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轴工艺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轴类零件加工设计毕业论文

轴类零件加工设计毕业论文

轴类零件加工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前言 (3)一.轴类零件 (3)二.机械加工工艺 (3)第二节零件的工艺性审查 (4)一.零件的结构特点 (5)二.加工表面及其要求 (5)三.零件材料 (5)第三节进行毛坯的选择 (7)一.确定毛坯类型及制造方法 (7)1.毛坯类型 (7)2.制造方法 (7)二.确定毛坯的形状尺寸及公差 (7)三.毛坯的技术要求 (7)第四节选择基准 (8)一.粗基准选择 (8)二.精基准选择 (8)三.定位基准选择 (8)第五节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9)一.基本加工路线可归纳为四条。

(9)二.加工顺序。

(9)第六节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 (10)第七节选择机床及工艺 (11)一.选择机床 (11)二.选择工艺设备 (11)1.偏心加工工艺 (11)2.螺纹加工工艺 (13)3.选择刀具 (13)第八节确定切削用量 (14)一.背吃刀量 (14)二.进给量 (14)三.切削速度 (15)四.主轴转速 (15)第九节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16)一.工件装夹示意图 (16)二.工艺卡片 (17)毕业总结 (20)致谢 (22)参考文献 (23)第一节前言一.轴类零件轴是穿在轴承中间或车轮中间或齿轮中间的圆柱形物件,但也有少部分是方型的。

轴是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

一般为金属圆杆状,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径。

机器中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就装在轴上。

根据轴线形状的不同,轴可以分为曲轴和直轴两类。

根据轴的承载情况,又可分为:①转轴,工作时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是机械中最常见的轴,如各减速器中的轴等。

②心轴,用来支承转动零件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扭矩,有些心轴转动,有些心轴则不转动,如支承滑轮的轴等。

传动轴,主要用来传递扭矩而不承受弯矩,轴的材料主要采用碳素钢合金钢,也可采用球墨铸铁或合金铸铁(用于铸造一些受力复杂,强度、韧性、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等。

齿轮毕业设计正文部分

齿轮毕业设计正文部分

第1章绪论古老的齿轮技术历史可追溯到3000~5000年以前,几乎和人类文明史同步。

通常,齿轮被视为现代工业的象征,出现在庄严的国徽上。

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齿轮作为机械设备的重要传动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为了适应高速、重载、小型、轻量以及大传动比和其他运动特性的要求,各种新型的齿轮传动机构不断出现。

根据对未来的发展的预测,齿轮制造业在今后几十年里仍将是我国机械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航空、航天、汽车、船舶、铁路机车、冶金、煤矿、工程机械、建筑、起重运输、特种车辆、港口、高科技武器系统、农用机械等诸多行业的飞速发展,齿轮制造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机械问题》中就阐述了用青铜或铸铁的齿轮传递旋转运动的问题,而在此之前,中国早已在农业机械和天文观测领域开始大量使用齿轮机构,1674年,丹麦天文学家罗默首次提出用外摆线做齿轮曲线,从而得到运转平稳的齿轮机构。

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齿轮的制造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开始对齿轮进行大量的研究。

1733年,法国数学家卡米发表了齿廓啮合定律。

1765年,瑞士数学家欧拉建议采用渐开线作为齿廓曲线。

齿轮的研究发展一直追求重载、高速、高精度和高效率,并力求使它的尺寸更小、重量更轻、寿命更长,更经济可靠。

研究齿轮的啮合理论和制造工艺,建立可靠的强度计算方法则是提高齿轮承载能力,延长齿轮使用寿命的基础。

1.1 齿轮强度计算方法的历史回顾随着齿轮性能的不断提高和各种新型齿轮的陆续出现,研究和计算齿轮强度的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从历史上看,齿轮强度的计算一直是用近似公式,已有200余年的时间了。

1785年,Walt提出弯曲强度的概念。

1881年,Hertz提出计算接触强度的理论公式。

1892年10月,Wilfred Lewis在费城工程师俱乐部宣读的论文中首次提出材料力学方法,将齿轮视为悬臂梁,推导出齿根弯曲强度计算公式,并提出齿形系数概念。

