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话

东北话
东北话

东北话

有一种白痴,叫扬了二正有一种反复,叫吐了反丈

有一种发火,叫急眼

有一种直爽,叫敞亮

有一种痒,叫刺挠

有一种喜欢,叫稀罕

有一种讨厌,叫各应

有一种丑,叫磕碜

有一种美,叫带劲儿

有一种回答,叫嗯哪

有一种不耐烦,叫滚犊子

有一种傻,叫虎了吧唧

有一种脑残,叫山炮

有一种可能,叫备不住

有一种不可能,叫够呛

有一种脏,叫埋汰

有一种闲侃,叫扯犊子有一种聊天,叫唠嗑

有一种开始,叫原先

有一种不着急,叫赶趟有一种唠叨,叫墨迹

有一种错误,叫岔劈

有一种显摆,叫得瑟

有一种舒服,叫得劲儿有一种能耐,叫尿性

有一种口吃,叫磕巴

有一种费劲,叫啃呲瘪肚有一种角落,叫旮旯

有一种地方,叫那嘎达

有一种农村,叫屯子

有一种挑逗,叫撩赤

有一种坚强,叫皮实

有一种赶紧,叫沙棱儿的

有一种口水,叫哈喇子有一种耍赖,叫放挺

有一种摔倒,叫卡拽了有一种受伤,叫秃了皮有一种发愣,叫卖呆儿

有一种醉酒,叫五迷三道有一种逛街,叫上该

有一种人,叫欠登儿

有一种拒绝,叫别介

有一种泥泞,叫稀能

有一种麻利,叫嘁哩喀喳有一种崎岖,叫急了拐弯有一种无聊,叫五脊六兽有一种心烦,叫闹挺

东北话大全【一】

起根、炸根:原来、原先、开始。

得(dè)色:轻佻。

夜个儿:昨天。

横:厉害。

多暂:啥时候。

各这儿:在这儿。

嘎哒:地方。

干哈(há):干什么、做什么。

这嘎哒:这地方。

唱蹦蹦:指唱二人转(地方戏)。

打腰:指有钱有势阔气。

扎古扎古:指给病人治疗;又指梳妆打扮。

格路:性格古怪。

贴晌:一近下午三时。

小嘎:小男孩。

老板子:赶马车的人。

掌包的:跟马车管事的人。

跑腿子:已超过结婚年龄的男人,但又无配偶。出门子:姑娘出嫁。

打罢刀:离婚。

老赶:外行。

撅子:指人脾气倔。

小抠儿:为人小气。

蝎虎:厉害。

日头爷儿:指太阳。

脖立盖儿:指膝盖。

笆篱子:监狱。

张三儿:指狼。

麻溜的:快点。

煞楞:办事利落快。

毛楞:办事粗心不稳当。

赶趟:来得及。

个央人:使人觉得烦脑不快活。

体登人:指坑害人。

粘帘子:指出事惹祸的意思。

老鼻子:很多。

绑丁:总是。

嗯哪:是、行。

可劲造:不加限制地吃和用。

大拉乎吃的:不循规矩和礼节,盲目作大,

白话:能说(贬意)。说的话和办的事与本人的身份不相称。喂大罗:水桶(俄语)。

外屋地:厨房。

乌了巴突的:指水没烧开,温度不凉不热。

利亮儿:办事干净利索。

艮不溜丢的:指人不开通,办事不干脆。

拉倒:作罢。

急眼:急了。

匹儿片儿:不利落。

横是:八成是。

海了:多的意思。

有老主腰子:有主意、固执。

嘎牛:出奇、美丽。

死乞白列:纠缠不放。

岔纰:两差,误会。

划魂儿:猜疑不定。

鬼魔哈赤眼:奸诈。

小店儿:小气、吝啬。

也兴:也许、也可能。

界壁儿: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秃橹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

贼亮:特别亮。

【二】

丁坝儿—副词—总是,一直不断地

压根儿—副词—根本,从来就是如此

整个浪儿—副词—全部,所有地

浮溜浮溜地—副词/形容词—满满地,满得几乎溢出来

岗尖儿—副词/形容词—东西装得很满,冒尖了

老鼻子了—形容词—多极了,特别多

管够儿—东西特别多,保证满足需要

邪乎—形容词—超出平常的利害,另外,形容说话离谱掰扯掰扯—动词—辩论,说个明白

来(此处读三声)悬—动词—吹牛,讲大话

扒瞎,瞎掰—动词—说谎,胡说

冒泡—形容词—特别的好

秃撸扣—动词—事情最终没有办成或者许诺没有实现

这嘎达—名词—这个地方

嗯哪—拟声词—好,是,对,表示听懂了或者同意的态度贼—副词—很,非常

可劲儿—副词—随便,使出你的全力

铆劲—动词—积蓄力量

半儿剌—名词—一半儿

傍儿啦—旁边的意思

小嘎豆子—名词—小孩或者形容人资历浅薄

老嘎达—名词—家中最小的小孩子

没门儿—不可能,没希望

丫蛋儿,小丫头片子—小女孩

老灯—老头子,年老的男子,常听人说老鸡巴灯

不是好饼—不是好人

三孙子—地位卑微低下的人

损种—指阴、损、坏的人

地出溜儿—指身材矮小而且走路还比较快的人

地缸—身材矮,较胖的人

这套

号儿的/这套副儿的—这样的人(用于贬义)嘀嗒孙儿—原意是曾孙的儿子的意思,现多用来贬低某人

耳雷子—耳光

五把超儿—本事,能力,两下子

奔儿咕—死(含有诙谐意思)

大嘴抹哈儿—形容张着大嘴不加节制地大吃大喝的样子

沾包儿—引起了麻烦,惹祸,或者只受牵连

掩(指“染”)人—使人难堪

拉脸造—不顾脸面地作,厚着脸皮地作

戴眼罩—暗中给人刁难或打击

上眼药儿—给人惹事,添油加醋使人为难

踩咕—贬低,诋毁

不叫玩意儿—不像样子,令人不满

熊色—软弱无能的样子,也叫熊出儿,熊样儿

包了儿—把货物全部买下或者食物全部吃掉

充大瓣蒜—假装有能力解决某事,假装自己是行家

有两把刷子—有些本领

没脉了—表示没希望了

没跑儿—表示必定如此

丁壳儿—关键时刻冲得上去,顶事

血招没有—无可奈何,一点招数办法也没有

大眼儿瞪小眼儿—你看我,我看你,形容一时无语或者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醒腔儿—从不明白的状态中明白过来

甩剂子—因耍脾气而扔下该做的事情

支棱毛儿—起刺儿,想捣乱或者不服众人

拔犟眼子—固执己见,钻牛角尖

长草—比喻不专心或心不静

鸡头掰脸—形容说话态度不好,脾气很大

西里马哈儿—马虎,不认真

断捻儿—接续不上

掰不开镊子—不知道怎么处置,糊涂了

拉松套—放松,放弃,不想干了

收秋儿—收尾

冒漾—液体过满而溢出,或者比喻花费过头

灭火儿—失败,退缩,没有希望

狗屁不是—表示否定(人或事物)毫无可取之处隔着锅台上炕—比喻越过不该越过的部门或人利整儿—整齐利索

连汤水不涝地—副词/形容词—不利索,不干脆倒血霉—表示非常倒霉

小的溜儿地—数量不大,小规模

星崩儿—零星的,数量少

老末喀嗤眼—老眼昏花

得了巴嗖—形容轻浮,轻佻的样子

尿性—表示非常牛比,不把人放在眼里

叮当二五—形容动作快,用力强

舞舞扎扎—比比划划,虚张声势的样子

玉子—褥子

埋汰—形容词—脏—动词—表示诬蔑

磨叽—啰嗦

不着调—不干正事

多攒—什么时候

葛哪儿—在哪里?

