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牛病引发的思考

合集下载

疯牛病:上帝的惩罚

疯牛病:上帝的惩罚

疯牛病:上帝的惩罚作者:郑昊来源:《知识就是力量》2014年第05期牛群中的神秘现象迈克是一位英国农场主,1986年11月的一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样到牛圈中去给牛儿添加草料。

但是这天牛儿们的样子有些奇怪,它们站在那里,眼神呆滞,对主人抱来的鲜美食物无动于衷。

要是以往,牛儿们见到这些黄澄澄的草料早就一拥而上了。

迈克以为是这几天阴冷的天气所致,因此并未在意。

令人担心的是,几天后,牛儿们的情况丝毫不见好转,甚至有的已经卧地不起。

焦急的迈克赶紧找来了当地的兽医查看,结论是牛儿们患上了“痒病”,这是一种常见于羊类身上的疾病,主要症状为丧失协调性、站立不稳、烦躁不安、奇痒难熬,甚至瘫痪死亡。

虽然这种怪病已经被发现了几十年,但是对于患病原因依然没有定论。

果然,数天后,迈克的牛儿纷纷死去,这一事件受到了当地医学机构的重视。

为了防止这种不明的疾病在畜牧业发达的乡村地区传播,当地医学院对迈克的牛进行了解剖,结果发现病牛中枢神经系统的脑灰质部分形成海绵状空泡,导致了明显的神经细胞变性及坏死。

医学家们认定其死因和著名的“痒病”如出一辙,即一种致命的慢性神经性机能病。

发现疯牛病真凶“朊病毒”起初,医学界普遍认为导致疯牛病这种慢性神经性机能病的原因是牛体内DNA突变造成的,但在使用放射处理破坏DNA和RNA后,却发现其组织仍具感染性,这毫无疑问就推翻了“DNA突变”的说法。

在排除了致病因子是核酸的可能性后,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性——蛋白质变性。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呢?这件发生在英国牛圈中的怪事很快就被美国医学界知晓,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斯坦利·布鲁希纳(Stanley B. Prusiner)教授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导致这些牛病死的真凶是病毒感染!由于还不清楚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病毒,因此布鲁希纳教授将其称作“非寻常病毒”或“慢传染性大脑样变”。

这一假设终于在2年后被证实,他在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生物——朊病毒(Prion),并因此获得了1997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疯牛病:错的真不是牛,而是资本

疯牛病:错的真不是牛,而是资本

疯牛病:错的真不是牛,而是资本食物主权按疯牛病,对人们而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首次被曝光,疯牛病导致了多次人类食品安全的危机。

疯牛病不仅引发牛群大量染病死亡,而且一旦人类食用患疯牛病牛肉、牛脊髓可能导致病毒传染人类,感染克-雅二氏病。

这一疾病会使患者脑部出现海绵状空洞,并出现脑功能退化、记忆丧失和精神错乱等症状,最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蒋高明老师的这篇文章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疯牛病的发病原因及由来,并且追溯了疯牛病从发现到肆虐的历史,他指出真正导致疯牛病危机的原因是资本导致肉牛养殖与饲养方式的变化——为了让牛生长得更快,牛被强制饲喂动物蛋白,动物蛋白中可能含有致病病毒,并且现代规模化密集养殖又导致一旦发病扩散极快。

因此,疯牛病真的肆虐的原因并非牛儿们不听话,而是消费主义以及资本的趋利性导致的恶果。

正文一向老老实实吃草的牛怎么会变疯?什么样的魔招让健康的牛变成疯牛?我们说人吃错药会变疯,那么动物呢?如果吃错了食物,吃了原本不应该吃的东西,会怎么样呢?牛原本是吃草的,但为了商业目的,为了多出肉,让牛长得更快,人们让它吃所谓的动物蛋白,包括吃同类的肉或下脚料(动物蛋白),就会得一种怪病——疯牛病。

这种因反刍动物被强制饲喂动物饲料,尤其“同类相食”造成的疾病,可传染到人类身上。

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在现代化养殖场里真实出现了,其典型代表就是“疯牛病”。

典型症状与发病原因疯牛病的学术用语为牛脑海绵状病,英文名称为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

