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牛病案例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案例教学-刘锋

案例教学-刘锋

陕西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案例让自主学习走进高效课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案例教学商南县高级中学刘锋摘要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为更好贯彻生物科学新课程教学理念和要求。

本案例从背景、实施过程、及产生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在案例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教学方式。

同时让学生针对事例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真正实现有效的、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高效课堂一、背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改进教学方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老师不在是教学活动的绝对权威,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

课堂教学模式在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思考、探究、解答问题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获取知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这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高效课堂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问题情境、资料分析、遗传现象、技能训练等内容,为自主学习创造了学习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的发展。

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讨论等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

本节是对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内容进行的案例教学,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由遗传现象分析其本质,画出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性状的概念图,在处理信息中更好的理解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疯牛病案例PPT课件

第六节疯牛病案例PPT课件
经过将近20年的研究,朊病毒本质及引起细胞死亡 的原因依然不清楚。
现在大多学者认为阮病毒蛋白(PrPSc)是致病物。 到目前为止最高浓度的富集制备物中每105个PrP 单体包含一个感染单元。已有许多假说解释海绵化 和神经细胞丢失的机制。研究表明朊蛋白(PrP) 106-126片段对神经有直接的毒害作用。当缺乏 PrPC时神经元被氧化的可能性增大,这表明细胞 朊蛋白(PrPC)可能有抗氧化的功能。
疯牛病组织的传染性与控制
以库鲁病为代表的人类TSE病人和羊瘙病 羊各器官、组织中感染性研究显示:感染 因子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和眼球,脾 脏、淋巴结等也有分布。
疯牛病动物各组织器官的感染性 (WHO)
分类 风险分级
有关动物组织
Ⅰ类 高感染性 脑、脊髓、眼
脾脏、扁桃体、淋巴结、回肠、近端结
Ⅱ类 中感染性 肠、脑脊液、脑垂体、肾上腺、硬脊膜、
牛肉的消费量下滑。以英国为例,
1986年牛肉消费约1200万t,1996年 为850万t。世界上最大的快餐连锁店 “麦当劳”的营业额连年下滑。
对化妆品的影响:
在化妆品中含有大量的牛源物质:①来自在牛
脑、胎盘、脾脏、胸腺的细胞提出取物,广泛用于护肤
剂,如抗衰老霜、抗皱霜等;②牛源副产品,如胶原蛋
白、弹力蛋白、明胶、油脂衍生物等,广泛用于各种面
β折叠
PrPC(正常) PrPSC(致病)
羊瘙痒病PrPC与PrPSC的三维结构
分子量27000~30000D,由220~257个氨 基酸组成,形成α螺旋β折叠,在油镜下,呈 纤维状2股或4股缠在一起的蛋白丝,即prp 蛋白。沉降系数40~200S,不含DNA或RNA。
疯牛病的检测
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可建立初步诊断, 确诊必须采用脑组织病理学检查、PrPSC检测 (细胞免疫化学检查、免疫印迹、组织印迹、 ELISA等)及PrP基因分析。

疯牛病ppt

疯牛病ppt

疯牛病监 管协会采 取措施, 预防羊爆 发疯牛病.
8
案例分析
教训
不听忠告,自欺欺人 南辕北辙,错上加错 目光短浅,造成后患 反应迟钝,管理滞后 机制缺陷,无人问津
案例分析
成功之处
较重视沟通信息 重视危机研究及各部门间的合作管理 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与欧盟和欧洲其他国家协调,防止危机扩大与恶 化
案例分析 疯牛病
案例分析
About
疯牛病
Lesson
教训
Success
成功之处
Inspration
启示
目录
Contents
2
案例分析
疯牛病
预警期 爆发期 缓解期 善后期
案例分析
疯牛病
疯牛病,即牛脑海绵状病,简称BSE。1986 年11月将该病定名为BSE,首次在英国报刊 上报道。 1986年 “疯牛病”始发于英国,发现了第一头 患疯牛病的牛 1992年 疯牛病到达最高值44544例 1996年 欧洲理事会禁止英国出口牛肉及相关 产品 2000年 在德国、法国爆发新一轮的疯牛病危 机,西欧大陆陷入恐慌 迄今为止死于此疫的人数为69人,另有7例 死亡事件可能与疯牛病有关。英国一位科学家预 测:因疯牛病死亡的人数将以每年30%左右的速 度逐年上升,最终每年可造成成千上万人丧生。
构建
当代公共危 机管理 新机制 提升公共危机 前置预警能力
构建公共危 机前置管理 规范构建公 共危机前置 管理规范
12
谢 谢!
组员:
严年
开始实施关于处理动物肥料的“严格 加工标准
2000年
疯牛病危机对欧盟的经济和社会压 力已经达到“紧急状态”