掘(读三声)折—折断

隔路—形容某人不合群

柯陈—丑陋

傻了巴叽,二了喝地—形容比较傻

二八肯(读四声)子—形容人本事不高,学业不精

哥能—垃圾

波了盖—膝盖

咕涌—蠕动

各应—讨厌,厌恶

瑙哄—暖和

即葛—自己

嘎—打赌

二椅子—阴阳人

吭呲瘪肚—形容说话吞吞吐吐,不爽快

欠儿蹬—形容人不老实,哪里都有他,什么事情都掺合泥了够的—泥鳅

忽悠—欺骗;说大话;溜须

远点山的—哪凉块哪呆着去吧

嘎了骨气—形容人比较古怪;或者事物比较稀有

【三】

一、常用词入门

1、贼(用来形容程度,比如口语里常说的:贼好吃,贼好看,贼好玩,贼迷糊,贼能

耍,贼想哭,贼有意思,贼他妈好,贼他妈虎,贼逗,贼傻,贼山,贼冷,贼热;如果

和书面或流行语言结合起来,更是妙不可言,比如贼寂寞,贼孤独,贼感伤,贼感动,

贼酷,贼煽情,贼小资,贼有内涵)

2、嗯哪(这是个前后连贯的感叹词,"嗯"用来应答,"哪"是个后缀助词,起到强调

语气的作用。在回答别人问题或对话连接的时候,"嗯哪"是表示肯定的意思,相当于

普通话里的"是啊")

3、咋地(是"为什么"的意思。需要注意,在后面的"地"读短音的时候,"咋地"所

表示的是反诘、存在一定疑问的意思;在后面的"地"读长音的时候,"咋地"则被赋

予了不满、激怒的色彩)

4、整(在哈尔滨方言中,"整"是个动词,如同某些地区的人喜欢用"搞"一样,

"整"的用途极其广泛,整人,整事,咋整,整明白,整迷糊,整点饭,整点花的,整

点喝的;在哈尔滨喝酒,必须要能整才行,一般是先整白的,滋溜滋溜纯粮小烧落肚,

然后整色[读sai]的,咕咚咕咚一面坡"三梅"系列加深感情,最后再整啤的,哈啤三星

嗵嗵嗵地灌溉下去,要三色齐,这是哈尔滨的"三个代表",谁不认真学习肯定是思想

反动透顶)

5、干哈(也就是"干啥"的意思,"哈"与"啥"为通假关系;你干哈去啊,不干哈,

也就和你们年轻人学[读xiao]习学习,俺就是想出趟国旅旅游,活了半辈子了,怎么也

得去趟牡丹江啊)

6、行不(相当于"行不行"的意思。这类的普通话缩语代表了我国语言制度改革的大趋

势,现代信息社会里,就必须使用最简练的语言来传递最明确的信息)

7、扯(即认为对方信口开河而表达疑问。比如,某同学兴高采烈地发布一个好消息,说

昨天买体彩中了个二等奖,赢取奖金两块钱,而孙悟饭则大言不惭,那算啥啊,我昨天

中了两个500万呢。在这样的情景模式下,某同学就可以用上这个词——你扯呢,中大奖

你还不请客?装啥NB,走,旁边粥铺先给我整个芹菜炒粉条吧)

8、得儿(读denr,德恩切,方言中指男孩的小鸡鸡。和难听的骂人话相比,这个词汇不

带有强烈的恶意侵犯倾向,反倒显出几分情趣来,用来形容某人稚嫩,脑袋不开窍;你

咋那么得儿呢?我瞅你咋觉得得儿的呵地呢?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词语有可能与粤语有

着一定的关联,比如香港电影里的武打童星曾经唱过首歌,里面就有"我得儿意地笑,

我得儿意地笑"的一句,本着严谨治学的精神,有兴

趣的朋友可以尝试深入探讨)

9、硌应(讨厌的意思。结合句式,可以是"犯硌应",或者是"硌应人"。有句话,癞

蛤蟆上脚面,它不咬人却硌应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硌应"是讨厌一词的含蓄讲

法,毕竟不好直接提出某人是癞蛤蟆,说句硌应就已经道破玄机了)

10、敞亮(形容某人大方,也用来表示自己心情愉快。哈尔滨的有钱人被称做"管子"

或者"馆子",反正他们不是寻常难得一见的大管道,就是经常上街下馆子,如果他们

发达不忘兄弟,致富还惦记着乡亲,大家就都赞美他办事"贼敞亮";等哪位不开心的

时候,忽然解决了问题,更是要说上句他现在心里"可敞亮了"。在普通话里,敞亮一

词都是用来形容房屋开阔明亮的,有道是宰相肚里能盛船,哈尔滨人的心中装得下楼

呢)

二、常用词链接

baīchi 掰眵/辩论

baíhuo 白话/瞎扯

bīci 逼嗤/ 说废话

bōleng(li) gar 膊楞(哩)盖/膝盖

chīma hu 眵目糊/眼屎

cōu leng zi 抽冷子/突然

dáoteng 捣腾/ 折腾

dèse 得瑟/显摆[同义词为悭噔qian deng)

gāda 疙瘩/包,块儿,地方

gǎla 嘎拉/贝壳

gāga 嘎嘎/形容冷的程度,如天嘎嘎的冷

gǎla ha 嘎拉哈/动物骨头的关节

gèying 硌硬/讨厌

gùdong 固独/狡猾

hāla 哈喇/食品放久发霉的味道héle 涸旯/水渍

hū烀/炖

húlīe lie 胡咧咧/瞎说

hūyou 忽悠/神侃,吹牛

jīhong 饥荒/债务

jīyǎn 急眼/生气发怒

东北方言(一些读音规则)

说明:手册里出现的拼音前面的字母是读音,后面的数字是声调。例如:da-4 jia-1 hao-3读做:大家好! 第一部分:东北话发音规则 一,平卷舌: 不分平卷舌是东北话的显著特点,不过这个特点在许多城市里已经逐渐消失,希望大家重新捡起来,跟外人的时候说普通话,在家乡的时候不用费心的区分什么平卷舌,怪累的! 方法:可以把所有的zh,ch,sh全部读成z,c,s或反过来。最有意思的是有的地方是全部颠倒,及平舌全部读成卷舌,卷舌全部读成平舌。你可以选择上面三种方法中的一种加以练习。 练习: 出差(cu-1 cai-1),森林(shen-1 lin-2),算算术(suan-4 suan-4 su-4)。 二,零声母: 东北方言中,如果是a开头的发音(及没有声母的情况下)时,在前面一律加上个n作开头。 练习: 安排(nan-1pai),肮脏(nang-1zhang-1),爱人(nai-4yin-2),恩爱(nen-1nai-4)。 三,声母r 东北方言中,所有的r开头的声母一律读成y开头的声母。 练习: 本人(ben-3 yin-2),吃肉(ci-1 you-4),然后(yan-2 hou-4),热闹(ye-4 nao-4),软弱(yuan-3 yao-4)! 四,声调 东北方言中,把许多普通话里第二声读成第三声,许多第一声读成第四声。例如:职,值,植,执全部读成zhi-3;孺,儒,濡,蠕全部读成ru-3;晶,晴,茎,泾,兢全部读成jing-4;国读做guo-3等等。 五,其它 还有一些变音需要注意,uan变成an。如:卵石(lan-3 shi-2),暖气(nan-3 qi-4)等。另外,V和W不分,iu 和ou不分,e和o不分(如破损(pe-4 shun-3)),j和q不分(如畸形(qi-2 xing-2),歼灭(qian-1 mie-4)),j和z 不分(如俊俏(zun-4 qiao-4)),m和n不分等等情况更为复杂,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是东北方言总体的读音规则,一些地区还有许多差异。以辽阳为界,辽阳以东以北的(含辽阳)基本上符合上述规则,而辽阳以西的说话带了些京津河北味儿,辽阳以南的又带了些山东味儿。不过大体上是一致的。东北虽然地域辽阔,可是说话却惊人的相似,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第二部分:特色词汇(带*号需要特别注意,许多东北的年青人已经不会说了,可以请教长辈) 带###符号的需要特别记忆,属于常见词汇,以后我会给出例句。 *为方便大家查找,我是按照从字母A到Z的顺序给出特色词汇的。虽然总结比较辛苦,但我认为值了 东北方言发音普通话对照 挨排儿:按顺序 * 懊糟:ao-1 zao 发愁 * 熬啃:nao-2 ken 饿,馋

东北方言词典(精华版)

