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
豆角卖不完怎么保存新鲜的呢

豆角卖不完怎么保存新鲜的呢
如果您购买了过多的豆角而卖不完,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您保存新鲜的豆角,延长其保鲜时间:
1. 冷藏保存:将豆角放入塑料袋或保鲜盒中,然后放入冰箱的蔬菜保鲜室。
冷藏可以减缓豆角的老化和腐烂过程,延长其保鲜时间。
2. 冷冻保存:可以将豆角剪成小段,焯水后迅速放入冷冻袋中,将空气挤出来后密封好,然后放入冷冻库冷冻保存。
冷冻可以保存豆角的质地和营养,但需要注意解冻后可能会稍微失去一些脆度。
3. 腌制:将豆角切段后,加入盐水或酱料中进行腌制,可以延长保鲜时间。
腌制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调味料,比如大蒜、辣椒等。
4. 晾干保存:将豆角晾干,然后放入密封的容器中。
干豆角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但需要在使用前泡水软化。
5. 烹饪储存:将豆角烹饪熟透后,放入冷藏或冷冻保存。
这样,您在未来需要时可以更容易地加热或加工。
无论您选择哪种方法,都要确保豆角在储存前清洗干净,去掉受损或腐烂的部分。
另外,不同的保存方法可能会影响豆角的质地和口感,所以在使用保存过的豆角时,需要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烹饪。
炒豆角营养知识炒出美味豆角中的营养

炒豆角营养知识炒出美味豆角中的营养炒豆角营养知识炒出美味豆角中的营养豆角,也被称为四季豆或者长豆,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
无论是在中餐还是西餐中,豆角都是一道常见的菜品。
它既可以用来烹饪各种美味佳肴,也可以炒出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炒豆角的营养知识,以及如何通过炒制来最大程度地保留豆角的营养。
一、豆角的营养成分豆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K、钾、镁、铁等多种营养成分。
蛋白质是我们身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能够提供能量、修复组织、合成抗体等功能。
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消化道蠕动,减少便秘和痔疮的发生。
维生素C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铁的吸收以及维护皮肤健康。
维生素A和维生素K对于视力保护和血液凝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豆角还富含多种矿物质,如钾和镁,对于维持心血管健康和肌肉功能至关重要。
二、炒制豆角的营养保留在炒制豆角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营养成分,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炒制时间短:炒制时间过长会导致豆角中的营养成分流失,特别是脆嫩的口感和维生素C。
因此,在炒制豆角时,应该保持炒制时间短,火力高,迅速炒熟即可。
2. 维持色泽鲜绿:豆角中的维生素C易受热破坏,因此在炒制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高温对其的影响。
可以选择快炒的方式,以保持豆角的鲜绿色泽,同时尽可能保留维生素C的含量。
3. 不要过分添加调料:为了保持豆角原有的风味和营养成分,我们不应该过分添加调料。
简单的清炒或者少许盐、食用油的搭配已经足够突出豆角的独特口感。
4. 注意炒制顺序:在菜品中,豆角的炒制顺序也非常重要。
通常,我们会先将其他蔬菜、肉类等炒至八九成熟,再加入豆角进行炒制。
这样可以保证豆角在炒制过程中不会过分受热,同时可以充分锁住其香气和营养成分。
综上所述,炒豆角既能创造出美味的佳肴,又能保留豆角中的丰富营养成分。
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炒制方式来享受豆角所带来的健康益处。
豆角最好吃的12种做法

豆角最好吃的12种做法1、四季豆角烩肉末:将四季豆淘洗干净,取一块五花肉细细切碎,加少许盐、料酒、葱、姜片、腌渍菜碎烹炒出香味,将豆角倒入锅中加一勺色拉油炒匀,翻炒至豆角熟热,再将烹炒好的肉末和葱姜碎倒入锅中,翻炒出色香味,加少许糖和老抽稍翻炒煮沸,即可。