兽医传染病学-疯牛病

兽医传染病学-疯牛病

患牛脑干病变
35
六、病理变化
患羊瘙痒症的病羊的脑部切片
Kuru症患者的脑部切片
36
七、诊断
临诊比较困难。 实验室诊断包括下列内容:
A、病原检查; B、脑组织病理学检查 C、免疫组织化学法 D、电镜检查 E、免疫转印技术
37
七、诊断
病原检查
目前尚无BSE病原的分离方法。生物学方法(即用感染牛或其他动物的脑组织通过非 胃肠道途径接种小鼠,是目前检测感染性的惟一方法。但因潜伏期至少在300天以 上,而使该方法无实际诊断意义)。
朊蛋白理论
疯牛病不是由细菌或者病毒引起的,而是由一种被称为朊蛋白的流氓蛋白所导致的。
朊蛋白能够通过突变自发产生,也可以通过人或动物进食感染性组织而传播,而且 通过蒸煮不能破坏朊蛋白。
当神经系统中正常的PrP蛋白遇到非正常折叠结构的PrP(PrPsc)时,就自动重
新折叠,以与PrPsc相匹配,形成新的蛋白,最后脑细胞充塞PrPsc。
4
一、概述
死亡率100% ——可能威胁人类生存 比爱滋病更可怕——无法找到防治疫苗 疯牛病毒杀不死——常规消毒杀不死,非常规消毒玉
石俱焚 疯牛病防不胜防——医疗用品食品传播,化妆品也不
能排除
5
一、概述
其他的可传播海绵状脑病
羊瘙痒病(TSE) 猫海绵状脑病(FSE) 人类克雅病(CJD) 人类库鲁病(Kuru) 人类运动失调症的GSS病 人类致死性家族失眠症(FFI)
24
PrP基因及其编码产物
25
朊病毒蛋白形成过程
26
朊病毒的复制模式 A:传染型和散发型的朊病毒复制模式; B:遗传型的朊病毒复制模式。
27
28
五、临床症状

《疯牛病与朊病毒》课件

《疯牛病与朊病毒》课件
预防控制
及时检测感染者,隔离治疗。人与动物之间要保持 一定的距离,对于不知道出处的家禽肉要慎食。
传播途径
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物品污染等多种途径 都可以使朊病毒传染。同时,在孕期感染会导致先 天性畸形。
危害
朊病毒感染会引起严重的肠胃道疾病,包括腹痛、 腹泻等,甚至会导致死亡。
如何防控疯牛病和朊病毒
2015年6月,北京市第二儿童医院收治了一名因为感 染禽型流感致肺部坏死危及生命的患者。
2015年7月,四川一男子因接触野味感染H5N6高致 病禽流感病亡。
朊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优秀事例
传播途径
食品污染
接触传染
优秀事例
2003年香港暴发了禽类流感,首先出现症状的是翠 亨村一个饭店吃鸭部位叉烧飞碟沙律的三名顾客。
2019年9月,河北衡水市出现感染禽流感的群体性事 件,当地市场的一名禽肉商人被确诊感染。
2014年,全球各地持续爆发的甲型H7N9禽流感,严 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建立隔离带
例如,将牛舍建在人住房远离处、设立禁入牛舍区等。
加强卫生监督
深入开展农村卫生防疫宣传工作,加强畜禽饲养管理。
定期健康检查
养殖单位及个人都要定期带牛去专业机构做健康检查, 预防疾病发生。
适时接种疫苗
可有效避免牛接触疾病,早期预防十分必要。
疯牛病和朊病毒危害人类的故事
1
奶牛病毒感染
1993年,加拿大出现首例因食用感染疯牛病的病牛肉而死亡的患者。之后,全球 相关部门加强了疯牛病的控制。
2
长江污染事件
1994年,因农村养殖牧场向长江直接排放废水,导致大面积感染朊病毒,进而导 致急性出血性腹泻而造成数百人死亡。
3
爱尔兰疯牛病事件

