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咏柳人教部编版 (19)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古诗两首咏柳 人教部编版. doc

《咏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咏柳》是首咏物诗。
这首诗前三句描写了柳树之碧绿、柳枝之柔长、柳叶之细巧,而最后一句巧妙地从描写柳树转移到赞美春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多数孩子能熟读,甚至背诵这首古诗了,教学本课时,主要应该帮助孩子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里的思想感情,并且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目标1.学习《咏柳》,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难点: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吟唱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村居》这首诗,谁来唱一唱?2、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就是苏醒,就是温暖,就是繁荣,就是希望。
春的花的世界,是鸟的天堂,是诗的故乡。
春天如此美好,有许多诗人都用优美的诗句赞美春天的美丽,可爱。
3、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1)咏是什么意思?(2)咏柳是什么意思?4、介绍作者。
5、了解柳树。
二.认读生字词,读通古诗1、教师范读古诗《咏柳》。
2、学生自由读诗,碰到生字时认真拼一拼。
3、检查自读情况。
4、介绍多音字5、学习字词。
三、了解诗意,指导朗读。
1、串珠问题。
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咏柳》描绘的是什么景色?表现了春天的什么特点?《咏柳》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2、读诗理解诗意。
指导学习第1、2句,播放柳树的图片。
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
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指导学习第3、4句,播放柳树的图片。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
3、认识设问。
设问,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回答,即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4、知识拓展。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咏柳》教学设计(通用5篇)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咏柳》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咏柳》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下册古诗《咏柳》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咏柳》这是一首咏早春杨柳的诗。
“碧玉”,本是美女的通称,首句便将嫩柳比喻成美人。
“一树高”,有亭亭玉立之意,言其姿态美好。
万条柳丝,自然就是她的裙带了。
一个“高”字,一个“垂”字,状写了她动人的风姿。
转向设问,显得自然,全句是形象化的回答,把这不可捉摸的春风比作能工巧匠手中的剪刀,是它裁出了杨柳的新叶。
全诗构思新颖,语言清婉,形象鲜明,读来饶有趣味。
学情分析:本班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多次接触古诗文,已经有较浓厚的古诗阅读兴趣,因此对这首古诗感觉并不陌生,学习起来并不会很困难。
只是要体会诗中的意境还要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护、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目标:1、会写“咏、碧、妆、裁、剪”5个生字,会写“咏、绦”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等词语。
2、背诵古诗。
3、能够根据注释理解词句,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背诵古诗,能够根据注释理解词句,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注释理解词句,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图片,在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足迹。
2、(教师)写关于嫩柳的一段文字。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和方法:一、导入。
《1古诗二首咏柳》(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咏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写好1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2、学习以恰切、形象的语言说明难以言传的诗的艺术境界的写法。
教学难点:1、在思索揣摩《咏柳》诗句的含义时,再现诗中的形象。
2、学习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解题意,知诗人。
1、同学们,不知不觉中,你们看老师画了什么(指黑板上画的柳树)?(生答师板书柳)2、你眼中的柳树又是什么样的?(生发言,师识机评价学生)3、老师眼里的柳树又是什么样呢?(师边说边画柳叶)我们喜欢柳树,古代有一位诗人也喜欢柳树,他为柳树写了一首诗叫《咏柳》。
(师写咏)4、解题:咏:歌颂、赞美的意思。
师:以前我们学过《咏鹅》是赞美鹅。
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呢?(生:赞美柳树)如果你想赞美雪,可以怎么说?(生:咏雪)师:那赞美春呢?(生:咏春)师:我想赞美什么,我就可用这个“咏”开头为题,去写诗歌,这是诗歌的一种表现形式。
5、带着赞美之情读课题。
(齐读、女生读、男生读)。
6、诗人眼中的柳树是怎么样的?一起走进古诗《咏柳》,去感受诗人眼中的柳树吧!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出示要求: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带拼音齐读生字。
(2)生提醒要注意的读音并带读。
(3)男女生读字。
(4)开火车读(出示去掉拼音的字)(5)对子讨论识记方法并汇报。
(6)生字扩词。
4.游戏:摘苹果,指导书写“剪”要点。
学生练习书写。
5.抽生读古诗。
检查读痛诗句诗情况三、指导朗读,掌握节奏。
1、师示范读。
2、学生自由读,画出节奏,读出停顿。
3、生上板画节奏。
4、学生按节奏练读。
5、指名度6、齐读。
四、细读古诗,感悟意境。
1.细品“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1)(出示柳树和柳枝的图片)师:放眼看去,柳叶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想象说)(2)(出示碧玉和丝绦图)引导学生说。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教案优秀9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教案优秀9篇《咏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1mi★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板书:3 咏柳)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
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
(板书:贺知章)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
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
