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人因工程学(人机工程学)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人因工程学论文

人因工程学论文

人因工程学论文第一篇:人因工程学论文人因工程学论文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从最原始的完全依靠自然的生活(比如采集食物、狩猎以及逃避猛兽的追捕)到逐渐学会制作简单的工具,再到各种复杂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人类经历如此漫长的道路,才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

现在,我们已经能够使用各种技术生产大量的产品和设备,其中包括我们的祖先所不可能想象的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技术发展与人的因素是不可分割的,他们的关系就是人们开始研究人因的起因。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些工具、装置、设备或机器的使用十分不方便,而只要稍加改动,用起来就会舒服的多。

这些只是非常简单的人因工程学的应用。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于自身认识的加深,人因工程学学也越来越深入与技术融合再一起,同时也越来越深入地溶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例如在各种日常用品,家用摄像机、浴盆,电视机的遥控器等都非常典型地应用到人因工程学。

下面将对人因工程学这门学科从总体进行认识并且较深入地理解几个比较重要的概念。

、人因工程学的定义目前国际上对人因工程学有几种不同的称呼。

美国称之为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s),在欧洲工效学(Ergonomics)更为流行。

有些学者称之为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人机工程, 也有一些心理学家喜欢使用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的叫法。

在具体的定义上,也没有统一。

例如国际人机工程学会将人机工程学定义为: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里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息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将人机工程学定义为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的学科。

人机工程学论文

人机工程学论文
10
10
9
8
7
≤6
总分
总分×60%
基于人机工程学对大学生宿舍桌子研究调查及设计
陈稳 、刘倩、刘洋、张佳琳、景鹏鹏 、侯玉松 、张亚苹
(河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摘要: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休息的地方,大学生在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实在宿舍中度过的,所以宿舍的布局和学生生活用品的尺寸设计合理性与否直接通大学生的心身健康、生活学习状态息息相关。通过在学校宿舍生活和与同学交流中,发现我校宿舍活动空间窄,宿舍内配套生活用具的人机学尺寸设计不合理等等问题,给大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于是我决定对我校宿舍里桌子尺寸进行人工程学改进设计。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table, ergonomics
1、前言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大学生逐渐增多。随之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很多大学在基础设施上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尤其在宿舍建设方面尤为突出。如空间小,除了床、柜子和桌子之外,便没有了其他的家具或摆设。宿舍给人的感觉更加使人感到狭隘,有时甚至会有窒息感。
①桌面的长度根据床长设计,应介于床的总长与床的半长之间:
桌面的长度=两肘展开款宽*2—两人之间的活动间距*3=835*2—80*3=1430mm,
约整为1400mm
②桌面的宽度=宿舍宽度—床的宽度*2—床与桌子的间隙*2 =3000—900*2—250*2=700mm
③桌面的高度参考下铺床高设计:
下铺高度=小腿加足高+鞋高—裤厚= 390+20—6=404mm
桌面的高度=下铺高度+肩高—空间活动量=404+570—100=874mm,约整为870mm

人机工程学与人因工程

人机工程学与人因工程

人机工程学与人因工程:从理论到实践人机工程学和人因工程是一门涉及人体、心理、计算机和工程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如何更好地设计和改善人机交互系统,以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别探讨人机工程学和人因工程的重要性、应用范围及发展趋势。

一、理论探讨人机工程学是指研究人机交互过程的科学,它从人类行为、认知和情感等方面出发,考虑软硬件界面的互动效果,使人和机器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安全和高效。

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人类工效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成果。

人因工程是指以人为中心的工程学,其中包括人类因素、人因机器界面、场所规划、健康与安全、非技术因素等各个方面。

人因工程试图将人机系统视为整体,注重人的感知、认知和行为等方面,以保证工程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心理学、人类工效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成果。

从理论上来看,人机工程学和人因工程具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这些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任务分析、流程分析、人类信息处理等方法都为优化界面设计和工作流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而人体工程学、人类可用性工程学等方面的理论也为优化人机界面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实践探讨人机工程学和人因工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计算机软硬件、工业生产、机器人技术、医疗保健、航空、交通、运动竞技、军事、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