《朊病毒与疯牛病》课件

《朊病毒与疯牛病》课件

目前对于变异克雅氏病还没有有 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疯牛病 的传播对于保护人类健康至关重
要。
04 朊病毒与疯牛病的防治
疯牛病的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饲料来源
避免使用来自有疯牛病疫情国 家的进口牛肉和骨粉,以及未
经高温消毒的骨粉等。
规范动物检疫
加强动物检疫,对进口动物进 行严格的健康检查,确保没有 携带朊病毒。
朊病毒的复制过程是疯牛病发病 的关键环节,目前科学家们正在 研究如何阻止朊病毒的复制,以
预防和治疗疯牛病。
朊病毒对人体的影响
人类在食用感染了朊病毒的牛肉 或其制品后,可能会感染一种名 为"变异克雅氏病"的人类神经系
统疾病。
变异克雅氏病的症状包括失眠、 肌肉萎缩、失语、视觉模糊和昏
迷等,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养殖场管理
加强养殖场管理,定期对养殖 场进行消毒,保持养殖环境卫 生,防止病毒传播。
宣传教育
加强对养殖户、屠宰场工人等 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他 们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疯牛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疯牛病,但可 以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来缓解症状, 如利巴韦林等。
隔离与护理
将患者隔离,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避 免病毒传播。同时对患者进行精心护 理,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可在宿主体内不断累积,导致 疾病发生
可在不同物种间传递,引发跨 物种感染
可在食品、饲料等物质中存活 ,造成环境污染和传播风险
02 疯牛病的概述
疯牛病的起源
1981年,英国发现 首例疯牛病病例
1996年,发现人类 克-雅氏病与疯牛病 有关
1986年,证实了疯 牛病是由朊病毒引起

行政法课上的案例疯牛病

行政法课上的案例疯牛病

行政法课上的案例疯牛病案例2:为防止疯牛病传入我国,保护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卫生部及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曾经发布公告,宣布自公告之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来自疯牛病国家的以牛肉、牛组织、脏器等为原料生产制成的食品。

某专营英国进口食品的公司甲认为,疯牛病经过肉类制品传染的可能性极小,卫生部的禁令似乎超过了必要性的限度,有违法的嫌疑。

问:甲公司的主张是否有理由?1、适合性原则。

疯牛病原既然以牛体为寄生体,则该病原体就有可能经由牛肉制品传入中国,虽然可能性不大,但应有所防范,以防万一,所以禁止进口英国等国家的牛肉制品,自足以防止疯牛病病原传入中国。

反之,肉类以外的其他牛类制品若与疯牛病原无关(如乳制品等),不能禁止其输入。

因此,卫生部的禁令将乳和乳制品排除在外是完全正确的。

2、必要性原则。

除了该禁令外,是否还有其他手段侵害较小且能够达到相同目的的手段?可以考虑的手段是,行政机关可采取逐一检验的方法,对染有疯牛病的牛肉制品进行销毁,而不是全面禁止进口。

然而,此种方法不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事实上行政机关也无力逐一检验,加上其检疫能力有限,疏漏不可避免,而且,目前全世界范围尚没有对疯牛病因子直接的检验方法。

所以,采取逐一检验的方法对进口商的侵害固然较小,但却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3、狭义比例原则。

该禁令的目的是防止疯牛病病原传入中国,保护人民的健康,甚至生命,而这是人民最为重要的基本权利。

反之,进口商也因禁令遭受巨大损失。

然而,人民健康权及生命权的保护显然比进口商的经济利益的维护要重要的多。

综上所述,卫生部等机关作出的禁令,其目的是防止疯牛病传入我国,保护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该禁令是一个合适而且必要的手段,具有合理性,所以,并未违反比例原则,应属于一个合法的行政行为。

案例1:某市为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日益混乱的交通秩序,决定出台一项新举措,由交通管理部门向市民发布通告,凡自行摄录下机动车辆违章行驶、停放的照片、录像资料,送经交通管理部门确认后,被采用并在当地电视台播出的,一律奖励人民币200元—300元。