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
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
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
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
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
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古诗两首咏柳教案精选

《咏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会认本课的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能力目标:读懂诗句,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情感目标: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画面,理解诗句。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柳树图片。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导言: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就是苏醒,就是温暖,就是繁荣,就是希望。
你能背出1-2首你学过的与“春”有关的诗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咏柳齐读课题2、解题(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3欣赏柳树图片边播放图片边描述柳树的样子4、介绍作者二、初读课文,识字1、教师范读古诗,要求: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会认的字,齐读---指读---开火车读三、了解诗句的意思,随文识字1、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
你知道说的是诗中哪句话吗?出示生字“妆”,带拼音读,去拼音读,指读,组词。
2、从树上垂下来无数绿色的枝条,好像是绿色的带子,又对应文中的哪一句话呢?用同样方法学习“丝、绦”3、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对应文中的哪两句呢?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裁、剪”。
4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1)指名读(2)划分节奏读(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四、律动播放咏柳,学生跟着唱。
五、指导写字(指导写碧、丝、绿)1、学生说偏旁结构2、观察笔顺及笔画,说一说提醒大家注意哪一笔。
3、学生练写4、说说注意的地方(高拍仪展示)六、巩固练习1、读词语歌咏咏柳杨柳柳条化妆梳妆打扮丝带铁丝裁剪裁判剪刀剪断2、补充句子-----------------,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古诗两首咏柳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古诗两首咏柳人教部编版教案一:《古诗两首咏柳》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两首咏柳》,培养学生对柳树的感受和理解;2. 培养学生对于古代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欣赏能力;3. 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增强对古诗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会学生正确朗读古诗,理解诗中的意境;2. 帮助学生理解并感受柳树的特点和美丽。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古诗两首咏柳》的教材;2. 准备柳树的图片或真实柳树观察素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让学生观察柳树的图片,了解一下柳树的形态和特点。
2. 询问学生对柳树的印象和感受,引发学生对于柳树的兴趣。
Step 2:学习课文1. 教师给学生朗读课文,并请学生跟读。
调整语速和音调,帮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味。
2. 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3. 学生齐读课文,带着问题读课文,思考柳树在诗中的形象和意境。
Step 3:理解诗意1. 与学生一起讨论课文中描述柳树的句子和词语,通过比喻和描写,理解柳树的特点和美丽。
2. 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到描写柳树的词语或句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Step 4:感悟诗意1. 学生就课文中描写柳树的句子进行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展示自己的想法。
2. 鼓励学生对柳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联想,例如柳树的柔韧性、柳树和春天的联系等等。
Step 5: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写一篇短文或者小诗,描写自己眼中的柳树或者其他喜欢的植物。
2. 可以进行一次户外活动,观察真实的柳树,用自己的眼睛感受柳树的美丽和特点。
3. 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柳树相关的音乐或者视频,增加学生对柳树的感知和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古诗两首咏柳》,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对柳树的喜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观察柳树的真实图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感受柳树的特点和美丽。
小学二年级语文《咏柳》教案【精选10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咏柳》教案【精选10篇】古诗《咏柳》教案1知识目标1、学会读写“碧、垂、丝、裁、剪”五字。
会读“咏、妆、绦”三个字。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诗歌初知诗意。
3、体会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通过课前观察和学习诗歌、练习用两三句话描写春天。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会读写”碧、垂、丝、裁、剪”这五生字。
2、有感晴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了解本诗的大意。
教学方法课前观察,图文结合,反复朗读。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幻灯片第一课时一、观察“咏柳”的插图或幻灯片1.图上画的是什么?(长满绿叶的柳树。
)2.从图上能看出这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3.教师介绍《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
把春景描写得那么美好,是凭借自然景物——柳树,歌颂了春天。
美好的新春,充满了勃勃生机,激起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4.把你看到的春天柳树的样子说—说。
(激情引趣)5.板书课躇。
“咏柳”是赞美柳树的意思。
二、读诗歌1.出示生宁卡片,指名读。
2.借助拼音自读诗歌,要求读通顺。
3.检查读的情况:指名读、小组齐读、互相推荐读。
4.教师范读。
三、初步了解诗文1.看插图或幻灯片,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诗说的意思是什么?2.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然后提出不懂的词语。
