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跃彩于夏月(附文体详解及范文展示)
全国高考最新预测作文及范文7篇2023

全国高考最新预测作文及范文7篇2023全国高考最新预测作文及范文(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只要你有树的种子,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
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在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材。
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位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结合上述材料,请围绕“成长标准”谈谈你自己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属于单则具有哲理性的材料作文。
考生首先要做的是提取材料中阐述的哲理性内涵——成长的标准。
据材料中的第一个句号内容“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
”可知,其哲理性内涵之一是“要学会自力更生,自我成长”;据材料中的第二个句号内容“活着死了都有用”可知,其哲理性内涵之二是“无论生死,都要产生自己的价值和追求的信仰。
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信仰,最终还是取决于自我,与一切环境无关。
”此作文题的驱动任务很简单,即“结合上述材料,请围绕“成长标准”谈谈你自己的思考。
”,也就是说,要求考生不能脱离材料侃侃而谈,还要结合上述分析出的两个哲理性内涵,再围绕“成长的标准”进行立论。
【佳作赏析】以我之卓越,成国之风景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时代青年,国之栋梁。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棵树,信仰就是那种子,榜样就是那养分,卓越的人生就是一道风景。
在青年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应秉持信仰,汲取养分,以我之卓越,成国之风景。
奠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唐代魏征曾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人生如树,信仰做种;人生如泉,信仰为源。
信仰是人生的根本,信仰决定人生远行的方向。
携信仰前行,黄文秀、石磊等大学生村官在扶贫一线不忘初心;携信仰前行,南仁东用尽生命所有的光,点亮中国“天眼”;携信仰前行,更多的医务人员递交了奔赴抗“疫”一线的请愿书;携信仰前行,歌手韩红奔波在抗“疫”一线,打通了一条充满爱与温暖的《天路》……他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他们活着是风景,死后是栋梁。
菜根谭全文附译文[1]
![菜根谭全文附译文[1]](https://img.taocdn.com/s3/m/12c71afd0242a8956bece4ea.png)
菜根谭全文附译文似和风细雨涤荡心灵,一部《菜根谭》汇集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以精练明隽、雅俗共采的文字道出了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本书编译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对《菜根谭》以通俗直观的解释,加上工笔大师王丹先生的绘画珠联璧合,白纸黑画凝聚万里山川之气,言语之中宛见古贤之心。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
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菜根谭》博大精深,妙处难以言传,须有心人在工作之余,沏一杯清茶,静静的品位,菜根会越来越香,心智会越来越高。
细味此书,一则重温人间那种已被淡忘了的真趣,二来清醒一下被金钱烧灼得晕头转向的头脑,寻找的修身养性的途径、待人处事的准则,学会高瞻远瞩,学会达观人生。