疯牛病和朊蛋白感染教学演示课件

疯牛病和朊蛋白感染教学演示课件

02 朊蛋白感染概述
朊蛋白结构与功能
朊蛋白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蛋 白质,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
它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耐蛋白酶 解的特性,因此能够在生物体内
长期存在。
朊蛋白在细胞内的功能尚未完全 明确,但已知与细胞信号传导、 基因表达调控等过程密切相关。
感染途径与机制
朊蛋白感染主要通过食物链传播,如食用受污染的牛肉或牛奶制品。
病理变化
疯牛病会导致牛只的脑组织出现海绵 状病变,神经细胞逐渐死亡。随着疾 病的进展,受感染的牛只可能出现严 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和死亡。
传播途径及危害
传播途径
疯牛病主要通过被朊蛋白污染的饲料传播。当牛只食用了含有朊蛋白的动物尸体、骨骼或下脚料等制成的饲料时 ,就可能感染疯牛病。
危害
疯牛病不仅对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人类食用受疯牛病感染的牛肉或其制品后 ,可能患上类似疾病,称为克雅氏病。克雅氏病是一种罕见但致命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行 为异常、视觉障碍和肌肉痉挛等。
探索有效治疗方法
积极寻找和开发针对疯牛 病和朊蛋白感染的有效治 疗方法,降低疾病的危害 程度。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诊断方法不足
目前对于疯牛病和朊蛋白感染的 诊断方法仍不够准确和灵敏,需 要加强研究,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和及时性。
疫苗研发困难
疯牛病和朊蛋白感染的疫苗研发难 度较大,目前尚未有有效的疫苗问 世,需要加强疫苗研发工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 疯牛病和朊蛋白感染, 主要是通过检测组织或 体液中的异常蛋白质或 代谢产物。这些方法包 括蛋白质印迹、酶联免 疫吸附试验等。
采集疑似感染疯牛病或 朊蛋白的动物组织或体 液样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猫海绵状脑病(FSE),1990至1997年英国 报道77例,大型猫科(美洲狮3、猎豹4、 老虎1、豹猫2例)也有记载。
(4)野生反刍动物的海绵状脑病
1996年英国报道野牛海绵状病,可垂直传 播。
人类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1)克-雅氏病 1920年德国报道1例,1922年报道了另1病 例,称为克-雅氏病(CJD)。1996年证实可 传染给灵长动物。依据其发病机理分为如 下几个类型: 家庭遗传性CJD 散发性CJD 医源性CJD 变异性CJD
于折叠成致病型 2、医源性感染,如角膜转移手术中的捐献者
为朊病毒的感染者,注射用的人生长激素和促 性腺激素是提取于朊病毒病患者的腺垂体 3、饮食感染,如食用朊病毒病患者的脑组织
也有人不认为遗传突变是感染朊病毒的病因, Alter提出自然得病学说,认为PrPSc可能 PrPC翻译后转变而成的。
致病原因
1986年英国发现第一例疯牛病,之后 有149位疯牛病患者,120人死亡,约4000 人携带疯牛病毒。爱尔兰发现576例疯牛 病;西班牙513例。加拿大、美国、波兰、 德国、日本相继发现疯牛病患者。全世界 确诊有167人死于疯牛病。
朊病毒病的感染途径
朊病毒病感染有三种可能途径: 1、遗传突变,使朊病毒蛋白失去细胞型而易
经过将近20年的研究,朊病毒本质及引起细胞死亡 的原因依然不清楚。
现在大多学者认为阮病毒蛋白(PrPSc)是致病物。 到目前为止最高浓度的富集制备物中每105个PrP 单体包含一个感染单元。已有许多假说解释海绵化 和神经细胞丢失的机制。研究表明朊蛋白(PrP) 106-126片段对神经有直接的毒害作用。当缺乏 PrPC时神经元被氧化的可能性增大,这表明细胞 朊蛋白(PrPC)可能有抗氧化的功能。
疯牛病案例