3.互相讨论解释不懂的词语:“碧”,绿的意思。
“妆”,打扮的意思。
“垂”,东西的一头挂下来。
四、边读诗文边体会诗中说的是什么五、识记字形、写字引导学生识记字形。
形近字:“载”和“裁”,进行区别;“剪”和“碧”可通过熟字组合加以识记。
“碧”,先写上半部的两个部件,要紧凑,下边的石字居中。
“垂”可以通过教笔顺识记。
“垂”字写法:。
“丝”字要注意字形结构,两个“ ”并排写,千万不要加点,下面一长横把两个“ ”托住。
第二课时一、熟读课文二、了解诗句1.理解第一、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通过看图,看柳树的整体和它的枝条。
了解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像碧玉装饰成的一样。
1.古诗二首《咏柳》(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咏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咏、碧、妆、丝绦、裁剪”这七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碧、绿”。
2、理解“碧玉、一树、丝绦”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感悟“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理解难点词意。
2、通过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七个生字,会认会写五个生字,特别要注意学习“碧、绿”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情景感悟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1.师生对背关于“春”的诗句。
(出示课件)如:人面不知何处去,天街小雨润如酥,桃花依旧笑春风。
草色遥看近却无。
等闲识得东风面,草长莺飞二月天,万紫千红总是春。
拂堤扬柳醉春烟。
师:咱们刚才对的诗都和什么季节有关?(春天)【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已学过的有关“春天”的古诗,来唤醒学生头脑中的诗文储备,让学生在诗词的美妙音律中,在经典诗句的美好意境中,走进生机勃勃的春天,为下面新诗的学习做好热身准备。
】2.揭题,齐读课题。
(播放音乐,出示“柳树”课件)每年春天,柳树是最先发芽、变绿的。
柳芽的嫩绿,象征着生命和活力,是初春时节最美的颜色。
从古至今很多人都被这柳枝的嫩绿、柔美所陶醉,唐代大诗人贺知章也是如此,他写下了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咏柳》(板书课题)3.解题①认读“咏”,读准后鼻音。
(生字卡片)②要记住这个字,你有什么好方法?③“咏”是一个形声字,根据形旁表义的特点,想想它应该与什么有关?那“咏柳”什么意思?④举一反三,运用“咏”:那赞美春天怎么说?赞美梅花呢?过渡:很好,这就叫举一反三,学生字,我们不仅要理解它的意思,还要学会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认本课的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能力目标:读懂诗句,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情感目标: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画面,理解诗句。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柳树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柳树图片: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眼中的柳树吗?
我们都喜欢柳树,古代有一位诗人也非常喜爱柳树,还专门为柳树赋了一首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咏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释题:“咏”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咏柳”就是赞美柳树。
师:是谁要赞美柳树呢?他就是贺知章。
(简介作者)我们就跟随贺知章老先生的脚步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吧。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听配乐诵读录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4.教师把整首诗的停顿画出,学生按停顿自由读诗。
5.学生再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字音。
6.指名读,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A、学习第一、二句。
1.出示:远看柳树的图片,大家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2.多么婀娜的柳树啊,在诗人的眼中,她像什么呢?
(1)指名读。
(2)理解词语:
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绦:一种丝带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而下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
(3)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
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老师相机指导:“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
“绿”字也可读重点。
B、学习第三、四句
1.贺知章老先生慢慢地靠近柳树,不禁发问:不知细叶谁裁出。
2.理解词语:
“细叶”——指柳树新萌发出来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3.这细叶到底是谁裁剪的呢?“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是对上句提出问题的答复,这两句采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把二月的春风比喻成剪刀。
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交流体会: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4.春天是多么有生机呀!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指导朗读。
5.师: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风除了剪出细嫩的柳条外,还会剪出什么?
交流总结:
春风是春天力量的象征,它既能裁出柳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满园春色,裁出繁花似锦的整个春天。
作者不仅赞美了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
(四)诵读全诗,熟读成诵
1.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诗,在读中体会美。
2.师生合作,引读诗句,练习背诵。
(五)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
学生观察讨论:怎样写好它们。
2.老师指导。
绿:左窄右宽,右下部分不是水。
“剪”上下结构,下面是“刀”,不要写成“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六)教师小结。
(七)布置作业。
1.听写词语
2.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本课的生字。
3.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一树高
万条——绿丝绦充满生机
细叶——谁裁出热爱春天
春风——似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