A āi [挨剋] āi kēi 受到指责、训斥。[例]那家伙~多少次了,也没脸。 [挨梃] āi tìng 挨打,挨揍。[例]“李老疙瘩不~,是不会那么老实的。” [哀咕] āi gu 央告。[例]“小白鞋怎么~,他就是不答应。 ài [爱小儿] ài xiǎor 贪便宜,图小利。[例]那个姜老板是个土鳖财主,贪财~…… B bā [八杆子拨拉不着] bāgān??zi bō??la bù záo 互不相干,毫无联系。[例]“好好念书,是正经,别成天弄那些~的事情。” [八字没一撇] bāzì mé yī piě指事物尚无头绪。[例]别听他瞎扯,那事~呢。 [叭叭的] bābā??de 说话侃快、脆生。[例]那丫头说话~,就是做起事来糊涂。 [巴锔子] bājūzi 锔子。[例]“青砖面的锅台,秫秸穿的锅盖,打了三个~的水缸……”(《回头草》,载《绿野》1981年第3期) [笆篱子] bālí??zi 监狱。[例]“大前年,他躲劳工,藏在松木林子里,韩老六告了状,他被抓去蹲了三个月~,完了送到进寿当劳工。”(《暴风骤雨》) [扒瞎] bāxiā撒谎。[例]“二老歪,你寻思我~哪!”(《风雨月亮泡》),载《说唱艺术》1982年第1辑) bá [拔尖儿] bá jiānr (1)好胜,抢上。[例]二丫头在姐们里最能~。(2)居首位。[例]他在班级里学习~了。 [拔犟眼子] bá jiàng yǎn??zi 脾气执拗;说极端的话。[例]李二最能~,谁也犟不过他。bǎ [把家虎儿] bǎ jiā hǔr 过日子俭朴,不乱花钱[例]赵大嫂真能过日子,是个~。 [] bǎ??ba 屎。[例]别让孩子到处拉~。 bāi [掰扯] bāi??che 说话,讲道理。[例]“杨大叔,让我把破沙发拉回家去,~~看到底是谁跟我过不去。”(《北方曲艺》)1983年第3期) bái [白眼狼儿] bái yǎnr láng 指忘记别人情份或心意狠毒的人。[例]那小子是个~,你可不能理他。 bǎi [摆儿摆儿的] bǎir bǎir??de 神气的样子。[例]看人家~,挺有派儿。 bài [败家] bài jiā挥霍浪费。[例]那小子,纯是个~子。 [拜年嗑儿] bài nián kēr 恭维人的话。[例]那家伙真会说,满嘴~。 bān [班儿对班儿] bānr duì bānr 指年岁和其他方面相仿的人。[例]“那张大发是多好的孩子呀,从小和桃花~一块玩。”(《愁女难嫁》,载《春风》1983年第1期) bǎn [板板正正] bǎn bǎn zhèng zhèng (1)行动不越轨。[例]他干啥事都~。(2)衣物规整。[例]人家的衣服都是~的。 [板脚] bǎn jiǎo 因为鞋底太硬,脚在鞋子里面不舒服。[例]这双鞋太~了。走不上二里地他脚非磨起泡不可。 bàn

新经典东北话大全

1、挨排儿:按顺序 2、二虎八鸡:傻乎乎 3、扒拉:?拨弄 4、扒瞎:说谎 5、波罗儿盖:膝盖 6、掰扯:分析计算 7、白唬:?(bai?huo)能说(通常指能瞎说) 8、鼻嘎吧:?(bi-2?ga-2?ba?)鼻屎 9、备不住:?有可能,也许 10、包源儿:?全部,全包了 11、冰流子:冰柱 12、不靠谱(不靠盘儿):?不符实际 13、扯蛋:胡说八道 14、撮子:装垃圾的容器 15、刺挠:?痒 16、刺猫乎:?(ci-1?mao-1?hu-1?)眼屎 17、藏猫儿乎:?捉迷藏 18、敞亮:?形容一个人不藏心眼儿,大方直爽. 19、打狼:最后一名 20、打奔儿:1.接吻?2.停顿?3.卡壳 21、叨菜:?夹菜 22、点儿正(背)?:运气好(坏) 23、耳残:?(er-3?chan-2)?耳屎 24、二椅子:不男不女 25、嗯呢:是 26、疙瘩(简称疙):地方 27、姑娘:女儿 28、旮旯儿:?(ga-3?la-2)?角落 29、疙不溜脆:十分流利地 30、嘎拉:?(?ga-3?la?)?贝壳 31、高:放,搁 32、果:吸,吮 33、刚刚的:形容程度大,(可以修饰一切形容词) 34、嘎拉哈:ga-3?la?ha-4?一种用动物关节做的儿童玩具(有失传的危险哟) 35、干仗:?打架 36、咯应:?讨厌 37、含拉子:han-2?la-2?zi?口水 38、虎了吧叽:同二虎八叽 39、忽悠:这个不用解释了吧,不会的来打我 40、划开拐:?想通了 41、急眼:ji-1?yan-3?发火 42、迹哥浪:闹别扭 43、嗑尘:ke-1?chen?1,难看?2,丢人 44、坑吃瘪肚:形容说话吞吞吐吐 45、老鼻子:很多 46、老么卡(刺)眼:形容又老又丑的人 47、老嘎瘩:兄弟姐妹里最小的那位 48、唠嗑:聊天 49、妈灵:ma-1?ling?蜻蜓 50、末了儿:最后

搞笑东北话大全短语

搞笑东北话大全短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搞笑东北话大全短语,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张斗——比较爱出风头。 2、魂儿画儿的——特指脸部不规律的脏。例:洗脸去听见没?脸蛋子魂儿画儿的!瞅不着阿? 3、豁愣——搅和。例:人家事办好好的,你家孩子上来就给霍冷黄了。 4、吭哧瘪肚——泛指做事不麻利,说话不利落。例:这孩子,不会处事,嘎哈都吭哧瘪肚的。 5、横扒拉竖挡着——特指某人极力阻挠某人做某种事情。 6、界壁儿——邻居,指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7、杨得二正——精力不集中。例:好好听课,别杨得二正的。 8、得意——喜欢,爱。我得意你,是说:我爱你。 9、打误——车陷在泥里。例:完了,车轱辘误坑里了。 10、鸡的睐——形容一个人生气的样子。例:你败说你两句就鸡的睐的,能能讲点理? 11、敲——阉。例:再得瑟敲了你。 12、爸苦爸苦——很苦。例:啥破药阿!爸苦爸苦的。 13、钵愣盖——膝盖。例:我去,卡一下子,波棱盖卡秃了皮了。

14、得瑟——泛指人不稳重,做事爱出风头。例:别得瑟了,脑瓜子给你销裂问喽。 15、贼毙——太好啦,好得不得了。 16、叨愣七咕——泛指自言自语。 17、忽悠——丧失诚信,一味讨好某人的不着边际的语言行为。 18、扭头别棒——本来已有矛盾,还要在一起。 19、老蒙咔吃眼——形容人年级大了,不受别人的尊敬。例:那老头老蒙咔吃眼,整天耍钱,招人各应。 20、白话——就是说不着边际的话。例:这孩子,净瞎白话,不着边儿。 21、挠啃——泛指很久没有沾油水,或相关的东西。例:总算吃点肉了,这几天挠啃死我了。 22、噶点啥——赌点什么。例:咱俩噶点啥的阿!别光说。 23、刺挠——身体某个部位发痒。 24、土包子——土生土长地没见过大世面的人。 25、家巧儿——麻雀。例:嘘!别把家巧儿吓跑了。 26、包源儿——全部,全包了。 27、抓瞎——没有依靠,或者不知所措。例:完了!他进去了(指坐牢),我这回抓瞎了。 28、磨叽——喋喋不休,废话多。 29、偏煞子——正房旁边装杂物的小房。(棚子) 30、半拉子——未成年的劳动力,只能顶半个成年人。例:你