轴类齿轮在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工艺-机械工程论文-工程论文

轴类齿轮在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工艺-机械工程论文-工程论文

轴类齿轮在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工艺-机械工程论文-工程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简要叙述轴类齿轮在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工艺的确定关于轴类齿轮在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工艺的确定,本文主要从八道工序来阐述。

第一道工序是进行齿轮毛料的确定。

第二道工序是进行齿轮的粗加工。

第三道工序是进行轴类齿轮的热处理。

第四道工序是进行轴类齿轮的半精加工。

第五道工序是进行轴类齿轮的精加工。

第六道工序是进行轴类齿轮的无损检验。

第七道工序是进行所有工序的检验。

第八道工序是进行轴类齿轮的表面工序处理。

下面进行详细的叙述。

(1)工序一:进行齿轮毛料的确定。

在进行轴类齿轮的生产过程中,齿轮的毛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很多的加工中的因素,例如在加工过程中的加工余量能否满足生产的工艺需要等,在这里,特别是要考虑到齿轮在渗碳和淬火的过程中,非渗碳的表面的加工余量。

因此在进行毛料的确定时,要对余量保护的数值进行充分的考虑。

(2)工序二:进行齿轮的粗加工。

选定毛料完毕后,就要进行齿轮的粗加工的工序。

齿轮的粗加工主要是加工掉加工的余量,为后续的半精加工工序做准备,也是为半精加工做基准准备。

齿轮在进行粗加工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和确定齿轮的加工基准,确定加工基准主要是为了对后续的加工表面进行合理的加工余量的分配。

在齿轮的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的表面和没有经过加工的表面在相对位置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和影响。

在进行齿轮粗加工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齿轮的材料的化学处理。

这种化学热处理通常情况下就是渗碳处理。

渗碳的表面有保护方法。

通常有两种保护方法。

第一种是镀铜的保护方法;第二种是余量加工法。

镀铜保护法就是在没有渗碳的表面上进行一层镀铜处理,之后,渗碳处理和淬火处理同时进行,之后再将镀铜的表面除掉,这样的处理之后,齿轮镀铜的表面就没有含碳层;余量保护法就是在没有渗碳的表面上留足后续加工的加工余量。

之后在渗碳的过程中,齿轮全部渗碳。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范本)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范本)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范本)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课题名称:设计螺旋传输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目录第1章、总述 (4)一、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目的 (4)二、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内容 (4)三、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要求 (4)第2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5)一、减速箱的工作原理 (5)二、电动机的选择 (6)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7)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7)第3章、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9)一、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9)二、带轮的安装与维护 (11)第4章、轴的设计计算 (12)一、从动轴的设计计算 (12)二、从动轴校核轴受力图 (13)第5章、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6)一、从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16)二、主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17)第6章、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8)一、从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18)二、主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19)第7章、润滑的选择 (20)第8章、联轴器及轴承盖的选择 (21)一、联轴器的选择 (21)二、轴承盖的选择 (21)第9章、减速器箱体和附件设计 (22)一、减速器箱体: (22)二、附件设计: (23)小结 (26)参考文献 (27)摘要本次毕业课题设计中的减速机选择的是非标准减速器。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机是位于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机械传动装置。

机器常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部分组成。

合理的传动方案不仅应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而且还要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成本低、传动效率高以及使用和维护方便。

关键词:传动装置箱体齿轮低速轴Abstract The subject of design graduates choose non-standard gear reducer. A cylindrical gear reduce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prime mover and working machin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Machines often the original motivation, transmission and work machine of three parts. Sound transmission programs should not only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work machine, but also reliable operation, simple structure, compact and easy processing, low cost,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s well as easy to use and maintain. Key words: low-speed gear box gear shaft第1章、总述一、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目的(1)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课程的知识去解决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内花键齿轮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分析