《菜根谭》的文字简炼明隽,更是叫人含咀无穷,它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
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中有一股韧劲,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任何艰难险阻都能被以柔克刚地化解;中国人人生态度中有一种达观,总是相信人性善的光辉会将自家的恶迹掩埋;中国人的应世妙方中有一种率真,饮食男女,人生欲存,醇酒妇人,浅酌低唱,也不失为人生本来面目。
《菜根谭》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在今天,现代化的城市喧嚣已经湮没了古代风情并带给我们与日俱增的焦虑、烦躁、不安乃至一天天的失眠和纵欲时,《菜根谭》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燥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
1、弄权一时,凄凉万古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大意】一个坚守道德规范的人,虽然有时会遭受短暂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受永久的凄凉。
高考作文写作人物素材:萤烛辉日月,人间烟火味

高考作文写作人物素材:萤烛辉日月,人间烟火味伯克曾言:“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
”在中国南昌,有这样一对普通的夫妇:他们不是所谓的神厨,却经营着一间最特别的“餐厅”;他们不曾掀起社会巨浪,却成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他们总是谦称自己不过是做了一件简单的事,却给千家万户的生活掺了一丝暖意。
今天,一起走近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的人生故事,看看他们如何将温暖传递、将感动续写。
万佐成、熊庚香是一对来自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联于乡的六旬夫妇。
从2003年起,他们在江西省肿瘤医院旁边的小巷里经营早点摊位。
原本只是租个小铺面卖油条早点,却在某一天发生转变。
那天正要收摊,夫妇俩遇上一位前来求助的母亲——她身患骨癌的孩子想要吃母亲烧的菜,她便想借个炉灶做顿饭。
善良宽厚的万佐成夫妻俩立刻答应了她,还告诉她:“别说一顿饭,天天过来都行。
”从这一次意外的施援起,他们主动向更多的人大开方便之门,小小的油条摊逐渐变成了成百上千的“共享厨房”。
随着有关借火炒菜的求助越来越多,万佐成、熊庚香也在努力为病人和家属们创造更好的做饭条件:旧有的6个炉子不够用,他们就陆续添了10多套厨具和煤球炉;晨光熹微,他们已经起床,将锅碗飘盆、油盐酱醋等物件和调料摆放好,同时生火烧水、煮饭熬粥,等待着患者家属们。
夫妇二人本是无偿提供厨房,并无收费之意,但后续为了维持煤炭和用水等基本开销,才决定象征性地收取每道菜1元的费用。
而这间“一元厨房”已在寒来暑往中坚持了十八载,其间氤氲着的浓浓人间烟火气,伴病患们走过一段段坎坷多舛的岁月,抚慰他们为求医问药而奔波疲惫的心。
“有一天病人不到这里来了,我就退休。
”这也寄予着熊庚香朴素真诚的愿望——愿世间再无病痛。
医院里,亲人们扶持陪伴;医院外,爱心厨房提供另一种守护,这对平凡的夫妇让世界品尝了爱的味道,感受到家的温暖。
爱是一种美德一间小小的铺面,却招待了一波又一波人群,每天都有患者家属前来排队,借火烧饭。
恒600字广东中考优秀作文解析

恒600字广东中考优秀作文解析恒中考优秀作文1据《礼记·月令》:“季夏之月……腐草为萤”,古人以为萤火虫是由腐草化来的。
尽管这是不科学的说法,但我依然喜欢这种对生命的解释:腐草的逝去,换来的是萤火虫的新生,一种生命的延续。
一个生命的凋谢,又有一个生命的诞生,不是生命永恒的循环吗?而萤火虫,从出生到死去,仅仅只有20多天甚至更少。
就像歌曲《腐草为萤》的歌词说的那样,它于季夏诞生,却又“颓废在季夏第三月”。
小小的萤火虫,它永远都不能看到冬天的景色,但它依然热爱这个世界。
它散发着微弱的光芒,点缀了这快要容不下它们的生存地。
尽管萤火虫它对于这个世界很渺小,但它依旧拼命的往前飞,只因它想在夏末来临之前多看看这个世界,怎料它已被这世界看去。