Bovine 原意为关于牛的,迟钝的,有笨拙的意思;Spongiform为海绵状脑病的意思。

牛脑海绵状病,俗称疯牛病,香港译为“疯牛症”,台湾译为“狂牛症”,日本译作“狂牛病”;中国大陆译成“疯牛病”。

无论是疯还是狂、这是一种严重的、足以使牛致命的、神经退化疾病。

后经科学发现,该疾病由朊病毒(prion)引起,并可通过喂食含有疾病的动物骨粉传播。

关于疯牛病的综述 (1)

关于疯牛病的综述 (1)

疯牛病分析综述11级动物科学(1)班邱碧琼2011084541摘要:疯牛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人畜共患神经退行性疾病.1986年11月将该病定名为BSE,首次在英国报刊上报道。

这种病波及世界很多国家,如法国、爱尔兰、加拿大、丹麦、葡萄牙、瑞士、阿曼和德国等。

根据近年来国际上有关疯牛病防治的研究进展,主要从疯牛病的病原症状、种间和人群中传播、防疫策略等方面做以综述。

关键词:疯牛病、基因突变、人群、地域1 引言:早在300年前,人们已经注意到在绵羊和山羊身上患的“羊瘙痒症”。

其症状表现为:丧失协调性、站立不稳、烦躁不安、奇痒难熬,直至瘫痪死亡。

20世纪6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阿尔卑斯用放射处理破坏DNA和RNA后,其组织仍具感染性,因而认为“羊瘙痒症”的致病因子并非核酸,而可能是蛋白质。

1947年发现水貂脑软化病,其症状与“羊搔症症”相似。

以后又陆续发现了马鹿和鹿的慢性消瘦病(萎缩病)、猫的海绵状脑病。

最为震惊的当首推1996年春天“疯牛病”在英国以至于全世界引起的一场空前的恐慌,甚至引发了政治与经济的动荡,一时间人们“谈牛色变”。

2 疯牛病的病原和症状医学家研究证实,牛患BSE,是痒病传到牛身上所致。

痒病是绵羊所患的一种致命的慢性神经性机能病。

其实痒病的发生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

不过,医学界至今未能找到导致痒病的根源,因此,疯牛病的病原也就难以确定。

医学家们发现BSE的病程一般为14~90天,潜伏期长达4~6年。

这种病多发生在4岁左右的成年牛身上。

其症状不尽相同,多数病牛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变化,行为反常,烦躁不安,对声音和触摸,尤其是对头部触摸过分敏感,步态不稳,经常乱踢以至摔倒、抽搐。

发病初期无上述症状,后期出现强直性痉挛,粪便坚硬,两耳对称性活动困难,心搏缓慢(平均50次/分),呼吸频率增快,体重下降,极度消瘦,以至死亡。

经解剖发现,病牛中枢神经系统的脑灰质部分形成海绵状空泡,脑干灰质两侧呈对称性病变,神经纤维网有中等数量的不连续的卵形和球形空洞,神经细胞肿胀成气球状,细胞质变窄。

疯牛病流行背后的原因和防控策略一文带你了解

疯牛病流行背后的原因和防控策略一文带你了解
疯牛病等动物源性疾病的传播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需要加强全球范围内的监测与预警。
汇报人:
感谢观看
疯牛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牛之间的接触和消化道传播,但后来发现病毒也可以通过精液和胚胎传播。
疯牛病的发生与饲料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某些环节有关,如使用动物肉骨粉作为饲料原料。
疯牛病的传播途径
饲料喂养:病牛的脑组织或血液被混入饲料中,健康牛食用后感染
添加标题
动物接触:健康牛与病牛直接接触,通过唾液、尿液、粪便等传播
缺乏有效检测手段:早期疯牛病检测手段不够灵敏,容易漏检,导致疫情扩散。
认知不足:由于疯牛病是一种新发疾病,人们对它的认知不足,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和治疗方法。
04
疯牛病的防控策略
加强饲料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管理
建立严格的饲料安全监管体系,确保饲料来源可靠。
推广无动物性饲料的养殖方式,降低疯牛病的传播风险。
疯牛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食用感染朊病毒的牛肉及其制品,以及与感染动物的接触。
疯牛病会导致牛出现神经症状,最终死亡。人类感染后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包括痴呆、肌肉萎缩和死亡。
03
疯牛病流行的原因
饲料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饲料原料受到污染,例如:动物粪便、污水等
饲料加工过程中,设备、工具等受到污染
饲料储存、运输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导致污染
实施饲料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传播。
加强饲料加工过程的卫生管理,避免交叉污染。
建立动物健康监测和报告制度
目的:及时发现和预防疯牛病等动物疫情
措施: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对动物健康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报告
责任主体:各级政府、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养殖场
意义:有效控制疯牛病等动物疫情的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案例(疯牛病)

