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C成果汇报

合集下载

品管圈QCC成果汇报提高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完整率

品管圈QCC成果汇报提高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完整率

圈员3 1 1 3 1 1 3 1 1 1 1 1 1 3 1 1 1 1 1 3 1 1 1 2 3 1 1 1 1 1
圈员4 1 1 1 1 1 3 1 2 2 1 1 3 3 1 1 1 1 3 1 1 1 1 1 3 3 1 1 2 1
圈员打分情况
圈员5 圈员6 圈员7
1
1
1
1
1
1
1
3
1
1
1
1
1
1
9
1
1
1
1
1
1
1
1
1
9
3
1
3
3
3
3
3
3
1
23 √
1
3
1
1
1
1
1 23分1 1
11
1
1
1
1
1
1
1
1
1
9
夜班重夜班病重病人人多多记记不时间住
人 工作能力低
学历低


不住
早交接
新病人入院
认为没必要记
个人素质
危 重
年资 低

身心疲惫 工作忙未记住
特殊情况
工作 态度
班次 人员不足
分管病人
人 床 头
晚交接
徽 一直在纠结圈 徽,所以计划 拟定拖延时间
遇到问题,等 待老师指导
危重病人交接班流程图
开始交班
本次活动 的重点
人员到位
确定病人数
交班者和接
交班者和班接者 班床 者床旁旁交交接 接
交班者口述
交班者口述
接班者查看 病人情况
接班者查看病人情况
带 领交 班者 判断 交班的完整性

64页QCC成果汇报护理品管圈 降低肠内营养住院病人腹胀发生率

64页QCC成果汇报护理品管圈 降低肠内营养住院病人腹胀发生率
学和规范化的指导。
通过本项目的开展,医院护理团 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
践能力。
本项目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 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为病 人提供更加优质和安全的护理服
务。
项目对肠内营养护理的启示与展望
本项目的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应重视肠内 营养住院病人的腹胀问题,加强相关研
医疗资源利用评估
分析医疗费用、住院天数 等指标,评估医疗资源的 利用情况,判断措施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7
标准化与持续改进
标准化操作流程
制定肠内营养操作规范
根据临床实践和最新研究,制定肠内营养操作规范,明确营养液 的配制、输注速度、温度等方面的要求。
培训医护人员
对医护人员进行肠内营养操作培训,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和技术。
针对肠内营养住院病人腹胀问题,开 展降低腹胀发生率的项目具有重要意 义。
腹胀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 肠内营养液的成分、输注速度、温度 等。
项目目的与意义
项目目的
通过优化肠内营养液的成分、输注速度和温度等措施,降低肠内营养住院病人 腹胀发生率。
项目意义
减轻病人的不适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促进病 人的康复;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的管理策略,推动肠内营养支持的优化发展。
不同医院和科室的腹胀发生率 存在差异,提示可能与医疗操 作、护理措施及病人自身因素 有关。
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和有效的 干预措施,使得腹胀问题未能 得到有效控制。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肠内营养液配制不当
如营养液渗透压过高、脂肪比 例不合理等,可能导致腹胀。
输注速度过快
快速输注肠内营养液可能导致 肠道负担加重,引发腹胀。

