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证券市场初探.doc

合集下载

浅析韩国证券市场

浅析韩国证券市场

中出 现 了大 量 的 投 机 和 欺 诈 行 为 ,导 致 股 价 在
16 9 3年初 出 现暴 跌 ,大韩 股 票 交 易 所 在 16 9 3年 3 月被迫 关 闭 。
16 93年 4月 ,韩 国 政 府 修 订 了 《 券 交 易 证
法》,对 证券 市场 进 行 了全 面整 顿 ,将 大韩 股 票 交 易所改 为政 府所 有 的非盈 利性公 司 ,更名 为韩 国证

l3 — 3
辽 东学院 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券交易所 ,其 董事 长及 总裁 由韩 国总 统任 命 ,于 5 月份重新 开业 ,但 随 后 几年 中一直 处 于消 沉 局 面 ,
发展缓慢 。
( )建 制规 范阶段 ( 9 8—18 ) 二 16 90
第1 3卷
计划” ,但 直到此 时 ,韩 国 的证券 市场 只 有 流通 市
第1 第1 3卷 期
21 0 1年 2月
辽 东学院 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 u a o at n La n gU i r t S c l c n e ) o r l f s r i i nv s y( o i i cs n E e on ei aSe
Vo . 3 No 1 1 .1 Fe 2 b. Ol1
立 了大 韩 证 券 协 会 ,即 韩 国证 券 商 协 会 的 前 身 。
15 9 6年 ,在 韩 国 政府 的 资 助 下 ,商 业 银 行 、保 险
收 稿 日期 :2 1 —0 0 0 9—1 6
作 者 简 介 :周 寅 ( 9 6 ) 18 一 ,男 ,江 苏 靖 江 人 ,硕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韩 国 证 券 市 场 。

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

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
极大的宣传效 果
2
世界化
3
方便
4
规模
5
低廉的费用
首家上市企业:目前,韩国尚无外国企业上市 新闻媒体的高度: 高度外国企业的韩国上市 上市企业树立形象带来极大的宣传效果
能汇融世界各国投资者的资金 证券市场的成长性 两国产业结构相近 其他海外主要交易所上市企业行业:金融、房地产开发、服务业 韩·中产业结构: 制造业比重高 (韩国约占60%,中国约占45%) 韩国投资热点产业 :二次产业(电子、汽车、 IT、钢铁、能源等) 高度外国证券 紧密的中韩经济关系 融资的便利性:
简介
韩国证券市场的真正发展,源于1962年韩国政府制定的“证券交易条例”和 1968年出台的 “关于培育资本 市场的特别法”。到开设的KOSDAQ市场也有800多家上 市公司, 1999年市值最高时曾达到350万亿韩元,约合3000亿美元。
市场特点
国际化
透明化
截至2005年3月末,韩国证券市场外国人持股比例占上市股份的40%,持股金额占KRX市价总额的42%。高额的 外国投资比重是韩国证券市场的显著特征。
KRX已经实现全面电算化交易,上交易系统发达,上交易金额占成交总额的40-60%。综合监管系统和电子公 告系统可以实现逐笔交易的实时监控KRX的每笔交易信息均可通过路查询,市场透明度高。
发展至今,韩国的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充分国际化的开放性经营和投资市场。早在1981年,韩国政府制定了分 阶段开放证券市场的十年计划。 1992年1月起更是改间接开放为允许直接投资,初始限度为上市企业发行股票总 数的10%,而后逐步加大。1998年5月,政府取消了对外国投资者证券投资和证券经营机构的所有限制,进入了充 分自由竞争发展的时代。
2005年1月,韩国合并原韩国证券交易所(KSE)、韩国期货交易所(KOFEX)及韩国创业板市场(KOSDAQ), 正式更名为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KRX)。