2、豆角火腿炒蛋:把四季豆淘洗干净,火腿切丝,蛋打散。
将油烧热,倒入豆角炒至变软,加入火腿丝少许料酒,炒出香味,然后倒入蛋液翻炒至蛋液完全熟,撒入青蒜后出锅。
3、豆角排骨汤:把四季豆淘洗干净,排骨洗净备用。
将豆角和排骨放入高压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开小火,加入料酒、酱油、八角、花椒、葱、姜、盐调味熬煮至汤汁收干,放入葱花和香油即可。
4、豆角肉丝炒饭:先用清水将四季豆淘洗干净,肉丝剁成芝麻大小的丝状。
锅中倒入油,油热后放入肉丝和料酒炒至变黄,然后放入豆角炒匀。
准备熟的白饭,将炒好的肉丝豆角夹入其中,用八角、花椒、葱、姜等作料,加少量酱油翻炒成块,最后淋少许香油即可。
5、豆角炒鱿鱼:将四季豆淘洗干净,鱿鱼切片,加入料酒、葱、姜片腌制备用。
锅中倒油,油热后放入鱿鱼片,炒至变色,然后倒入豆角炒匀,加入盐少许料酒,翻炒成块即可。
6、豆角炒虾:将四季豆淘洗干净,虾去尾洗净备用。
锅中倒油,放入虾仁炒至变色,然后放入豆角炒熟,加入料酒少许,翻炒成块即可。
7、蟹柳豆角炒饭:将四季豆淘洗干净,蟹柳切成缕状,准备一碗熟的白饭。
锅中倒入油,放入蟹柳炒出香味,加入豆角炒匀,入料酒、葱、姜、盐调味,翻炒几下,再放入熟饭,翻炒几下即可。
8、尖椒豆角炒鸡米花:将四季豆淘洗干净,备好洋葱、尖椒、甜青椒切丁,准备一碗熟的白饭。
将油烧热,倒入洋葱和尖椒炒香,然后将豆角加入,炒散变软,再加入熟饭,翻炒散变,放入甜青椒丁,少许料酒,少许盐,再翻炒几下即可。
9、豆角抄手:准备好四季豆并淘洗干净,备好面粉,鸡蛋。
将油烧热,倒入豆角适量炒散,随后放入面粉,拌匀,加入葱姜蒜,翻炒几下,一边搅拌,一边撒入料酒糖,最后倒入鸡蛋拌匀,使它们粘在一起,放入油锅内,煎至表面变得金黄色即可。
豆角种植小技巧!

豆角种植小技巧!以豆角种植小技巧豆角,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很高。
在家庭菜园中种植豆角,可以让我们品尝到新鲜的豆角,同时也能增加家庭菜园的绿色氛围。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豆角种植的小技巧。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豆角的品种繁多,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种植环境选择合适的品种。
一般来说,早熟品种适合北方地区,而晚熟品种适合南方地区。
此外,还要考虑到品种的产量、抗病虫害能力和口感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品种对于豆角的种植成功至关重要。
二、合理施肥豆角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肥沃疏松的土壤。
在种植前,我们可以将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料施入土壤中,提高土壤的肥力。
同时,种植过程中要定期施肥,可以选择一些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丰富的肥料,如腐熟的鸡粪、化肥等。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量施肥,以免导致病虫害的滋生。
三、合理浇水豆角对水分的需求较高,但也不能过量浇水,以免引起病害。
一般来说,豆角的生长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
浇水要均匀,避免积水。
在早晨或傍晚时分浇水效果较好,有助于豆角的吸收和利用水分。
四、适宜的温度豆角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
在种植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豆角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遇到气温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可以采取遮阳、保温等措施,调节豆角的生长环境。
五、合理的支架豆角是一种蔓生植物,需要支架进行攀爬。
我们可以选择竹竿、木桩等材料搭建支架,将豆角的蔓藤引导向上攀爬,便于豆角的生长和采摘。
在搭建支架的过程中,要注意支架的稳固性,确保能够承受豆角的重量和风雨的考验。
