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电压质量的方法

合集下载

提高配网电压质量的有效方法分析

提高配网电压质量的有效方法分析

提高配网电压质量的有效方法分析摘要:配网的电压质量,对用户端的用电设备的使用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这不但关系到供电企业的供电服务质量,还会严重的影响到相关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选择合理的措施,能够极大的改善配网电压质量,从而保证配网的安全。

鉴于此,本文对如何提高配网电压质量的有效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电压;质量;方法1“低电压”产生的原因及分析配网产生低电压的主要原因(1)供电半径大。

10kV配电线路存在迂回线路,供电半径过大,线路阻抗增加,导致压降增大,最终使10kV线路的末端电压偏低,从而造成配电变压器出线侧电压低。

低压配电台区供电半径大,低压线路压降增大,导致低压线路的末端电压低。

(2)配电设备重载过载。

配电线路设备重载过载会引起线路电流增大,从而造成线路压降增大,进而导致线路末端电压降低,最终引起低电压问题。

(3)导线、电缆截面积小。

10kV线路导线越细,阻抗越大,线路压降越大,导致线路末端电压越低,最终造成配电变压器出线侧电压越低。

此外因为接户线、进户线等低压线路配置不合理,存在线径较细,再加上用户生活水平提高,各种电器逐步增加,容易出现“卡脖子”现象,造成用户末端电压低。

(4)无功功率补偿不足。

配网中有大量异步电动机和配电变压器,当负载率不高以及感性负荷设备较多时,无功负荷相对比较高,需要无功功率进行补偿。

当补偿并联电容器存在投运不及时或容量不满足要求时,线路需要输送大量无功功率,导致电压损耗过多,最终引起电压偏低。

(5)配变低压侧三相负荷不平衡。

三相负荷不平衡会引起中性线产生较大的电流,从而导致中性点电压出现偏移,因为变压器绕组各有不同,所以输出的电压也不一定相同,此时电压质量就无法保证符合要求。

因此,严重三相不平衡的低压线路发生低电压的可能性较高。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运维规程》(Q/GDW1519—2014)要求,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应尽量平衡,不平衡度不应超过15%,单相负荷不高的三相变压器,零线电流不应大于额定电流的25%。

浅谈提高农村电网末端电压质量的技术措施

浅谈提高农村电网末端电压质量的技术措施

浅谈提高农村电网末端电压质量的技术措施汤海涛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得到很大进步。

为了更加适应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电力行业进行了体制改革,特别是针对农村用电情况实施“两改一同价”政策。

同时电力企业也加大了农村电网建设,但是由于近几年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用電量激增,这就使得农村电网末端出现电压质量低的情况,影响到用户的正常使用。

影响农村电网末端电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文章主要针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电网;末端电压;质量;技术措施U665.12 文献标志码:A :2095-2945(2017)35-0056-021 概述为了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电力企业坚持节能降耗的原则。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农村电网的进一步完善,电网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不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农村电网仍然存在末端电压质量低的问题。

为了使农村用户能够正常用电,同时也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分析如何提高农村电网末端电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农村电网末端电压质量的现状分析当前提出的农村电网的发展目标是在原有供电的基础上降低线路损耗,进一步提高供电质量,满足农村用户的日常用电需求。

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快,对农村电网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但是由于过去农村电网建设受到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影响,地域上分布比较分散,而且没有考虑到后期的发展如此之快,所以造成了当前电网末端电压质量低的情况,影响了用户的正常用电。

由于供电的电压质量高低直接对机电设备、输送输出电、电力的合理化调度等方面产生影响,所以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地农村电网结构进行优化,增设电能补偿装置,进一步提高弄断电压的质量,这对于农村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 农村电网末端电压质量低的原因造成农村电网末端电压质量低的因素很多,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总结可以分为电网建设原因和经济社会原因,其中电网建设原因是主要原因,相关人员应该对这个因素加以重视。

如何提高低压电压质量浅析

如何提高低压电压质量浅析

电子技术176 2015年15期如何提高低压电压质量浅析尹海华王哲吴燕国网菏泽供电公司,山东菏泽274700摘要:在工作实践中,一定要采取“抓好试点,搞好宣传,典型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潜心探索新途径、专心思考新方法、用心总结新经验,全面推动低电压治理工作,找到了一条既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因此,主要就如何提高低压电压质量的控制方法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低压电压;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TM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15-0176-01近年来,改善电压质量是电力企业的重中之重,要解决各地区电压合格率低的问题。