浅析韩国证券市场

浅析韩国证券市场

鸭绿江论坛浅析韩国证券市场周寅,张东明(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沈阳110036)摘要:韩国证券市场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的成熟市场,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韩国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政策,韩国证券市场已经形成了现代化的市场结构,具有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和国际化、透明化的鲜明特点。

关键词:证券市场;发展历程;监管体系;韩国中图分类号:F8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8572(2011)01-0133-07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以证券发行与交易的方式实现筹资与投资的对接,有效地化解了资本的供求矛盾和资本结构调整的难题。

证券市场综合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各个维度,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韩国证券市场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兼具自由化和国际化的成熟的资本市场。

一、韩国证券市场的改革历程自1956年大韩股票交易所成立以来,韩国政府为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采取了种种政策,在不同时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韩国证券市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初创阶段、建制规范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一)初创阶段(1956-1967)韩国证券市场是从债券市场发展起来的,1948年,韩国政府为了给农村改革提供资金,发行了!土地补偿债券∀;紧接着1950年韩国实行了土地改革,出现了四家证券公司进行地价证券交易;政府为弥补预算赤字,发行了!昆库科政府债券∀;与此同时,政府还将其持有的约两千家公司的部分股权向公众出售。

1953年,众多证券业者互相达成了协议,成立了大韩证券协会,即韩国证券商协会的前身。

1956年,在韩国政府的资助下,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大韩股票交易所(韩国证券交易所的前身)。

同年3月3日,交易所开始交易活动。

成立之初的证券市场仍然以国债、公债交易为中心,大韩股票交易所第一次开盘时仅有12家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额占全部证券交易额不到20%。

1962年韩国第一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开始,国家的工业建设需要筹措大量的投资资金,韩国政府竭尽全力利用各种政策改善国家金融体系、扶植证券市场。

韩国证券市场上市

韩国证券市场上市

韩国证券市场上市一、市场介绍1956年2月11日,大韩证券交易所在首尔建立,标志韩国证券业开始,不过当时,该交易所的交易活动以政府债券交易为主,股票交易很少。

此后,随着经济发展,韩国资本市场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1963年对大韩证券交易所进行了重组,使之成为政府所有的非盈利公司,并更名为韩国证券交易所。

韩国KOSDAQ市场建立于1996年7月,成立KOSDAQ 市场的主要目的是为扶植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中小型风险企业,为这些企业创造一个直接融资的渠道。

主板是以大型企业为主的中心市场,主板上市企业占全体上市企业数的40%,它们的市价总额相当于韩国证券市场的90%。

主板上市公司行业主要集中于电子电气(26.73%)、运输设备(14.25%)、金融业(13.09%)和服务业(10.90%),其市值占比65%。

而KOSDAQ市场行业分布广泛,仅半导体(11.01%)、生物制药(10.32%)和IT设备部件(10.96%)市值占比超过10%。

截止到2013年6月,韩国证交所主板共有773家上市公司,市值1,084万亿韩元(约人民币5.95万亿元),平均市盈率13.05倍;KOSDAQ共有993家上市公司,市值118万亿韩元(约人民币0.65万亿元),平均市盈率18.40倍。

主板2010年-2013年上市公司数量/市值/市盈率统计KOSDAQ 2010年-2013年上市公司数量/市值/市盈率统计二、上市条件一)主板上市条件1、经营年限:成立后3年以上,且持续经营(存在合并等的,可以考虑实际经营期间)2、企业规模:净资产不低于100亿韩元(约人民币5300万元)3、上市股票总数:不低于100万股4、销售额及利润等(均符合条件)1)最近一期销售额不低于300亿韩元(约人民币15900万元),且3年平均不低于200亿韩元(约人民币10600万元);2)最近一期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为正,符合下列任何条件之一:净资产收益率:最近一期5%,且3年合计10% 以上;利润:最近一期25亿韩元(约人民币1325万元),且3年合计不低于50 亿韩元(约人民币2650万元)净资产不低于100亿韩元(约人民币5300万元),最近一期净资产收益率3%或利润不低于50亿韩元(约人民币2650万元),且营业现金流为正5、最大股东变更限制:上市预审申请前一年内不得变更最大股东6、锁定期:最大股东等持有股票和上市预审申请前1年内从最大股年内从最大股东等取得的股票,为上市后6个月;上市预审申请前1年内取得定向增发的新股,为从发行日起一年,但其取得的日期属于上市日6个月内的,上市后6个月。