“牛海绵状脑病” (BSE) ,是一种发生 在牛身上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症状 与羊瘙痒症类似,俗称“疯牛病”。病牛脑 组织呈海绵状病变,并出现步态不稳、平衡 失调、搔痒、烦燥不安等症状,通常在14 至90天内死亡。由于种类的不同,疯牛病 的潜伏期长短不同,一般在2到 30年之间。
牛肉的消费量下滑。以英国为例,
1986年牛肉消费约1200万t,1996年 为850万t。世界上最大的快餐连锁店 “麦当劳”的营业额连年下滑。
对化妆品的影响:
在化妆品中含有大量的牛源物质:①来自在牛
脑、胎盘、脾脏、胸腺的细胞提出取物,广泛用于护肤
剂,如抗衰老霜、抗皱霜等;②牛源副产品,如胶原蛋
白、弹力蛋白、明胶、油脂衍生物等,广泛用于各种面
(2)库鲁病(Kuru) 发生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山区高地人群的TSE,1955年 首次报道。发病人颤抖或发抖。
(3)运动失调症的综合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疾患。先 失去协调,然后变成痴呆。50多个家族被证实是遗 传性PrP基因突变。
(4)致死性家族失眠症(FFI) 1986年意大利家族首次报 道。严重失眠和自主性衰竭;丘脑神经胶质增生程中PrPC缺乏而导致细胞死亡。
最近有许多报道在朊病毒感染的脑神 经组织中发现了大量程序性细胞死亡, 还不清楚这些细胞是否是由朊病毒的感 染而引起的。
但是,亦有深刻系列的实验证明PrPSc 本身并无毒性。因此学者认为PrPSc的 感染引起PrPC的缺乏,而PrPC的缺乏才 是朊病毒病的真正病因 。
疯牛病组织的传染性与控制
①直接的牛源成分:如牛源组织细胞、蛋白、组织提
取物、激素类等,制备过程为保持其生物活性,不能 进行严格的高温、高压消毒,而这些产品大都通过肌 肉注射、静脉注射或蛛网膜下腔注射,可能造成感染;
②牛源材料制备的医疗产品,如外科手术肠线; ③生产过程使用过牛源产品,包括各种疫苗,生产
过程使用牛血清、牛肉浸膏或提取物。疯牛病潜伏期 血液可使接种动物发病。
霜、护肤品、口红、眼影、洗浴用品等;③原胶添加剂,
广泛用于各种化妆品、洗浴用品。 化妆品虽然用量少,但每天必用,可能造成积累;
而皮肤黏膜小损伤的血行感染、眼睛接触的眼球 感染、唇膏舔的消化道感染,理论上仍具有危险性。
一些国家和地区禁止来自疯牛疫区生产的化妆品进口。
对医药产业影响:
牛源材料的医药产品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有以下3大类:
对食品的影响:
疯牛病感染因子能通过消化道进入人 体,食用疯牛病肉是传播给人的重要途径。 但人不可能不吃牛肉。由于检测手段所限, 牛肉食品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虽然将几十万头 病牛处理焚烧。但此前受感染的牛预计超 过1百万头,这些亚健康的牛大部分已进 入人的食物链,或加工成其他 产品(如明 胶、油脂、动物饲料等)。
疯牛病造成的危害
对畜牧业的沉重打击:
自1986年英国首次报道疯牛病以来,12 年间疯牛达17万头以上,英国政府赔偿费 用超过1.35亿英镑;有疯牛病的牛群要全 部杀灭,牛及牛肉不能出口,经济捐失巨 大。疯牛病风云从欧洲扩展到世界各地。 美国发现疯牛病,6个月损失30亿美元。
对人类健康威胁:
疯牛病对人类造成最大灾难,并不仅经济上 的巨大损失,而是证实动物源性的TSE,可突 破种属屏障传播给人,而引起变异的克-雅氏 病(vCJD),此病100%死亡率,目前并没有特 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带来空前的恐慌。此类 疾病潜伏期限特别长,传播因子未明,疯牛病 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很难预计。vCJD病 例目前尚不足100例,但护理费平均每人2万英 镑(英国卫生部统计),还未包括其他相关费用。 英国禁止数百万人献血。
动物可传播的海绵状脑病
(1) 牛海绵状脑病(BSE),俗称疯牛病。于1986年第一 次在英国报道。疾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岁(28个月至 18岁),平均潜伏期为60个月。牛食用了被海绵状脑病 (TSE)污染的骨粉饲料引起的。
(2) 羊瘙痒病
是最早发现的海绵状脑病(TSE)。流传于 欧洲各国。自然感染的确切机理还不清楚, 感染性强,可垂直传播,可能传播途径包 括胎盘间、口、鼻、眼或皮肤,遗传因素 也影响羊的敏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