它虽不起眼,但那点点萤光终是入了我们的眼,诠释了生命朴实无华的美丽。
正因为它只拥有短短的寿命,所以才想记住这个世界更多的风景。
只是寂寞永在。
记得第一次见到萤火虫,是在乡间田野边。
那时候,漆黑一片,它微弱的光芒却是那么的耀眼,可是只有它一只在飞,没有人知道它要飞去哪,只是萤火虫,真的很难再见到了。
那一瞬,与我们一群人在一旁说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是生命的寂寞。
生命的周期早已注定,那是永恒不变的定律。
可是我们赋予生命的情感色彩也是永恒的,生命教给我们的也是永恒的。
我们不能去改变生命的长短,但我们能体悟生命。
就如萤火虫,即使是渺小的它也教会我热爱生命,热爱这个世界,要在有限的生命里绽放自己最美丽的一面。
生命的韧性没有最大值,它们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大放异彩,歌颂着生命的顽强,赞美着这世界的精彩。
而生命本身即是永恒。
恒中考优秀作文2恒,是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东西,它可以是亘古不变,是坚持不懈,也是不忘初心。
对于我们来说,恒无非就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它可以助你摆脱困境,让你做事持之以恒。
人有所不同,恒的用处自然也就不同,对于追逐梦想的年轻人,它是持之以恒;对于边境驻守的战士们,它是坚如石的守护:对于迷惘不知所措的人,它自然就成了不忘初心。
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之“标题+开头+结构+素材+结尾”

“标题+开头+结构+素材+结尾”积累标题部分011.拟为丹心借一枝出自张煌言的《甲辰八月辞故里》,原诗是:“惭将赤手分三席,拟为丹心借一枝。
”意思是:不敢奢望能与于谦、岳飞在西子湖畔同列,只想凭着自己的丹心,在他们的墓旁借取一小块地,(待为国而死后)能栖身于此。
后来,张煌言通过努力,成为了匡扶社稷、救民水火的大英雄。
在他英勇殉国后,被人安葬在了西湖旁边,成为“西湖三杰”之一。
写作文时,要表达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主题,或者是爱国报国的中心,都可以用“拟为丹心借一枝”做标题。
2.唯我道心清似水出自《小窗幽记》,原话是:唯我道心清似水,任它世事冷如冰。
写作文时,可以用“唯我道心清似水”,表达这样的意思:内心高洁、坚定,不受外在喧嚣和浮华的影响。
因此,适用于“修养”“风范”“拒绝喧嚣”等主题。
此外,这个标题还可以略作改编,适用于更多主题。
比如,写“闲”的主题时,可以改编为“唯我闲心清似水”。
3.莫教弦管做离声出自欧阳修的《别滁》,原诗如下: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离别,一般都很伤感,然而,欧阳修却在诗中表示“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也就是认为离别不过是寻常之事,不必伤感,更无需“弦管作离声”。
这样写,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境。
写作文时,适用于“离别”“乐观”等主题。
比如,写与毕业季相关的作文,表达“离别是为了更好的再聚”的主题,就可以用“莫教弦管做离声”作标题。
4.黄花松柏乃吾师出自《小窗幽记》,原话是:白云山岳皆文章,黄花松柏乃吾师。
大自然的很多现象,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让我们收获科学知识、人生哲理,因此,应该走进自然,学习自然。
写作文时,遇到“尊重自然”“感知自然”“向自然学习”等主题,可以用“黄花松柏乃吾师”作标题。
比如,写2015年广东高考作文题“不同途径感知自然”时,就可以用这个标题。
5.西子湖头有我师出自张煌言的《甲辰八月辞故里》,原话是: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仰望的苇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夜晚,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草地上观察星星。
他仰望星空,不料前面有一个深坑,一脚踏空,掉了下去。
水虽然仅没及胸部,离地面却有二三米,上不去,只好高呼救命。
一个路人将他救出。
他对那人说:“明天会下雨!”那人笑着摇头走了,并将泰勒斯的预言当做笑话讲给别人听。
