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融保险)第七章金融工具会计(全)
国际会计课后题答案第七章,第八章整理版

一、讨论题7.1比照本章引述的金融工具的3个定义,说明各自的特点。
经济学家和金融界所举的定义都把金融工具界定为金融领域运用的单证:史密斯的定义把金融工具表述为“对其他经济单位的债权凭证和所有权凭证”,而《银行与金融百科全书》的定义中列举了金融领域运用的各种单证。
FASB和IASC所下的定义基础是一致的,都把金融工具界定为现金、合同权利或义务及权益工具。
IASC 的定义较清晰,在指明金融工具是“形成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另一企业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后,又分别就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下了定义。
7.2比照本章引述的衍生金融工具的4个定义,说叫各自的特点。
OECD的定义指叫衍生金融工具是“一份双边合约或支付交换协议”,ISDA定义中的表述是“有关互换现金流量和旨存为交易名转移风险的双边合同”。
后名的表述更清晰。
两个定义都着币指明衍生金融工具价值的“衍生性”,并指明可作为衍生价值的基础的标的。
两者都列举了各种不同的标的。
FASB和IASC所下的定义基本上是致的,更便于作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会计处理所依据的概念。
讨论时可参照教本中归纳的6项最基本的特征展开〔本章教学要点〔二〕第3点中的(2)也有简括的表述〕。
7.3区分金融资产和负债与非金融资产和负债项日是否等同于区分货币性资产和负债与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项日?请予以说明。
不等同。
形成收取或支付现金或另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或义务,是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最摹本的特征,以此〔合同权利或义务〕区别于非金融资产和负债〔参阅教术7 2 1〕,而货币性资产和负债与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的区分则是根据这些项目对通货膨胀影响或汇率变动的不同反应而作出的。
二者是完全不相下的两种分类法。
更为币要的是,不要把“货币性金融资产和负债”与“货币性资产和负债”这两个概念相混淆。
前名是指“将按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或支付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只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特定类别。
7.4衍生金融工具品目繁多,但其基本形式不外乎:(1)远期合同;(2)期货合同:〔3)期权合同:(4)互换〔掉期〕合同。
金融工具会计处理详解

(2)根据正式书面文件载明的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对金融 负债组合或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进行管理和业绩评价,并在企业内部以此为基础 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 发行该非衍生金融工具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 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目录
PART 1 金融工具概述 PART 2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分类 PART 3 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 PART 4 金融工具计量 PART 5 金融工具减值 PART 6 金融工具重分类 PART 7 金融资产转移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发行优先股合同设定的条件会导致该优先股 不能分类为所有者权益的因素是( )
A.5年重置利率 B.股利推动机制 C.甲公司控股股东变更 D.投资者有回售优先股的决定权
二、A复DD合金YO融U工R具TITLE HERE
ADD YOUR TEXT
【复合金融工具处理原则】:
➢ 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 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 量的,该变量不应与合同的任何一方存在特定关系。
➢ 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者与对市场因素变化预期有类似反应的其他合同 相比,要求较少的初始净投资。
➢ 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
基于金融工具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种权利,常见的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 期货合同、互换合同和期权合同等。
请输入你的标题
金融企业会计第7章保险业务

三、财产保险准备金的核算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核算: (一)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核算: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科目:负债类科目, 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科目:负债类科目,用来核算保险公司按规定提取 的非寿险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的非寿险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科目:损益类科目, 2、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科目:损益类科目,用来核算保险公司提取非 寿险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再保险合同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寿险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再保险合同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账务处理: 账务处理: 每日提取时: 1、 每日提取时: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借: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财产基本险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贷: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财产基本险 资产负债表日,重新精算调整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2、资产负债表日,重新精算调整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借: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财产基本险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贷: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财产基本险 期末结转: 3、期末结转: 借:本年利润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贷: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财产基本险
二、赔款支出的核算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
1、“赔款支出”:损益类科目,公司财产保险、意外伤 赔款支出” 损益类科目,公司财产保险、 害保险、1年期以内的健康保险业务按保险合同约定支付 害保险、 的赔款。 的赔款。 预付赔付款” 资产类科目。 2、“预付赔付款”:资产类科目。公司在处理各种理赔 案件过程中按照保险合同约定预先支付的赔款。 案件过程中按照保险合同约定预先支付的赔款。 损余物资” 该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 3、“损余物资”:该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用来核算保 险公司按照原保险合同约定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后取得的 损余物资成本。 损余物资成本。 应收代位追偿款” 资产类科目, 4、“应收代位追偿款”:资产类科目,用来核算保险公 司按照原保险合同约定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后确认的代位 追偿款。 追偿款。
第七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 确认与计量阶段的标志为:
SFAS125#——金融资产转让与清偿和债务清偿会计;
SFAS133#——衍生金融工具和套期行为会计。
• 1.4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特征与内容
• (1)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现状
•
参见教材P149
• (2)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特征
① 服从基本金融工具会计的特征;
• (4) “金融工具”的定义 • 1) FASB的定义
金融工具是指现金,表示对另一主体拥有所有权的 书面文件,以及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合约: ➢ A 合约一方当事人有义务赋予对方当事人现金或其他金 融工具;或有义务在潜在不利的条件下与对方当事人交 换金融工具。 ➢ B 合约一方当事人有义务赋予对方当事人现金或其他金 融工具;或有权利按有利于对方当事人的不利条件,与 其交换金融工具。
灵活性大;
第七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但流通性差。 • 3)金融互换(Financial Swap) • 定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经专业性的磋商后,
按一定条件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不同金融工具的交换, 从而在一定时间内互相发生一系列款项收付的金融交 易。 • 主要包括货币互换、利率互换等。 • 特点:金额一般较大;
容基本一致; • e 都较原则,富有弹性。
第七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 3)CAS的定义 金融工具,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
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 所以其构成如下: • ①金融资产 • ——企业持有的,构成其他单位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的,以合同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货币性资产。包括: ➢ 现金; ➢ 持有其他单位的权益工具; ➢ 从其他单位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
第七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2020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章节备考练习:金融工具含答案

