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适度替代率研究

合集下载

职业年金在高校运行的优劣分析及相关建议

职业年金在高校运行的优劣分析及相关建议

职业年金在高校运行的优劣分析及相关建议作者:汪丹丹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6年第9期汪丹丹(南京中医药大学人事处江苏南京210023)摘要:文章基于已出台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以高校为切入点,探讨职业年金在高校实施的优点及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职业年金;养老保险中图分类号:G645.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6.09.0401职业年金在高校实施的优点1.1可转移接续,有利于人才流动《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工作人员变动工作单位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

职业年金的可转移接续,打破了以往人才流动存在的壁垒,促进了人才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对于高校而言,鼓励高层次人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够更好地吸引人才流入。

1.2减轻学校负担,减少管理成本虽然大多高校属于财政全额拨款单位,但政府的经费投入相对不足,高校负担较大。

尤其高校退休职工群体规模庞大,退休工资由高校计算和发放,实行现收现付,没有建立基金积累制度,退休工资支出占高校人力成本比重较大,高校对退休人员的管理也耗费较多精力。

实施职业年金能有力推进高校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退休人员更多地实施社会化管理,高校也可减轻养老金筹集、积累的责任分担和管理成本。

此外,国家对职业年金将有一定的税收及政策优惠,提升职工福利的同时也能减轻学校负担。

1.3设立个人账户,提高参与热情办法规定职业年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个人缴费直接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单位缴费按照个人缴费基数的8%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与基本养老保险设立统筹账户,企业年金设立单位账户(单位缴费一般根据职工在本企业的服务年限按比例划归个人所有)不同,职业年金实行个人账户积累制,单位和个人缴费全部划入个人账户,既得权益及个人预期比较明确,对高校职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有利于提高教职工对职业年金的参与热情。

中国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替代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中国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替代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一、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尽快建成有中国特色、符合当前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该体系应具有可持续发展、保障适度、权责清晰、覆盖面广等特征。

随着中国人口抚养比一路上升,人口红利消失,中国社会迈入老龄化阶段,依靠单一层次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已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养老金的需求,社会保险基金入不敷出将是迟早的事情,而要缓解社保基金的养老金支付压力,提高社会养老金的保障力度,保证社保体系在覆盖全民的同时还能做到保障适度以及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解决办法便是积极拓展第二,乃至第三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对第一支柱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提供有力支撑。

而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是国家拓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制的一个重要尝试,对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改革,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先导性的战略意义。

职业年金是在2015年开始的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诞生的,随着这一年中央文件《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宣告了养老保险双轨制的终结,改革覆盖单位的职工退休后将不再直接从原单位领取养老金,而是和企业职工一样从社保中心领取,但与企业职工不同的是,他们除了基本养老金以外,还可以多领取一份额外的职业年金,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领取的基本养老金的管理模式、计发方式和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一致,职业年金则参照已有的企业年金,进行市场化运营,获取市场化收益。

职业年金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制的重大创新,既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也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目前学界和社会,莫不对职业年金这一崭新制度寄予期望,尤其职业年金的工资替代率,即职业年金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的影响更是广受关注。

一方面由于职业年金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诞生时间不过短短三年,相关研究不能算多,另一方面由于全国范围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推进普遍缓慢,至今仍未能实现职业年金账户的实缴实发,无法获取真实发放数据,限制了相关实证研究的开展。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机关事业单位要交职业年金了

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机关事业单位要交职业年金了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机关事业单位要交职业年金了4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规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

今后机关事业单位将为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建立职业年金,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个人缴费直接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按规定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缴费缴费基数与养老保险一致今年1月份,国务院发布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此次公布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重申了上述做法,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致。

按照《办法》规定,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

具体来看,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

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致。

如果工作人员变动工作单位,怎么办?对此,《办法》规定,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

工作人员升学、参军、失业期间或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运营。

如果新就业单位已建立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原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随同转移。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今年就会缴纳,与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是同步的。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在接受采访时说。

缴费基数是怎么算的“我最关心的就是缴费基数是多少!”国家某部委的公务员王钦任职正科3年,月收入5400元左右,其中工资只有1900元左右,其他都是津补贴。

“要是按照1900元的工资缴费,那就亏大了。

”他说。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缴费基数是上一年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补贴和已经规范后的津补贴;对于事业单位人员,缴费基数是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补贴以及绩效工资。

【2018-2019】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解读-范文word版 (3页)