东北话大全

【巴巴儿的】bā bā r di说话娓娓动听。你说话巴巴儿的,尿炕哗哗的。 【白呲拉骨】bái cī lāɡǔ物体发白而难看。你这衣服白呲拉骨不好看。 【半潮乱架】bàn cháo làn jià发傻而鲁莽。 【半拉不落】bàn lǎ bù lu?未全部完成的状态。房子盖的半拉不落,哪有时间出去玩呀。【半拉囫片】bàn lǎ hú piàn ①物体破碎不整或未完全弄碎的状态。②(言语、文章等)不系统、不完整。 【半拉架儿】bàn lǎ jià r 粗通某种技艺;不熟练。车修不太好,我是半拉儿架。 【暴土狼烟】bào tǔ lánɡ yān 尘土飞扬的样子。土道不好,汽车一过暴土狼烟。 【彪楞】biāo lenɡ缺心眼而莽撞。 【破头齿烂】p? tou chǐ làn 破烂不堪,乱七八槽。 【飘轻儿】piāo qīnɡ r (重量)很轻。 【瓢】piáo 平或圆的物体弯曲变形。 【麻爪儿】má zhuǎ r 形容因害怕、惊慌而手足无措的样子。 【忙颠儿的】mánɡ diān r di 非常匆忙的。老贱骨头,孙子一要啥,忙颠儿的就买去。【抹不丢儿的】mǒ bu diū r di 害羞,不好意思的样子。 【磨唧】m? ji ①说话啰嗦;②办事不利索,拖泥带水。他那人磨唧,什么干不了。 【没冒儿】m?i mào r 表示有把握;没问题。瞧好吧,没冒儿了,这场球我们准赢。 【蒙登】mēnɡ dēnɡ头脑错乱,不知所措。接到电话我就蒙登了,急忙就往医院跑。 【明睁眼露】mínɡ zhēnɡ yǎn l?u 易见;非常明显。 【木个张的】mùɡe zhānɡ di 形容麻酥酥的感觉。手砸疼了吧?没大事,就是木个张的。【费劲巴力】fai jìn bā lì很费力的;非常不容易。托人费劲巴力给你找份工作,你还不去。 【浮溜浮溜儿的】fū liū fū liū r di 非常满的。他把缸的水挑的浮溜浮溜儿的。 【达称】dá chan 相称(多指人体的各部位之间,人的长相、身份与穿着相适合的情况)。【大头小尾儿】dà t?u xiǎo yǐ r 物体一头儿大,一头儿小。 【胆儿憷的】dǎn r chū di 胆怯;害怕。我不知咋回事,一瞅着官就胆儿憷的。 【得】děi 悠闲自在。干这活可真得,一点都不累。 【掉腰子】diào yāo zi 调皮捣蛋;品行不端;缺德。你这人真掉腰子,是他妈的差劲。【顶壳儿】dǐnɡ k? r 因质量好,能力强而顶用。买南孚电池好,顶壳儿。 【对撇子】duì piě zi 适合心意。我俩对撇子,我俩一组。 【态和】tāi he 态度温和慈祥。 【嘡啷】tānɡ lɑnɡ脏乱;不整洁(多指穿的)。也说“啷嘡”。我单位“春阳”特别嘡啷,但文章写的好。【脦肋】tē le 不修边幅,衣冠不整。 【舔嘴巴舌儿】tiǎn zuǐ bā sh? r 馋诞欲滴,想吃好东西的样子。也说“馋嘴巴舌 儿”。我带着儿了去市场买菜,我发现他看着香肠舔嘴巴舌儿的,但他还不要,虽然我没钱可我一定给他买。 【懊糟】nāo zɑo 懊丧;愁闷;不痛快。真懊糟,看场戏丢400元钱。

浅谈东北方言

浅谈东北方言 摘要:东北方言是北方方言中的一种,其简洁、生动、形象、昂扬、富于节奏感, 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吻合。它是由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的多元性文化现象。东北方言具有多元性,研究东北方言的形成,有助于我们了解东北方言中蕴含着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我将要从东北方言的形成,优点,特点,及其现在的传播的现状及形式这四方面来谈一谈这个贴近我个人生活的东北方言。 关键词:东北方言的形成、特点、传播现状及形式、东北方言的优点 正文:东北地区位于山海关以北,包含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东北方言口语词汇不仅为数不少,而且其中很多词汇基调健康,内涵丰富,极具个性,往往为普通话词汇和其他方言口语词汇所难以代替。东北方言体系开放、粗犷豪放、幽默诙谐、形象生动、富有哲理的特点,在中国大地上有口皆碑。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柏默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协助和启发。”这说明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既相互依存,又有着各自内部的发展规律而独立存在。作为一个东北人,我为家乡的方言感到自豪,它渗透出东北人的人生哲理——热情、奔放,对生活始终充满期待,对未来永远怀有向往。我也怀着一颗热爱的心来介绍我每天说的语言。 最近在网上流行这样那个一段对话问题,一人问:“那本书没了没。”“没没。”“到底没没没?”“我说没没就没没,没了就没了,墨迹呢。”最后问那本书到底是没了还是没没。看到这段话,我忍俊不禁,我想把这份快乐传递,就急着和宿舍人说,没想到,他们反应的尽是茫然,我才发现,她们没懂,这是东北方言。不是东北人一般是不懂的,这就是地域的差异吧。由于我从小就在东北方言的语境中成长,对东北方言,我喜欢去了解和研究这种诙谐,豪放的语言。 第一,东北方言的形成。可以这样说,东北方言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1、语言分化成方言的原因很多,但总的来看,地域的变异是形成方言的根本原因。从地域的民族构成来看,东北是一个汉、满、蒙、回赫哲、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朝鲜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多民族间300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东北地区独具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并保留下无数反映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如,东北方言中的“哈喇”(肉和油变质)、“喇忽”(遇事疏忽)为满语,松花(白色)江为女真语;吉林为满语,是“吉林乌拉”“吉林”意为“沿”,“乌拉”意为江)的简称,因在松花江畔而得名,卡伦(边防哨卡)湖为锡伯语等等。 2.东北方言中的外来语吸收现象东北方言中不仅融入了众多的满族等少数民族词汇,还融入了俄语等外国语。如称下小上大的水桶为“畏大罗”、称面包为“列巴”(俄语)等。 3.东北方言中的正字误读现象。语言的发展是由中原地区向全国扩散的,尤其满族入主中原后关内汉族冲破封禁出关到东北地区谋生,俗称“闯关东”,还有清朝时大批流放人员来到东北,都给东北注入了中原语言和文化。但由于发展的不

东北方言目前最全的版本,2011年12月18日版

东北部分方言及解析 起根、乍根、的根:原来、原先、开始。得(dè)色:轻佻。 夜个儿:昨天。横:厉害。 多暂:啥时候。搁这儿:在这儿。 圪达:地方。干(gá)哈(há):干什么、做什么。 这圪土达:这地方。唱蹦蹦:指唱二人转(地方戏)。 打腰:指有钱有势阔气。扎古扎古:指给病人治疗;又指梳妆打扮。 隔路:性格古怪。贴晌:一近下午三时。 小嘎儿:小男孩。老板子:赶马车的人。 掌包的:跟马车管事的人。跑腿子:已超过结婚年龄的男人,但又无配偶。 出门子:姑娘出嫁。打八刀:离婚。 老赶:外行。撅子:指人脾气倔。 小抠儿:为人小气。蝎虎:厉害。 日头爷儿:指太阳。脖立盖儿:指膝盖。 笆篱子:监狱。张三儿:指狼。 麻溜儿的:快点。煞楞:办事利落快。 毛楞:办事粗心不稳当。赶趟:来得及。 膈应人:使人觉得烦恼不快活。体登人:指坑害人。 粘帘子:指出事惹祸的意思。老鼻子啦:很多。 丁钯:总是。嗯哪:是、行。 可劲造:不加限制地吃和用。大拉乎吃的:不循规矩和礼节,盲目作大。 白话:能说(贬意)。说的话和办 的事与本人的身份不相称。外屋地:厨房。 喂大罗:水桶(俄语)。利可亮儿:办事干净利索。 乌了巴突的:指水没烧开,温度不凉不热。艮不溜丢的:指人不开通办事不干脆。 也指食物坚韧而不脆。 拉倒:作罢。 急眼:急了。匹儿片儿:不利落。 横是:八成是。海了:多的意思。 有老主腰子:有主意、固执。嘎牛:出奇、美丽。 死乞白列:纠缠不放。岔纰:两差,误会。 划魂儿:猜疑不定。鬼头蛤蟆眼:奸诈。 小店儿:小气、吝啬。界壁儿: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秃撸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贼亮:特别亮。 调理人:骗人 鬼:狡猾