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对他在气象方面的知识如此丰富赞叹不已,有人却不以为然,说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
两千年后,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听到这个故事,想了想,说了一句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来源】四川省眉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仰望的苇草仰望星空,夜幕中迷人的未知与遥远的理想在闪烁发光;俯瞰大地,众生渺小如草芥,或仰或伏,姿态各异。
作为一根天地间无比脆弱的苇草,我愿意选择如泰勒斯般仰望的姿态,痴迷于星空,向往着苍穹。
仰望,是种美丽的姿态,它象征着人类对于永恒真理的求索,对于未知事物的向往,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
那星空是人类渴求的智慧,它可以是泰勒斯的气象知识、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霍金的宇宙本源。
实际上,人类的一切进步与文明成果都是接近星空的过程。
这星空很美,纵然它如此遥远。
因为遥远,仰望,饱含着种种风险。
它有时会让你与生存着的世俗脱节,似泰勒斯般狼狈地落入深坑,面临物质匮乏、境遇惨淡、不被理解的窘况。
所以许多人选择了垂下头颅,仅仅专注于脚下那片实际存在的土地。
他们生活着,却不询问生命的本原在于什么;他们存在着,却不好奇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他们还往往嘲笑着那些仰望星空的特立独行者落入逆境的坑,却不知自己已然沉醉在平庸无知的沼泽中,一无所成。
正如帕斯卡所言:“人只是一株脆弱的苇草,然而却因会思考而伟大。
”仰望的姿态,赋予了人之为人的价值,怎能为了物质利益而舍弃?可是在当下,有太多人反其道而行之。
腐草为萤,耀采于月的作文

腐草为萤,耀采于月的作文《腐草为萤,耀采于月》篇一:《点亮黑夜的小“星辰”》在夏天的夜晚,有很多奇妙的事情。
就像那“腐草为萤”,听起来就特别神秘。
你想啊,腐烂的草怎么就能变成一闪一闪的萤火虫呢?这就像是魔法一样。
我家住在农村,一到夏天,晚上那可热闹了。
尤其是在屋子后面的那片小空地,周围有些野草,还有个小水沟。
有一天晚上,我正坐在门口乘凉,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个小小的亮点在空中飘来飘去。
我好奇地跑过去看,嚯,原来是只萤火虫。
它的光亮忽明忽暗的,就像个小灯笼在打着信号。
我就想啊,这萤火虫从哪冒出来的?是不是真像古人说的,是腐草变的呢?我就开始在那片有萤火虫的地方找腐草,还真让我看到了一些干草堆。
那些干草看起来破破烂烂的,可能有些都开始腐烂了。
我想这也许就是萤火虫的“家”呢。
这小家伙,它虽然小小的,但是在夜晚的黑暗里却特别显眼。
周围都是黑乎乎的,就它像个小明星一样闪着光。
我想捉住它看看,可它飞得特别灵活,这儿一下那儿一下的。
我跟着它跑来跑去,累得气喘吁吁,可它好像在逗我玩一样,就是不让我抓到。
这时候月亮出来了一点,淡淡的月光洒在地上,那只萤火虫在月光下飞舞着,那画面就像是它在和月亮比谁更亮呢,可真有趣。
篇二:《月光下的萤火之舞》那只小萤火虫让我挂念了好多天。
所以又到了晚上,我早早地就跑到那个小空地去等它。
那天的月亮特别亮,像个大圆盘挂在天上。
月光照在那片长着野草的地上,就像给大地铺了一层白银似的。
我没等多久,就看到一只、两只……越来越多的萤火虫出现了。
它们有的在低空飞舞,有的在草尖上停留一会儿又飞起来。
我就静静地看着它们,感觉它们就像在跳一场特别的舞蹈。
那些萤火虫在月光下穿梭着,它们的光亮结合在一起,就像一条闪闪发光的小溪流在游动。
我看到一只萤火虫停在了一片烂草叶上,那草叶已经有些发黄发暗,可能真的快成腐草了。
我就想,难道这就是它出生的地方?它在那里待了一会儿,又飞了起来。
我跟着这群萤火虫走着,感觉自己像是闯进了一个神秘的小世界。
高考作文专题训练“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导写及范文