六、及时除草和病虫害防治豆角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除草,以免杂草竞争养分和水分。
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的危害,保证豆角的健康生长。
豆角的种植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小技巧,并且要耐心细心地进行管理。
选择适宜的品种、合理施肥、适宜的浇水、适宜的温度、合理的支架、及时除草和病虫害防治,这些都是豆角种植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干豆角制作方法

干豆角制作方法介绍干豆角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
制作干豆角可以延长食材的保存时间,便于储存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干豆角的制作方法,让您能够在家中轻松制作出美味的干豆角。
准备材料•鲜嫩的豆角•沸水•冷水•碱水•盐步骤1:烫豆角1.将豆角洗净,去除两端的硬梗。
2.将豆角放入沸水中,烫煮1-2分钟,直至豆角变色。
3.使用漏网将烫煮后的豆角捞出,立即放入冷水中浸泡5-10分钟。
步骤2:制作碱水1.取一小碗清水,加入适量的碱,搅拌均匀。
2.碱水的配比为每500克水加入10克碱。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碱的用量。
步骤3:腌制豆角1.将洗净的豆角放入碱水中浸泡30分钟,使豆角充分吸收碱水。
2.腌制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决定,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吧。
步骤4:晾晒豆角1.将腌制好的豆角取出,晾干表面水分。
2.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将豆角摊放在晾网或晾筐上晾晒。
3.若室外干燥,阳光充足,可选择在户外晒晾;若室内通风良好,也可以选择在室内晾晒。
4.进行晾晒时,需要定期翻动和搅拌豆角,以均匀晾干。
提示:晒豆角时请注意防止灰尘和杂质的污染,可使用纱布或纱袋将豆角包裹起来。
步骤5:蒸熟豆角1.在晾晒好的豆角上蒸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将蒸锅烧开。
2.将晒晾好的豆角放入蒸锅上屉,盖上锅盖,开大火蒸熟。
3.蒸熟的时间根据焯水和晒晾程度而定,一般为30-40分钟。
可以使用筷子插入豆角,若插入后容易穿透,则表示熟透。
提示:在蒸豆角的同时,可以准备其他的调料,如蒜蓉、辣椒等,以增加口感和口味。
步骤6:晾干与贮存1.将蒸熟的豆角取出,晾凉。
2.在晾干的过程中,可以继续翻动和搅拌豆角,以充分晾干。
3.干豆角晾干后,可以储存在干燥、阴凉处,如罐子、密封袋中,以延长保存时间。
步骤7:烹饪与食用1.干豆角制作完成后,可以用来制作多种美食,如干豆角炒肉、干豆角焖鸡等。
2.干豆角在烹饪前需要先用水泡软,时间为15-20分钟左右。
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配方进行炒制或炖煮。
豆角

豆角豆角(Vigna unguiculata),又叫做豇豆,是夏天盛产的蔬菜。
属豇豆种中能形成长形豆荚的栽培种,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
别名豆角、长角豆、带豆、裙带豆。
含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嫩豆荚肉质肥厚,炒食脆嫩,也可烫后凉拌或腌泡。
豆荚长而像管状,质脆而身软,常见有白豆角、青豆角、紫豆角。
在选购豆角时,一般以豆条粗细均匀、色泽鲜艳、透明有光泽、子粒饱满的为佳,而有裂口、皮皱的、条过细无子、表皮有虫痕的豆角则不宜购买。
豆角营养成份很好,是蔬菜中肉类。
形态特征豆角、豆角花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或近直立草本,有时顶端缠绕状。
茎近无毛。
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披针形,长约1厘米,着生处下延成一短距,有线纹;小叶卵状菱形,长5-15厘米,宽4-6厘米,先端急尖,边全缘或近全缘,有时淡紫色,无毛。
总状花序腋生,具长梗;花2-6朵聚生于花序的顶端,花梗间常有肉质密腺;花萼浅绿色,钟状,长6-10毫米,裂齿披针形;花冠黄白色而略带青紫,长约2厘米,各瓣均具瓣柄,旗瓣扁圆形,宽约2厘米,顶端微凹,基部稍有耳,翼瓣略呈三角形,龙骨瓣稍弯;子房线形,被毛。