要从历史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在主观上重视程度不够加强,电网仍普遍存在电压质量不合格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电网结构不尽合理,导线截面细,迂回线路长,供电半径较大,配变设备陈旧老化,更新速度慢,低压无功补偿滞后等,加之这些资产大部分系集体资产,而绝大多数农村经济又薄弱,自有积累少或没有积累,致使对电网改造无力投入资金。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和现状,改造低压电网,提高用户电压质量势在必行。

1低压电网电压质量低存在的主要问题1.1线路导线截面小由于农网改造过程中有些地区对负荷预测不准,导致导线截面选择过小,经过两年的运行,负荷发展较快,线路截面已不能满足载流量的要求。

1.2无功补偿容量不足由于农村低压电力网中有大量异步电动机和配电变压器,而且负载率不高,无功负荷相对比较高,所以自然功率因数偏低。

当补偿并联电容器容量不足时,导致线路输送大量无功功率,而产生电压损耗,引起电压偏低。

1.310kV或低压配电线路供电半径长当供电半径超过合理的长度时,线路末端电压损耗太大,导致电压偏低。

1.4有的农村用户所用配变容量小,负荷高峰时出现了超负荷情况,影响了电压质量1.5负荷预测不充分由于对农村用电负荷缺乏科学、准确的分析,对农村电力发展能力预测不充分,配电变压器容量、导线截面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步伐,使配电变压器出现过负荷运行和导致线路末端用户电压偏低现象,不能保证用电户的正常、可靠用电,同时也增加了供电部门的投入成本。

提高供电系统电压质量的措施

提高供电系统电压质量的措施

提高供电系统电压质量的措施摘要:电压质量是衡量电能质量的基本指标之一,电压偏低或偏高将影响电力系统客户用电的安全经济运行。

影响电压质量的因素有供电部门原因,也有用户的因素;有电网结构因素,也有管理欠佳的原因。

保证电压质量的措施主要有提高功率因素、选择合理的供电半径以及对电网进行技术改造等等。

关键词:电压质量;供电半径;功率因素;电容补偿引言电压的质量是影响电能质量的重要因素,电压质量对用电设备的影响也很大。

在供电系统中,电压如果过高会加快绝缘体的老化,进而使得电能消耗更加会计,进而使电费支出有所增加,而在电压过低时,将会对水泵设备以及风机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实在日常生活中,过低的电压就会使得电子设备无法继续运行,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电压质量的控制,进而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年限与工作效率。

这对于工业废物以及电能的充分利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供电电压允许偏差标准根据电力行业标准,电力系统正常状况下供电企业供到客户受电端的电压的允许偏差规定为:(1)35kV及以上的电压供电的,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值的10%;(2)10kV及以下的三相供电的,为额定值的正负7%;(3)220V单相供电的,为额定值的正7%~10%;(4)电力系统非正常情况下客户受电端电压最大允许偏差不应超过正负10%。

当上述指标不正常时,对电网和用户的主要危害是什么,应采用什么措施来保证电压质量呢?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问题。

2供电电压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对用电客户的不利影响供电电压低的危害:电力系统的供电线路末端,发生低电压运行的可能性很大,其危害有:(1)受电区域内的电压若低于允许压降范围,此时如果线路负荷再增加,则电压就会进一步下降,负荷越大,压降也越大,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继电保护动作,甩去大量负荷,造成大面积停电。

(2)送变电设备在低电压状态下运行,会增加无功电力的输送而减少有功电力的输送。

(3)低电压运行状态下,线路输送无功分量较大,从而增加线损。

浅析提高农村客户端电压质量的措施

浅析提高农村客户端电压质量的措施
6加强农村电网无功补偿设备的台账管理
建立和完善农村电网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尤其是无功补偿设备的各类数据,并报告农村电网变电站和农村电网低压线路电容器的可用性,以及保持现场转换记录,及时掌握农村电网情况。同时充分发挥功率因数调节关税的作用,提高电力客户对无功管理的重要性,督促和帮助客户采取措施,确保其功率因数超过0.9,保持电压稳定,进而农村电网电压质量。
浅析提高农村客户端电压质量的措施
摘要:中国人口的特点决定了电力工作应该加大农村大力发展的力度。农村电网存在各种客观制约因素,导致农村客户电压长期质量不高,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电力工作者应将关注重点和发展重点转移到广大农村地区,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提高农村客户电压质量,根据农村电力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优化农村电网规划,调整配电变压器,集中补偿,分散补偿的措施,有效提高农村客户电压质量。
关键词:农村客户端;电压质量;电网规划;无功补偿;管理措施
引言:中国人口的特点决定了电力工作应该加大农村大力发展的力度。随着国家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农村电网建设成为电力工作的热点,农村电力建设获得了加快发展的机遇。因此,电力工作者要把关注重点和发展重点转移到广大农村地区,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提高农村客户电压质量。电压质量不仅是电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电网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认为,从本质上提高农村用户的电压质量,要立足于农村电力工作的实际情况,优化农村电网的设计和规划,及时调整农村配电网,根据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等措施提高农村用户的电压质量,为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电力公司坚持节能降耗的原则。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电网的进一步改善,同时也改善了电网质量。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电网仍存在低端电压质量问题。为了使农村用户能够正常使用电力,提高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分析如何提高农村电网末端的电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提高电压合格率的措施