【推荐下载】韩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

【推荐下载】韩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

韩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长期以来,股指期货期权市场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独领风骚。

最近几年,韩国股指期货期权市场开始吸引全球的眼光。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韩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

 我国发展金融市场的条件和路径与韩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政府在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中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在相似的条件下,韩国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因此,韩国相关经验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特别是股指期货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韩国发展股指期货最根本的经验是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

无论是从最开始对股指期货的引入、市场的逐步发育,还是法律的完善和监管制度的设计,政府都发挥了主导作用。

 推出金融衍生产品前进行充分的理论论证和调查研究。

韩国从1984年开始对衍生产品的研究,到1994年完成标准指数的开发,到1996年5月3日推出了KOSP1200股指期货品种,整整花了近12年时间,韩国证券交易所研究发现,以股票作为基础资产的衍生品发展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包括:市场规模大、价格波动频繁、使对衍生品的需求足够大。

而这些条件,韩国已基本具备。

1989年底,韩国股票市场的交易量达1 190亿美元,占GNP的68%,投资者队伍稳步增加,14%的人口至少拥有一只股票,美国和日本则分别为20%和17%。

同时,韩国证券市场的波动性也高于美国日本,机构投资者具有较强的避险要求。

而这个时候股指期货一旦推出,就获得巨大成功。

 循序渐进,培育市场,从机构投资者过渡到中小投资者,逐步放开,减少冲击。

机构投资者交易量大,对避险的需求强烈,同时,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需要根据个股与整个市场的关系来进行,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操作,机构投资者占有明显优势。

因此,在开设期货市场之初设置很高的门槛以限制中小投资者进入,等到条件成熟时再降低相关条件。

韩国在设计期货市场时就以机构投资者为对象,通过较高的交易单位和最低保证金限制个人投资者参与。

1996年KOS.P1200日均交易量达3 670张合约,金额达1574亿韩元,在交易量中,证券公司占80.67%,个人投资者占12.01%,外国投资者为3.02%。

韩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韩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韩 国股指 期货 、 权市 场 自创 建 以来非 常顺利 . 期 没有 发生较 大 的
韩 国从 18 年开 始对衍 生 品的研究 , 19 年完 成标 的指数 的 事故 这与韩 国 充分 利 用后 发优势 吸收 国际 金融衍 生品交 易 的经验 4 9 到 4 9 开发 ,到 19 年 5 3日推 出了 K SI 0 指期 货品 种 整整花 去 教训 . 6 9 月 OP 0 股 2 建立一 套 行之有效 的 风险控 制制 度是分 不开 的。 如在市 场 出 例 了近 1 年 时 间。韩 国证券 交易所 研究发 现 以股 票作 为基础 资产 的 现较 大波动 的情 况 下 易所采取 限制 下一 交易 日的权利 金 的波动 范 2 交 衍 生品 .发 展所必 须满足 的条 件包 括 :市 场规模 大 .价格 波动 频 繁 使 得对 衍 生 品的 需 求足 够大 。 而这 些 条件 韩 国 已经 基本 具 备 了 。 18 年底 韩 国股票市 场 的市场价 值达 19 亿美元 占G P 6% . 9 9 10 N的 8 围 而在平 时采取 限 制每单 最大交 易量 . 日价 格波 幅限制在 前一 交易 日收盘价 的 5 .断路器 机制 ( 机交 易系统 可 以对于在 前一 交易 % 计算 日收盘价基 础 上波动 5 或 者更 多、并 波动 持续 时间超过 1 % 分钟 以上
融 衍生 品市 场 特 别是股 指期 货有 不可 多得 的借鉴 意义 。