荚果下垂,直立或斜展,线形,长7.5-70(90)厘米,宽6-10毫米,稍肉质而膨胀或坚实,有种子多颗;种子长椭圆形或圆柱形或稍肾形,长6-12毫米,黄白色、暗红色或其他颜色。
花期5-8月。
起源关于豇豆的起源问题,Purseglove (1968)认为可能是热带非洲,因为在那里可以找到野生种。
他还认为豇豆在早期是通过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传至亚洲及地中海区域的现产于热带,而主产地为热带非洲及热带亚洲,我国种类约仅占本属种类的1/10强。
但据文献记载,《广韵》一书即有“豇”字,此书原在601年成书已佚,历经重修,现存宋代陆彭年等重修本。
北宋《图经本草》有豇豆的记载;苏轼有咏豇豆的诗,到明代,自朱橚撰的《救荒本草》以来,《便民图纂》,《本草纲目》等多种书志都有豇豆的记载,可见明代已广泛栽培豇豆。
豆角种植间距和行距

豆角种植间距和行距
豆角是一种常见的蔬菜,种植时需要注意种植间距和行距,以保证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种植间距是指在同一行内相邻豆角植株之间的距离,而行距则是指不同行之间的距离。
合理的种植间距和行距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产量和质量。
种植豆角时,种植间距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豆角的种植间距应根据豆角的品种和生长特性来确定。
对于早熟品种的豆角,种植间距可以适当缩小,一般在15厘米左右。
而对于中熟和晚熟品种的豆角,则需要留出较大的种植间距,一般在20厘米到25厘米左右。
种植间距过小会导致植株之间竞争光线、水分和养分,影响豆角的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质;种植间距过大则会浪费土地资源,影响产量的提高。
行距的确定也是种植豆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行距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豆角的生长空间和通风透光条件。
一般来说,行距应根据土壤肥力、灌溉条件和机械化管理水平来确定。
在肥沃的土壤和灌溉充足的条件下,行距可以适当缩小,有利于提高密植豆角的产量;而在土壤贫瘠或灌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行距则需要适当加大,以避免植株之间的竞争。
总的来说,种植豆角时的种植间距和行距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豆角的品种特性、土壤条件、气候环境等。
合理的种植间距和行距可以提高豆角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利
于豆角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种植豆角时,务必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确定种植间距和行距,以取得更好的种植效果。
豆角常见病虫害

豆角常见病虫害豆角常见病虫害一、病害⒈豆角霉病豆角霉病是豆角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它主要由霉菌感染导致,会造成豆角叶片变黄、腐烂以及果实腐烂等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清除病叶、适量施用杀菌剂,以及合理控制水分和温度。
⒉豆角立枯病豆角立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豆角植株的叶片黄化、枯死,严重的话甚至会造成植株倒伏。
预防和控制该病害的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增强土壤养分,定期进行病害巡视和清除感染植株。
⒊豆角菌核病豆角菌核病由真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豆角果实上出现黑色小斑点,严重时病斑会扩展并形成黑色菌核。
预防控制方法包括定期清除病残体、合理施用杀菌剂,以及做好病害巡视和疫情监测工作。
二、虫害⒈豆角蚜虫豆角蚜虫是豆角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在豆角嫩叶、嫩茎上取食,并分泌大量蜜露,导致豆角叶片黄化、弯曲,严重的话会影响豆角的正常生长发育。