【2018-2019】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解读-范文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解读国务院办公厅昨日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意味着我国养老“并轨”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那么,职业年金是什么,何时开始缴纳,12%缴费的比例意味着什么,钱又从哪里来呢?应届毕业生职场英语工资网站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专家对这一规定的权威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职业年金是什么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发布:个人缴费4%,单位缴费8%,适当提高基本工资比重国务院办公厅6日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办法》规定,从201X年10月1日起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职业年金基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实行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其中个人缴费实账积累,单位缴费部分依单位性质而定。

《办法》确定了对于基金的积累方式。

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

《办法》的推出,意味着我国养老“并轨”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那么,职业年金是什么,何时开始缴纳,12%缴费的比例意味着什么,钱又从哪里来呢?何时缴职业年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今年就会缴纳,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

湖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配套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将在4月底之前,经省政府批准后报国务院批复。

省人社厅副厅长杨长永介绍,湖南从去年年初开始,对全省196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数据采集工作。

从去年5月起,省人社厅就展开全省个人账户记账情况摸底调查,为启动改革做准备。

怎么缴职业年金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后,长沙公务员小彭对自己“积攒”养老金算了笔账。

他每月除加班费外,工资收入为3000元。

按工资8%的缴费比例每月得缴240元;还有职业年金需按4%缴费,这样,小彭一个月养老保障总缴费金额就达360元。

养老保险改革影响养老待遇的实证研究——基于养老金替代率的分析

养老保险改革影响养老待遇的实证研究——基于养老金替代率的分析

假设 7 :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投 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 :
资管理无需支付额外费用。 (二)新办法“中人”养老保险待遇测算
模型
N ෎础
=
w0

n-1

i=0
(1+
gi
)⋅
1+
sϕ + nf s+n
2
⋅(s + n)%(1)
④参见《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国办发〔2015〕18 号)第九条。 ⑤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以《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 <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 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5〕28 号)为依据。
18 号文、人社部发〔2015〕28 号文等相关政 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假设
策规定,本文作出如下假设 :
“中人”参加工作为 a 年,退休为 b 年,养老
假 设 1 :2014 年 10 月 1 日 至 2014 年 12 保险制度改革实施为 c 年。假设所有的“中人”
月 31 日期间退休的,其退休年度视同为 2015 在改革后都继续参加养老保险计划,因此实际
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为 r,职业年金
假设 4 :全部“中人”在最初入职时就参 缴费率为 β,职业年金投资收益率为 q。基本
加养老保险计划,并且在改革后会继续参加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计发月数均为
新的养老保险计划。
m,过渡系数为 ε。
假设 5 :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按照当地上年
1. 测算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模型
关键词 :养老保险改革 养老金替代率 精算模型 中图分类号:F8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1246(2019)01 - 0092 - 09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替代率问题研究——基于OECD国家的比较分析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替代率问题研究——基于OECD国家的比较分析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替代率问题研究——基于OECD国家的比较分析吕惠娟;刘士宁【摘要】能否实现合理的替代率水平是决定养老保险制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替代率为主要分析工具,详细比较了OECD成员国和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保障水平,比较得出我国存在不同群体间的养老保险待遇差距较大、补充养老保险保障程度有限、养老金调整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路径.【期刊名称】《当代经济》【年(卷),期】2016(000)022【总页数】3页(P87-89)【关键词】养老保险;替代率;OECD【作者】吕惠娟;刘士宁【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北京100029;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正文语种】中文向国民提供合理的养老保险待遇以保证其老年生活质量是一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任务之一。

实践中,通常用替代率来衡量养老保障水平的高低,该指标是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与工资收入的比值。

替代率太高,可能会加重职工的缴费负担和政府的财政压力;替代率太低,意味着劳动者退休后从养老保险制度中获得的收入较少,不能满足其正常的养老需求。

可以说,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水平是否恰当,是衡量这项制度的宏观目标和微观效应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指标。

1、公共养老金的保障水平有限且向低收入者倾斜公共养老金一般由政府管理实施,在绝大多数OECD国家为现收现付制。

根据2015年OECD发布的报告,图1反映了该制度的替代率水平。

在大部分成员国中,公共养老金只是为退休人员提供基本保障。

以平均收入者为例,在OECD成员国中,公共养老金替代率超过50%的仅有9个国家,从高到低依次为:西班牙(82.1%)、奥地利(78.1%)、卢森堡(76.8%)、土耳其(75.7%)、葡萄牙(73.8%)、意大利(69.5%)、匈牙利(58.7%)、芬兰(55.8%)、法国(55.4%)。

