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计划

合集下载

生产运作能力与生产计划

生产运作能力与生产计划

生产运作能力与生产计划概述生产运作能力是指企业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出的产品数量。

生产计划是指根据企业的生产运作能力和市场需求情况,安排生产任务和资源分配的计划。

生产运作能力和生产计划在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生产运作能力和生产计划进行详细讨论。

生产运作能力生产运作能力是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核心指标之一。

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

生产运作能力的衡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时间维度和数量维度。

时间维度时间维度是指企业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完成的生产任务数量。

生产运作能力可以用生产单位时间内的产量来衡量。

例如,一个工厂每天能够生产100个产品,则其生产运作能力为100个/天。

数量维度数量维度是指企业一次能够生产出的产品数量。

该指标主要与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有关。

例如,一台机器每小时能够生产10个产品,则其生产运作能力为10个/小时。

提升生产运作能力的方法提升生产运作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几种提升生产运作能力的方法:1.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

2.优化生产流程: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非生产时间和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3.增加生产线数量:增加生产线的数量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

4.提高员工技能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培训水平,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根据企业的生产运作能力和市场需求情况,安排生产任务和资源分配的计划。

生产计划的目标是合理安排生产,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的生产运作能力。

生产计划的要素生产计划包括以下要素:1.生产任务:确定需要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

2.资源分配:确定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3.时间安排:确定生产任务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

4.生产顺序:确定产品生产的先后顺序。

生产计划的制定过程生产计划的制定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生产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确定需要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

生产计划及生产运作流程

生产计划及生产运作流程

生产计划及生产运作流程生产计划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生产目标和满足客户需求而制定的一项计划。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设备的安排与调度、生产流程的规划和人力资源的安排等因素。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生产计划及生产运作流程:1. 接收订单和需求:首先,生产部门会接收来自销售部门的订单和客户需求信息。

2.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订单和需求信息,生产部门会制定一个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时间表、所需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等。

3. 采购原材料:生产计划制定完成后,采购部门会开始采购所需的原材料。

4. 安排生产设备:一旦原材料到货,生产部门会安排生产设备,准备好生产所需的环境和条件。

5. 生产流程:生产人员根据生产计划开始生产流程,按照生产时间表进行生产。

6. 质量检验: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部门会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7. 包装和配送:生产完成后,产品将被包装,并由物流部门负责配送给客户。

8. 生产记录和总结:生产结束后,生产部门会记录生产情况并进行总结,以便后续的改进和优化。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生产计划及生产运作流程,每个环节都需要各部门的密切协作和配合,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不断改进与优化生产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生产计划及生产运作流程9. 定期维护和设备更新:生产设备是生产的基础,因此定期的维护和设备更新非常重要。

维护部门会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并在需要时进行设备升级和更新,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10. 人力资源安排:在生产计划中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度,确保生产过程中有足够的人员进行操作和监督。

11. 废料处理: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料,需要对废料进行妥善处理,以确保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12. 停机维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设备故障或者其他突发情况,需要进行及时的停机维修,以减少生产中断和损失。

13. 反馈与改进:生产结束后,生产部门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分析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未来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生产运作计划体系及内容

生产运作计划体系及内容

生产运作计划体系及内容一、生产目标和策略生产目标通常包括生产数量、质量、成本、交货期等方面的目标。

而生产策略则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二、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根据销售订单和市场需求,制定的生产数量、时间表和生产资源的安排。

它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因素。

三、物料管理计划物料管理计划包括原材料的采购计划、库存管理计划和物料供应链管理计划等内容。

它需要确保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能够及时到位,而且库存也要保持在合理水平以避免产生浪费。

四、生产排程生产排程是指根据生产计划,将具体的生产任务分配给各个生产单元,包括车间、生产线等,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五、生产控制生产控制是指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生产计划和排程进行动态调整和控制。

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进行监控和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生产目标的实现。

六、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包括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质量改进等方面的内容。

它需要确保产品的质量能够达到客户要求,并且还要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七、安全管理计划安全管理计划需要考虑到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紧急预案,以保障生产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总之,一个完整的生产运作计划体系需要考虑到生产目标和策略、生产计划、物料管理计划、生产排程、生产控制、质量管理计划和安全管理计划等方面的内容,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生产运作计划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细节,需要对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安排和计划。

下面继续讨论生产运作计划的内容。

八、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包括了生产人员的需求计划、招聘与培训计划,以及员工的岗位分配和绩效考核等内容。

在生产过程中,充足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九、设备维护计划设备维护计划包括了设备的保养、检修和维护等内容。