防治方法包括手摘蚜虫、选择防虫品种,以及施用合适的杀虫剂。
⒉豆角豆粉蝶豆角豆粉蝶是豆角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主要在豆角叶片上取食,造成叶片骨架化和被食。
预防控制措施包括早期防治、定期清除虫卵和幼虫,以及施用合适的杀虫剂。
⒊豆角蚜蛾豆角蚜蛾幼虫主要在豆角果实内取食,造成豆角果实内部食道紊乱。
为了控制豆角蚜蛾,可以使用黄板诱捕和灯光诱杀等方法,同时注重田间管理,清除豆角上的虫卵和幼虫。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任何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杀菌剂:指用于防原菌的化学物质或微生物制剂。
⒉抗病品种:指通过遗传改良手段培育出对特定病害具有较强抗性的植物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棚豆角栽培技术一、育苗。
豆角种子较小,抗寒能力弱,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是保证苗全、苗壮的关键。
豆角以往多采用直播,近几年大棚内实行育苗移栽法,可充分保护根系不受损伤。
便于上下茬安排,不但可以早播、早收,提前供应市场,还能保证苗全苗壮促进开花结荚,增加产量。
实践证明,育苗可比直播增加产量27.8%—34.2%,提早上市10—15天。
豆角直播茎叶生长旺盛而结荚少,育苗移栽结荚多。
也就是说豆角通过育苗移栽,可以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
从生理上讲,豆角育苗期正处在短日照下,对促进花芽分化有利,故开花结荚部位低。
育苗移栽多采用小塑料袋和纸筒(纸钵)育苗,也可采用5×5厘米营养土方块育苗,每穴2—3粒种,浇透水,注意保温和控制徒长。
育苗期要根据前茬蔬菜的拔秧期推算。
苗龄一般为20—25天。
一般在冬至前后育苗。
为了利于种子发芽和杀死附着在种皮上的虫卵、病菌,采用高温消毒“籽”播种,效果很好。
即先将种子精选,放在盆中用80℃—90℃的热水将种子迅速烫一下,随即加入冷水降温,保持水温25℃—30℃左右4—6小时,捞出稍晾播种,一般不再播前催芽。
二、整地施基肥和作畦。
豆角喜土层深厚的土壤,播前应深翻25厘米,结合翻地铺施土杂肥5000—10000公斤,过磷酸钙50—75公斤或磷酸二铵50公斤,钾肥15—25公斤。
整地后作畦,畦宽1.2—1.3米,每畦移栽两行豆角,穴距20厘米左右,每穴移栽2株。
每亩5500—5000墩。
三、插架、摘心、打杈。
架豆角甩蔓后插架,可将第一穗花以下的杈子全部抹掉,主蔓爬到架顶时摘心,后期的侧枝座荚后也要摘心。
主蔓摘心促进侧枝生长,抹杈和侧枝摘心促进豆角生长。
四、先控后促管理。
豆角根深耐旱,生长旺盛,比其它豆类蔬菜更容易出现营养生长过旺的现象,加之大棚栽培,光照弱、温度高、肥力足,营养生长旺盛就更为突出,进而影响开花结荚。
田间管理上要先控后促,防止茎叶徒长和早衰。
豆角从移栽到开花前,以控水、中耕促根为主,进行适当蹲苗,促进开花结荚;座荚后,要充分供应肥水,使开花结荚增多。
具体做法是:育苗移栽豆角浇定苗水和缓苗水后,随即中耕蹲苗、保墒提温,促进根系发育,控制茎叶徒长。
出现花蕾后可浇小水,再中耕。
初花期不浇水。
当第一花序开花座荚后,几节花序显现后,要浇足头水。
头水后,茎叶生长很快,待中、下部荚伸长,中、上部花序出现时,再浇第二次水,以后进入结荚期,见干就浇水,才能获得高产。
采收盛期,随水追肥一次,亩施优质速效化肥、二胺50斤或磷酸二氢钾22—25公斤。
五、病虫害防治1、煤霉病:豇豆煤霉病又叫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及荚。
发病初期仅叶两面生赤色或紫褐色小点,扩大后呈近圆形至多角形淡褐色或褐色病斑,直径0.5—2厘米,病斑边沿不明显,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出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严重时致早期落叶。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
适当密植,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400倍多菌灵液,或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液500倍,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加瑞农700倍液。