韩国发展股指期货的成功原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析
韩 国发展股 指期货 最根 本的经 验是政 府 的积极 引导和 大力 支持 。 交 易法再次 进 行修 改 。 金融 和经济 部作 为最高 政府监 管组织 监 管股指

韩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韩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韩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在当代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中股指期货是非常重要的金融工具具有价值发现、套期保值和套利功能能有效规避系统性风险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股指期货即将推出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韩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对我国股指期货建立和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关键词股指期货;金融衍生产品长期以来股指期货期权市场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独领风骚最近几年韩国股指期货期权市场开始吸引全球的眼光我国发展金融市场的条件和路径与韩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政府在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中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在相似的条件下韩国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因此韩国相关经验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特别是股指期货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一、韩国股指期货发展现状韩国发展股指期货最根本的经验是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无论是从最开始对股指期货的引入、市场的逐步发育还是法律的完善和监管制度的设计政府都发挥了主导作用(一)推出金融衍生产品前进行充分的理论论证和调查研究韩国从1984年开始对衍生产品的研究到1994年完成标准指数的开发到1996年5月3日推出了KOSP1200股指期货品种整整花了近12年时间韩国证券交易所研究发现以股票作为基础资产的衍生品发展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包括市场规模大、价格波动频繁、使对衍生品的需求足够大而这些条件韩国已基本具备1989年底韩国股票市场的交易量达1190亿美元占GNP的68%投资者队伍稳步增加14%的人口至少拥有一只股票美国和日本则分别为20%和17%同时韩国证券市场的波动性也高于美国日本机构投资者具有较强的避险要求而这个时候股指期货一旦推出就获得巨大成功(二)循序渐进培育市场从机构投资者过渡到中小投资者逐步放开减少冲击机构投资者交易量大对避险的需求强烈同时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需要根据个股与整个市场的关系来进行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操作机构投资者占有明显优势因此在开设期货市场之初设臵很高的门槛以限制中小投资者进入等到条件成熟时再降低相关条件韩国在设计期货市场时就以机构投资者为对象通过较高的交易单位和最低保证金限制个人投资者参与1996年KOS.P1200日均交易量达3670张合约金额达1574亿韩元在交易量中证券公司占80.67%个人投资者占12.01%外国投资者为3.02%最低保证金的要求从5000万韩元降至1000万韩元逐步普及到中小投资者2005年个人投资者的比例占到44%个人投资者所占比例较高是韩国股指期货区别于其他发达国家的一个特色韩国也制定了逐步对外资开放的政策从最开始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到1998年7月对外国投资者的开放境外投资者在期货市场所占的比例也逐步上升从KOSP1200指数交易来看外国投资者占有比例从2000年的4.8%到2005年的23.7%(三)健全法律法规提高监管水平加强风险管理韩国政府在1987年就修改了证券法为股指期货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1993年成立的期货期权委员会为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做准备并在1995年12月出台了期货交易法2000年12月29日对期货交易法再次进行修订金融和经济部作为最高政府监管股指期货市场证券交易委员会负责对衍生品的审批和不公平交易的监管等证券交易所则是做为一个维护公平、有序市场和负责清算交割等工作的自律组织二、韩国经验对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启示(一)卖空机制的缺乏并不是股指期货推出的主要障碍从理论上讲国内股指的单边交易制度会影响股指期货的运作效益使得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受到一定的限制并可能使股指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发生背离的风险加大但在实践中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卖空机制缺乏的情况下推出股指期货如韩国在1996年5月推出的KOSP1200股指期货合约的最初几个月里是没有股票卖空机制的卖空机制的缺乏对我国股票市场套利的效率存在影响但并不会对