以下以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为例,进一步阐述两者在实践中的应用。

1、医疗保健在医疗保健领域,人机工程学和人因工程可以有效地改善医疗设备的设计和使用体验,减少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负担,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如,手术机器人、远程监控设备、智能床垫等医疗设备的研发,离不开的支持。

此外,药品包装、标签设计、使用指南的编写也需要考虑易读性、易操作性等人机交互方面的因素。

2、智能家居在智能家居领域,人机工程学和人因工程可以改善家居产品的用户体验和操作便利性,促进智能家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篇-人机工程学-论文

论文篇-人机工程学-论文

论文篇-人机工程学-论文人机工程学论文(关于家具的人体工程分析)人机工程学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和医学等有关科学知识,研究组成人机系统的机器和人的相互关系,以提高整个系统工效的新兴边缘科学。

人机工程学研究在设计人机系统时如何考虑人的特性和能力,以及人受机器、作业和环境条件的限制。

人机工程学还研究人的训练,人机系统设计和开发,以及同人机系统有关的生物学或医学问题。

以下是我运用人机工程学的所学知识对室内坐卧类家具进行的一系列的分析,主要从人体对坐卧类家具的舒适度进行分析。

1 人类的作息原理(1)作息状态人类的生活方式中、其身躯的轴线是经常变化的,从休息到活动时背部曲线在空间的变化由水平逐步变为垂直。

人体在作息中,有着各种不同的姿势,或站立,或蹲坐,或仰躺,或斜卧直至仰卧。

各种姿势加以分析则有:从完全活动状态至步行、有依靠及无依靠站立、有依靠及无依靠坐姿、有依靠躺坐(接近完全休息状态)、仰卧至完全休息状态(2)作息条件根据作息状态,我们可以总结出良好的作息条件,以作为家具功能设计的准则。

A、作息时应使静态疲劳强度降至最低,让各部分肌肉充分放松,同时支撑人的压力得以均匀分布,以减少单位面积的受力强度。

B、在一定条件下,人的内脏器官会直接间接受到压迫。

因此,在一定的位置上,人体的姿势也很重要,良好的坐姿,睡姿与活动姿势有利于减轻疲劳程度,家具设计应努力让人保持正确的姿势。

C、工作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轻疲劳度,应使人与家具处于合理的相对位置。

D、便于身体移动,人体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姿势也会时局分区域在压力下呈紧张状态。

E、怡人的环境能缓解人的心理压力,消除紧张的情绪,有利于人类的身心健康。

2坐卧类家具的人体工程分析(1)功能分析坐卧家具分为2类工作用家具:是适应人类日常工作需要的家具,其中心任务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疲劳并具有经济性,使人在长时间工作时,人体能得到短暂的休息,并迅速恢复精力,继续工作。

(凳子、靠背椅、扶手椅)休闲用家具: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在于放松人体、消除疲劳享受生活。