每亩药液50—60公斤,7—10天1次,连续2—3次。
2、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柄和荚。
发病初期,叶背面产生淡黄色的小斑点,后变锈褐色,隆起呈小脓疤状,后扩大成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发出红褐色粉末。
即夏孢子。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或粉必清150倍液。
3、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害茎蔓及荚果。
叶片染病,初期叶背出现黄褐色斑点,扩大后,呈紫褐色斑,其上覆有一层稀薄白粉。
病原为子囊亚门的真菌。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70%甲托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瑞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粉必清150倍液。
4、豆角炭疽病:该病在茎上产生梭形或长条形病斑,初为紫红色,凹陷,重者危害荚查,形成红褐色病斑,属真菌性病害。
该病在多露、多湿条件下发病重。
防治方法:种子处理用种子量的0.4%的多菌灵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60%防霉宝600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晾干后播种。
发病初期用70%甲托500倍液或炭疽福美800倍液喷雾,施宝灵每瓶对水50—60公斤或特谱哩500倍液喷雾。
5—7天,连续2—3次。
5、斑枯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
叶斑多角形至不规则形,直径2—5毫米,初呈暗绿色,后转紫红色,数个病斑融合为病斑块,致叶片早枯直至落叶。
通常温度高湿度大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将病叶摘除销毁。
初期喷洒百菌清+甲托700—1000倍混合液,百菌清1000倍液+70%代森锰锌1000倍混合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后期克抗灵1000倍液或克露500倍液喷雾,5—7天1次,连续2—3次。
豆角难于管理是很多菜农都知道的,易陡长难坐荚,甚至落花落荚的情况时有发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坐荚难呢?寿光市的蔬菜专家为我们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定植密度要合理豆角幼苗心叶刚展开时为最佳定植苗龄。
豆角合理的行距一般小行60厘米,大行80厘米,架高1.8~2米,架越高行距就应越大,株距45厘米左右,一般为双株定植。
如果定植密度过大,会引起豆角植株徒长难坐荚。
二、昼夜温差要把关豆角耐热性强,不耐霜冻,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
在豆角开花坐荚期应掌握好白天温度和夜间温度及昼夜温差,豆角开花期较适宜的生长温度白天不能超过30℃,夜间不能超过18℃。
所以提醒各豆角种植户把好放棚时间这一关,要随气温的提升而延后放棚时间,豆角开花坐荚期放棚的标准为棚温达到17℃。
三、光照条件要适宜适宜大棚种植的豆角品种虽然对光煦时数要求不严格,但对光照强度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开花坐荚期间,如果光线不足会引起豆角落花落荚。
四、土壤水分和养分要恰当应当视当地土壤墒情,灵活掌握浇水时间和浇水量。
豆角整个生长期最基本的应该浇三水:在定植后进行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否则植株参差不齐;当蔓长到0.6米高的时候浇第二次水;豆角生产最关键的是浇豆不浇荚,在豆角的盛花期不适宜浇水,所以第三水应在初花期前浇,并结合浇水喷施促花保果剂,这样更利于豆角开花坐荚。
坐荚后应再浇一次小水,促进豆角膨大伸长。
另外,不能偏施氮肥,否则会引起豆角蔓叶徒长而引起开花坐荚延迟,应增施磷肥,以促进根瘤的生成,增强其固氮能力。
怎样栽培无架豆角?无架豆角结荚期集中,节省架材,栽培面积逐年增加。