股指期货的推出产生很大的影响今后可随着股指期货的发展与条件的成熟逐步建立和完善卖空机制以提高股指期货市场的效率和资本市场的结构层次(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风险管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基础不足制度不够健全显然不能走美国“先市场后立法”的老路应向韩国学习先立法后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已施行的公司法和证券法是我国资本市场运作的两部基本法律在这两部基本法律中开发证券衍生类产品和证券期货类产品得到确认而全国人大已启动立法程序的期货交易法将不仅涵盖商品期货也将涵盖金融衍生产品为股指期货交易的发展提供法律引导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完善在统一法规下证监会依法监管、期货协会行业监管、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自律管理的股指期货监管体系在风险管理方面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和完善个人会员资格审批、保证金、持仓限制、头寸报告、涨跌停板、强行平仓、风险基金等制度引入“断路器机制”避免市场剧烈波动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减少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发生打击市场操纵行为同时应特别注意建立包括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在内的跨市场的联合监控制度实施联动监控建立和完善市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应付证券市场的异常状况(三)把握时机尽快推出股指期货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股权分臵改革的基本完成长达多年的熊市已结束我国证券市场的容量增加有效性也得到显著提高机构投资者得到很大发展股民也日趋成熟QFII制度的实施使境外机构投资者对避险工具的需求日趋强烈基本符合推出股指期货的要求从2001年开始理论界和决策层对这一问题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考察准备工作较充分以涵盖沪深两市50家A股的新华富时A50为标的的股指期货合约在新加坡交易所已经上市其在交易时间的设计上为投机资金的炒作提供了方便对我国金融安全造成潜在风险因此应该力争在稳妥可靠的前提下尽早推出股指期货三、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具体对策(一)加快证券市场化进程和竞争性机制的培育完善股指期货的立法上市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基石其运行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证券市场功能的发挥随着股权分臵改革的基本完成中国证券市场制度性的缺陷将要从根本上解决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增加独立董事的法律责任对其信息披露、关联交易、资本运作等行为加以规范制定细化的法律制度加大对违规现象的处罚力度消除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现象抑制内部交易、市场操纵和欺诈行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证证券市场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完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尽快制定《期货法》以及金融期货期权及其衍生工具的相关法律法规(二)将市场参与主体定位为机构投资者很多交易所在推出股指期货时规定只允许机构投资者参与或者将合约标准定得很高使大多数中小投资者无力介入我国在推出股指期货前期也应当将合约设计规模定得高些在市场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再适当缩小合约规模推出小型指数合约吸引中小投资者入市(三)逐步引入股票做空机制做空机制有利于期货市场的中的套利交易促进股指和期指的同步和一致但做空机制引入后会增大股市的投机性风险因此目前很多开设股指期货的国家没有设立做空机制我国可借鉴韩国和香港地区的做法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初暂不设立做空机制避免市场在不成熟时给市场投机者以可乘之机此外要将防范市场操纵行为作为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加强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管理(四)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股指期货由于会受到价格波动、杠杆效应、非理性投机和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会产生复杂的市场风险所以为保证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必须构建完善的市场监控体系首先在市场结构上对监管机构、交易场所、交易会员、结算机构、投资者等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其次在期货合约的设计和交易保证上对资本金、保证金、结算准备金、持仓限量、交易月份等方面实行严格规范分户管理专款专用适时调控再次在交易流程上对开户、下单、竞价、结算、现金交割等方面加强监管保证即时足额完全履约最后在市场监管体系上建立完善期货公司对经纪人和客户的监管期货交易所对期货经纪公司的监管期货监管机构对期货业的宏观调控和监管期货业协会对期货业的行业自律性的监管。