案例(疯牛病)

案例(疯牛病)附件1:案例分析论文范文两篇说明:以下两个国际公共管理案例摘自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公共危机管理》(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陈福今唐铁汉主编),供全国MPA学界和学员撰写公共管理案例时参考。

因该案例均为复印后用扫描仪扫描、识别软件识别、人工再行修改,故错误之处在所难免。

请大家谅解。

案例分析之一:《英国应对疯牛病危机事件》一、案例背景或许没有一场危机可以像疯牛病危机这样持续近20年,依然还有新的发展;或许没有一场危机可以从一场普通的农牧业疫情,发展成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区的社会、政治危机。

1986年始发于英国的疯牛病,最初只是被认为是一种普通的动物疫情,直到1996年英国政府公开证实了它对人类的致命才引起丁欧盟委员会和各成员国政府的广泛重视,加强了对其的监管和预控。

但不幸的是,这种疾病因子在牛身上的潜伏期只有五年,而在人身上的潜伏期却可长达数十年,更可怕的是,这种疾病因子还可能传染给其他的动物,这样就增加了人类被感染的途径。

因此,疯牛病危机所打击的不仅是欧洲发达的农牧业以及相关产业,更重要的是它打击了公众对政府的信心,直接影响了一些国家的大选和政府的稳定性,并导致了人们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质疑。

英国是这场危机的发源地和重灾区,英国政府对这场危机初期管理的滞后导致了危机的蔓延扩散。

从1996年开始,欧盟对英国牛肉实施出口禁令.英国政府曾一度采取不合作政蕹,与欧盟成员国乃至欧委会的摩擦不断,“牛肉大战”演化成为外交危机。

1997年布莱尔政府开始在疯牛病问题上与欧盟开展合作,并在内外压力下洱化了对危机的预防、监控和处理的机制,使该危机在英国有所控制。

但是,2000年,疯牛病在德、法等欧盟国家相继发作,导致了新一轮疯牛病恐慌,疯牛病危机成为欧洲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二、疯牛病危机的演变过程(一)疯牛病在英国1986年10月25日,位于英国东南部的一个风光绮丽的小镇——阿福什德镇发现了第一头患疯牛病的牛。

疯牛病污染问题探讨

疯牛病污染问题探讨
该病的主要特点包括脑细胞组织出现空泡、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以及脑内发现淀粉 样蛋白质纤维。
疯牛病具有潜伏期长、死亡率高、传染性强的特征,对牛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起源与发展历程
疯牛病首次在1985年在英国被 发现,随后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蔓
延开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 期是疯牛病的暴发流行期,期间 大量病牛被确诊、屠宰和焚烧。
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进一步研究新型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 性,降低漏检和误检率。
开发自动化检测设备
研发自动化检测设备,实现快速、高通量的疯牛病检测,提高检测 效率。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疯牛病监测与 检测技术的发展。
05
治理策略与法规政策探讨
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保障食品安全
通过加强疯牛病防控工作,确保牛肉及制品的质量安全,保障人 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促进产业发展
推动养殖、屠宰、加工等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提高产业 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加强跨界合作和社会责任担当,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 共管的良好局面,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对现有疯牛病防控法规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可以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不到位、处罚 力度不够等,导致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给疫情防控带来隐患。
改进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加 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疯牛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法规政策制定背景及目标
制定背景
疯牛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畜牧业和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我国作为畜牧业大国,加强疯牛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疯牛病疫情对国际贸易也产生了严重影响。