内花键齿轮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分析
5.5 机械加工的绿色化 我国当前不管是国家还是人民 在环保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意识,工业作为破坏环境中主要 的部分,绿色发展以及清洁化生产是所有产业发展的主要趋 势。因此,在当前机械加工以及制造中想要让机械加工以及 制造形成一个绿色的产业结构,其实就是让其在工业生产中 对材料能够充分进行利用。当前很多排放都是工业材料使用 不够完全进而造成的残余污染,因此在这方面自动化能够有 效对生产中的各部分消耗进行统筹,从而让生产中不会出现 太多残留,这样就能有效控制污染,让其更好的发展。
其六,花键内孔的位置和齿廓的位置之间存在公差, 对此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在花键轴设计过程中,花键拉拔 后,在主轴车齿轮的外圆和端面上打孔,使其同轴度和跳 动的公差都有所保证[2]。
其七,对于齿面粗糙度有很高的要求,滚齿加工完成 之后,需要进行磨削处理,将车床作为同心轴,作为磨削芯 轴,使得磨削齿面与花键孔保持同心。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Parts
· 151 ·
内花键齿轮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分析
党齐乾曰韩思源曰米振涛曰万国伟
(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郑州 450052)
摘要院内花键齿轮是非常重要的零件,在加工工艺上,不仅要求精度很高,还需要有较强的硬度,为高传动扭矩零件,加工技术的 难度很高。在齿轮箱零件中,内花键齿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针对内花键齿轮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展开研究。
图 1 零件结构产品图
其一,根据变速箱中工件的机械性能要求,选用毛坯 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内部结构问题,要保证内部结构的 耐久性。在工艺加工的过程中,要按照顺序进行,根据加工 需要采用粗加工的方法和精加工的方法,避免导致齿轮的 变形[1]。齿轮箱对噪声是有一定要求的,在加工的过程中, 要减少噪音。在加工齿轮表面的时候,滚齿法是比较好的 方法。

直齿圆柱齿轮的设计及自动化_毕业论文设计40论文41

直齿圆柱齿轮的设计及自动化_毕业论文设计40论文4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武威职业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专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直齿圆柱齿轮的设计姓名xxx学号03010913027指导老师向学校完成日期2011-5-18教学系机械工程系直齿圆柱齿轮的设计及加工工艺摘要齿轮是机械行业量大面广的基础件,广泛应用于机床,汽车,摩托车,农机,建筑机械,工程机械,航空,兵器,工具等领域,而且对加工精度,效率和柔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齿轮加工技术的发展有四个阶段,分别是:公元前400-200年的手工制作阶段,18世纪后的机械仿形阶段,19世纪后的机械范成加工阶段以及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数控技术加工阶段。

齿轮现在国内绝大部分仍采用普通机床加工,精度难以提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到1995年底,我国拥有齿轮机床79485台,其中数控齿轮加工机床仅385台。

齿轮加工机床设备陈旧,其中53%的机床已使用16年以上,已使用了6-15年的机床占31%,只有不到16%的机床使用年限不到15年。

而对齿轮特别是汽车齿轮制造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我国,由于齿轮的质量不能达到图纸要求,致使齿轮箱噪音大,寿命短,从而严重制约了整机的质量,这点在汽车行业表现得尤为严重。