人体工程学论文

人体工程学论文
人体工程学是我们专业上一门基础课程学习了它我们理解了设计的一些基本的设计知识尤其对我们的专业知识更是至关重要的课程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向我们陈述讲解了人体工程学的知识现在我就我所学习到的知识结合人体工程学与专业的关系讲述我的理解以及人体工程学艺1133班夏佳鹏
人体工程学是近些年新兴起的一门学科,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活动,有着重要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的出现,真正体现了我们对生活、工作、以及一些其他的方面的追求和向往;而人体工程学也真正的在这些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的专业是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设计与制造方向),那么人体工程学与我们专业的相关性就更加的明显了。在我们的设计中,我们必须依据、满足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室内设计与装 潢更是如此;所以,由此可见,人体工程学是我们这个专业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们必须对人体工程学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之后我们才能做出好的,精彩的,更加满足符合人体的设计。现在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学习这门课程,从而理解我们人体的结构与其需要的具体的设计,丰富我们的专业知识,精进我们的专业技能。现在我通过这篇论文,简单的陈述人体工程学与我们的生活,学习,专业的关系,以及我的一些个人的感受,希望通过这些,加深我对人体工程学的理解,深一步理解并学会付诸于实际设计之中。
人体工程学是我们专业上一门基础课程,学习了它,我们理解了设计的一些基本的设计知识,尤其对我们的专业知识更是至关重要的,课程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向我们陈述讲解了人体工程学的知识,现在我就我所学习到的知识,结合人体工程学与专业的关系讲述我的理解,以及人体工程学具体的意义。
人体工程学,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设计,家具机械
首先,我想阐述一下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历史和产生阶段变化。
人体工程学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其基础学科是研究人的生理、心理和命理的基础学说,主要将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儒学、道教、显密佛学、传统易学中易经八卦、阴阳五行、河洛理数、四柱推命、六壬神课及相学、风水、星相以及现代科学之中的医学、气象学、地理学、物理学、人际关系学、心理学、美学等作系统化的整合,使之交叉比对,找出共性。 其次是技术科学,就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理论。人体工程学以天、地、人作为综合体系的本源,其技术理论完全构建在直接服务于人的“三理“体系理论和从新关注传统医学中已经被尘封的另类医术,诸如灵治、符疗等以及西方社会流传在民间的心灵治疗。天地人的研究就是对人出生时间、生活地点、医疗保健作系统化的研究。还有一点,就是实用科学,把技术科学直接应用的实际的操作之中,也是人体工程最本源之处,直接改造客观世界,从人生理、命理、地理的改变乃至于对对象物的预测分析、做出策略规划和一切实施的体系。人体工程学以人为最根本、最直接的研究、服务的对象,所以一切信息必须从人的自身中去获得,综合了这些信息才能做出判断,人体工程学所关注的信息采样是通过五大要素来取得的,五大要素分别为人的走势、嗓音、面相、签名、掌纹。通过五种表象的采样,经综合后的对比,可以完全避免人与人之间的重复,就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同地出生者,也具其完全的个性信息,通过这些完全个性的信息才能做出其运势向性走势预测以及生涯规划策略。这就是我们设计的人体工程学,是它的基本的概念。人类工程学是与人相关的科学信息在对对象、体系和环境进行设计中的应用,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理想的设计应当在工作体 系、运动、休闲、健康和安全等诸多方面充分体现人类工程学的原理。

人机工程学论文

人机工程学论文

分析笔记本电脑外观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是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将人机工程学应用于物品设计中,使之符合人的生理学和心理学规律,让物品使用起来更加舒适。

随着科技的发展,笔记本电脑电脑已经走入了很多人的生活,大学生更是几乎人手一台。

但是笔记本电脑的人机设计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让人使用起来不方便。

下面就我自己笔记本电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人机工程学分析。

内容包括键盘、外壳,散热风扇,指示灯等,对于这些人机界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较为合理的改进措施。

对部分现存问题的分析1 键盘按键的弹性与按键间的间隔键盘按键弹性不好,有的下沉,而且键位的下沉度太浅,敲击起来很不舒适。

由于按键较为集中,按键间的间隙分隔小,所以造成打字操作时错误率提高,影响敲击速度,而且很容易让人产生厌烦,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人-机系统不能达到高效。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弹簧片不是特别敏感,或者是按键在弹簧片上的位置没有放正,使得弹簧片受力不均匀,慢慢就会变形,这样按键就很容易下沉,从而就没有实用性。

在电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个问题,在制造过程中,采用灵敏度高,弹性刚度好的弹簧片,掌握好按键和弹簧片的位置,按键的质量要均匀,只要加工细致,这个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按键的隔间问题可按台式机键盘的样式设计,加大按键的高度,键位形状采用梯形设计,这样键位间的距离就增大,而且不影响键盘的紧凑型。

2 指示灯位置在操作电脑的时候指示灯的作用很大,它可以帮助操作者很快知道现在电脑处于什么状态,使操作起来很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但我的笔记本的指示灯位于电脑左下方的侧面,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个位置是被左手臂遮挡住了。

这样造成当你想要了解电脑工作状态,不得不停下手头工作,移开手低头去看,非常不方便。

例如:电池电量不足时,指示灯会闪烁提醒。

但是由于你在打字操作,指示灯被遮挡,根本看不到提示。

人机工程学结课论文

人机工程学结课论文

座椅的形态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形成固定的形式:座面和座腿,一部分座椅还有靠背和扶手。