生产运作管理_第八章_综合生产计划

生产运作管理_第八章_综合生产计划

80 ×20/8 =200人
(242008720) /(252-109) = 108.25件/日 〔 108.25×20/ 8〕=271人 271×8/20 =108.4件/日
21300
14200
总费用= 143775+ 35500=179275元
143775
35500
第三步:方案的比较选择
(1)改变工人数量:总费用=200000元 (2)利用库存调节:总费用= 209253元 (3)采用混合策略:总费用 =179275元
库存下降 时间
利用库存调节方式应对需求波动的计划策略
产 量 ( 千 件 )
40 37.5 32.5 30 27.5 25 22.5 20 17.5 15 12.5 10 7.5 5 2.5
需求量累计线 累计需求量>累计生产量
生产量累计线
累计生产量>累计需求量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月份
需求波动情况下保持生产率不变的计划策略
二、综合生产计划的编制程序
市场需求预测 确定经营目标 利润、市场占有率… 线性规划法 销售收入利润分析法 量本利分析法 …… 制定初步候选方案 •企业生产的外部条件 •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 方案比较 利润、成本、生产 均衡性、库存… 处理非均匀需 求的策略
初步计划
生产能力 外部协作 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销售及利润指标 ……
产 量 ( 千 件 )
40 37.5 32.5 30 27.5 25 22.5 20 17.5 15 12.5 10 7.5 5 2.5
需求量累计线 生产量累计线
0
1

简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简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简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企业的生产过程和运作流程,包括生产计划、生产控制、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逐一介绍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一、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情况,制定出生产计划,确定生产任务和生产周期。

生产计划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原材料供应、人力资源等因素,以确保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生产计划的制定需要与销售、采购、仓储等部门密切合作,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生产控制生产控制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核心环节,它是指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生产控制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检验等方面。

生产控制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以及对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三、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和企业标准。

质量管理需要从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产品检验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全面控制。

质量管理需要借助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如六西格玛、质量控制图等,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四、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协调,以确保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供应链管理需要从供应商选择、采购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对供应链的全面控制。

供应链管理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对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以及对供应链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企业的生产过程和运作流程,包括生产计划、生产控制、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

生产与运作管理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和供应链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供应风险,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产运作计划体系及内容

生产运作计划体系及内容

生产运作计划体系及内容引言生产运作计划(Production Operation Plan,简称POP)是企业生产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企业实现高效的生产和顺利的运作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介绍生产运作计划的体系结构和内容,以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生产运作计划体系,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一、生产运作计划体系生产运作计划体系由以下几个重要部分组成:1. 总体生产规划总体生产规划是生产运作计划的核心,它确定了企业的生产目标和整体策略,包括生产能力规划、产品组合规划、生产排程等。

总体生产规划需要考虑市场需求、资源可用性、技术要求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

2. 生产资源计划生产资源计划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生产目标而需要的各类资源的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设施、原材料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资源计划,可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供给充足,从而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延误。

3.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生产工艺流程设计是指将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包括工序安排、生产线布局、工艺参数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可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包括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的确定、质量责任的划分等内容。

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计划,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质量问题,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5. 生产物流计划生产物流计划是指将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物资和信息从供应商、生产环节到最终用户之间进行合理规划和组织,确保物资的及时供应和信息的流动。

通过优化生产物流计划,可以实现原材料和成品的快速流转,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二、生产运作计划内容生产运作计划的具体内容因企业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目标和策略生产目标和策略是生产运作计划的基础,它们确定了企业的生产方向和重点。

生产目标通常包括产量目标、质量目标、成本目标等;生产策略则包括生产方式、生产工艺、生产组织等。

简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简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简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个涵盖广泛的领域,它涉及到企业内部所有与生产和运作相关的方面。

本文将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一、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它包括了企业内部所有与生产和运作相关的方面。

它涉及到企业内部所有流程、系统和人员等各个方面,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等。

二、生产管理1.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制定出一份合理的生产计划。

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原材料采购、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安排等因素。

2.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是指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

它包括了原材料采购、加工流程控制、产品检验等环节。

通过对每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并且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 生产成本控制在进行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

这包括了原材料采购、生产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工资等方面。

通过对成本的控制,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三、运作管理1.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有效地管理。

它包括了供应商选择、采购流程、库存管理等方面。

通过对整个供应链进行优化,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2.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指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有效地管理。

它包括了订单处理、仓库管理、配送等方面。

通过对物流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效率,并且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

它包括了原材料选择、生产过程监控、产品检验等环节。

通过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并且降低售后服务成本。

四、总结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企业内部所有与生产和运作相关的方面。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以达到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等目标。