为了满足对齿轮加工中质量和加工效率得要求,从1995年以来大量进口数控齿轮加工机床。

近几年,齿轮加工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一些新工艺:磨料流光整加工工艺,磨珩联合工艺。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齿轮加工技术必定会朝着数控化、智能化、高速化、集成化、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字:齿轮;度圆;剃齿加工目录摘要 (I)关键字: (I)前言 (1)1直齿圆柱齿轮轴的设计 (2)1.1齿轮的基础知识 (2)1.1.1齿轮机构的特点如下: (2)1.1.2齿轮的分类 (3)1.1.3共轭齿廓的重要一种----渐开线齿廓齿轮 (3)1.1.4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外啮合几何尺寸计算 (4)1.2齿轮材料的合理选择 (6)1.2.1满足材料的机械性能 (6)1.2.2满足材料的工艺性能 (6)1.2.3材料的经济性要求 (7)1.2.4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 (7)1.2.5齿轮的技术要求 (9)1.2.6齿轮毛坯 (10)1.3影响齿轮工作平稳性的加工误差分析 (10)1.3.1机械加工的阶段 (10)1.3.2齿形的加工 (10)1.3.3热处理阶段 (11)1.3.4齿形的精加工阶段 (11)1.3.5加工误差分析 (11)2 直齿圆柱齿轮轴的工艺分析 (12)2.1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 (12)2.2齿轮加工方法 (13)2.2.1成形法 (13)2.2.2展成法 (14)2.2.3齿形加工方法比较 (18)2.3齿轮加工方案选择及使用要求 (19)2.3.1齿轮加工方案选择 (19)2.3.2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20)2.4齿轮轴加工工艺过程 (20)谢词 (23)主要参考文献 (25)前言(1)机载测量许多磨齿机因配备了机载测量系统而变得更为精确。

传动轴工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传动轴工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传动轴工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传动轴工艺分析 (2)一、传动轴的工作零件图分析 (2)二、传动轴效果图 (3)三、零件装配图 (3)四、传动轴的加工类型及方法 (4)五、零件的结构分析 (4)六、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5)第三章毛坯及刀具的选择 (7)一、毛坯的选择 (7)二、刀具的选择 (7)三、加工阶段的划分 (8)(一)加工阶段的划分 (8)(二)如此划分加工阶段的目的 (8)(三)热处理 (9)第四章确定加工工艺路线 (11)一、加工次序分析 (11)二、主要加工工序 (11)第五章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13)一、径向工序尺寸及偏差的确定 (13)二、轴向工序尺寸及偏差的确定 (17)第六章切削用量的确定 (21)第七章工时定额的确定 (24)参考文献 (26)致谢 (27)传动轴工艺分析第一章绪论本设计为传动轴的工艺设计,本文从传动轴的选材、加工方法、加工过程中余量的确定、工艺规程、互换性与公差等方面对传动轴做了细致的分析,针对其肯能在加工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数据的形式加以强调。

在现代机加工中虽已不用此工艺过程,但作为学习而言,经典的工艺路线的练习对如何去更好的掌握机械加工这一项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故本文虽是用旧的技术加工零件,但其中的原理还是很值得去讨论研究的。

本设计在起草的过程中多次前往工厂与相关技术人员讨论,发现了很多理论与实际有出入的地方,在这些方面会尽力去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力争做到最合适。

第二章传动轴工艺分析一、传动轴的工作零件图分析此图对所加工传动轴的各项尺寸及各面形位公差的要求做了详细的说明,对各表面粗糙度做了标注,通过此图可以得知此零件的基本信息和如何进行工艺分析。

二、传动轴效果图此图客观的反应了所加工轴的形状及各面各键槽的布局情况,通过此图可以更直观的认识所加工零件。

三、零件装配图此图对所加工轴在实际工作情况中的配合情况做了详细的说明,通过此图可以让人清楚的知道此传动轴的工作情况,更直观的认识此轴在机器中的作用,从而可以更好的对此轴制定更合理的工艺规程。

毕业论文--齿轮的加工-

毕业论文--齿轮的加工-

毕业论文--齿轮的加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课题名称:齿轮的加工方法摘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广泛使用各种机器。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创新出各种新型的机器,因此“机器”也有了新含义。

本设计研究的对象是为机械中常见的齿轮传动、齿轮的校核和基本设计理论、计算方法以及一些零件的选择和维护。

各部分内容都是按照工作原理、结构、强度计算、使用维护的顺序介绍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设计的理解在不断的深化,设计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然而常规的设计方法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机械设计的重要基础。