韩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特征及其启示

韩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特征及其启示

强 化 资 本 市 场 培 育 。 为 了 适 应 国 民 经 济 和 证 券 市 场
发展 实 际 ,韩 国政府 l 9 8 5 —1 9 8 7 年 分 别 修 订 资 本 市 场 育 成 法 》 和 企 业 公 开 促 进 法 , 相 继 实 施 稳
出 其 局 限 性 ,具 体 表 现 为 企 业 财 务 结 构 恶 化 、对 外 竞 争 力 下 降 等 方 面 。 为 了解 决 上 述 问题 , 韩 国政 府
幅 度 减 产 , 重 化 工 业 投 资 失 控 等 影 响 ,韩 国 证 券 市 场 的 发 展 也 出 现 了 严 重 的 滑 坡 。为 了应 对 和 解 决 经 济 和 金 融 的 双 重 压 力 ,韩 国 政 府 采 取 一 系 列 改 革 措 施 推 动 证 券 市 场 发 展 。 一 是 维 护 证 券 市 场 秩 序 ,提
成 功 经 验 和 失 败 教 训 , 以期 对 我 国证 券 市 场 的 发 展 提 供 借 鉴 。
关 键 词 :韩 国 ; 证 券 市 场 ;启 示 中 图 分 类 号 :F 8 3 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9— 3 1 0 9( 2 0 1 4 )0 9 - 0 0 4 4 -0 3
- -曩 0 l 琵| 罄 镳毪罄% l

0 0● * 一
韩 国 证 券 市 场 的 发 展 历 程 、 特 征 及 其 启 示
袁 春 旺
( 中国 人 民银 行长 春 中心支 行 , 吉林 长 春 1 j 0 0 1 2)

要 : 本 文 通 过 回顾 韩 国证 券 市 场 自2 0 - t  ̄ - # F _ , 5 0 年 代 以来 的发展 历程 ,- / . , L 真 梳 理 和 总 结 了韩 国 证 券 市 场 发 展 过 程 中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国证券市场初探一、韩国证券市场的改革历程自1956年大韩股票交易所成立以来,韩国政府为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采取了种种政策,在不同时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韩国证券市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初创阶段、建制规范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一)初创阶段(1956-1967)韩国证券市场是从债券市场发展起来的,1948年,韩国政府为了给农村改革提供资金,发行了“土地补偿债券”;紧接着1950年韩国实行了土地改革,出现了四家证券公司进行地价证券交易;政府为弥补预算赤字,发行了“昆库科政府债券”;与此同时,政府还将其持有的约两千家公司的部分股权向公众出售。

1953年,众多证券业者互相达成了协议,成立了大韩证券协会,即韩国证券商协会的前身。

1956年,在韩国政府的资助下,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大韩股票交易所(韩国证券交易所的前身)。

同年3月3日,交易所开始交易活动。

成立之初的证券市场仍然以国债、公债交易为中心,大韩股票交易所第一次开盘时仅有12家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额占全部证券交易额不到20%。

1962年韩国第一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开始,国家的工业建设需要筹措大量的投资资金,韩国政府竭尽全力利用各种政策改善国家金融体系、扶植证券市场。

这一年,政府颁布了《证券交易法》,建立了证券市场的基本制度和资产再评价制度,并相继成立高丽证券会社、东洋证券会社、大信证券会社等众多的证券机构,大韩交易所被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

同年,政府又颁布了《商法》,引进了授权资本制。

股票市场因此迅速繁荣起来,股票交易额由1961年的不到10亿韩元猛增至1962年的984亿韩元,股票占全部证券交易额的比重由20%急速扩大到99%。

但没过多久,大韩股票交易所成员在清算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投机和欺诈行为,导致股价在1963年初出现暴跌,大韩股票交易所在1963年3月被迫关闭。

1963年4月,韩国政府修订了《证券交易法》,对证券市场进行了全面整顿,将大韩股票交易所改为政府所有的非盈利性公司,更名为韩国证券交易所,其董事长及总裁由韩国总统任命,于5月份重新开业,但随后几年中一直处于消沉局面,发展缓慢。

(二)建制规范阶段(1968-1980)1967年,韩国开始了第二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但直到此时,韩国的证券市场只有流通市场(以交易政府债券为主)而没有发行市场,企业并不能有效地筹集到资金。