东北话经典语句-东北话哄女孩开心的话

东北话经典语句 【篇一:东北话经典语句】 1,老么卡哧眼儿例:瞧你长的那样,老么卡哧眼儿,那个能看上你,形容又老又丑的人。 2,皮儿片儿例:老王家那小子把家里造的皮儿片儿的,同皮皮片片:乱七八糟的。 3,魂儿画儿=魂画例句:你这脸上抹啥了,造的魂儿画儿的 4,破马张飞例:你这是嘎哈啊,破马张飞的,能不能消停点儿。6,舞马张枪例:同上 7,毛愣三光例:你能不能稳当点儿啊,别成天毛愣三光的让人不放 心 8,七吃咯嚓例:麻利,干净利落。 9,得儿喝的例:你别成天得儿喝的行不,正经点儿吧。 10,甩(水)裆尿裤例:你看看你儿子,整天甩裆尿裤地,你媳妇也不好好整整。 11 ,披哩扑笼例:当有人经过的时候,河边那些小青蛙全都披哩扑笼地跳进了水里. 12 ,递溜蒜卦意思是说不整洁整齐,乱七八糟的意思! 例:你看你收拾的行李,~的,怎么拿啊!? 13 ,暴土杨长例:前两天大风刮的我家前面暴土扬长的,都出不了门儿了。 14 ,杨了二正例:你也别成天杨了二正的摇哪儿烂走了,赶紧找点正经事干。 15 ,搂瓦块儿例:那家伙脸长的,搂瓦块儿的,棵碜死了。16,老天扒地例:我现在都老天扒地了,还结啥婚啊,一个人过吧。17,那旮得儿[例]你说的那个东西藏在那旮得儿了18,急了拐弯[例]那道也成难走了,急了拐弯的 19,突鲁反仗[例]他做事突鲁反仗的,把这事交给他还真让人不放心。 20,傻了吧叽=虎了吧叽[例]干啥玩意呢傻了吧叽的虎啊!虎了吧叽:同二虎八叽 21,嘶嘶哈哈[例]这外面老冷了,冻得我嘶嘶哈哈的。 22,鼻涕拉瞎[例]你还记得你小时侯鼻涕拉瞎的样子,成天跟在我后面要糖吃. 23,得得瑟瑟=得(四声)了吧瑟[例]就你好,那天还得得瑟瑟的跑

东北话大全

东北话大全 满语词汇保留在汉语中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满族发源于长白山,后入中原。清代鼎盛,人数有数百万。清室灭亡,满族仍存。它先是采用了汉字,后又逐渐采用了汉语。目前,齐齐哈尔北面有个小村子叫“三家子”。据称仍有居民会说满语,小学还有满语课。历史上这里住着计、孟、陶三姓的老百姓,都是满族。不过,现在那里讲满语的年轻人也不多了。我国现存满语档案尚有《满文老档》《满州实录》等上百万件。当前仅有目录。翻译原文已经是十分困难的事了。 满语有元音音位6个,辅音音位19个。字母40个。另还有拼写外来词的外来音字母。玄烨谕博达礼等人编有满文分类词书,收词一万二千余,按音序排列。黑龙江省有满语研究所。研究满语的出版物有《基础满语概论》、《满语文法会要》等专著。源于满语的汉语词语很多。比如昆虫“蝼蛄”,俗称“喇喇姑”。“嫫嫫”又作“嬷嬷”,指奶娘;“妞妞”又作“妞儿”,指小女孩。老北京人在反驳对方或表示鄙视时,喜用语气叹词——“姥姥”!这个词儿也为源于满语的音译词,词义当然不指外祖母,而表示强烈的“不信、不服”的含意,潜台词是“没门儿、少来这套”。 源于满语的汉语音译词还有——啰嗦、喇忽、埋汰、胳肢、

瘆等。例如“啰嗦”指说话、办事不利落。“喇忽”是粗心、疏忽的意思,如“你这个人呐,太喇忽啦!”“骨立”是称赞物品外形精美。东北方言“埋汰”是肮脏的意思。“胳肢”指在别人腋下、脚心等处抓挠,使发痒发笑。“瘆”是害怕、恐怖的意思,如“这个倒霉玩意儿,看着就瘆得慌!” 在清朝时期,呼和浩特的满族全都使用蒙语,而且大都满蒙汉语兼通。辛亥革命后,满族才改说汉语。时至今日,依然还有不少满语词汇保留在汉语中。以下列举一些,同大家分享。满语蚂螂(蜻蜓,现在依然有人用蚂螂眼来形容眼神不好的人)、懒散(不振作,提不起精神做事)、捅娄子(闯祸)作贱(故意取笑)、埋汰(不干净、脏)胡里巴图(头脑不清楚)、兀里巴图(水不凉不热,比喻办事不利索)、麻利(办事利索干脆)、密得吗德儿(不明不白)、哈喇子(口水)、拉忽(粗心大意)、央计(说好话)、巴不得(盼望以久)、哼多(训斥)、随和(原意劳累现为顺从用来形容好相处)、掰扯(查看、分析)、胳肢(搔腋下)、哈喇味(食物变质有味)、苛答(给人受气)、把仕(匠人)、赤马糊(眼屎)、消停(安静)、糟践(损坏)、折腾(翻来覆去)、瞅(看)、贼呼啦(窃贼,现也常用来形容人不老实,不可信)、汗沓儿(衬衫)、累赘(不利索、负担)勃勒盖(膝盖)、沁(也作`胡沁`意为胡说八道)、姑爷(女婿)、姑娘(女儿)。东北话和北京话中的“满语”对比 东北(满洲)是满人的“龙兴之地”,北京是满人在“关内”的聚

东北话与普通话

漫谈东北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及亲缘关系 东北话,可指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的汉语,亦可特指东北地区的某些特定汉语,如常用于小品演出的“东北话”,本文主要探讨第一种涵义。 东北话的划分: 东北境内的汉语都属于官话(1)。按照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分类方法可细分为: 1、东北官话:分布于除辽东半岛及鸭绿江下游地带,乌苏里江部分流域,中俄边境个别地区以外的绝大多数东北地区。东北三个省会的语言(沈阳话、长春话、哈尔滨话)都属于东北官话。东北官话是不是独立的大区方言,有一定争议。东北官话和华北官话合称北方方言,有时也被归入广义的华北官话,或者和华北官话合称广义上的东北官话。此外,东北官话在东北以外的地区也有一定分布。详见东北官话,(2)。 2、胶辽官话:分布于辽东半岛及鸭绿江下游地带,乌苏里江部分流域。大连话就是一种典型的胶辽官话。胶辽官话在山东胶东半岛也有分布。详见胶辽官话(3)。 3、冀鲁官话:分布范围很窄,仅分布于中俄边境个别地区。冀鲁官话的主要分布范围不在东北境内。详见冀鲁官话(4)。 东北话的特点: 东北话尽管分属于三种不同的官话大方言区,不过内部有着较一致的特点,例如其声调(特别是阴平的调值)就有极其相似的一面。因此,尽管沈阳话和大连话分属于东北官话和冀鲁官话,但外地人很容易从中听出相同的“东北味”来。 在汉语中,东北话与普通话是相对很接近的,如哈尔滨话就高度接近于普通话(老派北京话与普通话之间则有相当明显的差距,以至于交流有时会有些障碍)。从东北北部的黑龙江省到南部的辽宁省,大致而言发音朝含糊、“东北味”重的方向发展。到了沈阳,当地的方言就不太容易被普通话使用者所流畅理解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人认为是与东北不同地区汉族人到达东北的时间有所不同,语言的融合程度各异有关。但与中国关内其他地区不同的是,生活在东北这一广大区域的人们之间几乎不存在语言交流的困难。 东北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之一,从语音体系上讲,就是普通话,不过不够标准。其差别虽然细微,但也是成系统的,无论是语音上还是语感上,都有一定的特点。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突出表现在声、韵、调方面,尤以声母最为严重,其次是声调,韵母问题较小些。大多数的差别富有规律性易于掌握,个别的差异是因东北人的长期使用而固定下来的,没有一般的规律可以遵循,只能死记硬背。 1. 从声母方面看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 1.1.平翘舌不分 这里所指的是 z—zh c—ch s—sh 三组有对应关系的舌尖前音,又称平舌音。Zh\ch\sh 都是舌尖后音,又称翘舌音。在东北方言中,平舌音和翘舌音都有,只是在使用上与普通话体系不相一致。普通话中的翘舌音比较多,而东北方言中则是平舌音比较多。东北方言把普通话的绝大部分翘舌音都发成平舌音,又把普通话的平舌音都发成翘舌音。概括地看,就是表现为二者混用。在普通话中,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是很严格的。东北方言将其混用,能造成很多歧义,容易引起语音混乱,出现交际障碍,如:市长——司长、诗人——私人、主力——阻力、终止——宗旨等。 1.2.改换r声母 在东北方言中,有些地方的语音系统中几乎没有翘舌音声母 r ,普通话中的 r 声母音节分别被 n\l 和 y (零声母)声母取代了。 n 取代 r 只涉及一个字“扔( r y n ɡ)”,l 取代 r 的音节也不多,大都部分是 r 声母音节被 y (零声母)音节取代的。东北方言区部分地方这种改换普通话 r 声母的现象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一般来说改换成 n 、 l 或 y (零声母)这几个声母与韵母有关:普通话 r 与 u 、 ui 等韵母构成的音节,东北方言将 r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修订版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东北部分方言及解析 起根、乍根、的根:原来、原先、开始。得(dè)色:轻佻。 夜个儿:昨天。横:厉害。 多暂:啥时候。搁这儿:在这儿。 圪土达:地方。干(gá)哈(há):干什么、做什么。 这圪土达:这地方。唱蹦蹦:指唱二人转(地方戏)。 打腰:指有钱有势阔气。扎古扎古:指给病人治疗;又指梳妆打扮。 隔路:性格古怪。贴晌:一近下午三时。 小嘎儿:小男孩。老板子:赶马车的人。 掌包的:跟马车管事的人。跑腿子:已超过结婚年龄的男人,但又无配偶。 出门子:姑娘出嫁。打八刀:离婚。 老赶:外行。撅子:指人脾气倔。 小抠儿:为人小气。蝎虎:厉害。