作文专题训练“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导写及范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沙苗得雨世上,好像——只有沙子最不值钱然而最宝贵的东西——金就在它里面上面小诗意味深刻,你有何感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为一首哲理小诗,诗中指出最不值钱的沙子里有最宝贵的金子,这里面蕴含着哲理。
沙子最不值钱,它有着朴素的外表,它是最平凡的东西,而最宝贵的东西藏在沙子里面,我们可以由此延伸,外表朴素的人往往具有高尚的品德,平凡事业往往有着伟大意义,简单的生活中蕴涵着人生的真谛。
就个人而言也许你总觉得自己普通如沙子,但如果你能挖掘自己的潜能,同样能够使自己的人生发出金子般的光辉。
由此看来,如果自己的平凡的,不要妄自菲薄,因为平凡中蕴含着伟大,只要我们挖掘自身的潜能,只要我们努力拼搏,相信我们肯定能让自己的人生煜煜生辉,发出金子般耀眼的光芒;如果别人平凡,我们更不能轻视,因为伟大的业绩源自平凡,正是这些平凡的人,他们创造出了伟大的业绩,给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比如“雷锋传人”郭明义、“马路邮差”王顺友、“深藏功与名”的张富清等,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人物,创造了伟大的业绩,很好地阐释了“沙与金”的关系。
写作时,我们要着眼于“平凡与伟大”这一话题展开,注意“小”与“大”的落差,体现出作文的立意。
这类作文可以安排成论点并列的形式。
开篇先引出观点:平凡中孕育伟大。
主体分论点一,平凡是生命的本色;分论点二,不凡是生命的追求。
最后,苔花虽小,亦可留得满地清香,它的本质感染和召唤着每一位有心的世人。
正如菲•贝利所言:“不要光赞美高耸的山峰,平原和丘陵一样不朽。
”我们何不回归平凡的自己,从一朵苔花做起,让平凡的生命,彰显牡丹般的绚丽?立意:1.英雄来自平凡。
2.平凡中孕育伟大。
3.普通的人可以写书不平凡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跃彩于夏月。
作文题目
科学家发现,与普通种子比较,经受了太空辐射的种子在发育时,表现各异:小麦生长更好,高粱性状不良,而水稻则没有明显变化。
这似乎也是人生的写照。
从小到大,在经历并将继续经历一次次“辐射”后,人们变成“小麦”、“高粱”,或者“水稻”。
我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但演绎出不同的人生。
读了以上材料,也许你会想到自己的现在和过去,甚至自己的未来。
请用事件或细节、以及思考,在一定的环境中,呈现你自己,也面对你自己。
要求:不出现姓名、班级等信息,自拟标题,字数800以上。
作文解析
“辐射”是什么?如何理解“辐射”的象征意义?这是这篇记叙文最大的困难。
我们可以把辐射理解为人生的一次考验,在经历考验之后,自己如何选择和变化,既要真实地展现自己,也要反思自己。
“相似的经历”,“不同的人生”提醒我们,要写的故事可以与周围的人有对比。
在辐射的影响下,每个人的成长是不一样的,而成为“小麦”、“高粱”,或是“水稻”,取决于主体自身的心态、毅力、意志。
例如疫情期间,有的人受到榜样的感召力量立志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未来刻苦奋斗;也有的人正好偷懒,在被窝里打卡,一边上网课一边玩游戏。
又如进入新的高中,环境发生变化,竞争者太优秀,曾经的学霸沦为学渣,有的人选择知耻后勇,奋力追赶,有的人选择自甘堕落,逃避现实。
考场佳作
腐草为萤
严宸
天色有些暗了。
不知是因为天气,还是因为沉重的书包,我有些喘不过气来。
将糟糕的心情简单收拾起,在落雨之前,回到了家中。
借着雨声的遮掩,我轻手轻脚地进了房间,“咔嗒”一声,房门锁紧,拿出今日的作业,胡乱翻了几下竟发现没几道会做,换一门科目,同样的结果。
高中生活才刚开始,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苟延残喘,在陌生的学习环境中忙里偷闲,似乎每个人都还沉溺于初三那个没有负担的暑假的梦中,不肯醒来。
想起这些天班上同学话里话外无不是游戏、小说、漫画,在一片嘈杂中心生不满,却又无能为力,自己似乎也即将成为这嘈杂的制造者。
我愈加烦躁,将作业一股脑地塞回书包,视线却被一本花花绿绿的杂志吸引,突然想起同桌今天的话,“你一定会感兴趣的。
”好像班上很多人都在看它,难道真有什么有意思的地方?要不要——视线却突然被截断,一股冷气随之而来。
原来是窗未关紧,冷风将窗帘吹起蒙住了眼。
理智似乎回到了脑中。
想想今天才发的试卷,那惨不忍睹的成绩,又将杂志放下。
脑中似有天人交战,一个在说,看看又何妨?一个在劝,看了就完了!