韩国政府再一次采取措施培育证券市场,使其成为公司融资的重要源泉。

1968年12月16日,韩国投资公社成立,《证券投资信托法》颁布后,投资公社在市场开始积极运作,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资金的有效流动和证券市场的发展。

1974年,随着账户清算系统投入运行,大韩股票交易所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大韩证券清算公司,作为大韩股票交易所的清算代理人和为证券的集中保管者提供服务。

1977年9月,为实现证券业务的电脑统计,成立了韩国证券计算机公司。

1977年2月19日,韩国证券管理委员会和韩国证券监督院正式成立,它们作为证券业务的政策决议和监督指导机构,负责证券市场的监管。

1979年,大韩股票交易所由明洞迁至汝矣岛,时至今日,汝矣岛已成为了韩国的政治、金融和媒体中心;同年,交易所加入了证券交易所国际联盟,加强了与世界各地证券交易所的联系。

1968年以来韩国政府不断下调存款利率,使得更多的资金涌向股市,从而极大地活跃了韩国的证券市场。

在1971年至1978年间,交易所上市公司数目增加了六倍,综合股票指数上升了近五倍;而在韩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市场价值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从3%增加到了12.1%;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韩国股市规模与年交易额的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6.3%和48.8%。

不过,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受到韩国总统遇刺、第二次石油危机冲击、国内农业欠收、出口与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和人们对高额外债感到担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韩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严重倒退。

(三)高速发展阶段(1981-1997)韩国政府财政部于1981年1月14日宣布开放证券市场的长期计划,开始了其国际化之路。

1985年韩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有限度地允许外国投资者直接买卖韩国股票;1988年进一步允许外国投资者在互惠的基础上自由地对韩国证券进行投资,并且准许国内基金经财政部同意后可以在国外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筹资。

1982年4月,韩国政府对《证券交易法》再次进行了修订,重点是寻求股市稳定发展的本质;扩充其为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提高证券市场的可信程度。

1985年6月,韩国政府制定了“资本市场发育方案”,鼓励保险公司扩大对证券业的投资以及成立养老基金。

从1985年上半年开始,韩国证券市场真正开始腾飞,这是由国内外一系列有利因素引起的。

首先,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韩国的经济步入了成熟期,1986年至1988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2%,国民收入也稳定增加,同时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顺差也极大地增强了国民投资的信心。

其次,1986年以后,韩国进入低油价、低国际利率、低汇率的所谓“三低”时期,同时西方国家不断进行金融创新,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环境的显著改善为韩国证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86年之后,韩国政府又陆续制定并实施了“稳定证券市场供求方案”“促进企业公开及有偿增资方案”“依靠资本市场扩大资金筹措的方案”。

这些方案的实施促进了证券市场灵活地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企业的发展筹措了大量的资金。

韩国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在1985年至1989年间增加了五倍,同期上市的股票市场价值总额增加了大约十四倍,上市公司数扩大了一倍,年度交易额增加了大约二十一倍。

1988年12月韩国政府又宣布了一个四年的中期国际化计划。

至1992年末,韩国证券上市公司有688个,股票市场规模约九百亿美元,上市公司数居世界第13位,居亚洲第2位(仅次于日本);债券上市品种为8350个,总市值达到808亿美元。

但韩国股市在1990年也遭遇了一次大跌,给经济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虽然股票价格指数在1989年4月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然而一系列不利因素,如西方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致使韩国出口乏力、劳工争议、通货膨胀以及新股票的过度发行等等,给过热的市场泼下了一盆冷水,股市开始大跌,市场低迷不振,甚至不少上市公司发生破产,投资者的信心严重受挫。