设计的传动方案满足其工作要求,具有结构紧凑、便于加工、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

【关键词】:齿轮传动设计理论计算过程齿轮校核。

目录一摘要 (1)前言 (3)二齿轮加工工艺 (4)第一章齿轮转动基础知识 (4)第二章齿轮的发展历史及我国齿轮发展现状 (6)第三章齿轮的种类及应用范围 (9)第四章齿轮加工方法及工艺过程 (14)三结束语 (18)四参考文献 (18)前言齿轮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基础零件,其加工质量和加工能力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

实现齿轮加工的数控化和自动化,加工和检测的一体化是目前齿轮加工的发展趋势。

齿轮加工机床系指用齿轮切削工具加工齿轮齿面或齿条齿面的机床及其配套辅机。

齿轮机床按加工原理分为两类,仿形法和范成法(或称展成法)。

仿形法是用刀具的刀刃形状来保证齿轮齿形的准确性,用单分齿来保证分齿的均匀。

范成法是按照齿轮啮合原理进行加工,假想刀具为齿轮的牙形,它在切削被加工齿轮时好似一对齿轮啮合传动,被加工齿轮就是在类似啮合传动的过程中被范成成形的,范成法具有加工精度高,粗糙度值低,生产率高等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范成法按其加工方法和加工对象分为:(1)插齿机:多用于粗、精加工内外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特别适用于双联、多联齿轮,当机床上装有专用装置后,可以加工斜齿圆柱齿轮及齿条。

(2)滚齿机:可进行滚铣圆柱直齿轮、斜齿轮、蜗轮及花键轴等加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信息学院毕业设计齿轮轴的加工工艺学生姓名:李文涛指导教师:高飞所系与专业机电工程系数控技术班级数控104所在学期2010—2013学年学号10040334462013年3 月27 日摘要本设计是关于输出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总体介绍所追踪的典型零件的加工流程,包括毛坯-初检-粗加工-精加工等步骤;所加工零部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及重要配合参数,并完成工件的三维造型。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过程主要包括:分析零件图纸、工艺处理、数学处理、编写零件程序、程序校验。

确定零部件的加工方法和步骤,包括使用设备、装夹方法、工装夹具、加工方位、刀具选择、加工参数选择等。

关键词:零件、工艺、数空加工程序目录摘要 (1)前言 (3)第一章:零件图分析 (4)1、零件图分析 (4)2 零件在生活中的作用: (5)第二章:毛坯的选择 (6)二(1)设计毛坯图 (6)二(2)确定毛坯 (6)第三章加工过程 (8)三(1)1.刀具选择: (8)(1)2.切削用量的选择 (8)三(2)齿轮的加工过程 (9)根据图示数据计算齿轮参数: (9)三(3)基准的概念和分类 (10)1. 设计基准 (10)2. 工艺基准 (10)3. 定位基准的选择 (11)4.粗基准的选择 (11)5.精基准的选择 (11)三(4)加工工艺路线 (12)1 加工阶段的划分 (12)2 各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 (12)3 加工顺序的安排 (12)4 数控车床加工与普通车床加工的区别 (13)5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方案 (13)6. 数控编程的过程 (14)(1) 分析零件图纸 (14)(2 )确定工艺过程 (14)(3)数值计算 (14)(4)编写程序单 (15)(5)制备控制介质 (15)(6)程序调试和检验 (15)7. 程序编制方法 (15)8. 编制程序 (15)制作完成效果图 (18)总结 (19)致谢 (20)前言零件的加工需要有步骤的进行,首先对要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齿轮轴类件的工艺特点首先是它的形面特征多,在基于特征的零件信息描述中可以把它分为主特征:内外圆柱面、齿轮表面等;辅助特征:键槽、小平面、等。

另外,齿轮轴类件加工所使用的机床多,材料及热处理种类也较多。

再者,它的工艺特征如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质量也要求较高。

在机械加工中,每一种零件都有几种加工工艺方法与之对应,根据生产规模、零件整体形状和轮廓尺寸、制造资源等,针对每一特征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及不同材料选择不同加工方法。