64页QCC成果汇报护理品管圈 降低肠内营养住院病人腹胀发生率

64页QCC成果汇报护理品管圈 降低肠内营养住院病人腹胀发生率

腹胀发生的影响因素
肠内营养液成分
高渗、高脂、高糖的肠 内营养液容易引起腹胀

肠内营养液温度
过冷的肠内营养液会刺 激胃肠道,导致腹胀。
肠道蠕动减慢
长期卧床、年龄较大、 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导 致肠道蠕动减慢,容易
引起腹胀。
肠道炎症
肠道炎症可导致肠黏膜 水肿、渗出,影响肠内 营养液的吸收,进而引
发腹胀。
进一步加强培训。
预防措施的执行力度仍有待加 强,部分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
中存在疏忽。
缺乏对肠内营养病人腹胀发生 原因的深入研究,需要进一步
探讨其根本原因。
下一步计划与展望
下一步计划
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肠内营养病人腹胀相关知识的培训,确保每位医护 人员都能熟练掌握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对执行不力的医护人员进行提醒和指导 。
成果汇报
汇报形式
汇报时间
通过PPT、展板、宣传册等多种形式 ,向医院领导、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 汇报QCC活动的成果。
选择合适的时间,如医院内部会议、 学术交流会议等,进行成果汇报。
汇报内容
包括QCC活动的目标、实施过程、实 施效果、效益评估等方面的内容,重 点突出腹胀发生率降低的成果。
效益评估
经济效益评估
明确职责
小组各成员分工明确,负责不同的工 作内容,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主题选定
问题识别
通过临床观察和文献回顾,识别出肠内营养住院病人腹胀发 生率较高的问题。
重要性评估
评估该问题对病人健康和医疗质量的影响,确定其重要性。
活动计划制定
目标设定
设定降低肠内营养住院病 人腹胀发生率的明确目标 。
策略制定

54页QCC成果汇报护理品管圈 提高病人健康宣教的知晓率

54页QCC成果汇报护理品管圈 提高病人健康宣教的知晓率

沟通障碍
在团队内部和与病人之间 的沟通中,存在一定的语 言和文化障碍,影响了宣 教效果。
持续改进意识不强
部分团队成员对持续改进 的重视程度不够,需要进 一步加强培训和引导。
对策与改进建议
加强资源整合
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确 保各项改进措施得到有效 实施。
强化沟通培训
定期开展沟通技巧培训, 提高团队成员和病人之间 的沟通效果。
05 附录与参考资料
附录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病人访谈记录] [附录3:培训课程资料]
参考资料
[文献1
关于健康宣教的最新研 究]
[文献2
护理品管圈在提高病人 满意度方面的应用]
[文献3
病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与实践]
THANKS
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如护理人员、时 间、物资和经费等,确保活动的高效 开展。
分工
明确圈员们的职责和分工,充分发挥 各自的专业优势,共同完成品管圈活 动任务。
03 结果与成效
实施前状况
01
病人对健康宣教的知晓率较低,仅为50%。
02
护理人员对健康宣教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性 的培训和指导。
03
健康宣教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和趣 味性。
54页QCC成果汇报:护理品 管圈 - 提高病人健康宣教的
知晓率
目录
Contents
• 项目背景与目的 • 方法与实施过程 • 结果与成效 • 讨论与建议 • 附录与参考资料
01 项目背景与目的
项目背景
当前医疗环境下,病人对健康宣教的 需求日益增长,但实际知晓率却不高 。
护理品管圈的成立旨在解决这一问题 ,提高病人健康宣教的知晓率。
的知晓率而努力。

QCC二期成果汇报

QCC二期成果汇报

QCC二期成果汇报引言本文档为QCC(质量控制圈)二期成果汇报,总结了我们团队在本次质量改进项目中所取得的成果和收获。

在本期质量改进项目中,我们团队面临了一系列质量问题和挑战,通过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成功地促进了质量的提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以下是我们的成果报告。

问题定义在本次质量改进项目开始之前,我们对现有工作流程和产品质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我们发现以下主要问题:1.缺乏明确的质量指标和目标。

由于缺乏明确的质量目标和指标,我们无法准确评估当前产品质量的水平,也无法确定改进的方向和重点。

2.工作流程不够规范。

我们团队的工作流程缺乏标准化,每个团队成员对工作的理解和执行方式存在差异,这导致了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

3.没有有效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

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们缺乏一套系统的方法和工具来进行分析和解决,导致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实施:1.确定明确的质量指标和目标。

我们团队制定了一套详细的质量指标和目标体系,通过定期评估和监控质量指标的达成情况,我们能快速了解质量状况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规范工作流程。

我们根据过去经验和最佳实践,制定了一套标准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个团队成员在工作中能够按照同一套标准进行操作,减少因操作差异而引起的问题。

3.引入问题分析和解决工具。

我们引入了一套完整的问题分析和解决工具集,包括如Ishikawa图、5W1H分析法等,帮助团队成员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定位问题根本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成果展示通过以上的解决方案的实施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成果:1.提升了产品质量水平。