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选择矮生型豆角品种:可选济南挑杆豆角、北京黄花青、五月鲜豇豆等品种。
2、整地施肥作畦:选土层深厚的肥沃土壤,播前深翻,给合翻地施入优质圈肥5000~6000公斤。
整平地后作畦,畦宽1.0米。
畦内施入过磷酸钙30~40公斤、尿素5~10公斤。
增施磷肥,促进根瘤菌的繁殖达到以磷增氮的目的。
3、合理密植:每畦播种两行,行距50厘米穴距25厘米,每穴播4~5粒种子,一般播干种子,播深2~3厘米。
4、及时摘心,促发侧枝:地豆角生长到30厘米左右高时摘心,促使发生侧枝和豆荚生长,提早开花结荚。
5、肥水管理:出苗后,加强中耕,蹲苗促根。
开花前开始追肥,用腐熟的人粪尿冲施或每亩部施5~10公斤尿素,随后中耕松土,促进生长健壮,防止徒长。
结荚期增加浇水次数,保持地面湿润。
种植豆角应如何打花和施肥?问:我想请教一下关于豆角种植的问题:打花期一条藤打第几朵花?打花后隔多久才可以施肥?用什么农药打花较好?答:你好。
据我们所知:豆角(豇豆)在花期(包括始花期、盛花期、谢花期)都不存在打花的种植技术。
因为豆角是不断开花、不断结果、不断采收的。
然而在春植栽培中,一些半矮生品种,当其株高30厘米时应即摘心,使侧枝长出。
侧枝高30厘米时再次摘心,这样可使结荚多而集中。
相反,对蔓生性强的品种,可于早期将主蔓上第一花序以下的侧芽全部摘去。
在蹲苗期及时将各混合节位上的幼小叶芽摘除,使养份集中到主蔓上,当主蔓爬至架顶,再打顶,这样可使上部分枝增加,促使侧花芽形成。
此外,当豇豆开花结荚时,若枝叶过分茂密,影响通风透光时,可将下部叶剪除。
并且,结荚初期,嫩荚和茎蔓生长旺盛,每隔4-5天追施1次速效肥,连续追施3-4次,并辅以叶面肥,建议采用氨基酸全价元素金装绿兴液肥500倍液喷施,可有效地延长结荚盛期和后期长荚率,防止植株早衰,提高结荚盛期的荚重,和提高品质。
长豆角农事管理技术目前生产中菜农比较喜爱的品种有长龙五号(黄籽)、901系列(红籽)等。
实践证明,黄籽类的豆角品种多数生育期短,虽然总产量稍低,但前期产量很高,一般亩产450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高。
1、育苗豆角以往生产多采用直播,但近几年大棚生产正处于冬末春初气温较低,由于豆角抗寒能力较弱,选择育苗移栽法比较合适,在充分保护根系不受冷害的基础上保证苗齐苗壮;可早播种、早收获、提早上市。
生产中多采用营养钵育苗,也可采用50孔穴盘育苗,每穴播种2-3粒,浇透水,合理控制温度,既要避免苗期“红根”现象,又要防止徒长。
苗龄为25天左右最合适。
2、合理密植由于豆角苗期生长处于低温、弱光环境下,光合作用受阻,植株本身营养受到限制,所以在定植时一定不能太密,以防叶片互相挡光。
一般采取70厘米、50厘米大小垄(或双高垄)定植,株距30厘米左右,定植后浇水,然后划锄再全地膜覆盖。
3、田间管理冬季加强覆盖、保温,加强采光,经常擦棚膜,使其透光良好,最好在棚内挂反光幕。
在肥水管理上,从移栽到开花前,应以控水、中耕促根为主,应尽量少浇水,在豆角开花前,亩追施硫酸铵15公斤。
结荚期每10—15天追肥一次,每次施硫酸铵15—20公斤。
有条件的,开花后晴天每天上午追施二氧化碳气肥,施后2小时适当通风。
豆角生长后期植株衰老,根系老化,为延长结荚,可喷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
豆角伸蔓后及时搭架引蔓,还要及时打杈、抹芽,尽量避免叶片间互相挡光,株高2—2.5米时及时摘心,促进结荚。
每次采收后注意打掉下部老叶。
4、及时采收豆角要及时采收,防止早衰,一般花后13—16天即可采收。
大棚种植豆角,由于处在低温高湿环境,通风不良,极易发生锈病,应及时防治。
还可选晴天中午放小风,以降低种豆角防“三虫”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科技报| 时间:2009-10-09架豆角生长盛期正值气温高、雨水多的时候,虫害发生严重,如果管理跟不上,极易造成品质降低,产量减少。
在防治措施上应以农业防治为主,物理和药剂防治并重。
一、豆荚螟豆荚螟每年6~10月是幼虫为害期。
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嫩角、花和叶柄上,初孵幼虫蛀入嫩角或花取食,造成花、角脱落,大龄幼虫蛀入豆角内取食,被害豆角在雨后常致腐烂。
幼虫有昼伏夜出及背光的习性,白天躲在花器、豆角或卷叶中,排出虫粪堵住蛀孔,除阴雨天、白天有零星出来活动外,一般在傍晚时开始从虫孔爬出来活动,至次日清晨终止外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