1991年7月,韩国公布了新外汇管制法案,开始实行外汇对外开放的新政策,打破了韩国三十多年来的外汇管制。

1992年1月3日韩国股市正式向外国投资者开放了直接投资。

1998年5月,政府取消了对外国投资者证券投资和证券经营机构的所有限制,进入了充分自由竞争发展的时代。

(四)成熟阶段(1998年至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韩国证券交易所不断发展新产品,丰富交易品种,成功推出了股指期货、股指期权、股票期权、共同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资产证券化产品、回购、权证等一系列新的市场工具。

通过这一时期的发展,韩国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品种丰富、技术制度先进、国际化程度高的成熟型证券市场。

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之后,韩国政府果断推行了金融及其他部门的改革,采取紧缩金融政策,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机制,极力维持健康的股票市场以促进投资,提高投资者信心。

具体措施有:积极鼓励机构法人(如共同基金)的参与及资产证券化;撤除对外资投资的限制(少数特殊产业除外);加强电子交易的安全;强化对证券业者的规范管理;设立了顾客保护中心;改进公司并购程序;建立全场暂停交易机制和电子披露系统等。

韩国证券市场经过短短两年时间就重新恢复了活力,1999年韩国证券指数就强力反弹至1028.1点。

此后韩国股票综合指数又经历了两次大涨(2005年、2007年)和两次大跌(2000年、2008年)。

2000年IT泡沫破灭,全球经济开始陷入萧条,全球股市大跌,韩国股票市值也缩水一半。

此后,韩国证券市场进入了温和的发展阶段。

2005年8月31日,韩国政府发表了房地产综合对策方案,促使国内的流动资金大举流入证券市场,加上韩国经济形势明显向好、各大企业利润大幅增加、长期陷入低谷的内需市场逐步活跃、六方会谈的顺利进行等因素,韩国证券交易综合指数较2007年底大涨了54%。

2007年在全球性低利率及经济利好的带动下,全球股市均在同步刷新历史新高,韩国实体经济恢复趋势显著,加上房地产投机有效得到抑制,人们对股市的关注增大,大量散户疯狂涌入股市,导致了韩国股票市场的爆发。

而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同日,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紧接着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美国股市暴跌,韩国股市也开始下跌,KOSPI指数由9月的1448.06点下降到10月的1113.06点。

但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从2009年3月份起股票市场已经开始回暖。

二、韩国证券市场结构及其特点(一)韩国证券市场结构韩国证券市场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韩国证券交易所(KSE)、KOSDAQ市场、ECN、OTCBB(三板市场)。

前两者为公司主要的上市场所。

2005年1月,韩国对证券市场进行整合,合并了原韩国证券交易所(KSE)、韩国期货交易所(KOFES)及韩国创业板市场(KOSDAQ),正式更名为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KRX),但各个交易所仍然履行原来各自的功能职责。

经过整合,大大提升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减少了市场摩擦,完善了市场功能,方便了韩国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监管。

其交易品种涵盖股票、债券、股指期货、单个股票期权、各种基金及投资信托、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黄金期货等,市场规模显著扩大。

2003年,韩国证券市场的证券化率达到了112.4%。

根据世界主要交易所联盟200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KRX市价总值为3985.6亿美元,排名第15位;成交金额4887.2亿美元,排名第12位;与香港证券市场相比,KRX市价总值略低,但成交金额高出香港证券市场;换手率以交易金额计算居第3位。

根据万事达国际组织2007年最新排名,韩国首尔已进入全球十大金融中心行列。

2008年末KRX上市公司数量已达1793家。

1.韩国证券交易所(KSE)韩国证券交易所是由1956年成立的大韩股票交易所发展而来,1962年4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次年5月又进一步改组为政府所有的非营利公司,直到1988年成为会员组织。

KSE不仅包括上市的股票、债券,还包括除REITs、共同基金、ETF、收益证券、ELW等期权交易以外的几乎所有的商品交易。

在KSE上市的企业数量占KRX全体上市企业数的40%,市价总额约占韩国所有证券市场的90%。

韩国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KOSPI),是反映KSE市场上股票价格变动的综合指标,是根据在KSE上市的所有股票来核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