浅谈提高电压合格率的措施

浅谈提高电压合格率的措施【摘要】电压是控制电能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而电压合格率则更是对电网建设的实际运行状况以及用户生产生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电压合格率的因素,然后说明了提高电压合格率的的原则,最后详细阐述了提高电压合格率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电压合格率;无功定值;电压质量;设备运行;电力一、影响电压合格率的因素(一)电压质量监控工作不及时电压质量的好坏对于电力设备能否正常运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是电压合格率的重要指标,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不利于电机的运作,增加电能耗损,影响用户的用电质量,提高了用电成本,所以,电压质量的合格有利于减少工业废品、提高电气设备的效率、根本上提高电压的合格率。

但是,就现状而言,对变电站母线电压调控和监控工作上并没有做到及时高效,对于有效监控电压质量的A VC 系统的配置工作仍未付之行动,这样一来缺少有效监督就容易导致变电站母线电压不稳,影响电压合格率,造成用户用电困扰。

(二)电压无功定值管理不完善配电网无功优化对于电压的合格率而言是最直接的指标,因电力系统直接面向用户的就是配电网,是用户对电力系统予以评价的第一印象,然而就现状而言,一方面,电压无功定值整定计算缺乏统一规范的计算标准,实际操作中,基本凭借整定计算人员的个人经验,标准具有存在较大随意性,存在较多不合理的地方;另一方面,在整定计算变电站电压无功定值时,对于系统110 kV 电压是否合格或区域电网电压无功是否平衡并没有做统一的考察,不配套的系统设置,将会影响整个区域电网电压质量。

最后,电压无功定值的确定会受到变电站负荷变化或季节性变化的影响,但是实践中,整定好数值不能及时进行调整,从而对电压的合格率起到负面作用,影响到整个配电网的无功优化。

(三)无功设备运行管理不到位无功设备主要包括无功补偿设备和配电无功设备,其中,无功补偿设备由于使用率高,因此出现故障的几率较大,影响设备的可用率,现实中不能及时跟进排查故障,造成设备的不能发挥应有效果,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压无功就地平衡;在配电无功设备的管理上,配电行动组工作不及时,不能很好完成对季节性负荷或负荷特性予以调整,致使配变输出电压脱离正常合理范围,影响居民端电压质量。

如何提高电压合格率

如何提高电压合格率

浅析如何提高电压合格率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如何提高电压合格率的方法。

首先,综述了电压合格率的重要性、主要因素及影响。

然后,重点介绍了传统的改善电压合格率的方法,并从技术、管理、设备等多方面探讨了提升电压合格率的实践措施,包括调整负荷、加强监控、设置保护装置、改善设备维护等可行手段,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压合格率、负荷调整、监控加强、保护装置、设备维护正文:一、绪论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电气系统的电压合格率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压合格率是衡量电气系统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

高电压合格率不仅能减少电能损耗,提高设备使用寿命,还可显著延长交流系统的寿命。

另外,高电压合格率也是必要的电网质量指标,企业能够以此作为表现自身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主要因素及影响:高电压合格率的实现,有赖于电压质量的改善,改善电压质量的要素主要有负荷调整、监控加强、保护装置的设置及设备维护等几方面。

负荷调整措施是提高电压质量的重要方法,它可以缩小电力系统的供需不平衡;监控加强主要是对电压水平进行定期检测和分析,使系统在异常情况下及时采取有效情况;保护装置是一种实时限流装置,有效控制电力系统中过压、欠压等情况的发生;设备维护是指对电压功率设备、线路设备以及其他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传统改善电压合格率的方法①技术改善:改善电压合格率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就是通过调整负荷来调节电压水平。

通过调节负荷,分散电流,改善系统的功率因素,从而提高电压合格率。

②管理改善:通过加强对电压水平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电压不合格的问题,有效控制电压不合格率。

③设备改善:改善电压合格率的重要设备措施之一就是在电力系统中设置合理的继电保护装置,以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另外,还要改善电压功率设备、线路设备等的维护,从而有效降低电压不合格的发生率。