凳子经过不断改进已经出现了椅子,扶手椅,圈椅,高靠背椅,躺椅,沙发等,座椅的形式感似乎超越了其最基本的功能:舒适性。

当人站立时,人体的足裸、腰部、臀部和脊椎等关节部位受到静肌力作用,以维持直立状态,而坐时,可免除这些肌力,减少人体能耗,消除疲劳,坐姿态比站立更有利于血液循环,而且有利于保持身体的稳定。

目前,大多数办公室人员、脑力劳动者、部分体力劳动者都采用坐姿工作。

随着技术的进步,愈来愈多的体力劳动者也将采取坐姿工作,因而工作坐椅设计和相关的坐姿分析日益成为人机工程学工作者和设计师们关注的研究课题。

动态座椅一直是符合人因工程学原理的设计方向之一,它通过调节椅面高度,靠背与做面的夹角以及扶手的高度等,是不同的人在多种姿势下都能获得对腰部的支撑,尽可能保持脊椎的自然弯曲,从而减轻对背部肌肉和腰椎的压力。

因此,要设计出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工作椅就必须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考虑工作椅的各种功能,才能够真正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1.人体解剖学机理为乐探讨座椅的舒适性,首先有必要对人体出于正直位坐姿时的人体解剖学特点进行分析。

所谓正直位坐姿,是指人端坐在椅子上,背部不考座椅靠背,躯干与大腿成90度,大腿水平,小腿垂直于地面,两脚平安踏地,两臂自然垂下。

正直位坐姿有利于人体体重的合理分布,有效的减轻了作业者的疲劳强度,提高作业者的劳动效率。

正直位坐姿有利于肌肉正常的发挥作用,保持正确的坐姿体位。

图6-12 脊柱的形状及组成,人在正直位坐姿时,人体脊柱处于非正常生理弯曲状态,此时,腰曲部位略向前倾,腰曲弧度减小,使椎间盘的前缘受压,后缘受拉,腰部的椎体与椎间盘向后推的力量使后纵韧带受压迫绷紧,容易引起腰酸等不适的感觉。

2.座椅设计的原则以及关键技术从以上分析可知,座椅设计要充分考虑对人的生理影响。

应尽可能的使脊柱处于正常生理弯曲的状态,各部分肌肉处于放松的状态,身体屈伸部位的角度以及受压部位要有利于人体保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人机工程学论文

人机工程学论文

人机工程学论文一、对传统概念的质疑人机工程学的目的是“机宜人,人适机”,但我却想对这个目的提出质疑,首先从这个目的出现背景来看,是因为出现了人类在操作机器时出现了问题,且问题是因为出于统计学上的工作效率低下而引起利益体的质疑从而发现出现的问题在于机器不适于人类操作。

从人机工程学的概念中我们可以很显然的看到是以人类为中心提出的,这可能与欧美的人本主义价值观有关。

但是将定义的中心归结到人身上会导致对于人的看法固化,将人当成“本质”般的存在,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或者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但都有着不可改变这一特性,所以我们在解决实际中的设计问题时,很难将人视为是会变化的个体,无论从行为角度还是心理角度,这样做会使我们的在进行设计前的预想方案总是对于人这个“绝对主体”只思考接下来一到两步的行为或心理范畴,偶尔也有会考虑到人类与产品之间的互动,比如交互设计,但我目前所见的交互设计的一些方案主要是体验,而且对于人们使用产品的过程的描述也比较片面,只集中描述某些新奇的想法,事实上所描述的行为与心理的活动还是很少,可以说仍然没有把对人类的认识从静态转向动态。

近年来的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发展我比较感兴趣,因为电子产品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设计者必须要对日后用户的使用作出预测,但事实上如果从手机(这里以手机为例)的发展来看,我们的主要目的仍然是为了让用户使用起来更舒服或者看起来更漂亮,对于人类的认识仍然没有改变,虽然在用户使用产品的模拟中产生了一些行为或心理的改变,但在认识的不足与商业利益的共同约束下,对于手机的界面与功能的设计仍然不能让我满意。

