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2单元测试题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2单元测试题

粤教版《科学》五下第2单元测试题_________ 年_________班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我们日常所使用的光学显微镜是由( )组合而成的光学仪器。

相比放大镜,( )的放大倍数更高,能帮助人们观察更细微的( )。

2.按照( )、( )、( )、( )、( )、收镜等顺序,学习使用显微镜。

3.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只有让( )透过被观察的( ),才能看清( )。

因此,在观察生物材料前,要将其处理得( ),并制成( )。

4.植物体的()、()、()、()、()和()等都是由各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组成的。

5.池塘中生活着众多微小的生物,它们个体(),结构()。

除了少数如()、水绵等肉眼勉强看到的生物外,绝大多数是肉眼看不见的。

6.酵母菌是一种由单个细胞组成的真菌,既不属于(),也不属于()。

二、判断(每题3分,共24分)1.发面过程中加入的干酵母粉里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细菌。

( )2.蘑菇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大型真菌。

()3.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镜,能帮助我们看清楚微小的物体或物体的细节。

()4.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有很多微小的生物,不需要借助显微镜就能观察到。

()5.细菌的分布面比较小。

()6.细菌个体十分微小,结构非常简单。

()7.人类的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就是由病毒引起的。

( )8.发霉是由于霉菌的大量繁殖和生长引起的。

( )三、选择(每题3分,共18分)1.光学显微镜是由多块() 组合而成的光学仪器。

A.平面镜B.透镜C.凸镜2.肉眼看不见微小生物,可以借助()来观察。

A.近视镜B.望远镜 C .显微镜3.不属于池塘中的微小生物是()。

A.草履虫B.硅藻C.虾4.发面的时候,()可以把面粉中一些糖类分解,使面团体积膨胀起来。

A.青霉菌B.细菌C.酵母菌5.不属于防霉的方法的是()。

A .把物品放在潮湿的地方 B.经常晾晒物品 C. 冰箱里的食物密封6.豆腐乳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加工制造出的食品。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14分)
1.海洋
2.地壳
3.光线、热量
4.月相、满月
5.自转
6.种皮、胚
7.XXX
二、选择题(24分)
1.C
2.B
3.D
4.D
5.A
6.C
7.A
8.B
三、判断题(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根据观察,按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月相图(10分)。

图略)
五、问答题(6+8+8=22分)
1.太阳能有哪些优点?(6分)
太阳能有以下优点:
1)可再生性强,不会用尽;
2)不会产生污染;
3)适用范围广,可以用于发电、加热、照明等多种用途;
4)使用成本低。

2.月亮的圆缺变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8分)
月亮的圆缺变化是由月球绕地球公转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相对位置关系引起的。

当月球、地球、太阳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当月球、地球、太阳三者呈直角关系时,我们看到的是半月;当月球、地球、太阳三者呈180度夹角时,我们看到的是新月。

3.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8分)
种子萌发需要以下条件:
1)适宜的温度;
2)充足的水分;
3)适当的氧气;
4)适宜的光照;
5)适宜的土壤条件。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练习(下册)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练习(下册)

---------------------------------------------------------------最新资料推荐------------------------------------------------------粤教版五年级科学练习(下册)五年级科学练习(下册)姓名______ 地球 1. 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_____, 能过观察月食,第一次科学的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

3.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__________千米,直径约为 ________千米,海洋面积占总面积的________,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____________。

4. 1519 年, _________航海家____________率领船队,用 3 年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次地球航行,从而直接证实了地球是球体。

5.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_________, 篮球的直径是____________。

6.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钻机可以牛探到地面以下____________左右。

7. 地球表面既有坚硬的______,也有松软的______,更有______的______。

8.地球内部由______、 ______和______三个部分组成。

太阳 1. 太阳照耀着地球,给地球带来____和____。

2.太阳每分钟向地球传输的能量相当于燃烧_______________放出的热量,但如此巨大的能量仅相当于太阳放射出的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

1 / 83.太阳能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_____,太阳的核心部分直径不到______千米,温度高达_______摄氏度。

4.太阳的寿命可达_________年。

月球 1 . 天空中的月亮常常改变模样,有时像_______,有时像_______, 这就是月相变化。

2. 月球体积不足太阳的__________。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测试卷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测试卷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测试卷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测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30 分)
1、地球的形状是,地球表面70%的面积是。

2、太阳是自己会的大火球。

3、月亮的圆缺有规律的变化叫。

4、月球是地球唯一的。

5、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形成的。

6、常见的植物,多数都是由萌发生长而成的。

7、植物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变化,比如、叶片增多等。

8、蚕的一生经历从卵、、、蚕蛾四个阶段。

9、植物生长除了需要吸收水分外,还要吸收土壤中的。

10、根据食性不同可以将动物分成植食性动物、和。

11、植物的花粉从雄蕊传播到的过程叫传粉。

12、哺乳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为。

二、选择:(16)
()1、出海的渔船走远时,慢慢地由船身到桅杆先后消失在海平面的现象说明:
A:海浪很大B:海洋很宽C:地球不是平面的D:海平面很远
()2、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
A:10000 千米B:100000 千米C。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套)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套)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套)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常见的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不断地________着,形成了物体________的现象。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早上,我们煮粥时,水会大量的溢出来,这是一种__________现象。