关于疯牛病系列问题的探讨

关于疯牛病系列问题的探讨

关于疯牛病系列问题的探讨林荣泉 (上海市杨浦区兽医卫生监督管理所,200433)摘 要 本文比较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疯牛病(B SE)的六个方面:①B SE的历史、现状和地理分布②B SE的流行病学及其同人和动物的关系;③B SE的感染过程和主要症状;④B SE剖检病变特征;⑤B SE的检验诊断⑥B SE的防制关键词 风牛病(B SE) 克雅氏症(CJD)流行 病变特征检验 防制前言近年来,有关英国疯牛病问题多见于世界各国媒体的各种报道,众说纷纭。

尤其是2000年10月26日英国政府终于鼓足勇气公布了历时二年才完成的长达10卷的《疯牛病调查报告》,记录了自1986年首次发现疯牛病以来的15年间触目惊心的内容。

其发展之快,蔓延之广,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虽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但自去年11月到今年3月,法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等国相继发生疯牛病,在欧洲国家之间蔓延的势头仍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

疯牛病的肆虐已在欧洲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欧盟各国的牛肉及其制品营销遭受重创,牛肉消耗已降低27%,西班牙国内市场牛肉消费下降70%,法国牛肉销量下降47%,牛肉工业受到惨重打击;有35万名工人失业,政府将承受每年2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为使我国广大读者对英国疯牛病风波的来龙去脉及与之相关的系列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笔者作如下探讨性论述。

1 疯牛病的历史、现状及地理分布111 疯牛病的发现及缘由:疯牛病是一种罕见的致命性的牛海棉状脑病(Bovine Spongifo rm Encep halop athy),简称B SE病。

病牛烦燥不安,肌肉震颤,好斗,动作失控(共济失调),近似神经质疯狂状态。

一般经2至6个月后即死亡。

在200年以前,此病首先在绵羊身上发现(即为痒病, Scrap ie),后来又在牛及其它动物身上发现。

一旦感染于人,经12至60年的长期潜伏后发病,即为克一雅氏症,由德国两位神经病理学家克罗伊茨基费尔特和雅各布早在1920年首次发现而得名,简称CJD症。

英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从疯牛病事件出发

英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从疯牛病事件出发
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和可追溯体系,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 节的安全和质量。通过加强监管和可追溯性,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 进而提升食品的国际竞争力。
3、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3、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同时,加强 对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食品安全规定。通过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三、英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转型 对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1、强化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1、强化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要提升食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确保食品 的安全和质量。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推动国际食品安全标准 的完善。
2、加强全程监管和可追溯体系 建设
2、加强全程监管和可追溯体系建设
4、强化处罚力度
4、强化处罚力度
英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了处罚力度。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将严厉追究企 业和个人的法律责任,给予高额罚款或监禁等处罚。同时,政府还建立了信用体 系,将违法企业和个人纳入信用黑名单,公开曝光并实施行业禁入等处罚措施。
三、英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启 示
三、英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启示
2、实施全程监管
2、实施全程监管
英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实现了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在农产品生产过程 中,政府对饲料、兽药使用、卫生条件等实施严格监管。在食品加工环节,政府 对企业的卫生条件、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在食品销售环节,政府对超 市、餐厅等场所的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检查。
3、加强检测和预警
4、强化社会共治意识
总之,英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发展和改革经验为我国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 启示意义。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保障人 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一例疯牛病为 什么会在世界各国掀起 这么大的风波?世界各 国的科学家都在为防治 疯牛病献计献策,这说 明了什么?
这说明当今世界任 何一个国家的问题往往 会成为许多国家,甚至 是全球的共同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03年12月24日,美 国发现疯牛病。消息传出, 引起了各国的反应。
日本、韩国、新加坡、 马来西亚等国纷纷宣布暂 停进口美国牛肉类产品。
疯牛病的危害的巨大的。染上疯牛病的牛会出 现神经错乱、痴呆,不久死亡。食用病牛肉的人, 先是表现为焦躁不安,后来记忆丧失,身体功能失 调,最终精神错乱甚至死亡。面对出现的问题,世 界各国的科学家都为防治疯牛病献计献策:英国科 学家称发现疯牛病传播的第三条途径、奥地利科学 家发明快速测定疯牛病病原体新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