让我不能满意的原因是我们年轻一代的生活现状,尽管他们在使用手机会感觉到很舒服,但是他们在对于手机的消费选择与使用时间的规划上让人不能恭维。

他们用着自己对其的结构与原理都毫不知情的机器在干一些自己同样说不出理由的事,当新款手机问世时,他们又毫不犹豫地将旧的抛弃转而使用新的,尽管所做的事的性质与以前没有什么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北理工大学
《人机工程学》
课程论文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工程学院 2016.11
《人机工程学》课程论文成绩总评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
注:论文总成绩=论文成绩(60%)+答辩成绩(40%)
《人机工程学》课程论文成绩评分表
班级:;学生姓名:
论文题目:
公交车吊环扶手改良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摘要:通过搜集人体相关数据,结合数理统计中95%置信度,应用人因工程学原理对现有公交车扶手进行分析,针对扶手高度不合理,吊环抓握舒适度较差的问题,对公交车扶手进行改良。

公交车扶手的设计应基于1.不碰头。

2.抓握舒适。

3.长时间抓握不疲劳。

通过分析相关尺寸以及人体最舒适握姿、站姿,本文提出了对吊环的改进方式—可伸缩式吊环设计。

关键字:人因工程、扶手设计、可伸缩式吊环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交通越来越拥挤。

公交车作为一种低廉又方便的交通工具,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但是公交车座位有限,所以公共扶手的数量、质量、结构以及其舒适程度受到了极大的考验。

目前,公交车上的扶手多为单排活动型,在公交车进站离站时,由于惯性,乘客不好把握重心,容易摇晃,甚至摔倒。

并且,对于相当多的乘客来说,由于扶手过高或过低的原因,在握住公交车扶手后的短时间内,手臂特别容易疲劳。

改良公交扶手对人们的出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应对公交车扶手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乘客的乘车舒适度。

2、公交车扶手存在的问题
现在公交车扶手的高度单一,目前的横杆高度是1850mm,吊环高度是1750mm,并不能满足处于不同身高区间的乘客的需求,身高相对较低的乘客可能会够不到或者踮起脚才能够到扶手吊环,这时候会使得重心不稳,扶手吊环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一旦有突发情况容易造成事故。

同时,抓握扶手不舒适时,胳膊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人就会感到胳膊酸麻。

而如果扶手太低又会影响到身高较高的乘客,使吊环和乘客的头部发生频繁碰撞。

针对上述问题,应用人机工程学的思想和方法可以进行改善。

由于是站立时的辅助工具,所以对扶手吊环的设计应考虑人体立姿垂直手握高度,侧向手握距离和手臂平伸手握距离。

3、对共交扶手的调查
通过对现有的公交车扶手吊环的展开调查,抽取110人作为统计样本进行满意度调查,对目前吊环比较满意的人占比为52.72%,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对扶手吊环的设置不甚满意。

同时,对公交扶手的材质进行调查有34.55%的乘客青睐于硅胶材质的扶手,占比最大。

其次为综合材质和塑料材质的扶手,占比为16.36%。

因此,针对这些让人不满意的方面,从人体舒适度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上,进行扶手改良设计是相当有必要,这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对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会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对选择的文化、社会秩序、人的素质、休闲、舒适也有一定的影响。

4、改进方法
4.1 华北地区成人男子、女子身高的95百分位数(P

95
表1 身高、体重、胸围的均值M与方差S
唐山属于华北地区,故由GB/T 10000-88中国六地区身高、体重、胸围表可知华北地区男子身高的均值x和方差δ为:x=1693,δ=56.6。

人体尺寸的百分数与均值和标准差的换算公式为:
Pk=x+K,P=x-K。

P:人体尺寸的K百分位数;K:转换系数(表2)。

当要求1~50百分位之间的百分位数时,去P=x-K;当求50~99百分位之间的百分位数时,取P=x+K。

计算得男子95百分位数P95=x+Kδ=1693+1.645×56.6=1786.10mm
同理得女子P95=1586+1.645×51.8=1595mm。

由于上述所求是净身高,没有考虑鞋子的修正量,因此,应将鞋子考虑进去,鞋底厚度大约为10mm,因此取修正值为10,修正后去成人男性P95=1796,女性为P95=1605。