通过引入明确的质量指标和目标体系,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有效降低了产品的缺陷率,并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2.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规范工作流程使得团队成员能够更加高效地配合工作,减少了重复和无效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QCC成果汇报护理品管圈 提高手术后器械预处理正确率

QCC成果汇报护理品管圈 提高手术后器械预处理正确率

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
引进先进的清洗设备和消毒设备,提 高器械清洗和消毒的效率和质量,减 少人为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如 超声波清洗、高温高压消毒等,进一 步提高器械预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采用智能化的监测和追溯系统,对器械预 处理的每一步操作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记 录,确保处理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
清洗质量
实施前清洗不合格率为5%,实施 后降低至1%以下。
消毒效果
实施前消毒不合格率为3%,实施后 未出现消毒不合格情况。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问题
部分医护人员对器械预处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 预处理不正确或遗漏;部分老旧器械难以彻底清洗 ,影响清洗质量。
改进措施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器械预处理 意识和技能水平;对老旧器械进行更新或改进清洗 方法,确保清洗质量达标。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 机制,定期对器械预处理情况进行抽查和评估,及 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作用 提升员工参与度和积极性 改进工作流程和效率
品管圈的定义和作用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促进团队建设和组织文化的发展
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目标和计划
目标 提高手术后器械预处理正确率
降低器械损坏和污染的风险
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目标和计划
• 提升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意识
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目标和计划
计划 组建品管圈小组,明确成员职责
调查现状,分析器械预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目标和计划
制定改进措施,并进行实施
定期检查、评估改进效果,并持续改进
03
手术后器械预处理现状分析
Chapter
器械预处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QCC品管圈成果汇报模板

QCC品管圈成果汇报模板
床边综合能力是指责任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找出该病人的护理要点,准确把握病人的整体状况,及时发 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了护士敏锐的观察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体现人文关怀和灵活性,得到病 人更多的信任和配合。
责任护士床边综合 能力合格率
=
责任护士床边综合能力考 核90分以上的人次
考核的责任护士总人次
参考文献
金玉梅、章晓军 床边考核模式在新护士综合能力考评中的应用《护理学报》 2016年04期 凌玉 从护士执业考试看新毕业护士的在职培训《中华护理杂志》 2012年03期
吴旭丽、连瑶、蔡琳 对新护士实施个案模拟实 践考核的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年16期
2
选题理由
对患者而言
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优 质的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痛 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第五部分
目标设定
5 目标值设定
床边综合能力合格率
改善幅度: 20%
现状值
目标值
目标值
=
现况值+(1-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
57%+(1-57%)× 70%×65.2%
=
77%
第六部分
原因分析
6
原因分析
头脑风暴
针对统计出的主要原因,东七病区全体成员展开了头脑风暴,利用鱼骨图分析了主要因与非主要 因,详细结果见下表
1 圈名圈徽的含义
彩虹圈
温暖的阳光:寓意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患者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对疾病的 愈后充满希望,同时也寓意我们的护理品质在持续质量改进中不断的提升, 我们的护理前景充满希望。
三颗紧密相连的心:代表了我们东七护士紧密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用我 们的真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给予患者关心、关怀与呵护。

第二期QCC成果汇报(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

第二期QCC成果汇报(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

术前 评估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对策一
对策三
规范操作
对策四
对策拟定与实施
对策二
导管维护
沟通宣教
穿刺部位
选择粗直,血流量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
首选前臂掌侧
忌皮肤破损
避开关节
美国INS指南标准: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 尽量选择最细、最短的导管
对策实施之一术前评估
1.29
42.45
4.25
2.96

2
工作热情
23.55
2.36
45.35
4.54
2.18

3
责任与荣誉
17.55
1.76
36.65
3.67
1.91

4
沟通配合
25.85
2.59
41.55
4.16
1.57

5
愉悦感
21.5
2.15
41.50
4.15
2.00

6
团队凝聚力
28.50
2.85
48.50
4.85
2.00

7
解决问题能力
24.50
2.45
45.60
4.56
2.11

8
忠诚度
14.20
1.42
43.80
4.38
2.96

9
品管手法
10.00
1.00
38.75
3.88
2.88

标注
由圈员10人评分,每项最高5分,最低1分,总分5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