画出零件的设计图纸,根据要求进行编程,把程序输入数控机床,通过数控机床把零件加工出来基本工艺过程 1、下料----锯床 2、粗车----车床 3、热处理----箱式炉 4、精车----车床 5、铣键槽----铣床 6、齿面淬火---高频淬火机床 7、磨---外圆磨床 8、成品检验第一章:零件图分析1、零件图分析2 零件在生活中的作用:本零件为汽车变速箱中输出齿轮轴,其功用是传递动力和改变输出轴运动方向。

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

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其技术要求一般根据轴的主要功用和工作条件制定,通常有以下几项:1尺寸精度起支承作用的轴颈为了确定轴的位置,通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IT5~IT7)。

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尺寸精度一般要求较低(IT6~IT9)。

1几何形状精度轴类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是指轴颈、外锥面、莫氏锥孔等的圆度、圆柱度等,一般应将其公差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外圆表面,应在图纸上标注其允许偏差。

1相互位置精度轴类零件的位置精度要求主要是由轴在机械中的位置和功用决定的。

通常应保证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同轴度要求,否则会影响传动件(齿轮等)的传动精度,并产生噪声。

普通精度的轴,其配合轴段对支承轴颈的径向跳动一般为0.01~0.03mm ,高精度轴(如主轴)通常为0.001~0.005mm 。

1 表面粗糙度一般与传动件相配合的轴径表面粗糙度为Ra2.5~0.63μm,与轴承相配合的支承轴径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3~0.16μm。

一(2)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从零件图上看,本零件为回转体零件,结构比较简单,其表面组成为:Φ60、Φ65、、Φ142、Φ75、圆柱面、M16×1.5螺纹, 52×18的槽。

由于传动与装配的要求较高,对于Φ60、Φ65、Φ141、Φ75圆柱面有较高的同轴度要求,μ,其余为粗糙度方面表现在:对于60、 65圆柱表面有较高的要求为Ra0.8m μ,这些在安排加工工艺时也需给予注意。

Ra1.6m第二章:毛坯的选择二(1)设计毛坯图毛坯(锻件)图是根据产品零件设计的,经查《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零件工艺手册》,再考虑到其所要加工的次数,知磨削余量,精车----粗车各余量,粗车余量可选用1mm,精车余量可选用0.5mm。

传动轴磨削余量可取0.25mm 。

毛坯工件长度300mm,工件直径120mm二(2)确定毛坯毛坯的选择和拟定毛坯图是制定工艺规程的最初阶段工作之一,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毛坯的形状和特征(硬度,精度,金相组织等)对机械加工的难易,工序数量的多少有直接影响,因此,合理选择毛坯在生产占相当重要的位置,同样毛坯的加工余量的确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毛坯种类的选择决定与零件的实际作用,材料、形状、生产性质以及在生产中获得可能性,毛坯的制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型材2、锻造3、铸造4、焊接5、其他毛坯。

根据零件的材料,推荐用型材或锻件,但从经济方面着想,如用型材中的棒料,加工余量太大,这样不仅浪费材料,而且还增加机床,刀具及能源等消耗,本零件的主要功用是传递动力,其工作时需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故毛坯应选择锻件,以使金属纤维尽量不被切断。

为达到了批量生产的水平,且零件形状较简单,尺寸也不大,故应采用模锻。

轴类零件的材料,轴类零件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并采用不同的热处理规范(如调质、正火、淬火等),以获得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45钢是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它价格便宜经过调质(或正火)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45~52HRC。

40Cr等合金结构钢适用于中等精度而转速较高的轴类零件,这类钢经调质和轴承钢GCr15和弹簧钢65Mn,经调质和表面高频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50~58HRC,并具有较高的耐疲劳性能和较好的耐磨性能,可制造较高精度的轴。

精密机床的主轴(例如磨床砂轮轴、坐标镗床主轴)可选用38淬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CrMoAIA氮化钢。

这种钢经调质和表面氮化后,不仅能获得很高的表面硬度,而且能保持较软的芯部,因此耐冲击韧性好。

.2 毛坯图的设计毛坯锻件图是根据产品零件设计的经查《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零件工艺手册》再考虑到其所要加工的次数知磨削余量精车----粗车各余量,粗车余量可选用1mm精车余量可选用0.5mm。

