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合集下载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矛盾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容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体体现。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第二,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后果: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深化不断发展的最突出的后果,就是导致并不断加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根源和周期性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为生产过剩;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性出现,这就是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典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几个阶段。

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教学“三部曲”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教学“三部曲”
跃 课堂气 氛 , 又可 以开 阔学生 的视 野 , 丰富学生 的 知识 , 以达 到增强 教学效果 的 目的 。
( ) 三 议论和 讨论
力, 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全面、 正确地理解和把 握教材所 阐述 的基 本 原 理 、 基本 知 识 。主 要 做法 是: 首先提问 3至 5 名学生 , 让他们列举资本主义
过 程的重 要部分
21 0 0年
为典 型案例组织 学生发 表议论 和开 展讨论 。之所 以选择全球 经济 危 机作 为 典 型案 例 , 因为 当前 是
的全球经济危机既与教材 内容紧密相关 , 又是 当 前国际上的重大事件 , 具有代表性, 很有说服力。 这一教学环 节 的关 键之 点 是 : 过组 织 学 生踊 跃 通 发表议论 , 开展热烈 的讨 论 , 导学生 在理解 和掌 引 握课本理 论知识 的前提 下 , 到理论联 系实 际 , 做 学 以致用 ; 对 当前 蔓 延 全球 的 经 济危 机进 行 剖 通过 析和议论 , 学生充 分认 识到 : 使 由资本 主义 国家 的 金融危机演 变而 成 的 当前 的全 球 性 经 济危 机 , 和 12- 1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一样 , 99 93 都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 其本质特 征都 是生产过 剩 , 但这 种 过 剩是 相 对 过剩 而 不 是 绝对 过剩 。资本 主义 经 济 危 机 的 发 生具 有 必 然 性, 要从根本 上消除 资本 主义经济 危机 , 在资本 主 义制 度的范 围 内是 不 可 能 的 , 须 消 灭 资本 主 义 必 制 度才能从 根 本 上 解 决 资 本 主 义 经 济 危机 的 问 题 。这次蔓延 全球 的金融危 机和 经济危 机不仅 给 发达 的资本 主义 国家 经济政 治文化 的发 展带来 了 巨大 影响 , 对广 大 发展 中 国家 的影 响 也是 非 常 大 的 , 过对 当前 的金融 危 机 和经 济 危机 这 一 典 型 通 的案例 的剖析 和议 论 , 够加 深 学 生对 资本 主 义 能 基本 矛盾和经 济危机 基本理 论和基 本知识 的消化 与理 解 , 增强教 学效果 。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市场营销152 8号刘运良1620153968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

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

这样,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公共所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本应由社会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却分别由少数资本家按照各自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私人利益进行管理;共同劳动生产的社会化产品,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于满足社会需要,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私人支配,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

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买卖在时间上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行为,如果有一些商品生产者在出卖了自己的商品后不接着购买,就会有另一些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卖不出去。

同时,在商品买卖有更多的部分采取赊购赊销的方式的情况下,如果有某些债务人在债务到期时不能支付,就会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

但是,这仅仅是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节_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自制案例

第二节_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自制案例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
资本家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生产并占有剩余价 值,他们“生产的扩大或缩小,不是取决于生产和 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不是在 需要的满足要求停顿时停顿,而是在利润的生产和 实现要求停顿时停顿。”
第一,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生产的社会化:
第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1929--1933的大萧条
1929年10月24日,纽约 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 突然从高峰暴跌,正式 拉开了大危机的序幕。
1929年经济危机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 地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股票,整个交易所大 厅里回荡着绝望的叫喊声。这一天成为可怕的“黑 色星期四”(Black Thursday),并触发了美国经 济危机。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29日,交易所股价 再度狂跌。一天之内1600多万股票被抛售,50种主 要股票的平均价格下跌了近40%。危机随即席卷整 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 世界经济大危机。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 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 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 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
第三,产品的社会化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表现:
第一: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
态之间的矛盾。 第二: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 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1637年 郁金香的疯狂

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关系内容摘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资本家在追逐高额利润动机的驱使下,拼命扩大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市场上的商品找不到销路,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衡引发了经济危机。

因此,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词: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私人占有资本主义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其表现为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个别企业的高度组织性、计划性的矛盾以及生产无限发展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这种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以及其他社会矛盾,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

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

这样,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共同所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本应由社会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管理、调控和控制,却分别由各自追求的最大限度利润的私人利益的少数资本家进行管理;共同劳动生产的社会化产品,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于满足社会需要,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私人支配,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

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社会生产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是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运用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运用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运用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经济危机作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周期性现象,确实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以下是一些历史和现实的事实来说明这一点:1.经济周期中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其中包括经济繁荣和经济衰退的交替。

经济危机往往是在经济繁荣阶段过度投资、过度扩张和泡沫化之后的必然结果,这种危机频繁发生并严重影响实体经济。

2.资本积累和利润率下降: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动力是追逐利润和资本积累,然而,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扩大,资本利润率逐渐下降。

资本家为了维持利润率,不断压低工资、削减成本,但这又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和经济增长的放缓,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3.金融化和投机泡沫: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金融机构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泛滥,往往导致过度的投机和金融泡沫。

这些投机行为和金融泡沫最终破灭,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由于投机行为和金融泡沫的破灭而引发的。

4.货币供给和通胀压力: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存在着货币供给的周期性波动,造成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波动。

通胀带来价格上涨,削减了人民的购买力和实际收入,进而导致消费需求减少,产能过剩,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5.社会不平等和社会矛盾: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之一是不平等的财富分配。

财富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而大多数人面临贫困和剥夺。

这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社会不满情绪高涨,使得社会稳定受到威胁,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

总的来说,历史和现实中多次发生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资本的积累和利润率下降、金融化和投机泡沫、货币供给与通胀压力、社会不平等和矛盾等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引发经济衰退和危机。

这些事实表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在矛盾和不稳定性是经济危机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马克思早在一个半世纪之前就一做了深刻的分析,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政治经济矛盾的总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这一基本矛盾集中体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经经济危机。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

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

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又发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国际垄断阶段。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是以强大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后盾以跨国公司为主力军,以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为主要调节机构,以追求全球超额垄断利润为目标,向全球渗透和扩张的资本主义。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作为二战后新科技革命使生产力高度发达,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高度国际化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发展,推动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地向前运动和发展。

1929到1933的大萧条就是一次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大爆发也是资本主义国家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生产一直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生产的盲目性就导致,生产的产品的多少和人民的实际购买能力不符,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没有人能买,导致了巨大的浪费。

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关系

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的关系内容摘要:从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差不多每隔10年左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故称作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后来,还发生过几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其中,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一切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关键词:垄断经济实质三大矛盾由于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的存在,特别是基本矛盾的存在,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和波动,使得基本连续和高速运动的条件经常遭到破坏。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经济危机,又称“经济恐慌”。

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生产相对过剩是这种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就生活资料来说,是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的。

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里,由于各种原因,也曾出现过社会经济的极大恐慌和混乱,但那是一种生产严重不足的危机,而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了。

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

从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差不多每隔10年左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发生一次经济危机,故称作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后来,还发生过几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其中,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一切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有两种表现形式直接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化的大生产使各企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空前地加强了,整个社会生产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阐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

但是,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关系中,社会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的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

这样,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共同所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本应由社会按照社会需求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却分别由各自追求最大限度地利润和私人利益的少数资本家进行管理;共同劳动生产的社会化产品,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于满足社会的需求,却被少数资本家占有,私人支配,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

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表现。

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越高,不断发展的社
会生产力就越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的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是不可避免的。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一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但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者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