另外15个成员国的公共养老金替代率在30%~50%之间,还有10个成员国的替代率低于30%。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降低了工_省略_遇吗_基于替代率水平的测算与分析_薛惠元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降低了工_省略_遇吗_基于替代率水平的测算与分析_薛惠元
———
称社平工资) 月标准为W0 ,个人缴费工资 W0 为当地上年度
———
社平工资的一定比例,即 W0 = d W0 ,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计 发月数为 m,年工资增长率为 g,个人账户收益率为 r,基本 养老保险个人缴费率为 c1 ,职业年金缴费率 ( 包含单位和个 人的缴费率) 为 c2 ,个人所得税税率为 t。

1
+
g)
e -1
n-1 Σ j =0

1
1 +
r)
j
+
退休后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月标准 P1 为: P1 = P基础 + P个账
D

———
d W0
( 1 + g) n -1
瑏瑢
“新人” 基本养老金替代率 RR1 为退休时领取的基本养老
( 3) 养老保险总替代率测算模型
金月标准与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之比,即:
P3
=
c2 d
——— n
W0
Σ
i =1
( 1 + g)
e -1
Σ
1
j=1 ( 1 +
n -1
r) j
( 1 + r) i

考虑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力资本投资比较大、受 教育时间较长,因此假设 2014 年 10 月 1 日制度设立之初 “新 人” 入职参保的年龄 a 为 25 岁 ( 即平均工作年龄为 25 岁) , 根据 《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 《国务院 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 国发 〔1978〕104 号) 、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 技术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 ( 组通字 〔2015〕14 号) 的 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年龄为: 男 60 岁,县处 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 60 岁或 55 岁, 县处级以下女干部和不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 55 岁。另外,考虑到机关事业单位提前退休的情况较少和未来 延迟退休的情况,假定机关事业单位女性退休年龄 b 的取值 范围为 55 ~ 60 岁,男性退休年龄 b 的取值范围为 60 ~ 65 岁。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于养老保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作为一种补充养老保障制度,逐渐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那么,究竟什么是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它又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出台的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保障水平和可持续性方面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生活质量,提高养老保障的多元化和稳定性,职业年金制度应运而生。

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强制性。

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参加职业年金,这是一种法定的义务。

二是补充性。

职业年金是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旨在提高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水平。

三是个人账户管理。

工作人员的职业年金实行个人账户管理,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都计入个人账户。

那么,职业年金是如何缴费的呢?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比例是有明确规定的。

单位缴费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 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 4%。

由单位代扣代缴。

这些缴费全部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职业年金的待遇领取方式也较为灵活。

工作人员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可以选择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也可以一次性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依据保险契约领取待遇并享受相应的继承权。

另外,如果出国(境)定居,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工作人员在职期间死亡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职业年金的基金管理和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职业年金基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投资管理,以实现保值增值。

同时,为了保障基金的安全和规范运作,相关部门会对职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营进行严格监督。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职业年金办法带来了诸多好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适度替代率研究
2008年3月14日,国务院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8]10号)提出“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增强事业单位人才竞争能力,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事业单位建立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①。

职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保障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养老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国办发[2015]18号)(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

《办法》明确,单位缴费按照个人缴费基数的8%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个人缴费直接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我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近年来规模增长较快。

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占全部职工的比重还不到10%,而且设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央企或效益比较好的金融机构。

而针对事业单位职工的职业年金,才刚刚开始试点,职业年金将作为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文选择职业年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替代率与相关因素的影响关系,为职业年金的制度框架和理论研究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对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理论探索是对于研究空白的补充和完善,同时,有利于丰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政策制定理论依据,完善和发展社会保障理论体系。

通过研究职业年金替代率的影响因素,能够更加合理地对职业年金基金进行投资和运营管理,保证职业年金维持在合适的替代率区间,同时,为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为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保障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水平,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并轨为背景,对引入作为养老保险制度补充的职业年金制度进行了研究,主要针对职业年金基金的替代率之间的影响因素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先对中国目前职业年金制度的运营管理进行了分析,其后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替代率和相关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之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年金投资运营对策建议。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理论,说明了文章的研究思路、逻辑框架以及研究方法,提出了本文写作的创
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对文章中涉及到的关键概念进行介绍和界定,并对用到的重要理论进行概述。

第三部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及职业年金现状,主要对中国职业年金基金的概况、运营现状和替代率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

第四部分为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替代率模型及实证分析,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替代率的模型,对替代率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五部分为结论及对策建议,分别从提高职业年金基金投资回报率,提升职业年金基金运营管理水平和完善职业年金缴费筹资模式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