日头爷儿:指太阳。脖立盖儿:指膝盖。 笆篱子:监狱。张三儿:指狼。 麻溜儿的:快点。煞楞:办事利落快。 毛楞:办事粗心不稳当。赶趟:来得及。 膈应人:使人觉得烦恼不快活。体登人:指坑害人。 粘帘子:指出事惹祸的意思。老鼻子啦:很多。 丁钯:总是。嗯哪:是、行。 可劲造:不加限制地吃和用。大拉乎吃的:不循规矩和礼节,盲目作大。 白话:能说(贬意)。说的话和办 的事与本人的身份不相称。外屋地:厨房。 喂大罗:水桶(俄语)。利亮儿:办事干净利索。 乌了巴突的:指水没烧开,温度不凉不热。艮不溜丢的:指人不开通办事不干脆。 也指食物坚韧而不脆。 拉倒:作罢。

急眼:急了。匹儿片儿:不利落。 横是:八成是。海了:多的意思。 有老主腰子:有主意、固执。嘎牛:出奇、美丽。 死乞白列:纠缠不放。岔纰:两差,误会。 划魂儿:猜疑不定。鬼头蛤蟆眼:奸诈。 小店儿:小气、吝啬。界壁儿: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秃撸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贼亮:特别亮。 调理人:骗人 鬼:狡猾 真漆:清楚 呱呱湿:湿透 拽(zhuai三声):装相儿 拉硬:硬撑的意思 大米饭嘎巴:锅巴 皮驴子:摩托车

东北人的生活特点

东北人的生活特点 过去有“东北几大怪”之说,什么“窗户纸贴在外”,“大姑娘叼烟袋”,“生个孩子吊起来”等,这些事早已成为历史了。但“喜庆吉祥粘豆包”,“不吃鲜菜吃酸菜”遗风犹在。东北人爱吃酸菜,那是出了名的。一大盆酸菜粉条炖肉,那是待客的好菜。说起待客,东北人还有个习惯:盆里的菜要随吃随添,不能被吃光,以显示热情好客。东北的汉子各个善饮酒,几乎顿顿饭都喝,而且不用什么山珍海味佐酒,黄瓜,大葱粘酱足矣。东北人习惯睡大炕,冬天还可以烧热,一张炕桌,盘腿而坐,写字,看书,吃饭都可以解决。当然,这些情景都是指农村说的。大城市生活情况已无异于全国其他地方了。 东北人说话也很有特色。语音方面一般人分不清平舌音和卷舌音(如念绕口令“四(shi)是四(shi),十是十...")。但东北话(指辽沈一带地方)词语幽默,音调独特,随着赵本山等人表演的小品风靡全国,一些东北话的词汇也成为通用词了,如“忽悠(蒙骗)”,“好使(顶用)”等。冬天人们出门时要穿上皮衣,带上皮帽、手套、耳罩。为了保暖防寒,房屋的玻璃都是双层的。一家人围坐在少的暖烘烘的火炕上吃 饭、唠嗑,其乐融融。农闲时,东北人喜欢唱起二人转 东北的气候特征 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东北地区在自然景观上表现出冷湿的特征,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区域,冬

季寒冷,高纬度固然是基本因素,但它的相关位置也有明显作用。它北面与北半球的“寒极”——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所在的东西伯 利亚为邻,从北冰洋来的寒潮,经常侵入,致使气温骤降。西面是高达千米的蒙古高原,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也常以高屋建瓴之势,直袭东北地区。因而本区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陆低10℃以上。东北面与素称“太平洋冰窖”的鄂霍次克海相距不远,春夏季节从这里发源的东北季风常沿黑龙江下游谷地进入东北,使东北地区夏温不高,北部及较高山地甚至无夏。本区是我国经度位置最偏东地区,并显著地向海洋突出。其南面临近渤海、黄海,东面临近日本海。从小笠原群岛(高压)发源,向西北伸展的一支东南季风,可以直奔东北。至于经华中、华北而来的变性很深的热带海洋气团,亦可因经渤、黄海补充湿气后进入东北,给东北带来较多雨量和较长的雨季。由于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量虽不十分丰富,但湿度仍较高。从而使东北地区在气候上具有冷湿的特征。东北地区有着大面积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草甸草原,肥沃的黑色土壤,广泛分布的冻土和沼泽等自然景观,都与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有关。

经典东北话大全

[标签:标题] 篇一:经典东北话整理 有一种重复叫磨叽,有一种状况叫毛楞,有一种面貌叫磕碜,有一种讨厌叫咯应,有一种观察叫撒漠,有一种掩护叫打狼,有一种为人叫得瑟,有一种软弱叫尿迹,有一种疑问叫噶哈,有一种习惯叫埋汰,有一种聊天叫唠嗑,有一种速度叫麻溜,有一种愤怒叫急眼,有一种喜欢叫稀罕,有一种厉害叫尿性,有一种傻叫得儿呵,有一种顽皮叫欠儿登,有一种数量叫老鼻子,有一种运动叫滚du子,有一种创伤叫秃噜皮,有一种吃态叫可劲造,有一种性别叫二椅子,有一种关系叫钢钢地,有一种独处叫卖呆儿,有一种频率叫晃常儿,有一种范围叫整个浪, 有一种能力叫吭呲瘪肚,有一种休闲叫无极六兽,有一种故意叫净引儿地,有一种设施叫马路牙子,有一种工程叫半拉可机,有一种失败叫突鲁反仗, 有一种骨头叫波罗儿盖,有一种心态叫杨了二正 篇二:东北方言大全 写了一年多了,再贴一次。谨以悼念消失的东北话,希望提醒东北老乡们注意保护本土文化,另增加了一些例句 1: 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词(附例句): 图毕:费力不讨好(这电脑买的可真~~,本来2000就能下来,花了3000多)懊糟:ao-1 zao 发愁(放假这几天一直ou-4在家里,~~死我了) 熬啃:nao-2 ken 饿,馋(一天没吃饭了,见着啥我都~~) 打八刀:离婚,分手(听说老李头俩口子打八刀了) 老么卡(刺)眼:形容又老又丑的人(我都~~~~的了,还找啥对象啊) 念三七儿:旁敲侧击(少跟我在这儿念三七儿的,以为我不明白你啥意思啊) 如作: ru-1 zuo 舒服(在一些地方读作:yu-1 zuo,或yu-1 zhuo,或yu-1 zhao,例句:英子把你伺候的~~的,你还有啥不满意啊。注:摘自乡村爱情2) 山爷:老虎(例句免) 屋脊六兽(常读作无机六瘦):闲得不知道干什么好(那几天闲得我~~~~的) 疵毛噘(jue-1)腚:头发蓬乱,衣服没穿利索等等(你咋~~~~的就出来了,你媳出差了咋的) ber2搂瓦块儿:人的脸长得比较奇特(那家伙脸长的,~~~~的,科趁死了)……2. 未来五年将要消失的词 尿性:有骨气,真汉子 毛楞三光:做事情不加思考,很着急的去做 老天扒地:形容一个人老得不成样子了 张三:狼 杨了二正: 形容一个人做事精力不集中的样子做着事情心里却不知道想些什么其他的事情且儿:qier-3 客人 妈灵:ma-1 ling 蜻蜓(在一些地方读作ma-1 leng) 打哑吧缠:故装不懂