传动轴磨削余量可取0.25mm第三章加工过程三(1)刀具选择:选用φ5mm中心钻钻削中心孔。

(普通车床上使用)(2)T0001:95°外圆车刀,从右至左粗车外轮廓和从右至左半精车外轮廓使用,选用带涂层硬质合金,左手刀,主偏角95°外圆车刀,副偏角Kr’=35°,圆角半径为1.5mm。

刀具规格为16X25mm,长为90mm。

(3)T0002:95°外圆车刀,从左至右粗车外轮廓和从左至右半精车外轮廓使用,选用带涂层硬质合金,右手刀,主偏角95°,副偏角Kr’=35°,圆角半径为1.5mm。

刀具规格为16X25mm,长为90mm。

(4)T0003:93°外圆车刀,从右至左精车外轮廓使用,选用带涂层硬质合金,右手刀,主偏角90°,副偏角Kr’=15°,圆角半径为0.2mm。

刀具规格为16X25mm,长为90mm。

(5)T0004:93°外圆车刀,从左至右精车外轮廓使用,选用带涂层硬质合金,左手刀,主偏角90°,副偏角Kr’=15°,圆角半径为0.2mm。

刀具规格为16X25mm,长为90mm。

(2)切削用量的选择背吃刀量的选择背吃刀量的选择背吃刀量的选择背吃刀量的选择齿轮轴零件材料为40Cr,为合金结构钢。

查【数控加工工艺规划】中的国产硬质合金刀具切削用量的参考数值选择如下数据,轮廓粗车循环时选aaaap =p =p =p =4.2 mm;半精车时aaaap =p =p =p =1.25 mm;精车时aaaap =p =p =p =0.25 mm。

主轴转速主轴转速主轴转速主轴转速nnnn的选择的选择的选择的选择车直线轮廓时,查【数控加工工艺规划】表1-15中的参考数值,选粗车的切削速度Vc=70m/min ,半精车Vc=100m/min,精车Vc=120m/min (经过调质处理)。

然后利用公式n=(1000×Vc)/(3.14×d),其中粗车和半精车工件回转最大直径d为140mm ,精车d为60mm ,计算转速n得到:粗车160r/min、半精车230r/min 、精车637r/m i n。

进给速度的选择进给速度的选择进给速度的选择进给速度的选择查【数控加工工艺规划】表1-13中的进给量参考数值和表1-14中的参考数值,再根据加工的实际情况,确定粗车时选取进给量f=0.55mm/r,半精车时选取进给量f=0.25m m/r,精车时选取进给量f=0.16m m/r。

三(2)齿轮的加工过程根据图示数据计算齿轮参数:图纸所给斜齿轮参数为:模数m=4,齿数z=33,压力角a=20度,螺旋角b=9.37度,齿顶圆直径da=141.78mm,齿根圆直径db=133.78mm,则分度圆直径d=m*z=4*33=132m m。

根据齿轮参数选择齿轮加工方法:经查阅资料可选择滚齿的加工方法:滚齿刀具及工作原理蜗杆上螺旋形轮齿与蜗轮的啮合同普通圆柱齿轮啮合一样实现了蜗轮的周向转动同时蜗杆螺旋形轮齿在蜗轮的齿槽内还在沿齿槽方向也是齿向是不停运动的。

这两个运动正好满足了齿面加工切削运动的要求即蜗轮蜗杆的啮合运动可以满足展成法形成切削包络线的要求螺旋形轮齿在被加工齿槽内的移动也可以满足了齿轮齿宽尺寸的切削要求。

蜗轮蜗杆的啮合向滚齿加工的转变蜗轮——被切齿轮蜗杆——滚齿刀具。

刀具的特点为实现顺利切削刀具具有各种切削角度为利于切屑排出刀具上需有容屑槽。

蜗杆向滚刀的转变a)在垂直于螺旋线切线方向开出沟槽起到容屑槽的作用同时形成了滚刀特有的多排刀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