我苦笑,我本就如腐草一般,看了如何?不看又如何?已经是最差,还会担心有更差?“咚咚”有人敲门,将杂志又塞回书包,把门打开。
“你这孩子,回来也不说一声——“母亲有些不满,“哎,怎么赤着脚快把鞋穿上。
”我机械般把鞋穿上,看着母亲把温热的牛奶放在桌上,热气升腾,将这一屋子的冷气也温暖了几分,母亲环视房间,眼尖地发现胡乱塞进书包的作业,与那本同白纸黑字极其不和谐的杂志。
她挑眉,我沉默,只是将头低了低。
“我有想过看,但我没看。
我很迷茫能不能看。
”母亲却是笑了,“所谓迷茫,不过是清醒地看着自己沉沦。
眉上的汗水和眉下的泪水,总得选一个的。
游戏输了可以重来,杂志坏了可以重买,但是孩子,你的人生只有一次,仅此一次。
你知道该怎么做的,别让自己失望。
”“可我不过是一株腐草,能有多大造化?”“那得看你自己了。
腐草如何,挫折如何,世界以痛吻你,不要等它要求,是你要报之以歌。
这人各有各的选择,相似的主道,就看你拐进哪个岔路口了。
而彼岸是什么,也正取决于此。
”
我恍然,重新拿出作业与课本,一个一个地琢磨,将不会的标记,明天再去问老师,至于那本杂志,明早便物归原主。
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已经开始,便不要让自己后悔。
至于他人如何,路到底是自己走出来的,今日种种,无非是在汗水与泪水中,选择了泪水罢了。
我相信,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跃彩于夏月。
我的彼岸,定是春暖花开。
评语:以腐草为萤暗喻在挫折人生奋斗发光,在人生迷茫中选择了成为“水稻”,奋起直追。
月光
李俊瑶
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我喜欢拉着你去阁楼的窗上看月亮?
那月亮美得出奇,散出灰蒙的光,如贝壳打碎撒在它的边上,满满的溢出一样。
虽不如火热的太阳般,烧的人心慌,但对我们来说已是足矣——它可以照亮两颗星。
那时我们才十岁,本应是还在玩闹的年龄,我们却早早地进入了课外班。
每天晚上十点,别人早已入睡,而我们的下课铃才刚刚敲响,拉着打哈欠的你跑上黑黑的阁楼,那里一片明亮。
指着天上的白玉盘,笑着看你,今天的月亮也没什么变化。
时光之轴转动着,已是过去三年。
进入中学,几乎同样优秀的我们满怀着希望进入初中。
虽不是一个班,但我知道我们的心是连着的。
第一次月考便都考上班级前列。
一向骄傲的我看到了我们的成绩,不禁自傲起来。
从一次次上课讲话到作业的缺交,我终于从优秀落入平凡。
而从母亲一次次捷报中得知,你不出所料地继续前进,已经是年级前一百了。
彷徨之中,望向窗外——
窗前的月依旧没有什么变化,但它身旁闪烁的两颗星:一颗格外的亮,而另一颗像是走失在了迷茫夜空中,化为了一粒暗淡的微尘。
终于熬到了初三,你稳居年级前列,而我也意识到不能再止步不前。
我开始努力,从一次次的挑灯夜读,一张张刷完的试卷,一直到4A、5A、6A……一次次的进步不断激励着我向前,直到中考得到一张与你一样的答卷。
那天晚上,我看着月亮,眼中的兴奋仿佛是要盈出来,我知道的,我成功了。
眼前的月光依旧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星星上多了点光,那光可以击碎黑暗,指引它们走向前方。