东北方言

东北方言 1个字 抠、嘎、黑、皮、骚、帮、胖、民、上、整、揍、弄、歪、瞒、脍、二、呛、银、贱(便宜)拽(拉) 2个字 嗯呐(行、可以)、咋地(怎么的)、噶哈(há)(干什么)、棉脑(棉袄)、栽子(种子)叫驴(公驴)、明个(明天)、鼓捣(弄)、噶拗、杠唧(叫真)、吗玲(蜻蜓)、夜个(之前)、撂下(放下)邀么(估计),幺幺(称重量)电炮(用拳击打,通常指脸)划拉(聚拢) 鼓求(弄)、噶咕(特殊)、犟咕(叫真)、嘘呼(吹牛)、倒嚼(反刍)、开壶(开张)、昨个(昨天)、出溜(溜达)、打鸣(鸡叫)、白呼(吹牛)、下奶(催奶)、 夜个、昨个(昨天)前个(前天)、锃亮(非常亮)、唠嗑(聊天)、忽悠(蒙骗)、吃咂(吃奶)、骒马(母马)、连桥(连襟)、一码(全是)、八瞎(撒谎)、悬乎(夸张)茅楼(厕所) 骚性(好色)、羽牛(母牛)、妯们(妯娌)、横是(可能是)、圈拢(拉拢)、邪呼(严重夸张)、操蛋(很差劲)、溜需(奉承)、唬弄(欺骗)、叫叫(用柳树皮做的管笛) 血呼(夸张)、牛子(阴茎)、懒子(阴囊)、埋汰(脏)、老盯(经常)、欠儿蹬(多事)、咋整(怎么办)、打栏()、养汉(女偷情)、当腰(中间)、夹生(半生不熟)、晃常(有时)

咋地(怎样)、反群、连裆(狗性交)、守铺、喀拉(不好)、盯吧(总是.一直)、坐地(马上、当时)、白扯(白费)、鸡尖(鸡屁股)、鸡吧(阴茎)、噶答(水痘)、人家(别人、自己) 瘪子(稻谷里面没有粮食)、立马(马上)、隔叽(挠身体上的敏感部位让你发笑)、扯蛋(瞎说、干闲事)、开腚(擦屁股)、走道(走路)、糨子(浆糊)、自个儿(自己)、约么(估计)、磨叽(絮叨) 拉巴(提拔,帮助)、拉疤(粗糙)、伐送(出殡)、黄了(没成,泡汤了)、破闷(猜谜)、霸道(厉害)、拔干(大便干燥)、汆稀(拉稀)、寻思(想)、反蹬(反胃) 上货(进货)、上该(上街)、得瑟(折腾)、刺挠(痒痒)、诡道(诡计多端)、渍扭(不利索)、叨登(倒卖、连续动作)、带劲(有型)、够戗(没把握)、旮旯(偏僻狭窄)、嚼兴(敏感)、洋火(火柴)、瞎虻(牛虻)、捋管(手淫)、糗了(发霉)、稀罕(喜欢)、顺甜(味道甜)、老脍(女老伴)、当街(大街)、尿兴(厉害,特殊)、撩骚(挑衅)嚎唠(叫唤)、梏咚(蔫吧坏)、蔫吧(没精神.内向) 哧、遢拉(拖鞋,趿拉着脚)、噶气、皱吧(不平整)、挂掌(给牲畜上铁 掌)、出蓼、坷趁(难看)、吧唧(形容嘴张合的声音)、咋唬(吵嚷)、麻爪(吓呆了)、拨拉(拨动)、撒嘛(东张西望)、白瞎(浪费)齁咸(特别咸)候候了(吃咸了) 3个字

东北土话大全 配解释

东北土话大全(配解释) 1、毛愣三光--形容人做事情浮躁,不踏实 飞(武武玄玄)--形容人不安静 2、咯了盖儿--膝盖 3、卡了--摔倒,栽跟头了 4、埋汰--脏,形容词也做动词用,埋汰人,比喻侮辱人 5、上该里溜达--上街上,到街里闲逛 6、唠扯--聊天 7、唠嗑--谈话,聊天 8、钢钢地好、钢钢狠--非常好,非常狠 9、你装呐--贬义,你在装模做样 10、的瑟--贬义,指人不好看不雅观惹人生气的吊儿郎当的样子 11、削--打,暴打 12、整事儿--装腔作势,故意作出某中行为 13、麻溜--快一点儿 14、贼--副词,与很、特别一个意思 15、沙棱儿--分两种意思,一是和麻溜一样表示快一点儿的语气词二是表示爽快、干脆的形容词 16、寒碜、科碜--害羞、不好意思,丑陋 17、秃撸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 18、界壁儿--邻居,指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19、捣扯(声调,降调)--收拾,整理

20、嘞嘞--唠叨 21、秀篾--腼腆,拘束 22、B车或者BB车车:唠叨,罗嗦的意思,贬义词 23、老蒯--老伴儿,好像只用来形容女性 24、远点儿删着--离我远点儿,滚蛋 25、急眼:意为"发火","恼羞成怒","愤怒" 26、老鼻子:"特别多"的意思. 27、滚犊子:意为"滚蛋". 28、抓瞎:意为"白搭","白做了" 29、咋整:意为"怎么办" 30、整个浪儿:意为"全部","整个" 31、稀罕:意为"喜欢" 32、闲嘎嗒牙:意为"闲扯",可以理解为用闲扯来消磨时光 33、熊色:贬义,形容一个人讨厌的样子 34、晒脸:意同"的色",多指小孩子 35、干不拉瞎--形容某种东西很干的 36、山炮--就是傻了8急 37、备不住--有可能,也许 38、鼻嘎吧--bi-ga-ba鼻屎 39、不远匣--指不太远 40、扯蛋--胡说八道 41、刺挠--痒

【精编范文】东北话问候语word版本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 东北话问候语 知道东北人怎么互相问候的吗?大家可以一起学一下东北话问候语哦! 经典东北话大全【1】 工作也别老突鲁反仗,半拉卡机的,有点敬业精神。虽说这年头挣点钱都 不容易,但也别老买那便宜娄搜的破玩意儿,对自己好点儿。家里头家务活也 多干点,别总整得屋里外皮儿片儿的,墙上也么魂儿画儿的。工作一天了.回来看着夺闹听啊! 性格外向的,稍微收敛点吧,别老二虎八叽,毛愣三光的,说话办事有点谱,武武玄玄的瞎忽悠,时间长了,也让人咯应。性格内向的呢,多和人沟通,说话别老吭吃瘪肚的,做事要七吃咯嚓,麻溜儿利索儿的。 年纪轻的呢,不要习里马哈,得得(四声)搜搜,跟老人说话客气些,有点 耐心,别总鸡吃掰脸的。年纪大的呢,也不要脚着自己已经老天了,要保持年 轻心态。 总之,春天来了!大家都多到户外溜达溜达,别老趴家里窝蹲儿,总之呢,希望大家一切都纲纲好! 另外,提醒大家一句,下雨天儿的就败出去了,要不一不小心卡到马路牙 子上,再把菠萝盖卡吐露皮儿了,就有你闹心的了! 经典问候语【2】 1、银蛇狂舞喜辞中华吉祥年,骏马奔腾笑迎九州如意春。