《生产运作计划》课件

《生产运作计划》课件

物料需求计划的优化方法
减少库存
通过精确的需求预测和计划,降低库 存水平,减少库存成本。
提高计划灵活性
考虑多种产品和物料的需求,提高计 划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
协同供应链
与供应商和生产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 关系,协同制定物料需求计划,提高 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采用先进的计划工具和技术
利用先进的软件和技术工具,提高物 料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和效率。
详细描述
生产运作计划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计划,它是在市场预 测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产任务、生产 进度、生产成本等方面的规划,实现对企业生产活动的有效 控制和协调。
生产运作计划的目的和意义
总结词
生产运作计划旨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提升企 业竞争力。
详细描述
动情况,计划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计划的制定
01
02
03
确定市场需求
通过市场调查和预测,了 解市场需求和产品需求, 为制定生产能力计划提供 依据。
分析现有生产能力
评估企业现有设备和工艺 装备的生产能力,了解企 业实际的生产能力水平。
制定生产能力计划
根据市场需求和现有生产 能力,制定合理的生产能 力计划,以满足市场需求 并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PART 03
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物料需求计划(MRP)是一种基于产品需求计划,通过物料清单、库存状态和主 生产计划等信息,推算出所需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的计划方法。
作用
确保生产所需的物料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可用,以满足生产计划的要求,同时优 化库存水平,降低库存成本。
进度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目标的体现
长期
经营预测
中期
产品需求预测
企业目标 经营计划 生产计划大纲 主生产计划
资源计划 财务计划 粗能力需求计划
短期
最终装配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车间作业计划
能力需求计划 物资供应计划
短期生产计划
1、物料需求计划(MRP) 2、能力需求计划 3、最终装配计划 4、投入产出计划 5、生产作业计划 6、采购计划与控制
经营预测
中期
产品需求预测
企业目标 经营计划 生产计划大纲 主生产计划
资源计划 财务计划 粗能力需求计划
短期
最终装配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车间作业计划
能力需求计划 物资供应计划
中期生产计划— 年度生产计划
指标体系:
– 品种 — 产品的用途、型号、规格 – 质量 — 合格品率、优等品率、一次合格率、
废品率 – 产量 — 实物数量和劳务数量 – 产值/利润/利税 — 产量的货币表示
– 把握机会,确立目标——考察未来,分 析自己。
– 明确前提条件 —— 预期内外条件限制。 – 制订多套方案,比较择优。 – 拟定派生计划(主计划展开)。 – 将计划数据化,形成预算。
确认: 是否符合目标的目的与方针 正确性、经济性、迅速性及安全性 相关者能否配合 时机是否合适
讨论:
林彪的“火牛阵”
能力需求计划 物资供应计划
制定计划的主要原则:
– 承诺:保证完成计划任务(对用户的保证)。
对未来的承诺,计划的核心。 期限
– 弹性:适应未来不确定因素(预测误差)。

灵活
– 滚动:根据计划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而定期
修订计划。 长、中、短期计划相互协调。
本期五年计划
执行计 划
预期计划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目标管理体系示意图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 每个职工
┃┏━━━━┓ 细分化

┃┃总目标 ┠─ ─ ┐

┃┗━━━━┛

自┃
↑ 具体化 ↓
┃自
上┃┏━━┷━┓ ┏━━━━┓ 细分化
┃下
而┃┃保证措施┠→┃部门目标┠─ ─ ┐
┃而
下┃┗━━━━┛ ┗━━━━┛
┃上
层┃
↑ 具体化 ↓
┃层
层┃
┏━━┷━┓ ┏━━━━┓ 细分化
计划的旅行 特别的
M—Measurable 可测量的
A—Agreed upon 达成共识的
R—Realistic
客观实际的
T—Time Bounded 有时间限制的
2006年在管理人员培训方面要加大力度 希望你们部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质量不合格率,必须降低到1% 2005年销售成本不得超过50万元 你必须在半年内减肥20磅
思考
• 企业在处理供应与需求之间的不匹配时可以从
哪几个角度出发来平衡?
• 综合计划与前面介绍的能力规划有什么区别?
制定目标及实施途径 计划 (做什么?怎么做?)
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组织 (通过什么来做?)
控制 衡量工作,矫正偏差 (到底做得怎么样?)
领导
激励成员完成目标 (如何做得更好?)
1.生产计划概要
计划: 一种预测与构想,即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实质是对要达到的目标及途径进行预先规定。 是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
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 把它折叠51次。那么,它有多 高?
生产计划:
对企业生产活动所作的统筹安排。
生产管理的依据。
纵向目标体系
• 宗旨(Mission)
• 总体目标(Goal)
• 战略目标(Strategy)
否决——以目标成本为业绩考核指标,否决全部奖金 全员——将目标成本和费用分摊到全员,实行全过程
成本管理
投资层 经营层 生产层
决策中心 利润中心 成本中心
经营计划
生产大纲
目标利润分析