2020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章节备考练习:金融工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0×4年2月5日,甲公司以7元1股的价格购入乙公司股票100万股,支付手续费1.4万元。
甲公司将该股票投资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0×4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价格为9元1股。
20X5年2月20日,乙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甲公司获得现金股利8万元;3月20日,甲公司以11.6元1股的价格将其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全部出售。
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因持有乙公司股票在20×5年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A、260万元B、468万元C、268万元D、466.6万元2、甲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6月10日以每股10元的价格(其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6元)购进某股票30万股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6月30日该股票价格每股9.5元;7月10 日收到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8月30日以每股12元的价格将该股票全部出售。
2009年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损益的影响为()。
A、20万元B、-20万元C、0D、-12万元3、2013年11月8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850万元取得一项股权投资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2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5万元。
则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为()。
A、850 万元B、830万元C、845万元D、840万元4、天宇公司从二级市场上以每股1.6元的价格购入某公司200万股股票,其中包含了每股0.1元的现金股利,另支付相关手续费3万元,天宇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则天宇公司这部分股票的初始入账价值为()。
A、323万元B、300万元C、297万元D、303万元5、甲公司于2010年2月10日,购入某上市公司股票10万股,每股价格为15.5元(其中包含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每股0.5元),享有该公司2%的股权。
甲公司购买该股票另支付手续费等10万元。
2020年(金融保险)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

(金融保险)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浅析工商企业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壹、工商企业金融资产的种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就交易性金融资产而言,它是企业在近期内出售而购买或持有,包括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以及进行投机的期货投资等。
其特点:壹是必须有活跃市场报价,这是随时变现的前提;二是以赚取价差为目的。
工商企业现行资产中的各项短期投资就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指不准备在到期前出售的金融资产。
其特点:壹是必须有明确的期限和固定到期日;二是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三是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这壹般以企业管理层的书面承诺文件为依据。
实务中,传统意义上的长期债券投资,包括购入的政府债券、金融机构债券、X公司债券等,企业计划持有至到期的,就属于本类金融资产。
3.贷款和应收款项:作为金融资产,这里的贷款主要指工商银行的放出贷款、购入贷款(如我国四大国有银行所属资产管理X公司从银行取得的不良贷款)等。
对工商企业来说,贷款资产壹般没有,大量存在的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应收及预付款,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
这类金融资产的特点是: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无活跃市场。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上述三类以外的金融资产,包括在活跃市场有报价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对子X公司、联营或合营企业的股权投资除外)以及出于风险管理头寸考虑而直接指定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有的采用公允价值,有的采用摊余成本;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有的计入当期损益、有的则作为调整权益处理。
这将在后面说明。
为了防止企业操纵,CAS22规定,企业的金融资产必须在初始确认时将其归入上述四类中的壹种;除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壹定条件下可进行相互划转(称为重分类)外,其他各类金融资产类别壹经确定,不得重新分类。
注册会计师-《会计》英语基础讲义-专题七 金融工具(14页)