4、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__________。

6、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________;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________。

7、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________。

这样就可以________物体热量的散失。

8、手拉弹簧时,弹簧发生形变后会对手产生________力,这个力的方向与手的拉力方向 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 )。

A.水平放置 B.竖直放置C.对着太阳光稍倾斜 D.倾斜与太阳光垂直2、地面铺瓷砖时,瓷砖之间会留出2毫米左右的缝隙,其目的是()。

A.为了排列整齐 B.为了雨天排水 C.使瓷砖在夏天受热时有膨胀的余地3、在模拟近视形成的实验中,用()组合来代表眼球。

A.蜡烛和凸透镜B.凸透镜和纸屏C.蜡烛和纸屏4、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挂钩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A.越大B.越小C.不变5、不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的因素是()。

A.坡度大小 B.有无植被C.闪电次数6、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氧气。

A.微生物 B.植物C.动物7、两块磁铁吸在一起,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A.颜色B.温度C.材料D.体积8、小车原来5秒钟行驶100cm,现在要让小车3秒钟行驶100cm,则要()。

A.增大载重量B.增大摩擦力C.增大拉力9、阳光下物体影子逐渐变长,发生在()。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南极圈和北极圈内经常会出现几个月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_____,有时候几个月太阳不下山,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

2、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变化________的作用、________的作用和动物的活动等。

3、在宇宙中,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_________中传播。

4、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5、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的。

6、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我们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蚯蚓。

7、物体表面反光越强,吸收热的本领就越________。

8、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使用太阳能。

二、选择题。

(共20分)1、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简单机械一定能省力 B.天平利用的是杠杆原理C.钥匙用来开锁时,利用的是轮轴原理 D.理发剪刀是费力杠杆2、人的脚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A.脚骨组成拱形结构 B.脚骨的数量多C.脚部肌肉发达3、冬天,大棚里的蔬菜也能生长得很好,主要原因是()。

A.这些蔬菜适应了寒冷的环境条件 B.有蓬布和草苫遮挡风雨C.具有蔬菜生长需要的条件4、小明的爸爸个子很高,他的个子也很高,这是( ) 。

A.遗传B.变异C.自然现象5、下面的()可以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

A.往水里加盐B.水倒掉一些C.水里加纯净水6、同样重的60摄氏度热水和10摄氏度冷水相比较()。

A.体积相同B.热水体积大C.冷水体积大D.无法判断7、下列物体放入水中会浮起来的是()。

A.回形针B.橡皮C.蜡烛D.石块8、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喷发的火山叫()。

A.活火山B.死火山C.休眠火山9、下列物质中,()的热胀冷缩的本领最强。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磁铁磁力最大的部位是________。

2、影子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和遮挡物。

3、南极圈和北极圈内经常会出现几个月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_____,有时候几个月太阳不下山,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作__________,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

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___________。

5、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进行的。

6、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

7、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变化________的作用、________的作用和动物的活动等。

8、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字时,粉笔和黑板之间属于________摩擦。

二、选择题。

(共20分)1、月球是地球的()。

A.恒星B.行星C.卫星2、以下不是天然材料的是()。

A.纸B.木材C.棉花3、收音机里传来的钢琴声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A.空气B.琴弦C.喇叭4、如图,将盛满水并用气球皮密封起来的试管加热之后,发现气球向外突起,这说明()。

A.有水进入试管内B.试管变小了C.试管内水的体积增大了D.有空气进入试管内5、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物体所受浮力增大的是()。

A.从海水中走向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口驶向大海的轮船C.正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D.海面下正往深水处下潜的潜艇6、我们常能看到地表有沟壑,这是由于()造成的。

A.动物 B.风吹 C.雨水的流动7、做好太阳能热水器以后,应该()摆放,才能吸收更多的热量。

A.与地面垂直B.与阳光垂直C.与阳光平行8、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9、从受精鸡蛋到小鸡的过程主要需要是()。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及答案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及答案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一.填一填.1.我们居住的星球叫地球,可有人说它应该叫水球。

2.古希腊学者亚里土多德通过观察月食,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

3.18世纪,法国巴黎科学院派出两支测量队分别北欧和南美进行弧度测量,测量结果证实地球确实为椭球体。

4.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0000千米。

5.太阳是一个天然的核反应堆,它通过核聚变释放出惊人的能量.太阳能是地球表面量主要的热源。

6.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约30天。

7.我国传统上以立春, 立夏, 立秋和立冬划分四季。

8.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理论。

9.向日葵的花盘白天朝向太阳,傍晚低垂下来。

10.四季的成因与阳光的直射和斜射有关。

11.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

12.地球自转一周约需24 小时。

二.选择题.1出海的渔船走远时,慢慢地由船身到桅杆先后消失在海平面的现象说明:( C )A.海平面很远B.海浪很高C.地球不是平面的D.海洋很大2.人类第一个登月球的人是:( D)A.麦哲伦B. 亚里士多德C. 李希D. 尼尔.阿姆斯特朗迈3.地球形状是:( B )A.圆形B. 椭球体C. 长方体D. 三角形4.第一个科学论证地球呈球体的科学家是:( B )B.麦哲伦 B. 亚里士多德C. 李希D. 张衡5.地球的主要热源来自:( B )A.地球B. 太阳C.月球D. 宇宙6.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约需:( D )A. 一天B. 一个月C. 半年D. 一年三.判断题.1.太阳对地球没有影响。

