?
※3、掌握本学期讲授的文选中常见的通假字。
按:本讲内容未见于教材,教学的依据是《古代汉语讲义》。
十八、古代的文体
1、划分文体主要有哪些标准7
2、教材对于古代散文如何分类,(要求掌握主要小类的主要特点。
)
十九、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
1、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修辞方式7
※2、理解并掌握主要为古代汉语所特有的几种修辞方式。
二十、诗律
1、什么叫古体诗,什么叫近体诗,近体诗在格律上有哪些主要特点?
※2、什么叫“平仄”?什么叫“粘”、“对”?,什么叫“拗”、“救”?(要求能对教材所选律诗的平仄和拗救进行分析。
)
二十一、词律
※1、什么叫词调,词牌、词谱?
2、词的用韵、平仄、对仗和近体诗有什么不同?
3、认真阅读教材中所引张孝祥《六州歌头》的词谱。
注:带“※”号者要求十分熟练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