专题七金融工具目录01 考情分析02 词汇归纳总结03 重点、难点讲解04 同步系统训练考情分析金融工具在注会考试中属于非常重要的章节,经常结合会计差错、日后事项、递延所得税等在综合题中进行考查。
在复习备考中应当重点复习金融资产的重分类、金融工具的后续计量、金融资产减值、金融资产转移等内容。
词汇归纳总结重点、难点讲解考点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一)金融资产的分类The classification of financial assets金融资产一般划分为以下三类:Financial assets could be generally categorized into 3 groups: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 measured at amortized cost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资产:If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are satisfied at the same time, financial assets should beclassified as financial assets measured at amortized cost:(1)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The business mode of managing this financial asset by the enterprise is collecting cash flow from the contract as the target.(2)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The contract terms of the financial asset stipulate that the cash flow generated on a specific date is only for the payment of principal and interest on the basis of outstanding principal amount.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 measured at fair value and changes recorded into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或:Financial assets at fair value through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If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are satisfied at the same time, financial assets should be classified as financial assets at fair value through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1)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The business mode of managing this financial asset by the enterprise is not only collecting cash flow from the contract as the target but also selling the financial asset as the target.(2)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2020年CPA 会计 第7章(金融工具)

第一节金融工具概述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金融工具包括金 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其中,合同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不采用书面形式。实务中的金融工具合同通 常采用书面形式。非合同的资产和负债不属于金融工具。例如,应交所得税是企业按照税收法规规定 承担的义务,不是以合同为基础的义务,因此不符合金融工具定义。
6
【重难点解析】
2、本章讲了哪些内容?讲了金融资产、金融负债、自身的权益工具以及套期会计。其实核心还 是金融资产,就是企业自身持有的各种金融资产该如何分类?该如何去进行会计计量?而对于金融负 债和权益工具,虽然花了一章节来讲解,实则不重要,也就干了一件事情,就是一份融资类的协议, 到底是应该算企业的负债还是算企业自身发行的权益工具,因为在金融大爆炸时代,为了规避监管或 者其他需要,经常“明股实债”或者“明债实股”,这样就需要借一双“慧眼”去识别到底是负债还 是权益,当然也是简单了解即可。至于套期会计,主要是解决衍Th资产的会计记账问题,是2019年教 材新增,或许会有考点,但是我认为金融工具章节的可考点很多,套期会计反而就不是那么重要的出 题点。
8
【重难点解析】
(3)除了(1)和(2)之外的其他方式,比如持有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售赚取差价 第一种我们就可以考虑记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第二种我们就可以考虑记入“以公 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那么剩下的就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 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上面的表述并不是最严谨的表述,但是却是帮助你们尽快入门的好方法,这样在后面的学习中你 们才不会被这些专业术语给带跑。
13
第一节金融工具概述
常见的衍Th工具有期权、期货、远期、互换等。例如我们熟悉的股指期货和大宗商品期货(例如 铜、铝、锌、黄豆、玉米、棉花等),通过缴纳较小比例的保证金,进入一个较大金额的期货合同, 获取一个较大的杠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保险)第七章金融工具会计(全)导读一、2013年大纲的变化1、由2012年的8章增加到9章2、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内容在形式分离 3二、复习策略1、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每章的线索,对教材进行概括。
2、课后在复习主要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应做适当习题以巩固每一章内容。
3、用历年真题强化训练,把握做题时间。
三、教材内容的涉及的会计准则知识点第七章金融工具会计[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一)掌握金融工具的类型(二)掌握金融资产和金融负馈的分类、采用实际利率确定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方法以及各类金融工具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三)掌握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的会计处理(四)掌握金融资产转移是否终止确认的分析和判断,及其相应的会计处理(五)掌握套期保值的原则、方式和实际操作(六)掌握各类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七)掌握股权激励计划的拟定、审批和实施程序(八)掌握股权激励业务的会计处理(九)了解股权激励的方式和实施股权激励的条件一、金融资产概念:金融工具P337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如企业发行的债券、股票:金融工具的种类1、基础金融工具: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应付、债券、股票。
2、衍生金融工具:期权、期货、远期合同、利率互换等。
一、金融资产1、金融资产的内容:企业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债权和对外投资等资产。
2、金融资产的分类P339初始确认的分类:金融资产按照企业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要求,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4类。
例【7-1】甲公司为制造业企业,为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率,甲公司20 x8年度进行了以下投资:(1)1月1日,购入乙公司于当日发行且可上市交易的债券100万张,支付价款9500万元,另支付手续费90.12万元。
.该债券期限为5年,每张面值为100元,票面年利率为6%,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度利息。
甲公司有充裕的现金,管理层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
(2)4月10日,购买丙公司首次发行的股票100万股,共支付价款800万元。
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后,对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丙公司股票的限售期为1年,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时没有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没有随时出售丙公司股票的计划。
(3)5月15日,从二级市场购买丁公司股票200万股,共支付价款920万元,取得丁公司股票时,丁公司已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6元。
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票后,对丁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甲公司管理层拟随时出售丁公司股票。
本例中,甲公司取得乙公司债券时应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取得丙公司股票应该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丁公司股票时应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P342(1)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得与其他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
(2)持有至到期投资如果违背原来意图,将一部分债券中途出售,且比重较大。
应将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且在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不得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
每期期末应对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应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并在以后连续两个完整会计年度都不得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