2、有些事必定会逝去,哪怕这种逝去会掏空我们的整个世界,所以我们必须试着习惯。 3、也许祝福只是一种形式,但却能给心灵带来温馨,我们都把关心发给彼此,一样的日子一样的心声:旅途愉快! 4、愿你201X年365天天天快快乐乐,8760小时时时开开心心,525600分分分甜甜蜜蜜,31536000秒秒秒精彩缤纷!新年快乐! 5、痛苦最好是别人的,快乐才是自己的;麻烦将是暂时的,朋友总是永恒的;爱情是用心经营的,世界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祝今天快乐! 6、老朋友,你不在我身边,我真是郁闷啊,真是太闲了,快点回来吧,想你了。 7、你的出差,使我的心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不管明天怎样,都要从心底说声,谢谢你,祝你外出一帆风顺。 8、短信问候语:愿所有的幸福都陪伴着你,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愿所有 的欢乐都追随着你,月圆是诗,月缺是画! 9、拼命工作出差开会,应酬客户少贪几杯,上下班路上车如流水,要记得安全放第一位,冷热酸甜容易伤胃,这样的生活实在很累,给你捶捶背,祝你 万事都OK! 10、愿你1年都如意!4季都平安!12个月都幸运!365天都快乐! 11、工作不要太累,生活要慢慢体会,健康真的宝贵,是非恩怨无所谓,真情才最珍贵,失败并非不对,成功或许太累,平凡挣钱也是一种滋味!! 12、如果可以,请不要对我的祝福感到厌烦;如果可能,请时时想起关心你的我;如果愿意,请让我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13、我爱你,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情人节是祝福两个相爱人的节日,也是我与你的节日,祝你相爱节快乐! 14、在一生中,健康的价值远胜过声望和财富。愿您劳逸适度,多加保重。

东北方言大全

写了一年多了,再贴一次。谨以悼念消失的东北话,希望提醒东北老乡们注意保护本土文化,另增加了一些例句 1: 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词(附例句): 图毕:费力不讨好(这电脑买的可真~~,本来2000就能下来,花了3000多) 懊糟:ao-1 zao 发愁(放假这几天一直ou-4在家里,~~死我了) 熬啃:nao-2 ken 饿,馋(一天没吃饭了,见着啥我都~~) 打八刀:离婚,分手(听说老李头俩口子打八刀了) 老么卡(刺)眼:形容又老又丑的人(我都~~~~的了,还找啥对象啊) 念三七儿:旁敲侧击(少跟我在这儿念三七儿的,以为我不明白你啥意思啊) 如作: ru-1 zuo 舒服(在一些地方读作:yu-1 zuo,或yu-1 zhuo,或yu-1 zhao,例句:英子把你伺候的~~的,你还有啥不满意啊。注:摘自乡村爱情2) 山爷:老虎(例句免) 屋脊六兽(常读作无机六瘦):闲得不知道干什么好(那几天闲得我~~~~的) 疵毛噘(jue-1)腚:头发蓬乱,衣服没穿利索等等(你咋~~~~的就出来了,你媳出差了咋的) ber2搂瓦块儿:人的脸长得比较奇特(那家伙脸长的,~~~~的,科趁死了) …… 2. 未来五年将要消失的词 尿性:有骨气,真汉子 毛楞三光:做事情不加思考,很着急的去做 老天扒地:形容一个人老得不成样子了 张三:狼 杨了二正: 形容一个人做事精力不集中的样子做着事情心里却不知道想些什么其他的事情且儿:qier-3 客人 妈灵:ma-1 ling 蜻蜓(在一些地方读作ma-1 leng) 打哑吧缠:故装不懂 坑吃瘪肚:形容说话吞吞吐吐,一般是由于紧张或受辖制时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五迷三道:迷迷糊糊 3. 未来十年内将要消失的词: 勒特:le-3 te 不利索 卖呆儿:1,看热闹 2,发呆 pia-4迹:一种硬纸片做的游戏工具 二椅子:不男不女 扒瞎:说谎 呲哒: ci-1 da训斥

东北人特点分析

地图黑完全是一种人为的天然黑。全国人民都没有北三省人民团结,因为这三个省份总是被报团黑。 一说东北人,大家想到的大多都是背后背着砍刀,脖子上挂着金链子,胸口露着纹身,开口说羊驼,吵架只动手。 东北都是黑社会,街上全是打架斗殴。东北除了冬天的雪白,其余都是黑色的。 就问你是亲自舔过东北的铁门,还是参加过东北的黑社会? 东北人喝酒是传统,可也不都是酒鬼。 因为地势环境的影响,东北人以前到了冬天都会烫一壶小酒,辛辣的烈酒,总是能在第一瞬间帮助人们在冬季祛除一丝寒气。可这并不代表东北人能喝!曾经天猫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中国人的酒杯——2017 天猫酒水线上消费数据报告》中的结果可能会令不少人要跟天猫急了! 睁大地域黑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完数据统计,告诉我,辽吉黑在哪里!在哪里! 对,有人说了,这个只是线上酒水销售,购买酒水的渠道多着呢。是的,你说什么都是对的。 江湖传言:东北虎,西北狼,喝不过华东小绵羊! 不要每次在饭桌上看到东北人都两眼放光,好像东北妹子就是金光闪闪的酒窖,活该就是千杯不醉一样。东北的汉子要是说不喝,就是不敞亮,就是娘,这到底是和谁俩呢。 东北人上了酒桌都是心怀忐忑、惴惴不安型的。喝不过吧,整个东北三省都得背黑锅,人家说东北人都是嘴上吵吵,真正端起酒杯,连个小姑娘都喝不过;把别人喝倒了吧,人家又说东北人仗着自己能喝欺负人。

合着东北人都应该是在酒坛子里面泡着长大的吧! 东北人穿貂,是因为冷!!! 每年一到了冬天,就有那么一群“热爱动物”的民间义士剑指东北人。穿貂就一定比羽绒服暖和么?冷你不能坚持一下么?对!东北人就是喜欢穿貂儿!而且一直热爱,从未改变! 不要和东北人说穿动物皮残忍,除非你吃素长大的,我穿个皮你不乐意,有本事你也别吃肉呀!五十步笑百步,和谁俩呢! 都说东北人人手一件貂,是喜欢装门面,以前还有人说东北人是苞米面肚子,貂皮裤子。都说东北人是好面子,吃的再差没人知道,穿的不好绝对不行,说东北人是面子工程。 之前有人在网上吐槽:穿着貂的大妈们挤公交车。请问槽点在哪里?那些楼下就是车库,出门就开宝马的还需要穿貂皮么?就是因为要在凛冽的北风里等不知什么时候会来的公交,才会做好保暖措施,好不好! 东北人为什么会对貂情有独钟?因为天气冷啊!因为貂保暖呀! 什么毛呢大衣、羊绒大衣,对于大多数东北人而言,那都是春秋穿的。也只有那些有钱人大冬天才会穿这些,对于大多数的市民而言,只有羽绒服,只有貂儿!这叫什么?穷穿貂,富穿棉,大款穿休闲。 羽绒服这种东西,九几年才有的,请问此前的人们怎么办?没钱就穿棉衣,有钱自然穿貂皮呀! 南方人嘲笑东北人倾家荡产买个貂,然后祖祖辈辈当传家宝。对!完全没错,以前家里穷,一件貂皮轮着穿。因为暖和呀!大家都说东北人穿貂是为了虚荣心,对,谁还没有个虚荣心了,可是更多人还是为了暖和!暖和! 东北人,年轻人很少穿貂皮,中年以后,都会逐渐攀升起对皮草的热爱,因为随着身体机能的退步,防寒保暖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东北的大街上中老年穿皮草那么多的原因。 不要再诽谤东北人对于貂皮的热爱了,重要的话说三遍,东北真的冷!真的冷!真的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