目标成本计算


目标成本逐级倒推


成本费用挖潜分析



成本费用分解到人
成本费用考核分析
各类人员成本“否决”奖惩分析
8 生产技术准备和执行情况 9 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和执行
资 10 原材料、外购外协,燃料动力库存定额
料 11 计划生产能力和时间定额
12 各车间设备数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检修计划
13 各工种、技术等级工人
14 生产期量标准
15 生产协作情况
16 产品价格、厂内劳务价格
提供单位 主管部门
销售 质量、服务
销售 计划 计划、生产 设计、工艺 生产准备 相关部门 物资供应、动力 计划、劳资 设备、车间 劳资 生产 生产 计划、财务
平才能胜任,旁人很难替代
宝丽来
• 几种可供选择的计划方法 • 对在星期六加班的员工支付50%的额外加班费
用,加班生产的胶卷的库存成本约占每年总 成本的20%~25%,直到销售高峰期来临
• 为了降低库存成本,在销量高峰期来临的前
一个月要求员工在星期六和星期天都要加班, 而且在星期天加班的员工将得到双倍的工资
(2001)(2002)(2003)(2004)(2005)
本年实际完成 计划与实际差异
修订计划因素
差异分 客观条 企业经
析处理 件变化 营方针
意见
调整
下期五年计划
执行计 划
预期计划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2002)(2003)(2004)(2005)(2006)
第一期滚动计划
执行计划
1-10-100原则 • 改写错误的目标:浪费1美元 • 进行过程有错误:浪费10美元 • 结果有错误并修正:要花费100美元
序号 资料项目
1 上级计划
2 已签订单、合同
制 3 用户意见
订 4 销售预测
生 5 企业中长期规划

6 上期计划完成情况、在制品、实际结存

7 产品图纸、工艺文件
划 所 需
核心:生产系统设计
(确定产品大类和生产方式)
生产系统设计:
厂址选择 — 先天性
地区 A B C D E F G H
企业各项经营活动
R&D 产品设计 原材料采购 零部件生产 装配 成品储运 市场营销 售后服务
系统规模的扩大、内部布局
生产能力
积极策略 预测能力 消极策略
时间
生产能力扩大策略
长期
生产计划
• 1.生产计划概要
• 2.生产计划的类型 • 3.计划制定原则、步骤
宝丽来
• 预测胶卷销量 • 每一年的销售都出现了剧烈的季节性变动 • 资金密集型生产,即固定成本很高而可变
成本较低
• 470名正式员工,每天安排3个班次,每天
工作24小时,每周工作5天
• 一部分员工的工作需要达到相当的技能水
预期计划
一月
二月
三月
(产成品零部件) (产成品) (产成品)
一月份实际完成 计划与实际差异
差异 分析
修订计划因素 订货 销售 生产 调整 趋势 能力
物资 准备
第二期滚动计划
执行计划
预期计划
二月
三月
四月
(产成品零部件) (产成品) (产成品)
长期生产计划(生产战略)
企业根据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和产品特点 构造生产系统时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及在 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一系列决策、规划及计划。
企业目标所需资源 现有资源 日常进度安排
时间 > 3 ~ 5年
一年
一月
生产与运作计划
类型 • 长期计划:3~5年 • 中期计划:1年+ • 短期计划:半年,1个月,1个季度
长期
经营预测
中期
产品需求预测
企业目标 经营计划 生产计划大纲 主生产计划
资源计划 财务计划 粗能力需求计划
短期
最终装配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车间作业计划
目标与计划的关系:
• 战术目标(Tactics)
1、目标是方向,计划是路线。
2、目标三要素:何事、何地、何时
3、计划五要素:何事、何地、何时、何人、如何
主要内容:

Why What How Where When Who
内容 目标战略 产品 工艺 能力 计划 人员
层次
战略层
管理层
作业层
目标 如何取得实现 如何有效利用 执行生产计划
短期生产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第十三章) /日历计划
生产节拍、周期 间隔期、提前期 优先规则
计划制订步骤:
– 把握机会,确立目标——考察未来,分析 自己。
– 明确前提条件 —— 预期内外条件限制。 – 制订多套方案,比较择优。 – 拟定派生计划(主计划展开)。 – 将计划数据化,形成预算。
制订步骤:
┃层
展┃
┃保证措施┠→┃小组目标┠─ ─ ┐ ┃保
开┃
┗━━━━┛ ┗━━━━┛
┃证

↑ 具体化 ↓ ┃

┏━━┷━┓ ┏━━━━┓┃

┃保证措施┠→┃个人目标┃┃

┗━━━━┛ ┗━━━━┛┃

↑┃

┏━━┷━┓┃

┃保证措施┃┃

┗━━━━┛┃
有效的目标:
聪明(SMART)
S—Specific
目标
利润

逐级 分解

倒 推
利润
完成

状况

考核
否 决
美国实验: 6只猴子分别关在3个房间,每个房间2只 房间分别放置一定数量食物,但高度不同 第一间:地上 第二间:不同高度 第三间:房顶 一周后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