3、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1)初始计量原则: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2)公允价值确定的方法A.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未领取的债券利息B.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买价+交易税费-已到期未领取的债券利息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买价+交易税费-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D.贷款和应收款项:公允价值=应收未收的金额4、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及会计处理(1)原则公允价值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按照期末公允价值计量,相邻期间公允价值变动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处置时结转到“投资收益”科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期末公允价值计量,相邻期间公允价值变动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科目。
处置时结转到“投资收益”科目。
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期末摊余成本=账面余额-坏账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初始成本+折价摊销-溢价摊销-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2)应用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①会计科目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反映债券面值)---利息调整(未摊销的折溢价)---应计利息(已计提的未到期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上述账户的备抵账户)②账务处理(注重确认、计量)A.取得投资时的确认:划分资产类别B.取得时的初始计量:初始成本=买价+相关税费-已到期未领取的利息P346 例【7—3】甲公司为制造业企业,20×0年1月1日,支付价款1 000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 250万元,票面年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利息为59万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
合同约定,该债券的发行方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
甲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
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
计算实际利率R:59×(1+R)-1+59×(1+R)-2+59×(1+R)-3+59×(1+R)-4+(59+1 250) ×(1+R)-5=1 000万元,由此得出R=10%。
注:*为数字四舍五入取整;**为数字考虑了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尾数。
根据上述数据,甲公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金额单位:万元):(1)20×0年1月1日,购入债券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250贷:银行存款 1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50 (2)20×0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借:应收利息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1贷:投资收益100 借:银行存款59贷:应收利息59 (3)20×1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借:应收利息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5贷:投资收益104 借:银行存款59贷:应收利息59 (4)20×2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借:应收利息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0贷:投资收益109 借:银行存款59贷:应收利息59 (5)20×3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借:应收利息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5贷:投资收益114借:银行存款59贷:应收利息59(6)20×4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和本金等借:应收利息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9贷:投资收益118借:银行存款59贷:应收利息59借:银行存款 1 25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250 【例7-4】接【例7-3】假定甲公司购买的债券不是分次付息,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利息不是以复利计算。
此时,甲公司所购买债券的实际利率R计算如下:(59+59+59+59+59+1 250)×(1+R)-5=1 000,由此得出R≈9.05%据此,调整上述表中相关数据后如表:注:*为数字考虑了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尾差2.85万元。
根据上述数据,甲公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1)20×0年1月1日,购入债券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250贷:银行存款 1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50(2)20×0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59——利息调整31.5贷:投资收益90.5(3)20×1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59——利息调整39.69贷:投资收益98.69(4)20×2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59——利息调整48.62贷:投资收益107.62(5)20×3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59——利息调整58.36贷:投资收益117.36(6)20×4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本金和名义利息等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59——利息调整71.83贷:投资收益130.83借:银行存款1545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9——应计利息295C.期末,计提利息,确认投资收益,确定期末摊余成本。
应收利息或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本期摊销折溢价=实际利息-名义利息(取正数)期末债券的摊余成本=本期期初摊余成本-本期溢价摊销+本期折价摊销D.因违背原有意图或财务能力变化,出售较大比例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剩余部分应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换日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处置该资产时结转“投资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日公允价值)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借贷方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P351【例7-6】重分类20×5年7月1日,甲银行从二级市场平价(不考虑交易费用)购入一批债券,面值1 000万元,剩余期限3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20×6年7月l日,出于提高流动性考虑,甲银行决定将该批债券的10%出售。
当日,该批债券整体的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分别为950万元和1 000万元。
假定出售债券时不考虑交易费用及其他相关因素,甲银行出售该债券时账务处理如下(金额单位:万元):(1)20×6年7月1日,出售债券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95投资收益 5贷:持有至到期投资l00(2)20×6年7月1日,重分类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9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5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5持有至到期投资90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①会计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债券:反映其面值;股票:反映初始成本)----利息调整(债券溢价或折价)……适用于债券----应计利息(债券已经计提的利息)……适用于债券----公允价值变动(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调整的金额)----减值准备②账务处理①持有期不确定的债券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比照“持有至到期的投资”,期末增加一个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比较后的调整分录。
当期末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时,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当期末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如果没有减值迹象,做相反分录。
②持有的上市公司少量股票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取得投资,按照公允价值计算初始成本=买价+税费-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初始成本)应收股利贷:银行存款B.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投资后的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C.收到发放的股利,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股利D.期末,公允价值>当前账面价值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公允价值<当期账面价值,但是没有减值迹象的,作上述相反的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