(×)2.地球围绕月球公转。

( ×)3.人们可以通过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的结构。

( √)4.太阳的寿命很短。

( × )5.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四.简答题.1.地球的内部是由什么部分组成?答:地球的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2.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答: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传引起的,地球自转一周约需24小时,当地球在自转过程中,朝着太阳的一面就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传,昼夜交替就是这样产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一、判断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把正确答案填
( ) 1.显微镜的目镜上有“10×”字样,物镜上有“40×”字样,则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原来物体的50倍。

( ) 2. W 形、凹凸形、空心形等桥面都比平展纸桥面承重量大。

( ) 3.细菌属于微生物,病毒不属于微生物。

( ) 4.梁桥的特点是结构比较简单,桥面外形平直。

( ) 5.金字塔、天安门和卢沟桥都应用了拱形结构。

( ) 6.蘑菇、木耳等是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 ) 7.梯形小构件的半圆冬瓜拱的承重能力比方形小构件的半圆冬瓜
的承重能力大很多。

( ) 8.悬索能增强桥面的承重能力,如今人们多采用受拉性能更好的
铁索作为悬索。

( ) 9.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

( )10.已经发霉的食物不需要扔掉,高温加热或者切掉发霉部分还可
以吃。

二、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到题目下方的表格中。

(每空1.5分,共30分)
2.下列关于桥梁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钢材是现代桥梁最重要的建筑材料。

②现代大桥往往综合利用拱形、框架、拉索等各种结构的特点。

③钱塘江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二座双层公路、铁路两用桥。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3.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增强纸桥的承重能力?( )。

①增加桥面的厚度能增强纸桥的承重能力。

②增大桥墩的跨度能增强纸桥的承重能力。

③改变桥面的形状能增强纸桥的承重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4.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

A.细胞 B.细菌 C.微生物
5.放大镜具有将物体图像放大的功能,它的放大倍数与镜片( )有关。

A.直径 B.中间凸起程度 C.厚度
6.在拼接拱桥的实验中,不能用来搭拱桥的材料是( )。

A.萝卜块 B.泡沫塑料块 C.西红柿
7.桥塔修得很高,是为了降低悬索的( )。

A.拉力 B.引力 C.重力
8.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班级: 座位号: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
1
1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B.病毒有细胞结构,能独立生活,不用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C.病毒有细胞结构,能独立生活或者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9.下列关于微小的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微小的生物也是由细胞构成的。

B.微小的生物没有生命,也不会运动。

C.池塘里的水中可能含有多种微小的生物。

10.拱形能承受更大的压力,是因为()。

A.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部分。

B.拱形和其他形状相比,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C.拱形的桥面比其他形状的桥面宽。

11.橘子在()的条件下最容易发霉。

A.温暖、潮湿
B.低温、潮湿
C.低温、干燥
12.在山谷和丘陵地区,人们通常会建造()。

A.悬索桥
B.拱桥
C.梁桥
13.要增加桥的跨度,最有效的方法是()。

A.采用拉索结构
B.采用框架结构
C.采用拱形结构
14.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应()。

A.右眼朝目镜内注视,左眼睁开
B.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右眼睁开
C.左眼朝物镜内注视,右眼睁开
15.发霉是由于()的大量繁殖和生长引起的,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

A.霉菌
B.酵母菌
C.乳酸菌
16. 下列食品不属于发酵食品的是()。

A.青瓜
B.酸奶
C.酸豆角
17.下列桥的分类中,根据桥所用的材料进行分类的是()。

A.石桥、木桥
B.悬索桥、梁桥C、公路桥、铁路桥
18.在显微镜筒下方,用来对准观察物的是()。

A.目镜
B.反光镜
C.物镜
19.放大镜的镜片具有()、透明的特点。

A.中央薄边缘厚
B.中央厚边缘薄
C.中央边缘一样厚
20.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方向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相同
B.相反
C.无关
三、实验题:请给下面的实验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序。

(每空1分,共10
分)
(1)实验一:制作植物表皮玻片标本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1)()→(2)()→(3)()
→(4)()→(5)()
A.用镊子从植物器官上轻轻撕取一小块薄而透明的表皮。

B.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
的植物材料上,尽量不能有气泡。

C.准备显微镜、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水和植物器官。

D.将撕下的表皮浸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轻轻展平。

E.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实验二:正确使用显微镜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1)()→(2)()→(3)()
→(4)()→(5)()
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玻片标本。

用目镜
观察,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清物
像;再略微调整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B.调整反光镜,直到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C.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

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D.观察玻片标本。

观察完成后将显微镜还原收回镜箱。

E.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并把显微镜平稳放在实验台边缘约7厘米处,
安装目镜和物镜。














































































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