三、结论电压合格率是衡量电气系统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改善电压合格率的要素主要有负荷调整、监控加强、保护装置的设置及设备维护等几方面,可行的手段包括调整负荷、加强监控、设置保护装置、改善设备维护。

提高电压稳定的措施

提高电压稳定的措施

提高电压稳定的措施电压稳定是电力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到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电能质量。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电压的稳定性。

一、增加发电容量和改善电源结构电压的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密切相关。

当电力供应不足时,电压往往会下降,而当电力供应过剩时,电压则容易上升。

因此,增加发电容量和改善电源结构是提高电压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大发电机组的投资,增加发电容量,可以提高电力供应的充足性,减小电压波动的可能性。

同时,优化电源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对传统火力发电的依赖。

二、合理调节负荷和优化负荷分布负荷的变化是导致电压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合理调节负荷和优化负荷分布,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压的稳定性。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负荷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合理安排负荷调度和优化负荷分布,可以减小负荷波动对电压的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合理调整负荷曲线,避免负荷集中在某一时段,减小负荷的峰谷差,从而减小电压波动的幅度。

三、提高输电线路的传输能力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电能传输的主要通道,其传输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电压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电压的稳定性,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输电线路的传输能力。

例如,可以采用高温导线、大截面导线等技术手段,增加输电线路的传输容量;可以进行输电线路的优化规划,减少线路的长度,提高线路的传输效率;可以采用串补器、无功补偿装置等设备,提高线路的电力因数,减小电压降。

四、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维护和监控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电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维护和监控。

定期进行设备的巡视、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采用先进的监控系统,对电力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可以快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减小设备故障对电压的影响。

提高电压稳定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增加发电容量、改善电源结构、合理调节负荷、优化负荷分布、提高输电线路传输能力、加强设备维护和监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提高电压质量的方法
作者:孙陶然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07期
摘要:电压质量与电网的稳定及设备的安全运行存在密切关系,而电压质量和电网经济运行受到无功电力的影响和制约。

为此,本文通过对提高电压质量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同时阐述影响电压质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提高电压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电压质量;危害;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7-0049-02
0 引言
电压质量包括:电压偏差、频率偏差、谐波电压与谐波电流、三相不平衡、电压暂升暂降等。

当用电设备端子电压实际值偏离额定值时,其运行参数和寿命将受到影响。

影响程度受偏差大小及其持续时间而异。

1 危害
1.1 异步电动机当异步电动机端子电压为负偏差时,负荷电流将增大,起动转矩、最大转矩和最大负荷能力均显著减小,严重时甚至不能起动或堵转;当电压为正偏差时,转矩增加,严重时可能导致联轴器剪断,或损坏设备。

1.2 同步电动机与异步电动机相似,电压变化虽然不引起转速变动,但其起动转矩与端电压平方成正比,最大转矩直接与端电压成正比变化;如同步电动机励磁电流由晶闸管整流器器供给,且整流器交流侧电源是与同步机共同的,则其最大转矩将与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变化。

1.3 电热设备电阻炉热能输出与外施电压平方成正比,端电压降低10%,热能输出降低19%,溶化和加热时间显著延长,影响生产效率;端电压升高10%,热能输出升高21%,致使电热元件寿命缩短。

1.4 电气照明灯白炽灯的使用寿命约与其端电压的负14次方成正比,电压升高10%,寿命减少约70倍。

其光通量约与电压的3.6次方成正比,电压降低10%,光通量减少约32倍。

还有,荧光灯的光通量约与其端电压平方成正比,过低,启辉发生困难,过高,镇流器过热而缩短寿命;高压水银荧光灯和金属卤化物灯的光通量约与电压的3次方成正比;高压钠灯的光通量为电压降低10%,光通量降低37%,电压升高10%,光通量升高50%。

1.5 并联电容器电容器输出无功功率与电压平方成正比,电压偏差不超过±10%时,电容器可长期运行;如果电压偏差长期超过10%,将因过负荷引起电容器内部热量增加,绝缘老化加速,介质损失角增大,造成过热而击穿。

1.6 电阻焊机当电压正偏差过大时,将使焊接处热量过多而造成焊件过熔,负偏差过大则影响焊机输出功率,使焊接热量不够而造成虚焊。

2 影响电压质量的原因
2.1 监控电压质量工作不及时通常情况下,电压质量作为检测电压合格率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电机来说,无论电压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对其运行造成影响,同时增加电能的耗损,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进一步增加用电成本。