4.3扶手的现状及改善改善
对于横杆不碰头,考虑到男性平均身高为1796mm,故高度应处于1796之上范围,目前横杆高度为1850符合数据要求。

扶手舒适抓握公式
G≤J10女+x+z-t
G:扶手横杆中心距离车内地板高度;
J10女:女子上举功能高的5百分位。

x:女子穿鞋修正量,取x=10mm
z:人体身高增长量(GB/T 10000-88是20世纪19年代的数据,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身高会有相应的增加)取x=20mm’
t:人体上举功能高与人体舒适抓握扶手高度相差量。

t取150mm 。

表3双臂功能上举高
由表3,可知,而目前吊环的高度是固定的1630mm,对于女性来说,抓取扶手时基本处于较不舒适的状态。

因此,应在保证男性不碰头以及抓取吊环舒适的情况下进行改善。

4.4改善方案
单一的吊环高度无法满足所有群体。

因此,可以将吊环设计成可伸缩式吊环,当女性抓取时,可以通过拉长吊环来使其高度降低,达到较为舒适的位置。

其工作原理如图1
图1
吊环可以拉长和缩短,来实现吊环高度的升降。

吊环右侧有一个按钮,当使拉环长度增加时,按下按钮,向下拉动吊环,到达期望位置后松开按钮,此时吊环的长度就会固定在当前值,若想使吊环升高,则按下按钮,减少拉力,吊环就会自动回位,到达指定位置后松开按钮。

4.5结构原理
让吊环可以升降是吊环的主要功能,实现这个功能可以使用卷尺原理:内部一个小轮轴,轮轴上缠绕弹性伸缩带,轮子可以旋转但是中心靠弹簧拉着,当拉动伸缩带的时候这个轮子会被随着旋转这个弹簧也是一次次被压悬。

按下左侧按钮,长度就会固定,当按下按钮的时候这个弹簧会拉着轮子回位.然后吊环也跟着回去了。

在保持现有高度的前提下,吊环吊带的长度应为L=1700-1621=79mm,但考虑到特殊情况,在理论数据的前提下增加21mm至100mm。

吊环横向间距去男性95百分位最大肩宽469mm,衣服修正量20mm,心理修正量20mm。

L≥509mm。

4.6材料选择
从现在的生活中,我们知道如今的公交车多采用塑料扶手吊环。

然而塑料扶手抗疲劳能力不高,使用寿命短,而且抓握舒适程度不够。

因此,我们对吊环的材质进行改善。

扶手吊环应保证手握的舒适度,车内扶手主要还是供站立的乘客能在车加速、减速和转弯过程中由惯性引起的身体失衡状态中保持平衡,并且能够建立一个稳定的支撑点。

吊环的设计应符合手型,这样能减少长时间抓握时手的疲劳度。

为此,我们进行了关于吊环材料选择与使用上的调查,得出以下表格。

目前公交车多采用喷漆式钢管扶手和塑料扶手。

喷漆式钢管扶手强度高,但是寒冷天气时太凉,使用不方便;塑料扶手适合冬天使用,但是抗疲劳能力不高,使用寿命短,并且在考虑到成本与工艺时,产品抓握舒适程度不够。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发现,有较大比例的被调查者倾向于硅胶材质,另外我们也考虑到硅胶的力学性能和综合性,而且外观美观、轻巧、耐腐蚀,采用硅胶套的形式可以获得和提高最好的舒适度。

4.7位置选择
综合考虑车厢内部整体分布,在不影响乘客正常乘车状态的前提下设置扶手。

下扶手位置应设置在椅背高度附近,在椅背的靠近走道的侧面、背面设置扶手,既不容易碰到,也便于乘客抓握;在靠近走道的座椅设置竖杆,根据上述上、中、下扶手的高度在竖杆上设置扶手的位置;中扶手的位置可设置在车窗一侧。

参考文献
[1]陆长德,余隋怀,王小平等。

工业工程手册—工业设计篇[M].辽宁:东北大学出版社,1999.
[2]肖军,罗卫东,袁森。

西南地区公交车扶手的人机工程学设计[D],贵州:贵州大学出版社
[3]朱旭涛,王伟涛.浅谈公交车扶手设计[J].汽车实用技术,2010,4:21-23
[4]张云凤.谈公交扶手设计[J],商用汽车,2012,6;69—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