……
时光转眼一霎,回头一瞥,已是过去五年,来到同一所高中的我们,还是怀抱着希望,一同向着前方。
抬首望月,还是和那年阁楼上看到的一般。
只是两颗星依旧在月旁环着,明暗交错,而我注意到,之前暗淡的那颗也闪烁着,闪着明亮的光。
只是我们依旧在不断变化。
那一束清冷的月光,像是指明灯,照向我们前进的方向。
评语:
以“月光”为线索贯穿全文,充满诗意;故事清新朴素,源自生活,记录成长。
袅袅墨香染云霞
吴京蒙
粉红的云霞肆意游走在火红的天宫中,明暗相间,深浅相宜,一轮粘稠的蛋黄高悬于上。
细碎的阳光透过枝头将影子拉得老长。
我,走在回家路上,一个人回家,同过去很多年一样,却被几道夹着哭声的训诫填满了大脑。
浮云交织着掠过,色彩也不断变幻着,花了眼,不觉间,思绪竟也在漫天云霞中飘远了。
我仿佛又看到大嗓门的老师面红耳赤地说着什么,时不时用力地点点毛边纸上的大字,抑或恨铁不成钢地用力地弹弹我们的脑门儿。
一会儿后,老师已经停下了训诫,只留一版版毛边纸上大大的红圈在无声宣告着什么。
两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并排无助地蜷坐在椅子上,并努力地挪啊挪,企图着把自己埋进那片不大的阴影里。
她肿得似个核桃的眼还在溢着眼泪,嘴唇蠕动着,似要说什么。
可,看了眼她妈妈铁青的脸后却又生生吞了回去。
我则低着头,眼直勾勾地,像要把那纸看穿。
手却固执地,在桌上反复描摹相同的笔画。
清晨,阳光初迸时我便踏光而来。
小小的我抱着一大叠半干的毛边纸,脸上手上尽是墨渍,一脸傻笑地跑向老师,眼中流光四溢。
看到这么一大摞毛边纸,老师似是认可我的认真,先摸了摸我的头。
然后一页页地翻着,但眉头逐渐紧锁,开始了严肃的训诫。
训诫过后,一颗心似是沉至湖底,又因发呆,握笔,腰挺得不够直又被戒尺狠敲了几下。
我伸出手,下意识地想拉拉旁边人的衣角,聊以慰藉。
可……手尴尬地悬在半空中,停滞了一会便收了回来——她已经不在了!从清晨到日暮,放学路上,练字桌前,只余我一人。
我把红肿的手蜷进袖子,泪,却来不及收好,直直地砸入砚台,落在纸上,漾开圈圈涟漪。
云舒云卷中,十一年时光蹁跹而过,四五岁的我们站在桌前哭成泪人的场景也已成历史。
烂漫的白云见证着我为了考级,六点半走在练字的路上,在寒风中抖两下又恢复了精神;火红的余霞见证我拿到一次又一次省级、国家级、甚至全球型赛事的金奖;暗紫的暮
云则无声点亮了我回家的路,给疲惫的我一丝慰藉。
我偶尔习惯性地偏头,想与她分享我的或喜或悲,可最后也只是扯唇兀自一笑,又继续向前走。
我与她,也终究越行越远。
晚霞下,影子拉的老长。
我曾害怕走出黑暗却仍未黎明,害怕丢失我的鲜活可爱,变得自卑怯懦。
我也曾无数次地想过放弃,许是因为热爱,每每嗅到墨香时,这些想法便顷刻不知所终。
所幸,我没有放弃,而是在漫天云霞的见证下走向成功,变得沉稳坚忍,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让墨香徐徐萦满余生……
评语:
以老师的严厉训诫作为“辐射”,写了两个练书法的小女孩不同的选择,笔触细腻,描写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