通常情况下,高质量的电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工业废品、提高电气设备的效率。

但是,根据当前的电压质量的现状来说,没有及时高效地调控变电站母线的电压,监控工作没有做到位,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变电站母线电压的稳定性,电压合格率大大降低,最终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

2.2 电压无功定值管理不完善在对配电网进行无功优化的过程中,最直接的指标就是电压的合格率。

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直接面对用户,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用户可以透过配电网对电力系统进行相应的评价。

通过对电压无功定值进行相应的管理,而在整定计算电压无功定值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依据,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整定计算通常情况下全凭操作人员的个人经验,因此整定计算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另一方面,在整定计算变电站电压无功定值的过程中,没有对110kV电压系统的合格情况进行统一考察,另外,由于系统设置缺乏配套性,整个区域电网电压质量受到直接影响。

2.3 无功设备运行管理不到位通常情况下无功设备主要包括无功补偿设备和配电无功设备两种。

无功补偿设备实践生活中使用率比较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设备具有较高的故障机率,该设备的可用率进而受到相应的影响。

在实践生活中,由于没有及时排查故障,所以设备应有的效用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电压无功就地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相应的影响和制约;在管理配电无功设备的过程中,无功管理人员要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及时的调整季节性负荷或负荷特性等,通过将配变输出电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居民端电压质量就可以得到保证。

另外,在进行设置配变无功补偿配置容量的过程,区域用电要求由于得不到满足,并且安装地点过于分散、运行环境恶劣,以及运行管理不到位等,无功就地平衡受到影响,电压合格率明显降低。

2.4 新技术应用不足通过对传统的无功电压进行控制,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监控效果也不理想。

对于先进的系统来说,通过对本地区关口的无功和变电站的母线电压进行监视,在保证关口无功和母线电压正常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计算无功电压,既确保了计算的准确性,又实现了自动化,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同时可以避免人力计算造成的失
误。

但是,根据现状来说,先进的系统在很多电力企业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进一步使得无功电压优化计算不到位。

3 提高电压质量的措施
3.1 提高电压质量首先提高用户的功率因素,电网生产用户力率考核机制要全面落实,依据力率对电价进行相应的调整,将电价的杠杆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户的功率因素,减少向电网吸取的无功;其次,将有载自动调压式变压器广泛应用于变电站主变中,对于用户配电变压器来说,通过安装带负荷的调压装置,对移峰填谷提高负荷率通过借助行政、技术、经济等手段强制实行。

再次,高度重视低压电网的维护检修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三相负荷不平衡导致电压畸变,按照定岗定时的方式开展维修检修工作,确保设备在良好的状态下正常运行。

3.2 加强无功定值管理工作在配电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无功优化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无功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电压合格率,对无功定制工作加大管理力度,首先制度方面,对电压无功定值整定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同时对定值整定进行标准化操作。

其次,通过对电压无功定值进行相应的整定后调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调度部门提高重视程度,针对电压实际情况,同时结合季节性负荷的变化情况,对变电站主变抽头档位做出及时的调整,进而对母线电压进行合理配置。

3.3 严格无功设备运行管理全面落实定期无功补偿设备巡视、检测和试验工作对于主网和配网无功设备运行管理来说是重点,及时发现存在的缺陷和隐患。

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提高无功补偿设备的可用率,配置足够的应急备件,一旦无功补偿设备发生缺陷或出现故障,进行及时的消除。

大客户接入系统前应开展系统接入点无功平衡与电压质量评估,经审查确定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型式和控制方式,管理部门应监督、检查并验收客户无功补偿、电压监测设备的安装调试,确保无功补偿、电压监测设备与工程同步建设和投运。

无功补偿装置技术改造时,应根据无功配置原则的相关内容,结合本地区发展、电网规划的要求,重点解决可靠性差、容量不足以及与电网发展、环境保护等不相适应原无功补偿装置。

3.4 严格电压监测装置各供电单位根据合理的电压监测点的设置原则,对各类供电电压监测点进行设置,并随供电网络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并建立电压监测占的台帐,电压监测装置必须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

3.5 积极推广新技术对于功能、策略、电压无功定值等相关的原则,在对新技术进行推广的过程中要进行统一规范,通过对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对这些高科技产品进行驾驭。

电压质量与电力网的稳定及设备的安全运行有着重大的关系,而无功电力是影响电压质量和电网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加强无功管理,提高电压质量,对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晓.无功功率平衡及补偿装置的选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05).
[2]刘苑飞.谈提高电压电能质量保证供电可靠性[J].价值工程,2010(24).
[3]蔡艺宁.浅析如何提高电压合格率[J].能源与节能,2012(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